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学专业文献综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英文名称:Chinese Bulletin of Botany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植物学会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4-3466
国内刊号:11-5705/Q
邮发代号:2-967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3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中科双效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关键词:能力 兴趣 人格 我国高三学生 升学指导测验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5-0175-01
一、问题提出
人的一生需要面临多种选择,高考填报志愿可能就是学生时代最具挑战性的一个。当前,社会竞争日趋激烈,高中毕业生如何选报一个适合自身发展特点的大学专业,以及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受到了学生、家长、老师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为了帮助高中毕业生填报适合自己的高考志愿,并合理地选择大学专业,我们欲编制出一套适合全国范围内高三学生的“升学与就业指导测验”。
基于国内关于高三学生未来专业选择的探索又几乎处于开创阶段,并且大多是兴趣、能力等单维的测验,故本研究先以文献综述和访谈法为主,总结了教育部划分的13个学科大类,即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军事学和艺术学等不同门类的学生需要具备的核心素养,根据前人研究确定人格、能力、兴趣等三个维度,来为中国的高中毕业生制定一个升学与就业指导测验,用以评测高三学生的学业倾向,从而为其大学选择专业决策服务。
二、方法
1.前期调研
在编制测验题本之前,以“学业兴趣”“专业选择”“专业兴趣”关键词进行相关文献调研,确定量表从能力、兴趣、人格三个维度进行编制。之后从这3个维度出发编制访谈题纲并对各专业大类下的代表学生进行访谈,以了解各个专业大类所需要的相应能力、兴趣、人格的要求。结合访谈结果、已有量表和相关书籍,确定测验项目。
2.初拟题目
根据前期文献调研和访谈的结果,结合已有量表,每个专业大类的每个维度下编制约15个项目,初拟题本约800道题,采用“是”“否”的作答形式。
3.预测与分析
初拟题本形成后,以山东济南长清第二中学两个高三班(一个文科班,一个理科班)进行预测,共115人。并根据测试结果进行选项分析,将选择率低于5%的题目考虑进行修改或者删除。为了保证问卷的可读性, 特别对10名做过题本的学生进行访谈,将不易理解或产生歧义的项目标示出来, 然后根据反馈的结果将标示出的项目进行修改或删除。
4.最终测验的建构
本研究初步编制了涵盖了大学13个门类的专业选择量表,共分为13个分量表,并对其进行了测量学品质分析。在测验的维度选择上,该测验的编制参考了霍兰德职业量表等量表编制的维度选择,最终选择与专业相关的能力、兴趣、人格为基点构建测验。
5.正式施测
5.1 被试
施测的对象是济南市2所中学(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山东济南长清第二中学)共8个班,共399人,剔除无效问卷,有效问卷为352份。
5.2 数据分析
剔除无效问卷后,录入原始数据,采用SPSS对分量表进行项目分析、信效度分析, 用AMOS对分量表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
三、结果
在进行测量学分析时,首先分析了题目的区分度,删去在高低分组上得分不存在显著差异的,即区分度不高的题目。其次进行信度分析,13个分量表的克隆巴赫系数在0.77-0.971之间,表明各个量表均具有很好的内容一致性,信度良好。再次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除军事学量表与医学量表出现错误无法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之外,其余各模型的拟合度都比较好。总量表的因子载荷在0.35以上的题目共计304道,每个分量表的每个维度下的题目因子载荷在0.35以上的题目数大于4个,但是不同的分量表之间因子载荷达到0.35以上的题目数存在差异,如有的维度下因子载荷达到0.35以上的题目达到21个,有的仅为4个。拟合度指标NFI、IFI、CFI各分量表均在0.9以下,RMSEA在0.04―0.07之间,只有法学、工学量表的RMSEA值不在0.05―0.08之间。
四、结论
1.经过两次施测与调整,本测验的信度符合测量学的标准,除军事学量表与医学量表出现错误无法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之外,其余各模型的拟合度都比较好,均达到了可信范围。
2.本测验适合我国高三学生,与学生自身特点的契合度高,内容针对性强,操作简单易行,适用范围较广,对高三学生的人生规划和专业规划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陈碧云.人格测验在人事测评中的应用.社会心理科学,2006(3):304-307.
