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化基本特征

文化基本特征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文化基本特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文化基本特征

文化基本特征范文第1篇

[摘要]高职文化是高职教育发展历程中逐渐凝聚而成的,是高职学人的共同价值追求,是规范高职行为、提振高职士气、凝聚高职人心、引领高职发展理念的一种专门文化形态。在构建高职文化时,应该保持自身特色,多层次与全方位地学习世界文化,借鉴、引入适当的行业文化,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最终提升高职文化的自主性和人文品格。

[

关键词 ]高职文化基本特征 高职教育 构建策略

[作者简介]何智明(1973-),男,四川南充人,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铁道工程系办公室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四川 德阳 61 8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度立项重点资助项目“高等职业教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川建院[2012]66号)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5)20-0025-03

近30年来,我国高职教育虽然发展迅速,但质量普遍不高,学生发展前景不尽如人意,造成高职教育后续动力不足,进而严重影响高等教育层次发展的平衡性。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高职文化底蕴浅薄、内涵缺失。高职文化是高职院校的灵魂,应该抓住其特征,采取适当策略进行系统性构建,以推动高职教育发展。

一、高职文化的定位及内涵

为促进高职教育的持续良性发展,提高高职教育的服务品质,巩固高职教育的历史地位,构建系统的高职文化是必然要求。在我国,高职文化作为一种历史较短的现代高等教育专门文化,必须遵循大学文化的发展模式,在吸收行业文化、区域文化的部分内容和传承高职院校的源头——中职、继续教育的部分文化内容基础上,通过新型职教师资引进、校长遴选等途径,引人大学文化并逐渐积淀。正因为其历史渊源和植根环境的不同,使高职文化具有专门性、独特性。

理想的高职文化是高职教育发展历程中逐渐凝聚的高职学人的共同价值追求,是规范高职行为、提振高职士气、凝聚高职人心并引领高职发展理念的一种文化形态,包括了高职精神、高职物质、高职制度和高职行为。虽然我国具有现代意义的高职文化的历史不长,底蕴略显单薄,但是自其诞生以来,高职文化就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较强的自觉性。一方面,高职学人认识到高职教育发展阶段与社会发展要求之间的差距,积极主动地参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掘新的构建途径,使其内涵不断丰富和完善;另一方面,我国高职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高等教育类型,想要奠定自身名副其实的社会地位,在招生和学生就业过程中增强吸引力,提高社会认同度,就必须从精神、物质、制度和行为几个方面丰富自身内涵,主动构建独具特色的专门文化。

二、高职文化的基本特征

作为一种独立类型的文化形态,高职文化有着自己的一般性特征。

(一)高职文化是职业性与专业性相融合的文化

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类型,其专业是针对学生未来的职业而设定的,是为了培养某个特定领域的高层次从业人员。职业性是高职文化的基本属性之一,体现为严守职业纪律、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等方面的职业精神与职业道德。高职教育应“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这里所说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就是对高职教育及其文化的专业性要求。教育主管部门也应该“把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就业率作为考核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指标”,这里的职业道德就是职业性要求,而职业能力则是专业性要求,把职业性、专业性同就业率一起作为高职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就是要求高职教育把职业性与专业性融合在一起。“可以说,对于高等职业教育而言,没有了职业性,就无所谓专业性。”

(二)高职文化是面对基层的高层次文化

高职教育的定位决定无论是其自身还是其培养的人才,都必须贴近社会基层和工作一线,为最前沿的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发展服务。因此,高职文化从目标而言是面对基层的文化。1999年11月教育部在第一次全国高职高专教学工作会议上强调,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高职教育也肩负着知识创新,特别是技术创新的重任,从这个层面来说,高职文化又是国家和民族高层次文化的一部分。虽然它的学术要求并不像普通大学那样的深远博大,但是在追求真理、塑造完美人格、实现技术创新与追求精益求精的精神上绝不亚于普通大学。实际上,高职文化作为大学文化的一种类型,就是面对基层的高层次文化。

(三)高职文化是以实践为中心,结合理论建设的文化

“职业教育要特别强调实践教学,注重实践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做’的能力,切实给学生以一技之长。”培养高职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是高职院校最主要的职责。高职院校应“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环节教学,继续实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可见,相对于其他类型的教育来说,高职教育要把实践性置于更加突出的地位。高职文化必须在实践精神的引领下,打造高职物质,构建高职制度,约束高职行为。高职文化必须富有实践性,这一点区别于一般的大学文化,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高职文化不重视理论建设。高职毕业生与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是否学习了比较全面并富有一定深度的理论知识。这些理论知识帮助高职毕业生不仅仅知道在工作实践中怎么做,而且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也就是说,高职教育是理论性与实践性要求更加均衡的教育类型,也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结合更加紧密、更加合理的教育类型。

