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病虫害防治主要方法

病虫害防治主要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病虫害防治主要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病虫害防治主要方法

病虫害防治主要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疆南疆;果树;病虫害类型;防治策略

中图分类号: S436.6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06.031

新疆南疆位于我国塔里木河附近,果树生长和生产的自然环境优越。目前,严重影响新疆南疆果树生产的主要因素在于果树的病虫害种类增多,及时防治病虫害成为当务之急,只有采取合适的方式才能有效预防病虫害发生,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增加果树的经济效益,从而推动南疆水果业的可持续发展。

1 新疆南疆主要果树病虫害

1.1 苹果和梨的病虫害

新疆南疆的气候条件导致苹果树的病虫害问题严重。一是新疆南疆的红蜘蛛分布较广,其强大的繁殖能力导致苹果的螨害问题屡治不止;二是苹果树和梨树本身较易爆发的蛀虫问题;三是蛀虫春尺蠖,能够侵蚀果树的花和叶部分。另外在开花期还会受到白粉病的为害,严重影响果树的授粉,导致产量减少。另外主要病害还有腐烂病等。

1.2 葡萄的病虫害

新疆南疆的葡萄种植面积大,但葡萄果树的抗病虫害性却急剧下降,葡萄果树面临斑虫蝉、胡蜂等传播速度较快的虫害,导致葡萄叶掉落;另外介壳虫能够刺穿葡萄茎叶,影响葡萄植株的正常生长。而且在不同的月份葡萄果树会遭遇不同种类的叶螨,严重影响葡萄的生长。在葡萄种植期间,同样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病害,主要有霜霉病和白粉病,对于幼种葡萄具有较大的侵蚀性,影响葡萄植株的正常发育,而白粉病则对葡萄的幼果具有较大破坏性。

1.3 核果类果树的病虫害

新疆南疆核果类的果树种类繁多,种植面积广泛。如桃、李、杏、梅等,其病虫害主要有蚜虫和桃条麦蛾等。而流胶病是果树自身生理原因造成的常见病害,主要受外界环境如霜冻、旱涝,果树自身的养分流失、栽植过深等问题导致。与此同时,核果类果树在不同的生长期间会面临不同种类的介壳虫,对于果树的影响程度也不同,并且还存在桃蚜等病虫害严重破坏核果树的叶片和嫩芽[1]。

2 新疆南疆主要果树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

2.1 农药使用不科学

目前,果树病虫害防治主要是在监测到病虫害发生时采取农药喷洒的防治手段。但普遍存在药不对症,即未能根据病虫害的不同生长期间采取不同分量的农药,同时对于农药喷洒也缺少重视。如新疆南疆某葡萄种植户,发现其葡萄果树大面积受到破坏,但未能准确断定是何种病虫害,于是采用了治疗白粉病的农药,葡萄病虫害未能及时去除,使得该种植户浪费了不必要的农药支出。最终导致该种植户当年的经济收入同比下降10%。

2.2 防治手段不全面

果农在进行果园管理时,在防治问题中往往出现以下问题。一是只在病虫害出现时才进行防治用药;二是对病虫害的用药较为随意。根据新疆南疆果树病虫害的种类研究可知,不同时期、不同果树会产生不同的病虫害,其生长具有可循的规律。因而在对果树病虫害进行防治时,前期监督预防和中期减少虫害影响成为关键的防治措施。而当前在病虫害防治手段上仍不全面,缺少专业的防治手段和意识,导致在实际生产中,大量使用农药、病虫害防治效果差、生态破坏严重、果园经济效益差等问题频发[2]。

3 新疆南疆主要果树病虫害防治优化策略

3.1 农业防治策略

由于不同果树在不同时期的根、叶、茎等遭遇的病虫害不同,可以遵循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在果树结果期后对果树进行修剪、剪除病虫枝,同时清除落叶,有效减少越冬虫卵和病菌。另外,果树的枝叶较为密集,果穗量较大,通风性差,为病虫害的生长和发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因而在果树结果期去除过于密集的果穗、拉高果穗与地面的距离,都能有效抑制病虫害的发生。

3.2 生物防治策略

生物防治是符合绿色发展的重要措施。主要措施是以虫治虫、以菌治菌。并且采取现代农业技术手段,对果树的生长情况进行数据采集,有效监督果树的生长情况,为果树病虫害的生长提供预警数据。例如2015年,新疆南疆某葡萄种植园进行赤眼蜂接种,减少了葡萄园中螨虫的数量,同时避免使用农药对当地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等造成影响,有效地提高了该葡萄园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3 物理防治策略

根据对新疆南疆果树病虫害的分析,可知不同果树的病原、虫害具有一定的生长规律,可以利用物理防治手段,防治病虫害。例如使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透翅蛾等成虫,减少果园中害虫的卵量,最终达到保护果园生态和消灭病虫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小玉.新疆南疆果树主要病虫害防治策略分析[J].吉林农业,2014(02):89.

