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研究遗传学的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在高校遗传学教学中存在许多经典案例,如:果蝇的翅型、体色、眼色等性状的遗传;豌豆的性状遗传以及玉米籽粒的形状和颜色性状的遗传等。其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经典案例,即血型遗传。自20世纪初至今,ABO血型遗传一直是复等位基因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经典案例。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血型的经典内涵得到不断提升,新的研究结果使血型遗传所涵盖的遗传学知识点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丰富。因此,以我们身边最常见的表型--血型为案例开展遗传学教学不仅可以将复杂的知识点简单化、形象化,便于理解,还可以将繁多的基础知识串联起来,便于记忆。另外,以血型遗传作为经典案例在遗传学的教学中还可以不断加人新的研究和新的应用,使经典的内涵不断得到新的提升,让学生的视野接触到前沿的科学知识,为日后的科研接力打好基础。
1血型与遗传学之间的重要关系
开展案例教学,案例的选择是关键。血型是人类血液由遗传控制的个体性状之一,与人类的生活关系密切,用途广泛。自1900年到2005年,已检测出约29个血型系统[21。临床上最常用的有“ABO血型系统”、“Rh血型系统”、“MN血型系统”和“HLA血型系统”。这些血型系统涵盖了复等位基因、基因互作之上位效应等遗传学的孟德尔定律拓展原理,基因的表达调控及群体遗传等遗传学的精髓内容。透过这个知识窗口,可以看到遗传学在血型中的奥秘。
孟德尔遗传定律从建立、发展到不断拓展完善,一直都是贯穿高校遗传学教学的核心知识点。由于现在大学生从高中开始就接触孟德尔定律,如果大学教学还是重复高中阶段所涉及的内容,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提高。在高中知识的基础上,开展案例教学,引入现代遗传学在人类血型上的最新认识,则不但可以给学生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还能自然地激起他们深入探索的兴趣。血型的遗传特征及生化基础可以清晰明了地向学生阐述清楚孟德尔定律的一些重要的延伸知识内容。从红细胞血型到白细胞血型,从常见的ABO血型到罕见的孟买、Rh血型,对于假基因、等位基因、复等位基因和拟等位基因等不容易理解的基因概念以及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都可以通过血型案例,把学生带入情境之中,在教师的指引下由学生自己依靠其拥有的基础知识结构和背景,在血型案例情境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比较轻松地掌握这些容易混淆不清的概念和一些难以理解的遗传学现象,如非等位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之上位效应等。
此外,人的血红蛋白基因在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调控还涉及遗传学中的表型和基因型之间的关系,真核生物中的基因表达调控模式等知识点。对血型相关的一些遗传疾病进行分析,还可以引申出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缺失突变及一些重要的遗传标记。血型的遗传学检测方法及临床上的输血原则和溶血、血型互配等现象也与受基因表达调控的红细胞的细胞膜糖基的特征和生化机制密切 相关,引导遗传学从理论到实验,再到实践中的应用。血型与疾病的关联分析,把科研思维引入高校遗传学教学中,让学生紧跟时展的步伐,理论联系实际,为日后的科研工作打好基础。
遗传学中两大重要的主题是遗传和变异,主要包括孟德尔遗传和连锁遗传、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通过以复旦大学遗传学教学大纲为参考,与刘祖洞主编的《遗传学》和乔守怡主编的《现代遗传学》教材内容相比较发现,血型遗传案例除了与上述遗传学四大内容关联外,还涉及到基因的表达调控、群体遗传、表观遗传等知识点,其中大部分知识点都是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目前,血型案例所涵盖的主要遗传学知识内容及在遗传学学科中的重要意义的归纳见表1。因此,把血型作为经典案例,开展遗传学的案例教学既贴近生活,引发学生深刻的思考,又能代表性地进一步阐述探讨遗传学的生物知识。
2血型案例在遗传学教学中的开展
在以血型为案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首先根据高校遗传学的教学目标和培养目标的要求,在学生掌握了一些遗传学的基础知识和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结合遗传学的教学进度逐步有序地进行介绍:1.血型基本知识介绍;2.红细胞血型的细胞膜糖基特征和生化机制;3.红细胞血型与输血;4.血型的遗传学规律特征,包括(I)ABO血型复等位基因遗传及其应用,(II)ABO血型基因的克隆,(III)ABO血型的遗传学鉴定;5.ABO血型的拓展,包括(I)孟买血型与拟孟买血型,(II)红细胞血型与白细胞血型。下面主表1血型与高校遗传学教学的重要关系
要选取两个方面阐述在遗传学教学中的开展过程。
2.1血型基本知识在教学中的开展
ABO血型系统是第一个被描述的红细胞血型系统,也是最具有临床意义的一个系统。因此,在进行血型基本知识介绍时往往以ABO血型为例。随着以分子生物学为基础的血型研究的发展,ABO血型的基因遗传背景目前已比较清楚。在介绍血型基因的基本知识同时也涵盖着遗传学知识的传播,而且随着血型基因知识的不断丰富完善,涵盖的遗传学知识也越来越广泛。
ABO血型由3个复等位基因控制,即iA、产和i°o在开展遗传学相关教学活动时,一般都用此作为分析生物界中复等位现象的经典例证。这些基础知识对于高校学生来说可能在高中的时候就已经获得。因此,在大学开展相关教学时,除了简单介绍这3个主要的复等位基因外,还可以深入讲述新的研究结果,到目前为止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已经确定了160多个^50等位基因,只是目前国际上以4川7基因作为等位基因的参比序列,其他基因均与其紧密相关,非常保守。在此基础上ABO血型又可分为许多亚群,其中A血型表现出最多的亚型。在红细胞血型系统中还有一种Rh血型,分为Rh阳性和Rh阴性。Rh血型主要由3个紧密连锁的基因D/d、C/c、E/e决定,这3个基因以单倍型方式传递,属于拟等位基因。这样在讲解原有知识基础上,又不局限于原有知识范围,由ABO血型到Rh血型,由复等位基因引出拟等位基因,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通过相互比较,举例分析,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
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人类的血型是不是一生恒定不变的?面对这个问题,很多学生都会认为血型是由遗传决定,不会改变。其实人类的血型也会发生变异,如急性白血病以及再生障碍性贫血可以使血型抗原减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可以导致血型抗原丢失等。而且,健康人也存在血型变异的现象,但是这个是与细胞表面血型物质受到掩盖以及人体存在一些稀有ABO等位基因有关。这些新的知识可以向学生很好地展示“遗传和变异”,利用身边的血型案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掌握遗传学的精髓。
此外,最近几年疾病引发基因甲基化和突变的研究'又可以结合表观遗传学的内容开展教学。
2.2红细胞血型的细胞膜糖基特征和生化机制在教学中的开展
人类ABO基因位于9号染色体长臂(9q34),其基因产物是一些专一性的糖基转移酶,可以催化血型抗原前体特定部位的糖基转移,从而控制ABO血型抗原的生物合成。其中4基因编码产物为N-乙酰-D-半乳糖胺转移酶(简称A酶),可以产生常见的A抗原;S基因编码产物ci-l,3-D-半乳糖转移酶(简称B酶),可以产生常见的B表面抗原;和S基因同时存在产生的等位基因,其编码产物具有A酶和B酶的特异性,在红细胞表面上产生不同强度的A和B抗原;而O基因则是第258位和第349位碱基缺失导致的密码子移位,使终止密码提前出现,合成了无酶活性的短肽,因而体内没有A酶和B酶,也不能催化糖基转移,只有前体物质H的产生为H抗原(图1)。因此ABO血型有时也称为八811型[71。这样,不同的、B、0基因编码不同的多肽,产生具有不同功能的糖基转移酶,非常简单地引出了遗传学中经典的基因与酶的关系的“一个基因一条多肽(一个基因一个酶)假说”,使学生很容易获得一个基因决定一条相应的多肽链(酶)的结构,并相应地
