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直接融资情况

直接融资情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直接融资情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直接融资情况

直接融资情况范文第1篇

在我市,除已上市的企业外,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对直接融资的概念还很模糊,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思路还是空白,企业运作资金的来源还很单一,与现代企业经营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造成这些企业融资难、成本高、发展慢。

为进一步拓宽我市中小企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改善企业治理结构,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步伐,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拟于近期举办2013年企业直接融资系列活动,初步方案如下:

第一阶段:直接融资洽谈会

一、目的意义

邀请国内外直接融资中介机构、交易机构、创投风投企业等来,与我市有直接融资需求的重点骨干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新兴产业企业、拟上市企业和重点人才项目进行直接融资洽谈。进一步加深对我市经济社会及重点行业、产业的了解,促成直接融资意向,为的企业打开直接融资新局面。争取更多的股权投资企业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

二、活动时间

暂定3月下旬。

三、活动地点

在金陵金鼎、光华国际中进行选择。

四、活动内容

1.宣传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2.直接融资洽谈。

拟上市企业、发行债券企业、场外股权交易企业、资产证券化项目融资企业与证券公司等中介机构洽谈;有股权融资需要的企业与创投、风司洽谈。

五、活动对象

1.本市企业

40家以上有股权融资需求的重点骨干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新兴产业企业、拟上市企业和重点人才项目,董事长或总经理;

2.创投企业

30家以上证券业中介机构,创投机构负责人或业务人员;

第二阶段:企业董事长直接融资培训班

一、培训形式

为进一步巩固洽谈会成果,结合多年来针对企业董事长培训的经验,防止代培代会、敷衍了事的情况发生,根据2007年、2011年我市企业上市上海复旦大学培训班取得的经验和成效,为企业董事长能聚精会神汲取培训知识,拓展直接融资思路,决定采取送出培训、封闭式培训、专题培训。

二、培训时间

暂定3月下旬4月上旬,时间3-4天。

三、培训地点

上海复旦大学。

四、培训主题

企业直接融资的意义、种类及选择;企业上市(包括IPO、新三板、股权托管交易)融资;企业债券(包括企业私募债、企业集合债)融资;私募股权(包括风险投资、创业投资)融资,资产证券化融资。

五、培训对象

组织动员一批有股权融资需求的重点骨干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新兴产业企业、拟上市企业董事长,人数控制在40人左右。

直接融资情况范文第2篇

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的实证研究,大部分都表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King和Levine(1993 a, b)开创了实证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先河,通过跨国回归分析证明金融活动的水平、银行发展程度以及证券市场发展程度都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正向影响。717-737Rousseau and Wachtel(1998)针对过去一个世纪5个主要发达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来研究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实证结论为金融发展是导致经济增长的原因。Xu(2000)运用改进的VAR方法使用了41个国家1960年-1993年间的面板数据,证明金融发展对长期经济增长至关重要。除此之外,在直接融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方面,刘伟和王汝芳(2006)通过动态模型实证,对比分析了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提出要不断提高直接融资比例,进而促进经济增长,陈双和王庆国(2012)对金融内生增长模型进行改进,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来研究直接融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张灿和习节文(2016)基于协整理论构建VECM模型研究了直接融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

本文根据我国2002年-2016年直接融资及经济增长数据,构建OLS计量模型,定量分析了直接融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为促进直接融资拉动经济增长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二、直接融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直接融资一般指股票和债券融资,这里运用增量法计算了我国2002年-2016年直接融资总额X,即直接融资为非金融企业股票融资与企业债券之和。另外,运用国内生产总值Y的增长来代替经济增长。设定计量经济模型分析直接融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Y=B0+B1X

利用EVIEWS软件,采用OLS方法估计模型参数,可得回归方程。结果显示,该模型R2=0.9471,可决系数较大,F检验值为232.8419,明显显著,Y与X的相关性较强,并且呈正相关,也就是说直接融资与经济增长可能存在较强的正向关系。下面对模型进行检验。

1.模型异方差性的检验

运用White检验,可知nR2=1.7203,当α=0.05时,χ20.05(2)=5.9915,同时X和X2的t检验值并不显著。再比较计算的χ2统计量与临界值,因为nR2=1.7203

2.模型自相关性的检验

因为模型不存在异方差,所以模型OLS估计法得出的初始模型:

Y=156321.1053+15.5622X

该方程可决系数较高,回归系数显著,运用DW检验,在样本为15,解释变量为1,5%的显著水平下,dL=1.077,dU=0.361,DW=1.3620,模型不存在自相关。

