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业害虫的防治方法

农业害虫的防治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业害虫的防治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业害虫的防治方法

农业害虫的防治方法范文第1篇

一、西北地区病虫害发生情况 

西北地区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代表地区,西北地域辽阔,属于半干旱自然气候,种植的农作物种类繁多,是国家农业经济链中的重要一环。西北地区农业产业发达,但同时病虫害危害情况也较为严重,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出该病虫害的主要类型:黄萎病、白粉病、叶霉病等。农作物发病的原因主要表现为:蚜虫、斑潜蝇、白粉虱等。新疆整体降雨量少,因此空气湿度很难控制,这也是大面积病虫害发生的次要原因。 

二、病害传播途径与防治措施 

1.空气中传染 

新疆设施农业病害发生的原因为:在不同时间段的日光照射后,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变化较大,为空气病害的传播提供了条件,因此病害传播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高湿。所以,可通过开窗换气、膜下滴灌、取暖加温等措施改变设施内的湿度,抑制病害的发生。在较低温度条件下也会发生病害,因此需要加强日光温室内温度与湿度的监控管理。 

2.防治措施 

为了防止农业病害的发生,可以在病害频发的区域种植一些具有较强抵抗力的作物,同时人为创造农作物生长的适应条件,降低作物病害发生频率。如果没有抗病性较强的作物品种,可以优先选择一些相对抗病性较强的作物作为代表种植,也能够降低病害发生率。采用烟剂、熏蒸剂等剂型对相对密闭环境中的栽培作物防病也有一定作用,在傍晚进行喷雾增加室内湿度,使保护设施密闭一夜,对防病效果较好。 

3.土壤传染性病害及防治措施 

如果大棚内种植的农作物种类较少,并且采用连坐的栽培方式,那么土壤传播病害的可能性就会升高。在病害发生的第一时间进行生态防治,能够有效的降低病害的危害程度。通常用增施有机肥与轮作的方式提高地力,人为创造有益微生物繁衍生息的土壤环境。除此之外农作物病害还可以通过种子进行传播,因此种植过程中需要对土壤进行无菌杀毒,使土壤不具备病害发生与传播的条件。最常用的消毒方法是在夏季进行土壤深翻后曝晒,消毒效果较好。还可以对种子用药剂浸种、干热法、种子包衣等方法消毒。 

三、设施蔬菜中的主要虫害及防治措施 

大棚内种植农作物也会受到虫害的影响,室内虫害的主要类型有:菜蚜虫、蔬菜叶螨和棉铃虫。 

1.菜蚜防治 

可采用天敌控制措施,菜蚜虫的天敌为草蛉与瓢虫,所以可以选择适当增减草蛉与瓢虫的数量,来控制菜蚜虫对农作物的危害。以瓢虫为例,一般情况下,一只瓢虫一天可以吃掉200只左右的蚜虫。所以温室内蚜瓢比例在为200∶1以下,就可控制菜蚜的为害。应用无公害且显效的有效防治技术黄板诱蚜或银灰色反光地膜驱蚜技术诱杀菜蚜。化学防治方面:使用吡虫啉、蚜必治等药剂,要严格按说明控制使用剂量。 

2.蔬菜叶螨防治 

对叶螨虫对豆瓜类作物的危害较为严重,红蜘蛛应该在5月份以前进行消灭。 

农业防治:红蜘蛛越冬的杂草在越冬前彻底清除,深度耕翻土地,将越冬的红蜘蛛压在17~20厘米深处的土下将其杀死。化学防治:使用赛白净、阿维菌素、克螨特等专用杀螨剂。 

