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小学英语;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有效性
新课程标准实施几年来随着新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入我们一线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方式都有了可喜的变化。《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把英语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1]。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本次课程改革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已被多数英语教师所采用。但如果仔细观察很多问题又会凸现。
一、课堂合作学习活动中出现的几个问题现象:
1、场面热闹,实效甚微。
在课堂中,当学生小组合作完成一个任务时,学生可以离开座位获得更广泛的交流空间。在热闹的氛围中学生新奇热情,虽然有语言的训练,却也存在投机取巧的现象,如用中文问答,以求更快完成表格填写,甚至用中文进行其他话题的讨论。仅从课堂气氛看,场面热热闹闹,可实际效果和目标达成情况并不乐观。
2、优等生表现,众人旁观。
一段时间英语学下来,由于个人素质等方面原因,学生中出现了优等生与学困生。在一些小组中,小组合作成了优等生展示的舞台,学困生只是越来越沉默。在反馈活动中,优等生强强组合的小组,急于表现他们流利的表达和富有创意的表演,活动看似进展十分顺利。但其余学生在活动中又得到了什么呢?
3、争论角色,浪费时间。
在学Let’s talk时,学生自由选一个角色进行会话训练。当任务布置下去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学生都在为一个角色由谁来演而争论不休。往往就因为这个原因导致时间浪费了,课堂教学任务因此完成不了。
总之,一堂英语课下来,给人感觉就一个字“累”。课堂中出现了“太吵闹”、“费时费力”、“学生不能很好地接受配对或分组学习”。针对这些失败的课堂经验,笔者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反复尝试,与其他教师交流,发现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之所以效果不好的原因。
那么,我们该如何避免小组活动中的“无趣”、“无序”、“无声”、“无效”呢?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做了一些探究,并与各一线英语老师们以此为专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现将其大致总结为以下几点供广大英语教师一起分享:
二、建立结构合理、互帮互助的合作小组。
1、科学合理的分组。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分组办法通常有固定分组与动态分组两种。
(1)固定分组是指可依据学习内容和阶段学习情况的需要,按照学生的学习水平,智能状况,个性特点,组织操作能力以及课型情况等进行合理分组。一般有两种方式:即同质编组或异质编组。同质编组就是将同一层次的学生编为一组。同质编组有利于分层教学分类辅导。异质编组则是将不同层次的学生编在一组。异质编组有利于开展互帮互助的活动。[2]
我们在日常的英语课堂教学中较多的是采用偶数的异质编组。偶数的编组利于学生在进行语言操练时两人交际和互动的需要。另外现在课堂教学中分层教学的设计还不能每个环节都做到,大多数的要求和操练都还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因此异质编组对于学生的互帮互助以及合作完成任务是非常有利的。
(2)动态分组。小班化教学中分组教学应用较多,若一成不变,学生之间过于熟悉或产生矛盾都会影响学生参与小组活动的积极性和兴趣,以至于影响活动完成的质量。所以必须要有动态分组来调节和补充。动态分组主要有自愿分组与按见解的不同分成正反两组。自愿分组有利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按见解的不同分成正、反两组进行争论与辩论,在争辩的过程中主动学习,弄清问题本质。
固定分组和动态分组是我在小班化采取小组合作学习中常用的分组方式,我认为两者无优劣之分,但动态分组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操作性和可控性都不是很强,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与课型,灵活选择,交替运用,以达到理想效果。
2、明确师生定位,落实学生主体地位。
教师首先要明确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是主角,既是活动参与者,还可以是活动的具体组织者和设计者,教师在活动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当小组成员集体合作不足以完成目标时,给予点拨辅导,观察倾听以确保他们的学习互动富有成效。其次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应由原来的“权威———服从”逐渐变成“指导———参与”,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实现有效的合作学习,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
课堂中小组合作是否有效与学生是否愿意积极参与有很大关系。只有学生兴趣高涨,积极主动的参与,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他才会思维活跃,善于思考,并且愿意与小组的成员积极配合,较好的完成学习任务。尤其是对那些基础较差的同学,如果不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小组合作时,他们滥竽充数,只是等待别人的答案,甚至会出现违反纪律的行为。这样的小组合作只能是流于形式,根本达不到任何目的。学生积极性的发挥与很多因素有关,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时间、教学媒体等。
