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理财投资重要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当代大学生投资理财行为中暴露的问题分析
当代大学生投资理财行为暴露的问题主要分为消费问题和理财问题,下文将从这两个方面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消费问题
大学生的理财行为主要就是对自己的资金、消费进行规划,良好的理财习惯能够帮助大学生养成勤俭节约、合理消费的消费观念。但是,目前大学生的理财行为主要表现为“月初是富人,中旬是平民,月末是乞丐”理财规律。其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
1.资金收入单一。当代大学生的资金收入大致可以分为家庭收入、奖学金收入、兼职收入三个部分,其中家庭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最大,也是最重要的收入,只有少部分的学生拥有奖学金收入和兼职收入,家庭条件的差距则成为了大学生消费差距的最大原因。
2.消费不理性。大学生消费不理性主要表现为消费结构不合理。当前,大学生的月消费波动大概在400―1200之间,当然还存在更高消费,但属于个别现象,这里主要讨论普遍现象。在消费结构中,饮食消费主要占据百分之五十到六十左右,部分月支出较少的饮食消费占据百分之七十到八十左右,服装、娱乐、电子产品的消费在各项消费中排行第二,学习消费占据总消费的比例几乎是最少的。大学生消费结构的变动主要受家庭原因、性别原因的影响。家庭富裕的学生,饮食消费基本与娱乐、电子产品消费持平,家庭较为贫困的学生,饮食消费一般都高达总消费的百分之七十以上。相对男性学生来说,女性学生的服饰消费普遍较高。学生在理财过程中很难控制自己的消费欲望,容易受到身边其它同学的影响,甚至出现了负债等现象,资金收入也是非常缺乏。
3.消费无计划。在当今的大学校园中,能够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消费的人几乎只占据了总人数的两层左右,大部分的学生都是随意地进行消费。大学生消费容易受到周边消费环境、同学以及自身心理素质的影响。喜欢与同学攀比,抵制不住同学的语言诱导,习惯看见便宜点的东西就买,并不考虑是否对自己有用,等等,众多情况都有可能发生。大学生在月初的时候出手都非常的阔绰,导致自己在中旬、月底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自己生活,甚至于借钱度日。而能够做到理性消费,计划消费的人群大部分都是家庭比较拮据的学生。
(二)理财问题分析
1.缺乏合理的理财规划。很多的大学生在消费时候不注意,认为东西便宜,多买几样应该不贵,致使消费太多。对金钱没有一个正确的价值概念,结果每当月底算消费、算结余的时候,都会出现钱不对账的现象,他们并不觉得自己的消费会那么高,而且认为自己已经在尽量的克制消费了。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大学生缺乏合理的理财规划,对收入和支出没有计划,更不用提记账理财了。
2.缺乏投资理财知识。真正意义上的投资理财是指投资者对资金的债券、基金、储蓄等进行规划调整,以达到保值或加速增值的目的。首先来讲,能够通过投资理财达到保值的大学生已经是微乎其微了,在很多大学生的眼里,几乎只存在消费,不存在收入。另外,当代的大学生中了解基金、股票、债券的人也是非常的少,所以,他们的收入结构是非常的单一的,而唯一的理财方式就是对自己的消费进行管理,进入到投资市场之后,缺乏胆量和耐心,常常是抱着试一试、玩一玩的态度或者见好就收,有一部分学生也是三分钟热度,刚开始饱含激情,后来也就无暇顾及了。
二、当代大学生投资理财行为分析
下文将从投资理财特殊性、重要性和投资理财建议三个方面对大学生的投资理财行为进行分析,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和理财观念。
(一)当代大学生投资理财行为特殊性分析
当代大学生是投资理财市场中一群较为特殊的群体,首先来说,他们的资金收入问题,除了奖学金、兼职收入,家庭收入是非常稳定的,且是收入中的主要来源,这也表现出了当代大学生缺乏经济独立性;其次,大学生是知识群体,与社会中的投资理财群体相比,知识水平更高,知识结构较为完善,加上自己的资金来源有限,因此,其对于投资理财产品更具好奇心;第三,大学生毕竟还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他们对于投资理财市场的了解非常少,也少有时间针对这块进行专业的学习,而在市场当中,也比较缺少适用于大学生的投资理财产品,几乎都是资金投入较大,风险性也较大的产品。
(二)大学生投资理财的重要性分析