通过对模型进行异方差、自相关检验,可知模型能较好的反映直接融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如果直接融资总额每增加1%,则经济增长15.5622%,显然,直接融资对经济增长影响明显。

三、政策建议

1.进一步发展股票市场

经过分析,直接融资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提高直接融资水平可以促进经济发展。股票融资是直接融资的一部分,提高股票融资发展水平能促进直接融资水平,进而促进经济增长。当前,我国股票市场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仍不够成熟,如果能够进一步发展股票市场,扩大其在金融体系中的作用,将会发挥其自身巨大的融资作用。当前,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股市规模还不够大,需要扩大股市规模,从而扩大直接融资规模,促进经济进一步增长。优化股票市场结构,不仅要扩大股市规模,还要提高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积极发展创业板市场。除此之外,降低股市交易成本也是促进股票市场良好发展的一大要点,让投资者更积极地进行融资活动,进一步提高股票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另外,也需要加强对股市的监管,为保护投资者利益,形成有序的股票市场有重要意义。

2.大力发展企业债券融资

加快发展债券市场,尤其是要注重企业债券的发展。作为直接融资的一大组成成分,企业债券投资风险相对股票而言较小,收益也比较稳定,大力发展企业债券,有利于提高直接融资总额,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的增长。推进企业债券市场发展,首先完善企业债券发行监管体系。我国的债券市场起步较晚,制度及市场体系都处于不成熟的阶段,而复杂的监管体系使得不同的市场以及不同的债券品种在发行流程和制度流程上都存在差异,这更加不利于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由于我国债券市场尚未成熟,监管体系也需要进一步完善,以促进债券融资有序进行。目前,我国企业债券信用评价主要通过信用评级机构出具评级报告,随着债券市场的扩展,这显然是不够的,所以需要有一个完善的信用体系。完善信用体系建设,一方面要对发债主体进行信用评价,筛选出合格的发债主体,确保投资者获取准确的信息;另一方面,也要求投资者有对企业债券投资的风险意识,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直接融资情况范文第3篇

近几年,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迅速发展起来,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是资金短缺始终是影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本文通过具体论述信息化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的直接融资模式途径,能够有效解决文化创意产业融资难的问题。

关键词:

信息背景;文化创意;直接融资

所谓直接融资模式主要是指由项目投资者直接安排项目的融资,并且需要直接承担起融资安排中的责任和义务。直接融资模式是一种结构最简单的项目融资模式,具有下列几个优点:一是融资方式非常灵活。发起人不需要在多种融资模式中选择融资方案;二是债务比较安排灵活。发起人可以根据自身创设项目的经济情况,合理安排债务比例;三是综合利用商业社会中的信誉。

一、信息化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直接融资难的原因

高风险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典型特征,也是导致其难以启动直接融资的最主要原因。由于文化创意产品自身所具有的复杂性,使得文化创意产业直接融资充满了不确定性。不仅如此,就目前而言,我国对保护文化创业产业的知识产权方面还未能采取有效措施,从而造成了文化创意产业直接融资难的现象。政策环境和金融体制也是导致文化创意产业直接融资难的因素。一方面当前我国政策侧重于大中型国有企业的发展,而忽视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中小企业发展;另一方面是金融制度制约了文化创意产业的融资,导致民间资本难以合法进入到信贷市场;各大商业银行为了最大限度预防风险,促使信贷审批部门和风险控制部门逐渐完善担保机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文化创意产业的直接融资难度。文化创意产业自身发展的问题也导致了直接融资困难。由于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内部管理部规范、制度不健全等问题,以及部分文化创意企业忽视了信用建设的重要性,资信水平受到怀疑,从而导致投资方难以轻易的做出投资决策,造成了文化创意产业直接融资难的现象。

二、解决信息化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的直接融资难的途径

(一)打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融资渠道

所谓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主要是指将根据商标权、著作权和专利权对知识产权进行合理的评估,并以此为依据向银行提出贷款申请。文化创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获得的资产大多数无形的,如创意、文化、技术等。其物化的形式集中体现在品牌与知识产权两个方面。但就文化创意企业本身而言,其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并未认识到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尚未将知识产权转变为资产化,从而导致文化创意企业无法合理的将知识产权转变为有形的有价资产,也正因此,文化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才亟欲得到保护,只有将文化创意产业技术、品牌、商标等无形资产合理综合量化为有价资产,从而最大限度增强文化创意企业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能力。