关键词:十四点负泥虫;芦笋;生物学特性;防治方法
中图分类号:S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5-0035-2
十四点负泥虫 Crioceris quatuordecimpunctata (scopoli)属鞘翅目负泥科。别名芦笋叶甲、细颈叶甲,是芦笋的主要害虫之一。
一、分布与寄主
十四点负泥虫国内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陕西(华县、西安鱼化寨),北京(密云、怀柔、顺义等区县),河北的唐山、秦皇岛、承德、衡水、邯郸,山东的烟台市,江苏、浙江、福建、广西(桂林、南宁、百色等地区),山西(定襄县)等省区均有发生,国外主要分布于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和欧洲东部、朝鲜、日本等地。
十四点负泥虫为多食性害虫,主要危害芦笋,同时还取食与芦笋同属的植物,如文竹、天冬草、龙须菜、南玉帚,此外室内喂养发现可食小麦。
二、危害症状
十四点负泥虫对芦笋可产生严重危害,幼虫和成虫均可为害,多从芦笋侧枝中部开始将茎皮啃成缺刻,啃食芦笋的嫩茎、母茎或秋茎表皮、拟叶,破坏输导组织,造成嫩茎弯曲、畸形,笋株变矮,分枝和拟叶丛生,严重时可将地上时植株的嫩茎和叶茎全被吃光,仅剩下光秃的主茎,以致生长缓慢,减产失收,甚至整株枯死。
三、生活习性
十四点负泥一年发生的代数及发生规律因地区、栽培方式不同而有较大差异。在我国一年发生2-5代,世代重叠现象较为突出,从第二代成虫以后,各虫态发育期极不整齐,在同一笋园内, 同一时期内可发现成虫、卵、幼虫、蛹的不同虫态。
以成虫在笋盘四周的土下或残留在地下的枯茎里越冬,翌春气温回升后出土活动,越冬代成虫交尾后产卵,卵散产于新出笋的鳞叶内侧、笋尖或嫩叶上。幼虫共4龄,初孵幼虫灰黑色,二龄幼虫起为淡黄色,幼虫行动慢,4龄进入暴食期, 可在短时间内将芦笋拟叶吃光,造成植株枯死,老熟后钻入土中2-3cm处化蛹。成虫有假死性,可以进行3-5m的短距离飞行。越冬代成虫在秋季羽化后,气温偏高时,栖于地上笋尖部位,气温下降时入土越冬。
四、防治方法
(一)严格检疫
目前十四点负泥虫只在局部地区发生,应将该种害虫列入检疫对象。从十四点泥虫发生区内向外调运果蔬苗木时,应进行检疫,以防携带传播。
(二)农业防治
清洁笋园,冬前或翌春及时清除笋田枯枝落叶,中耕培土护根,拔除枯茎集中烧毁,消灭越冬成虫。在冬季最寒冷的时间灌大水,以压低越冬虫口基数。加强笋园的田间管理,及时施肥、松土,增强植株的抗病虫能力,选择向阳,开阔,周围无高大树术或建筑物的地块种植,发生严重的地块应进行移栽或轮作。
(三)物理人工防治
诱捕早春出蛰活动的成虫。可在园内按一定距离投放废笋。一般是上午8-9时投撒,下午l-2时收采捕杀。幼虫活动性差,爬行缓慢,成虫在清晨也很少飞翔,在其取食为害时极容易捕捉,利用成虫的假死性用捕虫网捕杀,效果也较好。
(四)生物防治
寄生性天敌。如赤眼蜂,弯尾姬蜂Diadegma Japonica Sonan,啮小蜂,注意保护天敌,还可人工释放负泥虫金小蜂Trichomalopsis shirakii Crawford寄生幼虫;捕食性天敌。如蝗螂、猎蝽,卵盛期田间还可见各种瓢虫以负泥虫卵为食;动物天敌。如蜘蛛、麻雀、鸡,都可取食十四点负泥虫。
(五)化学防治
