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育婴护理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随着护理模式向着整体护理方向的转变,传统的护理教育方式已经难以满足新时期的护理需求。针对这种现象,主要对护理模式的转变、高职护理教育中的缺陷和高职护理教育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
护理模式;高职护理教育;教育方式
在传统护理模式中,护理人员仅需要完成被动式的护理,这很难满足患者的多样化需求,不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护理模式的转变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对高职护理教育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护理模式的整体护理方向转变
传统护理方式主要采用功能制护理,这种护理方式使得护理人员相对被动,对患者的个体差异缺乏有效的重视,同时对患者缺乏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致使患者对医院存在较大的陌生感和焦虑感[1]。由此可见,传统的护理方式不仅不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而且不利于提升患者的满意度,难以有效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提升了对患者的重视程度,并且逐渐将护理模式向整体护理的方向转变。整体护理方式以患者为中心,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来制定针对性的护理计划。整体护理方式不但可以提升护理质量,同时可以加强和患者的沟通,从而可以全方位地为患者服务[2]。
二、高职护理教育存在的问题
第一,缺乏道德教育。在护理教育模式的发展中,由于受到传统护理方式和教育方式的影响,致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为重视对学生专业素质的提升,缺乏对学生道德素养的教育。部分学校虽然开设了道德教育课程,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敷衍的态度。诸多因素导致学生在护理过程中缺乏责任心,且对患者的态度冷漠,从而难以达到整体护理的实效[3]。第二,缺乏礼仪教育。在护理模式的发展中,整体护理模式需要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沟通。但是在目前的高职护理教育方式中,其在礼仪教育和人文教育方面存在较大的不足,导致护士在日常工作中无法运用合适的礼仪素质和文化修养来加强与患者的交流,从而引发护患纠纷。第三,实践教育不足。在护理模式的转变中,实践训练对于护理人员而言具有重要的发展价值。但是在目前的高职护理教育中,由于实习场地和单位的缺乏、师资力量的薄弱,导致护士的实习相对困难,使护理人员虽然拥有较高的理论基础,但是无法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三、护理模式转变对高职护理教育的启示
(一)加强道德教育
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护理模式逐渐发生了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高职护理教育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新时期的发展需求。针对这种情况,我国高职护理教育应该致力于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以便可以更好地提升护理质量。首先,我国高职护理教育院校需要设置相应的道德教育课程,并且要完善课程的配套体系。其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提升对道德素质的重视程度,并且要严格执行教学和监督任务。最后,学校需要将道德素养纳入考核体系,不仅要对学生的理论素质进行考核,同时需要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和实践道德素质进行综合考核。只有护理人员的道德素质得以提升,才可以更好地提升其责任意识。
(二)加强礼仪教育
在护理模式的转变中,礼仪和文化教育至关重要,但是传统的护理教育方式中缺乏相应的教育措施,无法满足护理模式的转变需求。针对这种现象,在高职护理教育中,需要制定科学的措施来提升学生的礼仪素养,使其可以更好地提升护理质量。首先,学校需要开设礼仪和文化教育课程,使护理教育模式可以全面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其次,在高职护理模式的转变中,学校可以适当地引进国外的先进教育经验,开设心理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相关课程,以便可以使护理人员更好地沟通患者,从而可以更好地符合整体护理的需求。
(三)加强实践训练
在整体护理方式的转变中,实践训练对于护理人员而言具有较高的价值。但是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致使护理人员的实践能力不足。针对这种现象,高职护理院校需要制定合理的措施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将护理理念融入生活,在生活中体会护理知识,以便可以更好地提升实践能力。其次,学校需要加强实践基地建设,以便可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实践环境。最后,学校需要加强和医院的合作,将学生输送到医院进行实习。总而言之,只有护理人员的实践能力得以提升,才可以更好地开展整体护理模式。
四、结语
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传统的护理教育方式已经难以满足患者的多样化需求。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我国高职护理院校可以采用科学的教育方式,全面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使其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进而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杨光云.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模式的探索[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4(8):49-50.
