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市场经济基本原理内容

市场经济基本原理内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市场经济基本原理内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市场经济基本原理内容

市场经济基本原理内容范文第1篇

关键字:行政性垄断 经济法原理 反垄断立法

一、我国反垄断的一般性问题

所谓“垄断”,是指特定的主体(或行为人)为了获取超额垄断利润而实施的限制或排斥市场自由竞争的行为。垄断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它不但阻碍了经济自由,而且限制了经济竞争,同时还践踏了经济民主,扰乱了经济秩序。垄断的分类学界有多种观点,我认为,结合我国反垄断的实践,较为深刻的分类方法,当属根据垄断的产生与行政权力的关系所作的分类-将垄断分为“经济性垄断”与“行政性垄断”。

所谓“经济性垄断”,是指企业或企业联合体利用自身的经济优势或者通过企业合并、签定垄断协议等行为限制或排除企业间竞争的行为。经济性垄断虽然产生于竞争导致的资本集中,但是它却有悖于我国大力发展生产力的要求,妨碍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所谓“行政性垄断”,是指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凭借其行政权力排斥、限制市场竞争的行为。行政性垄断的实质是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滥用行政权力限制和排斥公平竞争的一种超经济性垄断。所谓“超经济性垄断”,是指由本身来自市场之外,与市场要素及市场运行的自然法则没有直接联系的原因所引起的垄断。我国的行政性垄断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即“地区性垄断”和“行业性垄断”。所谓“地区性垄断”,是指某一地区的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为保护本地企业和经济利益而实施的排斥、限制外地企业参与本地市场竞争或本地企业参与外地市场竞争的行为。例如,限定单位或个人只能经营、购买、使用本地生产的产品或者只能接受本地的企业或个人提供的服务的行为;对外地企业相对于本地企业实行歧视性待遇(如价格歧视、税费负担歧视等)的行为。由于“地区性垄断”的目的是导致地区性封锁,因此可以称其为“块块垄断”。

所谓“行业垄断”,是指政府及其主管部门为保护本部门的企业极其经济利益,滥用行政权力而实施的排除、限制其他行业参与本行业竞争的行为。行业垄断的表现形式与地区垄断的表现形式大体相同,其实质都是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滥用行政权力干涉竞争自由、排斥限制竞争的行为,区别在于行业垄断的实施范围限于行业内部。由于“行业垄断”的目的是导致行业性封锁,因此可以称其为“条条垄断”。

依循上述,行政性垄断产生的根源是行政权力的恶性膨胀及滥用。正是从这个角度看,可以说,行政性垄断的危害要比经济性垄断的危害严重。因为,行政性垄断,是以行政强制力为后盾的,它往往是政府及其所属部门通过规章、命令、决定的方式来排斥、限制企业之间的自由竞争,从而达到垄断的目的,具有鲜明的行政强制性和不可诉性。据此,行政性垄断与经济性垄断有更广泛严、重的影响。

在西方的经济学及法学上,一般所指的“垄断”,仅指“经济性垄断”,并不包括“行政性垄断”。然而,从我国的实践出发,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相对于西方的市场经济并不是很发达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的经济性垄断发育得并不充分,不是典型的经济性垄断;相反地,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的行政性垄断十分发达,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可以确切地说,在我国,反垄断的主要任务是反行政性垄断。

正因如此,本文主要对我国的行政性垄断进行经济法原理的解析,探寻我国反垄断的法学理论支持,相应地,在我国反垄断立法的层面上进行回应。

二、反行政性垄断的经济法原理解释

(一) 经济法原理的一般性问题

任何部门法都有其基本理论问题,这些基本问题是该部门法的理论基石,也是法学研究的立足点。从一般的观点看,经济法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为了弥补民商法调整之不足而产生和发展的。因此,经济法除了具备所有的部门法所共有的属性外,必然还要具有它作为一个特定历史产物所具有的基本特征。这些基本特征的理论化,就是经济法的基本原理。一般来说,经济法基本原理的主要内容有:经济法的地位、经济法的价值、经济法的宗旨、经济法的研究方法等问题。也有的学者,从宏观上将经济法的基本原理划分为几大板块,即方法论、价值论、本体论、运行论等等。[1]总之,无论如何划分,经济法的基本原理应属于法哲学的范畴,其内容应是经济法成为其部门法的根本性的问题。