越冬成虫出土孵化盛期,可普遍喷施一次药,特别是育苗田及不采笋的田块,对减少越冬代虫口密度,控制全年发生为害程度具有显著的效果。药剂可选用喷散40%氧化乐果800-1000倍液,80%敌敌畏1500倍液,杀虫效果可达90%以上。在采笋期间可按一定面积投放毒饵(废芦笋:40% 乐果=100:l制成)诱杀 成虫。也可以每667用30%辛硫磷颗粒剂2-3公斤撒施于笋盘周围,杀死出土成虫。
幼虫孵化盛期和幼虫为害高峰期防治该虫的关键时期。由于其低龄幼虫抗药性很差,故此期也是化学防治的适期,应及时在一代卵孵化盛期进行防治。90%敌百虫l000-1500倍或80%敌敌畏乳油1500倍液进行防治,杀虫效果很好,24小时的死亡率就可达90%以上。在采笋后喷施1%鱼藤酮DP,0.3%绿晶牌印楝素EC500倍或0.6%苦参碱1000倍或2%阿维菌素5000倍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在当年最后一次采笋后,幼虫进入暴食期的幼龄期施药,可以选用48%乐斯本EC1500倍液、90%杜邦万灵2000倍或2.5%敌杀死EC1500-2000倍喷雾。
参考文献
[1]黄家德,丘凤波.芦笋负泥虫的初步观察[J].广西农业科学,1990,5:33-35.
[2]李力.陕西负泥虫分类的初步研究(鞘翅目:负泥虫科)[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31(4).
[3]张金良,王志杰,杨建国,等.芦笋十四点负泥虫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初探[J].中国农学通报,2006,22(2):338-339.
[4]李术臣,贾海民,赵聚莹.河北省芦笋主要病虫害种类及为害调查[J].河北农业科学,2009,13(4):28-29,31.
[5]李元良,田桂英,郑建强.芦笋上的14点负泥虫生物学特性观察及药效试验[J].莱阳农学院学报,1992,9(1):57-60.
[6]杨秀林,牛泽民.芦笋田14点叶甲的防治方法[J].山西农业.2004,(11):33.
[7]康克功,王志军.芦笋叶甲的形态习性与防治[J].西北园艺.1998(6):43.
[8]夏淑春,鄢洪海.芦笋十四点负泥虫的发生及防治[J].吉林蔬菜.1999,(5):18.
[9]尹国香.石刁柏田十四点负泥虫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J].中国蔬菜,1994(1):32-34.
[10]张宁,李晓娜.五种杀虫剂对芦笋十四点负泥虫的毒力测定[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8,23(6).
[11]郭艳娟,武玉刚,隋龙岗.芦笋十四点负泥虫的发生与防治[J].现代化农业,2007,8:9.
[12]蔺中祥.十四点负泥虫的发生与防治[J].植保技术推广,1996,16(2):21-22.
[13]韩崇文,赵慧艳,张立波.农村实用科技信息[J].2008(2):20.
[14]李术臣,贾海民,赵聚莹.河北省芦笋主要病虫害种类及为害调查河北农业科学[J].2009,13(4):28-29,31.
[15]康克功,王志军.芦笋叶甲的形态习性与防治[J].西北园艺,1998(6):43.
[16]虞国跃.十四点负泥虫[J].蔬菜VEGETABLES,2003,10:21.
[17]续芝芳,张志平.芦笋负泥虫的综合防治[J].山西农业,2003,11(31):41.