(四)高职文化是在区域和行业限制下的开放性文化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规模较小,招生和就业范围仅仅局限于一个省,甚至某一个市、县;同时,高职院校一般均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是依托某个行业建立起来的。因此,高职院校具有明显的区域和行业特征。但是,高职文化作为大学文化的分支,具有开放的本能,“惟其开放,才使大学文化引领社会进步。”高职文化是一种自觉的文化,它一方面从自己所植根的城市汲取营养,继承并促进所在行业和区域不断发展、创新;另一方面,它还跨行业、跨领域借鉴其他类型文化,不断融合与创新,是一种在地域与行业限制下的开放性文化。

三、构建高职文化的策略

高职院校应根据高职文化的基本特征,妥善运用有效策略,通过对高职精神、高职物质、高职制度、高职行为的主动构建,扩大高职教育的社会影响力,进而树立高职教育品牌,确立高职教育的社会地位。

(一)以专业建设为基础,深入借鉴与引进行业文化

高职教育为了使自己的毕业生尽快融入行业,为公司和企业更好更快地创造效益,就必须让自己的学生尽早学习企业文化,接受行业文化的熏陶。因此,高职院校在进行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在保持现有特征的基础上,把握行业发展的动向和最新技术,把适合自身发展的行业企业文化纳入进来。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除了必须让学生参加企业的毕业实习外,在大一大二阶段还应该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访问,学习行业企业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同时,也可以邀请具有代表性的行业领军人物、著名企业管理者到学院作行业和企业文化报告,让学生提前了解行业企业行为,感受行业企业精神。此外,高职院校甚至可以适当引入行业企业的管理模式、管理制度,学习行业企业的制度文化。为促进行业创新,高职教育也可以以自我为中心,学习与引进跨行业文化。

(二)面对服务第一线,不断提升高职文化自主性和人文品格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高职毕业生耐心细致、脚踏实地地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作贡献。高职教育虽然以注重技术性和实用性为根本,但是也要防止滑向功利主义、唯实用主义、唯专业主义、唯技术主义和唯市场取向的庸俗化方向。高职教育必须具有自己独立的教育理念,不能被市场和就业需要所控制和绑架。因此,在构建高职文化的时候,应当也必须面对服务第一线,通过文化创新和理论熏陶,不断提升文化自主性和人文品格。

(三)努力夯实基础理论,在实践中创新文化

高职院校肩负着传承文明、知识创新和服务社会的责任,不过,高深的学术研究并不是其主要功能。基于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高职院校需要夯实学生的基层观念,使他们能够胜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岗位,从思想意识上解决工作实际中遇到的一些基本问题。高职文化又是一种实践性极强的文化,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往往会使既有理论显示出缺陷和不足,特别是传统技术很快就会被新技术所代替。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与经济全球化、人工智能化的时代,知识创新体系和创造能力成为决定国家和民族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进程的重要基础和关键因素,是国家和民族屹立于世界的基石。而实践是创新的根本途径和主要来源,高职教育最重视实践,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高职教育首先应该尽到的职责,是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一部分的历史使命;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是高职教育得天独厚的优势。教育家黄炎培说:“我承认职业教育的贡献较大一点……物的方面,获得制造上的新发明,事的方面,获得方法上的新发明。”由此可见,高职文化必须涵括与提倡创新精神,包括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精神。

(四)保持自身特色,多层次与全方位学习

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招生和就业均立足某一区域,也基本局限于某一区域,在进行文化建设时,理应不断挖掘行业、专业和地域的历史,进行文化的自我再造,这是高职文化的自身特色。如果没有这种特色,高职院校及其教育与文化就将变成“四不像”。另外,高职院校要与全国甚至世界其他国家进行沟通,保持开放性。只有开放,高职院校才能不断自我完善,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屹立于高等教育之林,获得更多的社会认同。也就是说,高职教育与高职文化必须在开放的基础上,保持中国特色;而在全球化时代,“高职文化的建构语境必须具有与国际高职教育相互吸纳借鉴的‘兼容采借机制’”。高职院校作为社会组织,置身于社会大环境之中,不可能绝世而独立。在当前的信息化与网络化时代,学校之间、行业之间、国家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影响是大势所趋,高职教育正好可以借助这样的发展机会,立足区域,以我为主,走出学校,走出行业,走出区域,走出国门,进行多层次与全方位的学习。

[注释]

①②⑤教育部.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06(21):8,8,8.

③曲克敏.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性与职业性的对立统J[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30):24.

④林永希.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特色及其现实意义[J].教育与职业,2007( 18):42.

⑥刘晖,论大学文化的特征、嬗变与功能[J].高教探索,2006(3):30.

