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中历史辅导教学

高中历史辅导教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中历史辅导教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中历史辅导教学

高中历史辅导教学范文第1篇

0 引言

目前,教育行业正面临着严峻的课程改革挑战,高职院校作为旅游专业的主要教学平台,也需要不断调整教学思路以适应逐年变化的市场需求。项目导向式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式,重视并强调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得到了众多院校师生的认可。

1 项目导向式教学

项目导向式教学通过项目,引导学生在一个开放的教学氛围中积极参与学习。不同于传统课堂上教师说,学生记,项目导向教学中,学生们有更多的思考,能够主动前往与项目相关的行业实体进行考察,完成相关的调研总结报告。在配合协助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对教学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还强化了友谊,更培养了团队精神。

此外,最为重要的是,学生在项目导向式教学中获得了学习的快乐,减少了单纯背诵、记忆知识点的枯燥,理论课堂直接延伸到现实情景中,这与旅游专业教学更强调知识的实践性和操作性相适应。

项目导向式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设计一个较完整的项目,以建立课程完成与之相应的教学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操作和实践学到新知识,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项目导向式教学中,理论与实践,可以更好地结合起来。

教师和学生模拟一个“项目”的实施,学生负责整体过程实施,包括提出想法、讨论可行性、构建模型、应用操作、修整改良等一系列流程,教师则负责指导和修正。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项目导向式教学以学生为本,在理论教学基础上,关注个体经营,具有详细的操作流程和多种评估方法等优势。这些优点使得它在很多高校,尤其是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高职院校中得到广泛应用。

2 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现状

我国旅游业发展飞速,各类旅游服务行业也进入白热化竞争阶段。旅游行业急需众多专业基础扎实的人才,礼仪服务则是各类专业技能现实考核中举足轻重的基础性项目。但是目前很多学校的礼仪服务课程安排和教学模式仍不能够完全满足这个专业强应用性、强实践性的特点。

2.1 教学方法单一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许多高校礼仪教学方法单一死板,完全执行本本主义,未考虑该专业课程的实际应用要求。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教学应更多地引导学生分析工作实例,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各种创新型教学方法的实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选择能代表实际问题的情景,引导学生去思考。

2.2 教学与职业环境不符

照本宣科、教学环境单一、教学大纲脱离实际是目前许多旅游高校存在的教学与实际脱节的主要原因。因此,首先,学校的教学大纲应注重理论与训练结合,为学生提供模拟或真实的教学空间开展学习。若仅在教室里学习,缺乏互动,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也为其今后在工作环境中的职业提升造成一定的思路阻碍。

2.3 不当的考核方法

在当前众多院校的旅游专业课程考核中,只要死记硬背书中的重点知识,大多数学生都能通过考核,但这种考核方式只是针对学校课本上的礼仪基础知识要点,并没有根据礼仪课程的强应用性和强实践性特点来专门设置针对学生实际操作水平的考核。

一方面容易导致学生忽视对实际应用能力的自我培养,另一方面无法帮助学生客观了解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专业能力水平。甚至出现一些在校成绩优秀的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仍然出现低级操作性错误的现象。

3 导向式课程改革

3.1 项目导向式教学设计

关于项目导向式课程的设计,教育界中有诸多观点。

学者菅阿丽认为可分为“设计项目阶段、项目准备阶段、项目实施阶段和项目成果的提交与评价”这四个教学阶段。

学者刘晓萍、徐速则认为可仿照质量管理中的PDCA循环模式,分别为“项目设立、计划制定、分组实施和考核评定”四个方面。

学者牟珩认为可分为:“确定目标、项目设计、项目实施、项目评价和项目应用”五个阶段。

综上各位学者研究成果,可将具体实施步骤设定为:

①项目设定。

教师根据教学知识点,结合行业工作需求确定教学计划和分阶段主题。按照教学主题依次分解各项教学任务,安排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确定具体项目内容。

