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

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目标转变;主体地位;创新意识;自主合作探究

课程改革中由于受应试教育的束缚,教师仍然单纯地传授知识,并没有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结果导致学生的整体素质得不到提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不强。围绕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近年来,通过积极探索,笔者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改变偏重知识传授的现象,重视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

在新课程中,教学目标由原来的传授知识向三维目标转变。地理素养是每个公民都应当具备的,学生学习地理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并不是只知道地理知识。我们生活的地球现在面临很多的问题,未来还可能会面临更多的问题,而学生作为地球上未来的公民和未来协调人地关系的主人公,更需要通过地理学习形成正确的资源观、人口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意识。通过三维目标可以培养具有地理素养的新一代地球公民。

二、改变教师是课堂主体的现象,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一节课下来,老师很辛苦,在台上足足讲了45分钟,但是下面的学生却听得昏昏沉沉,不知所云,这是为什么呢?有一句名言是:“告诉我,我会忘记;教给我,我可能记住;让我参与,我才能学会。”学生不知所云的原因就是他们没有参与进来。

课堂不是仅仅由教师完成的,而是由学生和老师共同构成的。在课堂中,老师固然要讲,学生也固然要听,但是老师不能占用全部课堂时间,学生也不能仅仅是被动地接受。学生在学习时若主动参与,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自然资源的分类”时,传统讲法是老师告诉学生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这两类有什么区别,分别包括哪些资源。可是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学生可能不会完全学会,因为学生没有参与进来,他们的印象就不深刻。相反若在讲这一部分内容时,让学生参与进来,效果就大不一样了。教师在讲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先让学生说说自然资源有哪些,并写在黑板上,然后提问学生黑板上写的自然资源如何分类并让学生在黑板上分类,此时学生的自觉性就会被调动起来,自觉地阅读课本,看自然资源的分类及其特征。让学生在黑板上分别画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台上学生在黑板上画,台下的学生在心里画,都在看自己想的跟他画的是否一样,这样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中。通过他们的思考参与,就能将这部分内容掌握。

三、重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提倡“自主合作探究”

传统的地理教学在学生创新意识的问题上不够重视,但是创新是一个民族想要发展所必须具备的。人的想象力是无限的,而新课程比较重视学生的创新精神。如何在课堂中实现创新呢?首先教师要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敢想、敢说,但是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对他们的创新进行适当的评价,让他们对自己的想法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其次教师也要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一位具有创新精神的老师肯定会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

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教学中也是这样,若学生自己想学习,学习对他来说就是一种乐趣,他会很享受学习的过程并且越学越快乐;相反,若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就会觉得学习很痛苦,很没意思,学习的效率就会降低,可能会事倍功半,长期下去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是没有好处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新课程中,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要注意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能够学习,从而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在与人合作时,可以将自己的观点及思维与他人交流,

同时通过沟通及理解可以知道他人的思维,通过这种思考、知识的分享,能够开拓他们的思维、激发灵感,并且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激发学生合作的意识及正确的合作方式,不能让课堂变成聊天室;第二,要鼓励学生及小组发表自己的意见,对的部分要及时鼓励,给他们信心,错的部分要给予纠正,但是又要注意保证学生的自尊心不被伤害;第三,要正确引导小组的合作,不能让所有的机会被同一个学生占去,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参与进来,能够将他们的想法表达出来,让大家一起进步。

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课程 物理课堂教学 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9(a)-0171-02

新课标实施以来,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师既要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想方设法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高中物理教学的质量;又要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又要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大胆的改革创新、不断探索。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1 多媒体教学只是物理教学中的辅助

实际教学中因为教学的需要和多媒体的诸多优势,不论是在展示课,还是在平时的教学中都被广泛采用。例如:可以把一些比较抽象的问题比较清晰、美观、形象、生动地展示给学生,使复杂难解的内容变得通俗易懂,使教师更加从容地旁征博引,挖掘教学的广度和深度。但是要合理使用,不能过多依赖于多媒体课件,它有很多优点同时存在很多弊端。

