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玉米病虫害防治措施

玉米病虫害防治措施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玉米病虫害防治措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玉米病虫害防治措施

玉米病虫害防治措施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玉米 常见病虫害 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12-0075-01

1 玉米螟及其防治措施

玉米螟俗称钻心虫,是玉米虫害中最为主要的一种,能够对玉米生长的各阶段造成危害,玉米螟在一年中出现的代数从一代至七代都有可能,严重损坏玉米的茎和叶,影响其水分和养分运输,对玉米生长的危害程度较大,导致玉米品质明显下降,使其产量受到乐亟档汀

防治玉米螟的有效方法主要有农业防治和生物技术防治。在实施农业防治过程中,需要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环境等引进抗性较强的玉米品种实施种植,并且在完成玉米收获后,应当对剩余的秸秆实施粉碎处理,将粉碎后的秸秆渣埋入农田中,有效控制玉米螟越冬的数量。除此之外,还应当尽量避免连作,降低虫害的规律性和抗药性。在生物防治技术实施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培育玉米螟天敌赤眼蜂,让其消灭玉米螟的虫卵,从而达到防治玉米螟的目的[1]。生物防治技术对实施流程具有较高的要求,应当注意赤眼蜂品种的选择、放蜂的数量、放蜂的时间等。这些较为繁琐、难度较大、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需要专业人员实施。现阶段,生物防治技术在地势较为平坦、种植面积较大的地区得到了一定推广。

2 大斑病及其防治措施

玉米大斑病俗称枯叶病、叶斑病,是玉米病害中较为主要的一种,与气候条件、种植条件、土质条件等具有直接的关系,尤其是在低洼地区发病率较高。同时,密植、连作等也会引发大斑病。

防治大斑病的有效方法主要有农业技术防治和化学防治。在实施农业技术防治过程中,除了要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环境等引进抗性较强的玉米品种外,还需要适时的早播,确保水肥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与此同时,还应当加强田间管理,彻底除草,避免田间温度过高,抑制大斑病的发生。另外,在完成收获后还应当加强对田间的清理,对秸秆实施高温处理,并保证彻底翻地。在实施化学防治的过程中,通过喷施农药对大斑病进行防治,需要注意的是应当规范、科学的控制农药喷施量、喷施时间以及喷施次数,现阶段,在玉米种植过程中主要喷施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等药剂。

3 玉米锈病及其防治措施

玉米锈病是一种真菌性玉米病害,在黑龙江省部分地区时有发生。对玉米的叶片造成一定危害,抑制其光合作用,导致作物产量、品质明显下降。

防治锈病的有效方法主要有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两种。在实施农业防治的过程中,可以与抗病性较强的植物品种搭配种植,在玉米实际种植过程中常常与抗病性较强的马齿苋进行搭配,与此同时,还应当加强水肥管理,在作物收获后,及时对其秸秆实施清除处理,并利用农药对种植过的土地进行喷施,避免来年发生此类病害[2]。在实施化学防治的过程中,主要依赖农药对病害进行防治,在锈病初发期,就应当喷施农药,然后再连续阶段性的喷施两到三次。

结束语

病虫害的发生对玉米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产生较为严重的消极影响,针对种类过多的病虫害,必须要加强防治工作的开展,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同时,为了促使玉米种植可持续科学发展,可以以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结合不同病虫害的发生特点以及防治策略,对玉米种植生产数据库进行构建,促使玉米病虫害防治措施得到进一步优化和完善。

参考文献

玉米病虫害防治措施范文第2篇

关键词:玉米高产;栽培方案;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333087

在生物育种与现代化农业推进的大环境中,玉米高产的各方面条件越来越成熟,所以积极地探讨玉米栽培的高产技术以及对病虫害的防治,对玉米的现阶段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

1 玉米高产栽培方案

1.1品种选择

品种选择是玉米高产栽培方案中的首要环节。就玉米生产而言,品种的优良性会严重影响其产量,所以在选择品种的时候,要注意3方面:品种的发芽率。发芽率低的品种会增加种子投入,所以需要选择发芽率较高的品种;品种的抗病害能力。在玉米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的发生会造成玉米严重的减产,所以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十分必要;进行种子生长期的判断。不同的季节,收获效果不一样,所以为了在最佳收获期进行玉米收获,一定要对其生长期进行控制。简而言之就是在抗病性、生长期和发芽率的综合考虑下选择更具价值性的品种,这样才可以实现玉米高产。