大学生投资理财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增加自己的经济来源,帮助父母减轻家庭负担,这对于工薪阶层和贫困家庭来说,更具重要意义;第二,对于部分家庭较为富裕的学生来说,他们对贫穷二字并没有什么概念,也没有尝试过贫穷的生活,使得他们对金钱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肆意挥霍、炫富、攀比已经成为生活中的常态,投资理财有赢有损,能够让他们感受到赚钱不易,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和金钱观念;第三,则是帮助大学生尽快地了解社会经济情况,融入经济市场,对以后的就业理财都有帮助。
(三)对大学生投资理财的建议
1.加深对市场投资理财产品的了解
2.树立风险意识和理财意识
3.父母配合并帮助大学生进行投资理财
4.规划消费、计划消费,避免盲目、随意消费
5.树立投资观念,稳保资产增值
6.调整心理素质,做好打投资理财持久战的准备,切记急于求成、三分钟热度,不要担心亏损失败。
[关键词]大学生理财观现状理财观现状分析理财观现状思考
一、大学生理财观现状
1、理财观念层面。(1)金钱观方面,大部分同学理财观较为正确,认为金钱很重要但也不能代表生活的所有。(2)消费观方面,大部分同学缺乏理性的消费观,消费缺乏计划性,较为盲目且易冲动。(3)投资观方面,大部分同学了解投资知识较少,有学习的兴趣但觉得目前投资尚早且投资形式单一。(4)创业观方面,大部分同学知道并希望创业,但是不知道创业的方式和方法,无从实施。
这个结果说明大学生对金钱、财富及财富创造的认识和理解匮乏,对金钱观、消费观、投资观、创业观等方面都或多或少存在片面的认识。
2.理财知识层面。(1)总体来看,大学生通过课堂的学习,了解了一些理财知识,但是相当零星且不深入。大部分了解的知识为课本中提到的如市场经济、市场运行规律、商品经济、货币流通等,于财务、投资知识所知甚少。(2)大学生对于理财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但仍然片面。大部分同学知道理财的重要性,想学会理财,但是不知道具体的途径和方法;少部分同学认为理财是以后的事情,现在做为时尚早;另外存在部分同学认为理财只对财富多的人适用而对于大学生来讲无财可理。
3.理财能力层面。由于种种原因,大学生的理财实践能力较差。大学生的市场调查力和分析力以及创业实践能力有待提高。
二、理财现状的形成原因
1.客观因素。(1)我国传统文化经济价值观的影响。中国传统的“学而优则仕”的思想以及“德本财末”的思想为中国主流思想,这种传统的经济价值观念束缚着人们的头脑,影响了成长中的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财富观,束缚了他们创新、竞争能力的发展。 (2)家庭教育的影响。首先,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重点在于传统美德教育,没有提及对子女进行适当的理财教育。其次,中国家庭历来重积蓄节约而轻消费。“节俭”是一种理财方式但是节俭过度却抑制了“开源”,抑制了投资。最后,由于我国大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的家庭,父母的心愿是让儿女顺利步入高等学府,因此对子女的消费缺乏限制和指导。 (3)学校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学校教育的模式一直都是应试教育。学校教育的目标、方法、内容常围绕着统一考试进行,理财教育不是升学考试的内容,因而理财教育欠缺。即使是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理财教育仍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导致了大学生理财意识和能力的缺失。(4)社会环境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公众渴求财富和理财能力缺失的矛盾不断激化。理财能力的缺失导致人们在消费、投资、创业的过程中常常受阻,影响了良好经济活动环境的形成。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员,社会的环境,国民的观念等都会对他们产生影响,从而使他们理财能力的发展受到抑制。
2.主观因素。大学生本身思维方式的误区也限制了其理财能力的发展。其一,认为对金钱的追求是人的本能,理财能力与生俱来,无需培养与开发。其二,认为只要学好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理财能力会自然提高。其三,“钱是万恶之首”的看法,缺乏对财富本质以及理财开发的理解,导致了学习、实践缺少自觉性、主动性。 (1)大学生对于理财的专业知识所知较少,所以难免有盲目消费的现象。(2)大学生性格较为冲动,易受促销、广告以及其他周围环境的影响,消费有时有随机性和不合理性。(3)大学生消费资金来源是家庭,所以对金钱的把握度没有掌握好。购买无用商品以及无实际意义的请客聚餐情况较多且支出较大。