综观经济法的整个体系,不难发现,贯穿经济法各子系统的一条主线是“政府与市场”的二元结构假设。“政府与市场”的二元结构假设是经济法研究中最基本的研究方法。主要原因是,经济法是政府对市场经济的调控、规制之法。在经济法律关系中最基本的两方主体就是政府与市场。政府与市场二者的组合与协调也是经济学永恒的主题。不同的经济学说和理论的基本分野就表现在对二者的尊崇和强调的程度上的差异。[2]相应地,在经济学的发展史上出现过自由主义经济学、干预主义经济学和混合主义经济学。不同的经济学说结合我国的实践,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可以这样概括,“政府与市场的作用边界应该确定为:凡是市场自身能够解决的问题,政府就要止步;凡是市场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或者虽然能够解决但成本过大的问题,应该由政府加以解决。”[3]此即所谓“市场第一性,政府第二性”。政府只有在“市场失灵”,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时,才应介入经济生活,对国家经济进行干预和调控。

(二)反行政性垄断的经济法原理解释

行政性垄断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一种表现,然而,它既非合理也非合法。它是行政权力恶性膨胀和滥用的体现和结果。行政性垄断就是“政府与市场”的二元制衡架构失衡、变形所导致的。譬如,一些行政性公司,具有行政管理和生产经营的双重性以及一些挂靠行政部门享有优惠待遇的企业,凭借政府给予的特权,具有其他一般企业均不具备的优势,在某些商品的生产销售以及原料采购上处于垄断地位,限制了公平竞争。又比如,某些地方政府,为了阻止外地的产品进入本地市场,专门地方文件,禁止本地的单位及个人经营外地的商品,如若违反该禁止性规定,则会遭到没收或罚款的处罚,等等。

归根结底,行政性垄断产生的根源在于政府没有明确它的应然角色,对市场自身的规律机制人为地扼制、破坏。在应由市场独立发挥作用的场合,政府强行介入对经济进行干预,使市场机制发生畸变,严重地阻碍了我国市场机制的发育,破坏了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概言之,行政性垄断是政府与市场二者的恶性互动,反行政性垄断的立足点应该是彻底杜绝政府对市场经济的不良干预,恢复市场自身应有的生机与活力。不但如此,滥用行政权力、进行行政性垄断还为某些政府官员创造了“寻租”的机会,产生了大量的权钱交易,从而引发腐败问题,严重地毁损了政府的形象。

三、反垄断立法中的反行政性垄断

依循前面的论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我国的反垄断主要是反行政性垄断;而反行政性垄断主要是应明确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应扮演的角色。因此,在我国反垄断立法的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之时,对反行政性垄断的经济法哲学问题作出回应,主要是应厘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应扮演的角色,尤其在市场规制方面的行为尺度。

诚然,反行政性垄断还是一个关乎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问题,但是,就反垄断立法而言,我认为,应解决如下一些问题:

首先,应明确界定行政性垄断的标准。考虑到我国的行政性垄断比较发达、成型,可以采取列举式的方法将行政性垄断的表现形式以分类列举的方式进行表述,这样有利于司法实践的具体操作。其次,应确定反行政性垄断中的救济机制。申言之,行政性垄断就是由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滥用行政职权引起的,那么,行政性垄断的可诉性就一定要作明确的规定。并且就具体的操作程序也应做到详细、具体地规定。

由此可见,在反垄断的立法中,必须明确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政府角色的问题。在对“行政性垄断的具体类型”的规定中,必须要说明政府实施怎样的行为构成何种类型的行政性垄断;在“反行政性垄断的救济机制”中,必须要说明,在发生了由行政性垄断引起的纠纷时,各种不同类型的行政性垄断相应的解决方式,其中政府应如何作为。