[2]李娜.由能力本位向素质本位转变在高职护理教育中的实践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2,6(11):77-78.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1(c)-0147-03
骨科患者大多数是由外伤引起的,发病比较突然,因为功能障碍、疼痛、卧床时间较长等因素,致使患者情绪较为低落,经常出现烦躁、焦虑等负性情绪[1]。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临床护理要求越来越高。预见性护理属于超前护理,指的就是医护人员对患者病情进行综合分析,根据医学专业知识,找出其中存在的潜在问题,采取有效处理措施,作为预先治疗原则,提高护理质量与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该研究主要对该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120例骨科患者的护理进行分析,了解预见性护理指引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120例骨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在观察组中,男患者35例,女患者25例;年龄在16~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4.5)岁;疾病种类:颈椎病8例,腰椎间盘突出10例,脊柱骨折10例,下肢骨折15例,上肢骨折17例。在对照组中,男患者36例,女患者24例;年龄在18~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1±5.2)岁;疾病种类:颈椎病9例,腰椎间盘突出12例,脊柱骨折12例,下肢骨折13例,上肢骨折1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主要就是:患者入院之后,根据常规护理顺序对患者展开临床护理,遵照医嘱开放患者的静脉通道之后按照医嘱要求,进行患者的术前准备工作,保证患者可以顺利完成手术治疗,对患者的整个治疗过程进行基本护理,促使患者早日康复。在患者出院的时候,给予健康指导,并且在出院后一周内进行一次电话回访。
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指引模式,具体操作如下:(1)在患者入院之后,对患者的病史、病情、并发症等基本资料予以了解,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准备床铺、抢救设备等。(2)当患者进入病区之后,及时给予抢救及护理治疗,并且全面了解患者的生命体征、临床症状、心理状况、疼痛等情况,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预见性护理方案[2]。(3)针对情绪不稳的患者而言,给予一定的心理疏导,向患者详细讲解有关手术的内容及注意事项,有效消除患者的焦虑、紧张等情绪,加强护患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同时和患者家属进行沟通,让其多关心患者,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4)对患者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评价,在病床前设置一些醒目标语或者栏杆,避免患者从床上坠落。确保医院地面的清洁、干燥,强化防滑处理,避免患者跌倒,出现二次伤害。(5)因为骨科患者的恢复期比较长,非常容易出现压疮等并发症,一定要加强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帮助患者翻身、清洁等。并且注意患者的饮食,保证患者营养均衡,逐渐提高患者的抵抗力,促进患者早日康复。除此之外,针对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可以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一些抗生素,治愈与缓解患者的病情[3]。(6)在患者长期卧床的过程中,非常容易发生排便困难或便秘的现象,为此,在手术治疗之前,需要对患者床上小便进行训练,针对术后保留导尿管的患者,护理人员一定要注意无菌操作,保证操作环境的无菌要求,避免患者发生尿路感染。在患者出院的时候,给予健康指导,并且在出院后一周内进行一次电话回访。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出现肺部感染、压疮、便秘、下肢静脉血栓、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方法
临床数据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发生肺部感染1例,压疮0例,便秘1例,下肢静脉血栓0例,泌尿系统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0%;对照组患者发生肺部感染4例,压疮2例,便秘4例,下肢静脉血栓2例,泌尿系统感染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5.0%,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8.3%,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8.3%,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一般而言,骨科患者均是突发性损伤,经常因为疼痛剧烈、缺乏对疾病的了解,导致出现较重的思想压力,并且因为卧床时间比较长,很多患者都存在着生活自理问题,进而经常出现焦虑、恐惧、烦躁等负面情绪[4]。为此,一定要重视骨科患者的护理,保证患者可以早日康复。预见性护理指引模式[5]主要就是在基础医学理论、护理知识、专业护理观察技能、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将其进行有效的融合,构建针对性的临床问题处理系统,帮助医患双方选择恰当、合理的诊断方法与治疗方案,消除或者减轻潜在、现有的并发症,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促使患者尽快康复。
