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多媒体教学的使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从实际出发,避免追求表面,处处滥用
多媒体计算机虽然具有多媒体、超媒体的功能,但在教学过程中它仅仅是一种媒体的作用。可有的老师误认为是一种“全能媒体”。他们没有从媒体的角度来看待多媒体电脑,整堂课不任是课题、例题,还是课文中的字、词、句等等,一切由电脑来完成,一堂课上下来,黑板上不留一点痕迹。电脑成了另一本供学生观看的“课本”,我们知道,多媒体功能的发挥是有赖于一定的条件的,并不是说在教学中采用了多媒体就一定能改善教学,更不是说多媒体用得越多越好,还需多考虑在什么条件下用,如何使用,而不是处处滥用。
既然多媒体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所以课件的好坏应该体现在其使用效果上,使用课件时,必须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那种为了赶时髦,为运用而运用的做法将会造成教学的失误。有一位教师在一堂课里,仅使用了5分钟的多媒体手段,然而, 听课的老师几乎都认为那是一节最成功的多媒体教学课。可见媒体使用不再于多而在于精。如“圆的认识”的一堂课上,为让学生建立圆的概念,先呈现出几个实物,再把实物慢慢抽象化,这样使学生通过实物展示和逐步抽象的过程中正确建立了圆的概念。因此,恰当运用多媒体手段还需钻透教材,找准最佳作用点进行有的放矢,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紧扣教材重点,避免随意呈现,喧宾夺主
课堂教学过程中,多媒体的运用能够把被感知的对象形象直观地呈现出来,通过音响、色彩、动态画等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更为集中、稳定、持久,思维更为积极活跃,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但在许多课堂实践中,有些课件却或多或少地偏离了教学目标。如:在一堂教学课上,一位教师想让学生计算几道进位加法题,呈现出一副迷宫内写着算式的画面,然后问:“你能计算这些题吗?”没几个学生回答。原因是大部分学生被那迷宫吸引住了,根本没看到那几道算式。再如有些语文课件在介绍与课文有关的背景资料时,大量调用一些音像图片资料。某些历史题材的影片剪辑,人物讲话录音、图片文字资料等。适当地引用是必要的,但如果引用过多就会冲淡教学主题。在不失时机发挥媒体作用的同时,还需考虑展示媒体的最佳时机,以最佳的方式呈现,从而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切不可随意呈现,喧宾夺主。
合理使用电脑多媒体,能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化抽象为具体,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不容易观察到的事物用媒体充分显示出来,调动学生的视觉直观功能,为突破难点创造出良好的氛围。在数学课上,数学知识都比较抽象,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计算机则能将静态的数学知识动态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如:数学课上教学“相遇应用题”时,运用了两辆车同时从两地出发的直观动态演示,显现两车相遇的全过程。通过几次演示后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弄清了速度和相遇时间、相距路程之间的关系。再如小学低段教学数“一堆方块有几块”时,由于孩子空间观念较差,很难数出几块,这时运用多媒体动态演示叠方块和移方块的过程,学生掌握起来就容易多了。这样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而动态的画面与学生的思维活动紧密相联,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发挥,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得到发展。
三、精心制作,避免粗制滥造,无的放矢
运用多媒体,就是希望在声、光、色、图的配合下,来营造一种赏欣悦目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有的课件就不能尽如人意,反而影响了课堂效果。如有一堂语文课,为了展示春天的美丽景色,竞跳出了一幅水粉画,色彩黯淡,模糊不清,真是大煞风景,还是不画蛇添足的好。有的课件,由于制作时未能找到合适的音乐,便凑合着找一段用上与课文本身的感情基调不相吻合,甚至相互抵触。如忽视了课文的感情基调,只为“凑”点音响,不仅无助于学生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情感,反会“以音害人”。所以说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中,千万不可粗制滥造,不然的话效果会适得其反。
多媒体已成为当前计算机在教育领域中应用的新潮流。多媒体技术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综合处理文字、图形、图象、动画、声音以及视频等各种信息传输手段为一体的信息,以表达更为丰富内容的方法。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是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和趋势。这不仅是教学技术的一种变革,也是在推行素质教育中使教学模式向信息化社会迈进的一种趋势。它以图文并茂、形像的动画等表现形式,大大增强了学生对抽象东西的理解,使课堂更形象生动,很受化学教师和学生的欢迎。目前应用多媒体手段已成为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本人从事化学教学,谈谈这方面的感想。
