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区文化体系

社区文化体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区文化体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社区文化体系

社区文化体系范文第1篇

【摘要】社区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建设的最终落脚点。在当前城镇社区大发展的背景下,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强调

>>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几点思考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传播学思考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思考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思考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基层党建工作的战略思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文化建设的哲学思考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建设和谐文化研究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思考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精神文化建设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师德文化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文化建设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发展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城市文化建设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思想文化建设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企业文化建设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军工企业文化建设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组工文化建设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基金项目: 2012石家庄市哲学规划办课题项目(课题编号:12579065A )

作者简介:盖海红(1968-),女,河北石家庄人,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与社会学。靖桥(1968-),男,河北石家庄人,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与社会学

社区文化体系范文第2篇

关键词:河南省;社区体育;体育文化发展

1河南省社区体育文化发展现状

1.1参与体育锻炼的群体失衡

目前,河南省城市社区体育组织主要依靠街道社区体协和街道办事处两部门。社区体协下属各类活动小组等组织由居民自发组织管理。有资料显示,坚持参加各种体育锻炼的老年人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中年人,青年人最少。从男女比例来看,女性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多于男性。分析其原因:(1)中青年均以求学、创业为主,且因年轻对体育锻炼的要求不高,再加上青年人朝九晚五的的工作、学习习惯,参与体育锻炼时间较少;(2)我省社区内供体育锻炼的场所构成不合理,目前河南省城市社区内体育活动场所多以社区广场为主,而且面积有限,只能满足少数节奏较慢的老年群体以健身为目的的体育活动。而在某些社区中,年轻人占比重较大,年轻人多喜欢对抗性、竞技性较强的体育活动,这些活动对场地的要求更加严格,而且老年群体与青年群体的运动方式存在冲突,造成部分年轻人以没有场地为由拒接参加体育锻炼。

1.2社区体育文化组织功能较弱

目前,河南省城市社区体育活动社团大多是群众自发组建,由社团自行管理,且管理模式单一,也没有组织对其进行监管。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对居民参与社区体育运动的组织、指导功能相对较弱,组织形式也没有打破区域内各单位各自为政、各自为战、规模分散不够集中、城市社区体育指导员数量不够,特别是缺少专职指导员。虽然个别高档社区、街道拥有一定数量的专业体育活动场所和体育指导员,但其开放时间相对有限,且体育指导员大多是某项运动的爱好者,专业性不强。专业专职体育指导员数量缺失严重。

1.3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薄弱

据调查显示,我省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不够。社区成员参与活动的目的也十分模糊,更多的成员是因为看到其他成员参与而参与其中,因为爱好、发挥个人特长而参与的人员较少。因社区成员间存在观望、随大流的思想,主动选择适合自身体育健身的成员较少,因此,有些活动不能满足所有社区成员的健身愿望,由于锻炼方式不正确,健身项目不适合而主动放弃。

1.4社区体育资源配置不合理、开发利用不够

河南省社区体育的发展刚刚起步,正处在初级阶段,受条件制约社区体育活动的资金来源有限,分配不均。这些资金一部分来自社区居民各体育组织内部成员的自发捐款或者活动集资,一部分来自社区自身投入,但这些活动经费相当有限,而且对社区活动经费的监管、管理处于空白。受经费限制,河南省社区体育资源的配置远远不能满足目前社区体育发展的需要。按地域分析,目前,河南省相对高档的个别小区,拥有一定数量的社区体育运动器材、运动场,某些高档小区甚至拥有自己的健身房,除去社区内部配备的运动器材、场所供社区居民无偿使用,大多健身房均是会员制的有偿使用。个别老旧小区因建筑时间长、社区居民老龄化,仅有社区过道供居民使用。而且这些小区因规划不够合理,很难对社区空地进行二次开发利用。高档小区相对集中在郑州等大城市,而经济相对落后的城市陈旧小区较多,社区内部的体育资源很难整合利用。