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很多,如教学内容的选择,在上面已经提到,一定要适合小组合作学习,并且小组活动之前,教师一定要提出明确的活动目标,增强活动的目的性。也可以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积极开展组内和小组之间的合作与竞争,让学生在竞争中自觉完善自己。在竞争时,教师应当随时做好记录,对学生及时进行鼓励表扬,增强他们的信心。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在课堂上的运用,也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全面提高合作学习有效性。
1、定期调换角色,使学生能力不断得以发展。
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异互补”的原则,教师应经常让不同特质、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重组。[3]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自信心强或性格外向的学生频频发言,其他人则为倾听者的现象。学困生因听不懂而产生畏难情绪,故采取弃而不听的态度,很少主动参与合作学习,难以达到共同进步的目标。因此,小组成员要定期调换角色, 使学生有机会在不同的岗位上承担不同的责任。
2、课前准备到位, 使课内合作更出成效。
现行教材中有很多话题是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而设计的,教师只需根据自己班上学生的现状,对学生稍加引导就可以开展活动。但也有些话题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要求学生对已有的知识进行拓展。此类话题需要让学生在课前进行一定的准备,通过查阅有关材料或请教他人等渠道获取相关信息,然后对信息进行整理。
另外, 在开展合作活动前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训练, 培养学生搜集资料、讨论问题、倾听与表达观点、质疑与坚持自我、互相帮助与合作竞争等方面的能力。这是提高合作学习成效的关键。在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 教师都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逐渐提高他们的合作学习能力。
3、留足活动时间, 使学生的参与更有效。
大班教学班容量大、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 学生的参与度往往不均衡, 各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速度也不相同。教师有时为了完成教学计划, 常常让速度较快的小组展示自己的成果, 而后匆忙结束任务,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 使得其他小组的合作形同虚设。
独立思考是合作学习的前提。因此, 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时间。只有在学生经过独立思考且有交流的需要时, 开展的合作学习才是有价值、有成效的。教师要为大多数学生的合作学习提供足够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这是学生有效参与教学的关键所在。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
五、实施组组交流,扩大学习效益,保证积极互赖的生生关系。
积极互赖的组员关系是合作学习的基本特征之一,是提高小学生合作能力的基本前提。组与组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同时又是互相学习、促进的过程。有利于优等生去帮助学困生达到共同的发展,同时也要照顾不同的学生。例如在每次上新课时,在新授句子使用小组竞赛法,小组中的每一个成员说一个单词,直到把这个句子说出来为止,这就要求优等生去帮助程度稍差的学生,通过合作、互动来传播、交流信息以达到共同进步,同时又调动了课堂气氛。
课堂上搞小组纪律竞赛,学生必然为集体荣誉而增强自控能力,上课能专心听讲、用心思考,也会自觉地监督、提醒其他同学遵守纪律。借助游戏,枯燥乏味的单词记忆变成了充满趣味和快乐的活动,符合儿童心理,有利于激发儿童的兴趣,激发了主动性。借助小组目标,促使学生互助。组员在游戏前需相互帮助。游戏分为必答与抢答,体现了分层教学的理念。必答题要求人人参加,而且不能选择次序,达到了最底线的教学目标,而抢答题和附加分的设置则是上不封顶,鼓励了上进精神,有利于儿童个性培养。因此,竞争机制的导入也提高了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充裕时间开展互助学习,增加了各组成员之间的团结,使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六、运用多维评价形式,促进合作学习。
如果一个老师只成功地确定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合理地划分了合作小组,并让学生进行了合作学习,而没有及时地做出评价,那很可能使学生对合作学习丧失兴趣,不再有积极性。教师适时、多维的期待与评价对参加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学生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合理运用多维评价,是提高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有效运用不可缺少的一环。
首先,在评价内容上,教师应注重对学习过程中学生所表现的情感,态度,能力和语言表达,发展潜能等进行全面的评价。老师应及时地给出科学的评价,及时鼓励,给他们学习的勇气和信心,使他们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从而提高对英语学习兴趣。同时,老师要有宽容的心去对待学生的错误,让他们知道谁都会犯错误,怕犯错误就不会有成功。及时的过程评价会让学生更加自信,有满足感,体验到学习带来的乐趣。其次,除过程评价外,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应用小组互评,自我评价的方法,让学生试着给别人以鼓励,给自己信心,反省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学习中取得更大的进步,这样,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评价中来,从而有效确保每个学生加入到合作学习中。