一、课堂上应用多媒体课件的必要性
现代信息社会是信息量极大、传播速度极快的时代。各种信息除语言文字外如果借助于视、听、图形、动画等多种媒体进行传播可以迅速有效的达到传播的目的。完全按常规单一的教学模式,对现在的学生缺乏吸引力。多媒体手段弥补传统教学中的不足,用生动、活泼、形象、直观、动态的方式多渠道、全方位、立体化的传递教育信息,刺激学生感官,传播教学信息。它可以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优化教学过程。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手段时,能增强教师本人的创新意识。教师本人具备了这种创新精神,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教育才能成为有源之水。学生在接受过程中,能更多地直接参与体会这种创新活动。
应用多媒体,不仅可以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情景,更可毫不费力地将传统教学中难于描述、难于突破的难点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
二、多媒体教学应遵循以下原则
1. 多媒体课件是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工具,凡是能够用普通媒体如模型、挂图等实现的就无须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应该处理好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与传统媒体教学的关系,粉笔和黑板仍然是我们老师的主要教学工具,我们应该将多媒体课件作为课堂教学的点睛之笔。
2. 课堂演示的普通化学实验绝不能以录像或动画代替。实验媒体是任何其他媒体所取代不了的,它能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实验是最直接、最生动的媒体,化学教师不能舍本逐末,放弃垂手可做的实验而去用计算机模拟实验。
3. 课件应具有良好的交互性。有些教师制作课件时,将整个课堂教学内容、教学程序以及板书等统统编织进去,上课时老师只管按鼠标,虽然省劲不少,但交互性太少,仍然是“灌输式”,教学效果并不好。特别是学生自学型的习题式课件,更应具有良好的交互性和反馈功能。
三、化学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的时机
使用化学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不是替代教师,而是辅助教师进行教学,故此不能将化学多媒体课件设计编制成课本教材的翻版。化学课堂教学,不是每堂课都适宜用多媒体手段。教学弥补传统教学中的不足,是使用多媒体课件的最高境界。我们应该将多媒体课件作为课堂教学点睛之笔。化学教学中能使用多媒体课件的,我觉得应该主要有以下几类:
1. 微观粒子的变化、运动。2. 元素化合物的实际用途或现代化科研设备与化工生产设备及工艺流程的演示。3. 错误性实验操作后果的危害。4. 有毒、有害以及在短时间内无法完成的实验。5. 总结复习。
四、在下列情况下,最好不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关键词:多媒体;小学美术教学;实践探究
多媒体教学作为小学美术教学中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更加直观的引导学生进行艺术的创造,使学生感受到艺术的魅力,还可以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培养学生动的创新能力。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讲,多媒体用于小学美术教学中可以从多层次、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感受能力、发散思维能力以及表现力等,既激发了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也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接受到美术艺术熏陶,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1多媒体设施应用于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作用
将多媒体设施应用于小学美术教学中,不仅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可以积极踊跃的参与到美术学习中来,还可以使学生更好、更快地接受新的知识,提高小学美术教学的效率。多媒体的引入,将美术课程中具有强烈画面感的图画展现在学生面前,加深了学生对美术艺术的理解,进而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进一步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发展进程。
