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专业的法律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中职 ;法律事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中职法律事务专业就业方向及情况
我国的法律工作者分为三类:正规化的法律工作者,包括法官、检察官、律师和公证员,国家对他们有统一的执业要求,统一的职业准入考试,在所有法律工作者中专业要求是最高的;半正规化的法律工作者,包括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企业法律顾问、仲裁员,各个行业有各自的职业准人条件,就法律专业素质而言,一般要比第一类低,但是又具有本行业的一些特殊要求;非正规化的法律工作者,包括人民调解员、基层治安保卫人员,一般不需要专门的法律知识,虽然近年来国家也对他们进行过长短不同的法律培训。这三类法律工作者都是我国法律工作者的组成部分,但是他们职业化的程度不同,分别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法律需求。
中职法律事务专业的就业方向主要为非正规化的法律工作者。法学类专业毕业的专科生就业情况并不乐观。近年来, 根据部分学校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 通过走访、问卷调查、座谈、学生社会实践等形式, 法学毕业生在其选择职业发展方向时, 大多数选择与“法”相关联的新型就业岗位,根据其个人性格特点、专业特长, 选择在企业、公司的商务部任职,他们的专业知识在商务合同的签订、谈判维护企业利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自身的价值也在实际应用中体现出来。同时, 基层法律服务工作展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基层乡、镇、村、社区对具备相关法律知识以及调节能力,同时能够忍受基层工作闲杂繁琐法律工作人员需求很大。他们一般处于经济相对落后的小城市、县城、乡镇、社区, 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 条件艰苦, 收入较低,一般本科或者高职高专法学毕业生较少考虑。但由于大量的法律纠纷发生在基层, 从法律的作用和实效发挥上来讲, 基层特别需要法律工作者以热情的笑容、熟练的法律知识为农民和社区居民提供人性化的法律服务。因此, 我们应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 对该专业的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
二、中职法律事务专业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就业形势严峻
每年大学本科、专科毕业生的数量超过10万人,越来越多的法律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摆在国家和毕业生个人面前的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根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2002年的数据,国务院部委院校法学专业学生的综合就业率为77%,在全部214个专业中排在第187位,2002年以后法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2005年成为垫底的专业。中职法律事务专业学生作为法学中专毕业生出现在社会中,其就业受到来自法律行业高学历高标准职业化以及法学专业大学毕业生人数居高不下的双重压力下显得格外严峻。
(二)法律职业的关系模糊
就我国的情况看,法律职业一般分为四种,即法律辅助事务型、法律执行型、基层法律实务型和法律技术型。笔者在此提到的法律职业主要是指法律辅助事务型。然而,现阶段中职法律事务专业在促进法律职业方面,一直存在严重的偏离。概括说来,其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中职法律事务教育没有成为中职生通往法律职业的必备条件;第二,中职法律事务教育并不以法律职业需要的人才作为明确的培养目标;第三,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等各个环节没有自觉地贯穿法律职业的基本要求;第四,中职法律事务教育缺乏应有的法律职业实践。
(三)实践性不足
长期以来,所有的法学教育都有一个特点,即:“我们有一定的法律知识,但没有运用法律知识来解剖案例的能力,我们的法律教育也许教给学生诸多的法律解释的概念,但却没有教给他们使用法律解释的技巧。”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他们只是单纯地硬搬、硬套法律条文,而对案件的具体情形缺乏全面的分析,应对突发事件、疑难复杂案件的能力欠缺。而且中职生由于年龄和心理不成熟,在面对职业环境和问题时更加显得措手无策,三年中职学习似乎对他们的工作起效不大。
(四)教学目标不明确
长期以来,我国中职法律基础教育被划归为“德育”范畴。《职业道德与法律基础》与《哲学与人生》等中职公共课统称为“德育课”。中职法律基础教育呈现“德育”属性。然而,这种属性归属缺陷明显: 1、容易导致概念混乱。“法律教育”与“道德教育”内涵不同,外延也不存在重合,将“法律教育”归属“道德教育”范畴,令人费解。2、容易导致教学目标混乱。法律基础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尊重和遵守法律的公民。道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品格高尚、对社会负责的公民。两者目标不同。将“法律教育”归属于“道德教育”,容易让施教者教学目标混乱。
三、中职法律事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
中职院校应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设计人才培养活动的具体方案。人才培养方案亦即专业培养方案, 它一般包括教学计划、课程体系和课程教学大纲三部分。笔者认为, 针对中职法律事务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应是: 律师助理、书记员、基层社法律工作者以及社区、乡镇等的法律工作者。因此, 法律事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当是: 培养具有高尚的法律伦理道德, 有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有较强的专业技能, 有较强的说、写能力, 能够较好地为地方法制建设服务的应用型法律人才。同时,结合学生警体相关课程的严格要求,使得学生通过三年的专业学习和系统训练,学生达到“六个一”法律人才培养目标, 即有一身刚正不阿的正气、有一个雄厚扎实的专业功底、有一种适应社会的实践能力、有一副思维缜密的雄辩口才、有一手运用文字的熟练技能、有一副制敌自卫的矫健身手。
四、中职法律事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修订教学计划,整合课程体系
1.合理设置法律专业课程。
由于中职学生的心理生理和基础知识的限制,结合中职学校特点,法律课程设置可以分为专业课、警体课、拓展课。(1) 专业课主要根据中职学生不同年级挑选适合其学习理解的法律课程以及相应的文化课程, 是学生成绩的主要来源, 是保证学生学习法律基础理论的主要阵地, 是保证学生法律专业学习质量与规格的主要途径。(2) 重视警体课。通过体能、制敌技巧和安全防卫等的培养与训练,使得学生有强健的体魄。(3)完善拓展课的设置。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爱好和特点及社会的需求等, 选择自然科学、社会人文科学等方面的知识,不断优化他们知识结构, 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和技能, 满足学生的个性、爱好、兴趣、特长等。