文化基本特征范文第2篇

培育煤矿安全文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企业的客观要求,也是煤矿企业极力寻求新型管理途径,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的必然趋势。现结合开滦范各庄矿业公司塑造本质性安全人的实践,谈谈煤矿安全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实现途径。

一、培育煤矿安全文化,必须充分体现人本性特征

煤矿安全文化的首要特征就是人本性。所谓人本性就是以人为本的特性,就是要以人为基础,以人为前提,以人为动力,以人为目的,一切以人为中心,确立一种尺度、遵循一种原则,使人的安全需求和人的安全价值观得到充分体现。人本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⑴人本性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属性。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民群众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指出,人的第一需求就是生命安全,只有遵循一切以人的安全为首要前提的原则,保证了人身安全不受伤害,才能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进行所有社会性实践活动。煤矿安全文化建设不能脱离这个大前提,否则,就失去了其本身的意义。⑵人本性充分反映了煤矿企业中人的主导地位。煤矿生产实践表明,在煤矿安全生产的人、机、环境这三个要素中,人的因素发挥着更多的主导作用。相对于机和环境因素来讲,人的行为的不确定性是安全安全生产中的最大变数,人的行为是否规范直接决定着安全工作效果。因此,培育煤矿安全文化必须从培育人的共有价值观、提升人的素质、规范人的行为入手,以人为主体,围绕人的安全开展一切主题活动,努力打造本质型安全人。只有抓住煤矿安全生产中“人”这个关键要素,强化人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主导地位,才能牢牢把握安全工作的主动权。⑶人本性是煤矿安全文化提倡生命无价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实践煤矿安全文化的人本性,就是要以更充分地发挥人在安全工作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着眼点,把尊重人的价值、满足人的需求、实现人的愿望、促进人的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引导员工认清自己在安全工作中所处的地位,激发和引导员工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抓安全,并通过实施安全激励政策,大力营造一个“以人为本抓安全、抓好安全为了人”的积极向上的安全氛围。

二、培育煤矿安全文化,必须充分体现规范性特征

安全文化是煤矿管理文化的核心,其根本目的是铸就每个员工良好的行为规范和安全习惯。具体就是要求员工在每一项流程的每一处细小环节上都要按章操作,只有这样才能使安全文化的提倡不会沉浮于表面、流于形式,这也是安全文化规范性的应有之义。规范性特征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体现在企业管理行为的规范性,即管理行为规范。企业管理行为是企业中所有管理者管理行为的综合反映,管理者的管理行为规范了,企业的各项制度就能够得到不折不扣地落实。安全文化的规范性就是通过具体的安全规章制度约束,使管理者正确履行职责,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要求,落实好企业的管理制度和安全规章制度,建立起规范管理模式,使企业的生产经营工作始终保持在执行规范、完善规范的过程,促进日常每一个管理细节的规范化,从而为实施科学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最终完成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的成功过渡。体现在自我行为的规范性,即规范操作行为。操作行为的规范程度是企业管理行为规范与否的客观表现,更是对管理行为规范性的检验,管理行为越是规范,操作行为也就越趋规范。

三、培育煤矿安全文化,必须充分体现延续性特征

煤矿安全文化的延续性是由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其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规律决定的。其一,培育煤矿安全文化是一项企业将安全理念融入、渗透到每一个员工的思想,督促员工把握精髓和实质,落实在自身行为上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它需要煤矿人用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去研究和探索。它的建设过程是一场持久战,这是安全文化延续性的具体体现之一。其二,煤矿安全文化建设是动态的,是随着客观环境发生变化而不断成熟、不断完善、不断发展的趋近过程。它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在推进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依据客观实际,不断更新观念,丰富安全文化的内涵。其三,从现阶段看,煤矿安全文化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只是煤矿人对自身文化研究的初始阶段,其发展的空间还很大。实践煤矿安全文化的延续性,就是要深刻认识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持久性,准确把握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内涵和基本方向,真正将其作为打造本质安全型煤矿、实现企业长治久安的重要战略举措,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加强研究探索,在新的历史时期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四、培育煤矿安全文化,必须充分体现文明性特征

打破煤矿企业给人留下的“煤矿工人桀骜不训、野蛮粗俗,煤矿企业环境‘黑、脏、乱、差’”的印象,是煤炭生产企业一直为之努力,但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工作。实践安全文化文明性特征的主要途径有:一是以企业共同愿望为引领,培育员工共有价值观,使文明理念成为员工认可并强力执行的日常规范。二是以开展井巷文明、文明语言和文明行为进工作面等活动为载体,通过企业文明行为养成训练提升员工自身的内在素质,并将内在素质通过外在行为得以充分体现。三是注重文明环境的塑造,通过实施硬化、亮化、绿化、美化工程,进行环境刷新,改变煤矿企业的外在形象。四是通过开展如“品百首经典名曲、赏百首经典诗词、读百篇经典文学作品”等文学艺术赏析活动,用高雅文化熏陶员工,提升员工审美文化品位和思想境界。

文化基本特征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大学文化 育人功能 实践

关于大学文化育人问题的研究,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重要的是要将其视为一个实践的问题。众所周知,大学即文化,大学育人实际上可视为文化育人,大学的教育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以文化来教育人培养人的过程,也就是“以文化人”,重在“化”。因此,文化育人的问题具有显著的实践特性,也只有将其作为实践问题去理解和建设,才能在文化育人研究中取得更大的突破。

文化育人活动的构成要素

实践理论认为,人类任何一项实践活动都是关于对象的指向性活动,有实践活动的双方即实践的主体、客体以及实践的内容和实践的方式方法。大学文化育人活动是一种教育实践行为,通过多层面的教育实践,使大学人对文化进行“内化”和“主体化”,内化为大学人自身的思想、观念、认识、认同等,再反过来指导大学人改造自身、改造客观对象的实践和活动,从而形成大学文化新元素。