3.棉铃虫防治 

若发现新的虫食痕迹和虫类,通常附有卵和龄幼虫。通过杀虫灯或通过BT生物杀虫剂严密捕杀。虫蛀果要及时摘除,控制虫害的扩大。 

四、植物病害植物病害分为生理性病害与病理性病害。 

1.病理性病害与生理性病害的比较从发病特点、与土壤肥力和土壤类型的关系、与气候条件的关系三方面比较。 

(1)发病特点病理病一般有明显的发病中心;生理病无发病中心,以散发为多。 

(2)与土壤关系病理病与土壤类型、特性大多无特殊的关系,但与肥力水平有关,通常有以肥田多发的倾向。生理病与土壤类型、特性有明显的关系,土壤类型不同。发病与正常截然不同,不同肥力的土壤都可发生,但以瘠薄土壤多發。 

(3)与天气关系病理病一般以阴霾多湿的天气多发,群体郁蔽时更甚。生理病与地表面湿度关系不大,但土壤长期干旱或渍水,可促发某些生理病。 

2.生理性病害发生的原因 

农业设备具有固定性和多栽培利用率的特征,所以农业种植人员通常会对自然生理性病害缺少防治措施,从而使蔬菜的生理性病害发生的频率升高。蔬菜生理性病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设施地相对较稳定,种植的农作物品种和种类单一,对种植土地经常性的重复利用,使土壤中的养分缺失严重,氮磷钾比例严重失衡,土壤内部稀有元素减少,不能满足农作物日常生长所需营养需求,因此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病害威胁。农作物种植区域的温度、湿度控制工作管理不到位。 

3.生理性病害的表现蔬菜的歪果、裂果、畸形,非病理性的减产。蔬菜的黄化,焦枯,生长衰退,植株生长受抑制等。 

4.生理病害的防治方法 

植物的生理性病害大多是由于缺素所致,用农药是无法治愈的,只有采取给土壤补足植物所需要的多种矿质营养元素,即实施“全营养施肥”的方法才能得到解决。有些是温度影响的,在温室作物的各个生长时期,严格按照作物所需的温度控制设施内的温度可以防止有些生理病害的发生。 

五、结语 

总而言之,重视设施农业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利用有效的农业管理技术对农作物进行日常的监测与管理,才可以从根本上提升新疆设施农业农产品的质量,保障农产品的安全性,提升农产品的经济效益。现代化社会发展中,农业种植业应该结合科技手段,推广绿色种植理念,实行健康防治技术,既保证农民的成本收益,同时也可以促进西北地区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峰,王春景,韩大勇,王力. 浅谈设施农业病虫害监测与防治[J].西北农业科学,2015(01)33-35. 

[2]徐芳.设施农业发展与蔬菜病虫害防治策略[J].现代农业科技,2016(24)182-183. 

农业害虫的防治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中生物;农业害虫;防治

中图分类号:G633.91?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8-0124-02

农业害虫的防治是农业生产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而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许多内容与害虫防治有关,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渗透这一知识也是生物教学工作者的责任。一方面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概念、原理,并能运用生物知识指导农业生产实践,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另一方面也符合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的“提高生物科学素养”、“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理念。

一、物理防治法

是利用简单工具和各种物理因素,如光、热、电、温度、湿度和放射能、声波等防治病虫害的措施。人工捕杀和清除病株、病部及使用简单工具诱杀、设障碍防除虽有费劳力、效率低、不易彻底等缺点,但在目前尚无更好防治办法的情况下,仍不失为较好的急救措施。也常用人为升高或降低温度、湿度,是指超出病虫害的适应范围,如晒种、热水浸种或高温处理竹木及其制品等。利用昆虫趋光性灭虫自古就有。超声干扰是利用害虫对一些特殊波段超声的惧避行为,在田间播放,惊扰害虫,使其不能正常的完成觅食、觅偶、和产卵。此种方法杀虫范围广。完全不伤害天敌,不会产生任何负面作用,长期应用有利于保持农田生态平衡。原子能治虫主要是用放射能直接杀灭病虫,或用放射能照射导致害虫不育等。随着近代科技的发展,近代物理学防治技术将很有发展前途。