三、大学生理财观现状的思考
1.理财与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息息相关。正确理财是大学生成为国家经济建设人才的必备因素,是大学生健康人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在,财商成为继智商、情商之后影响大学生成才的另一重要因素。智商是活动成功的前提条件;情商是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财商是活动的结果和制约因素。“三商”交互作用,综合反映了个体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素质,是制约大学生成才的三大因素。智商、情商的开发早已受到重视并已取得成果,而理财意识和能力的开发还未形成共识。
2.大学生理财是社会经济发展和满足人们对物质文明需要的要求。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大学生的理财观念和能力的培养无疑对其以后的发展产生影响。大学生构建起正确的价值观、金钱观、财富观和财富创造观能够使他们在社会主义道德和法律的框架下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开拓进取,合法地创造财富,真正懂得享受财富。
3.大学生理财是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处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时期,这对未来建设的社会主体――青年尤其是大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生只有具备正确的理财观念、全面的财富知识、娴熟的驾驭货币和资本运动规律的能力,才能真正成为经济建设的生力军。
4.大学生理财教育与教育。教育为社会发展培养所需要的人才。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量能够从事经济建设的人才,而理财是经济人才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因此,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要求,培养具有较高理财能力的大学毕业生是时代对高等教育提出的又一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参考文献:
[1]吴淑姣 孟庆鸿:给大学新生的礼物――理财[M].知识产权出版社,2004
[2]许爱青: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呼唤理财教育《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3期。
科学而严谨的概念体系是一门学科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现代公司理财学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逐渐成为管理学科中最具时代性、最具实用性而又最具挑战性的一门成熟学科。资本成本是现代公司理财的第一概念,是公司理财学术研究的基本核心点,也是公司理财行为实践的基础出发点。在这个概念中,隐含了公司理财目标、投资者利益保护、财务政策制定等丰富的内涵。在公司财务理论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学术界始终围绕着资本成本这一概念进行着锲而不舍的分析与研究。甚至可以说,资本成本的学术发展史几乎就是公司理财学的学术发展史。
正确地理解资本成本概念是公司进行科学理财的基本前提。然而,在我国公司财务理论界与实务界,漠视资本成本理念、扭曲资本成本概念是一种长期普遍存在的现象,且这一极不正常的现象一直没有引起重视,特别是没有引起公司理财实务界的高度重视,而将其视为一种常态。毋庸置疑,资本成本在公司理财活动中的重要价值是不会受到我国公司理财观念的漠视与扭曲而磨灭或是有丝毫改变的,相反,随着人们认识的逐渐深化,这一重要价值日益凸现出来。