1.1提高学生兴趣:美术是一门形象学科,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小学美术教学中,可以使美术中静态的形象动态化,通过演示更直观、形象的将美术作品表达出来,使学生可以打破课堂的界限,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对于不同年代、不同地区、不空时间的美术艺术作品有着更为直观的理解与感悟。学生可以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感受到美术艺术的精华所在,增强了学生的视听享受,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1.2开拓学生美术视野:小学美术课程中,艺术欣赏课程涉及的内容相对广泛,可以说跨越了古今中外。多媒体可以容纳的信息量较大,采用多媒体设备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中没有网络资料、视频资料、图片资料的空缺,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同时多媒体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教学知识,丰富了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有限的教学空间内接受到到无限的美术知识,激发学生无限的潜能,增强教学效果。
1.3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多媒体教学对于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水平有很大帮助,通过使用多媒体设备,可以在网络上搜索出很多适合学生学习的信息,使学生欣赏到更多的美术图片,还可以将这些图片按不同流派、不同绘画手法、不同时期进行分类,让学生学会美术欣赏的具体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讲还可以丰富学生的美术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拓宽学生的美术思路。
2多媒体设备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用的具体策略
2.1对多媒体设备进行正确使用:多媒体先进技术在运用过程中,由于其具备特殊的教学功能和艺术魅力,因此在极大的程度上提高美术教学的整体水平,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对多媒体现代技术进行更多的运用,并且由此将美术课本中抽象概念逐渐的向具体化、形象化的方向进行转变,进而完善教学方法,最终对教学方式进行一定的扩充,以此完成对课堂结构的优化。另外,需要对形式化教学进行杜绝,对多媒体教学形式进行全面的了解、体现多媒体教学真正的效果和作用,并且通过这种信息化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能够更为形象生动且易于理解,对以往教学方式中存在的情境缺乏问题进行解决。
2.2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日常交流:在日常教学中,需要师生之间加强交流,师生关系的融洽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以往教学形式,同时缺乏实物展示,而仅仅依靠教师口头表达来进行建筑、雕塑等作品内容相关知识的讲授无疑是片面,这种教学方式导致的后果即为教师费时费力,但是学生对于所讲授的内容却一知半解。多媒体现代教学具有动态化、连续化等鲜明的特点,因此对以上问题进行了解决。另外,增加教师空余时间,为教师对教学问题的深层次思考提供了时间基础,而且为学生同样提供了自主思考和学习的空间和时间,从以往纯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极大的促使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使其朝着和谐友好方向不断发展。另外需要注意的一点为,多媒体只是进行日常教学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其不能直接代替教师进行教学,教师自身职业存在的性质是以身作则、教书育人,这种人与人之间的知识传授及沟通是无法替代的,因为为了提升教学质量,师生情感交流及日常学习互动仍然被需要。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多媒体设备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对小学美术教学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水平,还可以拓展学生的艺术知识面,从而提高了小学美术课堂的效率。多媒体教学在美术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性日益显著,正因如此,需要规范的使用多媒体设备,在美术课堂上实现学生全面的发展,更好地将多媒体教学融入到小学美术教学中,全面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作者:齐艳 单位:辽宁省阜蒙县建设镇学校
参考文献:
[1]杜华刚.小学美术教学中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应用分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6(2):1-1.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手段;历史教学;应用
一、利用新媒体技术导入教学内容
(一)引导思维
利用新媒体技术向同学们首先展示两幅地图,并比较它们的相同之处及不同之处———此项将培养学生的对比观察分析得出结论的思路。此地图为魏格纳在偶然时发现欧洲西海岸与非洲北南美洲板块形状有着惊人的相似吻合性,而我们要通过这种方式,从课堂的开始就培养学生们的求知欲,对学习产生兴趣,举一反三的发散思维,活跃课堂氛围。欧洲西海岸与非洲北南美洲板块形状为什么会如此相似?它们经历了什么?以前是否会是连在一起的一块大陆?为什么经历了这么久的时间它们出现如此多的变化?