二、化学防治方法

是指利用化学药剂来防治植物病害的方法。应用化学药剂防治害虫,具有使用简便,易掌握,效果好,收效快,方法简便等特点。同时他受环境条件的影响比较小,适应范围较广,使用方法灵活多样,容易被群众接受。但也会发售药害和提高害虫的抗药性,长期不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容易污染环境,影响人体健康,使用不当还会引起人、畜中毒和环境污染。往往会杀伤天敌、破坏生态系中不同种群间的平衡,常引起害虫的再猖獗。反复使用同一种药剂常引起害虫产生抗药性,致使防治效大大降低乃至无效,同时还会出现农药残留等问题。有时对某种杀菌剂产生产生抗药性的病原菌,对未曾接触过的其他菌剂也有抗药性。为延缓抗药性的产生,应轮换使用或混合使用杀菌剂,同时还要尽量减少施药次数,降低用药量。

三、生物防治方法

利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生态学现象和某些生物学特性,以防治危害农业、仓储、建筑物和人群健康的生物的措施。生防由于没有环境污染,无残毒,无负作用。不会杀伤天敌,不会引起抗药性,不少具有预防作用,有的能收到长期或较长期控制的效果,因此,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植病防治方法。常见的类型有以下几种类型。

1.天敌防治法。①利用微生物防治。常见的有应用真菌、细菌、病毒和能分泌抗生物质的抗生菌。②利用寄生性天敌防治。主要有寄生蜂和寄生蝇,最常见有赤眼蜂、寄生蝇防治松毛虫等多种害虫。③利用捕食性天敌防治。这类天敌很多,主要为食虫、食鼠的脊椎动物和捕食性节肢动物两大类。鸟类有山雀、灰喜雀、啄木鸟等捕食害虫的不同虫态。鼠类天敌如黄鼬、蛇等,节肢动物中捕食性天敌有瓢虫、螳螂、蚂蚁等昆虫。

2.激素防治法是使用蜕皮激素、性外激素防治害虫的方法,是目前广泛使用的生物防治方法之一。如对菜青虫用蜕皮激素(或类似物)处理,促使其加速变成成虫,缩短危害作物的幼虫期,以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其缺点表现在蜕皮激素(或类似物)只是促使幼虫变成成虫,而并未杀死害虫,故治标不治本;性外激素(或类似物)只能干扰当代雌雄个体,降低出生率,减少下一代虫害的发生。

3.转基因植物是指运用重组DNA技术将外源基因整合于受体植物基因组,改变其遗传组成后产生的植物及其后代。目前在生产上广泛应用的有转基因抗虫棉、抗虫玉米、水稻、烟草和抗除草剂的大豆等。转基因植物的推广应用,不仅可提高产量、品质、抗病虫性状,而且大大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减少环境污染,降低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运用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植物,此法正逐步被大面积推广应用,如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导人棉花中培育出抗虫棉。其防治效果好,不反弹,无污染,所培育的抗虫性状短时间内就能稳定下来。但近年来围绕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首先是环境安全问题,如转基因生物是否会影响到生物的多样性,是否会改变与之相关的物种;其次是抗虫食物安全性的问题,如是否会对食用者造成伤害,是否会造成肠道微生物的菌群失调等尚不清楚。

4.利用抗生素防治害虫是利用一些真菌可产生对害虫有毒的物质消灭害虫,应用最广泛的是阿维菌素,商品名称有齐螨素、杀虫丁、爱福丁、阿维虫清等,用于防治棉铃虫、卷叶蛾、梨木虱、蚜虫等。应用抗生素防治作物病害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用抗生素防治种子、果实、苗木、块茎和块根等,防止植物在生长期间或贮藏期间发病,一般可采用浸种、浸根、浸苗和喷洒等方法。另一种应用方式是在作物生长期中,通过测报,及时喷洒抗生素以防止病的发展和蔓延。农用抗生素的应用还不只局限在对植物病害的直接防治上,有的抗生素能杀死害虫,起间接的防治作用。抗生素对不同植物也表现有选择性,对有些杂草是毁灭性的,例如茴香霉素是一种选择性除草剂,在低浓度下(如12.5mg/L)对稗草幼根的生长有选择抑制作用。与化学防治方法相比较生物防治可以改变生物群落的组成成份,且能直接消灭害虫,控制害虫、种群数量的发展,是一种稳定的自然控制因素,大多数天敌对人畜和植物均安全,不会污染环境,害虫对天敌不会产生抗性。在自然界中,天敌一旦建立种群,就能长期地控制害虫种群的发生与发展。