四、简短结论

“经济性垄断”与“行政性垄断”是我国垄断存在的两种形式。在我国,既要反经济性垄断,又要反行政性垄断。相比较而言,由于经济性垄断在我国并不充分和典型,而且,行政性垄断的危害要比经济性垄断的危害更为严重,在我国发生作用的范围比经济性垄断更为广泛,因此,可以说,反行政性垄断应该是我国反垄断的首要任务。

本文运用了经济法基本原理的基本假设,即“政府与市场”的二元结构假设,对反行政性垄断的理论基石问题进行了解析,得出的结论是:行政性垄断产生于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对行政权力的滥用,对经济进行不良的干预,使我国的市场机制发育不充分,全国统一的大市场遭到了人为地破坏,因此,可以说,反行政性垄断就是反对政府滥用行政权力,明确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应扮演的角色。

具体到反垄断的立法实践中,就是要明确何种政府行为属于行政性垄断;在反行政性垄断的救济机制中,政府应该做些什么。

本文试图从我国反垄断的实践出发,分析我国反垄断的现状,探寻反垄断背后的经济法原理的理论支持,从而对我国反垄断的基石问题进行理性的思考,再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理论与实践之间展开思维的互动。

注释:

[1] 张守文:《经济法理论的重构》,人民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

[2] 冯彦君:《WTO、有限政府与现代经济法》,《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6期。

市场经济基本原理内容范文第2篇

《曼昆经济学原理》很意外的想法,老师为什么推荐这本书,其实经济学的书很多,以前本来选择学金融。但是我想教科书,我是没法看的。因为那是枯燥无味的,但是看这本书的时候,我被书吸引了。给我的结论就是这本书让人很轻松快乐的接受他,不像其他经济学的教科书充满了哲学的味道,读来就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讲述人身的道理。学经济的同学,在课堂上听得像一个机智善辩的老师滔滔不绝地步道,让人有着醍醐灌顶的新鲜感,但总担心老师咄咄逼人的提问。但是《曼昆经济学原理》则是用例子说话,像年轻的老师谈吐风趣,总是与学生平起平坐的讲课一样,给人一种舒服的感觉,让我们愿意去接受他。曼昆在书里有说过:本书一个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帮助你学会经济学家的思考方式。并且本书通过把理论、案例研究和新闻中的经济学事例结合起来,将给你提供充分发展和实践这种技能的机会。在深入了解经济学的本质和细节之前,概述一下经济学家如何研究这个世界是有帮助的。

本书第一章就有十大原理:前面七大原理阐述了人们如何做出选择,以及人们之间如何相互贸易。像这样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他们如何在市场上相互交易的领域叫微观经济学。而接下来的三大原理描述了整个经济运行的轮廓,原理八: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原理九:当政府发行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原理十: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在这是个原理里,就有内容、体系结构到表述、体例都体现了经济学学生的入门教科书的定位。给读者很大的吸引,对一些不是学本专业的学生和看者来说,是个很好的入门教材。让人懂得生活中学经济,这本书的特点就是通俗易懂,我不需要把他全部看完。书是要慢慢的琢磨,不是把他读完就可以了,而是读出他的精华,那样只是一点,你也受益匪浅。然而这十大原理,让我明白经济学的博大精深。在各个领域中,经济运行特点,对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带来的影响。小到我们家庭琐事,大到国家经济实力。从简单的例子到复杂的,在此期间,你可以提高阅读能力,辨别经济力度。这本书的内容侧重于应用和政策,而不是象同类教科书那样侧重于正式的经济理论。作者试图使读者通过这本书的学习,在将来读书看报、经商或从政时都能够应用经济学知识。但是这不意味着这本书没有提供系统的经济学基本理论,事实上这本书包含了经济学初级教程所有的中心论题和基本原理。