因此,如果单纯地从对象性活动中是否具有主动性、能动性来判断和区分主体、客体的话,那么,在由大学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构成的大学文化综合体被大学人认同、内化的实践活动中,大学人包括大学教师、管理服务人员、大学生等,他们是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实践主体,各种文化形式是实践客体,其所对应的大学理念、大学精神、大学制度、物质环境、学术氛围、校园文化等是实践内容。在大学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的范畴内,大学人是实践主体,相关的精神文化形式、制度文化形式和内容是实践客体。

然而,如果从力的作用的相互性、主体与客体、主体与主体之间都存在相互的改造与被改造关系、影响与被影响关系,那么在行为文化的育人过程中,一方面大学人要作为行为文化的主角去构建或创造不同类型的行为文化,在创造过程中这些创造者是主体,文化是客体,而在创造出来的文化形式对受众即大学人施加影响和教育时,某种程度上说,似乎大学人又成为了实践客体,“人”与“知识”进行了角色互换。在物质文化与大学人的相互作用中,即使大学人主观上不去接受,但物质文化对他的影响也还是同样存在并发挥相应作用,只是受影响的大小、接受程度不同而已,这是诸如此类被动接受大学文化同化的人的群体,有可能转化为客体。①这也说明一个事实,那就是大学文化育人活动实际上也是一个主客体双向互动的过程,同时在一些环节和方面也是一个主体客体化(人的知识化)、客体主体化(知识人化)、主客体互相转化的过程。

文化育人活动的实践环节

文化育人实践遵从一般的实践过程和环节。大学文化育人的实践目标,就是大学文化建设形成一个无处不有、无时不在的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向上的育人环境,既有按部就班的课堂教学和课程设计环节的教化,也有润物无声的感染与熏陶,使身在其中的大学生耳濡目染,自然而然、自主自觉地实现思想认同、行为规约和品格养成。大学文化育人实践活动通过主体即大学人、客体即大学文化之间的双向互动与融合,最终实现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效果和境界。那么文化育人活动的实践目标应是大学的办学目标,从知识和文化的层面上通过教师的传授和讲解,向学生传播科学、传承文明,而站在化人的高度就是培养人才,立足社会的高度就是服务政治和经济社会发展,最终实现文化自觉。

文化育人活动的实践过程主要表现为具有能动性的大学人通过吸收、消化大学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方面的精神供养,一方面使其内化为大学人自身的理想、信念和行为准则,另一方面创造出新的思想和文化成果,最终既传承了传统文化,发展完善了人自身,又形成并发展了新文化,进行了文化创新与弘扬。如通过一系列的思想道德理论课的学习和社会实践,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领会和理解理论知识,在实践活动中接受生动的教育与感化,真切地体验这是什么,怎么样,应该怎么做,从而帮助他们树立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

文化育人的效果,就是通过对大学人实施一系列的文化教育活动,达到教育的目的,彰显育人的成效。文化育人活动的效果,是期望在文化育人活动结束或告一段落后,在短期上使学生认可或至少不排斥所传授的知识体系、文化理念等硬知识;而在长远目标上,理想的育人效果应该是知识和理念与人合二为一,硬知识经过人的消化、吸收转化为自身真实的认识和见解,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以致影响和改变他人与社会,这也是文化育人活动的最高和最理想的境界。可见,文化育人实践活动的目标和效果其实是遥相呼应的,只不过需要有参与实践活动的双方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法,将实践内容不断内化和外化,最终实现实践目的。

文化育人活动的实现途径

大学文化育人活动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实践过程。大学文化的主体是大学人,具体地说是大学的教师和学生,大学文化是由他们共同创造和再造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文化即意味着“人化”,同时大学文化也是“化人”的过程,并且要重在“化人”。因此,“化”之于大学文化育人活动既是一种手段,更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目的。那么,大学文化育人实践是如何实现的呢?育人活动包括哪些方面和环节?笔者认为一般的文化育人实践主要体现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四个方面。

教书育人。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实践互动中不断接近和实现教育目标的活动。教书育人体现为知识层次和价值层次两个方面的育人实践。教学活动是大学中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育人实践活动,是学生和老师参与最多的校内活动,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和学生的深度参与,形成了教师与学生之间最具影响、最直接、最频繁的互动关系和最有成效的丰硕的育人成果,包括科学知识传播的成果、三观的确立以及道德情感的成果等。除了直接的教书活动和课堂教学形式,教书育人还体现为价值层面的育人目标,体现为教师在治学态度、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对学生的言传身教和隐性教育,作风正派、治学严谨、品质高尚的老师对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理念的形成具有直接的、身先示范作用,老师对学生的这种的或正向或反向的作用,有可能会超过科学知识对学生的影响而成为决定其一生发展方向的因素。如就认为,对他一生影响最大的人就是自己的老师。②因此,作为大学教书育人主体之一的教师,不但应有高深的学术涵养,还应有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良好的行为作风,既化己又化人。