(二)打通股权融资途径

所谓股权融资,即文化创意企业的股权持有者将自己所有权中的一部分转让出来,以预期的收益吸引股东与资本的融资方式。其中,文化创意企业未来的预期收益与产业投资的回报率之间有着最直接的关联,这也间接决定了产业投资风险的大小。因此,文化创意企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加强控制企业财务,从企业的股权设置、资产状况、盈利能力以及未来的预期收益等各角度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以达到量化预期收益的目标,围绕企业目前的发展状况合理引进股权投资者,进而有效解决信息化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的直接融资难的问题。

(三)构建多元化融资体系

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为了有效推动文化创意产业更好的发展,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措施,而金融机构也根据形势发展创新了金融产品。因此,文化创意产业应该充分利用政府扶持政策,进而逐渐形成集股权融资、债权融资、政府扶持资金为一体的多元化融资体系,从而保障文化创意产业能够顺利进行直接融资,提高文化创意产业的融资水平。(四)保障企业融资模式的灵活性信息化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在直接融资的过程中,应该不断加强管理,逐步扩大融资规模,才能够保障直接融资模式的灵活性。因此,首先文化创意企业应该强化信用管理,保障文化创意企业财务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使企业能有效避免因经营不当而产生的不良记录,维护企业诚实守信的良好形象;其次,应组织建设优秀的文化创意产业团队,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从而保障文化创意企业发展中的直接融资决策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当前信息化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在直接融资的过程中都存在融资难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融资规模小、融资成本高和融资风险大等方面。因此,文化创意产业只有积极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才能有效解决融资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而有效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的直接融资水平。

参考文献:

[1]张瑾.国外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融资经验借鉴[J].现代经济信息,2010(24):281-282

[2]王运生.文化创意产业的融资新思路[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2(06):109-111

直接融资情况范文第4篇

(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并求得发展,需要不断地筹集到资金。从企业资金来源的构成来看,企业成长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两方面:内部资金积累和外部资金投入。

内部资金是指企业留利和折旧资金,由于现阶段我国企业的留利水平低,企业发展主要依靠外部资金,而外部资金需要从金融市场上筹集,其中短期资本通过货币市场筹集,长期资本则通过资本市场筹集,按照资金是否在供求双方调剂,可以把长期资金的筹集方式划分为两种方式,即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所谓直接融资,是指不通过金融中介机构,由资金供求双方直接协商进行的资金融通。通过商业信用、企业发行股票和债券方式进行的融资均属于直接融资。间接融资则是由企业通过银行和其他金融中介机构间接地向资本的最初所有者筹资,它的基本形式是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从零散储户或其他委托人那里收集来的资本以贷款、购买企业股票或其他形式向企业融资。

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种方式的优劣如何,长期以来在理论界一直存在分歧。有的学者认为银行的信贷范围比较广泛,使得融资具有相对集中性,从而可以调节资金的供求与运转,开发多种金融商品与融资渠道,使融资成本相对降低、金融风险减小。同时,由于金融机构掌握融资的主动权,能对企业构成信贷约束,有利于信贷资金的合理流向与配置。因此他们得出结论认为间接融资具有相对优势。而有的学者从发展中国家的国情出发,认为在发展中国家,银行对企业的低息贷款往往以银行亏损为代价,使企业的融资成本较淡薄,企业对资金的不合理占用上升,银行呆帐、坏帐大量增加,由此来看间接融资的成本从总体上并不比直接融资低。其次,银行对企业的信贷约束,在发达国家里是“硬约束”,然而在发展中国家,政府经常干预银行信贷计划,使银行信贷约束趋于“软化”,容易产生拖欠贷款现象,使银行信贷资金不能有效运转,从而加大了金融体系的系统风险。由此他们认为,间接金融优势论只适用于发达国家,而在发展中国家,直接融资方式则具有相对优势。

从实践中看,各国在融资方式安排上都是二者并举的。不过,不同国家往往由于历史传统和发展阶段的不同而各有侧重。美国和英国等老牌市场经济国家由于拥有发达的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接近完全竞争,往往形成以资本体系为基础的直接融资方式为主的模式。而在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产业发展受政府指导性计划干预,金融与产业间建立起政府参与的风险共担机制,银行在企业参股,积极参与企业经营,银企之间是一种生死攸关的链条式传递关系。这样其融资模式只能是以信用体系为基础的间接融资,非金融企业很少有机会利用资本市场来筹资,只能转向通过商业银行这种信用中介。因此,直到本世纪70年代,英美等国通过企业债券和股权进行的直接融资约占企业外部融资的55.60%,通过银行中介的间接融资占40--—50%,而日本等亚洲国家则相反,日本的间接融资在外部融资中所占的比重约为80—95%,直接融资只占15—20%。70年代以后,情况才发生了缓慢的反向变化:英美企业增加了间接融资比重,日本企业则增加了直接融资的比重。