刚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很好奇这是一本什么书。可是网上的评价让我匪夷所思,在我觉得一本写理论的书,是乏味的,但是我却看到了这本书的影响力不是一般的大,让我很有兴趣去看他。并且看了后也没有失望,这本书的特点之一是在每阐述一个经济学原理以后就尽可能地回到与这种原理有关的应用和政策上来。例如,这本书在第4章到第6章阐述了供给和需求的基本原理以后,紧接着在第7章至第9章把这些原理应用于市场经济社会所面临的三个重要问题:为什么自由市场制度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的途径?税收是如何妨碍市场机制运行的?谁是国际贸易的赢家和输家?案例研究原本是工商管理课程中常用的教学方法,现在曼昆把它运用于经济学原理教科书,来说明如何应用经济学原理。《经济学原理》一书的绝大多数章节都有相关的案例研究。除此之外,这本书的大多数章节还设有新闻信箱,引用报纸上的新闻来说明如何运用经济学思想来阐述当前的社会问题。最后,这本书的体系结构也不同于流行的经济学初级教程。它不是从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或经济学研究什么开始,而是在开篇第一章集中概述了经济学的十个基本原理,这使初学者一开始就能抓住经济学的精髓。这本书也没有严格遵守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传统二分法,而是尽量模糊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界限。第一章的经济学的十个原理既有微观经济学原理,也有宏观经济学原理。国际贸易这个宏观经济学内容现在被曼昆放在了供给和需求

市场经济基本原理内容范文第3篇

一、抓住时机,善于使用“放大镜”,重视细节的量变积累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前进行预习,有利于加强学习的针对性、系统性,对提高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的教学实践感悟是:进行有效预习必须使用“放大镜”法。

(一)勤于标注

一般说来,对预习过的教材通常会留下自己预习的“痕迹”。书写标注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在通读教材时,初步判断哪些是重点、难点,就《经济生活》而言,每框题内容的设计顺序都是一样的,首先是图片展示和文字描绘,并附设一两个提问,通过提问进入导课环节,接着是解读图片或材料时用到的经济生活知识,这就是教材的正文内容。教材设置的“名词点击、相关链接、专家点评”等栏目,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一个拓展、延伸的平台,使学生在掌握基本原理的前提下增长知识、拓宽视野,深化理解教材的广度和深度。学生在预习过程中用标注标出重点、画出关键词,是非常有利于理解教材的。如:“就是”――定位含义,“包括”――定位内容,“意义”――定位重要性,“途径”――定位做法。标注符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而设置具体符号,运用“框、线、点、圈、点评、注释”等,通过各种标注的使用,突出学习内容的轻重性和关注度。正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

(二)善于思索

学生思索必须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没有思考的学习是空乏的学习,没有思考的课堂是无效的课堂。思考必须贯穿于学习的各个环节、各个时段,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预习需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需要不断地思考和探索,阅读的过程就是积极思考的过程。思考包括初级的判断、填空、选择,也包括分析、综合和应用。预习过程中出现的疑难、疑难产生的过程以及对疑难的思考,就涉及了判断、分析两种思维活动;发现问题、带着问题进行预习,突出了较强的学习针对性,学习效果通常会较好。预习的关键就是要精于“思”,善于“想”,既要关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又要关注教材的时代性、实效性,简单领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三)精于提炼

在预习过程中,同学们将教材“由厚变薄”地阅读,力求构建出知识网络,将知识化“散”为“整”,把内容提炼为基本观点。这要求:一是纲要性,将知识提纲挈领地写出来;二是条理性,按一定的顺序列出预习内容所包含的问题。有了提纲,预习的知识就会一目了然、层次分明地展现出来。如:《经济生活》第九章第二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设有两目,第一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主要讲述了两层意思:(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第二目:加强宏观调控。本目教材侧重于从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和手段等方面加以阐释。通过上述的提炼,同时对提炼的要点加以标注,有利于清晰地理解和掌握本框的知识架构。

学习中,学会善于运用“放大镜”,不放过任何一个知识要点,同时对知识进行量的积累,一定时间后,学习便能夯实基础,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二、宏观把握,巧于使用“望眼镜”,构建教材体系

我们在注重教材量变细节积累的基础上,重视宏观把握教材体系,指导学生学会从具体细节、章节中走出来,从整体着眼,从远处看教材,高屋建瓴地宏观把握知识。《经济生活》的知识体系是:

(一)构建了以经济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知识体系,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