[18]杨春清,樊瑛.柏负泥虫的初步研究[J].植物保护,1996年第1期:20-22.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Q200612003)。
关键词:涉农高校;基层农科人才;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6-115-04
人才培养模式是为了实现预期的人才培养目标而依据一定的教育理论所设计的某种培养人才的标准样式,通常包括培养目标、培养内容、教学方式、管理制度、评价体系等五个要素。显然,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是人才培养成效的决定因素。不言而喻,有效的农科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高质量农科人才的根本保证。本文将立足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对面向基层的农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初步探讨。
一、培养目标:低重心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要素。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高校培养人才最终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对未来培养人才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规定。从我国现实看,涉农高校面向基层人才培养目标的设计,要坚持“低重心”的原则。所谓“低重心”,简而言之,即指面向基层。此处的“基层”,特指农村基层,即县和县以下的基层组织,包括县级管理和服务三农的部门、乡(镇)和村组。面向基层的农科人才主要包括在农村基层从事“三农”服务、农业科技推广、农业教育和各类企业到基层进行多种服务以及其他与“三农”相关的从业人员。为论述面向基层的农科人才培养目标,下面将从人才培养规格的层面来进行阐明。所谓人才培养规格,其实质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化,是指学生经过学校的培养与其自身的磨炼,在毕业时可向社会承诺并达到的某些基本质量标准。从面向基层的农科人才培养目标出发,笔者认为,涉农高校面向基层的农科人才培养规格应该达到以下水平。
(一)思想层面
1 具有良好的伦理道德、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热爱祖国。
2 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基层,热爱新农村,具有较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及扎根基层的思想基础。
3 具有较强烈的改革创新意识,热爱基层事业,具有较强的开拓进取和奉献精神。
(二)知识层面
1 具有较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其中主要包括丰富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艺术、语言学等多方面的知识;与“三农”相关的知识,如“三农”发展的历史、知名农业科学家的科学精神和人格力量、农村基层典型人物事迹等。
2 具有较整合的专业知识。学生最终形成的应该是打破相关学科界限的完整的知识网络。
3 具有较全面的农村基层知识。如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农村相关政策、农村经济、农村管理、农业科技、技术推广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了解和熟悉农村基本情况。
(三)能力层面
1 具有较强的处理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的能力以及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2 具有较强的交流沟通能力、口头与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3 具有较强的独立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处理信息和创新工作的能力。
4 具有较强的经营管理能力。
(四)心理层面
1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意志力、心理自我调节能力、适应能力与团结合作精神。
2 具有良好的吃苦耐劳品质,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
3 具有较强的抽象、概括、判断和逻辑推理的能力,具有求新求异的创新意识,具有一定广度、深度、独立性和逻辑性的思维。
(五)体魄层面
具有健全的体魄、结实的体质、旺盛的精力、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身体健康,以便适应基层工作和生活的需要。
值得注意的是,在具体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因各地、各校乃至各专业的情况不同,培养目标不能搞一刀切,不能千人一面、千校一面。
二、培养内容:宽口径
培养内容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要素。立足“三农”,笔者认为,面向基层培养农科人才,其培养内容的口径应该宽。从培养模式的角度看,培养内容其实是一个庞大的体系,限于篇幅,下文仅着重阐述培养内容的主体部分一课程设置。
根据基层生产和管理的一线实际,笔者认为,涉农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应坚持“重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增后劲”原则,以现代生物技术为主要支撑,通过农学、生物学、管理学、农业工程等交叉融合,构建通识、核心、实践、发展的课程体系,设置系列化、交叉性、综合性课程,体现“宽、专、交”结合的课程特色。具体来说,涉农高校面向基层农科人才培养可设置以下四种课程。
(一)通识课程
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大学生加强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教育,使其培养的人才具有正确的思想观念、科学的思维以及掌握和运用科学的能力,为学生专业教育和在更高层次接受教育打下广博的知识基础。由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具类课程等相关课程组成。