2.合理选择课程内容和教材。由于教学时间短、中职生学习能力较低,而我国法律体系庞杂、法律知识繁多,确定中职法律基础教学内容并非易事。要遵循两个原则: 1、目标原则。根据中职法律基础教学目标来确定教学内容。2、对象原则。根据中职生的特点和需求确定教学内容。他们知识基础较差、学习理论知识能力低、容易接受实用性和操作性较强的知识。因此,中职法律基础教学内容应该做到三点: 易懂、实用、有趣。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一方面, 我们要在坚持传授法学基础理论的同时, 结合国内现行法律、法规与政策,引导学生进行理论与实际结合的尝试, 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应变能力。另一方面, 我们要在所有课程的安排上, 紧跟法学发展的客观实际, 及时增加新的内容, 以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而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要为中职学生设计一套符合中职学生的法律专业教材,这样能与高职高专、本科法学教育相区别,满足中职法律事务专业学生的知识需要和学习特点。
3.注重课程功能和方法。根据 “六个一”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 我们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 开设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实践性的特殊专业课程。①开设公、检、法、律师、法律顾问及其他与法律工作有关的职业道德教育课程, 以培养学生的“一颗公心”, 使学生具有较高的法律职业道德素质。②在司法文书课程和法律逻辑学课程之外, 开设语文课、辩论与演讲方法课、速记课、律师实务、法律修辞学等课程, 并要求各专业课程任课教师布置旨在提高学生文字表达能力的作业( 专题小论文、案件分析报告或读书报告等) , 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训练文字表达能力的机会, 练就学生的“一支硬笔”。要将学生培养成书面表达好, 逻辑缜密, 能够快速、准确、流畅、简明、规范、熟练地制作法律文书及各种现场笔录的法律职业人才。③为铸造学生“一张铁嘴”, 在语言学习方面, 应开设普通话、地方通用语言、典型方言和一般的院校方所在地邻近国家语种的训练课程。比如: 在同学之间结组进行“传”“帮”“教”活动, 邀请相关专家作专题讲座, 与当地居民共同生活。同时, 开设讲授辩论与演讲方法和技巧的课程,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④注重学生警体课的学习,可在课程中安排散打,擒拿格斗等相应内容,培养学生强健体格。
4.实践教学应注重落实理论联系实际。(1) 改变过去那种法学实践教学依赖于法学理论教学的状况, 构建一条从一般应用基本技能到法律专业应用技能的培养主线, 突出操作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2) 在安排实习基地上, 要选择那些学生参与操作条件好, 动手机会多的地方, 创造条件, 让学生在实习期间内尽可能到公、检、法、司各部门以及基层社区轮转一圈, 让学生了解各部门的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3) 在确定实习内容方面, 要从增强学生作为法律工作者的职业意识, 提高运用所学法律知识解决实际案件的能力入手, 制定严密的计划、可行的措施, 以加强实习的效果。
(二)推进教学改革
1.革新教学观念。要求教师树立“以学生为主体, 以培养学生主动发展为中心”的现代教学理念,尊重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 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2.变革教学内容。要求教师压缩教学内容的总量, 要重点讲授各门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难点、疑点、重点。在给学生理解、消化和思考知识的余地的同时, 让学生有时间广泛涉猎课外知识; 要适当增加法学学科的前沿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 通过有一定的学术观点和学术动态的介绍, 让学生及时掌握法学的最新发展动态及其学术成果; 要加强理论联系实际, 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加强学生的职业技能。
3.创新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教师应结合法律课的特点多采用引导式、启发式教学等形式,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 还应要求教师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和需要,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将课堂讲授与讨论式教学、模拟法庭式教学、案例式教学、观摩式教学等方法有机结合, 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使课堂教学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过程向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动学习过程转变。
4.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法律专业要求每位教师时时把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 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特别是中职学生正处于各种观念混淆的年龄段,教师应当抓住时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如刑法课教师在讲授刑法学时, 通过实例说明任何人犯罪都必然受法律制裁, 司法人员更不能贪赃枉法、自毁前程; 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行政诉讼法学任课教师则强调程序公正的重要性, 让学生树立司法公正的理念。
5.积极开展活动。积极开展一系列学术活动, 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术氛围,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 举办法学专题讲座; 开展“每月一庭”活动; 不定期地举办各种形式的演讲比赛、法学辩论擂台赛、朗诵比赛等活动; 邀请著名律师、法官、检察官以及社区调解员等到学校, 与法学专业学生进行座谈, 就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分析, 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实现思想与思想的撞击,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等。
参考文献:
[1] 时红霞. 高职高专法律事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 .教育与职业.第5期.总第537期2007年2月中.