总而言之,只有真正把小组合作学习落到实处,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才能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关键词: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循环运行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7-0058-03
课堂教学是学校质量运行管理和监控的关键环节,在本科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开展课堂教学检查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保障强有力的支撑点。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每学期均组织院系领导听课,加上学校组织的督导听课及学生评教的数据,可以客观并比较全面地反映教师的授课质量,真正体现了数据的全面性,评价的客观公正,总结分析的科学性,反馈改进的有效性,真正实现了教学质量检查、监督的目的。
一、研究方式
(一)数据采集方式和范围
本研究主要采集的数据是基于同济大学教务信息管理系统,数据采集的范围包括学校督导、院系领导的听课记录,学生的评教情况。时间跨度为三学年六个学期。学校督导和院系领导的听课指标见表1,学生评教的指标见表2。各项指标共有五个等级,优、良、中、合格、不合格,通过加权平均得出最后结论。
从表1可以看出,学校课堂教学考评中权重最大的内容讲课思路以及科学使用教学手段,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以求得好的教学效果。
学校要求每位同学对每个学期的所有任课老师进行评价,学生评教的参与率纳入学校对学院的本科教学优良状态考核的指标体系中。
(二)研究的技术路线
采集的数据取自2010年到2013年三学年共六个学期,通过分析、比对,对全院每个学期开设的每门课、每位任课老师按学校督导、院、系领导的听课分别统计,直观地描述出什么类别的课程,哪些指标被肯定,哪些指标存在问题,需要改善和提高等,并对被听课的老师的职称分布等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差异或规律。
(三)数据采集
本文中所采集的数据均来自学校本科教务信息管理系统的教学质量管理模块。
1.听课基础数据统计。从图1可知,近三年来院系领导对课堂教学的评价比较满意,A(优)等级评价基本保持在70%以上,B(良)等级在30%以下,维持在较低的水平状态,没有中以下的等级出现。
相比于院系领导,学校督导的听课情况略有差异:从图2可见,学校督导的评价涵盖A(优)、B(良)、C(中)和D(合格)四个等级,各等级的曲线波动变化相差不大,优和良在30%~70%区间,中和合格维持在10%以下,评价更接近于正态分布。
2.听课分项评价统计。在学校和院系领导的听课评价中,大多是优、良等级,中和合格只占学校督导评价的很小比例,因此,本研究中,将评价为良的各项指标单独进行分析,所占比例较高的,代表该项存在不足,需要提高和改进。
从图3看出,各位领导认为大部分被听课的老师在“备课充分、思路清淅”、“教学手段科学合理”上存在的问题比较少,但在“引导学生联想创新”和“内容充实,信息量大”的分布比例比较大,这说明院系领导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这两方面存在着不足,有提升的空间。
但在图4中,各项指标存在类似的比例,分布更趋均匀,只是在图4中在“内容充实”点有更大的比例,说明院系领导和学校督导,对这部分工作的评价都比较相近。
3.被听课老师职称分布情况统计。
因为工程师、研究员、实验师等其他职称,主要承担实验教学,且被听课的频次相对较低,因此合并为其他项以柱状图显示。比较表3和表4,从听课总数来看,学校督导的次数总体均高于院系领导,但从听课涵盖各职称等级来讲,院系领导的选择更均衡一些。但无论是学校督导还是学校督导,听课主要为副教授,这与院系的职称分布相似,与教学任务的安排情况有关,开设课程主要以副教授以上为主,但都有教授、讲师等其他职称的纪录,可以更全面地反映学院教师的授课情况,确保评价的全面性、综合性。
4.学生评教数据统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每届学生约170人左右,四年制共有将近700人,学院的教学任务主要面对三、四年级的学生,但各年级的学生要对各类课程进行评教,对其他学院开设课程的评价,均由各开课院系采集。
从表5(见上页)来看,我院学生参加学校的评教比例相对较高,三年六个学期中均保持在87%以上,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从表6可以看出,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给予了相当的肯定,优秀率均在98%以上。
二、结果分析、讨论及建议
(一)结果分析
从各图表可以看出,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课堂教学的总体情况优良,无论是学校督导、还是院系领导的听课,都给予了相当的肯定,对备课充分、课程内容以及讲课的激情都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尤其是学生的评教,三年六学期学生的参与率在87%以上,评教的结果具有相当的可信度,对教师的评价均为优。同时也从中可以看出,教学手段的合理性还有待提高,该评价指标占权重为0.2,是所有评价指标中最大,可见其重要性。
(二)讨论和建议
同济大学从2006年起就实行新教师考核上岗制,新入职的教师,不管学历、职称及教学经历,只要是从事教学岗位的,都要分别参加学校人事处及教务处组织的入职培训,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并且要通过试讲,才能获得授课的资格。从学院的层面讲,可以结合上述评价的结论,对本学院的任课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和辅导,强化青年老师的助课制度,以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小学语文研究性学习理念的诠释
研究性学习是一门有着特殊学习方式的课程,它是教育观、课程观、教学观的更新,是学习的革命。研究性学习以学生的自主性为主,探索性为基础,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和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倡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创造能力。