二、利用新媒体技术引导思维并传授教学内容
(一)简述本节课内容
向大家展示本节课———新航路的开辟。在屏幕上放映相关动态路线图,并让同学们在讲台上自己模拟当时的新航路开辟过程,多媒体技术进行背景音乐播放,提高参与热情,模拟结束后,将详细的流程讲述给同学们听并进行情景模拟。此过程依然是以提高兴趣为主,传授内容为辅,主要将同学们对所学内容的兴趣进一步提高。
(二)介绍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先利用多媒体技术放映当时背景图片,并向同学进行提问,让同学们自己分析,或许刚开始时有畏惧心理,一定要进行积极鼓励,以讲故事的轻松方式进行引导,最后再由老师进行归纳总结同学的结论,再放映有关新航路的开辟的视频动画。得出当时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出发的前提及原因:西欧对黄金和香料的狂热追求;《马可•波罗游记》对东方的描述,使西方人向往东方;东方贸易高额的利润吸引;到海外传播基督教思想;但也是由于西方造船业航海业的发达给了他们足够的信心,最重要的还是他们不甘自己国家资源,想要向外扩张势力。此过程培养同学们的发散思维,大胆回答,语言组织能力,思维逻辑能力。
(三)介绍新航路的开辟过程
向同学们提出假设,如果他们是一名航海家,自己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才能远航?例如:工具、路线、气象条件等。提问过后,老师使用多媒体向同学们展示所需物品图片,例如:星盘、指南针、帆船、地图等。再由老师详细讲解新航路开辟的过程:1487年,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葡萄牙人迪亚士率船队到达非洲最南端。1492年,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意大利人哥伦布越过大西洋,发现新大陆。1497~1498年,葡萄牙人达•伽马绕过非洲好望角,到达印度。1519~1522年,葡萄牙人麦哲伦及其船队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进行了环球航行,并证实了地圆说。
(四)介绍新航路的开辟影响
让同学们分为两组,进行讨论,讨论内容主要为:新航路的开辟对其周边国家带来什么后果,给人们带来了光明还是灾难?从带来光明和黑暗两个方面考虑问题,讨论完毕后由老师进行详细介绍各国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什么利益。对欧洲:把各大洲的商品不断输入欧洲,同时欧洲的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伦敦等城市先后成为国际贸易的中心。对美洲:美洲的传统社会遭到灭顶之灾,但是为欧洲的资本积累做出了重要贡献。对非洲:非洲成为贩卖人口的场所,1502年,第一批黑奴被送到美洲,跨越大西洋的黑奴贸易,从此开始。亚洲:由于欧洲的商品在亚洲没有竞争力,欧洲人只能用美洲的白银来购买亚洲的商品,白银的大量流入,刺激了亚洲经济的发展。整个世界: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初步形成了一个广阔的世界市场。自哥伦布时代起,全球逐渐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
(五)对新航路的开辟进行深入探讨
让同学们身临其境,进行发散思维,如果他们处在这一时期,是愿意成为中国的郑和,还是西方的远航者呢?并提问他们为何这样选择,有没有想过自己的选择将对自己的国家和全世界人民带来什么样的后果,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通过这样提问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并对他们的选择进行多媒体演示增加他们回答问题的踊跃性。
三、对课堂教育的几点认识
多媒体带来的教学创新加强知识的传授在新媒体带来的创新思维下,更好地使同学们掌握好课堂内容及问题:应该掌握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社会根源、思想根源、宗教根源和客观条件,探寻新航路的过程;从欧洲、亚洲、美洲和整个世界的角度认识新航路开辟的不同影响,感受历史发展的对立统一性。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对外贸易的范围扩大、世界市场范围空前扩大、流通商品的数量和品种大大增多、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从而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能够形成的意义。这些就是应该在课堂上所有的应该掌握的内容,为更好地加强学生们的主动学习意识,及时进行课后问题的布置等。
四、结语
多媒体技术带来的教学创新不能只局限于现代化的教育技术,而要有现代化教育带来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多媒体技术是一种理念,是一种工具,它能为素质教育提供创新便利也能适应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就目前来说,历史教学理念仍注意老师的教,而历史教学软件在开发时也是围绕着老师的教,但我们对多媒体教学的理论和实际应用还远远不够,就如何协调好多媒体教学与学生的主体性学习积极性,依然是需要研究的内容。教师作为多媒体教学的引导者,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运用效果,只有不断完善自己的储备知识,用现代化教育方式武装自己,才能从源头上把多媒体技术教学与传统教育的不足完美结合。教学就是一种科学,需要实事求是,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是历史课堂的必然发展趋势,是学校实行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只有认清当前多媒体教学的问题,才能使教学课堂的发展又快又好,能学习到多媒体教学中的重要优势,而这一切都需要教学过程中不断发展不断完善,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历史教学;努力做到;发挥整合的优势