[2] 朱景文. 中国法律工作者的职业化分析.法学研究.2008年第5期
[3] 杨善铭. 公民教育视野下中职法律基础教学改革与创新――从美国公民法律教育属性看我国中职法律基础教育改革.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2012年4月第2期( 总第 91 期)
[4] 丁华宇.法律职业化背景下中国法学本科教育. 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第21期.总第95期.
【关键词】旅游;历史文化;中职
旅游业作为新兴产业,具有旺盛的持续发展势头。旅游业本身又是一种经济性很强的文化事业,在一定意义上,一次旅游活动就是一次广义的文化交流。如今,我国已跻身为世界旅游大国,根据专家预测,到202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第一旅游客源国和第四大旅游目的地国。同时,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着世界各国的游客,在中国之旅中他们不仅是要享受美丽的自然风光,而且更希望能够品位中国的传统文化。这一切给中职旅游专业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因此,如何适应多变的市场, 将历史文化知识与现在的中职旅游专业教学相结合,是旅游专业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紧迫问题。
1. 当前形势
1.1 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原因。首先,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产业,吃、住、行、游、购、娱是旅游的六大要素。旅游的发展,必然不断带动与之相关的饮食、建筑、交通、邮电通讯、园林、商业、轻纺、保险等行业的发展。可谓“一业兴百业旺”。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就增加社会就业机会。其次,旅游业相对工业而言不仅能创造社会和经济效益,而且对环境无害,被世界各国誉为“无烟产业”。最后,旅游经济还具有扶贫功能,旅游业是见效快、永久性强的扶贫开发项目。比如,桂林阳朔就是完全依靠发展旅游进行各种旅游配套设施开发利用,成为中国旅游名县的。
1.2 中职旅游专业现状。从外因来看,中等职业教育近年来受到高中规模扩大和高等院校扩招的影响,生源数量减少,质量不佳;从内因来看,我们培养的毕业生还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一是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学生知识体系学习与高校学生的类似,但毕业时文凭却不及高校学生,导致就业竞争失力;二是学生缺乏实践教学,高校以理论教学为主,中职以培养学生的技能为主,而中职学生极少能够参与相关实践技能培养,致使学生综合知识和能力不全面;三是教材与教学内容相对滞后跟不上形势,学生学习的知识陈旧,时效性不强,与社会实际活动严重脱节,运作不明显,从而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此外,教师没有更新观念,依然按照老套模式培养学生,以致毕业学生既不能适合本土发展需要,更不能面向全国。
1.3 历史文化的重要性。近年来,我国旅游业之所以取得迅猛发展,除经济因素起到重要的外力推动作用外,丰富多彩的中国历史文化资源在很大程度上也发挥了内力推动的巨大作用。在旅游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虽然涉及地理、文学、艺术、民族、宗教、心理等诸多领域,但历史无疑在其中发挥着特殊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如果说作为“自然之子”的人到作为自然景观的大自然中去是“回归之旅”的话,那么现代人来到作为人文景观的历史文化中去观光游历则是寻梦之旅,旅游景点的历史文化则是人类寻梦之旅的目的地。旅游离不开历史,缺少历史的旅游,不但少了几分厚重和蕴藉,也会失去不少韵味和魅力。
2. 旅游与历史文化的联系 旅游与历史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伴生关系。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有着极其丰富的同历史有关的旅游资源,在中国旅游离不开历史,这几乎是人人皆知的常识。两者关系主要体现在:
(1) 作为一个旅游者,我们主要是想在异时异地寻求一种内心的愉悦与精神的满足,可是在陶醉异地的别样风光时,又会不经意追溯起那些与之相关的历史场面,这些历史的沧桑感、沉重感、自豪感常常是旅游者梦寐以求的情感体验,是其实现内心愉悦与精神升华的途径。这往往是旅游者所期待的。
(2) 对于旅游者而言,历史文化类旅游资源所积淀的历史蕴涵――诸如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典型的历史遗存等,常常“具有永恒的吸引力”。 旅游资源是“藏着”的时间在特定空间的“再现”,有着很强的“原真性”和“可读性”,是不可多得的旅游吸引物。这些客观存在的历史性旅游资源不但是旅游文化物质层面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因其反映着特定历史时代的思想观念、精神风貌、艺术风格、社会现实等,被旅游者一次又一次向往。
(3) 旅游业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使历史文化不断的转化为旅游资源。历史文化类旅游资源虽不是因旅游活动而产生或为旅游活动所创造,却可以为旅游活动所利用,经旅游开发转化为旅游文化。比如名胜古迹、历代建筑、古典园林、历史纪念地、近代革命遗址和名人故居等方面的特色旅游都是典型的案例。
3. 历史文化知识对中职旅游专业教学的作用
3.1 运用历史文化知识,丰富旅游专业理论教学。众所周知,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与血脉,又是一个城市的名片和象征,同时也是一个城市经济实力,特别是综合竞争力的一个重要体现。作为旅游专业的教育者,端正以构筑旅游文化为目的,合力吸收历史文化资源的态度,在平时旅游职业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历史文化知识方面的教育,尤其与旅游景点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将有助于学生更好从事旅游行业。
我们广西柳州就是一个历史文化底蕴非常浓厚,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柳宗元文化、白莲洞柳江人文明、中国奇石文化、文庙和东门城楼等都是已经或正在被开发与运用中的历史文化旅游景点的典型,但是我们现行的中职旅游教学中却没有丝毫的提及,假设我们能够在专业教学中加入这些本地旅游景点的历史文化知识的传授,同时引导学生学会再旅游技能训练中积极去发掘、开发和利用这些历史文化,那么我们的毕业生将直接可以为本土旅游服务,解决学校毕业生对口就业与本土紧缺旅游专业基层从业人员的问题,实现学校与企业双赢。