②计划制定。

学生根据项目内容制定初步项目实施计划,教师提供指导意见,学生适当调整修改后最终确定教学分项目计划。

③项目准备。

学生按照计划进行准备,教师实时跟踪各小组动态,了解学生为项目准备的知识量是否充足,分析项目设计的流程是否合理,实施方案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协助学生进行方案调整,并准备好可能需要用到的情境道具等。

④项目实施。

学生负责具体方案的执行,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汇总和反馈,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问题给予有针对性的知识讲授和操作指导。

⑤项目成果提交与评价。

学生按要求提交、展示项目成果,依次开展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考评。其中最重要的教师评价是在综合总结项目实施成果的基础上,对各小组实施项目过程的优点与不足进行逐项点评,为学生提供客观的指导意见。同时,通过奖励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

3.2 仿真法环境设置

想要为学生营造身临工作环境的效果,首先得改变服务礼仪课程教学的教学环境。应安排专门的实习训练基地取代普通教室,最好提供空间宽敞的礼仪教室,同时要避免礼仪训练教学时桌椅对各类实操练习的影响,以方便的凳子取代桌椅,可以随时整理,在训练时快速腾出实训空间。

为了保障礼仪操作的标准,应在教室四周放置墙镜,帮助学生进行自我修正训练。结合传统的课堂讲授式教学与教学电子设备进行演练式指导。高效利用电子设备的要点可选择、细节可放大、视频可重复回放等特点,方便为学生演示礼仪操作的规范化动作和细节标准。此外,教师应设计工作任务引导学生多进行实景模拟训练,根据旅游服务业的强操作性,采用“仿真法”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对于工作的兴趣,并学习妥善处理一些服务问题的思路和技能。

此外,一些在课堂中表现优秀的学生,往往一走出学校,又暴露出不当的礼仪习惯。因此,针对这一现象,更需要避免单纯的理论式传授,而应加大项目和实训练习的力度。帮助学生们用正确的思维和操作习惯去“替换”不正确的行为模式,让走出校园的学生更加自信地面对工作中的问题和挑战。

3.3 创建礼仪实践教学平台

旅游专业院校需要主动寻求与具有先进管理理念、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较好的旅游企业合作,及时更新旅游服务礼仪课程,使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与企业的人才需求相结合,达到互惠互利的人才利用。

通过良性合作,既可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我国高职旅游院校教学资源不足问题,还能利用行业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锻炼和就业机会。

一方面,学生可以带着项目任务进入旅游企业进行调研、提供服务。

不仅如此,可以请行业专家参与礼仪课程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修订工作;同时,邀请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能手走进课堂现场为学生介绍行业前景、提出行业热点、教授实际知识、以方便学生动态掌握行业的需求,客观评估自身条件和行业要求之间的差距。

通过紧密整合旅游高职教育的课程教学与行业发展要求,全面培养学生以服务礼仪为基础的综合职业素质。

高中历史辅导教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历史教学;教学技能

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可以有效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增强对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可以有效引导学生对历史进行思考和探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正确认识历史,提升多种能力和素养。在新课改的前提下,对历史的学习就不再简单的对过去发生的事情进行简单的回忆,而是学习怎样看历史,从而显现出历史认识上重要的教育意义,体现学习历史的价值。

一、教学设计技能

教学设计是进行整个课堂教学的基础。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通过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提高学习历史的能力,培养学生能够自主的学习历史的方法和良好的探究态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认真把握和控制历史教学的模块,根据最新版本的教科书采用最为权威和最有影响力的学术观点。为了更好的把握教学重点,要对历史教材中的标题、图画、专题以及注释等等方面把握“题眼”,由“题眼”定位三维目标和课堂教学,从“题眼”出发,要确定每一章每一节的难点与核心,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便于学生能够把握教学重点。