通过实践发现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涉及一些有关生活实践的知识,不仅符合新课标的理念,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热情,提高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张润杰,古德祥.基因工程与农业害虫防治[J].黑龙江科技信息,1999,21-4:179-185.

农业害虫的防治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农业种植技术;有机农业;体系构建

有机农业主要是指生态学原理及自然规律,生产过程中拒绝投入化肥、农药等化学合成物质,采取一系列可持续性的低毒害的种植技术以维持农业生产环境稳定、持续的农业生产体系,很大程度上对增加区域生物多样性、保障农业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和改善土壤环境等多个方面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属于一种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性的农业生产方式,因此可以大力推广[1]。但是现阶段我国很多常规农业种植区域及石油农业,当前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及化肥、农药超施种植技术与有机农业不相适应,所以增加了有机农业在这些区域中推广应用的难度。

1现阶段我国农业耕作技术的基本内容

1.1选种育苗

在育苗播种之前需要应用水洗、筛选、风选等多种方法进行良种的精选,将其中有病虫害的劣质种子淘汰,最大程度上从源头降低农作物栽植之后病虫害发生的概率。除此之外,需要热处理筛选出来的种子,将种子表面残存的线虫与病毒有效清除,从而降低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概率。热处理主要是指在病原物及作物种子不同耐热性情况下应用不会对作物种子产生伤害的高温杀死病毒、线虫及病菌等病原物的一种方法[2]。现阶段在多种品种情况下,可以选择一些抗病虫的品种,这样不仅有利于病虫害危害程度的降低,而且能够抑制害虫的生长与毒杀,例如水稻抗性品种能够对害虫稻飞虱种群增长进行有效控制,通过农作物自身抗性进行病虫害的防治能够降低药物防治对环境的影响,而且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1.2科学种植制度

若长期种植的作物具有单一性,会造成作物易诱引害虫、作物抗逆能力降低、土壤定元素被过度消耗、土壤肥力降低以及产生大规模病害等多种不良后果。这些都会对农业区域环境及农业生产造成极大的破坏,因此,制定合理而科学的种植制度在整个农业生产中是环境保护、土壤保肥及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措施[3]。套种种植和间作种植主要是指在同一片田地上无序或有序地种植2种及2种以上农作物的一种种植方式,其能够使农田生态系统内物种种类显著增加。在间种作物选择过程中可以种植能创造良好利于益虫的生存条件的作物,从而促进田间益虫数量及种类的增加。通过间种作物进行作物害虫防治,不仅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而且具有简便性,同时还实现了耕作成本资金投入的节约与生产效益的显著增加。

2肥料和农药选用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技术

2.1肥料和农药

首先,有机肥。有机肥具有养分全面、长效、缓效等多种特征,其中包含了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与大量元素,还包含了较为丰富的有机质成分。在农业生产中有机肥主要包含了以下几方面作用:其多种营养元素与丰富有机质提供了农作物生长所必需的元素,促进了农田土壤的改良,并对土壤保水性及孔隙度等理化性质产生了改善作用,增强了土壤供肥能力及保肥能力,营造了良好的农作物生产土壤环境。除此之外,有机肥中的无机物质及有机物质为土壤微生物活动提供了养料,促进了微生物活性的增强。其次,矿物源农药。波尔多液、石硫合剂、石灰以及硫磺等是常见的集中矿物源农药,其中石灰能够防止农作物因为钙素的缺乏而出现生理障碍病,并且其可对酸性土壤病虫害的发生起到有效的防治作用;硫磺粉能够调节土壤酸碱性,防治害虫,且杀菌杀螨;波尔多液能够有效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炭疽病及霜霉病等多种病害,还能驱赶多种虫害。最后,生物源农药。例如草木灰及辣椒水煮沸后制成的滤液等均能够有效防止病虫,现阶段已经提取了防卫素、植物毒素及植物源昆虫激素等多种植物源生物化学农药。