3.2 以历史文化为渠道,实现学生专业实践教学。中职学校必须改变过去实践教学过分依附理论教学的状况,充分重视实践教学在培养旅游专业学生应用能力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比如,针对导游业务课程,需要学生实际操作导游讲解过程,长期到校外实习又不切实际的情况,我们可以以本学校作为实景,用学校的悠久历史作为内容,组织学生进行模拟导游,使学生拥有固定学习实践场所,增强其语言组织能力和口语表达,而且学生深知学校历史,易增强他们的爱校心与荣誉感。
此外,职业技术教育的生命在于它的社会性,职业学校能否培养具有职业能力的人才,很多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参与程度。学校积极建立一批相对稳定,涵盖旅行社业、饭店业、旅游景点业和旅游运输业等旅游产业的校外实习基地。结合我校实际,我们可以与柳州大龙潭、柳州博物馆、白莲洞旅游区和柳宗元景区等企业实现联合办学,这样不仅将学生在校学习的旅游与历史文化知识进行实际操作灵活运用,而且让我们的学生接触社会,了解就业形势和就业市场,以及专业的社会需求,从而明确自身发展方向。同时学校可以了解用人单位需求,有效解决供需脱节问题,实现订单式培养模式。
3.3 知晓历史文化知识,自觉参与旅游资源保护。通过在旅游专业学习中,渗透历史文化知识的教育,可以让学生深知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经历了一个多么漫长的积累、沉淀的过程,经受了多少风吹雨打的岁月,牺牲了多少仁人志士,才不至于像古巴比伦、古印度等文明那样出现中断,而能够如此厚重,连贯的展现在世人面前。这样,学生在从事旅游职业时,心中就会有尺度。知道保护是种责任,无论出于什么目的,谁都没有破坏、损毁历史文化的权利。谁一旦丢弃了历史文化也就丢失了文明。
现代旅游最缺失的是对自然和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保护和利用,是构建先进、健康的旅游文化。旅游业的发展需要旅游文化,旅游文化又必须从历史文化中汲取营养。保护历史文化绝不是简单的“历史还原”,而是一次“文化深造”,以丰富的历史文化沉淀为依托,构建我们的城市文化旅游圈。使之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公共资源,成为旅游业和其他产业的文化内涵,历史文化遗产也只有为更多的人所了解、认同才可能有文化的传承,文化才能有生命。我们的学生在宣传旅游的同时,就自然传播了文化,保护了资源。
3.4 知晓历史文化,提升旅游内含与品位。历史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长期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杰作,毁之不再生,催之不可成。历史文化遗产,让它在今天现代化中继续发光,正是一种现代文明的象征。历史文化的传承不仅影响旅游文化的确立,还直接影响到旅游业的市场作大、作强和健康发展。没有历史文化的挖掘和传承,就很难建立起有自己特色和定位准确的旅游文化,没有历史文化的旅游从业者,就很难改变自己就业工作的消极态度,致使出现频繁跳槽,不能安心工作和不能正确理解旅游服务工作的价值和意义等现象。
在旅游专业教学中,加入相关历史文化知识的学习,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工作态度和协作精神,增强他们所学旅游知识的内含,提升自我文化品位。如果一个地区的旅游业或旅游从业人员能够发挥当地历史文化的推动力和渗透力里,把其力量熔铸在地区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就有利于在旅游规划与开发的过程中深刻挖掘其深厚底蕴和“文脉”特征,打造旅游精品,提高旅游竞争力。
文化与经济发展相结合是发展旅游业的必由之路,利用文化来发展旅游业、繁荣经济,是世界旅游业发展的潮流,也是商业与经济发展的趋势。综合我国的国情,将历史文化与旅游业相结合,也必然会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所以,旅游专业的中职教育任重而道远,需要专业教师具备创新精神,传授旅游专业知识的同时增加历史文化知识的熏陶,重视理论同时也要倡导动手实践。让我们培养的学生能够努力达到现代旅游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即需要“具有强烈的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操作技能,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和良好的品位素养气质”的旅游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文健,《让历史教育走向广阔天地――兼论旅游的历史教育功能》,《探索与争鸣》2004年第4期
[2] 张培茵,赵 阳,石长波,《关于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方法的思考与实践》,旅游学刊――人力资源与教育教学特刊,2004,第7期
【关键词】双师指导法 旅游管理专业 企业实习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7-0183-02
1.引言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为从事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众多旅游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实行强化专业理论课程、实践课程成体系并相互融通,这对学生集中学习,完善知识系统,掌握专业技能,找到就业的方向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实习作为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的重要环节,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企业实习,让学生真正学有所获是我们面临的难点、重点问题。在旅游管理专业企业实习中实行双师指导就是一种积极的探索和进步,在实习过程中对学生配备双师队伍,负责跟踪学生实习全过程, 对实习学生进行全面指导。
2.旅游管理专业企业实习的必要性
2.1旅游行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据旅游业权威分析,中国正在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在2020年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已经成为世界最主要的客源地。在对旅游发展政策上,从《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家旅游休闲计划纲要》的出台,到《旅游法》的正式实施,再到现在“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政策部署,旅游行业市场格局正发生着强劲不断变化的态势,旅游行业人才的需求将日益旺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旅游人才的培养,而旅游人才的培养主要靠旅游教育,旅游企业对就业人员的需求除要求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外,更多的是具备实践的能力和经验,学生通过企业实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从而形成较高的职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2.2优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需要