1.2 播种期优化

播种期优化对于玉米高产也非常的重要。在玉米种植实践中发现,玉米种子的发芽和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条件和湿度条件,而在不同的时期,这2者的差异会产生不一样的发芽率,所以为了提升种子的发芽效果,选择最恰当的播种期十分重要。当然,在播种期选择的时候,需要注意2个方面:地区的差异。不同区域条件不同,所以播种期需要根据实地情况进行选择;年份差异。在不同的年份,同区域的水热条件也会有差异性,所以也要把握年份的不同。简言之就是播种期优化要因时和因地。

1.3 种植密度的安排

种植密度安排也是玉米高产方案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实践中发现,玉米种植密度过大不利于通风,在生长中更容易发生热病,而种植密度较小的话又会造成土地资源等的浪费。所以要对玉米种植综合效益进行考虑,玉米栽种时,根据玉米日后的生长进行合理的密度安排。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为了提升玉米品质,普遍采用宽窄行的方式,这种方式有利于玉米植株单个的茁壮生长,有利于玉米的管理。安排合理的密度不仅有利于玉米高产,还有助于提升玉米管理的效率,所以强化密度分析意义重大。

1.4 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主要是针对生长期的玉米秧苗进行。在进行秧苗管理的时候,需要重点注意3方面:秧苗生长的水热条件。在水热条件适宜的情况下,秧苗的生产会更加有利,幼苗也会更加强壮;水肥的供应。秧苗管理的时候需要对幼苗所需要的水肥进行分析,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提供合理的水肥,这样,幼苗的成L会更加顺利;做好环境控制。比如通风、光照等。简言之就是通过这3个方面的控制,保证秧苗有良好的生长环境,促进秧苗的茁壮成长。

1.5 水肥供应

水肥供应是玉米高产栽培方案中的另一项重要内容。为了实现肥料的合理利用和效果提升,在具体的肥料使用中,采用配方法施肥价值性显著。所谓的配方法施肥就是在分析玉米土壤肥料的基础上进行的针对性施肥方法,这种施肥方式对于肥料的利用效率更高。在水分的供应上,主要是进行水质的保证,因为利用不洁的水会造成玉米品质的下降,所以积极做好玉米用水的水质监测,并及时分析水污染十分必要。在做好针对性施肥的时候强化水质控制,整个玉米高产的效果会更加的明显。

2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的防治是玉米高产方案中需要重视的一个主要方面。在玉米种植实践中发现,玉米的虫害发生率比较高,尤其是有机玉米,具有更高的虫害发生率。为了进行病虫害的防治,采取的措施有2项:在未发生虫害的时候进行相应的药物喷洒,这样可以减少虫害的发生率;发生虫害之后,根据虫害的范围规模以及表现特征进行积极的灭杀。当然,为了保证品质,在药物利用的时候,首选生物药剂,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化学药剂进行灭虫。

3结束语

玉米在我国粮食安全和食品加工行业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积极探讨玉米高产的方案,并就玉米病虫害防治进行全面的掌握,可以保证玉米的高产和品质。

参考文献

玉米病虫害防治措施范文第3篇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玉米;病虫害;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033104

1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概述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指所采用的农业耕作方式是建立在环境保护的基础上的,而且对涉及到农业发展的各种因素,包括水资源、土壤、生物资源等,都以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实施综合性管理,以促进农业持续而稳定地发展。

2 玉米耕种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所产生的病虫害特点

2.1 玉米耕种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导致各种病虫害产生

黑龙江省八五三农场在玉米耕种中采用了保护性耕种技术,为各种病菌的滋生和生长提供了条件。特别是农场为了提高土壤质量而采用秸秆还原技术,当秸秆在土壤中腐烂之后,就会加速地下各种害虫的繁殖速度,造成农场的玉米受到病虫害的侵袭而导致玉米生产损失巨大。

2.2 玉米耕种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导致病虫害复发率提升

在玉米病虫害中,玉米锈病是较为常见的,而且对玉米农作物的危害性非常大。虽然农场针对这种病害采用了综合性的控制措施,但是,玉米的耕种采用了免耕作技术,玉米的残体会堆积在农田中,使玉米锈病菌有条件滋生,原有的玉米锈病就会在这样的条件下滋生,对玉米的危害程度是非常大的。

2.3 玉米耕种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会导致新的病虫害产生

黑龙江省八五三农场在玉米耕种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还由此引发了新的病虫害而严重影响到了玉米的产量。比如,半知菌亚门真菌中有一种病菌叫玉米灰斑病菌,其菌丝体可以生存在玉米的带病残体中。即便是冬季,这种病菌也不会冻死,而是会在玉米灰斑上有很多的分生孢子,到第2年玉米种植的时候,这种病菌就又会恢复活力而在玉米植株上造成重复感染并扩大感染范围。