(二)

改革至今,我国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历史条件下,在市场机制逐步完善的过程中,企业融资方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财政代表政府直接注资主导国民经济运行,并通过各种指令性计划和行政手段牢牢控制着社会资金的配置和流向,金融的市场化性质被否定,完全成了计划经济的附庸工具,这时,根本谈不上企业自主地选择市场化融资方式。

随着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国民经济的流程和运行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1)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国家财政参加国民收入分配的比重从1978年的30.9%下降到1997年11.5%,从生产建设型财政逐步转变为举债和吃饭型财政,而同时国民收入分配向企业和个人倾斜的趋势不断加强,导致财政配置资源的能力下降。(见表1)(2)在金融与企业的关系中,金融由原先作为财政的“出纳”转向逐渐独立,并担当企业融资中介,通过“居民储蓄存款ü银行贷款给企业ü形成企业的负债资产”这样的间接融资方式成为社会投融资的主渠道,政府则从过去的对信贷规模和利率的严格控制转到现在的通过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和利率等金融杠杆来调节社会资金配置。由直接影响和决定着企业资产负债结构的固定资本投资来源结构来看,银行贷款的比重逐年提高,特别是1985年“拨改贷”全面推开后,国有企业的大部分固定资产投资和几乎所有流动资金都依靠信贷资金。(见表2)从表2中可以看出,1980年以后信贷资金占企业固定投资来源的比重始终在23%以上,而自筹资金中也有一部分事实上来源于信贷资金。这样,在经济运行中便形成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导的融资方式,而成为一种以社会资金为支撑、国家银行集中借贷、国家办企业的“借贷型经济”,表现出货币计划经济的特征。

随体制改革的深化,这种以银行为主渠道的融资体制产生出新的问题,可以从两方面分析:其一,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逐年上升,目前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负债率平均为70%,流动资金负债率已达到平均80%,从总体上看将变成风险极高的全负债运行企业,甚至是资不抵债企业。这一方面是由于企业融资几乎只有通过银行,其资产的资本金部分没有资金来源和注资渠道而无法注入;另一方面是由于这种间接融资方式为主的体系并非建立在如发达国家一样的理性约束的基础上,与融资体制相配套的良性的经济运行机制尚未建立。十几年来,以放权让利为主的国有企业改革在发挥企业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国有企业吃银行信贷资金的“大锅饭”的不良倾向,造成国有企业大量举债经营,不重视资金使用效益,形成资金负债结构的失衡,加大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困难。其二,由于体制原因,银行必须保证国有企业重点资金的需要,而国有企业借款不负经济责任,甚至只借不还、负盈不负亏,使银行的信贷约束逐渐软化,企业的低效益与高负债经营引起的严重的亏损,不可避免的要引起银行的呆帐坏帐。据测算,目前不良贷款占银行向国有企业贷款余额的25—30%,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逾期、呆帐、坏帐贷款占全部贷款的20%,如果这一状况得不到改善,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金将消耗殆尽。同时,行业和企业结构调整中的死帐乱帐问题,以及前些年一度出现的“泡沫”经济破碎后的沉淀问题(如高档房地产积压),都集中反映到了银行,货币银行体系中积累了愈来愈多的不良资产,形成日益巨大的通胀压力,银行货币体系内长期、潜在的系统风险越来越大,导致社会资源配置使用的低效率和宏观经济经济运行的极不稳定。现在,我们实际靠政权威信、政府信誉使国有商业银行具有较强的资金吸纳能力,如果某些客观条件发生变化,商业银行系统风险及其经济社会后果是难以想象的。

这些问题从深层次看,实质是市场经济与国有制经济实现形式之间的矛盾,出路只能是进一步深化改革,实现由计划融资向市场融资的转变,发挥市场机制在货币资金分配中的基础性作用。

(三)

在市场化的融资体系中,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两种方式各有长短,二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互平衡。要解决目前国有企业和银行面临的问题,最佳选择就是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将国有企业的资本化筹资活动彻底推向市场。