影响这个多肽(以及由单条或多条多肽链组成的酶)的功能这种遗传学思想,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此外,最新研究发现ABH抗原除表达在血细胞表面以外,还可以出现在除脑脊液外的分泌液中;有大约80%的个体具有产生这些可溶性抗原的遗传基因;这种分泌抗原的表达由双结构基因控制,即第19号染色体2个紧密连锁的Ft/n(用和基因座。ABO血型抗原都由前体H物质合成,SeAe基因和丑冷基因都可以控制合成H物质;简单来说,基因的表达决定体液中是否出现ABH抗原,H/h基因的表达决定红细胞上是否出现ABH抗原。但是,并不是所有带m基因的个体唾液中都分泌ABH物质,还要受到Wh基因的制约,其中hh型(即孟买型)均为非分泌型[7]。这样又引出了遗传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上位基因,很重要的遗传学现象--上位效应。这些属于遗传学中基因互作的重点内容,而且发生基因相互作用的非等位基因仍然遵循孟德尔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后代的基因型及其比例是可预计的,所以在遗传学教学中还可用于亲子鉴定、重大遗传疾病的关联分析、人种演化、群体遗传分析等相关内容。
2.2相关技术的拓展应用
ABO血型的分子检测是分子遗传学教学中PCR技术拓展应用的案例。血型基因的表达影响血型的表现型,表型相同的个体其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如何区分iAiA、Pi0在表现型都是A型和iBiB、iBi0在表现型都是B型的个体,可以根据A、B、0血型基因碱基的差异,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多态性(PCR-RFLP)技术分型人类ABO血型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对个体血型(血型基因型)进行判定:是属于AA型、AO型,还是BB型或BO型。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进行了改进,并结合教学进程,作为自选实验在学生中开设,获得了学生的好评。在135个学生中开展自选实验,其中有80%的学生选择ABO血型鉴定这个实验,并表示对这个实验很感兴趣。
此外,还可通过分析核苷酸来确定分泌型ABH血型的Se基因型。主要基因分型技术有:(l)PCR-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这是一种新的基因多态性分析技术,根据基因座某一碱基的差异设计一系列引物,特异性引物仅扩增与其对应的等位基因, 而不扩增其他的等位基因;(2)PCR-DNA测序法,先通过PCR扩增基因的主要片段,然后测定序列;(3)PCR-限制性内切酶法,用对位点特异的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基因,再通过Southernblot分析来确定。目前,PCR-SSP常用于胎儿血型鉴定及白血病引起的血型抗原异常等血型鉴定。随着450基因结构和研究方法的迅速发展,AB0血型定型也将进入基因定型的时代,揭示更多的关于AB0基因和AB0血型表观遗传学等方面的奥秘。
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设计一系列与血型相关的论题,引导学生査阅相关方面的最新进展,总结出血型与人类疾病和性格之间的关系以及蕴涵的遗传学原理。学生可以分组制作PPT讨论,还可针对某一论题,学生组队分为正反两方,开展辩论式讨论。一学期可以安排一次课时(45分钟)开展辩论式讨论,前30分钟让学生正反方陈述观点,列举证据开展辩论,后15分钟用于总结和点评。在这个模式下,几乎所有的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将引导、鼓励与考评相结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11]。开展“血型是否可以决定性格”类似专题的辩论式讨论,既增加了遗传学教学的兴趣性及可接受性,还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在辨析中得到操练。正反两方队员通过收集资料和案例,与同学辩论解释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深奥的科学知识,而且还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并且将遗传学应用于实际,填补了传统教学在知识灵活认知与实践中的不足。
3以血型为案例开展遗传学教学的优点
作为日常生活中被人们广泛熟知的遗传学常识,血型遗传学的研究历程符合遗传学的发展规律与教学规划,其作为遗传学教学案例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
关键词 医学遗传学;自主学习;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22-0088-02
长期以来,高校教育环境的创建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发展各自为政,教师只重视创建教育环境手段的合理性,却忽略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这一终极性的问题,最终导致培养目标与教学效果之间并不和谐[1]。如何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创设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潜能的教育环境,使学生在掌握医学知识的同时,又能培养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医学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医学遗传学是一门介于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在医学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教学实践中,针对学科特点,不断进行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取得满意的效果。
1 整合教学内容
随着基础医学的迅速发展和课程体系的不断完善,很多课程内容之间出现知识点的交叉与融合,这对于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是非常必要的,但同时也加大了课程教学量,给教学过程实施带来一定的难度。所以对于医学遗传学与相关课程重复的内容要进行必要的整合。如医学遗传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必须重点讲解、讲透,但对于其与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存在交叉的内容,如基因的表达、调控、染色体的组成、线粒体的结构、分子诊断等教学内容则可以适当删减。教学中涉及的相关知识点,教师可以给学生列出简要提纲,让学生根据自己对知识掌握的实际情况和需要查阅相关教材,将相关知识点之间建立一种横向联系,通过自己主动学习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完善知识体系。课程整合打破学科间的阻隔,有效避免了部分课程内容之间的重复和知识点遗漏,理顺了知识结构,减少授课学时的同时给学生提供了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基于问题的教学
传统教学模式学生接受的是现成的知识,虽然接受知识的效率高,但是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受到抑制,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针对部分教学内容采取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基于问题的教学是把学习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临床问题情境之中,让学生更加清晰、真实地了解问题的实质和现实意义,并通过自主探究、讨论来解决问题,掌握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知识。基于问题的教学首先要选好讨论的病例。通常要选发病率较高、危害较大的遗传病病例,首先由临床医生提供真实病例,然后教师和临床医生对病例进行修改,因为临床病例专业性强,不能很好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所以要根据培养目标对临床病例进行一定修改,使其符合学生当前的知识结构和接受度。课上将病例信息分幕发放给学生,每一幕都涵盖3~4个引导问题,学生通过不断接受新信息,不断讨论、提出假设、自主学习、验证假设,最后给出病例的解决方案,并在讨论过程中掌握病例背后的临床知识。