在多媒体的使用时,受光线的极大制约。教室一般光线较暗,影响了学生的精神状态,容易产生困意。并且教师与学生目光表情交流作用减弱,学生注意力易分散,会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失去有效的互动性,不能让学生紧跟老师的教学思路。尽管可从多维角度观察,动态演示等,但还是存在距离感,使学生觉得与自己拉开了距离,不能深入课堂。例如:多媒体课件完全代替演示实验的现象,用多媒体播放演示实验操作,虽然很清晰准确,但没有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没有发现问题的机会,缺乏实物教学直观性。多媒体播放时不能保留原有的知识,播放过后学生的头脑依然“空空荡荡”,助长了师生的惰性,所以,笔者可以肯定地说多媒体课件绝对不能完全代替板书。传授教学知识的同时还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尚的人格魅力以及风范、准确无误的科学态度。这些都会深深地感染学生,对学生的素质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是学生终生学习的榜样。多用多媒体会影响教师和学生的情感交流和良好习惯的养成。

2 新课导入很重要,但是时间不宜过长

教师在导入新课的过程中,精心设计好导入的方法,用贴切而精练的语言,准确、巧妙地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其注意力,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我们应该重视新课的导入,用心研究导入新课的方法。围绕课堂教学目标而展开,做到内容科学,画面简洁、恰当,并适合辅助课堂教学,保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

我们要避免,为了能体现本节课的新颖和趣味性长时间的导入,华而不实或喧宾夺主。导入只是对新知识学习的开始,导入时为了给新课搭桥、铺路,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但又异曲同工,都是为了能更好地呈现新课。在时间控制上一定要合理安排,体现导入的具有针对性,不能随便导入。形式、方式要满足需要,不宜太复杂,要短小精练为好。

3 教学中的互动探究要保证实效性

多数互动教学的形式还是单调的,多为师生间互动。事实上师生间互动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教师与学生全体、教师和学生小组、教师和学生个体,也可以是学生个体、学生小组、学生群体之间的互动。不管采取了哪种互动方式,由于课堂教学以知识掌握为主要目标,舍不得花时间让学生展示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不能相互借鉴和研究彼此的长处,是一个损失。互动探究学习在课堂中应该引起我们思考。在课堂教学互动中,我们常常看到教师“一问问到底”提问,学生机械反应似的回答,或者极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给予学生思考的机会,有问题设置但是表现为特别肤浅,实际效果并不好。即教师缺乏对学生的深入启发,也缺乏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课堂的互动大多在浅显层次上进行,没有思维的碰撞,没有矛盾的激化,深度不够,多浅层次互动和少深层次互动都是不合理的现象。

同时互动是必要的,不可以满堂的问题和思考,对于新课的知识上不能缺乏系统讲解。互动是为了得出正确的结论,正确的结论是要经过大家认真学习掌握的,探究的目的是对知识有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即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多数学生认为是比较难学的学科,因为学生的疑难问题很多,需要高层次的逻辑推理的地方的很多,不能缺少老师要给予精彩的讲授的环节。

4 课堂小结不能够被忽视淡化

课堂小结作为教学中最后环节,经常会受到时间、教师情绪的影响,最容易为教师所忽视。目前课堂小结方式还是多以教师小结知识点为主,很少涉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容或学习方法的指导等,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当课堂教学进入结尾阶段,正是学生感到最疲倦、注意力最容易分散、效率最为低下的时候。这时,需要介入有效的刺激来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连续性,并且对知识有深刻、系统的认知。因此,艺术处理课堂小结能使课尾与课首相互呼应,有始有终,使整堂课称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对高效课堂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好的课堂小结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是课堂的高度总结,对于帮助学生理清脉络,加深记忆,巩固知识,活跃思维,整合知识具有重要作用。还要对整个课堂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及时的总结和评价,是一节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5 结语

高中物理教师既要重视课堂教学过程,不断地引进新的教学元素和方法,又要每一脚步都要慎重,不断地反思,才能充分体现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原则。

参考文献

[1] 马宏佳.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的科学教育教学策略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08.