[2]池振江.适于新疆红枣主要病虫害防治的生物农药筛选及应用[D].石河子大学,2014.

病虫害防治主要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柑橘;病虫害;发生规律;防治方法;重庆奉节

中图分类号 S436.66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4-0116-02柑橘是奉节县的主要支柱产业,有“一棵树养活20万人”的说法。全县种植脐橙1.2万hm2,总产量20万t,产值达到4亿元,是当地的主要产业。奉节县有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和地理优势,生产的柑橘具有个大皮薄、脆嫩化渣、色泽红润、酸甜适度、无核润肺、生津健脾、止咳化痰等特点,备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奉节脐橙远销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日本、俄罗斯、缅甸等多个国家和国内20多个大中城市。做大做强奉节脐橙品牌,除合理灌水、平衡施肥、适度修剪以外,要从病虫害防治方面狠下功夫,以农业防治为主,结合使用生物农药,禁止使用高残留农药,要做到合理用药、对症下药、适时打药、看虫施药、观天气状况喷药,以达到减少农药残留,降低产品成本,提高果品质量,增加果农收入的目的。

1 柑橘主要病害

1.1 煤烟病

1.1.1 危害及发生规律。由巴特勒小煤炱、柑橘煤炱和刺盾炱等多种真菌引起,常发生在柑橘叶、果和枝梢表面,影响树体光合作用,阻碍生长,减少产量,幼果易腐烂,果实品质低劣。

1.1.2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喷药防治,连喷2~3次,可选用0.3%~0.5%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或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400倍液喷雾,用带一定压力的水冲洗亦有效果。

1.2 流胶病

1.2.1 危害及发生规律。由疫霉菌引起,属真菌病害。主要危害主干和主枝,病斑初为褐色油状小点,后中央裂缝,常流出珠状胶汁,以后病斑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形,流胶增多,组织软腐,有酒味。受害树叶黄化易脱落,枝叶、树势衰弱,严重时整株死亡[1]。

1.2.2 防治方法。理好排水沟,合理间作,及时间伐,减少果园湿度;该病有80%的原因是吉丁虫和天牛造成伤口后引起。因此,彻底防治吉丁虫和天牛,可有效减少该病的发生;在病部采用浅刮深刻的方法,即先将病部粗皮刮去(以现黄色皮为度),再纵刻深达木质部口数条(间隔约1 cm)。然后涂以90%乙磷铝100倍液,或20%甲双安400倍液,涂多效霉菌、多菌灵、涂白剂也有效果。

1.3 脚腐病

1.3.1 危害及发生规律。脚腐病病斑多始发于土面上下10 cm左右的根茎部,病部皮层变褐,水渍状,有酒味,潮湿时常有胶质流出。在干燥情况下病组织开裂变硬,扩展缓慢或停止扩展,有的在条件适宜时又恢复扩展危害。主要危害脐橙主干根颈部,以雨水传播为主。

1.3.2 防治方法。水田注意深沟排水,降低湿度,可用石灰1 kg+水5 kg +盐0.05 kg配制涂白剂进行树茎刷白,也可用甲双安、乙磷铝防治[2-3]。

2 柑橘主要虫害

2.1 红黄蜘蛛

2.1.1 发生规律。红蜘蛛和黄蜘蛛1年可发生12~20代,有2次高峰期,第1次在4—5月为害春梢,第2次在9—10月为害秋梢,有趋嫩绿性,当新梢绿后,老叶上的害螨向新梢转移。气温高于35 ℃或低于12 ℃时虫只急剧减少,红蜘蛛危害严重时,叶片呈灰白色,失去光泽;黄蜘蛛则使叶片正面出现凸起的黄斑,进而扭曲变形。二者均造成落叶、落果及枯枝,严重影响树势和产量。

2.1.2 防治方法。在果园中选定3~5株树,每7~10 d调查1次,每次每株调查20张叶片(东、南、西、北向各5张),当螨、卵达100头/百叶时则应喷药,但花后则要求在螨、卵量达500头/百叶时才喷药,当气温未超过20 ℃,选用56%阿维2 000~3 000倍液+0.3 °Bé石硫合剂混合液,或用7.5%哒螨灵1 500~2 000倍、50%尼索朗2 000~4 000倍液、24%螨危悬浮剂4 000~6 000倍液,药剂防治需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多种药剂轮换使用,以防止害螨产生抗药性,在成螨较多时,喷尼索朗或阿波罗应加入杀成螨药剂;二是连续喷杀,不能杀卵的农药必须连续使用2~3次,每次间隔7 d;三是全面喷洒,树冠内外、叶片正反面和幼果均要喷到。