(二)核心课程
主要目的是使大学生掌握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最基本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培养和造就一种独特的专业素质,为其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打下基础,也为能获一技之长是供良好铺垫。例如,农学专业主要是农学、生物类课程,同时,注重将现代分子生物学理论、方法、技术与农业应用基础研究有机结合,将课程知识与基层生产实践有机结合。
(三)实践课程
主要目的是拓宽大学生知识面,为其进一步深造和就业提供更多的知识和实践技能训练,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时间和空间建立知识结构。主要包括市场营销、企业管理及农业工程类等课程。同时,根据专业特点,开设自学或讨论课程、创业训练课程、企业实践课程等,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创业者、企业家做讲座,培养创业能力。
(四)发展课程
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根据自身今后发展需要有一定的自由选择空间,使学生能根据自身发展需要选择一些主要课程(见图1)。
三、教学方式:实践型
从当下“三农”的现实看,面向基层的农科人才应该具备更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为此,涉农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尤为加强实践教学的力度,着力提升农科毕业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一)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
涉农高校理当克服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比如,可以尝试在一些课程教学中采用诸如互动式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参与,使教学过程成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互动、自由表达的过程,让学生从单纯的知识接受者变成研究者、探索者。此外,还要鼓励低年级学生积极从事社会实践,直接参与科研,与导师一起进行毕业设计或撰写论文等。
(二)教学方法:开放式
开放式教学方法的最显著特点是其开放性,其核心是实现了教育中心的转变,变学生“要我学”的被动学习过程为“我要学”的主动学习过程,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它要求打破传统的“一本书”的方式和“一言堂”的形式,大力提倡课外阅读,让学生了解课堂教科书之外相关学科专业领域的知识,更要让学生了解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同时,开放式教学方法也能给学生适当的“自由”,允许充分发表个性化的见解,让个性化得到充分发挥,使学生在参与中得到锻炼,在实践中得到成长。因而,涉农高校面向基层人才培养,要积极鼓励开放式教学方法。
(三)实践教学:主动式
与其他学科类大学生相比,培养面向基层的农科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格外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涉农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变“被动”为“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处处体现主动实践必要性。在主动实践的过程中,使学生的诸多能力,如质疑能力、观察能力、协同能力、动手能力等素质都能得到培养。例如,长江大学农学院教师在“作物栽培学”课程的讲授过程中,设计了若干课外综合作业,综合作业倡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实际生活、步入田间地头现场,主动去观察、分析和比较,学生根据生活中或生产现场的需求,自拟选题,进行生产方案的设计,对于优秀作品可以依托创新大赛和学校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给予支持。通过营造这样的主动实践的环境,使学生不仅对作物栽培有了更清楚的认识,提高了实践能力,而且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意识得到发挥和提升;再如,华中农业大学通过对原农学专业“种三田”(试验田、丰产田和种子田)进行了改革优化,规定农科专业实践学时比例必须达到35%,实验学时不少于课内总学时的20%,集中实践环节不少于30周,并逐渐拓展到植物生产类专业。
(四)教学手段:现代化
鉴于当代农科知识的现代性、前沿性、实践性等特征,涉农高校应该加强现代化教学手段,重视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充分运用电子课件和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以农学专业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现代农业高科技试验基地、示范园、农业高新区等为基础,以现代生物技术和信息科学全面提升和整合相关专业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尤其是要突破传统的作物概念,把专业课的教学重点放在植物生产的技术原理和方法上,使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适应现代植物生产和研究的各个领域。在教学手段上要大胆创新,切实提高教学实效。长江大学农学院在“农作学”、“农业昆虫学”、“农业植物病理学”等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过程中结合学校试验基地,通过自制CAI课件,利用多媒体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及幻灯、实物投影、录像等现代教学手段,在有限的时间内给予学生更多、更新的信息量,形象、生动、直观地反映农学、植物保护等农科专业一些作物的栽培特点和作物病虫害的特征,大大提高了教学实效。
四、管理制度:实用性
管理制度是整个人才培养成效的监督与保障。为了培养实用性的面向基层的农科人才,相关的管理制度必须具有实用性。对于人才培养来说,相关的管理制度主要有修业制度、日常教学管理制度、招生与就业制度。