1.5社区体育文化,无法充分满足居民日益多样化的体育文化需求

体育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受家庭、学校、相近群体、居住共同体、工作环境、大众媒体及各种组织的影响,在社区成员间的互相交流中互相影响,这逐步形成了社区特有的体育文化。社区体育文化体系形成后,社区居民往往根据个人爱好和参与人数,选择参与社区体育活动的项目。目前,河南省社区群体体育活动皆以广场舞、各类太极拳等项目为主。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区体育活动项目不再以单纯的运动项目为主,逐渐向各类舞蹈、棋类、书画等项目转变。就目前来看,河南省社区体育文化体系形成后,还没有形成有效传播教育的方式,城市社区体育文化教育功能较弱,无法满足城市社区居民日益多样化的体育文化的需求。

1.6地域特色的体育运动内容开发不足

趣味性与竞技性,易参与性与群体配合性的特点能够吸引年轻人参与到社区体育锻炼中。赛事一般较为简单易行、耗资较少、所需的专业性的知识较低,群众常见的项目或传统项目便于开展,但是由于组织者对体育健身的观念差异及对健身方法的认知面窄,使得本来存在于人们生活中的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及具有地域特点的民俗、民风、民族特点的体育游戏、竞赛难以实施,这使得民众的参与度较低,很难调动社区群众的锻炼积极性。

2城市社区体育文化的构建

2.1就地域特点发掘体育文化种类

目前,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中建设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河南省地处中原,有武术之乡的美誉,民族传统体育资源极为丰富,尤其是太极拳广受群众喜爱。但因政府宣传力度不够,专业指导教师少,目前太极拳运动在河南省只是少数人作为体育锻炼的方式,普及度不够。

2.2大力宣传社区体育文化,扩大其影响力

社区体育文化发展的主要目的是为吸引更多的社区居民参与其中,丰富他们的社区文化生活。如何吸引更多社区居民参与其中,除了社区内部的宣传,还需要发挥电视、互联网、微信群等媒体和新兴传播平台。例如,建立属于社区内部的居民微信群,或建立社区内部网站,通过在上述平台健身信息、体育资讯,鼓励更多居民参与其中,提高居民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2.3整合体育场地设施资源,实现优化配置

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农业人口占比例较大。过去,少数企事业单位和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仅供内部人员使用,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业人口进入城市,原来的运行模式已不能满足需求,特别是近年来政府鼓励企事业单位和学校的公共体育场所免费向公众开放,来缓解居民健身需求日益增长与公共体育场所严重不足的矛盾,使城市社区体育资源配置更合理,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2.4健全社区体育文化发展制度

发展社区体育文化体系,单靠社区居民的主动参与和积极配合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制度的约束,这也是目前制约城市社区体育文化发展的瓶颈,而且目前因社区体育运动爆发的冲突日益凸显,这就更需要建立完善的社区体育文化制度,各个社区要根据自身特点建立相对健全的社区体育活动制度,各级管理部门也应对各个社区体育资源的使用时间、使用时声音分贝、体育资源利用、资金监管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并建立完整的体育档案记录,形成以法治体的局面,促进城市社区体育文化向着法治化、规范化道路前进。

2.5建立社区体育文化的媒体路径

城市社区体育文化的发展,是社区文化发展的必经之路,这就需要人们改变传统思维,运用新的传播模式,这种传播模式必须具备以下特点:方便、快捷、实效性、互动性强。(1)充分利用“互联网+”,对原有的社区网站进一步升级,完善,建立自己社区的专业网站,通过网站对居民体育文化进行宣传引导。城市社区管理部门要利用好“互联网+”,建设好城市社区体育文化信息服务平台,增加社区体育服务的锻炼项目和内容,掌握正确的体育锻炼方法。(2)通过“互联网+”平台加强对社区志愿者的培训和监管力度,采取定期、不定期网络培训或现场培训,并对其服务功能进行有效监管。可以尝试将一些体育品牌引进社区,充分发挥体育品牌传播体育文化的效应,促使社区体育文化更深入地发展。(3)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种便利的物质条件,为社区体育文化健康有效地发展保驾护航。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从河南省社区体育文化发展现状来看,参加各种体育锻炼的老年人占比例最高,参加锻炼的女性比男性的人数多。