2.2 潜叶蛾

2.2.1 危害及发生规律。初孵幼虫以咀嚼式口器掀起嫩叶,嫩茎表皮,潜入取食,形成银白色弯弯曲曲的虫道,使叶片卷曲、脱落,新梢生长差,树势衰弱,严重时,秋梢嫩叶受害率达100%。春梢一般受害极轻,1年发生9~10代,夏、秋梢受害严重,秋雨地区因雨水影响喷药效果,防治难度较大。

2.2.2 防治方法。夏秋梢抽发时控制肥水,采取去零留整、去早留齐、集中放梢1~2次的抹芽放梢措施,以控制夏梢整齐抽发,中断害虫的食物链,提高防治效果,同时有利于安排喷药时间。在新梢大量萌发长达3~5 mm(米粒大小)时喷第1次药,以后隔7 d喷1次,连续3~4次。药剂可使用2.5%溴氢菊酯可湿性粉剂4 000~6 000倍液、20%速灭杀丁3 000~5 000倍液、96%巴丹原粉2 000倍液等。

2.3 叶甲虫

2.3.1 危害及发生规律。1年发生3代,以成虫在树干缝隙处、卷叶中或苔藓下越冬,次年3月底开始活动、产卵。第1代幼虫4—5月发生,第2代幼虫在7月发生,第3代幼虫在9月中旬发生。以第1代幼虫为害春梢最严重,取食叶肉,连表皮食尽,被害叶成缺刻或孔洞。

2.3.2 防治方法。清园消毒,刷白树干,消除霉桩苔藓、地衣、堵塞树洞,破坏越冬及化蛹场所,压低虫口基数;诱杀幼虫,在树干上捆绑稻草诱集幼虫化蛹,集中烧毁;喷药保梢,4—5月喷恒杀1 500~2 000倍液,90%敌百虫、天龙宝5 000倍液,敌杀死1 500~2 500倍液。树盘下面和树冠同时喷雾[4]。

2.4 矢尖蚧

2.4.1 危害及发生规律。该害虫为害柑桔叶征、小枝和果实,叶片受害处呈淡黄色斑点或至扭曲变形,严重时受害枝时枯焦,果实受害处呈淡黄色斑,品质下降。但不诱发煤烟病。每株发生3代,5月上旬、7月中旬和9月下旬是各代1龄若虫发生高峰。

2.4.2 防治方法。一是剪除虫枝、枯枝和郁闭枝,加强肥水管理;二是保护与引进天敌,对日本方头甲、整胸寡节瓢虫及寄生蜂等天敌应注意保护利用;三是重点抓好第1代幼蚧的防治。防治过程中药剂可以选用40%速扑杀乳油1 000倍液、20%喹硫磷乳油1 000倍液、48%乐斯本乳油1 000倍液等。

2.5 黑刺粉虱

1年发生4~5代,防治时期为各代的1~2龄若虫期,药剂可选用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20%快克乳油800倍液、40%乐斯本1 000倍液。

2.6 蚜虫

主要种类有棉蚜、绣线菊蚜、桔蚜、桔二叉蚜,蚜虫发生高峰与春秋梢抽发相吻合。当新梢有蚜率20%以上,新梢被害25%以上时,用药剂挑治中心虫株。药剂可选用10%吡虫啉(蚜虱净,大功臣)3 000~4 000倍液,或20%好年冬乳油2 000倍液,提倡隔行喷药,以保护利用天敌[5]。

3 小结

防治柑橘病虫害,应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原则。加强农业防治,结合田间翻耕除草,科学合理安全用药,保护和利用食螨瓢虫、捕食螨、草蛉、澳洲瓢虫、大红瓢虫、寄生蜂和日本方头甲等天敌,做到实时施药,选择对路农药品种,才能有效控制柑橘病虫害的发生扩展。

4 参考文献

[1] 胡显梅.柑橘花果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J].湖北植保,2012(2):28-29.

[2] 王平杰.汉江河谷地区几个柑橘重大病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J].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2012(2):30-32.

[3] 万忠平.柑橘病虫害的农业防治措施[J].植物医生,2011(3):23-24.

病虫害防治主要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韭菜病虫害;发生;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6.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22-0180-01

韭菜病虫危害不仅不亚于大田作物,实际上往往重于一般作物。疫病与灰霉病均能造成韭菜叶、茎严重受害而完全失去经济价值,导致大幅减产。虫害特别是韭蛆主要危害的部位是韭菜的根基表皮内,蛀食内部组织,造成韭菜茎基腐烂。而且药剂防治难度比较大,往往会因为用药量过大导致污染较重,使韭菜上市时污染物超标。为做好韭菜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实现韭菜优质、高产,使广大消费者食用放心菜,促进生产者增产增收,应在了解病虫害发生特点的基础上采取合理措施进行防治。