高职类旅游管理专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探索产学研结合,实施校企合作办学,实现以旅游企业岗位需求为出发点、以满足旅游行业为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学生通过实习可以进一步加深对所学专业课程的理解,实现和行业、社会的零距离接触,使专业技能和就业能力能到锻炼和提高,为以后从事旅游企业相关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对学校来说,通过产学研,与旅游企业的合作,掌握旅游企业对旅游人才的需求变化情况,及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社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3.“双师指导法”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企业实习中应用
所谓双师指导法是指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企业实习中,配备校企结合的专兼职双师队伍,即以专业教师为主体的专业实习指导师和以企业管理骨干为主体的实习指导师, 负责跟踪学生实习全过程, 对实习学生进行全面指导。切实保证培养学生的工作实践技能,实习生由企业和学校共同管理,相互配合,对学生企业实习进行全过程质量管理。
3.1 校企“双师”共同制定实习指导书、任务书
由学校专业教师与企业业务骨干一起研究商讨实习目的、实习形式、实习内容、考核方式等,有专任老师与企业骨干共同执笔完成“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企业实习指导书与任务书,明确规范学校、企业、学生的责任和任务。
3.2 校企“双师”共同开展学生实习前的专门培训
学生到企业正式实习前需把企业的业务骨干请进学校走进教室,校企双师共同开展专门培训,主要包括实习动员、企业概况、实习任务、实习管理四大块的培训。实习的主体是学生,实习是否有成效,关键在于学生的心态和适应能力。在实习前的动员培训中,校内专业实习指导师首先要调动学生实习的积极性,讲解实习的目的、意义和实习的管理要求,突出实习对于专业技能的提高和对综合素质的培养。还要通过对实习任务的详细讲解,细化到每周实习任务的布置,让学生在实习中有心理预期,带着任务去学习,明确不同的实习角色实习任务的差异。详细地、客观地向学生介绍实习单位的基本情况、实习条件,既要讲有利因素,更要讲困难,以便学生做好思想准备,使实习的积极性得以持久。同时校外企业实习指导师深入学校课堂,从实践的角度对实习学生提出相应的要求,涉及到职业道德的引导,保守企业秘密以及如何更快地适应企业工作、更好的开展工作等。
3.3校企“双师”共同深入实习中进行全程指导
对校内配备的专业实习指导师则是要求其每天深入企业去了解学生实习的状况,检查实习生出勤签到签退表,并及时解决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坚持每周召开一次实结会,检查学生实习任务完成情况,以及实习日志记录情况,做到全面动态管理企业实习。而校外的企业指导教师则重点进行工作上的指导,以师带徒制,全面学习旅游企业经营管理,对学生较为集中的实习企业,建立企业教室,在实习工作之余,每周集中安排企业与学校指导老师开展双师授课,总结交流实习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3.4校企“双师”共同对学生实习进行实习考核、总结表彰
学生完成实习后,企业指导教师要对实习生在出勤纪律、职业道德、专业素养、团队意识、沟通能力、以及工作主动性与积极性等方面进行鉴定,校内指导教师通过学生的实习日记、实结报告、实习鉴定和指导教师的评价综合评定学生实习成绩,并评选出一定比例的优秀实习生以资鼓励。充分体现了对学生实习考核角度的多元化,注重学生与双导师在实习考核中的互动性。
实习单位是学生实习的重要载体,校外企业指导教师更是学生实习效果体现的关键,结合校内专业实习指导师和实习学生对实习单位以及企业指导教师的评价,校方会做出是否与该实习单位再次合作的判断。也就是与实习单位合作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实习单位对实习生不重视,管理松懈,企业指导教师对学生实习指导不多甚至不指导,不能实现学生实习的目的和效果,就要终止与该实习单位的合作,另辟新的实习单位与企业指导教师。
参考文献:
[1]孙庆春.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习研究[J]. 文教资料,2008,(5):196-198.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如何培养出符合行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各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必须深入研究的一个问题。根据目前我国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现状,本文以基于工作过程的《旅行社业务》课程开发为例,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开发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1 我国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课程设置不能体现职业技能教育目标
传统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大部分高职院校专业课设置上以理论课程为主,主要突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开设课程范围广泛涉及旅行社、旅游景区、酒店管理等多个方面,但理论知识偏多,实践性知识偏少,缺乏适应行业需要的职业技能课程。在这些课程中,餐饮、客房、前厅等酒店管理相关课程实践技能培养目标明显,而与旅行社相关的课程中除了导游业务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外,其他课程均属于理论为主的课程,且大部分课程主要围绕学生的导游资格证考试展开,不能体现职业教育突出实践技能培养的目标,课堂教育不能适应旅游企业的人才需求。