《经济生活》以高中生的经济生活为基础,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选取高中学生喜闻乐见、较为关注的经济生活问题为内容,把大量反映我国经济发展和建设成就的材料典型化、系统化,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经济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了知识与生活相结合的有机结构,实现“内容活动化,活动知识化”的要求,每课都设计了若干真实情景来呈现基本知识,提供学生探究路径,引发学生思维碰撞。例如:在说明“影响消费的因素”时,教材列举了日常生活中消费变化的多个镜头,引起学生的共鸣和思考,接着引出相关的知识原理。

(二)设置了富有开放性、实践性的探究话题,为学生自主学习搭建了广阔的平台

设置探究话题是落实新课标的关键环节。《经济生活》为此体现在:第一,教学内容的开放性,通过每一课的“名词点击”、“相关链接”、“专家点评”等栏目,以及教材的“探究”活动、每一单元的“综合探究”模块,在内容上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一个拓展、延伸的平台,使学生在掌握基本原理的前提下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深入思考。第二,呈现方式的开放性。教材选用富有情趣的实例或镜头作为话题呈现问题,营造和创设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同时配有解决问题所必备的相关知识,促进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强化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三)建立了有利于促进教育方式、学习方式更新的模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在教材的构建编排、教学容量的分布上,采用有利于教学的设计。《经济生活》全书分为四个单元,每一单元包括二至三课,单元前面设有“单元导语”,简要概括本单元的基本知识和思想教育点;每课的开始有引言,说明本课的基本要点;每课安排两框,每框安排一个课时的内容;每一单元的“综合探究”要安排一个课时。本教材的总学时为26节,剩余的课时作为活动机动课。灵活充盈的课时内容设置,有利于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合作探究兴趣。不同单元内容的特殊性运用不同的结构形式,突出每一单元、每一课的实际特点,让学生在学习中逐步领悟该章节的具体特色,从而发挥和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

在教学《经济生活》中,指导学生运用“望眼镜”学习掌握基础知识、基本原理,有利于学生从宏观上把握教材的结构体系,提高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

三、微观把握,精于使用“显微镜”,探究教材的本质特征

《经济生活》讲述经济领域的普遍现象和一般规律,要求教会学生正确认识现阶段中国社会的经济生活,让学生学会分析社会的经济现象,理解社会经济的本质特征和规律,掌握正确参与经济生活的原则和规则,这就必须精于使用“显微镜”法进行探究。

(一)教材的语言文字简明新颖,内容丰富深刻,有利于把握重点,找准突破口

在《经济生活》中,许多课、框,从表面上看,给人简洁明快、朗朗上口的美好感觉,避免冗长,不说“多余的话”,语言生动活泼、文采飞扬,适合中学生的审美口味。事实上,教材内容涉及面较为广泛,富有逻辑,不易领会,容易导致学生囫囵吞枣、生搬硬套、死板背记。我的做法是:1、指导推敲标题、结论句等包含的主要内容和本质特征。2、教会学生掌握知识间的联系及逻辑关系。3、教会学生找准关键词、句。如:第四课第一框“发展生产,满足消费”,其中的关键句是“消费对生产起着重要的反作用,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表面很简练的句子,学生对其可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教师就要指导学生调动思维积极性,从三个方面把握:

1、消费是生产的目的。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民的生活消费。课堂上,我让学生思考:如果生产的产品不为消费者接受,这意味着什么?学生思考后的答案不尽相同,最终基本明白:生产活动必须得到社会的认可,否则是多余而没有任何意义,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2、消费具有导向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甚至几个相关产业的出现和成长,当前生产者都懂得这个道理:及时准确地掌握市场动向,及时调整经营方向或产品品种,企业就会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反之,不注意市场需要及变化,盲目作出经营决策,结果可想而知。通过现实的例子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学生便能理解并记忆基本观点。

3、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一个人的劳动能力,无论是智力还是体力,都需要消费,新的、高水平的消费有利于提高消费者的综合素质和劳动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推动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通过以上的分析理解,学生学习“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的观点就水到渠成了。把握关键词、句,从微观开始把握教材的本质特征是有利于抓住教学突破口的。