[2] 杨宏燕.物理课堂教学中常见的误区及对策初探[J].物理教学探讨,2009,27(31):10-12.

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范文第3篇

首先应该从课程内容谈起,我们教育工作者最基本的观念,即是课程内容强调系统和规范,不成熟的内容是不能进入课程的。我们的课程强调的是打好学科的基础,强调学科基础中的原理部分。因此,我们是教所有人按同一种方法做同一种事情。老师讲,学生去操作,强调的是记忆、模仿,重现书本知识的间接经验,强调学生听讲与接受。几十年来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一种记忆、接受、模仿的学习方式,教学宁可要若干个知识的结论,也不愿意要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一种“唯书、唯上”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影响了人的一生。这是目前课程改革关注的重点。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给教育下的定义是,教育是为了提高每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因此西方课程关注做人的基础、生活的基础。西方课程强调理解和创造,强调实践活动,强调直接经验,强调学生自主探索,强调合作学习;西方人也有原理,但他们强调的是从生活中理解原理.强调学科中应用的部分。他们学原理是为了应用;是为了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理解原理,寻找原理。他们是从儿童的生活经验中一步一步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最后获得知识。也许时间不够,也许最后没有形成共识,但过程的教育价值比结论的教育价值更为重要。二十世纪初教育追求的第一价值是知识拥有的多少;二十世纪中叶随着苏联卫星的上天导致国际教育和科学的变化,国际教育的改革运动引起人们的思考;二战后随着计算机的产生,知识的更新极为迅速,在学校时间内获得的知识是极为有限的。因此,能力比知识更重要。我国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应该有一种开放的姿态,使得课程内容随着时间的发展,能及时予以调整,强调应用和生活,这个问题应该值得我们思考。

对于新一轮的音乐课程改革,我们要从重视学生学习的心理研究开始:正如国际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所说:“如果没有精心建立一个真正的儿童心理或心理社会学,就不可能产生新的方法,新方法的存在无疑必须从建立这样一门学科之日算起。”纵观本世纪重大的教育改革,无一不是建立在研究儿童心理基础上的。而音乐学科中音乐学习的心理研究可以说在我国还是一块有待开垦的土地。这种滞后直接影响了目前音乐教学的深层次改革,即课程、教材、课堂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学习方式和评价等多方面的改革,有碍于二十一世纪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发展前景。

课程内容只是课程改革中的一部分,是根据教学目的来组织的,呈现一定的教学内容和信息,是供教师和学生展开教学活动的材料,并不完全等于教学内容。因此,新一轮音乐课程改革对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课程要求,教师必须创造性地去使用教材和改善教学方式。并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改善学习方式。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音乐课堂教学的过程不仅是认识过程,还是一种心理体验过程和实践过程,构成教学方式的思路为,不拘泥于某种教学模式,以在活动中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参考建立当代心理学、教学论等理论基础上的多种教学方式,结合学生学习对象的不同特点和学生认知、情感的实际,创造和采用合理、灵活、适用的多种教学形式。如目前很多教师在实践中创设和开发的教学形式有:发现式、情境学习式、范例式、问题解决式、资科研习式、课堂讨论式、合作学习式、探索情感和解决矛盾式、辩论式、分层自学指导式、角色扮演式、群体调查研究式、掌握学习式等等。其中分层自主学习式是利用编制“人机交互”型的多媒体课件,由学生自己操纵计算机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从课件的设计、大量资料的“引入”、“帮助”等手段,实现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形式。学生喜欢的是活动性强的教学方式,例如:1.配合教学以各种形式欣赏听音乐,2.配合教学搜集音乐资料;3.老师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4.希望不是老师一人讲,学生也参与教学;5.教师参与活动,如角色扮演等;6.研究音乐材料,进行间题研究式学习等等。音乐课程应该给学生营造一个多样化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走进音乐,领悟音乐和人生。因此,“建立以人为本的音乐发展观”,用新的信息和新的观念冲击陈旧的教学方法,加快新一轮音乐课程改革的步伐,是我们全体音乐教育工作者当前十分紧迫的任务。美国教育家弗雷塔科说过一句话:“只有教师拥有教学过程中以自己的独特方式寻找自己的道路的时候,教育才有可能成为艺术,才会有高质量。”愿此言作为共勉。