二、课堂教学技能

教师要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进修和培训以及函授,不断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接受新的教学理念、了解新的历史前沿成果,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提高自己“论从史出和史论结合”的能力,在课堂中,除了要对学生进行最基本的教材教学外,要努力提高学生能够灵活掌握和运用历史资料的能力,适当扩展学生原始史料的阅读量,增强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能力,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独特的观点和见解,不能仅仅把重点放在历史课本上;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历史资料的探究,做到“史论结合”,注重理论分析,而不是对学生进行机械的灌输。另外,高中历史要掌握大量的历史资料,不断扩展知识面,努力提高自身历史教学水平和质量,同时要结合学生和教材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方法。

三、课后辅导技能

为了保证学生能够有效的掌握所学的知识,要做好课后的辅导工作。课外辅导作为课堂的延伸,要尽量保证在课堂上就能完成,不能让学生成为课堂作业的奴隶,避免出现题海战术,要有效提高课下作业的趣味性和可操作性,适当减少作业量,激发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提高思考题的开放性,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同时,不能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盲目的选购辅导资料,高中历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保证辅导资料少而精。为了做好课下辅导工作,在每一个单元结束后,要在课堂上进行适当的检测考试,增加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反馈。在进行设置中等和较难两档,让后让学生自己选择试卷,考试安排的时间为40分钟左右,然后再把阅卷的权力交个学生自己,在完成后,由老师进行最后点评,有效的解决存在的问题,对课堂教学起到很好的反馈作用,才能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减轻学生学习历史的负担,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能有效的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

四、教学评价技能

对于高中历史教学评价的方法,要遵循科学性、可行性和灵活性的原则,可以采用调查、访谈、讨论、考试、评议以及自我评价的方式,同时要适当的把评价的结果进行有效的分析,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档案袋对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作品、真实表现、平时考试最好的成绩、对待历史课程的看法、对历史人物或者历史事件的评论以及获得教师或者学校的奖励等,进行有效的搜集,使用这些材料代替考试成绩报告单,这样才能更为合理和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发展,帮助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激励学生不断进步;另一方面,还可以采用除了分数以外的方法,比如星级和评语等进行评价,这可以有效避免因为分数单一性和片面性产生弊端,从更多的角度和方面真是客观的评价学生,教师要根据学生平时的表现和考试结果判断学生水平能力的强弱,从而制定不能等级的星级;教师可以采用对学生的更为理性的评语,作为其他评价方式的补充和说明,让学生家长能够全面客观的了解学生的学习考试情况。

五、教学研究技能

为了更高提高教师的历史教学水平,要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不断适应现代素质教育的发展,保证历史教学的质量。

教师要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创作叙事的研究方式,不断形成教师自我参与和教学发展的动力,对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反思、领悟,提升教学智慧,拓宽教学视角,创作出个人独特的教学理论。教师在利用案例,诠释理念,就是把教学过程中的事件采用案例的形式表现处理啊,和学生一起进行探讨和分析。教师要把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难题作为研究课题,进行“行动研究”,提升教师对历史问题的研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高中历史教师向研究型和专家型的转变。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中,为了提高历史教学水平,保证教学质量,作为高中历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实际教学技能,不断提高科研创新水平,促进高中历史教学理论的上升到更高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齐贵香.高中历史教学中法制意识的培养研究[D]. 山东师范大学 2013

高中历史辅导教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高中历史课 分层教学 实践操作

一、高中历史课程的特点与应把握的原则

(一)高中历史课程特点

高中历史课程有其鲜明的学科特色,这是它与其他课程相区别的地方,历史学科鲜明的特色是它的存在形式是过去式的,是人类曾经经历的历史事件与历史现象,无法真实再现,也不能从头再来。人们了解历史是通过文字记载、文物、口述资料等途径,使这些存在于过去抽象的东西用各种物质载体形象化、具体化。单纯用语言文字让学生认识历史、感知历史,必然造成每个学生对历史的认识思维的差异,因此在进行历史教学时,要针对不同层次学生以不同的教学方式讲授知识,让他们在情境中体验或是在语言讲述中体会历史学科的魅力。