(一)修业制度
修业制度也称学业制度或学习制度,包括基本修业制度和权宜修业制度两大类。其中,基本修业制度有学年制和学分制两种形式。笔者认为,面向基层农科人才培养最好实行完全学分制。因为完全学分制能给予学生自主选择学习进程和选择课程的自,有较大的自由度;修业年限灵活、教学计划富有弹性。这样更有利于优化学生知识结构,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在权宜修业制度方面,基于农科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这一现实,最好实行主辅修制度,即让学生除了学好本专业整合科学知识、能力与技能。针对自身的实际选择其他学科专业进行辅修,提高自身综合能力与素质。
(二)日常教学管理制度
日常教学管理制度是指为维护日常正常教学秩序,使教学过程顺利进行而制定的有关规章制度体系。从涉农高校的办学现实看,面向基层的农科人才的培养不是一所涉农高校中的某个院(系)所能办好的,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整合学校多方面的力量。为提高涉农专业的教学成效,学校应该专门配备分管农科类学科专业的校长(院长),同时,出台有关教学的优惠政策,在经费上予以倾斜,制定多项有效考核农科类教师的灵活的管理制度,等等。只有建立这种具有综合特色的日常教学管理制度,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面向基层农科人才培养的成效。
(三)招生与就业制度
自从高等教育实行收费制度和自主就业以来,涉农高校的招生和就业便出现了许多问题。这既影响了涉农高校自身的发展,又影响了基层农科人才队伍的优化和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从当下高校的实际看,农科类大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家庭经济条件一般比较困难,每年的学费、住宿费及生活费便成为这些学生及家庭的一大负担,许多学生因此无法顺利完成学业。此外,由于到农村基层就业的待遇过低,导致农科类大学生毕业后一般不愿意到那工作。这样的现实,使得我国“三农”基层领域的农业管理人才、农业科技与推广人才十分短缺。为此,千方百计地为涉农高校制定有效的招生与就业制度实属当务之急。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有关政策及我国国情,笔者认为,为涉农高校制定有效的招生与就业制度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 从招生制度看:(1)扩大“一村一名大学生”招生规模。“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是教育部发展农村高等教育的一项新举措,该计划于2004年启动。作为一种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新探索和面向农村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新尝试,它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的人才需求问题,它是新世纪高等教育面向农村基层培养人才的一种有效途径。为此,进一步扩大“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规模,实当必要。(2)健全农职中学的招生制度。目前,我国高校(含高职)招收中职生的途径有很多,有全国统一高考、单独招生、单独对口招生考试、“技能高考”、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五年一贯制、“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模式以及免试直接/保送升学等,对口招收中职毕业生的制度为社会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起到了积极作用。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农村基层对实用人才的需求,涉农高校还要进一步扩大、坚持、完善面向农职中学的招生制度,扩大招生计划,改革招收方式,开展以技能操作考试为主、文化考试为辅的招生考试,吸收实践能力强的中职毕业生到高校学习。(3)建立面向农村自主招生的制度。从我国农村基层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现实出发,制定面向农村的自主录取、择优录取、推荐录取、定向录取、破格录取政策十分必要。比如,对热爱农业,有一技之长,愿意继续到农村基层工作的社会人员实行择优录取或破格录取;对于农村基层骨干、种养大户实行定向录取。(4)广泛开展各类农科基层人员培训。涉农高校要适应发展现代农业对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迫切要求,加大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知识更新的培训力度,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针对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偏低、示范带动能力不强的状况。以村干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种养殖大户、大学生村官、回乡创业大学生为重点,大力开展创业培训、管理培训,努力造就一大批勇于创业、精于管理、能够带领群众致富的复合型人才;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要求,着眼于农业规模化、专业化发展趋势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以中青年农民、返乡创业者和农村女性劳动者为重点,着力培养农村生产型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大力开展生产技术培训,帮助农民提高生产能力。