1.2 在教学模式上不能突出实践技能的培养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大部分课程的教学模式仍以传统的理论讲授加案例分析为主,不符合现代教育规律,不能体现学生课堂主体地位,不能突出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学生缺乏实践锻炼的机会,更谈不上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①以《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为例,作为旅行社方向的主干课程,此课程涉及旅行社组织机构、旅行社产品设计、旅行社市场营销、旅行社财务管理、旅行社人力资源以及旅行社接待与导游业务等内容,这其中有很多内容和其他课程相重复,而且整个课程以理论知识为主、缺乏企业实践内容,不能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1.3 师资结构单一,教师缺乏企业实践经验
目前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大部分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这部分教师虽然具备完整的旅游管理知识体系和较高的理论水平,但由于缺乏旅行社工作经历,使得在教学中不能真正实现理论结合实际,因此,所讲授的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并不实用,给人以华而不实的感觉,同时,学校欠缺与旅游企业的深度合作,学校很少利用行业资源,所谓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和行业专家,只有虚名,很少能够真正走进课堂成为学校的教学资源。
1.4 缺乏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长期以来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局限于酒店方向的餐饮服务、客房服务等,而旅行社方向的课程基本不涉及实践教学,同时,绝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没有建立相应的旅游模拟实训室,也没有形成一套便于操作、合理可行的实践教学体现,仅仅依靠几次校外参观实践,远远不能满足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的要求。
2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开发
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的要求,本文以《旅行社业务》课程开发为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②
2.1 通过对旅行社典型工作任务研究,改革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
通过对沈阳各大旅行社和我校以往毕业生的调研,我们发现,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在旅行社主要在导游、计调、外联三大业务部门工作,而旅行社人才缺口最大的也正是这三个业务岗位,由此我们认为旅游管理专业应根据这旅游社三个典型工作任务,所需的主要职业能力,调整课程设置。如将原有的《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拆分为,《旅行社业务》、《旅行社人力资源管理》、《旅行社财务管理》三门课,一方面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同时,突出旅行社职业能力的培养。其中,《旅行社业务》由“导游业务”、“计调业务”、“外联与营销业务”三部分组成,分别安排在第2、3、4学期授课。
2.2 根据各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能力要求,调整课程学习情境
根据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理论,每一个典型工作任务都应该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而根据此工作过程科学、正确地设计学习情境是基于工作过程课程改革的关键。③以《旅行社业务——计调业务》为例,根据完成计调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教学内容,将旅行社计调工作的基本内容、基本操作方法和工作程序贯穿其中,在组团社计调、地接社计调、出境游计调3个学习情境及7个子情境的任务驱动下,使学生掌握线路设计、计划统计、订票业务、订房业务、订车业务、订餐业务、关联社联系、调度变更、危机处理等主要业务技能,使学生能将其灵活应用于工作实践。为学生将来进入旅行社实践和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通过对基于工作过程课程的学习,应达到毕业后不仅能完成职业的某一岗位的工作,而且可以从事多个岗位的工作;不仅能适应某一企业的需要,而且能适应不同企业的需要;不仅能完成当前的岗位工作任务,而且具有完成未来岗位工作任务的坚实基础。
2.3 丰富教师实践经验,灵活制定实践教学计划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要求教师具备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以起到对学生学习的辅助引导作用。如:教师能够根据组团任务的要求,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地接社的联系方式,协助学生完成与地接社的联系沟通。因此,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必须制定教师企业实践计划,有计划的安排教师进入旅游企业顶岗实践,通过实践使教师一方面深入了解行业发展现状,另一方面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水平。
同时,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必须加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力度,由于我省旅游业具有明显的淡旺季之分,因此,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可根据旅游市场的需要进行灵活安排,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学校的实践教学体系,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和职业素质,也可以为学生将来的毕业实习奠定基础,从而实现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性人才的培养目标。
辽宁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基于工作过程的旅行社业务精品课建设模式研究”成果
注释
①刘艳.创新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想.辽宁省交通高等专业学校学报,2009.6.11(3).