在该组研究中,实施护理干预措施之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0%,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5.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1)入院护理与护理方案制定方面。医护人员在接诊骨科患者的时候,一定要马上结合患者的情况给予有效的护理操作,及时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根据患者的病情轻重,进行给氧、深静脉置管等操作,并且通知相关医护人员做好手术准备工作,建立患者护理档案,对抢救时间、方法等进行记录[6]。在完成紧急处理之后,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病历资料进行查阅,和患者进行交流,观察患者的反应,了解患者病情的具体情况[7]。护理人员根据医师临床资料与建议,制定护理方案,并且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和其一起讨论,不断优化护理方案。在此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护理人性化、个性化的体现,尽量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2)心理疏导及健康指导方面。大部分骨科患者因为身体创伤较大,并且发病较为突然,恢复期较长,非常容易出现焦虑、恐惧、抗拒等负性情绪。此时,需要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这样才可以有助于患者的康复。在和患者进行沟通的时候,一定要根据患者的兴趣爱好找准切入点,调动患者谈话的热情与积极性,之后找出问题,帮助患者解决。有时候,因为患者对疾病知识了解较少,进而导致出现担心、忧虑等心理状态,此时,护理人员可以向患者讲解一些疾病知识,让患者了解治疗过程及效果,进而逐渐打消患者的疑虑,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在骨科患者中,经常会出现局部部位功能暂时欠缺的情况,此时,护理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锻炼计划,帮助患者恢复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在早期训练中,可以让患者借助CPM机训练,可以避免出现关节僵化、肌肉萎缩的现象[8]。随着患者病情的改善,可以增加运动项目与训练量,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提高患者康复的自信心。
(3)营养护理方面。营养是维持人体生理功能的主要物质,在疾病状态下,因为机体消耗比较大,进而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也比较高。在骨科患者治疗过程中,需要合理搭配饮食,这样才可以保证患者机体的营养需求,加快患者骨骼愈合,缩短治疗时间。在对骨科患者实施营养护理的时候,一定要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予以详细制定,但是均要遵照基本原则,即营造良好的饮食环境,合理搭配营养,保证食物可口,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一般而言,骨科患者的食物中需要含有大量的热量与蛋白质,这样才可以保证患者的能量供应;并且多食用富含纤维的食物,这样可以有助于消化;食用含有无机盐、维生素的食物,补充患者的创伤损失;食用含有维生素D、钙的食物,促进患者骨吸收与骨形成,加快患者康复[9]。
(4)并发症护理方面。骨科患者因为术后恢复时间较长,很少参加室外活动,非常容易发生肺部感染、压疮、便秘、下肢静脉血栓、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为此,加强骨科患者并发症护理非常重要。在护理中,一定要时刻保证病房空气流通,在易发生流感的季节,注意病房消毒。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展开健康教育,尤其是一些有吸烟史的患者,要求其住院期间禁止吸烟,并且提醒患者注意保暖防寒,避免出现上呼吸道感染,同时可以指导患者进行一些扩胸运动、深呼吸等,避免患者出现肺部感染。针对需要留置导尿管的患者,注意患者的饮水情况,一般2 000~3 000 mL/d[10],同时,用碘伏对尿道口外管、导尿管进行消毒,避免发生泌尿系统感染。加强对患者饮食、腹部按摩、压合谷穴等方面的指导,减少便秘情况的发生。除此之外,保证患者床单被褥等生活用品的洁净,帮助患者翻身,在情况允许的条件下,让患者下床活动,进而降低压疮、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高职护理专业;英语教学;教学方法
随着世界各国交流的逐渐加深,我国在对外开放过程中需要越来越多的具有专业医学知识、英语水平较高的应用型人才。一些中外合作医疗卫生机要实现顺利发展,需要吸收更多的专业护理人员。所以,在现阶段高职护理专业英语教学改革工作中,做好英语教学工作是培养更多合格、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主要措施,必须要得到有关部门和高职院校的重视。
一、做好课程定位工作
英语作为我国现阶段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之一,主要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作为教学目标。在巩固学生语言基础的同时,要不断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提升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二、做好教学模式改革工作
为了保证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受到影响,英语教师要通过各种有效措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构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并融入“教、学、评、做”等理念,从而保证教学和工作实现有效衔接,在顺利完成阶段性课程目标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合理设计教学任务,并在各个阶段的教学任务中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让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听、说、读、写等任务,在各种教学实践练习活动中提升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根据不同教学内容,教师要灵活使用角色扮演法、情境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翻译教学法等,辅之多媒体教学手段,保证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明确课程设计,做好教学内容重组工作