管理育人。是指学校的各级管理者在各种教育管理实践中所进行的育人活动和达成的育人目标。学校管理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内外部资源的有效组织和调控而实现的组织目标。管理活动主要是通过制度和规范的形式表现出来,其实质是通过学校各种制度的内涵形成和执行,对管理对象施加知识和价值层面的影响。相对于教书育人活动而言,管理育人主要是通过规范教学活动、学生课外活动等来实现,科学的管理和正确的决策有助于增加学生的思想认同感和提高教学、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一个运行良好的组织,可以为各项活动的持续性有效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和制度保障。学校优良的校风、机关作风等都能够对管理对象的思想认同和价值观念产生正向的直接的影响;大学中的各项激励机制和鼓励政策都可以在育人活动中发挥很好的文化导向作用。

服务育人。是指学校后勤服务和保卫部门通过服务和保卫活动所进行的育人实践和所实现的教育目标。其实,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推动下,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体系中,一切围绕学生的活动都可以称之为服务活动,相关人员在服务过程中的言行举止和行为结果都可以影响和改变学生。因此,大学的每一位教师、行政管理人员、后勤保卫人员、教辅人员等都是现代大学和大学人的“服务员”,要一切围绕学校发展,围绕学生成长而作为,只有树立服务的理念,才能指导好服务的行动,才能开展好服务育人的工作和实践。

环境育人。是指将大学精神、大学理念、大学制度、物化文化等植入学生日常所见、所闻、所感、所处的环境中而达到的教育目标。简言之,相对于大学人这个主体来说,一切主体之外的非我的因素都可以称之为环境,可能是精神的熏陶,可能是氛围的感知,也可能是校园建筑的优美优越感,可以是社会和校友对母校的认可等。只要他们和主体有交叉的机会,就有育人的可能,因此,这里的环境育人范围很广,除了一般所认为的物质环境,还包括大学内任何可以物化的精神文化符号,诸如大学的雕刻、别具特色的建筑、校园绿化、校训校徽校歌等有形载体都是大学精神的物化形式,都承载着育人的功能。因此,大学和大学人在建设大学校园的实践中,要为每一草每一木添加丰富的内涵,使其完美承载育人功能,发挥大学文化全方位育人的成效。

虽然在阐述育人载体的育人实践时,我们将大学人尤其是大学生作为育人客体置于受教育的地位,但不能忽略大学人对大学诸文化也有反作用,他们在内化大学文化的同时,也将其自身携带的本大学的“基因”传递和外化给了另外的人或社会,大学人之间也存在一种互动与感染、熏陶的关系。因此,每个人都是大学的文化符号,都是大学文化育人的主体和客体,把握好育人的尺度和核心理念,大学文化育人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文化育人活动的方式方法

要充分发挥大学文化育人作用,提升文化育人效果,科学有效的育人方法是关键。首先,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积极选用“互动式”、“体验式”教学新方法。在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是进行知识传播和文化育人的基本阵地和主要手段。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资源,开展充分有效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首先从思想上“化”人,这是社会主义大学文化育人的重中之重。另外就是要充分发挥教师作为课堂教学引导者和示范者的引领作用,保证每位教师、每门课程都承担育人职责,都具有育人功能,将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产生思想共鸣。同时,课堂教学要善于更新和采用新方法,新手段,利用好多媒体、影视音频等辅助教学手段,活跃教学气氛,善于开展“互动式”、“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学教课,让学生谈看法,使学生在角色转换过程,激发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其次,要善于开拓大学文化“第二课堂”育人平台,创新实践育人载体。“第二课堂”就是课堂教学之外的课外文化活动,如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艺术节、思想学术节、科技文化节、体育运动会、兴趣小组等,将其作为课堂教学主渠道的有效补充,丰富和繁荣课外文化生活,使学生在开阔眼界中增长见识,锻炼能力。开辟实践育人的新载体和平台,增加社会实践的机会,将理论教学与就业见习、实训实践、科技创新竞赛活动等充分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得以成长和提升。

再次,要发挥榜样示范育人效应,通过名人讲坛、学生先进个人、师德师风先进典型、优秀校友等杰出人物的先进事迹影响和带动人,激励和鼓舞青年大学生争当先进,奋发有为。

最后,积极营造网络“微文化”氛围,开辟文化育人新高地。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以手机、网络为主要形式的新媒体层出不穷,成为大学生群体日常生活、学习、社会交往的主要渠道和沟通方式。因此,在高校文化育人实践中,要善于占领青年群居的阵营,通过创建各种网络平台如红色网站、QQ群、校友录、微信、微博等,将青年学生团结在微文化的包围中,以青年人习惯和喜欢的方式、话语教育引导他们,进而提升育人效果。

文化育人活动的体制机制

传统体制下的大学文化教育较多地表现为育人活动和机制的简单化、功利化,出现了某种程度上的大学精神虚无化和大学文化趋同化、世俗化。③现代大学制度下,人们对文化育人活动有着更高的标准和期待,因此有必要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完善的育人体系和机制。