3 玉米耕种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所产生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3.1 根据玉米种植所在地区的环境选择科学的种植方法

在玉米的选种上要从玉米生长环境出发,包括气候环境、水资源环境、土壤环境等都要有所考虑。为了降低病虫害的侵袭,要选择具有较强抗病能力且对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的玉米种子[1]。玉米耕种的过程中,要注意早耕种、密植要科学合理,并有效地控制好肥料的施用量和施用频率。

要及时地将玉米地中带病的植株清除,并在距离玉米地较远的地方销毁,以避免病菌在玉米地中扩散。

3.2 玉米田地要做好杂草清理工作

对玉米田地中的杂草清理,可以采用除草剂进行除草。由于除草剂属于是化学药品,所以,要通过正规渠道购买,且注意除草剂在使用的过程中的残留问题。关于除草剂的施用,在玉米出苗之前,要使用除草剂将玉米田中的杂草消除,对没有出土的杂草进行封闭处理,以将玉米苗期的害虫消除。

3.3 高度重视防治玉米病虫害的技术培训工作

玉米病虫害的防治技术培训工作需要得到高度重视。要求培训的方式多种多样,以宣传方式传播防治玉米病虫害的技术知识,塑造防病虫害环境,让所有的种植户都提高防病虫害意识。

3.4 充分发挥大机械和飞机航化作业优势控制玉米病虫草的危害

随着现代化大机械的推广,农场机械化水平逐年提升,高地隙喷药设备在玉米生长的中后期显示出更大的优势,对于后期病虫草害的防治更加方便、及时;飞机航化作业在大面积快速喷洒防治病虫害药剂上发挥出不可取代的作用,已经广泛应用于玉米螟、后期蚜虫、大斑病防治和叶面肥的喷施。

4 总结

综上所述,黑龙江省八五三农场对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种植玉米,可以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能。但是,由于这种耕作技术为玉米病虫害创造了条件而使得病虫害发生几率增加,就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以保证农场的玉米产量高、质量好。

玉米病虫害防治措施范文第4篇

【关键词】玉米 病虫害 特点 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b)-0178-01

玉米是我国秋季主要农作物,新安县主要以种植夏玉米为主,占全县夏粮总面积的75%。

1 夏玉米生长条件

新安县夏玉米多在6月上旬播种,9月中旬成熟,全生育期约100天左右。玉米是喜温作物,要求在10―20℃温度中生长发育。积温根据不同品种而异,一般要求在2000―2800℃之间。根据历年气象资料显示,新安县的热量条件对夏玉米生长来说是适宜的。玉米生长处在高温季节,水分蒸发大,是需水较多的作物。尤其从拔节开始到抽雄为旺盛生长期,对水分要求很高,开花期需水更多,如水分不足,则直接造成减产。历年气象资料分析可知,新安县降水不均,容易形成“卡脖旱”,不利于玉米高产。玉米是高光效的短日照作物,一般要求日照8―12小时,全生育期需600―800小时,新安县夏玉米生育期平均日照时数为806.9小时,光能资源丰富,利于玉米生产。

2 近几年病虫害发生特征分析

2005年秋季前期较干旱,气温较高,降雨偏少,对前期病虫发生产生不利影响,使前期病虫较轻,中后期降雨较正常年份偏多,降雨频繁,田间湿度大,气温较正常年份略偏低,加之阴雨时间长,玉米正常生长受到影响,使玉米抵抗力降低,有利于病虫害玉米螟、玉米大小斑病、蚜虫的发生。因此2005年玉米病虫害的发生特点是:中后期病害玉米螟、大小斑病、玉米蚜虫发生较重,危害较大,前期病虫发生较轻,危害较小,总的呈中度偏重发生。造成受灾面积89万亩次,损失395. 8万公斤。

(1)玉米螟:三代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4万亩,一般穗期密度80―110头/百株,最高160头/百株,防治12万亩,挽回损失314.3万公斤。原因分析:8―9月份雨水多,气温适宜,湿度大,利于玉米螟的发生;二代玉米螟为三生积累了足够的虫源基数。

(2)玉米蚜虫: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3万亩,一般百株虫量1―1.5万头/百株,最高密度3万头/百株,防治11万亩,挽回损失281.6万公斤。原因分析:中后期雨水偏多是造成其发生偏重的主要原因。