在基于问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发挥引导作用,只需要在学生讨论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给予学生一定的帮助,学生才是课堂的真正主人,学生学会通过自己的主动思考来解决问题,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 情境模拟教学
对于医学生来说,真实的临床病例最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由于遗传病的特殊性,使得医学遗传学临床教学环境与其他临床医学课程相比有很大的局限性,对于很多遗传病病例,学生往往无法有效地进行临床见习。情境模拟教学通过模拟再现临床情境,有效完善了医学遗传学临床教学过程。
情境模拟教学课前学生要根据病例准备相关的学习资料,为课堂咨询做准备。课上让一名学生扮演医生,一名学生扮演患者,也可以结合所选遗传病的特点,再加上一名学生扮演陪同的患者家属,让医生根据患者及家属的主诉,从临床思维角度出发进行询问病史、绘制系谱图、查体等,最后医生要给患者及家属提出咨询意见。通过情境模拟过程,给学生创造一种积极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从中领悟到学习要点,实现亲验式教学过程。
情境模拟教学给学生呈现了一个真实的“遗传病”患者,让学生转变了以往的学习身份,以医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情境模拟教学法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模拟医生,面对“遗传病”患者的痛苦经历,学生会增加使命感;模拟患者,能通过换位思考体会遗传病患者的真实感受和尴尬境地,学生会增加责任感,发自学生内心的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可以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也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情境模拟教学的课前病历资料准备、课上就诊全过程、医患双方的沟通交流都是通过学生自主建构,以学生自主思考来完成,学生有了自己的逻辑思维和学习成果,有效地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情境模拟教学使学生成为课堂的第一责任人,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 角色互换教学
医学遗传学教学中有些章节信息量大,内容枯燥抽象,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教师不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必将陷入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的误区,能力培养无从谈起。师生角色互换可以改变这种教学现状,是增强学习效果的一种有效措施。
角色互换的实施分备课、授课、答疑三部分。备课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基础,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环节。教师首先要把学生分成小组,然后布置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学生课下通过查阅教材、参考书及图书馆数据库等相关资料,认真做好教学准备工作。课堂上每组选一名学生作为“老师”,结合自己制作的课件开始授课,教师则以学生的身份听课,授课结束后其他学生开始提问。讲课的学生由于准备充分,基本能很好地解答同学提出的问题,对于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最后由教师来帮助解答。
角色互换教学给学生提供一种全新的学习体验方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了学生的极大欢迎,同时也拉进了师生间的距离,融洽了师生关系。备课阶段,学生自主查阅资料,制作课件,精心准备授课的各个环节,整个过程中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资料整理分析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学生授课、答疑阶段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同时有效验证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对学生是一种有效的激励。
5 开辟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作为一种教育组织形式,在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中具有独特的价值和功能[2]。第二课堂教学方式灵活,教学素材多样,既补充和延伸了第一课堂的教学,也充分满足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发展,受到学生的极大欢迎。第二课堂的实施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组织学生成立课外活动小组,结合理论教学内容,开设课堂教学无法完成、同时又有一定探索性的实践课题。如组织学生设计“人类正常性状调查报告”,让学生到社区或本校人数多的期班进行性状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性状分布特点,撰写调查报告。
为了了解有关遗传病的资料,可以组织学生到特殊教育学校、儿童福利院、妇产医院进行遗传病相关信息调查,分析调查结果。在整个实践过程中,学生自己设计调查问卷,安排具体流程,准备各种资料,自己亲自展开调查,既丰富了学习内容,又有效锻炼了社会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了将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让学生体会到所学知识服务于社会的乐趣,可以组织学生深入社区,宣传如何做好优生优育及遗传病的预防等相关的科普工作。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自主思考解决各种问题,激发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锻炼沟通交流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社会经济及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医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3]。作为未来卓越的医务工作者,必须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当今知识经济时代高素质医学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独立的探索、质疑、创造来实现学习目标,真正做到“授人以渔”,使学生更好地学会学习,以推进医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协调发展,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苏中平,赵婷,叶鹏,等.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教育环境的适应性探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8):12-13.