(二)教材的设计思路富有推理性、逻辑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和开放胸怀

《经济生活》四个单元的逻辑顺序是:从消费切入经济生活,回答“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即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关系,进而从经济体制、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国际经济环境与发展趋势等方面,集中介绍我国经济活动的基本背景和舞台。全书的逻辑结构可以概括为:在一个面向全球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舞台上,从事“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等经济活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可以表示为:

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在什么舞台上生产

市场经济基本原理内容范文第4篇

我国已故著名经济学家王亚南,1940年在《政治经济学在中国》一文中首次提出了“中国经济学”这个术语,并根据这一思想写出了《中国经济原论》(后修订本改名《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形态研究》)。应当说,无论是从提出“中国经济学”的初衷,还是从《中国经济原论》的思想,或是从经济学本身的学科性质来看,探讨中国经济问题的“中国经济学”,都具有特定的固有涵义。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开展相关讨论以来的有关文献看,关于“中国经济学”有两种对立的看法,否认“中国经济学”的存在为“少数派”;主张建立“中国经济学”的是“多数派”。赞成建立“中国经济学”的“多数派”,相同点是都主张从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现实出发进行基本理论的创新,实现经济学的中国化或本土化;不同点是对“中国经济学”的具体理解,有“窄派”和“宽派”两种观点。以刘诗白、洪银兴为代表的“窄派”认为,“中国经济学”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或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以于光远、谷书堂为代表的“宽派”则认为,“中国经济学”是研究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所有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

中国现阶段,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究竟有没有以及需不需要“中国经济学”呢?事物具有个性。每个国家的经济问题,都具有不同于其它国家的差异性。“任何一个社会,它的自然条件,从而它的历史条件不能与其他社会恰好一致。”但并不是存在差异就需要建立国别经济学。王亚南认为发达的法国、德国、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虽然经济发展有一定特殊性,也有在理论上总结的必要,“但从整个经济学的世界性一般性上讲,它们却格外显得破碎支离,从而,把它们在对英国经济理论的对立意义上,冠以国别的,或有‘德国的’,‘奥国的’,‘美国的’形容词,那不但对其现实的一般妥当性,无何等益助,且反而表现那都不过是资本制经济在它各发展阶段,在个别国家特殊条件下的有局限性的意见而已。王亚南进一步指出,只有一国的经济形态在质上具有特殊的规定性,只研究一般的共同的规律难以深入地把握问题的实质时,国别的经济研究才能形成独立的经济学。

中国正在建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任何国家市场经济建设的条件、过程、目的等,在本质上都是不同的。特殊性之一,中国的生产力水平、经济结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历史文化、自然环境、资源状况等客观情况,与其它国家有根本性的区别;特殊性之二,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既要破除计划经济又要建立市场经济,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特殊性之三,虽然中国市场取向的改革已经进行了20多年,以建立市场经济为目标的改革也已有10余年,但中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还相当低,发展也极不平衡;特殊性之四,中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是公有制占主导的市场经济,所有制结构、利益分配方式、宏观调控方式等,与世界上任何国家相比都是特质的。

因此,中国目前需要且应当建立“以中国人的资格来研究”,其例解,其引证,尽可能把中国经济实况作为材料”,“特别有利于中国人阅读,特别引起中国人的兴趣,特别能指出中国社会经济改造途径”的“中国经济学”。经济学界“少数派”否认“中国经济学”的存在,是不准确的和缺乏根据的。

事物又有共性。“中国经济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理论经济学。王亚南指出:“经济学是一种基本的社会科学。科学上研究的诸般法则,都是有一般性的,比如经济学中的价值法则,利润法则,工资法则,乃是从现代商品货币经济关系中发现出来,无论哪一个国家,只要它的商品货币关系确立起来,它就必然会有那种价值法则,利润法则,工资法则等在其中发生作用,而由这诸般法则综合起来构成的经济学,也就可以看作是这个国家的商品货币经济关系的‘说明书’。”因而“经济学在当作科学的限内,不允许带上‘国别’的帽子,来破坏它的一般性。正犹如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理学等等,不允许带上英国,美国,法国或德国的帽子一样。”