宏观上,高校应注重加强凝练独具特色的大学文化,培育大学的浩然正气,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凝练和弘扬大学精神为重点、以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为根本、以文化活动和实践育人为主要平台和载体、以创建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为依托的大学文化育人新体系。

中观层面上,要创建以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学生社区)“四位一体”的联动育人新模式,在学校核心文化的影响和带动下,积极创建学院文化、班级文化、宿舍文化,发挥这些新的文化载体和文化板块在文化育人环节关键点上的作用,构建全方位育人的文化育人实践模式。

微观上,构建大学文化“濡化”与“内化”相结合的双重育人机制,“濡化”是对大学文化自身而言的,就是让大学文化填满大学人生活和学习的各个层面和角落,使其无处不在,借用涂又光教授的“泡菜”理论,让优越的大学文化像空气和水流一样时刻环绕大学校园内外,包围和渗透大学人生活的时时处处;“内化”就是在濡化的基础上,积极动员和要求大学人吸收、消化大学文化,并使之内化、主体化为大学人自己的思想和认识。“濡化”―“内化”的双重互动机制,是大学文化自外向内深入,不断渗透和侵蚀,一定程度上可以强化育人效果,达到较为理想的育人目的。

此外,文化育人要关注学生需求,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建立与大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诉求紧密相关的奖励激励体制。如通过评优评先和党员发展、干部选拔等制定以坚定信仰信念为主的思想教育引导激励机制,以综合奖学金评定为主要方式的知识学习激励机制,以单项奖学金、学术学科竞赛奖金为主要评定方式的鼓励创新创业机制,以劳动模范、志愿服务模范、自强之星、励志先进个人等荣誉评选为主要方式的综合素质考量体制等,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从一定层面对不同学生群体进行相关的引导和激励。在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中深切突出人文关怀,是增强大学人文魅力的重要内容和方面。

(作者为郑州大学博士研究生、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讲师)

【注释】

①王冀生:《大学文化哲学》,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2年。

②张利:“同志青年教育思想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思想研究》,2012年第3期。

文化基本特征范文第4篇

在全世界很多大城市,日本动画片和漫画书的专卖店随处可见,很多动漫作品被翻译成各种语言和文字。据称世界上播映的动画节目中,有60%是日本制作的。日本动画片无论是在质量还是数量上都具有很大的优势。特别是近些年来,很多日本制作的动画片还获得了奥斯卡奖。日本动漫的影响,可以说已经渗透到了日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日本大众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在日本,无论是在三省堂等大书店,还是在车站站台上的报刊亭,漫画书刊都占据着相当的面积与显著的位置。在家庭、学校抑或是电车上,津津有味滴阅读漫画这比比皆是。日本是经济大国,也是纸张消费大国,年人均纸张消费量居世界首位,每年出版大量的书刊,在其中就有1/4为漫画。

随着《樱桃小丸子》、《美少女战士》、《圣斗士星矢》、《名侦探柯南》、《灌篮高手》、《魔卡少女樱》等日本动漫在中国的盛行,中国的青少年开始介入一个动漫时代。日本动漫以其独特的魅力影响着中国不同年龄动漫迷们,可以说已经登上了中国动漫市场的首席。因此,对于日语学习者来说,动漫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一、日本动漫体现出了日本的文化特征

日本动漫包含着日本民族浓厚的文化底蕴,是了解日本文化的重要渠道。日本动漫产生于日本特定的社会文化之中,体现了日本社会及国民的种种特性。

1.岛国根性

作为一个四面环海,资源相对缺乏,民族单一,文化底蕴又比较薄弱的岛国,日本竭尽所能地取长补短,而且在吸收外来文化方面极具优势。一种文化一旦得到认可,就很容易传播到全国,得到大众的认可和接纳。因此,日本自古以来就能很好地引进外来文化,兼收并蓄,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为己所用。这种兼收并蓄的文化特征在动漫上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动漫取材的宽泛。如:冬木琉璃香的《星座宫神话》取材于古希腊神话故事;鸟山明的《七龙珠》以《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为原型,创作出了“赛亚人”悟空的全新故事。

2.草根性

所谓“草根性”是指日本动漫无论在题材还是主题的挖掘上,都紧紧根植于社会基层,把不同年龄层的社会大众作为受众对象,将大家喜闻乐道或是耳熟能详的故事,以及大家在现实社会中得不到的满足于美好的愿望、梦想收集提炼出来,经过艺术加工后又还原于生活。

在对象上,日本漫画的定位是全体大众。根据手中年龄层及性别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儿童漫画、少年漫画、少女漫画、青年漫画、女性漫画、成人漫画等。在内容的定位上,主要是把基调定在了人性化和生活化上,题材更是包罗万象,如历史、文艺、教育、科幻、惊悚、爱情、悬疑、战争等,可以迎合不同年龄层次的不同读者的需要。如宫崎骏的作品,题材虽然不同,却将梦想、环保、人生、生存等令人深思的讯息融合在作品中,借着作品传达给每个读者。如为宫崎骏赢得柏林电影节金熊奖的《千与千寻》,借着“千寻”这个平凡的小女孩的不平凡的经历,希望唤回每个人心中的那一份纯真、爱与善。此类题材不仅取悦了低年龄层的观众,而且博得了无数成年人的喜爱。