一、国有企业改革需要发展直接融资

企业融资渠道的拓宽、企业负债结构的优化、投资项目资本金的实行都有利于直接融资规模的扩大。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资本金严重缺乏,已成为影响改革大局的严重问题。目前三分之一以上的国有企业资本金比率低于10%,有些企业甚至是全负债经营。国有企业资本金严重缺乏,已愈来愈影响到企业的发展、金融系统的正常运作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

目前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国有企业的增资减债、兼并破产、抓大放小等政策措施,但由于国有企业资本金缺口太大,这些措施都一时难以奏效。而可用于补充国有企业资本金的社会资金来源应该是比较充足的,具体来说:一是随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深刻变化,我国居民的收入呈现出明显的资本化趋势,居民个人已日益成为储蓄和投资的主体,(见表3)到1998年末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包括外币)已超过50000亿元;二是国际资本市场资金充足,而中国广大的市场对国际资本仍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但是,由于投资方式单一,我国居民的金融资产的约85%都形成了银行存款,通过银行又贷给企业形成企业债务,这也是企业高负债、低资本的历史原因。同时,国有企业在国际资本市场融资也受到发展条件和高融资成本的限制。因此,只有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在企业融资中的比重,才能更有效地把居民手中的金融资产和国际资本转化为企业的资本金。

二、我国金融结构的实质性改善要求扩大直接融资

从金融体制改革的方面看,深化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构造合理的融资结构,是分散银行风险、改善银企关系,从而推动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的重要一环。如本文前面所述,由于国有企业的信贷资金主要来源于国有银行,使企业的低效益与高负债引起的严重亏损,不可避免的转嫁给银行,形成银行的不良资产。而增加直接融资,减少企业资金中信贷资金的比重,从而提高企业经营效益、改善企业资产负债结构,是改善银企关系的根本出路。在这个问题上,有的学者认为直接融资成本要高于间接融成本,因此目前应以深化国有银行的商业化改革为重点来推动金融改革,不应过分强调直接金融的筹资作用,对此我们应认识到,国有银行的改革关系到全国无数高负债国有企业的生存问题,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而在这个渐进的过程中,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可以使社会资金分流,减轻国有银行对国有企业的资金供应压力,国有银行面临的系统风险也会随之降低。一般来说,直接融资中的社会成本是个别金融风险,而在体制转轨尚未完成、政企银企关系尚无根本转变时,银行间接融资难以摆脱的更大的是系统风险,二者相比,风险成本大小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可以说,要从根本上消除金融体系风险出现的温床,改善我国金融结构,拓宽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渠道,提高资本形成的效率,促进资源配置优化与资本流动,就必须发展直接融资,这不仅关系企业自身存亡,也直接影响到金融体制改革能否成功。当然,我们应当注意,一方面在强调加快发展直接融资的同时,必须认识到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尚处于起飞阶段,间接融资方式仍需在融资体系中占主要地位,如果一味强调直接融资,忽视银行应有的间接融资作用,会使我国的经济发展面临更大的风险;另一方面,发展直接融资是同完善资本市场特别是证券市场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应当认清深化资本市场不仅是为了改变我国企业资本的注入方式,更重要的在于通过资本来源的改变,可以有效地改变国有企业的运行机制,提高企业的资本运营效率,逐步消除金融体系累积性风险形成的体制根源,所以不能仅仅把到证券市场“圈钱”等同于发展直接融资,而要配合以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在发展直接融资的同时不断发掘资本市场的深层次功能,共同促进我国经济市场化的进程。总之,在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坚持大力发展直接融资,不断改进间接融资,以建立适合我国企业发展和经济运行的新型融资体制,我们就会看到: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将下降,资本金将会得到充实;风险社会化会使社会投资者关注和监督企业的经济效率,并逐步在提高效率的基础上化解银行体系中的不良资产,避免金融风险,最终实现从“货币计划经济”向“资本运营经济”的战略性转变,使国民经济走上良性运行的轨道。

直接融资情况范文第5篇

摘要:本文论述了强制分红制度提升股市融资功能的效应分析。首先阐明了强制分红制度对股票需求与供给两方面的促进作用,然后综合股票的需求与供给阐述了强制分红制度能够提高我国直接融资对间接融资的比例及化解金融风险