事实上,从生产和交换的一般抽象意义上说,商品的内在矛盾和企业的性质是相同的,商品经济规律也是相同的,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只能是一套而不能是多套。即使是生产关系,本质上说也都是经济利益关系,同样有研究“人类各种社会进行生产和交换并相应地进行产品分配的条件和形式”的广义政治经济学。经济学作为研究生产一般和生产关系一般的科学,不论在哪个国家、在什么背景下研究,基本的原理和结论都应当是相同的或相近的,否则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作为科学的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属于全人类,各国都能相互理解和交流,都能共同探讨和应用。

王亚南强调指出:“在理论上,经济学在各国尽管只有一个,而在应用上,经济学对于任何国家却都是不一样。”只是为了科学的慎重起见,才没有使用“中国经济学”的名称的《中国经济原论》,就是这种思想的具体实践和真实写照。中国今天要建立的“中国经济学”,也是运用世界性的经济学一般原理,包括应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借鉴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以及中国学者的理论经济学创新,来研究中国特定经济问题的经济学。

这种特定的“中国经济学”,具有固有的明确涵义。“中国经济学”需要有理论经济学的内容作基础,但根本任务不是理论经济学创新,而是应用理论经济学来分析特定经济问题,“在整个世界经济中来考察中国经济,并在整个中国经济中来分析各部门或各种形态的经济。”研究的主体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的范围是中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全过程,研究的对象是中国过渡时期的特质经济问题,研究的目的是总结和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因此,科学的“中国经济学”,并不是在基本经济理论创新使经济学中国化或本土化的基础上,“宽派”所认为的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或政治经济学,或“窄派”所认为的社会主义所有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

正确理解和定位“中国经济学”,树立“中国经济学”的科学发展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否认“中国经济学”的存在,不利于科学地研究和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特殊规律,也不利于通过有关理论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实践,还不利于中国政府制定切合实际的宏观经济政策。

认为“中国经济学”是先进行基本经济理论创新使经济学中国化或本土化,然后再建立的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或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或者然后再来建立的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的总体,既不利于理论经济学的创新,也不利于中国特定经济问题的研究。

经济学讲分工,研究经济理论也需要分工。把特定的“中国经济学”与理论经济学的创新混同一起,对于“中国经济学”的研究来说,容易导致主题不明确,影响问题的深入探讨;对于理论经济学的研究而言,则易于限制视野,阻碍基本经济理论的创新。

中国的特定经济问题中,也包含着市场经济的一般性。因此在进行“中国经济学”研究时,可能会引发理论经济学的创新,并且这一创新还可能用来分析中国现实经济问题,但这一创新本身不属于“中国经济学”的范畴。从中国现实市场经济问题出发,进行理论经济学创新,与从中国特定的经济问题出发,进行“中国经济学”研究,根本的区别在于视角和目的的不同。“中国经济学”研究的视角和目的,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规律,理论经济学则是一般性的市场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普遍规律。

市场经济基本原理内容范文第5篇

【关键词】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专业特色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5-0003-01

一、艺术设计专业面临挑战

在迅速发展的商品社会,虽说设计的品类在不断涌现,出现了一批优秀的设计作品和优秀的设计师,但总体来看设计的创造性并不明显。反而,近20年来在工业艺术设计领域模仿倾向严重。如一些生活消费品的外观造型设计缺乏原创性和个性语言;一些与装饰艺术、环境艺术相关的设计也缺失人文精神、民族的风格和传统的神韵。怎样才能培养出本世纪本民族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呢?就需从教育入手,以学校为依托从艺术的基础抓起,注重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同时把西方的设计观念与我国艺术设计风格在现代设计中有机的整合,服务于教学。

二、艺术设计专业自身特点

我们要打破以往设计就是画图的老观念,从不同角度来思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内容和实施方案。现代意义的艺术设计专业,应是学科兼容和有针对性的汲取相关专业有益成份而发展的新兴学科。如,平面设计首先是设计创意、文案构想,然后才是设计方法与形式;工业设计首先要了解产品的功能特征和受众习惯,然后再是造型的款式与美学特征;广告设计要了解消费者的心理,然后才能设计出吸引消费者的作品。