研究性的学习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体验科学的态度、科学的规范、科学的思想,体验与人合作和分享成果的感觉等。它不同于学法指导,是学法指导的扩展与提升。
二、小学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研究性学习,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新的关系,在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里,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的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从传授者为研究性学习的指导者和参与者,学生也不再只是作为知识的授受者,被动地听从教师的指令,而是由被动地接受学习转向主动的探究性学习,成为学习上的主人。北京教育学院博士季苹说:“研究性学习使教育的基本观念在转变,过去我们认为知识是由一个个知识点连接起来的,而现在我们看到,知识只有在热爱中、在探索中才能有活力,有生命”。
小学生探究的本能和兴趣是与生俱来的,学生可以按自己的兴趣选择和确定学习的内容,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亲身实践,不仅掌握所学知识而且获得探索的真切体验。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的特点,它改变了以往单一的被动接受知识转向主动的获取知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三、小学语文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
开展小学语文研究性学习,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和知识结构等特点,尤其是生理、心理,学习活动变化的梯度,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应该是灵活的,方法也是多样的,确保学生也通过一定的努力,获得研究性学习的成果。
1、从生活与课本中设定学生感兴趣的课题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外显过程。研究性阅读能很好开展,关键是确定研究课题。至于如何才能选准选好研究课题,要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要坚持把课题的选择确立在学生的兴趣爱好之上,只有这样,才能使小学生对课题的研究始终保持巨大的内在动力,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求知欲和探索热情,并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鉴于此,笔者认为可以从这两方面入手引导学生进行选题。
(1)从生活中设定研究课题
“研究性学习”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强调学生的亲生经历,让学生在实践中去发现和探究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
(2)从课文中设定研究课题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作为语文教师还应努力在学科领域的教学中使书本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阅读教学强调实效性,而研究性学习正是组织指导学生高效地学习,达成“认知”、“发展”双重目标的新型教学组织形式。这一目标能否达成,关键在于研究课题的设定上。如果随便拿课文中的一个句子、一个词语来讨论,学生的学习将会成为没有目标的盲目探索,讨论交流将成为不着边际的漫谈,学生知识的意义建构将会事倍功半,花费很多时间,却得不到要领,甚至可能钻进牛角尖。对此,笔者的研究与实践是:
在教师引导下提出研究课题,通过学生质疑提练出研究课题,通过解读课文题目得出研究课题,从课后习题里带出研究课题,在趣味活动中引出研究课题,在插图赏析中推出研究课题在课文中寻找研究课题,其实就是营造研究的问题情境。学生通过课题研究既达到了解读课文、操练语言的要求,又从中培养了自主、合作的研究能力。
2、在小学语文研究性学习中努力开发学生的综合研究能力
研究性学习是一项综合性学科的学习活动,它包括研究者――学生对问题的分析综合能力,文献检索能力以及研究报告的编制能力等内容,而小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最为薄弱。活动伊始,我们就发现学生在时间的分配、学习的顺序、成员的分工等许多方面均表现出无所适从的状态,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研究能力呢?笔者认为,教师在整个学习活动中要站好位置。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性研究能力。
四、小学语文语文研究性学习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1、强调问题意识。研究性学习主要是围绕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组织学习活动的,“问题”是学习的重要载体,教师要特别指导学生如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选准研究要点。要从整体入手,在课文的特色、主题处切入,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处组织学生探究,才能真正达到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目的。
3、注重研究过程。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不一定像专家那样,必须解决具体的问题,我们应该避免“成人化”的倾向。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否真的探究出什么并不重要,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研究的方法,掌握研究的途径,学习的过程才是我们追求的结果。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 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它强调的是一种主动地学习活动。