国传统医学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精髓,为世界所中仰慕,从上古至春秋战国时期到唐、宋、元、明、清,在近7000年的历史过程中不断进行发现、实践、探索、总结和完善,逐渐形成了内容极为丰富的有关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延年益寿的预防保健理论和方法。其疾病个体化的预防观、遵循自然规律预防疾病的自然观和疾病随时空变化的辨证观以及疾病预防为先、病中防变和愈后防复等预防医学思想,无不折射出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积淀和哲学智慧。研究其深邃的预防思想和丰富的人文精神对当前特别是生活、工作方式日渐西化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呈井喷式和低龄化发展趋势的严峻形式下有现实的积极意义,同时对促进全民健身和重大慢性病的预防以及疾病的转归也有现实的积极意义。
1.中国传统医学的预防医学思想
中国传统医学的理论和方法是中国古人对生命现象大胆探索和艰辛实践的智慧结晶,具有独特的东方色彩和民族风格,有显著的文化基因烙印,内容博大精深,方法丰富多彩。其丰富的预防医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人体对疾病个体化的预防观、遵循自然规律预防疾病的自然观和疾病随时空变化的辨证观以及疾病预防为先、病中防变和愈后防复的预防医学思想。
1.1疾病个体化的预防观
中国传统医学认为人的体质、性别、年龄不同,先天禀赋不同,所生活的地域、季节、气候不同以及生存条件的不同,所得疾病的种类、几率及愈后就会不同。可以说每一个人都有独特的身体特征;同时认为疾病在早期会表现出特有的征兆,可以通过面色、脉象、身体状态、大小便等外象并经医生的“望、问、闻、切”进行观察、判断,发现潜在的疾病风险,并有针对性地用食物、药食两用物质或药物对身体进行调理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这种个体化的疾病预防观正是传统预防医学的独到和高明之处,值得肯定和推崇。它与现代预防疾病采取的“千人一方,万人同药”有极大的区别,虽然现代医学可通过体检来提早发现疾病,但只有当生化指标出现异常或临床征兆已经发生时才能发现,对主观表现出来的不舒服、不适应等亚健康症状,现代医学还没有更好的办法解决;即使是有某些指标的异常如血糖的升高,现代医学仍缺乏个体化的预防措施。因此强调针对个体体质、地域、季节、气候、饮食习惯等情况的不同,具体分析,差别对待,是有极强的针对性、季节性、地域性和实用性。因为是个体化的,所以有十分理想的强身、保健和疾病预防的效果。现在在我国江南、江淮、闽南等地区在季节变换时,有请中医开膏方、吃膏方的传统,显然绝大多数是进行疾病预防、身体调理和日常保健而非治疗疾病。因此现代预防医学应充分吸收传统预防医学的个体化疾病预防的精华、特色和优势,既注重人群预防的研究,也应有针对性进行个体化的疾病预防研究,尤其是根据个体体质、地域特点、季节、性格和日常行为生活方式等有针对性地对疾病进行个体化预防,中西医结合以期达到更好地预防疾病的目的。
1.2遵循自然规律预防疾病的自然观
中国传统医学认为人是大自然的一员,人体是一个和谐、有机和充满生机的整体,人体的各种组织、器官、神经、肌肉、激素水平乃至心理活动等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照应、相互影响的,并与自然季节的变化、生活起居、饮食等有密切关联。因此自然界的变化必然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使机体产生相应的反应。基于这样的认识,古人从“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出发,发现并总结了人体与自然相适应的基本规律,提出了具体适应自然变化的疾病预防法则;总结了四时变化对人的情志、气血、
脏腑、经络影响的关系;昼夜、晨昏变化,日月星辰变化,地理环境及温度、湿度、气压、气流变化对人体的影响关系等。同时指出人在适应自然的过程中不是一味听从自然变化而束手无策,人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调整自己,使自己更加适应环境。疾病预防的总原则就是遵循自然界的规律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并总结出了许多经过实践和历史检验证明是正确的俗语,如“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郎中开药方”;“一年之内,秋不食姜;一日之内,夜不食姜”;“春捂秋冻,一年无病”;“秋风凉,添衣裳。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等。《黄帝内经?邪客》指出“人与天地相参与,与日月相应也”就是这个道理。人在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规律时还积极地改造自然环境,如在气温极热或极冷时,人体的自然调节难以达到理想效果,就发明了空调,以改变室内环境,保证人体不因极端环境变化而对机体造成伤害。正如《道德经》云:“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
现代医学证明自然界的变化对人体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如海的潮汐、月的圆缺等都会影响人体的情志和脏器功能,极热或极冷的时候是心血管疾病发病的高峰,也是导致猝死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预防疾病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并遵循自然规律来养护身体。例如春天万物生发,人的情绪应随自然一样心旷神怡,生机勃勃;这时稍晚睡觉,早点起来;提升精神状态,与自然和谐;在饮食上应“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意思是说,春季肝旺之时,要少食酸性食物,否则会使肝火更旺,伤及脾胃。如适当吃一些大枣、山药、刀豆、南瓜、扁豆、西红柿、核桃、栗子、鱼腥草、芹菜、菠菜和胡萝卜等对助升阳气有积极作用。若不尊重自然规律,不遵循自然界变化对人体的影响规律,就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如果本身有疾病则会使疾病加速发展。可见古人早就发现并观察到自然规律对人的影响,从而产生了遵循自然规律预防疾病的思想。