从某种意义上讲,系统而连贯的、科学而合理的资本成本估算可以稳定诸多公司理财、金融乃至宏观经济问题的研究。在资本成本不能真实计量的情况下,许多财务问题的解决就没有客观、可靠的起点与基础,甚至失去科学、正确的目标与方向。仅就公司理财这一微观层面,资本成本及其估算值在很多领域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基础作用。例如,在财务决策中,只有能够实现股东财富增加的决策才是正确的决策,换言之,只有能够创造出等于或者超过资本成本水平的价值的财务决策才是科学的决策;再如,从收益权保护的角度讲,只有实现了投资者所提出的报酬率要求,才意味着投资者利益得到了真正保护;又如,为企业创造价值是公司理财的根本目标,一个具有良好绩效的企业必须具备超过资本成本水平的价值创造实力,资本成本成为企业绩效评价的基本标准。
可见,资本成本水平的合理估算是众多财务问题科学解决的根基所在,是提高财务决策质量和管理效率的重要前提,是公司理财行为的基本技术起点。
二、资本成本:公司理财目标的根本反映
理财目标是公司理财行为所期望达到的最终目的,它是界定财务政策取舍的根本标准,也是对公司理财行为的理性化牵引。从国际范围内来看,关于公司理财目标,目前在财务理论界已达成共识――股东财富最大化是世界企业界公认的主流财务目标。事实上,古往今来,利益与财富是人类社会追求的永恒话题。美国著名经济学家Milton Friedman曾经直言,“公司的社会责任就是为股东赚钱”。世界各国的公司,无论其身处哪个国家,也无论其所有权性质如何,更无论其规模大小,理财目标都表现出极强的趋同性,即股东财富最大化。公司理财就是为股东理财,公司财务人员要高度关注股东财富,要为股东财富的不断增加而开展理财活动。而在这个过程中,资本成本成为理财目标实现过程中的一个核心的数量约束。
资本成本是现代公司制的产物,是伴随着两权分离而产生并发展起来的。Shleifer和Vishny(1997)认为,公司治理的中心任务是要保证资本供给者包括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从而为公司投资者获取投资报酬提供保护机制。在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分离的现代公司中,理性的投资者会在风险与报酬相互权衡的基础上,提出自己满意的报酬率,并以此作为对经营者让渡经营管理权的基本要求。“在公司治理体系中,管理者的基本义务就是要通过自己的创新性活动,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带来足以使股东满意的收益,实现股东财富的持续增加。为了顺利履行这一管理义务,管理者必须寻找理想的资本投资机会,这种投资项目所创造的现金流量在弥补了股东的要求报酬之后最好还有必要的剩余,以推动企业的发展。”资本成本概念正是这种投资者利益要求与企业实现价值创造的一个综合体。
因此,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考虑投资者要求的必要报酬,健全的公司治理机制与对投资者承担风险报酬的尊重是资本成本的体现。没有科学的理财目标理论,便不会有理性的公司理财行为;没有科学的资本成本观念,便不会有科学而实用的理财目标理论。科学合理的资本成本估算直接了决定企业价值的创造以及股东财富的转移。
三、资本成本:公司理财行为的技术起点
其一,资本成本是公司投资行为的财务准绳。经营活动创造的现金流量是企业价值创造的惟一源头,因此决定企业价值的根本因素只有一个,就是投资决策。投资决策是与理财目标契合得最为完美的财务决策,又被称为公司理财的第一决策。企业通过科学的投资决策获得大量的、规划中的现金流量,从而保证企业价值的持续增长与股东财富的不断增加。其他的财务决策均应当保障投资决策的顺利实施和投资目标的有效实现。
早在20世纪30年代,Fisher(1930)提出了“净现值最大化原则”(Principle of Maximum Present Value),又称为“回报高于成本原则”(The Principle of Return over Cost),从而奠定了现代估值方法的理论基础。他指出,投资机会原理要求选择最大现值的项目,即通过对项目的收入流与成本流做贴现值比较,使得收入流能够覆盖成本流的贴现率至少等于市场利率水平,才是可以接受的投资机会。这是企业投资行为的最基本、最简单规则。Fisher所指的贴现率就是投资者所要求获得的最低收益水平,意即资本成本,当时简化使用市场利率水平进行替代,在新古典模型中,外部市场利率通常是资本成本的一种直接代替。Modigliani和Miller(1958)进一步证明了,在任何情况下,公司投资的截止点都是,当且仅当投资项目的收益率等于该公司的资本成本。
按照现代财务理论,资本成本的水平决定于企业投资风险的大小,以此为基础,资本成本是投资者“要求的”、“必要”报酬率,这是定义资本成本的关键。资本成本估算的最根本动因在于确定投资者的要求报酬率,为企业的投资行为提供客观财务标准,因此,资本成本在企业投资行为中扮演异常重要的角色。公司财务人员以资本成本作为贴现率,将投资项目预测的未来现金流量进行折现,只有项目的净现值大于零,即该项目的投资报酬率超过资本成本,企业才会进行投资,这是财务理论中的第一法则――“净现值”法则。股东投资的基本动机就是该企业能够创造并提供给他们满意的报酬,而这个报酬水平是股东依靠其自身能力实现不了的。