关键词:强制分红制度;股市;融资功能

一,强制分红制度为希望获得高收益的投资者提供投资机会

作为一个普通投资者,可供其选择的金融投资品大体包括股票,债券和银行存款。其中债券和银行存款为固定利息的金融产品,风险较小。因为他们的风险小,所以与之对应的收益也小。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2008年12月23日起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整存整取一年期固定利率调整为2.25%。此外,2009年2月12日发行的2009年记账式(一期)国债,期限7年,票面年利率为2.76%。可见,这种风险小的金融产品利率也较低。这些金融产品适合那些厌恶风险,追求稳定收益的投资者。然而,并不是所有投资者都如此。还存在一些投资者,他们愿意承担高风险进而追求高收益,这些投资者适合于投资股票。在目前中国的A股市场中,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率普遍偏低。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只能靠博取股票买卖差价来获得收益。然而,一个理性投资者是不会投资这个市场的,因为就投资者整体而言,其投资结果必然是亏损的。但在强制分红制度下,投资者在承担了超过债券和银行存款的风险同时,他们将按时得到上市公司发放给他们的现金红利,而这些现金红利在正常情况下是要高于债券和银行存款利率的,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国家。就投资者整体而言,他们不靠股票买卖差价也可以获得相当的收益。这时,那些理性的愿意承担风险并期望获得高收益的投资者将积极地参加这个市场。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并且人们变得更加富裕,可以预见这种类型投资者的资金总量会很大。一旦强制分红制度在中国A股市场确立,将会有大量的资金涌入中国股票市场。

二,强制分红制度有利于高质量的公司在股市上进行融资

前面阐述了股票的需求者在强制分红制度下乐于将大量的资金投入股市,也就是说在这种制度下,对股票的需求将增加。在讨论了对股票的需求后,我们接着来讨论一下股票的供给。在目前这种上市公司较少进行现金分红的情况下,一部分公司正常的融资需求被抑制。例如在股指处于上升阶段,公司大规模的IPO或是增发将使股指的上升势头受挫从而损害二级市场投资者的利益,这将遭到二级市场投资者的抵制,证券监管部门也可能出于维护市场的考虑阻止这次IPO或增发。相反,在股指处于下降阶段,证券监管部门同样可能出于维护市场的考虑,阻止某些IPO或增发。但在强制分红制度下,这种情况将不会发生。因为在强制分红制度下,投资者收益主要来源于上市公司的现金分红,所以二级市场投资者欢迎资金使用效率较高的公司进行IPO或增发,这等于给投资者提供获得高收益的机会。这样,只要是正常的,可以预期将产生较多回报的IPO或增发都不会受到抑制。也就是说,高质量公司的融资需求将被很好的满足。它们将根据自己公司的资金状况及发展规划提出在股票市场进行融资的需求而不需要考虑二级市场的状况是否会阻碍它们的融资。目前,各类型公司对资金的需求都很旺盛,尤其是那些中小企业。因为上市门槛较高,它们难以上市融资。但在强制分红制度下,证券监管机构可以适当放宽它们的准入门槛,将它们的融资需求能否得到满由市场决定。这样,那些高质量的中小企业也可以在股票市场上成功融资。这些都说明了在强制分红制度下,股票的供给也将大于现在的情况。

三,强制分红制度有利于改善我国直接融资对间接融资的比例及化解金融风险

前文已经阐述了在强制分红制度下,投资者对股票的需求以及公司对股票的供给都将上升。这样,在需求和供给的双重推动下,股票一级市场的融资规模将大大提高,这在很大程度上将提高我国直接融资对间接融资的比例。目前,我国金融体系的融资结构很不合理,直接融资对间接融资的比例过低。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资料显示,2009年第一季度非金融机构部门通过直接融资方式进行的融资额仅占融资总额的5.3%。2008年第一季度非金融机构部门通过直接融资方式进行的融资额占融资总额的10.9%。这种直接融资对间接融资比例过低的状况会给我国的金融体系乃至整个经济体系带来相当大的风险。按照金融运行的一般规律,短期资金需求主要靠银行贷款,即间接融资的办法予以解决;长期资金的需求主要靠发行股票和债券等直接融资的方式来解决,这样可以避免用短期资金来源解决长期资金需求的种种弊端和风险。然而,我国的现状却是,90%的长期资金需求都是通过商业银行以间接融资渠道解决的。与此同时,商业银行的资产来源又是以短期资金为主,从而产生了短存长贷引发的流动性问题,蕴藏着潜在的金融风险。商业银行一旦因为流动性问题被拖垮将会使整个社会的信用链条断裂进而引发经济危机。此外,2009年第一季度通过股票进行融资的融资额仅占非金融机构部门融资总额的0.6%。这些说明了我国股票融资的发展潜力巨大,一旦建立强制分红制度,可以预见这将大大提高我国的直接融资对间接融资的比例,起到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