(二)高中历史课程分层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教育的本质与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受到良好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应本着这一原则,对学生因材施教,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但是现在的教育状况下,由于应试教育,大多数学校把注意力放在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身上,对他们给予厚望,希望他们考上重点大学。其他所谓的后进生自然得不到教师的关注,教师也没有对他们进行积极的鼓励与教育,这明显违背教育的本质与出发点,我们的教育宗旨是致力于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对后进生更要多加关心、多给予帮助和鼓励,对成绩好的学生要加以指导,促进他们进一步成长。

第二个应遵循的原则是动态发展;教育心理学表明每个人都处在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之中,学生也是如此,他们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处在既相对稳定又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中,这个过程要将进步的学生划分到更高的一个层次进行教育,使学生感受到积极进取带来的快乐,并使他们拥有良好的竞争力。教师分层的依据分层标准要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考察手段与方法进行分层,激发学生的潜力与进取心,成功实现教学目标[1]。

二、高中历史分层教学的模式

高中历史分层教学经常采取两种模式:一是班内分层模式,二是跨班分层模式,这两种模式都有其特点与优势,下面我们将具体阐述下班内分层模式的内涵与特点,将其应用至具体的生活实践中。同一班级内的学生的知识水平与思维能力是不同的,在其他方面存在差异,不能要求每个学生的学习都达到同一个标准与程度。要根据不同学生的智力水平将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程度分为基本目标、中级目标与高级发展目标,然后将学生对应上述的三个目标进行分组,使每个层次的学生得到最大的发展与进步,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尖子生的智力水平较高,学习能力强,知识浏览面广,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也较强,能够独立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任务,成绩稳定而优秀。同时他们具有很好的独立思考能力,学习对他们来说更多的是一种乐趣,他们乐于学习知识,因此对于这类学生应给予充分的独立思考与发展空间。中等层次的学生智力因素一般,学习习惯良好,具有较好的心态,但是也许是学习方法不恰当,学习成绩不够稳定,这就需要教师的指导与启发,对待这类学生,坚持稳扎稳打的方针,落实双基目标,发展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基础能力。程度低就是一些后进生,这类学生的问题较大,智力水平参差不齐,但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学习习惯不好,自主学习能力也较弱,因此学习时常常会感到吃力与费劲。如果教师对此类学生深入了解,加强指导其完成练习,则也许会有不错的效果。综上所述,程度低的学生在知识、学习习惯与思维能力等方面与前两类学生存在较大差距,他们无法完成学习任务,甚至对学习失去兴趣。对待这类学生,教师更应耐心些,上课讲授速度放慢些,课堂内容适当些,多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三、高中历史分层教学具体实施途径

高中历史分层教学的实施途径应从教学的各个环节展开实施。首先是备课环节,进行分层备课,教师要认真研读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与目标,结合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进行因材施教,将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对应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这些学生的特点,对他们实施不同的教学目标教育,对尖子生来说,旨在培养他们的历史学习的灵活性、创新性与发散性思维能力;对于中等生来说,主要是培养他们的历史学习能力与学习方法,锻炼他们的观察思考与知识归纳能力;对于后进生来说,主要培养学生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与重点内容,基本达到历史学科的素养能力[1]。

最后就是进行分层授课,这一环节较难,但是最具活力的部分,如果教师在这一环节发挥好的话就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最后解答问题,并做好及时反馈工作以实现教学目标。在设问上,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对后进生可提出一些容易的问题,对中等学生可以提出中等的问题,对尖子生可提出较难的问题,培养不同的能力。最后在布置练习作业与辅导时,依旧是要遵守上述的分层规则进行因材施教,制定出不同的评价标准与不同难度层次的题目让学生练习,实现学习目标。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下,高中历史课程有必要进行分层教学实践,教师要认真研读课本知识,总结历史学科特点与分层教学时应遵循的原则,然后对教学模式进行具体研究和划分,将教学目标与学生层次划分清楚,做到因材施教,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应有发展,最后要积极开展分层教学实践工作,从教学的各个环节做起,从分层备课、分层授课、分层辅导、分层布置习题等做起,成功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高中历史辅导教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中历史;历史教学;教学方法;过程式教学