资本成本是沟通公司、投资者与资本市场的一个重要财务概念。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存在一定的风险,投资者是风险的最终承担者,投资者所要求的报酬率会随所投资企业或项目的风险水平而异。显然,资本成本水平的提高会导致公司盈利空间的降低,资本投资的边际收益也就降低,企业投资水平随之降低。科学地估算资本成本是公司投资行为的技术起点。
其二,资本成本是公司融资行为的财务约束。资本成本产生的原始动因并非公司的融资行为,但是在理性的资本市场中,投资者具有强烈的资本成本意识,其投资的前提就是获得自己满意的投资回报,这一满意的投资回报的最低标准就是投资者要求的报酬水平,因此,公司融资行为的约束条件是公司给予投资者的最低回报必须达到投资者要求的报酬,即资本成本,否则公司根本无法获得投资者的青睐。也就是说,资本成本对于公司融资决策具有强硬的约束力,公司的融资行为必须以对资本成本的满足为出发点,资本成本的高低决定了企业的融资方式,进而有效约束了企业的融资行为。
现代公司财务理论说明,公司融资行为取决于公司投资需要。按照Myers和Majluf(1984)提出的“啄食顺序理论”(Peaking Order Theory),企业的内部现金流和对外负债能力应该与其投资行为具有相关性,当内部现金流相对充足时,企业应避免向外部融资以减少逆向选择成本,当尚存在一定的资金缺口时,如果企业具有较强的对外借款能力,应该使用负债获得融资支持,最后,企业还可以从资本市场获取股权资本来满足投资需要。也就是说,公司为了资本性投资而进行融资时,首先是使用内部留存收益,其次是向外部举债筹资,最后才是发行股票。公司偏好内源融资,而在外源融资中,公司偏好资本成本更低的债务融资,发行股票由于其资本成本相对较高成为公司的最后选择。这种融资约束从根本上表现为资本成本的约束。
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我国证券市场自身制度性缺陷以及上市公司治理无效,阻碍了资本成本对上市公司融资决策的约束,一个突出表现就是我国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认为股权融资的资本成本低于债务融资的资本成本,甚至一些公司根本无视股权资本成本,认为发行股票可以获得“免费的资本”。这一融资行为无法从资本成本视角进行科学的诠释。公司各项财务决策不是彼此孤立的,融资决策、投资决策、股利决策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完整系统。因此,在我国企业根本无视资本成本观念的情况下,这种融资决策的短视进一步导致了我国企业的一系列问题,如低支付政策和股利政策的随意性。
其三,资本成本是公司股利支付行为的财务依据。前文已述,股东财富最大化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公司理财目标。在所有的财务决策中,投资决策是与理财目标契合得最为完美的财务决策。按照MM(1958)资本结构无关论中的圆饼理论(Pie Theory),惟有正确的投资决策才能真正实现股东财富的增加,才能做大企业价值。虽然股利政策的制定只是财务人员对于企业价值的某种分割与派出,与企业价值的创造毫无关系,但是,股利政策恰恰是通过管理当局对待股权投资者的态度,反映了股东财富最大化理财目标是否得以贯彻的一项财务政策。
公司增加股东财富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直接向股东支付股利;二是提高股票的市场价格,给股东带来超过其投资成本的收益。二者共同形成股东所获报酬:前者称为股利利得,后者称为资本利得。
即:股东报酬=股利利得+资本利得
因而:股东报酬率=股利报酬率+股价增长率
这一公式可以清晰地反映出股票价值(股东财富)、股东要求报酬率(股权资本成本)和公司股利支付行为(股利支付率)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股东会根据风险――报酬的配比关系按照风险程度随时调整其要求的报酬水平,股东预期获得的报酬(现金流量)应该足以补偿其要求的报酬,即达到资本成本水平;另一方面,在确定股利支付率时,公司必须在盈余的“去”与“留”――支付股利还是留存收益再投资――之间做出权衡。股利支付水平的高低反映了前述股东报酬率中股利报酬率的高低,并进而决定了留存收益再投资的规模,而留存收益再投资的基本规则依然是以资本成本为准绳的净现值法则,因此无论公司盈余是“去”是“留”,均要满足投资者的必要报酬率,即资本成本。资本成本这一核心概念将盈余的“去”与“留”达成了完美统一――无论是支付股利还是留存收益,都以资本成本的满足程度作为重要财务依据。股利的发放和留存收益的未来再投资,都是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的重要途径。