1发生特点

1.1病害

1.1.1韭菜疫病。其主要是对韭菜的假茎、鳞茎叶片、花薹、根等部位进行危害。假茎危害症状表现为水喷状,呈褐色软腐,叶鞘比较容易脱落。鳞茎危害症状表现为根盘处有水渍状,呈褐色腐烂,其内部组织呈浅褐色,新生叶片比较瘦弱。叶片和花薹危害症状表现为初期产生暗绿色水浸状斑点,随后病斑扩大,病部缢缩,造成叶片、花薹下垂腐烂,一般危害从中下部开始[1]。如果湿度比较大,病斑部有白色稀疏霉层着生。根部危害症状表现为根毛少,根变褐腐烂,无新根发生,植株长势弱。

1.1.2韭菜灰霉(白点)病。其主要对叶片造成危害。其危害症状表现为上半部叶甚至整片叶干枯,初期有小斑点在叶正面或背面呈散生状,斑点为白色至浅灰褐色,以后扩大至2~7 mm,变为椭圆形至梭形,一般从叶尖开始向下扩展危害。如果湿度比较大,病斑上还会有稀疏的灰褐色霉层着生。后期病斑随发展蔓延相互间连接成片,上半叶或全叶呈枯焦状。韭菜收割后偶尔可见其沿着刀口向下开始腐烂,病斑呈现“V”字状。

1.2虫害

韭菜主要虫害是韭蛆。其在东港市常年发生5~6代,有世代重叠现象。幼虫休眠过冬场所主要是韭根周围3~4 cm的土中或茎内,待翌年春季韭菜萌发时,其开始活动并取食。温室内的越冬幼虫羽化为成虫的时间是在3月中下旬,经交尾产卵孵化出1代幼虫,1代幼虫化蛹羽化为成虫的时间是4月中下旬,第2代成虫出现时间为5月下旬[2]。一般4―6月进入幼虫危害盛期。夏季雨季的到来不利于韭蛆生存,虫量有减少趋势。9月下旬至10月中旬再度危害,并呈现出1个高峰,成虫经产卵孵化后成为越冬幼虫,或者迁至温室中继续危害。成虫喜在阴湿弱光下活动,在9:00―11:00飞翔、交尾最活跃,16:00至夜间常潜伏在地面或缝隙中,有多次交尾习性,交尾后1~2 d,选择在韭菜茎部与土壤的缝隙、叶鞘缝隙及土块上进行产卵,卵大部分呈堆状,平均每雌产卵约100粒。幼虫蛀食韭菜内部组织,主要是通过钻破根部的表皮进入,然后随着寄主的腐烂进入髓部,老熟幼虫大部分将化蛹地点选择在寄主外的浅土层内。幼虫具有喜湿怕干的习性,当5 cm土层的含水量低于20%时,对其发生影响比较大,如夏季高温干旱天气对秋季韭蛆的发生量有显著影响。一般韭蛆在砂壤土、新定植的韭菜上危害重。春秋季,韭蛆成虫期、卵期、幼虫期、蛹期持续时间一般分别为3.0~6.5、4.5~8.5、15.0~18.0、3.0~7.0 d。

2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

2.1农业防治

一是轮作倒茬。实行轮作倒茬,可以显著降低病虫发生率,尤其是与非百合科蔬菜轮作。二是精细整地。选好地块后,仔细平整苗床或养茬地,趁雨季之前,对田间排涝系统进行修整,确保旱能灌涝能排,特别是露地注意排水。三是育苗移栽。育苗前对种子进行处理,采取浸种催芽的方式促进种子早发,苗床最好选用无虫床土。移栽时,鳞茎选择上以无病虫危害的为宜。四是加强田间管理。保护地注意保持通风透光,对于刚割过的韭菜地或外界温度低时,最好减少或延迟通风,严防扫地风,注意调控好湿度,做好除草工作,清除病残体,保持田园清洁。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控制氮肥,避免过量施用氮肥,定期喷施叶面肥,如植宝素、喷施宝或增产菌等[3]。

2.2生物及物理、人工防治

在韭蛆发生期,选用生物药剂防治,如用植物杀虫剂1%苦参碱醇2 000倍液,或Bt乳油250倍液进行灌根防治[4]。在韭蛆成虫羽化始盛期,利用其趋性进行物理防治,用糖、醋、酒按一定比例配制成诱集液,用量为150盆/hm2,均匀放置在韭菜地中,对降低田间成虫数量和测报其成虫的羽化高峰期均有显著效果。人工防治韭蛆,在韭菜萌芽前结合清园工作,翻开韭菜根周围的表土,将韭蛆虫体暴露于地表,从而致其自然死亡。