3.1.2河南省社区锻炼场所主要以社区广场为主,社区人数多,但面积有限。青年人多数喜欢对抗性、竞技性较强的体育活动。

3.1.3河南省城市社区体育活动大多数是群众自发组建,管理模式比较单一,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对居民参与社区体育运动的组织、指导功能相对较弱,缺少专职指导员。3.1.4河南省城市社区的发展正处在初级阶段,社区资金来源有限,高档小区体育资源配置相对于老旧小区要优越,由于河南省城市小区的分布规划不合理,造成城市社区内部的体育资源很难整合利用。

3.1.5社区体育锻炼项目比较单一,有民俗、民风、民族特点的体育活动和竞赛难以实施,无法满足城市社区居民日益多样化的体育文化需求。

3.2建议

3.2.1实现社区体育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缓解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与体育场地设施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促进城市社区体育和谐稳定可持续的发展。

3.2.2通过各类宣传媒体,加大社区的宣传力度,扩大社区的影响力。3.2.3建立长效机制,促进河南省社区体育文化快速发展,满足居民的体育锻炼需求,促进全社会的稳定与和谐。3.2.4充分发展有民俗、民风、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以满足城市社区居民日益多样化的体育文化需求。

3.2.5充分利用“互联网+”,对原有的社区网站进一步升级、完善,建立自己社区的专业网站,通过网站对居民体育文化进行宣传引导,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种便利的物质条件,为社区体育文化能够健康有效的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张安君,王玉兰.我国城市社区体育文化创新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6):24-26.

[2]褚哲森.河南省焦作市社区体育现状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7.

[3]刘湘溶,李培超,李艳翎,等.体育文化建设论纲[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5):5-17.

[4]牟丽平,齐晓安.试论中国特色体育文化发展之路径[J].学术交流,2014(6):210-214.

[5]张凯.新媒体环境下社区体育文化的发展路径探析[J].新闻战线,2014(9):185-186.

社区文化体系范文第3篇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设施;人才

中图分类号:G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9-0187-01

一、大渡口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

(一)文化设施网络日趋完善

1.区级层面,投资9000万元实现区图书馆迁建、区文化馆重新装修改造升级。

2.镇街层面,建成8个镇街综合文化站,具备完善的展览展示、排练演出、培训讲座、图书阅读、电子阅览等功能。

3.村(社区)层面,文化阵地从室内延伸到室外,全面形成了以大型文化设施为龙头,镇街综合文化站为枢纽,村(社区)文化室(图书室)为基础,特色文化广场为拓展的多层次、全覆盖从上到下、从内到外的三级立体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二)文化人才队伍日趋壮大

1.配备专兼职文化干部。区级文化单位行政事业编制67个,现有在岗人员57人,副高4人,中级职称12人;镇文化服务中心事业编制20个,在编在岗20人,全部达到本科以上学历;村(社区)专兼职文化干部74人。

2.发展业余文艺团队。加大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发展舞蹈队、合唱队、健身队、民乐团等业余文艺团队达118支,挖掘文化能人200名,培育文艺骨干300名。三是招募文化志愿者。面向社会招募了关于图书管理、文艺辅导、文化活动、电影放映、声乐舞蹈等方面的文化志愿者700名。

(三)文化产品供给日趋丰富

1.免费开放泽惠民生。文图馆总馆每周免费开放时间达56小时,镇街分馆每周免费开放时间达40小时,文图总分馆年接待群众20万余人次。

2.文化供给更加丰富。全区每年策划组织大型广场文化活动40场次以上;开展文化惠民活动600场次以上,形成了“天天有活动、月月有演出、季季有宣传、年年有调演”的繁荣格局。