从股利政策的角度来讲,董事会与管理层必须将股东要求报酬率的满足放在第一位,并以此为基础合理调整股利支付与资本利得之间的数量关系,借以科学处理股东利益与企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比如,在股市高昂时期,鉴于股票价格的高企,投资者可以获得足够的资本利得以满足对报酬率的要求。这种情况下,公司可以适当地降低股利支付率,以增加内部融资,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相反,在股市低迷时期,公司即使在比较困难的情况下,也要适当地提高股利支付,保障股东财富的适当增加。
综上,资本成本是公司理财学的第一概念,任何公司理财行为都要以资本成本水平的合理估算作为技术起点。资本成本概念作为股东财富最大化理财目标的本质反映,将公司的融资行为、投资行为和股利支付行为紧密地结合成一体:公司融资时受到资本成本约束,通过降低资本成本水平为公司获取更多的可融资金,然后以资本成本为准绳衡量未来投资机会的优劣,将有限资金投放于最大化股东财富的投资项目中,并依据资本成本进行合理的盈余分配,借助资本成本确定科学的股利政策,以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追求。
四、结论
在现代公司财务理论中,资本成本的核心地位与作用早已毋庸置疑。资本成本的估算数值被广泛应用于公司理财的多个相关领域,估算资本成本是公司理财行为的基本前提和技术起点。因此,必须在数量上根本解决资本成本的估算问题。然而,在这方面,目前学术界和实务界尚存在着重大的分歧。这一分歧主要体现在股权资本成本的估算技术上。学术界强调技术性,要求估算技术与概念分析相吻合,而实务界则倾向于使用简单方便、易于操作的估算技术。因此,股权资本成本的估算仍然是公司财务理论界与实务界未来亟需解决的关键性技术问题。
在我国公司理财实践中,对资本成本观念的漠视与应用的混乱已经成为极不正常的现实。仅就股权资本成本估算技术的使用而言,有李悦、熊德华等(2007)调查研究显示,我国上市公司将“普通股股票的历史平均收益率”(重要性63.77%)和“参考银行的贷款利率”(重要性61.54%)这两种资本成本的简单替代视为最重要的估算方法。而CAPM和股利贴现模型这两种标准公司财务理论中所推荐的方法则显得不太重要,其重要性分别只有39.69%和36.72%。这一不正常的现实必将严重阻碍我国公司理财水平的提高。资本成本理念的缺乏、资本成本估算技术的落后不利于我国公司理财行为的完善与发展。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将来很长一段时期里,深入系统地研究资本成本估算技术,探索适合我国公司、方便使用且更为高效的资本成本估算方法,是我国公司理财学术界与实务界亟待完成的重要使命。
参考文献:
[1]Milton Friedman.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Business Is to Increase Its Profits [J]. New York Times Magazine,1970,(9):13.
[2]Andrei Shleifer, Robert W. Vishny. A Survey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J]. Journal of Finance, 1997, 52(2): 737-783.
[3]汪平:《财务理论(修订版)》.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年。
[4](美)菲歇尔:《利息理论》,陈彪如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5]Modigliani F., Miller M.H.. The Cost of Capital, Corporation Finance, and the Theory of Investments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58,(48):26l-297.
[6]Myers, S. C. and N. S. Majluf. Corporate Financing and Investment Decisions when Firms have Information that Investors do not have [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84, 13: 187-221
在乌市某广告公司当策划的唐女士是一个追求时尚的80后,按理每月2000余元的工资在乌市算中等收入水平,可唐女士却是不折不扣的“负婆”,每月的工资花完不说,还得透支信用卡才能满足自己的日常消费。
在超前消费的观念引导下,像唐女士这样的人经常有很多疑问:钱不够花怎么办?需不需要理财?如何理财?