当然,当前这次大面积而迅速的课程改革实验对我们来讲还有些不太适应,课改的某些理论还不十分成熟(如,课程标准正在征求意见进行修订),对于教学中某些问题还显得模糊和茫然,在一些操作层面尚存在着和理论相脱节的现象,甚至在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

1.课堂是越“活”越好吗?

2.表扬是越多越好吗?(程式化和庸俗化的现象)

3.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问题(不是可有可无,而是要赋予它新的内涵。如必要的识谱教学的必要性和唱歌方法的习惯性培养等等)

4.学科综合的某些问题(顾彼失此的现象)

5.音乐课的音乐含量的问题(音乐课应以声响为载体,以音乐审美活动为核心)

6.如何看待主导与主体的问题

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教师不作为 应对策略

新课程改革实施至今,效果并没有预想的好,尽管课程制定者投入了极大的热情,教育管理部门大力提倡,但一些学校对新课程的实施也只是流于形式,部分教师对新课程的态度不是那么积极,不是置之不理,就是阳奉阴违,甚至抵触,表现出了“不作为”的态度。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新课程改革本身存在的问题,忽视教师改革的主体地位,使教师被动接受;有理论和实际的脱节,统一的要求不能适应差异性,使教师无所适从;有学校管理上的问题,采取家长式的管理,常规教学管理以“考”为中心,使教师无暇顾及新课程提出的理念;新课程理论评价和实际评价差异大,教师服从实际的评价要求,不去理会新课程改革。基于此,本文提出了“教师不作为”的概念,从教师主观角度分析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不作为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相应策略。

一、教师不作为的表现

“不作为”本是法律术语,指“行为人消极不去实施自己应当履行的某种特定义务行为。也就是通常说的法律要求做而不去做”。本文所指“教师不作为”是基于新课程改革趋势之下,教师在教育改革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教师在态度、行为、能力和理念等方面表现出的消极应对或者置之不理的状态。现把新课程改革中教师不作为的表现分为以下五类进行分析。

1.不想为

许多教师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教学套路,已经成了习惯,对整个原有课程格局认同,产生心理和行为上的“惯性”,这种惯性运作的结果使许多教师仅仅满足于当前的现状,让他们按照新课程的要求改变这种习惯,已经不想有所作为,存在“不求无功,但求无过”的心理惰性。

2.不愿为

有些教师认为自己教学经验丰富,原有的教学适应学生,有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对新课程改革的一套不认同,或是对新课程改革中的管理者的做法反感、抵制,不愿意进行改革。

3.不能为

一方面,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原有的教学知识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有些教师自知能力缺乏,有心无力;另一方面,有些学校的客观条件不具备,如班级没有多媒体,或是一个学校只有一间多媒体教室,教师想上多媒体课,需要申请、排队。这样,束缚了教师进行课程改革。

4.不敢为

新课程改革是一项改革,既然是改革,就有可能失败,有些教师主观上害怕失败,不想承担课程改革的责任,担心教学效果会比旧课程差,给自己带来不利影响;客观上,面对学校的评估、考核及升学压力,教师不敢去尝试新的教法,觉得还是旧的课程教法更保险,至少能保持现有成绩。

5.假作为

这部分教师表面上处于“操作”状态,实际不是那么回事。最难以衡量他们是否进行了课程改革,因为他们表面很配合新课程改革的进行,每次有领导、教师听课时,花架子摆得很好,好像按照新课程的要求上课。没有人听课时,立即又按照原有的一套上课,细细检查他们的教案,除了格式符合新课程的要求,内容还是原有的一套,这实际上是消极应对。