关键词:旅游文化教学 项目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 历史情境构建
一、问题的提出
旅游文化不仅是中职导游专业的核心课程,而且还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提升学生的导游职业能力的重要课程。高等教育出版社新版中职《旅游文化》教材,构建了“核心课程+教学项目”的专业课程新模式。教材采用了项目教学法,共分八个子项目。旨在提升旅游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旅游专业学生的核心技能。但是在实践教学中,若纯粹采用单一的项目教学法,势必显得势单力薄,而且较难达到项目教学法所企求的教学目标。
为凸显《旅游文化》教材的教学宗旨,笔者将项目教学法和情景教学法进行了有效融合。并基于多年的导游教学和导游岗位的实践经验,探索出了项目教学法下的情境构建教学模式。笔者以《旅游文化》项目二“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为例,对项目教学法下的历史情境构建进行研究。
二、理论依据
1.项目教学法的特点
项目教学法作为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完成一个完整的“工作项目”而进行的学习的教学方法,它将传统的学科体系中的知识内容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围绕项目开展教学,使学生直接全程参与,体验、感悟、论证、探究。
2.情境教学法的特点
情景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学要求,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3.项目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有效融合的基础
对项目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进行比较分析后,可以发现:两种教学方法的宗旨是一致的,都是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两种教学方法关于师生的定位是相同的,都认为学生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角,而教师则是配角,只起到引导、指导和监督的作用。但是项目教学法更侧重于学习任务向工作任务的转换,而情境教学法则注重于学习情境向工作情境的转换。
基于此,两种教学方法进行有效融合后,则能形成一种优势互补,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因此,笔者提出了“项目教学法下的情景构建模式”。该教学模式能让学生带着教师布置的工作任务,在虚拟的工作情境中,逐步展开完成工作任务,从而帮助学生将知识能力转换成职业能力。
三、旅游文化项目二历史情境构建模式
旅游文化项目二是“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该项目的活动任务是“认识各历史时期”。教师先将这一活动任务转换成工作任务对学生予以布置。通过对各主要历史时期的认识,最终转换为人文景点的导游词讲解。主要历史时期可以选:秦朝、两汉、三国、隋唐、两宋、明清。如:教师让学生在完成对北宋的认识后,就地取材选择了横店影视城的“清明上河图”景区。让学生对该景点进行模拟讲解,最后进行实地讲解训练,并由教师对学生的讲解进行审核、考评。
教师布置完工作任务后,应着手构建历史情境,让学生通过对历史情境的感知、体悟和再现,完成角色的转换,并能在虚拟的工作环境中,完成老师布置的工作任务。构建项目二的历史情境分成以下三个步骤完成。
1.感知历史情境
源远流长的中国历史,纷繁复杂的中国文化,令中职导游专业的学生感到很难把握。在构建历史情境的第一阶段,教师可采用图片、文学作品、视频、故事等多种途径来营造历史情境,帮助学生完成对历史情境的感知过程。上述材料准备可由教师为主,学生为辅来完成。
(1)用生动、形象、直观的图片,帮助学生感知历史情境。生动、形象、直观的图片不仅是教材知识的补充,而且可以帮助教师营造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完成对历史情境的感知。
历史图片可以分成历史版图、历史人物图、战争形势图、历史古迹图等。教师可以利用新版《旅游文化》教材中较丰富的图片资源,同时还可以从网络图库中有选择地收集图片。如:北宋没有完全统一中国,先是辽国、西夏对峙;后来又有金政权和蒙古族的崛起。这段历史政权的演绎,若没有“北宋、辽、西夏”历史版图,学生就会感到困惑。而有了历史版图以后,学生就较易把握频繁的政权更迭。
(2)用经典的文学作品,帮助学生感知历史情境。中国的文学作品品类繁多。在诗词歌赋中,有不少是咏古怀史类的。而在小说中对历史又多有涉及。因此,巧妙地利用文学作品中的精彩片段,或是人物形象,故事情节都可以较好地帮助学生营造历史情境。如:在讲到北宋的“靖康之耻”时,可以结合金庸的小说《射雕英雄传》。小说中的故事情节,就有金兵入侵中原这段历史。金庸还为他笔下的两位男主人公,分别取名“郭靖”“杨康”,来影射“靖康之耻”这段民族的耻辱史。教师也可用岳飞那首气壮山河的《满江红》来讲述北宋历史。
(3)用感官冲击力较强的视频,帮助学生感知历史情境。教师还可以利用视频较好的感官冲击力,来营造历史情境。如:运用《百家讲坛》来帮助学生解读历史,感知历史情境。《百家讲坛》对各主要朝代的历史,都有进行讲述。如:关于宋朝的历史,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史上最牛历史老师”的袁腾飞,所主讲的《两宋风云》。
(4)用生动曲折的故事,帮助学生感知历史情境。“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教师应将历史知识、历史史实故事化,以曲折的情节和幽默的讲解去吸引学生。学生有兴致了,对历史情境的感知也会更加深刻。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己讲故事。在讲故事时,学生模拟导游,把其他师生当作游客。讲故事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能让学生更好地感知历史情境。