高职护理英语教学工作要突出服务应用、素养培养等教学目标,结合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和目标来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并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对课程单元加以归纳,从根本上明确课程教学的能力目标、知识目标以及态度目标。教师还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加以优化,重点讲解教学重点和难点,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保证学生的写作、听说、学习、翻译等技能都得到提升。
根据高职护理英语课程教学目标,围绕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以及临床护理工作的实际状况选择相应的学习单元,并结合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将学生能力按照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加以培养。所有单元教学工作都要按照程序进行,保证教学内容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
例如,在听说能力训练中,教师可以增加临床护理中更多较为典型的情境,包括用药护理、入院护理、手术护理、生活护理、出院护理等,并引导学生对专业单词所具有的特点加以归纳,加大专业词汇的教学力度,更好地将学习内容和护理工作有效结合在一起。通过这种教学活动,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还能够保证高职英语教学工作和学生的护理实践活动实现对接,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护理专业教学特色。
四、通过创设教学环境开展护理专业英语教学工作
从人类心理学角度来分析,环境对人的影响表现在不同的方面,包括空间认知、空间知觉等,因此,高职英语教师可以通过创造积极融洽的教学环境完成阶段性教学工作。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情境教学,更加直接、清晰地开展护理专业英语教学务,更加自然、真实地将需要传授的句子、单词通过对话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在模拟情境中更好地掌握知识。现代护理专业英语教学提倡让学生在护理实验室中进行课堂学习,但受到条件限制,英语教学很难都在护理操作实验室中开展,因此,情境教学法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方法。其次,教师要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如可以利用课件编辑器重组教学内容,利用系统提供的素材、课件平台制作合适的教学课件,以提升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与针对性。
高职护理英语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以及教师的正确引导,高职英语教师要结合护理专业岗位的需求以及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方向,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促进我国护理专业教学工作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陶三琴.高职护理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初步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1(1):44-45.
[2]李正亚.以护理英语为范例的高职行业英语实践教学模式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2(35):160-162.
[3]高波.论中高职护理专业英语教学的比较和衔接[J].才智,2015(19):113.
【关键词】 吸痰器;呼吸道感染;机械通气;护理
目前在临床上应用呼吸机来进行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已经越来越广泛,但是呼吸机应用产生的呼吸道感染也逐渐引起了临床上的重视,呼吸道感染的发生严重影响到了抢救结果,所以如何减少感染发生概率是提高抢救效果的重要途径。笔者就采用密闭式吸痰器对这方面的具体效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摘取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之间所收治的74例预期呼吸机治疗时间超过7d的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其中观察组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在52-77岁之间,平均年龄66.4±2.8岁;对照组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在53-79岁之间,平均年龄67.4±3.1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对比上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管的方法建立人工气道进行呼吸机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密闭式吸痰器进行吸痰,1次/h,1d进行更换一次,在吸痰时应当用右手握住可旋转接头,左手将抽吸导管移动插入,待导管进入人工气道下段的2-3cm处之后按下控制器进行痰液的吸出,在完成吸痰之后将导管缓缓抽出,直至能够看到导管上的黑色线条;对照组则采用一次性吸痰管进行治疗,需要两名护理人员进行协同处理,一人先将呼吸机螺旋接头上的盖子打开,另一人则戴上无菌手套将一次性吸痰管从人工气道送入,直至到达下段2-3cm处打开负压将痰液吸出。