二、教师不作为的深层原因

新课程改革中,教师有如此多的不作为表现,从主观上分析,有以下几点。

1.传统课程观念束缚,新课程理念适应不良

人长期处在一个特定的环境里从事某种特定的工作,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某种较为固定的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这种业已形成的心理定势,使人有一种按照固定模式去完成自动化动作的倾向。[1] 经过一定的教学实践后,许多教师已形成了一系列和传统观念相对应的教育观念,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相对固定的教学策略。他们认为这些做法是实践的积累,是正确的。面对新课程改革,当教师发现根据新课程理念进行教学不能及时地提高学生的成绩和教学质量时,就会对新的理念提出质疑,采取不作为的态度。所以,面对升学带来的压力,他们无暇顾及学生的全面发展,也看不到新课程理念的真正意义。因此,教师受旧的教育价值观念的束缚,不能适应新课程理念,出现了不同的态度与反应,即不想为、不愿为。

有些教师对新课程改革进行了一些尝试,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发现没有取得预想中那样良好的效果,就会失望,对新课程理念失去信心,认为还是传统的方法好,不愿再去尝试新的教法,不愿对新课程改革有所作为。

2.缺乏对新课程改革的认同感

首先,新课程改革是激进式的,把现行的基础教育定位于传统教育,要求重新建构“课程”“教学”“知识”“学习”等概念,“转变观念、转变学习方式”,采用了“推倒重来”的策略,以不容教师争论的气势,推进课程改革。对教师以往的课程观念、授课方法几乎全盘否定了,把新课程改革本身的复杂性人为地“简单化”,使教师对新课程产生强烈的反感和排斥心理,不太愿意接受和进行课程改革。

其次,新课程改革是由政府发起、专家推动的由上而下的改革,是通过国家制定改革方案、确立改革目标、编写教材,然后对教师进行密集培训,试图促使教师反思并按照改革提出的新理念来调整自身的教学行为。然而,正如加拿大教育改革专家本杰明·莱文所言:“不管人们如何抽象地看待一项政策,要教师接受,就必须让教师看到政策在他们所在的环境下是有用的。教师愿意做什么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们对什么是课堂中有用的东西的判断。也许一些新观念,原则上是吸引人的,但实践中却难以操作,就此而言,实施环节可能很薄弱。”[2] 如果教师觉得新课程改革并不符合教学实际,不能提升教学质量,难以操作,就会对新课程理念产生怀疑和不安全感,教师要么会按照原来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教学,要么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改造,要么为了应付,阳奉阴违,只做表面文章。

3.功利主义的价值心理定势影响

就目前的整个教育现状来看,教师的荣誉感来源于学生的考试成绩、升学率。这是因为不仅学校以教师所教班级的学生取得的具体成绩来考评教师,学生家长评价教师优劣时,也只看学生的考试成绩,只要一个教师所教班级的学生能考出好的成绩,升学率高,这个教师就被认可为优秀教师,就会获得更多的尊重,得到更多的荣誉。至于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在升学压力面前被忽略了。因此,虽然学校大力提倡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备课、上课、安排整个教学,平时的常规检查也是按照新课程的要求进行,但是面对巨大的学校与学校之间的竞争,面对家长的希望,学校最终对教师的检查与评价还是落到了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率的高低上。教师对于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改革旧的压抑学生创造力的新的课程理念,即使认为合理,也置之不理,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出现了假作为的现象。

4.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的课程能力差

当前许多教师课程概念模糊,对课程目标的理解单一、意识淡薄,只是教科书的执行者和教书匠,把课程视为“法定的教育要素”,不可变更的知识与系统,只是尽可能地把教材所反映的知识原貌传授给学生,在课程面前无所作为,没有对课程的独特理解,不能从多维度整体规划教育活动;知识结构陈旧,存在严重的不合理现象,学科知识过于专业,教育理论知识缺乏,重专业轻基础,对学科课程以外的课程类型很不熟悉;缺乏创造性思维,创新意识薄弱,科研能力缺乏。创造性思维欠缺,在实际教学中,统一地按“模型化”要求学生,照本宣科,满堂灌,只会教教材,不会用教材教,更不会编制和优化教法。这与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高要求相差甚远,也使这些教师对新课程改革不能有所作为。