2.3化学防治

2.3.1防治韭菜疫病。在发病初期选择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600~800倍液,或72%克露可湿性粉剂700倍液等喷雾;阴天可选用烟剂如10%速可灵,或45%百菌清3.75 kg/hm2,分90~120个点点燃,闭棚3~4 h;傍晚可选用粉尘剂如6.5%多菌霉威,或50%百菌清,或10%沙霉灵15 kg/hm2喷撒。

2.3.2防治韭菜灰霉病。在发病初期选择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或50%万霉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喷雾;选用的烟雾剂、粉尘剂防治方法同疫病。在防治病害时,应交替使用药剂,一般7 d左右防治1次,连续防治2~3次。

2.3.3防治韭蛆。在成虫羽化高峰期选用4.5%绿青兰乳油1 0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1 500~2 000倍液,或52.25%农地乐乳油1 500倍液,或48.7%乐斯本乳油2 000倍液等进行叶面喷雾,以9:00―11:00用药效果最好。防治其幼虫,在韭菜移栽时用50%辛硫磷1 000倍液浸根,移栽后可选择辛硫磷―毒死蜱合剂,或40.8%毒死蜱乳油100倍液灌根[5];在其危害发生盛期,当韭菜叶尖出现变黄变软逐渐向地面倒伏的症状时,及时用20%喷一遍浓乳剂1 350~1 500 mL/hm2对水3 750 kg/hm2,或用48%乐斯本乳油3 000 mL/hm2,对水15 t/hm2进行灌根。为保证韭菜无农药残留,禁止在收割前或采韭薹前8~10 d用药。

3参考文献

[1] 衣杰,贾成发.韭菜主要病虫害及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J].现代化农业,2004(3):10-12.

[2] 衣杰,张向华,杨东霞.韭菜主要病虫害诊断及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04(2):10-11.

[3] 李海峰,刘振军,吴宝泉.兴安盟无公害韭菜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5(S2):197.

病虫害防治主要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防治;治理;措施

森林病虫害会在全国范围内发生,而且一旦发生森林病虫害,所造成危害是相当严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森林病虫害的蔓延速度快且危害面积大。

1.我国森林病虫害的发生特点

森林病虫害的主要发病特点分别为以下几种。a.常发性森林病虫害的危害面积极大,并且其危害面积只升不降。b.对于偶发性森林病虫害来说,一旦发病,不仅发病的面积相当大,在这期间所造成的损失也是十分严重的。c.危险性病虫害的蔓延速度极快,因此是当前威胁到森林资源情况的主要原因之一。d.由于几种不同的次要害虫在某些地区上升为主要害虫的情况,以至于增加重大危害的病虫种类。e.目前经济林病虫所造成的危害日益加重,这样一来,会对山区经济的发展与林农的致富之路产生极大的影响。

2.森林病虫害的主要种类

(1)蛀干性害虫。这一类害虫主要包括青杨天牛、青杨虎天牛、杨干象甲与白杨透翅蛾等。

(2)食叶类害虫。这一类害虫主要包括杨扇舟蛾、杨潜叶跳象、杨小扇舟蛾与刺蛾等。

(3)刺吸类害虫。这一类害虫主要包括杨圆蚧、杨牡蛎蚧、青叶跳蝉等。

(4)主要病害。主要的病害有杨灰斑病、烂皮病、杨溃疡病等。

3.导致我国森林病虫害发生的主要原因

3.1人工林面积不断增加

人工林面积的不断增加,是导致森林病虫害的发病情况日益加重的重要原因之一。据相关调查数据表明,在近几十年以来,我国的人工林面积的增加幅度约有50%。在这期间,森林病虫害的发病面积也同步增长了40%左右,并且此数据还在逐年递增。由于当前所建立的人工林普遍为单一树种或单一结构的纯林,进而会导致人工森林的生态系统变得极为脆弱。所以,主要出现发病情况,病情就会在短时间内引起大范围的暴发流行,经济也会因此受到极大的损失。

3.2天然林长期超负荷砍伐

林业的主要经济产业就是木材生产方面,因此,使天然林遭到了超负荷的采伐,进而造成天然林的数量不断减少、质量越来越低,同时由于森林生物多样性、林分原始结构与天然林的森林生态环境也出现了一定的损坏,从而加剧森林病虫害的发生与流行。

3.3国内、国际间的互相交流与人为传播

对于松材线虫、美国白蛾、松突圆蚧、松针褐斑病等几种有害生物造成的病虫害,最初是由于国外的随林产品进口到国内而引发的。另外,我国一些重大病虫害疫区为因为人为活动因素会导致疫区扩大的情况。

3.4化学农药施用不合理

当发生病虫害时,如果只采用化学农药来进行防治的方式,一方面会使病虫产生抗药性,另一方面还会进一步恶化森林生态环境。因此,只采用化学农药来进行防治的方式是绝对不可以的,而且这种防治方式的防治效果也不高。