3.精品文艺创作成效明显。充分挖掘地方文化特色,围绕义渡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心打造原创文艺精品。

二、大渡口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重视力度不够,认识不到位

近年来,各级对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但仍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的力度和深度。

(二)投入力度不够,后续经费不到位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需要资金支持,由于其公益性质,资金成为制约发展的最大瓶颈。目前,各级文化基础设施相应建起来了,但公共文化服务单位日常运行费、设备维护费、活动组织费等后续管理运行经费严重缺乏。

(三)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亟须加强

大渡口区现有人口30万,但从事公共文化的专业人才仅150人,专业人才相对匮乏。而且有些人虽然从事公共文化工作,但是业务技能偏低,责任心不强,不能满足当前文化工作的需要。大部分镇办综合文化站长名为专职,实为兼职。

三、加快推进大渡口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一)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加大管理运行力度

(1)加快镇街文化设施建设。巩固镇街综合文化站重庆市一级站创建成果,广泛开展特色文化广场建设工作,完善拓展镇街文化阵地;(2)加快村(社区)文化阵地建设。加快完善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大力推进标准化社区文化室建设,实现“硬件三统一”,此外,针对部分农家书屋、电子阅览室空置现象,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搞好资源整合,打好“组合拳”,通过活动、培训、比赛等形式增强吸引力,最大程度地提高公共文化设施的综合利用率。

(二)充实文化人才队伍,提高管理服务能力

(1)健全人才队伍。抓紧拟定大渡口区文化队伍建设长远规划,配齐配强百名文化专干,培育发展百支群众文艺队伍,招募吸引千名文化志愿者,带动数万群众积极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来;(2)加大培训力度。进一步建立健全区、镇街、村(社区)三级基层文化骨干培训网络,组织各个层次、各个种类的业务培训辅导。

(三)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建立常态稳定机制

1.加大基层文化投入力度。各镇街应加大财政性资金投入力度,在现有镇街综合文化站免费开放补助的基础上,配套设立公共文化设施管理运行专项经费,将农家书屋(社区图书室)、村(社区)文化活动室、电子阅览室管理运行经费纳入镇街级财政预算,畅通经费投入渠道。

社区文化体系范文第4篇

关键词:公共文化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公共文化示范区

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和服务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是文化民生的题中之义。赣州市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过程中,充分认识到自身文化资源丰厚的优势和公共财政不足的短板,积极发挥有限财政的搅拌作用,以小财政激活社会大资源,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模式。

1、“小财政大服务”贵在激活内生动力

赣州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江西乃至中部地区均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但赣州市却在公共文化建设上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究其根本,关键在于赣州发挥自身文化资源丰厚的优势,克服财力不足的“短板”,通过激活内生动力,破解“小财政大服务”困局。赣州市始终把激活内生动力作为突破口和着力点。通过发挥有限财政资源的搅拌作用,构建起引导和激活社会资源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体系和运作机制。

2、激活内生动力的内在机制

2.1、激活实体资源。一是通过对原有文化设施功能改造和提升,加强软环境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二是依托乡镇、社区、村等原有组织综合文化站、社区文化室、图书室、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建成基层文化服务点,实现对党员远程教育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有效整合,加快与市域内的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联网。三是激活企业的文化资源,实现企业文化资源与社区共享。通过社企合作将企业的图书馆、健身体育馆向社区居民开放。

2.2、激活社会资本。一是建立群众性文化汇演等文化展示平台和必要的激励机制,将民间的社会资本搅动起来,引导和实现了村民自己扶助文化。二是出台扶持、指导广场文化活动健康发展的政策,引导支持各城区、街道办、社区通过自办自管开展“天天跳、周周唱、月月演”等品牌创建活动。三是积极引导国有企事业单位退休职工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通过自筹自办的方式组建各种以书法、诗词、楹联、老年体育活动为主体内容的协会和组织,活跃社会公共文化。