三、教师不作为的应对策略

1.树立正确课程观,推动新课程改革

树立正确的课程观,教师首先要转变自身的角色,正确认识和处理教学过程中师生角色的构成,突破“教师中心论”的偏执;重建师生关系,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在思想和行动上做好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准备。其次要转变传统、封闭的课程观念,过去是教教材,现在是用教材教,积极参与课程改革的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对课程、教学的理解和领悟,积极推动新课程改革的进行。

2.权衡利益与改革,促进学生发展

教师应正确认识自身的利益得失与新课程改革的关系,本着为了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和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对学生的教育不仅仅是分数的多少、上什么学校的区别,更是能力的提高,全面的发展。从长远来看,学生的全面发展更有利于成绩的提高。教师充分认识到课程改革理念的意义,认识对学生发展的巨大作用和对整个教育系统带来的活力,把应试教育带来的暂时利益和改革带来的长期利益结合起来。

3.加强自身学习,提升课程能力

台湾学者欧用生认为:“课程改革是教师再社会化、再学习的过程,课程发展就是教师的专业发展,甚至说,没有教师发展,就没有课程发展。”课程改革归根到底需要教师自身的改革,正如有人总结维特根斯坦的思想时说:“改变自我成为一切变化的前提。”[3] 叶澜教授认为:“没有教师的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很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 [4] 为了更好地促进新课程改革的进行,教师应解放思想,积极投入改革,加强自身的学习,提升课程能力,做一个研究型的教师,进行反思性的教学,促进学生发展。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的教师。积极参加培训,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深入反思,将所学知识和方法运用到教学实际之中。

四、由“不作为”到“作为”,深入新课程改革

没有教师的协助及其积极参与,任何改革都不能成功。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采取什么态度至关重要。新课程改革轰轰烈烈地进行了10年,许多教师能逐渐改变思想,慢慢适应新的要求,努力按照课程改革的要求去做,取得了成绩,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课程改革持拒绝、对抗、不作为的态度。其实,尽管在进行新课程改革的道路上,教师课程观念的转变驾驭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制约因素纷繁多样,但应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教师作为具体实施改革行为的主要参与者,面对改革提倡的新观念、新思想、新事物,要明白学习、接受到实施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教师如何由“不作为”到“作为”,深入新课程改革,使课程改革的过程成为教师与新课程改革相互适应、相互理解的过程,任道而重远。

(作者单位: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安徽 淮北,235000)

参考文献:

[1]潘新民.基础教育改革渐变论[D].北京师范大学,2010.

[2] [加]本杰明·莱文.教育改革——从启动到成果[M].项贤明,洪成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新课改;初中数学;三大困境

一、新课改时代背景

信息时代呼唤中学教育加大现代化进程,解决好“社会需求”、“知识体系”、“学生发展”面临的问题,努力实现“课程现代化”,使初中数学课程系统的各个要素在结构性的联系中体现出整体效应。新课改成为时代的呼唤。在初中数学课程新的观念上,面临着较为突出的社会学校缺乏“平稳、健康”实施的环境、对新课程改革下数学教育理念认识不到位、新课程改革流于形式是初中数学教育面临的三大困境,开放性课程观的建立迫在眉睫,其中原因除了课程的知识以外,还在世界文化与民族风俗,传统知识与现代观念,综合设置与分科安排等等上存在分歧,从这来看,以保证初中数学的新课程改革之路能够健康,教师将教学内容呈现给学生,平稳的前进,为初中数学教育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注入新的活力。