艺术设计与其他行业、市场的关系也是十分密切的。设计产品要直接投人市场,并适应市场的选择,因而社会学、市场学、营销学以及广告学等不仅是艺术设计学的相关学科,更应该是艺术设计各专业必修的科目。因而,在艺术设计教学中,除了对学生进行艺术设计理论和实践的培养之外,也要将市场经营专业导入其中,使学生尽早了解社会、了解市场,以缩短学生对市场的认识过程。

当市场经济大潮裹挟着急功近利的心态席卷而来的时候,人文精神不能失落。作为大学生,以人为本的理念特别是艺术设计专业不仅要承担保护传统、唤起民族精神和理想的责任,同时还要将人文精神和心灵情感融入设计之中。

三、艺术设计教学方向

艺术设计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为突出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应强调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强调基础课教学的适应性、强调专业课教学的实用性、强调实践教学的连续性和渐进性等,分述如下:

(一)课程设置强调针对性。

艺术设计专业起步晚,发展快。这就需要教学改革从社会实际需要出发,按照“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和专业技能培养的实际,对课程设置作一些调整,突出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在新的教学体系中,主要加强以下几项改革:

第一、在理论教学模块中,应当从社会学、心理学、人体工程学以及审美心理学等多种角度进行综合性探讨,使艺术设计知识更科学、更专业、更系统和完善。加强多媒体辅助教学,强化计算机辅助设计在工程设计中的作用,使学生具备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能力,适应人才市场需求。

第二、在实际技术模块中,以技能培养为基础,强化施工技术指导。在教学过程中,以校内操作实验室为依托,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通过实践,提高动手能力,初步掌握施工操作规程、施工操作方法和施工机具的操作、使用、维护和保养;掌握工程质量的控制方法及检查、验收标准,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施工技术指导能力。

第三、在管理模块中,掌握艺术设计组织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艺术设计项目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加强设计工程方面的教育,可以增设《工程经济管理与预算》等课程,使学生掌握设计工程经济的基本计算方法和预算方法,加强投标、报价和成本核算的技能培养;使学生进一步提高学生市场意识和经济意识。

(二)基础课教学强调适应性。

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中我们要纠正过去基础课与专业课“各自为政”的脱节现象,使基础课名副其实地成为专业的“基础”。 打破原有狭隘的基础课教学格局,超越单纯技巧和经验的传授。注意培养以下能力:

第一、培养视觉反映力,增强视觉接受信息的能力,即感悟能力;

第二、开发想象能动性和对未知领域自觉探索即创新能力;

第三、培养分析、思维能力,锻炼对事物的把握能力,努力使基础课教学适应专业课的需要。

(三)专业课教学强调实用性。

一种理论只有用于实践才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如果不能指导实践,那便是毫无意义的空话。在制定改革方案时,经认真调查研究,按照专业教育特点,强调专业课教学、理论教学的实用性、实践性,着眼于培养技术应用型设计人才,总结过去的教学经验,结合省情、校情以及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的实际需求,对专业课教学、理论教学内容加以调整,强调实用性。

(四)实践教学强调连续性和渐进性。

在“初步实践――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行――系统实践”的模式中,学生从专业思想教育和认知实习中,初步了解专业;在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中,通过实验课、习题课、课程设计和现场教学,采用讲与操作结合,在操作中强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交替渗透。

艺术设计是活的,是多学科综合知识的集结。在具体设计中,难以确认固定的秩序和搭配关系,因此拘泥于课堂常规教学形式,无法满足实际需要。校门洞开的今天,对外设计服务已不可逆转,以教师带领学生走向社会,使专业必修课在社会实际设计中完成,是加强教学的重要举措。

艺术设计教学需要改革,需要以加强基本素质和专业技能教育为基础,突出能力培养,以基本素质和专业技能培养为主线、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改革为重点、以强化艺术设计、施工、管理为支柱、着眼于基层,努力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经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一系列新探索,所希望培养出的学生既要有一定理论素养,又能进行具体的设计、施工、管理,成为新一代技术型、实用型人才,以适应当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求。

【参考文献】

1、丁铮,艺术设计教育教学方法的探讨[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