4.森林病虫害存在的问题

4.1发生面积不断增加且防治难度大

由于人工造林的面积越来越大,尤其是单一树种纯林的增加会极大的加重病虫害。期间如果出现干旱或冬季偏暖等情况,会降低害虫越冬的死亡率,因此导致发病面积增加。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人力与技术等条件的支持,对于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将会很难进行。

4.2成灾病虫种类增多且危害损失严重

近些年来,成灾病虫的种类越来越多,其中有一些种类是由外地传入的,或是未曾发现过的。以往在防治杨扇舟蛾或天牛等一些病虫时就没有能够彻底将其防治的相关措施,因此,随着成灾病虫的种类不断增多,会严重影响到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

4.3顽固难治、暴发现象常有发生

一直以来对生态环境危害较重的几种病虫,如天幕毛虫、杨扇舟蛾、青杨虎天牛与青杨天牛等,不仅十分顽固,同时还会导致病情暴发现象。在病害初期如果没有及时监测出来,在后期发现时,要将其防治会十分困难。

4.4群众对防治重要性认识不高导致工作发动难

如果没有将相关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法律法规进行全方位的宣传,会导致一部分人民群众将防治问题看作政府的事,从而不会对其防治工作进行大力的投入。

5.森林病虫害的预防措施

对于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因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的来进行,具体的防治措施可按照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5.1加强做好森林植物检疫与监测预报工作

做好植物检疫工作可有效的预防森林植物发生危险性病虫害。在发生植物检疫对象地区,可将疫区封锁,并做好种籽、苗木等一些繁殖材料与木材的调运工作,为营造健康森林,应严格执行检疫措施,使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减少。期间还应做到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于病虫的发生与发展动态进行侦查工作,并与当地的实际气候条件与林木状况相结合,来科学的推断出病虫害的发生与发展趋势,并立即进行通报,以达到在正确的时机将其进行防治。

5.2因地制宜的做好封山育林工作

要适地适树的采取选育措施,期间应选用抗病虫力强的树种。在必要时可以进行混交,以达到完善生物群落、增加天敌数量、提高林木的保护性的目的。做好封山育林工作可有效的减少人、畜对森林植被产生的破坏。

5.3加强育苗消毒处理

苗圃的建设过程中,会在种杆与土壤中潜存一些病源或害虫,因此,在育苗中要加强对种杆与土壤的消毒工作,可保证出苗率,必要时也可进行轮作。

5.4保护害虫天敌

森林中会有一些以林木害虫为食的寄生性、捕食性昆虫,微生物或益鸟等生物,这些生物会对害虫的发生与繁殖产生一定的控制作用,因此,应将这些生物保护好,以起到防治害虫的目的。

5.5适地适树

科学的进行培育健苗、健树工作,并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人工林经营模式,同时加强防灾控灾能力。

5.6营造混交林

采用近天然林的经营模式,以达到林分中各生物之间起到互相制约的目的,稳定森林生态环境。

6.有效的生物治理措施

对于病虫害的具体的防治原则应以预防为主,期间可配合相应的治理措施,而目前最有效的防治方式是生物治理方式。

6.1昆虫病原细菌

对于防治松毛虫以及其他森林食叶害虫可选用苏云金芽胞杆菌来进行防治,这是当前我国工业化生产水平最高的一种生物农药。

6.2昆虫病原真菌

目前防治森林害虫使用最为广泛的就是白僵菌,使用时应在松毛虫低虫口密度下进行施放。

6.3昆虫病原病毒

目前林业中应用最多的昆虫病原病毒就是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且防治效果较好。

6.4昆虫生长调节剂

在选择昆虫生长调节剂时,可选择灭幼脲,因其影响环境的程度小,而且不会危害天敌,因此,这也是目前防治森林害虫中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

6.5植物源农药

在防治松材线虫方面,可选择苦豆碱,因其具有极大的杀线活性,同时其毒性还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大。

病虫害防治主要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桃 病虫害 发生动态 防治策略

安徽省砀山县地处黄河故道地区,栽培桃树历史悠久,2011年桃树栽培面积达1万hm2,产量达38万t。近20年来,随着果业结构的调整、栽培管理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方法的不断改进、气候的波动等原因,致使桃园主要病虫害的结构和发生特点也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为进一步提高桃树病虫害防治的科学性,我们对当地桃树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动态及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持续、深入的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桃树主要病虫害发生动态

1.1 一些主要病虫得到明显控制

(1)叶螨类20世纪90年代以前,主要使用三氯杀螨醇、三氯杀螨砜等杀螨剂防治果树叶螨类害虫,这些药剂的长期使用使叶螨类害虫对其产生了抗性,其防治也成为难题,所以常常因叶螨类害虫为害造成桃树早期落叶。20世纪90年代以后尼索朗、噻螨酮、哒螨灵、四螨嗪等杀螨剂被推广和普遍使用,这些药剂不仅杀螨效果好,而且药效较长,又不杀伤螨类的天敌;再加上阿维菌素被广泛用于防治桃潜叶蛾、梨小食心虫、山楂红蜘蛛等害虫,目前砀山县桃树山楂红蜘蛛、二斑叶螨等叶螨类害虫的虫口密度一般较小,已降为次要害虫。