1.3疾病预防变化的辨证观
中国哲学思想的核心是“事物不断发展变化”,这是一个根本规律,在疾病的预防上其显著的预防医学特征可归纳为“根本是‘象’,核心是‘变’”。所谓“象”是指像自然界那样,因为“疾病预防”的基础是遵循、效法和学习自然。而遵循自然法则的核心是“和”。“和”是指人、自然、社会、身体本身的大平衡与大和谐,所有的方法和手段只有达到“和”的状态,才达到“最佳健康”的境界;因为自然界是最和谐的。“象”的根本是取自然之象,自然之象的精妙是在“变”。“变”是自然界的基本属性和规律,例如一年四季的变化会使疾病预防方法“变”,不同年龄的“变”会使疾病预防手段“变”,四季的“变”会使补益的方式“变”,不同的疾病会使预防和治疗方法“变”,一天之内不同的时辰对疾病预防的要求也在“变”。今天人们的生活方式、饮食结构、工作环境、生存状态、休闲娱乐方式与古人相比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如多数中国人是营养过剩而非营养不足,上班族压力大,紧张度高,因此疾病预防的方法要“变”,要顺应时代的要求。例如《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篇》指出“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如果今天的人们遵循“与鸡俱兴”的作息时间,那么就会与社会脱节,显然必须要“变”以适应社会生活的要求。其实“变”就是发展,因此“疾病预防”的观念、方法和生活行为方式也应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与时俱进。
1.4注重预防为先、病中防变和愈后防复
中国传统的疾病预防医学思想特别注重预防为先、病中防变和愈后防复。《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强调了预防为先、病中防变和愈后防复的重要性。在疾病初起时,便能知道病邪之所在,及时进行治疗,控制病情,使之不发展到严重或危险的境地。还强调不但要治病,还要防病;不但要防病,必须注意阻挡病变发生的趋势、并在病变未产生之前就有应对之术。中国传统医学认为脏腑是相互联系、互相制约的整体,一脏有病,可以影响他脏。因此在预防和治病时必须照顾整体,治其未病之脏腑,以防止疾病之传变。如“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就是讲在治肝的同时,当先调补脾。这就是治其未病。其目的在于使脾正气充实,不受侵袭。如见肝之病,不知道实脾,惟治其肝,这是缺乏整体观的治疗方法,就可能使未病的脏器发生疾病,或治好肝病而脾病又来,达不到好的治疗效果。可见“见微得过,用之不殆”的疾病预防思想在今天仍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2.传统医学中的预防医学思想与促进全民健身
2.1传统中的预防医学思想与现代预防医学思想高度统一
中国传统医学的预防医学思想渊源于中国古人,但与现代医学科学发展有惊人的一致。首先,所有预防疾病的方法、活动都是围绕“健康长寿”进行的。其次,传统医学的预防医学基本思想是强身防病,防微杜渐治未病,在整体观念及辨证思想的指导下去把握生命和健康,最后,传统医学的预防医学思想还特别重视社会心理因素,把人类、社会和环境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正确地认识人类的生命活动,积极地预防疾病,达到强身防病、益寿延年的目的。可以说传统医学中的预防医学思想是古为今用的典范。进人21世纪人类疾病谱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日益增多,人们对“未病先防”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中国传统医学的预防医学思想不仅注重社会心理变化对人体的影响,还着眼于提高人们的心身健康。《黄帝内经》就指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素问?著至教论劝》),现代医学模式已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这与中国传统医学的预防医学思想的主张不谋而合。传统预防医学思想重视社会、心理对人的影响,并采取积极主动的方法,使人类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处于更加协调的状态,因此对现代社会有重要的意义。其中的“形神共养,天人相应,顺应自然,协调阴阳,节欲保精,畅通经络,协调脏腑,饮食调养,谨慎起居,益气调息,和于术数,动静适宜”预防保健的基本原则已被现代医学科学证明。
2.2促进全民健身
关键词:中医精神医学中国哲学
1对中医精神医学的基本认识
中医理论体系中原本没有建立起独立的精神医学理论,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精神医学。但从现存各类史料中可以知道中国古代不仅存在许多关于精神疾病的记载,而且对精神疾病也有着较为系统的认识,只是这种认识不同于西方和现代医学。中医精神医学的基本观点确立于《内经》时期,“五脏藏神”和“七情致病”是其理论的核心内容。《内经》强调整体观念,建立了唯物的形神一体观,认为精神活动与五脏功能密切相关,将神志活动归属于五脏,将“心”确立为精神活动的主体。《内经》还确立了以气血为生理基础的唯物论,《灵枢·平人绝谷》篇曰:“血脉和利,精神乃居。”此后,中医对精神疾病的治疗无不以阴阳五行等理论、学说来辨证论治,判断气血、脏腑的病理变化对形与神的影响。
2传统文化对中国人心理的影响