3.集团意识

日本民族特别注重“集团意识”。这种集团意识来源于日本人的群体生活模式,是民族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是一种在文化深处的难以动摇的民族观念。如动漫作品《圣斗士星矢》、《足球小将》、《灌篮高手》等,都是靠个人的顽强意志和团队合作才能赢得胜利的。日本民族崇拜强者,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为真理。纵观日本历史及其发展轨迹,日本民族都是以弱者的姿态崇拜强者,继而模仿强者,而最终目的是超越强者。如,不断接受挑战的《网球王子》,还有不断努力渴望得到认可的《火影忍者》。

4.和魂洋才

和魂洋才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中的一个思想,由思想家福泽谕吉提出。顾名思义,「和魂指大和民族的精神,而「洋才便是指西洋的科技。「和魂洋才的精神,鼓励日本国民学习西方文化,同时也要求国民保留日本传统文化。日本动漫中有很多形似西方人的人物形象,其造型介于东西方之间,反映出了日本近代之后追赶西方的心理特征。当然,其中也有不少动漫受到了中国历史悠久的文化熏陶。如《彩云国物语》,其人物的命名都有中国古代文化的气息。而《十二国记》中则出现了中国神话中的圣兽――麒麟。

二、日本动漫能够提高日语会话能力

在学习日语的过程中,我们通常是先学量的语法知识,如果只是机械地死搬硬套语法来进行会话,则往往只会适得其反,说出一堆中式日语。当然,扎实的语法基础,是提高日语会话水平的前提,关键是如何灵活运用的问题。因此,在日语交际会话学习中,会话场景显得尤为重要。它决定着是使用严谨的语法表达,还是简略的形式表达,是使用敬体,还是简体,等等。

可爱、活泼的各色人物,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是一部受欢迎的动漫作品必不可少的要素。而人物的性格特点、故事情节等都是通过人物的对白为观众所知。这些对白都是经过精心设计而成的。既有同学朋友之间的对白,又有长幼之间的对话、上下级之间的对话。喜悦时、哀伤时、愤怒时、绝望时、疑惑时,各种心情、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都是通过对话来实现的。我们在看动漫作品,欣赏故事情节时,就可以从人物的对白中进一步了解,在什么情况下采用什么样的表达方式。例如:对待上司、长辈、前辈的时候,一定要使用敬体表达;对待同事、同学和朋友的时候,一般使用简体表达;而对待后辈与下级时,则要使用更为简单的口语。在需要仔细考虑或品味一些问题的时候,会选择使用严谨的语言表达;而在平常很轻松的环境时,则使用更为简略的方式。同时,日本人对于称呼也极为重视,通过对同一个名字的不同称呼可以判断人物之间的关系。但是,日本动漫作品内容不一,良莠不齐,在通过动漫学习日语会话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要选择内容健康向上,对人生富有启迪与教育意义的日本经典动漫作品。或者通过网络选择一些广受好评的动漫。

2.预先浏览一遍作品梗概,了解作品大致的故事情节、背景,对于作品中涉及的任务名字、地名、常见事物等,要先通过查字典等方式加以熟悉。仔细倾听对话的内容,尽快适应对白的语速,观察人物的表情,结合平时积累的日语语法知识,迅速与对白中出现的句型、单词对号入座,力争瞬间完成语言转换。反复观看、反复聆听,直至完全听懂,尽量能对对白的内容进行复述。由此,经过日积月累,就能够将一大堆单词和句型连同动漫中的人物形象一起深深地刻在脑海中,做到能够在适当的情景中“脱口而出”。

3.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对照故事情节,或者中文字幕,来了解什么情景下用敬体和简体,等等。观看动漫作品时,尽量模仿人物的对话,体会对话者的语气,提高听力,增强语感,掌握好语音语调,以学会使用地道的日语进行应答。

三、日本动漫能培养学习者浓厚的兴趣

对某事物能否保持浓厚的兴趣,是学习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日本动漫中的“写实”可谓是日本动漫的灵魂。日本动漫作品既忠于现实,又包含着省略和抽象的适度描写,贴近生活,内容丰富,人物形象饱满。日本人的情感表达比较暧昧,注重追求的是一种“以心传心”心灵相通的境界,而这种含蓄的、微妙的感情上的细腻刻画就是日本漫画打动人心的重要一环。如《好想告诉你》,主人公黑沼爽子真诚、善良、乐观、积极向上的形象深入人心。这种心灵的盛宴、人生的感悟,抑或是看完后的会心一笑,无不体现出了日本动漫作品独特的魅力。正是这种魅力,成为了日语学习者的精神食粮,激发了对日语学习的热情,在日语学习中也就更能事半功倍。