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学任务与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信息的要求并不矛盾。如果在新课程的教学中忽视了学生对于历史基本信息的掌握,且单方面地追求现代教学,那么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分析与综合能力都会成为一句空话。

一、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中,教师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这样往往会造成学生全面素质的缺失。所以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来说,有必要更新一下我们的教学观念,把重点放在学生身上,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不能一味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那样只会适得其反。在历史的教学中,既要指导和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又能从中让学生陶冶情操,提高学习能力,与此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正确的价值观。

历史的课堂教学不仅是为了让学生记住历史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还要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并从中得到素质的全面提升。通过日常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同时,激发内心深处对优秀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从而感受到历史人物的优良品质,并从这种崇敬之情中得到感染和熏陶,进而提高思想素质修养,获取良好的价值观。

学校的教学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需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在教学上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综合地运用传统的集体授课与活动、分组讨论、小组交流,让学生课前自学,经过小组讨论后再进行辅导,学生们在通过自行查找搜集相关资料的同时历史相关信息也得到了掌握,再由每个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小组进行讨论后,讨论所产生的信息将会是学生们自我吸取知识的一个途径,经过讨论和教师的辅导,学生将会对历史的学习获得一个良好的参与感与认同感。

二、利用科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在学校的历史课程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趣味课堂把历史的知识融入进来,利用讲故事的方式传递知识。总之,如何采用合理的方式提升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是学校正在面临的一大难题。在课余时间,教师可带孩子们去参观当地的历史博物馆,感受当地的历史文化,教师可以在参观的过程中与孩子们畅聊,并让他们在下节课上能用讲故事的形式把看到的知识以及感受到的历史复述出来,这样不仅能提高孩子们的优越感和自信心,也对培养孩子学习历史的兴趣有很大的引导作用。

对于高中历史的教学,同样需要教师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每堂课前教师要设计教学内容和学习方法,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认真分析学生的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学习潜能,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借以提高历史课堂的效率。

总而言之,新的教学改革势必会让高中历史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历史教师可以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形成自己新的教学方式,顺应时代的要求,从而不断发展,提升课堂效率。

三、改变结果式教学,注重过程式教学

一直以来传统的教学方式都是重视结果而忽略了过程。与此同时,大部分的学生面临着学业压力,这也是教学的一大弊端。高中历史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完成的一门基础学科。在大部分学生的眼中,所学的历史学科就是所谓的“副科”,在课堂上,学生们从思想上就不重视这门学科,很多学生会因为之前的历史基础较差,所以在听课时就会感到非常吃力,这样将很大程度地影响学习的效率。由于历史学科的知识是具有过去性的,学生在学习时可能会缺乏兴趣感,甚至产生厌学的心理。然而这些问题的出现相当一部分的原因是结果式的教学方式。

高中历史辅导教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批判思维;构建

根据新课程改革和教学大纲的调整对高中历史学科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学生批判性思维激发和培养的问题引起了教师们的普遍关注。在这一教育思想的引导下,高中生在历史学科知识学习认知的过程中,可以减小外界带入性观念产生的干扰,学习思考显得更加独立自主,在对历史事件进行深度思考的过程中能够遵循个人的逻辑推断原则,这样的高中历史知识同化才算得上有效。那么要采取怎样的方法来对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进行培养,进而达到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并且加深学生们对历史课程的认识和理解呢?