(2)桃蛀螟桃蛀螟是杂食性害虫。寄主有向日葵、玉米、桃等,20世纪80190年代桃蛀螟在黄河故道地区危害较重,为桃树上的主要害虫之一,平均虫果率7%~12%。2000年以来随着梨、桃等果树的规模化发展,砀山地区果区内很少种植玉米、向日葵等桃蛀螟的中间寄主,目前该虫在砀山县桃园的危害基本得到控制。

(3)桃蚜20世纪90年代以前,桃蚜是桃树上的主要害虫,防治桃蚜一般使用氧乐果等有机磷杀虫剂,杀死蚜虫的同时大量杀死了蚜虫的天敌,致使蚜虫类为害猖獗,重发园片严重影响桃果的产量和质量。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广大果农基本掌握了桃蚜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特别是吡虫啉、啶虫脒的推广和使用,这些药剂不仅对桃蚜的杀伤效果好,还保护了蚜虫的天敌,目前蚜虫的危害基本得到控制,在一般年份桃蚜已为次要害虫,但在疏于防治和用药不当的情况下仍可以造成较大危害。

(4)桃疮痂病20世纪90年代以前,在桃树生长前期,果农习惯不见病果不喷杀菌剂,导致多雨年份往往桃疮痂病危害严重,降低了桃果的品质和商品价值。近年来由于防治桃疮痂病特效内吸性杀菌剂苯醚甲环唑的普遍使用,目前桃疮痂病基本得到控制。

(5)桃红颈天牛20世纪80-90年代,10年生以上的桃树树干多被桃红颈天牛为害,缩短了桃树的经济寿命,使得多数桃树的寿命不超过15年。现在桃树上推广枝干涂白、人工挖天牛幼虫、6-9月人工捕捉天牛成虫等综合防治措施,大大减少了桃红颈天牛对桃树的危害,延长了桃树的经济年限。

(6)茶翅蝽近15年来,随着砀山县果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大减少了小麦、大豆等作物的种植,并且在桃树及其他果树生产上推广了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致使茶翅蝽的虫口基数逐年减少。

1.2 部分常发性病虫危害加重

(1)桃褐腐病和桃炭疽病在21世纪以前,桃褐腐病和桃炭疽病还不是桃果生产上的主要病害。由于以防治桃疮痂病为主而使用的苯醚甲环唑对桃疮痂病的防效较好,但对桃褐腐病和桃炭疽病的防效不理想,再加上近年来夏秋季节降水量偏多,空气相对湿度大,适宜的温度及持续的阴雨天气给这2种病害的发生提供了非常合适的条件,同时果农过分追求桃产量,栽植密度越来越大,果园地面的覆盖速度和程度迅速扩大,桃园的郁闭现象越来越重,致使桃炭疽病和桃褐腐病的发生逐年加重。2008年重发园片桃褐腐病病果率高达30%,桃炭疽病病果率为16.5%。

(2)梨小食心虫近年来随着桃树的栽培面积逐年扩大,桃、梨混栽现象逐年突出,再加上雨水的增多,为有转主为害习性的梨小食心虫提供了充足的食源和较好的生态环境,梨小食心虫的危害逐年加重。在20世纪80-90年代,该虫被视为梨树上的主要害虫,其第1代、第2代在桃树上蛀食为害桃树的嫩梢,第3代以后转移至梨上为害梨果。近年来由于桃树面积的扩大和晚熟桃大面积的发展,占有较大比例的第3、第4代梨小食心虫继续在桃园为害桃果,出现了部分梨小食心虫整年都在桃园为害的现象。

(3)苹果小卷蛾近几年苹果小卷蛾已逐渐上升为砀山县多种果树的主要害虫,2009年春季在果树病虫的测报过程中发现30%的桃园新梢受害率超过30%,部分园片果实受害严重,其中失去商品价值的占5%。分析主要原因是近几年桃树面积逐渐增大,大量的嫩芽幼叶为苹果小卷蛾提供了充足的食料,促进了该虫的生长繁殖。

1.3 一些次要性和偶发性病虫危害日趋严重

(1)绿盲蝽2000年以前,绿盲蝽在砀山县果园虽有发生但数量极少,进入21世纪以后该虫的危害逐渐加重,绿盲蝽是一种杂食性害虫,不仅为害多种果树、蔬菜,还为害园间地头的藜、苋、蒿等杂草。近几年由于部分劳力外出打工,致使一些荒废地段杂草繁盛,甚至园间地头也是杂草丛生,这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绿盲蝽的发生与危害。该虫在桃树上刺吸顶梢幼叶,常致顶梢幼叶穿孔;桃果实被其刺吸后,果实表面出现开口流胶,产生一个个稍凹陷的干痂。目前绿盲蝽已逐步上升为主要害虫。