人的心理具有生物与社会双重特性,精神疾病不仅是生物学上的异常表现,而且是其所处时代与环境的社会文化的折射,患者的感知、行为、幻觉、妄想与民族文化、社会风俗、等社会因素关系密切[1]。文化甚至是形成人心理的决定性条件,在相同的环境中受相同文化影响的社会成员有着某种共同的心理特征,形成了独特的民族心理。哲学是文化传统之源泉和灵魂,其思想能最集中地表现出各民族文化特征。儒道释思想渗透进中华民族的意识形态领域之中,成为中国人自觉或不自觉中理解世界、处理社会矛盾的方式方法。中国文化中的哲学思想不仅给出了对人内心生活的理论说明,而且给出了提升精神境界的修养方式[2]。在这种哲学思想指引下,中国人对挫折、逆境有着天然的承受力和消化力。但文化本身也可以成为应激源,导致各种心理障碍,譬如儒学中一些压抑、束缚人性及苛求完美的东西又是导致精神疾病的病因。本文仅讨论儒道佛对心理世界的积极影响。
3中国古代哲学对精神医学体系的两点影响
3.1中国古代哲学语境下的“心主神明”论中国哲学中的心有多重意义,或以心为思维器官,或指思想、性情、本性。而西方人所谓之心,与灵魂离为两物,只指肉体心之一种机能而言。西方人认为超肉体者只有灵魂,中国人所谓之心,则已包容西方人灵魂观念之一部分。中国人舍弃人的灵魂而直言心,便舍弃了人生之前世与来生,而就此现实世界,从人类心理之本原与终极的大同处来建立一切人生观与宇宙观[3]。战国时期的哲学家模拟社会政治礼制秩序建构了“心主神明”的特殊理论,《荀子》曰:“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这一观点被中医学吸纳并发展,如《灵枢·邪客》云:“心者,五藏六府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类经·藏象类》中说:“心为一身之主,禀虚灵而含造化,具一理而应万机,脏腑百骸,唯所是命,聪明智慧,莫不由是,故曰神明出焉”。
3.2中国哲学一元人生观对心身观的影响东方人认为心身不对立,对世界并无精神界与物质界之分。中国的人生观是“人心”本位的一元人生观。心虽为人身肉体之一机能,而其境界则可以超乎肉体。中医理论认为心与身是相互影响的,是统一的,从未对精神疾病与躯体疾病进行严格区分,自《黄帝内经》以降的中国古代医学,其生理上的五脏五志说、病理上的内伤七情说等都表现了心身一元观。这种相沿至今的中医学的心身理论,并没有经过二元的分裂,而是由对早期心身朴素同一的认识直接深化而来,因而也就不可能完成对心身混沌同一的彻底分化[4]。中国古代哲学及医学传统中始终贯穿着形神合一、形质神用的心身一元论思想,没有以二元论的思想把生理同心理的东西区别开来。而西方人对世界和人生的认识总体说是二元的,即认为在肉体生命之外另有一个灵魂生命,因此有所谓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之分别。尽管古典二元论带有贬低肉体、抬高心灵的错误倾向,但却因为有了二元分立的思想基础,才有了对精神疾病与躯体疾病明确的区别对待,于是西方渐渐产生了现代心理学和精神医学,而中医对心理及精神疾病始终没有产生区别于脏腑病证的系统认识。
4儒道释—安抚心灵的良药
传统文化的主干儒、道、释学说中蕴藏着丰富的调节心身的方法。冯友兰认为中国哲学以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为根本任务,在《三松堂自序》中将其称之为“意义”哲学。儒家通过发挥个人主体性来正面应对心理冲突或困惑,用“命”来化解重大挫折和不利的人生境遇;道家采用退让、弃智守朴来处理遇到的困境;佛教则把生存困惑化解为其他方面,以超脱轮回来解决人的困境和问题[5]。白居易《醉吟先生墓志铭》中有句诗说得好:“外以儒行修其身,中以释道治其心。”
4.1儒家的修身正心之道和谐的人际关系是社会人保持心态平和、避免心理冲突的必要条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是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关键原则。儒家提倡的中庸是一种在严酷现实中的安身立命之道,要求把握住自己的内心世界,使心理平衡、适中,做人不狂不狷,处事无过亦无不及,态度温而不厉,情绪乐而不,哀而不伤。儒家还赋予“心”以伦理和道德的色彩,孔子把心看作主体的道德修养,说:“欲先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尽心知性”是儒家的重要修养方法。孟子的“存心、养性”、《大学》的“正心”、《中庸》的“慎独”以及宋明时期理学家们的“惩忿窒欲”等,无不强调在道德修养过程中对情感的调节[6]。理学思想被宋以后医家用以讨论养生学,朱丹溪主张养生要正心、收心、养心。张介宾认为养生必寡欲保精,才能气盛神全。李认为“心静则万病息,心动则万病生,延年不老,心静而已”。这些养生法则往往与养德并论,可见中国古代医学中之伦理色调,正如《医源》所说:“如能清心寡欲,则情不妄发,致中致和,不但可却病延年,而圣贤正心,诚意,修身俟命亦在于此。”
4.2道家的修心养性之术道家崇尚幽居的田园生活,以求抛弃一切俗念和争执,超旷出世、知足保和等思想提供了在命运多舛的现实中自我调节的方法。林语堂说过:“道家学说给中国人心灵一条安全的退路”“,是用来慰藉中国人受伤心灵的止痛药膏”。“利而不害,为而不争;少思寡欲,知足知止;知和处下,以柔克刚;清静无为,顺其自然”是道家的养生处世之道[7]。不争就要知足,庄子反对心为物役,《金丹大要》也提出寡欲的养心之术:“夫圣人之养心,莫善于寡欲。”道家追求心灵的安静、祥和,《庄子·天道》说过:“万物无足以铙心者,故静也。”道家哲学提倡的“清静无为,顺其自然”力图把情感从现实束缚中解放出来,使人超脱世俗之纠缠。《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道教医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卷三十七·道林养性》中指出:“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志昏……多愁则心摄,多乐则意溢,多喜则志错昏乱”,均是对道家追求心灵宁静的践行。极私多欲会给人造成精神压力与躯体劳累,使人的精神高度紧张,甚者导致精神崩溃,而儒道思想倡导的清心寡欲就是保持平稳的心态,使内心不受外界干扰的精神疾病防范术。