专家表示许多人在投资理财上缺少长期规划,可以从4个方面进行改善:节省日常生活开支,制订储蓄投资计划,安排保险计划以及进行投资技能培训。
一些理财人士还针对年轻人提出理财建议:在校大学生学会节约、养成良好消费习惯。对于在校生来说,大学生通常没有固定收入,大部分仍需父母供养,应以节约为本。拿到生活费以后,最基本的做法就是管理好自己的零用钱一生活基本开支和购物分开计算。最简单的方式是制作一个记账本,把每天的花费详细记录下来,到月末的时候,回顾一下购买的物品哪些是必需品,哪些是不必要消费,慢慢总结,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在单身期,将自己30%的收入选择定期储蓄、债券或债券型基金等较安全的投资工具,并选择10%的资金作为活期储蓄,以备不时之需;在家庭形成期,可将35%投资于债券和保险,15%留作活期储蓄;在证券市场上要有长线投资的意识,可采用基金定投方式获得长期收益;办理房贷要遵守“三一定律”,即每月的房贷金额以不超过家庭月总收入的1/3为宜。
理财三大误区
误区一 没财可理
许多人觉得自己刚刚步入社会,用钱的地方很多,存钱理财有难度,还不如等将来工作比较稳定时再开始。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对的,理财不分多寡。正所谓“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千万不要告诉自己“我没财可理”,要告诉自己“我要从现在开始理财”,尽早学会投资理财。
误区二 不需理财
有些人认为,自己虽然不懂理财,但也不会每月都把钱花光,有时还能剩出些钱,因此不需要理财。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无论你的收入是否真的很充足,都有必要理财。因为收入越高,理财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也就更大。合理的理财能增强你和你的家庭抵御意外风险的能力,也能使你的生活质量更高。
误区三 会理财不如会挣钱
很多人都抱有这种想法。觉得自己收入不错,不会理财也无所谓。其实不然,要知道理财能力跟挣钱能力往往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有着高收入的人应该有更好的理财方法来打理自己的财产。
对症下药。针对刚参加工作的80后无财可理的现实情况,理财专家称,理财不在乎钱多钱少,每月节余100元也是理财。
对于这个年龄段的80后而言,第一就是要懂得开源节流。根据自身资金状况,确立理财目标,积少成多。在资产分配上需要一个基本原则,分散投资,通俗地讲就是“鸡蛋不要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成家的“80后”
25岁以后,80后距离婚姻生活也就越来越近了。结婚是一个人的重大转折点,如何为家庭理财尤为重要。
[关键词]个人理财;理财分类;理财产品;商业银行
[DOI]1013939/jcnkizgsc201707100
1 目的及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内经济结构格局的重大调整和国民个人消费水平的快速增加,国民家庭财产种类不断增加,投资意识、理财意识逐步提高,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逐渐受到青睐,尤其是针对中高消费人群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成为各大金融机构争宠的对象。十年前,国内首款银行理财产品问世不久,就引发了中国金融市场的猛烈变革和迅速发展,在短短的几年内就取代了银行外汇业务的地位,将y行原有“存、贷、汇”的三大业务格局变革为“存、贷、理”。据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5月末,银行业理财业务余额超过13万亿元,相当于2003年年末中国银行业本外币总资产的1/2。但是,总体看来,我国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营销仍停留在初级阶段。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在理财业务总体上尚存在着较大差距,导致目前商业银行个人中高端客户忠诚度不高、银行间流动频繁、综合贡献度低等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切实转变观念,加快自身改革和发展。
2 内 容
(1)起源。“理财”一词最早来自1990年,随着中国股票债券市场的发展,商业银行快速发展和银行业务的日益丰富,“理财”概念逐渐出现。
(2)概念与定义。个人理财,是在以一定的科学合理的数学统计方式对个体或家庭个人收入消费情况、资产及风险状况等进行分析整理的基础上,再根据个人对风险的偏好和承受能力,结合理财者的心理预期和理想目标运用银行储蓄、债券、股票、住房贷款、保险投资等多种途径管理资产和负债,合理安排资金,从而在风险承受能力之内实现客户资产利益的增值与保值的过程。
(3)个人理财分类的表现形式。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专业化服务活动通常以两种性质展现:一种是理财顾问,商业银行充当咨询机构的角色,向客户提供理财业务相关方面的知识;另一种是委托与受托的关系,商业银行按照客户的设定目标与投资方式并在规定期限内完成资产收益,此时充当着受托人的关系。
3 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