一、 多媒体教育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随着现代化教育信息技术空间的日益拓展,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已成为二十一世纪教育的主流。现在好了,有了现代教学手段的多媒体教学,改变了过去只依靠图表、地图、图片以及粉笔的换色等直观教具,虽说它们在对学生形成历史表象、历史概念等方面起积极的作用,但是比起多媒体课件来说,就逊色多了。所以,谁能把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到教育工作之中,谁就能抢占现代教育的“制高点”和“突破口”,谁就能大大增强教育的综合实力。因此,利用多媒体教学比通过教师的语言描述来“再现历史”的效果要强得多,同时也有利于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师生的双边活动。这是教育教学发展的趋势。
第一、多媒体教育为教师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料。
通过多媒体手段可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输送包括有正文、录像、动画、声乐、高质量的图表等综合内容。这就能帮助教师开拓思维,改变他在课堂上传统的角色和方法,适当的时候可以强调自己是学习的推动者而不是资料输送中心。教师可利用新科技,设计鼓励学生学习探索的学习任务,自己旁观聆听,争取深入了解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思维的发展。此外,CAI还能为教师提供测验结果和有关学生成绩倾向性信息,为师生教学作出决策,引导他们更好地完成教学目的。
第二、 运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教师突破教学难点。
教材中的某些内容比较抽象或复杂,年代久远或地域空间概念强,学生感到陌生,教师也难以用语言讲清,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突破这些难点。而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声为有声,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共同作用以强化感知,或帮助其建立起地域空间想象能力,解决了过去许多教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苦衷。
如讲“三国鼎立的形成”内容时,对于赤壁之战交战双方进退路线学生难以形成正确的时空概念,我在课堂上使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并配以声音讲解,这一难点就迎刃而解了。学生看了演示动画后效果很好,从而突破学生难以树立空间概念这一难点。
第三,运用多面体教学,使历史教学在内容和方法上也出现新取向。
我们初中历史是“副科”、是“豆芽科”,在人们的心目中好象可有可无,但是,对于我们历史教师来讲,就不能用这种观念来指导教学。要还历史学科在教育中的本来面目,就得靠我们广大的历史教育工作者去拼,去奋斗。我们在教学中应该给学生灌输:①介绍历史方法,鼓励他们问“我们怎样知道?”以及教他们评价史料。 ②让学生接触多种体例——社会史、政治史、地方史,专题学习及发展史等。③应该开拓学生对历史本质的认识,以及对第二层次概念如史料、解释、变迁与连贯等的理解。目前,好些国家历史教师都朝这个方向发展,这就是历史教学在内容和方法上出现的新取向。我们初中历史教师应该主动地把初高中历史教学连接起来,为学生的成长和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更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任何一个优秀的教师,他必须是一个善于激起自己课程兴趣、确立自己课程吸引力的教师。只有对所学知识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高涨的学习热情,发挥自觉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而多媒体逼真的图像,鲜艳的色彩、动态的画面,为教师提供了新式有效的教学手段,形成新的教学环境,使“激趣”不再成为难题。
我们农村的学生,对多媒体教学有很大的好奇心,为了使这好奇心能够转化为浓厚的学习兴趣,我是这样设计课件的:为了使板书的文字出现活泼的动感,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历史课件中运用了动画效果。如标题的出现,我用飞入效果、用驶入效果;“动脑筋”用回旋效果;图片的插入用收缩或溶解效果,等等。为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插入或喜或悲的乐曲、生动的画面,把学生带入到一个诗情画意的情境中,从而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历史,回顾历史,品味历史。
多媒体教学它以其先进的科学技术走进课堂,采用录像、录音、投影、幻灯、电视、电脑等多种教学媒体组合,极大地丰富了学习内容,扩大了知识领域,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提供事实材料、可显示演变过程、可举例验证、可提供示范,亦可设难置疑,这对理解课文重点,突破难点,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多媒体教学创设了能激发学习情绪的学习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那些潜在的、肤浅的需要,变为正在“活动”的、实实在在的需求,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