2.2虫害防治技术

有机农业中可以按照趋色性、趋波性及趋光性等多种特征,利用多种工具及物理方法进行害虫的诱杀,其中有色板及有频振式杀虫灯等是常见的工具,其中有频振式杀虫灯主要是按照害虫的趋波性及趋光性特征进行合适灯源的选择引诱害虫扑灯,设置电网触杀害虫,最终达到减轻虫害、杀灭成虫等目的。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对害虫趋色性的利用,来灭杀害虫,例如应用蓝板能够诱杀蓟马,应用黄板能够诱杀蚜虫及温室粉虱等害虫等。

农业害虫的防治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甘薯;地下害虫;微胶囊;药效试验

中图分类号:S435.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20-4942-02

Controlling Effects of Three Microcapsulated Pesticides on Underground Pest

of Sweet Potato

LEI Jian1,YANG Xin-sun1,SU Wen-jin1,WANG Lian-jun1,LI Ming-liang2

(1.Food Crops Institute/Hubei Key Laboratory of Food Crop Germplasm and Genetic Improvement, Hu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Wuhan 430064,China;2.Yuan-an Bureau of Agriculture, Yuan-an 444200, Hubei, China)

Abstract: Underground pest is one kind of important pests endangering production of sweet potatoes in Hubei province. Three pesticides in microcapsule were tested to underground pests of sweet potatoes in field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esticide with best control effects is Triazophos MC, followed by chlorpyrifos MC and 30% phoxim MC.

Key words: sweet potato; underground pest; microcapsule; efficacy test

甘薯在中国种植普遍,又称为红薯、地瓜、红苕等,是中国仅次于水稻、小麦和玉米的第四大粮食作物[1,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甘薯消费已转向加工为主、食饲兼用的阶段,消费比例大约为工业加工占45%、饲用占35%、食用占20%[3]。危害甘薯地下部的害虫主要有蝼蛄类、金针虫类、蛴螬类等,对地下害虫的防治主要是使用化学农药,然而多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不符合农产品无公害生产要求。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微胶囊剂药剂防治试验[4-6]。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于2011年6~11月在湖北省荆门市屈家岭管理区试验地进行。参试品种为食用型甘薯品种鄂薯7号。参试药剂为30%辛硫磷微胶囊剂、毒死蜱微胶囊剂、三唑磷微胶囊剂,均由徐州市农业科学院提供。

1.2 试验方法

试验于6月中旬在甘薯地下害虫发生严重的地块用药,施用方法分别是30%辛硫磷微胶囊剂蘸根、三唑磷微胶囊剂蘸根、毒死蜱微胶囊剂蘸根和毒死蜱微胶囊剂穴施、30%辛硫磷微胶囊剂穴施、三唑磷微胶囊剂穴施,对照(CK)为只用清水不用药。30%辛硫磷微胶囊剂和三唑磷微胶囊剂折合每公顷用量为15 kg、毒死蜱微胶囊剂折合每公顷用量为0.5 kg,甘薯按常规方法进行栽种。3次重复,每小区为5行,每垄种20株,垄距为0.8 m,株距为0.25 m,小区面积24 m2。移栽日期为6月15日。