日本动漫之于日语学习,之于日本文化的理解,都是一个很好的途径。要想学好日语、理解日本社会,不如看日本动漫,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为我所用。

参考文献:

文化基本特征范文第5篇

关键词:山水城市;现代山水城市;概念与内涵;基本特征;规划建设基本对策

Based on the re-interpretation of the urban planning point of view on the Landscape City

CUI Hai-jieLI Bao-min

Anhui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bstract: Chinese development model of urban space - the concept and connotation of urban landscape,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are more in line with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as well as the lack of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cept and meaning of the urban landscape,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practice of urban planning for this part of the Chinese cultural traditions limited and combing new building of the basic countermeasures suggestions conducive to the practice of urban planning construction of the modern landscape urban planning.

Keywords: Landscape Cities; Modern Landscape cities; Meaning of concept and connotation; Basic characteristics;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basic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一、对于山水城市的认识和理解

1. 产生背景

城市化带来的繁荣不仅是给人们带来前途与鼓舞的一面,还有令人感到忧虑和茫然的一面。人们开始探索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创造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同时又使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新方法。

在这种背景下,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理念成为城市建设和规划的理论蓝本和重要原则。相关研究日渐增多,“田园城市”、“花园城市”、 “园林城市”、“森林城市”、“绿色城市”、“生态城市”包括中国学者提出的“山水城市”等一系列的今日理想城市模式被提出。

1898年,英国人埃比尼泽·霍华德(Ebenezer Howard)提出了田园城市也称花园城市(Garden City)的概念。

1962年,“森林城市”这一名词是美国肯尼迪政府在户外娱乐资源调查中首先使用,泛指一般意义上的城市范围内的所有树木。

1984年,生态城市的概念由O.Yanitsky首次提出,目的实现可持续的城市生态发展。

1990年,D•Gordon的《绿色城市》(GreenCity)追求的是一种由生态美学指导的城市。

1990年“山水城市”这一概念由我国杰出科学家钱学森最早提出。

2. 概念与内涵

这里的“山水”是一个概念性的词语,涵盖“自然”之意。山水城市是人与自然,即社会和自然和谐的城市。是在现代城市理论和实践发展上的基础上,以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为基础,营造城市中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处,具有地方特色和中国风格,最佳居住环境的中国艺术城市空间。这是一种更符合中国城市生态特征的生态城市建设和发展模式。

内涵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它是花园式的城市。其次它是生态城市。第三它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

3. 基本特征:

a.生态学哲理

“山水城市”是从生态角度考虑城市问题,把城市作为一个大园林来建设,使城市成为公园,反映了城市与自然的全新关系,其中包含着深刻的生态学哲理和保护自然的意识。

b.中国文化特色

在传统思想中,山水不仅具有自然属性,而且具有文化属性。与山水相关的诗词、园林、绘画以及风水学等为代表的山水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它表现了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世界观和通过移情作用达成的比德山水美学思想。

c.自我整合能力

可持续发展理念要求将工业社会原文化体系与新时代相应的文化因素整合,尤其是东方尊重自然,比德的文化因素。中国山水文化在文化的自我审视与整合能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4. 缺失:

山水城市的研究以钱学森先生的《论宏观建筑与微观建筑》与汪德华先生的《中国山水文化与城市规划》为代表。

但是研究大都是透过宏观的视角,来探寻普遍的规律,缺乏对实际建设的考虑,更多的停留在理论层面上,要将其运用于实践中,还有较长的路要走。作为城市规划行业的一名成员,有必要从城市规划角度对山水城市进行重新诠释,使其具有具体的建设指导意义。

二、基于城市规划角度的山水城市

1. 产生背景

根据统计,山地约占中国土地面积的33%,丘陵10%,高原26%,盆地19%,平原12%。把低山丘陵、各种高大山脉和起伏不平的高原都包括在内,山区面积要占中国土地总面积超过2/3。山区面积广大,且山水融为一体。长江、黄河、珠江和黑龙江诸大河流,在辽阔的大地上奔流。如此丰富的山水自然要素对中国自然形态的形成与塑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古人在构城理论中指出“依山者甚多,亦须有水可通舟楫,而后可建”。《管子》书中写道:“凡立国者,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由此可见,自古以来任何城市都具有自身独特的城市山水骨架。

因此山水城市作为一种中国城市空间的发展策略势在必行,基于城市规划角度对山水城市的概念与内涵、基本特征进行新的限定和梳理,提出建议性对策指导城市规划建设,更符合中国城市生态特征。

2. 概念与内涵

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有属性和本质属性”,在“逻辑学上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也就是概念的内容”。

所说的“山水”实指自然界中的山与河流,这与钱学森构想中的“山水”有所不同。这样有利于山水城市关于建设指导的进一步探讨。

总之,将具有自然山水要素即自然界中的山与河流的这类城市称为山水城市。山水城市是指城市空间与山水结合,因地就势,达到人与自然高度和谐有机的一种空间形态的人类聚居地,同时注重对传统自然山水美学形态和美学意境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