个人理财业务自从“二战”后在美国开始发展后,逐渐走入世界金融市场,中国也不例外。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一直都是以企业业务为核心,存贷款外汇业务为主要业绩收入来源。但后来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如火如荼,势头都已经超过了企业业务,尤其是在一些一、二线城市。我国商业银行依靠存贷款的传统业务的需求正在缩减,传统商业模式正在逐渐改变,而作为发展前景巨大,利益爆发点的个人理财业务市场,国内不管金融机构还是非金融机构都渴望夺得一部分市场。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国内经济结构的转变,如今个人理财已经走近了老百姓的身边,大部分人都在银行办理了个人理财业务,涉及教育、保险、证券等方面,而且个人业务从一开始的人们“钱放自己身边安全”的观念到“存放银行”再到“理财”,逐步得到认可,犹如雨后春笋般地快速发展。据我了解,我国各大银行均有个人理财业务,如招商银行旗下“快易理财”“酒店预定”“远程医疗紧急救援”的个性化服务项目;农行的“金钥匙金融超市”;中信的“理财宝”;民生的“钱生钱”;等等。我国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得益于国民的收入的增加,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导致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需求变大,范围也逐渐扩大,产品种类趋于多样化。因为人们金融知识的不断丰富,财富意识的不断增强,越来越明白理财的重要性。在生活中,人们会随时面临着收支不平衡的问题,但更多时候是收入等于支出,有一种说法叫“月光族”,更有甚者是入不敷出,勉强维持生计,何来理财投资一说。人的一生,总是在不断地收入消费,处于一种循环状态,一般人要想不打破这个收支平衡,就必须要求有一定的理财投资意识来维护日常生活,理财业务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一项理想的选择。总体来说,把理财业务的发展作为商业银行业务主要利润增长点和战略发展重点,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的大势所趋。
4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时期的挑战
从马克思哲学发展的角度来说,任何一个新生事物在快速发展时期,总会伴随着一些重大的挑战与机遇。随着国民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收入越来越多,理财意识得到增强,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需求越来越大,范围也越来越广,理财产品种类也越来越多,在保证理财收益性和科学性的前提下,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理财产品同业竞争力成为了当下需要解决的焦点问题。例如除了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外,越来越多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开始在这里分一杯羹,就说一个笔者比较了解的“理财范”互联网金融公司,这个公司的理财业务与银行相比更加专业,那么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相比来说核心竞争力就较低。因为银行业务繁杂,不只单单靠理财为利润增长点,而“理财范”就不一样,它主要就致力于理财方面,所以不论从专业人才还是业务办理都要略胜银行一筹。
下面是笔者总结的我国商业银行新时期所面临的问题:
(1)发展迅速,专业人才紧缺。作为近年来发展的新型金融行业,技术专业层面要求较高,涉及保险、证券、银行等各行各业,行业高素质专业人才急缺。
(2)产品差异化较低,同业竞争力较强。因为理财产品是逐渐引入国内市场,所以从来源来讲,产品较为单一,各大银行理财产品差异化较低,所以同业竞争力较强。
(3)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迅速,导致银行理财产品核心竞争力较低。
(4)金融产品缺少创新性,我国理财产品缺少属于自己开发的理财产品。
5 针对以上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51 针对理财业务培训高素质专业化人才
提高理财人员的素质及客户管理水平,就要加强专业化服务培养。随着理财需求的不断增加,种类的不断更新,专业化的高素质人才成了急缺的部分。笔者认为商业银行应该开展相关的培训课程,并从银行中挑选一批业务熟练度高,对理财业务有兴趣的员工进行强化训练,他们能够全方面地为不同层次的消费人群服务。
52 提供个性化服务,鼓励金融创新,开发新型产品,提高竞争力 个人理财着重于个性化服务,简而言之就是“对号入座”。针对不同级别财富的人们,为他们提供适合的、在他们风险承受能力范围内的、符合人们心理预期目标的产品。商业银行要在同业银行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应该开发彰显属于自己的独特理财产品,从而提高它的行业竞争力。与此同时,不仅可以面对各大银行的竞争,在互联网金融的浪潮里,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旗帜产品,也不会被淹没,还可以开辟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6 前景展望与总结
在当今金融市场发展如此迅速的时代,国民收支不断增加以及人们对资产管理意识的不断加强,个人理财业务在金融业“三驾马车”中占有一定的市场,已逐渐成为国内外银行发展的新方向,各大金融机构陆续地把个人理财业务作为业务绩点和进军互联网金融市场的战略方向。由此可见,个人理财业务机遇与挑战并存,同时又是十分诱人。照此发展态势,个人理财服务业务今后将是商业银行业务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商业银行要想在同业竞争中取得绝对优势,就必须增强核心竞争力,“人、才、物”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尽管理财业务在发展前进的道路上充满着挑战,但是我坚信,只要银行能够培养出大量的专业人才,大力创新开发出新型的理财产品,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一定会蒸蒸日上,在互联网金融的浪潮中取得属于它的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理财的释义及其发展状况[EB/O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9OjoyBJ50zTuOZajgAjnAStHz4G65KKZSonyg6eXSnoPjP8cLLXLio-hTiXkH1kKuhD3rnLE0n0_bXJ99AY5n_.
[2]刘会静我国银行业理财产品营销问题及应对策略[J].时代金融,2013(26):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