师生的故事来源可以是《中国通史》《史记》《上下五千年》等正史,也可以是野史。正史和野史的结合,可以为下面学生改编、创作导游词做好铺垫,这样能使导游词雅俗共赏,符合不同游客的欣赏需求。历史故事繁多,教师应指导学生精选老百姓喜闻乐听,并与景区关联度较大的故事。如:在两宋的历史情境感知中,学生可选择讲述“杨家将一门忠烈”“包拯铁面无私”等故事。
2.体悟历史情境
通过阶段一,教师帮助学生营造历史情境,学生通过图片、文学作品、视频、故事等多种途径感知了历史情境,从而获得了对某一朝代历史的了解。在第二阶段,学生将继续认识历史,体悟历史情境。在阶段一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专题PPT演示和历史课本剧表演来体悟历史情境。
(1)专题PPT演示。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大组,每个大组制作一个专题PPT。历史专题可以是学生自己感兴趣的,亦或感到比较困惑的知识,然后将其制作成PPT。并派代表在课堂上向全体师生予以演示,在演示的过程中进行解说。演示结束后,让师生共同参与讨论,最后由演示者,对其演示的主题进行归纳总结。
学生普遍认为,两宋是积贫积弱的朝代。因此当教师介绍两宋的经济、教育科技、文化之鼎盛时,学生多有疑惑。学生通过资料的查找,制作完成了“灿烂的宋代文明”PPT。最后演示者引用了陈寅恪的话,对宋代的文明进行了归纳总结“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灿烂的宋代文明”PPT,让学生深刻地认识了宋代文化的发展之辉煌,体悟了宋代的历史情境。
(2)历史课本剧表演。所谓“历史课本剧”,就是把历史教学项目中有情节的部分,改编成剧本。近两年,“穿越剧”非常流行。所以历史剧本的改编、参演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学生根据改编的课本剧,来充当里面的角色,并通过自己对人物的理解,把人物角色较为鲜活地表演出来,从而充分理解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及时代特征。表演的过程是学生认识、体悟历史情境的过程。它可以帮助学生全身心的感触历史,有助于理解历史人物和把握历史脉络。
当然,在“历史课本剧”从编导到演出的整个过程中,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指导与点拨。而且由于受时空条件的限制,所编的剧本必须短小精悍。如:在两宋的历史中,学生挑选了关于包拯、杨家将、岳飞的一些小故事、小片段进行表演。
3.再现历史情境
通过前面二个阶段,学生了解、认识了历史,并全身心地感知、体悟了历史情境。但历史情境最终能否真正在具体工作中得以再现,学生能否对相应的人文景点进行讲解,这是完成项目教学目标的关键所在。阶段三再现历史情境就是对学生完成项目教学后的一次评审和检验。再现历史情境分二步进行:第一步是在导游实训室中,对景点进行模拟讲解。第二步,是把学生带到景点中,让学生亲临其境进行讲解。
(1)导游实训。教师可以选择和历史相关的人文景点,播放VCD或DVD,让学生在多媒体立体虚拟景点场景中,进行讲解。教师事前可以将景点的概括知识、背景知识、原有的导游词等相关资料给予学生。学生自行进行准备,并利用前面两阶段,对历史情境的感知和体悟,对老导游词进行适当地修改或补充。如:播放横店影视城的“清明上河图”景区的片子。该片子中的各类建筑物,包括城门、虹桥、府衙、私宅、酒楼、店铺等较好地再现了北宋的历史情境。学生跟随片子的内容,和着片子的节奏,融合自己之前对北宋历史的了解和认识,对该景区进行了介绍。学生介绍完毕后,师生可以参照景区导游资格证书面试和国家职业资格导游证书面试的标准,对其讲解进行评价。当然,如果旅游文化课时不够的话,可以利用现场导游课的课时或是课外时间进行实训。
(2)导游实习。导游实训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校内的虚拟、仿真的工作情境。节省了物力和财力,但是它不可能完全替代真实的工作情境。所以,教师在完成项目二的整个教学后,至少应安排学生进行一次实地景点的导游实习。如:教师带学生去横店影视城的“清明上河图”景区,让学生在更为真切的氛围中,沉浸在北宋的历史情境中。通过导游词的讲解,对历史情境进行生动地再现。从而真正实现了项目二教学的学习任务,完成了教师预先布置的工作任务。教师可以将其实习的过程,用摄像机拍下来,回校后进行情景回放,再对其进行综合评审。另外,学生还可利用寒暑假,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对历史情境的再现则更为有效。
从阶段一、阶段二到阶段三的历史情境构建模式如下图所示,是一个递进发展的过程。通过最初的历史情境的感知,到历史情境的体悟,最后到历史情境的构建。在完成对历史情境的构建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历史知识,而且完成了项目教学的任务。
综上所述,项目教学法可以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从而能让学生带着学习任务,自主地进行创新学习。而情境教学法则注重工作场景的模拟,可以更好地让学生感知、体悟、熟悉职业情境。在新版《旅游文化》教材中,在项目教学法的教材体例下,适时融入情境教学法,构建以项目任务为主题的情境,能更好地发挥两种教学法的优势,形成优势互补。学生在学习项目下构建情境,在情境背景下完成学习项目。此教学模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而且能帮助学生将知识能力转换为导游职业能力,并能提升学生的综合导游素质,达到中职导游专业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叶宜同.激发课堂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中职《旅游文化》课程教学案例[J].职业,2010(23).
[2]杜江.旅游文化与旅游服务[J].旅游发展研究,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