2.3、让文化资源流动起来。一是凭借已有的“流动电影放映车”、“流动图书馆”、“流动舞台车”等构筑起流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公共文化流动网络为载体,将优势文化资源输送下乡。二是利用现代科技为支撑,加速信息文化资源流动。以现代传媒基础设施所提供的新技术和新传媒手段为基础,全面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和公共文化产品的提供方式,有效地解决了农村居民点分散进行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难或建设成本高见效慢的问题。

3、激活内生动力有待解决的问题

3.1、激活内生动力,需要改革文化体制。一是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管理的部门分割、行政壁垒。由多个部门共同来管理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由于各部门之间缺乏通气、协作不力、各自为战,不利于公共文化资源的有效整合。二是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管理体制混乱,致使文化站专业人员大部分时间在忙乡镇的中心工作,除此之外,还存在多头管理的现象,造成乱管理或不管理现象。三是公共文化决策部门没有实施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文化事业建设以及扶持民营文艺团体、民间文艺社团和农民自办文化的有关政策,难于激发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3.2、激活内生动力,需要建立激励机制。一是没能建立对社会企事业组织公共文化资源共享的补偿机制。这使得许多社会文化资源的拥有者,不敢开放公共文化资源让社会共享。二是没有建立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的扶持政策和引导机制,难以产生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三是没有建立公共文化资源的市场化运作机制,难于实现公共文化设施资源区域的社会化市场化运转。四是没有建立公共文化的人才保障机制难于激活社会人才资源参与公共文化建设。

3.3、激活内生动力,需要健全保障机制。一是城乡发展不够平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网络还较为薄弱。对于激活社会文化资源搭建必要的平台和机制的建设投入资金仍显不足。二是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由于多数是以政府一次性投入为主,没有年度运行经费、工作经费等后续配套资金的支持,造成持续运作管理无经费保障的问题十分突出。三是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机制的不健全,使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建设、开展重大公共文化活动的资金得不到保障。四是人才保障机制乏力。长期以来,农村基础设施差、人才队伍弱、总体供给水平低等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加之基层文化工作人员待遇低,直接影响文化队伍的稳定性。

4、激活内在活力关键在于体制机制创新

4.1、必须破除体制,实现文化资源的有效整合。一是破除文化资源多方管理的行政壁垒,切实理顺公共文化资源的管理体制,构建完善的公共文化资源层级管理体系,使公共文化资源得到有效整合。二是理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人财物的管理,推进和规范“以钱养事”制度改革,发挥他们组织激活基层文化资源的搅拌作用。三是建立起政府与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专家咨询制度、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运营的公众参与制度,形成政府宏观管理、行业协会参与、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的管理模式。

4.2、必须理顺文化运作机制,实现文化资源的最大效用。一是建立对社会企事业组织实行公共文化资源共享的补偿机制和安全管理机制,形成公共文化资源共享的制度规范,引导和促进社会公共文化资源实现共享和互惠互利。二是建立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的扶持政策和引导机制,引导和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三是不断探索公共文化资源“市场化”的新路子,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领域。四是加快文艺院团改革,按照市场模式逐步将其推向市场。

基金项目:2013赣州市社会科学研究百题(13118)

社区文化体系范文第5篇

一、创设悬念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

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所教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精心创设一种引人入胜的悬念问题情境,因势利导地指导学生追根寻源,进行探索。比如,为使学生对醋酸的性质有更深入的了解,我先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在二次世界大战中,一天,有个农妇提着一篮子鸡蛋从德军设置的关卡走过,一个士兵无意地从篮中拿起一个鸡蛋在空中抛来抛去。此时,这个农妇脸上露出了紧张的神色,她为什么会紧张呢?这个士兵觉得可疑,经仔细检查发现鸡蛋壳上有密密麻麻的军事地图。请问:鸡蛋壳上的军事地图是怎样刻上去的呢?此时,学生欲罢不能,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入到酸的性质的学习中。