第五、更易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 。
王雄在《历史教学心理学》中指出:历史思维是在历史教学背景中,思维过程与结果的统一。历史思维的对象或材料就是人脑内部与外部的各种历史信息。作为历史思维过程,它体现在个体对各种历史信息进行选择、确定等加工的过程上,这是其动态的一面;作为历史思维结果,它体现为各种历史信息的加工结果,即历史史实、历史规律或历史知识,这是其静态的一面。作为动态的历史思维可以看成是思维技能应用……作为静态的历史思维,则表现为以历史的语言进行表述的一般性历史知识(经研究确认的历史事实)与特殊性历史知识(历史理论观念)这两个方面。多媒体课件让无声的书面语言和有声的口头语与形象直观的画面结合起来,使语言教学真正成为音、形、义、景的统一体,使学生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对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归纳。多媒体教学方法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生理特点出发,通过图像、声音、文字可全方位地刺激学生的脑、眼、耳、手,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触觉、听觉感官共同参与认识,由此获得综合感受,从而达到快速掌握知识,强化巩固学习效果的目的,这种教学方式是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学生接受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而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教学手段,可使人脑得到延伸。它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能根据教学大纲内容以图像的形式,动态地加以分解、组合,生动地再现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有利于突破重点、难点,也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如对左宗棠的评价。教师先不引导解决问题的方向,根据电脑所显示的材料,让他们自己思考。有些同学认为左宗棠是个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员,镇压人民,统治人民,不是什么好人。有些同学则认为左宗棠是思想较先进的地主阶级,因为他参加了,能够利用西方的先进技术来建立船政局,维护清朝统治,是个效忠国家的官员。有部分同学却说他是个英雄,他能在腐朽的清廷中站出来,与外国侵略者作斗争,。这维护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的完整,作了重大的贡献……最后,教师再作个小结,看问题要全面,而且自己所持的观点能自圆其说即可,没必要统一的答案。这激起了学生的极大的兴趣,久而久之,便形成一定的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和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
二、在运用多媒体课件时,要努力做到。
①分析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教师在制作课件或选用课件时,要对所确定的课题进行分析,了解该课题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教学重点、难点,及在教学过程中,用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是难于解决或解决不理想的部分。由此多媒体辅助课件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模式明确,并考虑通过什么样的表现形式来达到这样的效果,从而使课件定义的教学目标与使用者定义的教学目标相一致。
②选择教学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当课件的总体设计思路一经确定,课件的脚本也已经准备就绪,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准备多媒体素材,怎样使文本、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达到最理想的结合,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最好的发挥。
③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组织协作活动。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来设计多媒体教学的组织形式,在进行探究式教学中,是用小组合作还是个人讨论等,使课件所需要求程度与学生的知识水平相适应。 本文来自[教育资源库]edu.5151doc.com
④确定教学要素关系,完成教学过程活动。不管是传统教学手段还是现代教学手段,都要遵循“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原则,不要出现教学手段先进,而教师思想还停留在旧的水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