(3)玉米大小斑病: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5万亩,一般病株率40―60%,最高100%。防治12万亩,挽回损失347.2万公斤。发生原因:阴雨天数多,湿度略高,利于该病的发生;玉米品种抗病能力差,对病源免疫力弱,病菌易于侵染。

2006年秋季的气候特征与2005年同期非常相似。前期较干旱,气温较高,降雨偏少,不利于病虫害的发生,使前期病虫较轻,中后期降雨较正常年份偏多,降雨频繁,田间湿度大,日照时数偏少(7月光照时数为137.2小时,较常年平均值190.7小时偏少53.5小时;8月光照时数为122.5小时,较常年平均值189.7小时偏少67.2小时),气温较正常年份略偏低,(7月平均气温为26.0℃,较常年同期平均值26.6℃偏低0.6℃;8月平均气温为24.7℃,较常年同期平均值25.2℃偏低0.5℃),加之阴雨时间长,玉米正常生长受到抑制,使玉米抵抗力降低,有利于玉米螟、玉米大小斑病、蚜虫的发生。因此2006年玉米病虫害的发生特点是:中后期病害玉米螟、大小斑病、玉米蚜虫发生较重,危害较大,前期病虫发生较轻,危害较小,总的呈中度偏重发生。造成受灾面积88万亩次,损失233. 6万公斤。

(1)玉米螟:三代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3万亩,一般穗期密度60―70头/百株,最高160头/百株,防治12万亩,挽回损失281.5万公斤。原因分析:8―9月份雨水多,光照少,利于玉米螟的发生;二代玉米螟为三生积累了足够的虫源基数。

(2)玉米蚜虫:轻度发生,发生面积4万亩,一般百株虫量2000头/百株,最高密度5000头/百株,防治3万亩,挽回损失36万公斤。

(3)玉米大小斑病: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1万亩,一般病株率40―60%,最高100%。防治10万亩,挽回损失227.1万公斤。发生原因:阴雨天数多,湿度略高,利于该病的发生;玉米长势弱,抗病能力差,病菌易于侵染。

2007年秋季的气候特点是:5月下旬―6月中旬持续干旱,使夏播玉米播种偏晚;直至6月中旬末下雨后才播种上,而7、8月份降雨频繁,降雨次数多且较均匀,有利于病虫害的侵染,呈中度偏重发生,造成受灾面积98.63万亩次。

(1)玉米螟:三代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4万亩,一般穗期密度80―90头/百株,最高160头/百株,防治12万亩,挽回损失308.5万公斤。原因分析:8月份雨水多且分布均匀,光照少,利于玉米螟的发生。

(2)玉米蚜虫: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2万亩,一般百株虫量1―1.5万头/百株,最高密度3万头/百株,防治11万亩,挽回损失273.2万公斤。

(3)玉米大小斑病: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3万亩,一般病株率40―60%,最高100%。防治11万亩,挽回损失311.9万公斤。发生原因:阴雨天数多,田间湿度大;农民意识薄弱,没有形成防治习惯。

3 防治措施

(1)加强秋作物主要病虫监测预报工作,及时准确掌握发生发展动态。

玉米病虫害防治措施范文第5篇

关键词:玉米病虫害症状发病规律防治措施

玉米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近年来,玉米病虫害呈逐年加重趋势,其主要病害有大斑病、小斑病、病毒病、青枯病和丝黑穗病;主要虫害有玉米螟、蚜虫、红蜘蛛、地下害虫等,已成为玉米生产上的主要限制因素。因此,必须搞好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工作,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其危害。

一、主要病害

1、玉米大、小斑病

症状: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波及叶鞘和包叶。发病初期出现水渍状青灰色小点,随后沿叶脉向两边迅速扩大,形成中央黄褐色边缘深褐色的梭形或纺锤形的大斑。田间湿度较大时病斑愈合成大片,斑上产生黑灰色霉状物,致病部纵裂或枯黄萎焉。

发病规律:该病属半知菌亚门真菌,温度在18―22~C高湿时发生偏重,尤其是在多雨高湿、日照不足时,均可引起该病发生和流行。

防治措施:(1)选用抗病品种。(2)轮作倒茬深翻可减少菌量;彻底清除田间菌源,可减少初侵染源;适期早播,可以起到避病作用;加强肥水管理,可提高抗病力。(3)药剂防治:可用40%克瘟散乳剂500-10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点粉剂8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500―800倍液进行喷雾。