两组患者吸痰时间均在15s之内,在吸痰过程中以及吸痰前后均给予患者纯氧吸入,在呼吸及治疗开始起、治疗后的1d、3d、7d使用痰液收集器进行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的收集以便进行痰培养,对两组患者在吸痰前以及吸痰后的SpO2变化进行统计对比,以下降程度超过10%视为具有统计意义。耗材费用方面主要统计吸痰用生理盐水、无菌手套以及吸痰管费用等,在吸痰过程中如果发现存在混合有新鲜血液的痰液或吸痰管管壁上存在新鲜血液则视为发生气管内出血。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案:①根据痰培养结果选择抗生素的应用,进行感染的防治;②定时清理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并做好呼吸道湿化工作,对于分泌物粘稠患者进行气道冲洗;③每天进行呼吸及管道的更换;④确保营养供应,必要时进行肠内营养供应;⑤存在原发病的患者应当积极进行原发病的治疗。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学处理软件SPSS15.0进行统计学处理,组间对比采用t进行检验,方差值P<0.05视为具有统计学意义。2 结 果
观察组呼吸道感染发生率、SpO2下降及吸痰耗材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气管内出血的概率却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统计,见表1。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各项数据统计对比
组别 例数
(n) 感染发生
率(%/n) SpO2变
化(%/n) 气管内出血
发生率(%/n) 耗材费
用(元)
观察组 37 10.81(4) 8.11(3) 18.92(7) 89.41±9.2
对照组 37 29.73(11) 18.92(7) 8.11(3) 119.42±11.9
3 讨 论
在应用呼吸机治疗过程中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即是呼吸道感染,有文献指出在呼吸机治疗过程中感染概率高达18%-60%,而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感染发生的概率也随之增加。目前在呼吸机治疗中引起感染的主要原因包括医源性因素及宿主因素,医源性因素主要是由于患者治疗时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导致呼吸道的免疫机制缺失,加上抗生素应用不及时或不恰当、吸痰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导致污染或治疗过程中患者吸入了混有细菌的物质,导致患者发生呼吸道感染。在本文数据中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明显较低,考虑原因可能是由于密闭式吸痰器在吸痰过程中确保了患者气道的密闭性,有效的控制了含有细菌的气溶胶的吸入,而且在操作时也不容易发生污染。
有学者指出呼气末正压(PEEP)对于患者减少肺部渗出、降低肺不张的发生率以及减少呼吸机治疗过程中出现的肺损伤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同时PEEP对于改善氧合功能也具有一定的意义。对于急性肺损伤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患者而言更是至关重要。在本文研究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SpO2下降发生率仅为8.1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92,考虑原因可能是由于对照组在使用一次性吸痰管进行吸痰时不能够保证患者气道的密闭性,同时也不能进行机械通气导致PEEP不能维持,从而表现出吸痰过程中的SpO2的下降。
在耗材费用方面,观察组患者也明显优于对照组,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对照组采用一次性吸痰管每天进行更换的费用较高。
从气管内出血方面来看,观察组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考虑原因可能是由于密闭式吸痰器的质地较硬,而护理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动作不够轻柔造成了患者气道黏膜的损伤,所以在进行操作时应当注意动作轻缓,避免造成气管黏膜的损伤,在使用密闭式吸痰器的过程中还应当注意的是:①密闭式吸痰器由于需要反复使用,所以为了避免痰液堵塞导管,导管的内径一般较粗,在吸痰结束后应当注意将导管完全退出,防止加大气道阻力;②吸痰时间尽量控制在患者进食30min之后,这主要是为了避免患者出现胃内容物的反流;③在使用密闭式吸痰器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保证外塑料膜的完整,确保气道的密闭性,同时也防止造成污染;④在机械通气的过程中患者的口腔及人工气道内很容易产生含有细菌的分泌物,此时应当注意在吸痰结束后帮助患者清理人工气道和口腔内的分泌物,避免感染的发生。综上所述,使用密闭式吸痰器虽然会增加患者气管内出血发生的概率,但是在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以及SpO2下降率、治疗费用等方面均显著优于一次性吸痰管。
参考文献
[1] 刘亚平,韩江娜,马遂.呼吸机管道系统更换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0,24(8):508-509.
[2] 杜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J].中华医学杂志,2002,82(2):141-144.
本刊为月刊,158页,国际标准大16开版本,每月5日出版发行。每期定价10元,全年合计120元。邮发代号:18-112。可通过当地邮局订购或直接向编辑部订阅。
开户行:石家庄市中行裕东支行
账号:100147753061
通讯地址:石家庄市建华南大街133号《护理实践与研究》杂志社
邮政编码:050031
联系人:魏劭伟
电话:0311-8591116385911463
传真:0311-85074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