4.3禅宗对尘世困惑的超越禅学是一门修身养性、立身处世的人生艺术,它始终不渝追求完整的个性化人格,可以说是一门近乎心理分析和治疗的学问[8]。禅学是生命哲学、心灵超越法。精神病学者贝诺瓦说:“禅非宗教,而是一种为实践而成立的睿智,一种当代文明可用作范例,以摆脱焦虑而达到和谐平静生活的体系。”佛教思想及修持方法的心理治疗作用主要有破我执,除妄念,破法执,空世界。我执即对我的执著,佛教认为我执是万恶之本,痛苦之源。只有破除我执,人才能消除烦恼,达到解脱。佛教宣扬“三界唯心”,“一切皆空”。佛教认为,只有认识空性,达成空观,才不会产生种种贪爱执著情感,才能超越生死轮回,得到解脱[9]。禅宗亦重视心的修持,提出“平常心是道”和“明心见性”的心性修养命题。佛家教人们面对大千世界,做到心净、心空、目空一切,从而得到心灵的平静。解脱与超越是禅学的最高境界和终极果报。佛教认为苦是人生的本质,人的生命过程就是苦,生存就是苦。因此,佛教的人生理想就在于断除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痛苦,以求得解脱,即所谓成佛。尽管它是虚妄的,但填补了人们的精神空虚,构筑了对来世的企盼。《冷庐医话·卷一·慎疾》记载了一个以佛家“静”、“空”治愈心病的例子:“真空寺僧能治邝子元心疾,令独处一室,扫空万缘,静坐月余,诸病如失。……观此知保身却病之方,莫要于怡养性真,慎调饮食,不得仅乞灵于药饵也。”超级秘书网
5小结
中医学将神志活动归属于五脏,将“心”确立为精神活动的主体。受心身一元哲学观的影响,“心身合一”及“形神合一”论成为中医心理学的核心思想。打着中国传统文化烙印的“心”的概念在中医心理学和精神医学中几乎无处不在,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生存观和疾病观。中医养生学即强调养心、养性、修身,在临床治疗上也体现了以心治身和身心兼治的思想。中国传统文化对国民的心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模式和处事方式。中国本土传统心理学以其特有的内省方式来引导人的内心生活,促进人的心灵成长,提升人的心灵境界。心理治疗的目的是改变患者的认知和生活态度,而传统文化强调的内省即指出了个体内求超越的心灵发展道路及个体与世界相和谐的心理生活道路[10]。杨德森等创立的精神超脱心理治疗即以道家处世养生原则为指导思想,日本森田正马受中国禅宗文化理论影响,开创了“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治疗方法。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模塑下的本土心理学在现代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中医精神医学虽然先天薄弱,但其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有着鲜明的特殊性,其与文化的相关性也值得人们去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张慰丰1开展医学文化史的研究[J]1中华医史杂志,1997,27(4):193~194
[2]葛鲁嘉,周宁1从文化与人格到文化与自我[J]1求是学刊,1996,1:27~31
[3]钱穆1灵魂与心[M]1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8~19
[4]张福利,车离1古典二元论与心身分立[J]1医学与哲学,1992,2:34~35
[5]景怀斌1传统中国文化处理心理健康问题的三种思路[J]1心理学报,2002,34(3):327~332
[6]周天庆1论儒家伦理中的情感因素[J]1求索,2007,5:142~144
[7]杨德森1中国人的传统心理与中国特色的心理治疗[J]1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2~8
[8]徐光兴1心理禅—东方人的心理疗法[M]1上海:文汇出版社,2007:1
【摘要】传统装饰元素与装饰技法在特定文化氛围中的传承过程是一个符号化的过程,使人们潜移默化地接受特定装饰艺术的审美思想和文化内涵,等等,最终对其形成特定的固化认知。基于此,文章在简要论述我国传统装饰艺术符号内涵的基础上,从图形、色彩、构图、寓意精神的角度深入剖析了传统装饰艺术的符号学特征,从而对传统装饰艺术有一个新的认识,为当前传统装饰艺术的学习、借鉴与使用活动提供必要的指导。
【关键词】符号学;传统装饰艺术;符号特征
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从最初的席地而坐、茅棚屋舍到清朝雕栏画栋式的居住空间的转变,不仅在改变着自身的居住环境,而且也在形成一种固定化、模式化、符号化的装饰文化,从而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装饰风格特征。这既是我国建筑艺术与室内装饰活动的直接产物,同时也是我国传统文化、审美观念、艺术设计思想与设计技巧的一种提炼和总结,由此所形成的一系列装饰符号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风格化的造型特征。从这个角度来说,符号化是我国传统装饰艺术的本质特征,深刻剖析其符号化背后的规律、风格、思想和内涵,对于我们认识、借鉴和使用传统装饰艺术都大有裨益,尤其是迎合了当前室内装饰艺术“地域化”、“本土化”、“民族化”的发展趋势。
一、我国传统装饰艺术的符号内涵
康德曾经说过:“绘画、雕塑,甚至还包括建筑、装饰和园艺,只要是属于美术类的视觉艺术,最主要的一环就是对传统图样造型的应用,因为这些造型能够以大众性的审美特征和视觉观感给人带来愉快的形式体验,从而奠定艺术趣味的基础。”具体来说,人类自产生以来便是一个具有情感、思想、观念和价值判断的动物,会基于自身潜意识或者明确的需要,本能地寻求甚至是创造一系列的符号系统来记录和表达其精神思想。传统装饰艺术也是人们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依据自身的居住环境、审美思想、功能价值方面的需要,经过不断的摸索、提炼所形成的一个以诸多装饰元素体系为主的符号系统,包括色彩的选择与搭配、图案设计、装饰元素的组合以及所赋予的精神内涵,等等,由此呈现出固定化、模式化、个性化的装饰技法、装饰效果与装饰风格,从而也便具有了现代“符号学”中意符与意指的特征,成为现代意义的一种符号系统。这是本文从符号学角度剖析传统装饰艺术的理论基础。