二、初中数学教育三大困境

(一)社会学校缺乏“平稳、健康”实施的环境

影响和制约着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的进程的社会人士对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的支持程度有关。比如社会上的“数学”无用论思想是非常有害的,导致学生学习风气不浓,加上数学自身比较难学,“数学无用论”侵蚀着家长们的头脑,进而更会影响初中生对数学学习的认识,觉得数学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下降,更谈不上为提高数学素养而努力,作为老师,受这种思想影响,如果也不能提高认识,为教书而教书,危害更是不可估量的,和学生一样应付考试,那样,就谈不上再进行新课程改革,整个民族的数学教育将走向瘫痪,这样长期下去,新课程改革在数学这一科上势必是要失败的。因为初中数学教学不能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知识不能深入人心,所以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也没有强大的支柱,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没有强有力的力量来支撑,再加上初中数学新课改还处于初级摸索阶段,仅仅依靠专家来制定政策,改进教材不足以为新课程改革提供强大的动力。

(二)对新课程改革下数学教育理念认识不到位

在现实的初中数学教学中,老师的精力普遍集中在考试中能顺利的把平时练过得题目做出来,在让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习题,至于提高数学素质,对很多老师和学生来讲,是遥不可及的事情,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谈数学素质,每两周都要进行一次大型考试,只剩下忙忙碌碌地应付考试。所以每一位初中数学教师的必修课是让学生积极主动的体会知识获得的过程,从心理层面上讲,教师要帮助学生努力转化为个人内部知识网络的一部分,建立适当的认知结构,并要想达到这个要求,前提条件是对知识很好的“理解”。

(三)新课程改革难免流于形式

新课程改革缺乏初中数学教学的教师基础。新课程改革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成败关键在于初中数学教师,可是在如火如荼进行的新课程改革中,相当一部分数学教师却呈现漠不关心的态度。对于初中数学教师,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在检查、督促、评比等方面比较注重,而疏于指导、帮助、交流、服务等。究其原因,首先体现在不良的社会机制上,虽然为了改变课程改革太过于集中的问题,新课程是由国家、地方、校本三级来进行课程管理的,这种分配主要由国家决定,地方与学校并没有什么权利自主选择自己的课程。再加上社会间的各种矛盾和人与人之间利益的矛盾,导致了新课程改革难免流于形式,过于理想化了。

三、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有效教学开展的主要途径

(一)创意课堂案例

把案例教学放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听课积极性,促进教学效率。比如,学习科学计数法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查找所在城市土地面积、人口的数量、用水数量、每年的用电数量等与生活较为贴近的数字,用科学计数法来表示,学生可以看到马上就方便了许多。

(二)培养学生学会学习

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学会了学习的方法,才能终身受益。初中“新课改”要求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的实践中,实现有效教学必须要以来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其他任何形式的教学方式最终的落脚点都在于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所以,教师在日常习题练习活教学中,不能仅停留在学生会做,要重点把解题思路的发现过程与思考过程作为给学生讲清楚,能模仿的程度上,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是什么促使你这样做,这样想的。

(三)因材施教的开展分层教学

以人为本的实施开展数学教学。初中数学教学应该面向学生差异,实际操作中,初中数学可以从制订课堂教学分层、教学目标分层、练习与作业分层、考核与评价分层等几方面开展分层教学,一般要把班级内数学水平分成几个等级,比如 A、B、C 三级,或者把整个年级的若干个班按学生具体情况打乱重新分级组合。

(四)注重教学效益

教育主管部门要适当放宽学校办学自主范围,尤其对教师在课堂上教学过程与方法的把握。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每月一期,并将此做为最终数学成绩的一部分,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从中获得更多数学的信息与思维的方式,提高教学有效性;也可以把数学考试由传统的固定模式的闭卷考试,变为开放式的思考题,专门用来训练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很有效果。比如利用第二课堂,举办数学月报,让学生们分担编辑、文字校对、撰稿员等工作,设置各种板块,把一些新颖的解题思路、数学思想方法、数学趣闻、生活中的数学等内容提炼总结。

【参考文献】

[1]李素梅.高一学生数学成绩下降的原因及对策[J].中学教学参考.2013(13)

[2]刘菊.高一数学教学浅探[J].考试周刊.2011(93)

[3]刘见乐,罗敏娜.用函数思想指导高中数学解题[J].中国数学教育.2011(10)

[4]赵士元,张国棣.从中学的视角看数学文化观念下的数学教学[J].数学通讯.20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