2、玉米病毒病

症状:苗期自心叶基部出现退绿条点状花叶,逐渐扩展到全叶,叶肉组织失绿变黄,形成明显的黄绿相间条纹症状。重病株不能抽雄结穗或提前枯死。叶背面、叶鞘和苞叶的叶脉上发生隆起的短条纹,病株高度不到健株的一半,不能抽雄结穗。

发病规律:主要由蚜虫传播,蚜虫除传播病毒外,对玉米的危害也比较严重。蚜虫刺吸的同时吐出一种唾液,危害生长和扬花授粉,造成空苞和秃顶。

防治措施:(1)选用抗病和耐病品种。(2)在迁飞至玉米田之前,尽早用药剂把蚜虫和灰飞虱消灭。可用40%氧化快乐果3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5―20克兑水50―75千克喷雾。(3)做好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3、玉米青枯病

症状:玉米灌浆末期常出现突然青枯萎蔫,整株叶片呈水烫状干枯退色;果穗下垂,苞叶枯死;茎基部初期出现水浸状,随后逐渐变为淡褐色,手握有空心感,常出现倒伏。

发病规律:此病由镰刀菌和腐霉菌侵染引起。灌浆至乳熟期的大雨,对病害的发生有极大影响;

防治措施:(1)选用抗病品种。(2)在栽培措施上应加强排水。(3)用金雷多米尔、康正雷或盖克1000倍液灌根。

4、丝黑穗病

症状:病果穗外观比正常果穗短,基部大而端部尖,顶部未能抽出花丝。天花发病的植株多数无花穗,刚抽出的花轴顶端变成一小堆黑色孢子堆,天花抽出后小花畸形有时变为叶状物。

发病规律:病菌厚垣孢子落入土中,混入粪肥或被种子携带越冬。翌年在适宜的条件下,厚垣孢子萌发并通过芽鞘侵入寄主幼苗。

防治措施:(1)选用抗病品种。(2)实行轮作、深耕。(3)早期拔除病株,把病株拿到地外深埋或烧毁。(4)药剂防治。

二、主要虫害

1、玉米螟

症状:玉米螟幼虫是钻蛀性害虫,典型症状是心叶被蛀穿后,玉米叶出现整齐的一排排小孔。雄穗抽出后,幼虫就钻入雄花危害,往往导致雄花基部折断。

发生规律:玉米螟由于地气候条件不同1年可发展1-6代,而且幼虫在玉米秆和玉米芯中越冬,还有的在杂草茎秆中越冬,发生期极不整齐,并出现世代重叠现象。

防治措施:(1)消灭越冬幼虫。(2)用药剂及时进行药物防治。(3)利用赤眼蜂消灭玉米螟有很突出的作用。(4)选用抗虫品种。

2、蚜虫

症状:成虫出现在叶背和嫩茎上并吸取汁液,受害植株叶片卷缩,禾苗萎蔫,甚至枯死。老叶受害,提早枯落,缩短结果期,造成减产。

发生规律:蚜虫的繁殖具有孤雌生殖和两性生殖交替繁殖的特性,往往出现几代“同堂”,1年可发生20个世代以上。

防治措施:(1)药剂防治:用40%氧化快乐果3000倍液或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5―20克兑水50―75千克喷雾。也可用40%乐果乳剂原液1千克加水5―6千克,(21利用天敌:玉米蚜虫的天敌主要有蚜茧蜂。

3、红蜘蛛

症状:红蜘蛛一般在抽穗之后开始危害玉米,红蜘蛛刺吸作物叶片组织养分,使被害叶片呈现密集细小的黄白色斑点,以后逐渐退绿变黄,最后干枯死亡。被害玉米籽粒秕瘦,造成减产。

发生规律:玉米红蜘蛛成虫在根际土缝内潜伏越冬。早春气温上升后红蜘蛛出土,集中于一些杂草上取食、繁殖,待玉米出苗后,再通过风吹、爬行等途径,转移到附近的玉米苗上危害

防治措施:(1)消灭越冬成虫:早春和秋后灌水,可以消灭大量的越冬红蜘蛛(21药剂防治:用40%乐果乳剂和20%三氯杀螨醇混合液(1:1)1000―1500倍,效果很好。(3)利用天敌:玉米红蜘蛛的天敌有深点食螨瓢虫、食螨蓟马、草蛉等。

4、地下害虫主要有蝼蛄、蛴螬和地老虎等。

症状:咬食玉米幼苗、根茎或根,造成死苗、缺苗、断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