收获时调查地下害虫为害情况,每小区随机调查10株,逐个调查薯块,并按分级标准分级,记载各处理地下部分鲜重及虫咬率。综合评价药剂对甘薯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薯块虫咬级别按以下标准分级:0级,无虫咬,薯块表面光滑;1级,虫咬孔1~2个,虫咬深度浅,薯块表面较光滑,不影响薯块商品率;2级,虫咬孔3~4个,虫咬深度中等,薯块表面可见明显虫咬痕迹,影响薯块商品率;3级,虫咬孔5个以上,虫咬深度深,严重影响薯块商品率。

病情指数按以下公式计算:病情指数=(1级薯块数×1+2级薯块数×2+3级薯块数×3)/(总薯块数×3)×100

2 结果与分析

收获时调查甘薯病情指数和地下部分鲜重情况(表1),结果表明,三唑磷微胶囊剂蘸根处理的防治效果最好,病情指数为19.09;三唑磷微胶囊剂穴施处理的效果次之,病情指数为19.94;其他处理防治效果从好到差依次为毒死蜱微胶囊剂蘸根处理、毒死蜱微胶囊剂穴施处理、30%辛硫磷微胶囊剂穴施处理、30%辛硫磷微胶囊剂蘸根处理。

在0.05水平,三唑磷微胶囊剂2种处理与毒死蜱微胶囊剂、30%辛硫磷微胶囊剂2种药剂的4种处理相比,病情指数存在显著性差异,可见药剂三唑磷微胶囊剂防治效果显著优于毒死蜱微胶囊剂与30%辛硫磷微胶囊剂。

在0.01水平,三唑磷微胶囊剂、毒死蜱微胶囊剂2种药剂4种处理与30%辛硫磷微胶囊剂2种处理相比,病情指数存在显著性差异,三唑磷微胶囊剂防治效果显著优于30%辛硫磷微胶囊剂。三唑磷微胶囊剂2种处理与毒死蜱微胶囊剂2种处理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同药剂的不同处理方式(蘸根与穴施)差异均不显著,说明施用方法对药剂作用影响不大。

3种药剂6种处理对于甘薯的地下部鲜重在0.05及0.01水平均不存在显著差异性(表1),说明3种药剂对甘薯地下部鲜重影响不明显。

3 小结

3种药剂中三唑磷微胶囊剂防治地下害虫效果最好,毒死蜱微胶囊剂次之,30%辛硫磷微胶囊剂较差,但是相对于对照,3种药剂降低病情指数效果显著。相同的药剂,蘸根与穴施2种处理方式效果相当。3种药剂及各处理方式对甘薯地下部鲜重无显著影响。对于地下害虫防治推荐施用三唑磷微胶囊剂。由于甘薯地下害虫种类繁多、混合发生、发生期不一、虫期重叠、危害期长,防治难度大[7],选择最佳的施药时期、施用技术和方法进行防治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陆漱韵,刘庆昌,李惟基.甘薯育种学[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2] 邓学良,周文化,付 希.甘薯食品产业发展概况与前景分析[J]. 粮食与饲料工业,2009(5):15-16.

[3] 李秀英,马代夫,李洪民,等.甘薯良种推广和茎线虫病防治[J].中国种业,2001(4):11-12.

[4] 陈建明,俞晓平,陈列忠,等.我国地下害虫的发生为害和治理策略[J].浙江农业学报,2004,16(6):389-394.

[5] 朱金星.5%紫丹颗粒剂防治甘薯地下害虫药效试验[J].浙江农业科学,2003(1):39-40.