一、开放性问题的引出,引导批判思维构建

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认清自己的引导地位,不要再以传统高中课堂教学中“高高在上”的形象出现在课堂教学上,从而使得学生在知识学习方面的依赖情绪也得到控制。在传统高中历史教学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态度都十分强势,给师生之间的交流造成了一定的妨碍,学生的知识学习长期处于被动状态,所接受的知识只是复制教师的个人理解,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知识记忆的过程纯粹是依靠死记硬背,不存在理解同化的过程。这既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锻炼也不利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为了使得这种局面有所改变,高中历史教师必须从这种陈旧的思想束缚中挣脱出来,构建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例如笔者在进行关于封建时代打开国门接受世界贸易的历史内容教学时,就让学生对该行为作出讨论,权衡其中的利弊关系。问题一经提出,讲台底下讨论纷纷,在观点方面很明显的分成了两种思想:一部分同学认为,当时中国还处于封建时期,商业经济的发展还没有做好对外开放的思想准备,同时也不具备贸易对外的实力。的爆发也是因为国门打开而造成的惨剧,不利于国民经济和思想的发展,总体评价上弊大于利;而另一部分同学则认为,国门打开不仅对中国封建时期的贸易交流有促进作用,并且对当时民众的思想进步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丝绸之路、茶叶大国都是由于当时国门打开而出现并举世闻名的中国称号,就总体发展来看,利大于弊。围绕这一问题,学生通过调动自己对该问题的知识认知,在讨论交流的环境中表达自己的看法,课堂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会向笔者询问一些自己比较模糊的历史概念,这样以来,师生之间的交流就得到了加强。而开放性问题的提出也让学生在讨论判别的过程中对个人的批判性思维进行完善构建,从侧面促进了现代历史课程教学的完善。

二、弄清高中历史教学批判性思维意识的培养重点

自从批判性思维在高中历史教学领域普及推广以后,历史教师们马上将注意力转移到了课堂教学改革的重心上。但是据笔者所知,许多相关文献资料所强调的教学重点都是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样的教学目标在笔者看来未免显得有些操之过急了。历史学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一学科所阐述的知识内容不仅仅是时间、地点、人物、时间等因素的排列组合,而是要结合历史的发展进程对事件思想境界和意义进行深刻的讨论研究。与自然学科不同的是,历史学科不能采取科学方法进行研究证实,历史教材所叙述的各类事件由于时代间隔太过久远,因此语境和情境的重现也是不切实际的想法。因此,高中阶段历史知识的教授的重点应该放在批判性思维意识的培养上,实现不迷信学术权威,并在独立、开放的学习氛围中学会去对所学的历史知识内容进行分析、总结,在理解充分的基础上同化吸收,再在生活阅历和社会经历增加的过程中对知识进行累积,培养他们在历史知识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积极、高效的学习习惯,为其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提升打好坚实的基础。

除此以外,历史教师在知识课堂的构建过程中还要考虑到学科的综合性,许多历史事件都是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发生的,因此在课程资源的选择方面,历史教师也要加强关注,像新航路的开辟发展分析,就涉及到了多学科的因素分析,然而许多历史教师在教授这一知识内容时,只是单纯的强调新航路开辟的重要意义,而该项历史事件中既包含了科学技术条件的后备支撑,也有着宗教情绪的强烈驱动,期间,还有洋流、季风气候等地理知识的综合。所以笔者特意让学生在对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有所了解后,以小组为单位制作PPT知识总结,让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的理解更为清晰、透彻。与此同时,学生批判性思维意识的构建而言起到了极其重要的启发作用,并且让学生学会了从多方面、多角度去看待历史知识的学习,为其今后终身学习的思想和习惯培养做好基础准备。

综上所述,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构建任务十分艰巨,笔者结合自身多年高中历史执教经验,就该教学改革内容的贯彻落实展开了如上分析,在笔者看来,高中历史教师要更正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态度,并遵循上述课堂整改原则,以积极主动的引导态度来对现代高中历史课堂进行整改,最终达成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根本目的。笔者坚信,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构建任务一定能够取得圆满成功。

参考文献:

[1]杨颖东:提倡批判性思维建设新型教学文化[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02)

[2]郭家勇:关注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提升[J],。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