二.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1、开放性
前几年有一本书很畅销,它就是一位中国人写的关于美国人教育现状的书:《素质教育在美国》。书中提出了很尖锐的问题:中国的中学生屡获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大奖,而中国至今尚未培养出获得诺贝尔奖的人。这与我们的教育现状和教育体制密不可分。
大凡已经进入高中的学生,绝大部分都已经顺应了学校的学习生活,形成了接受式学习的惯性。你不必考虑"学什么"。每当新学期开始的时候,各科新书就会及时送到你的手中,书本就是要学的东西,你也不必操心在什么地方学、跟谁学。学校、教室、课桌就是学习的战场。古训说:"师者,所谓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先生于我,必先学于我,凡事依靠老师,凡疑只问老师是十分正常的现象。当然,也没有太大的空间让你去思考"怎么学"。自打背起书包上小学起,学习的程序就被固定下来。上课、听讲、回答问题、做作业、考试……最终,你也没有权利决定"学到什么程度"。标准是统一的,考试的分数就是学习程度和水平的绝对代表,别人学习成绩的高低就是衡量自己的惟一参数。以上就是同学们目前学习方式的粗描,,与同学们熟悉的学习方式相比,研究性学习对同学们提出了完全不同的要求。
在研究性学习中“学什么”要由同学们自己选择, 学习的内容是开放的。天文地理、古今中外,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题目,并有一定的可行性,都可作为研究课题。 在研究性学习中“怎么学”要由同学们自己设计, 研究性学习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强调活动、体验的作用。同学们可以走出校门进行社会实践;实地勘察取证、走访专家、收集信息等等。在研究性学习中“学到什么程度”要由同学们自己作出预测和规定. 在同一主题下,由于个人兴趣、经验和研究活动的需要不同,研究视角的确定、研究目标的定位、切入口的选择、研究过程的设计、研究方法、手段的运用以及结果的表达等可以各不相同,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在研究性学习中“学到什么程度”要由同学们自己作出决定.因此研究性学习的最大特点是开放性。
2、探究性
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习的内容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确定的研究课题:学习的方式不是被动地记忆、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敏锐地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探求结论的自主学习的过程。因此,研究性学习的课题,不宜由教师指定某个材料让学生理解、记忆,而应引导、归纳、呈现一些需要学习、探究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由展示一个案例、介绍某些背景或创设一种情景引出,也可以直接提出。可以自教师提出,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自己得出结论。
3、实践性
研究性学习强调理论与社会、科学和生活实际的联系,特别关注环境问题、现代科技对当代生活的影响以及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性活动。同时研究性学习的设计与实施应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条件和可能。
三、研究性学习实施的一般程序
1、开题报告阶段
(1)先建立研究性学习小组成员,每班分成7组,每组 7、8个同学,确定小组组长和邀请一位指导老师。
(2)接着要求师生共同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经过讨论, 通过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有关研究题目的知识水平,在此基础上确定研究范围或研究题目提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完成开题报告。
2. 实践调查阶段
在确定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以后,进入具体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实践、体验,形成一定的观念、态度,掌握一定的方法。同学们可以通过访谈、上网、查阅书刊杂志、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取资料。根据小组集体设计的研究方案,按照确定的研究方法,选择合适的地方进行调查,获取调查结果。并将得到的初步研究成果在小组内交流,逐步丰富研究成果。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自主学习
所谓研究性学习,指的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研究课题,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从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是坚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由选题、自主探究和自由创造。信息技术教学作为以培养创新精神、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取向的必修课程,它对学生的“个性要求”主要有其技术性、素质性、整合性和发展性,是为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和提高教学效果,反映信息技术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信息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是学生作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将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获取、交流信息,最终以电脑作品的形式完成研究任务。下面就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的有关方面浅谈一下笔者的想法:
一、研究性学习的特征
(一)问题的提出、解决。在研究性学习中,提出问题是其关键。提不出问题,就无从谈及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也无从知道围绕什么主题收集分析资料信息,更无从着手总结提炼研究的成果。俗话说:"人生识字糊涂始",讲的就是越是有学问、有思想、有能力的人,越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道理。 因此,研究性学习要求同学们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激活各科学习中的知识储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综合实践能力。
(二)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研究性学习最终的结论和成果不是凭空得出的,它需要加工的原料。研究性学习的原料就是各种信息,先熟练运用各种方法工具获取所需信息,进行自主学习;再通过复杂的思维活动来主动探究处理信息,重新组织信息,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新意和创意。
(三)学生间的交流、合作。学会与同学间的交流和合作,学会与人共同承担责任、共同分享快乐和成果是完成研究性学习任务的基本保证。在交流、合作的过程中,同学间相互融合在一起,体会无比的欢愉、研究性学习为同学们的人际沟通创设了广阔的空间,在开展研究活动过程中同学们发扬团队精神,学会交流与合作。
二、信息技术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设计
研究性学习的设计有多种角度,由于人们所选用的参照标准不同,角度不同。因此对它的设计有不同的表述,本文就其研究的课题对信息动手术研究性学习加以设计。
(一)学生学习方式、学习任务设计。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研究性学习的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就是要让学生在共同完成课题的过程中学会合作与共享。笔者认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题研究最为适宜,采取学生自愿组合的原则,将全班分成若干由3―6人组成的实践研究小组。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开展研究性学习,可以发挥每个学生的创新意识,还可以促使小组成员之间密切合作。例如,初一年级下学期,教师要求每小组学生完成一份电子报刊的制作(课题自选)。一个由4人组成的小组,选择的课题是《计算机的天敌一一病毒》,先由4人共同完成设计报刊的刊头、版块内容、样式,再由4人分别负责其中一个版块内容。分别是:“病毒的认识”、“病毒的类型”、“病毒的危害性”、“如何防御病毒”部分的研究,最后由小组成员集体完成电报刊的制作。
(二)教师任务设计。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从执教者变为引导者、咨询者和资料提供者。笔者设计的研究性学致分为五个阶段:
1.信息技术研究性学讲座阶段。介绍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的相关知识并了解学生的兴趣。
2.自报课题阶段。为学生提供多个课题,用布置作业的形式,要求学生从其中选择或自拟课题。对学生所选的课题进行必要的引导及解释。
3.指导阶段。利用范例进行引导,使之了解研究性学习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4.实践研究阶段。各小组以“设计样式”、“收集资料”、“尝试制作”为中心开展实践研究。经教师多次指导、学生多次完善,完成电子作品。
5.演示报告及评价阶段。学生制作及演示电子报刊,并针对学生的研究进行综合评价,包括学生、教师的评价,小组成员的自我评价。在展示、质疑、评价的过程中,不但使作报告的学生加深对所研究知识的理解,也促进他们进一步学习与探索。教师的评价主要应是正面鼓励,并为学生以后的研究提出建议。
三、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初步效果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变得鲜活。为了展示自己的才干,每个学生在课下都作了充分的准备,通过亲身的实践研究,学生充分感受和理解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及学习方法,训练了学生掌握通过互联网、图书馆、人际交往等多渠道获取信息的技能,提高了学生的交际和表达能力。
(二)有些学生的课题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其他学科问题,体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想。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的课程整合,对于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实施素质教育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研究的很多问题都超出教师的专业领域。教师几乎没有专业知识方面的优势可言,这种变化激发起教师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愿望。教师开始体验与学生共同学习和成长的过程。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他们在体验中求知,在实践中长智,拓宽了知识渠道。
参考文献:
[1]陈旭远主编:中小学教师视野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张肇丰:试论研究性学习 [J],课程・教材・教法
[3]徐学福:“研究性学习”之我见[J],课程・教材・教法
[4]李召存:研究性学习初探[J],中国教育学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