农业害虫的防治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茄子种植;病虫害;无公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6.4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133015

如何提高我国农业蔬菜虫病无公害防治技术,增加农业蔬菜的年产量和质量是广大农业技术研究人员需要面对和解决的困难之一。每年由于病虫灾害使种植的蔬菜减产,而长年使用高度、高残留农药导致农残超标,是我国农业收入普遍偏低的主要原因,所以切实提高和改进对蔬菜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具有其必要性和科学性。笔者以通道县双江镇竹塘村、南地村长紫茄的种植技术为例,分析农作物病虫害类型以及相应的无公害防治方法。

1 茄子病虫害常见类型

为了提高茄子病虫害的防治技术,要充分了解茄子的致病原因。笔者针对长紫茄种植过程中常发生的病虫害类型,分析该种病虫害的发生原因、传播特点等。具体分析情况如下:

茄子褐斑病发病初期,先在植物叶片出现淡褐色水浸状小斑点,后扩展成不规则或近圆形大小不等的病斑,边缘褐色至深褐色。该种病菌主要通过菌丝和分生孢子器随着风、水流等自然媒介进行传播,在茄子枝叶的表皮薄弱处最容易发生感染,潜伏期较长,随着茄子的不断生长,可以对茄子嫩叶进行多次感染。

茄子绵疫病发病初期,在植物叶片出现水浸状、暗绿色或黄褐色圆形斑点,稍凹陷,扩展后,果皮、果肉变成褐色迅速腐烂。该种病菌主要由卵孢子通过土壤、风、水流等自然媒介进行传播。对茄子正常生长危害极大,在茄子的枝叶、根茎处均可以发生感染,并且该类病菌能够形成孢子游动体,往往会造成大面积茄子的感染。

茄子黄萎病发病初期,在植物叶片边缘及叶脉间出现黄色斑点,随后使得整个叶片逐渐发黄、萎缩。该种病菌主要通过孢子对茄子枝叶的表皮破损处的感染进行传播,并且该种病菌可以在土壤中潜伏很长时间,对土壤的温度、湿度和盐碱度均有很强适应性,不宜进行根除防治工作。

2 茄子虫害

棉铃虫的幼虫以茄子的花、果实为寄生载体,依靠茄子中的营养物质存活,同时严重危害茄子的嫩茎、叶和芽的正常发育。大量幼虫的寄生会导致茄子果实腐烂、落果等现象。棉铃虫的幼虫繁殖速度很快,从虫卵到孵化只需几天时间,不及时防治会造成大面积茄子发生落果和腐烂的严重后果;地老虎的幼虫为害为主,夜间出来咬断茄子的根茎部分,造成整株死亡,对苗期为害极大。

3 茄子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笔者针对长紫茄种植过程中常发生的病虫害类型,充分结合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和条件,对症下药,提出多种无公害防治方法。

3.1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利用害虫对繁殖和孵化的环境需求特性,以及害虫的趋光性、趋黄性等生理特征对症下药,进行无公害防治工作。主要有在夜间使用灯光吸引害虫,集中捕杀,以及通过对田间土壤的温度、湿度进行合理调节等方式,利用害虫的生理特点,破坏害虫本身的成长发育环境,使害虫失去危害茄子幼苗的可能。

3.2 化学防治

化学农药防治法仍是目前防治病虫害重要且有效的手段。使用化学农药的防治方法具有低成本、效果好、打药方法简单易操作等优点,但也会带来化学农药残留的不利影响。所以,无公害化学防治应科学合理地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新型化学农药的配置要符合安全无公害的基本标准,经过多次试验证明化学农药的安全性后,才可以对受病虫害的农作物使用该种农药。这是为了避免化学农药带来的残留物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也就违反了无公害防治的初衷。

3.3 生物防治

该种防治方法是在受病虫害的茄子田中投放该种害虫的天敌进行无公害防治工作,具有无污染、高效率等优点。但是利用生物防治法的前提是投放的另一种生物不会对农田原有生态平衡造成破坏,要遵循该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原有规则,所以,生物防治法同样需要进行多次试验,确保安全可靠后才能使用。

4 结束语

我国农业收入普遍偏低的主要原因是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始终处于薄弱环节,笔者以湖南通道县长紫茄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验为例,根据茄子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和条件对症下药,提出多种无公害防治方法。如何提高蔬菜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的任务,值得我国广大农业技术研究人员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李林,徐作E.保护地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M].山东: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20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