二、符号学视野下的传统装饰艺术研究
现代符号学“之父”索绪尔认为:“单一符号(sign)可以分为意符(signifier)和意指(signified)两个部分。前者是外在的视觉元素;而后者则是被固化的内在的思想内涵。两者缺一不可。”从传统装饰艺术的角度来说,其外在的意符可以分为图形、色彩、构图三个方面;而内在意指则是指意符之中必然存在的内在寓意精神,等等。据此,文章将从以上四个方面深入剖析传统装饰艺术的符号学特征。
(一)传统装饰艺术中的图形符号
美国著名符号论美学家、哲学家苏珊·朗格认为,艺术就是通过可见、可听的符号手段将人们的思想表现出来供人欣赏。我国传统装饰艺术中的图形元素便是进行信息诠释的一种最直观的符号系统,从原始社会的图形、汉字象形、彩陶、青铜纹饰以及各种分门别类的造型艺术等,都蕴含着与当时当地艺术技巧、审美思想、社会风尚相吻合的时代特征和区域特色,并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成为人们所共同认知的审美思想、装饰风格和符号特色。比如青铜器上的“夔龙”图形象征着人类社会早期粗狂的审美思想和浓厚的宗教信仰观念;传统的象形汉字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早期人们以物取象的造字思想;“龙”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固化为地位、权利、等级的象征,而梅、兰、菊、竹则成为良好品质的代表。这基本上都是人们在特定的意符系统的基础上,为其赋予了一种独特的意指,使这些图形拥有了独特的装饰价值和装饰效果。
(二)传统装饰艺术中的色彩符号
色彩作为传统装饰艺术的重要元素之一,其符号学特征主要体现在单个色彩独特的意指内涵和色彩在传统装饰中的使用原则两个方面。首先,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色彩便出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然而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们不断地赋予特定色彩以独特的思想内涵、情感观念等,由此使每一种色彩都形成了鲜明的个性化特征,比如红色象征着吉祥如意;黄色象征着尊贵与权利;白色象征着纯洁与神圣;绿色代表着和平与希望;紫色代表着浪漫与优雅等。这使各种色彩拥有了现代符号学意义上意符和意指的双重特征。其次,我国传统装饰艺术在不断的提炼与完善过程中,也形成了独特的色彩使用原则,由此使传统装饰艺术中的色彩呈现出更具实用价值的符号特征,比如强调色调对于装饰氛围的表现;色彩布局均衡,注重色彩之间的对比与调和之间的配置关系;突破客观物象色彩的限制,注重表现人们对于色彩装饰的审美心理与审美感受等。
(三)传统装饰艺术中的构图形式符号
造型、色彩与构图是传统装饰艺术中的三个主要方面,尤其是构图方式更是对传统装饰艺术的风格特征、艺术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我国传统装饰艺术也形成规律化、模式化的构图方式,包括对比与调和、统一与变化、节奏与韵律、均齐与平衡之间的关系等,由此使传统装饰艺术中的构图形式呈现出鲜明的符号化的特征。具体来说,传统装饰艺术中的构图在经营布局上要求以散点透视的方式突破时空的限制;在画面形象的表达上要直观、生动、自由,呈现出个性化的构图形式符号。
(四)传统装饰艺术中的寓意精神符号
从不同的角度来说,我国传统装饰艺术中的寓意精神呈现出不同的符号化的内涵意义和内涵思想,比如从传统装饰艺术中单个符号形式“意指”的角度来说,蝙蝠与佛手象征着福寿;鸳鸯象征着真挚的爱情;鱼和磐象征着财源广进;喜鹊与梅花的组合象征着“喜上眉梢”;而鹤、鹿、象、龙、凤、梅、松、竹、石榴之类的物象也呈现出一定的吉祥如意的思想。除此之外,从传统装饰艺术中所蕴含的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哲学思想的角度来说,人们在传统装饰过程中也在潜移默化地遵循着特定的精神思想,比如传统室内装饰中所蕴含的“天人合一”、“中和”以及“诗书礼仪”道德教化的思想,不仅是传统装饰艺术的重要符号特征,而且也由此塑造起鲜明的风格特点,使整个装饰活动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文化观念,等等。
三、传统装饰符号的应用技巧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传统装饰艺术包含着丰富的装饰元素,并在悠久的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个性化的符号形式、符号内涵与符号使用规律,因此,要想真正展现我国传统装饰艺术的审美思想与风格特征,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设计师必须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传统审美观念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据此系统掌握不同装饰元素的符号形式与符号内涵,从理论的角度对其有一个深入、全面的认识;其次,设计师要能够按照传统装饰符号的审美特征、文化内涵与使用原则来指导自己的装饰活动,从而有效地传承传统装饰艺术的视觉审美特征和核心思想内涵;第三,在当前新的社会环境下,设计师对于传统装饰艺术的使用并非仅仅停留在模仿、借鉴、传承活动上,而应该结合现代人的文化思想、审美观念以及对于特定装饰活动功能价值方面的需求,进行一定的创新活动,由此才能提高对传统装饰符号的使用质量,发挥其应有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价值。
参考文献:
[1]黄海荣,无限符号过程理论对研究中国装饰艺术发展的意义[J].新闻界,2008(6).
[2]陆晓云.从传承符号解读装饰艺术田.装饰,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