(2)桑白蚧在不同年份,桑白蚧对桃树的危害程度不同,由于桃采收后不再对桃园施药,有些桃园局部枝干布满了桑白蚧的若虫,一旦遇到干旱年份,桑白蚧有蔓延的趋势。

(3)桃一点叶蝉近几年桃一点叶蝉往往于秋季在桃园大发生,除与它的发生规律有关外,也与许多果农只注重前期管理、轻视后期管理分不开,有些果园在果实采收后便不再进行害虫的防治,致使部分桃园桃一点叶蝉肆虐成灾,使桃树提前落叶。这种危害虽然对当年的产量影响不大,但可严重影响树体的贮藏营养,导致第2年桃树不能正常开花、结果。

1.4 一些存在潜在危险的病虫不容忽视

(1)桃细菌性穿孔病该病的发生与天气关系密切,病菌只有在叶片上有水时才能从叶片的孔口侵入,所以干旱的年份该病的发生很轻,但在多雨潮湿的年份该病的发生就重,发生严重时可造成大量落叶。2008年个别重发园片病叶率达30%。

(2)桃潜叶蛾 该虫的发生程度与天气关系很大,如5、6月空气湿度大、降雨多,桃潜叶蛾的发生就重,干旱年份则发生轻。桃潜叶蛾以幼虫在叶肉内取食形成弯曲潜道,影响叶片光合作用,致使叶片破碎,提前脱落;成虫有转移为害的习性,如果控制不及时,会严重影响树体生长及当年和来年的产量。近几年由于阿维菌素的推广和使用,桃潜叶蛾目前发生

较轻,但也有少部分管理较差的果园发生危害和蔓延,如遇适宜的条件,桃潜叶蛾仍是桃园有潜在危险的害虫。

2 防治对策

2.1 加强农业措施的基础地位

(1)积极推广健康栽培秋冬深翻土壤,及时排水,多施有机肥,避免多施过量氮肥,增强树势,果园行间选种低秆作物或绿肥,及时中耕锄草,降低果园湿度,精细修剪,疏除过密枝条,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合理负载,以增强树体的抗病能力,改善果园生态条件。

(2)清除越冬病虫源由于桃树病菌主要以菌丝在病僵果和病果脱落后残留下的果台及病枝上越冬,因此秋末冬初清除落叶、落果、剪除病枝是降低其初侵染源的有效措施。配合冬季修剪,认真细致剪除树体上的于枯枝、干枯果台及病僵果,疏除多余的发育枝等是减少桃炭疽病侵染源的重要措施。

(3)休眠期喷铲除剂于花芽萌动前喷3-5波美度石硫合剂,可有效铲除桃树越冬的病虫源。

(4)生长季节发病初期及时摘除病虫果是减少侵染源的重要方法桃树谢花后,即越冬代苹果小卷蛾为害初期(这个时期树上的叶片稀疏,虫苞很容易被发现),采取人工摘除虫苞便能获取令人满意的效果。组织人力及时摘除被梨小食心虫蛀害的新梢,要特别注意刚刚萎蔫的新梢,通过摘梢可有效控制梨小食心虫的发生和危害。根据梨小食心虫的发生和为害特点,全年防治的重点应放在为害较整齐的第1、第2代上,4月底至5月初和5月底至6月初分别是第1代和第2代梨小食心虫幼虫为害盛期。人工锥杀桃树枝干上的桃红颈天牛幼虫(注意有鲜虫粪的蛀干)。

2.2 充分利用物理措施控制病虫的危害

(1)性诱剂或糖醋液诱杀根据害虫的趋化性,利用性诱剂、糖醋液等诱杀害虫,这种方法对梨小食心虫等害虫有较好的杀灭效果。

(2)性诱剂迷向利用性诱剂迷向法防治害虫就是田间使用大量的昆虫性信息素,使果园空气中弥漫性信息素的气味,能够明显干扰成虫的正常交尾,减少害虫后代的虫口密度,从而达到防治目的。2009年我们在砀山果园场进行了梨小食心虫迷向防治试验,用量为每667m2桃园用迷向丝33根,每根含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240mg,防效很好。

(3)推广和使用频振式杀虫灯。

2.3 搞好预测预报

全面做好系统调查和大面积普查。在砀山县园艺场、果园场及各乡镇设立10个病虫害监测点,系统调查每5天1次,普查每10天1次;及时掌握病虫信息,根据历年病虫的发生规律和天气情况预测当年病虫发生情况,制定防治措施,及时预测信息。

2.4 生长季节化学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