二、创设陷阱问题,激发学生思辨

教师利用学生知识结构中的含糊点、易错点或盲点,制造相应的“陷阱”,诱使学生落入其中,再将学生从中“救起”或引导学生“自救”,让学生在教训的反思中澄清模糊的认识,提高思辨能力。除去95%酒精中的水,加无水硫酸铜后用蒸馏法。其中存在的“陷阱”是:用无水硫酸铜检验乙醇中是否有水,方案可行,但用无水硫酸铜除去95%酒精中的水则在蒸馏过程中硫酸铜晶体会因受热而分解出水,应该改用生石灰进行实验。

三、创设对比型、矛盾型、探究型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

对比使问题明朗,对比性越强,探究的问题更突出。对于相互看起来十分矛盾的问题,只要认真、细致地研究,发现内在的规律,就能揭开矛盾的表象,抓住问题的本质。

1.创设对比问题情境有助于引发学生探究心理,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提高学生的联想能力。比如学习“二氧化硫和氯气都能使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退色”这部分内容时,通过对其原理是否相同的探究,找出二者的区别:二氧化硫可使品红溶液、溴水、高锰酸钾溶液退色。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二氧化硫和氯气均可用于漂白,若将它们混合使用效果如何?现在市场上时有不法商贩用二氧化硫对食品进行漂白,请问用什么方法可以方便、快捷地加以鉴别?利用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探究,学习效果显著。

2.心理研究表明,认知是动机的根源。创设矛盾型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形成认知结构与知识结构之间的矛盾,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这种冲突会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地解决关键性的问题。

在给学生拓展有关氧化钠的知识时,我先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给你一瓶蒸馏水和一团棉花,能否不用火柴让棉花着火燃烧呢?学生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这样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从没有遇到过,学生只知道水是用来灭火的,而不知道水还可以“生火”,学生感到新奇、疑惑,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3.创设探究性问题情境,可以把学生带入科学探究的情境中,让学生成为身临其境的研究者,对问题设置的条件、内涵、关键、突破口等进行深度思考,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学习盐的性质时,学生往往认为:酸的溶液显酸性,碱的溶液显碱性,而盐的溶液显中性。对于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结果是碳酸钠显碱性,氯化铵、硫酸铝显酸性,氯化钠、硝酸钾显中性。教师可以及时提问:为什么盐的溶液有的显酸性、有的显碱性、有的显中性呢?这样就成功地激发了学生学习下面内容的兴趣。

四、创设问题引导实验,指导学生发现问题

化学实验本身就蕴涵许多可探究的问题情境,实验原理及条件、实验仪器的选择、实验操作中的每一个细节问题,都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老师应根据教学需要,设计一些效果显著的实验,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对实验中的新情境做进一步探究,从而发展问题意识。

我在金属钠与水的反应的教学中,当学生全面了解金属钠与水反应的有关知识后,先让学生做了“铁与硫酸铜”反应的实验,让学生分析思考并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然后让学生推测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学生大都认为金属钠把铜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来。最后补做了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事实证明,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并没有把金属铜置换出来,而是生成了蓝色沉淀,伴有较少的黑色沉淀,并放出大量无色气体。这一“出乎意料”的实验现象让学生感到无比惊讶,他们迫切地希望找出答案,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状态,极大地调动了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当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并非要一问到底,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适时创设问题情境,构建问题系统,在引入新课时,在知识综合训练时,抑或在解决疑难问题时,等等。同时应注意,所创设的情境要联系学生实际能力和水平,难易要适度,所用方法和手段要生动直观,具有启发性和开放性。同时,也要注意使创设的问题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不能脱离生活,也不能偏离教材,更不能违背科学规律,为“问题”而“创设问题”。

参考文献:

[1]彭频频.“中学生化学学习动机和兴趣的最新调查报告”化学教育,2001(6):27.

[2]西南师范学院化学系编.中学化学教学法,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