2 从就业制度看:(1)继续实施“三支一扶”计划。面对农村基层建设需要大量高素质乡村干部和大学生就业日益严峻的现实,“三支一扶”计划无疑是一项实现双赢的伟大创举。基层和农村是当代青年人重要的成才之路,这作为一种新的就业理念和途径正被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理解、接受和选择,继续实施和扩大“三支一扶”计划大有可为。(2)完善“大学生村官”计划。“大学生村官”计划作为一项国家政策,国家对“大学生村官”人才培养的政策方面要给予更多支持,比如:给予“大学生村官”减免助学贷款的优惠政策;对担任“大学生村官”的本科生减免所有在校学习的费用;同时规定毕业后到农村基层担任村官一定年限。这样既有利于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顺利进入高等学校,又可以吸引更多的优秀生源就读“村官专业”。(3)搞好选调生工作。“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选调生的培养是一项持久的工作,需要各级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视,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选调生培养机制,解放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将本地的发展现状和发展需要、单位要求与选调生的自身特点和自身需求结合起来,不断地完善选调生培养的相关法规文件和机构建设,对选调生的培养方式进行不断的创新,同时,更需要加大对农科学生选调的力度,关心和解决选调生实际遇到的困难,以求营造出有利于选调生成长的政治环境、学习环境、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努力培养出更多具有基层工作能力与经验的品学兼优、注重实践、能力出众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五、评价体系:科学化
人才培养的评价体系是指为满足社会的某种要求,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及其所培养人才的质量与效益进行客观衡量和科学判断。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能对整个面向基层农科人才培养过程起到很好的监督、反馈、调解与促进的作用。
关键词:重点学科;影响因子;期刊
中图分类号:G255.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6-0216-04
一、影响因子的概念及意义
期刊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是1972年由美国SCI创始人加菲尔德(Garfield E)率先提出的,现已成为国际上通行的一个期刊评价指标。
影响因子是利用引文分析法评价科技期刊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它是以期刊为对象,统计一定时域内(通常为两年)期刊论文的平均被引率,其公式为:影响因子= 指该刊前两年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该刊前两年总数。是指该刊前两年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占该刊前两年总数的比例,是用来描述期刊被引用情况的计量指标,或者是用来描述期刊影响力的指标,是用论文的平均被引率反映期刊近期在科学发展和文献交流中所起作用的指标,可测度当年期刊的学术影响力,是衡量一个学术刊物地位的主要因素,对核心期刊的遴选起着重要作用,已成为科技期刊评价最重要的指标。影响因子越大,表明该刊所载论文被引用次数越多,从而说明该刊所载论文的影响力较大和水平较高,因而该刊的质量也高。
国际著名的科学计量学专家普赖斯经过大量的文献统计后得出结论认为,科学后的两年是论文被引用的高峰期。因此,目前国际上比较通行的做法是将计算影响因子的引文年度规定为两年,依据影响因子的计算公式,其主要受三大基本要素的影响:时间、载文量、被引频次。美国科技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of Scientific Information,ISI)对使用影响因子非常谨慎地说明,尽管影响因子是评估期刊的非常实用的工具,但在使用时(主要针对学术评价)应该慎重,必须考虑到期刊类型的不同、学科之间的差别、文献款目类型差别、自我引用的频率、期刊是否被收录、期刊名称是否有过变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期刊的IF值受多种因素影响,在用它评价期刊质量和论文水平时,必须分析其影响因素,充分考虑它的局限性。
二、重点学科期刊影响因子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馆藏重点学科期刊影响因子情况
什么是重点学科?教育部将其定义为“应承担教学、科研双重任务,要逐步做到能够自主地、持续地培养和国际水平大体相当的博士、硕士、学士;能够接受国内外学术骨干人员进行深造;能够为国家重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开拓新的学科领域、促进学科发展作出较大的贡献”。
我校经教育部(教研函[2007] 4号)审核批准的国家8个重点学科是:作物学一级学科(含作物遗传育种和作物栽培与耕作学两个二级学科)和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果树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水产养殖、农业经济管理等六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是国家根据发展战略与重大需求,择优确定并重点建设的培养创新人才、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在高等教育学科体系中居于骨干和引领地位。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的认定在中国尚属首次。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的建设,将突出综合优势和整体水平,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和新兴学科的生长。
(二) 影响“影响因子”的主要因素
1.有学科差异的影响。期刊影响因子的大小与期刊所属的学科领域有显著的相关性。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发展历程、不同的成熟程度和不同的研究方法。一个正在发展的学科和一个古老成熟的学科。一个理论研究型学科和一个应用研究型学科在引用动机和引用规范上有很大差异,一个大学科(有众多研究者或热门研究领域)和一个小学科在引用程度上也有较大差异,相同或相近研究领域的论文倾向于互相引证,影响因子值的差异当然也很大;各学科在研究规模、研究水平、研究方式、合作程度、引文行为都有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各学科在引文频次水平上的差异;同时,不同学科由于发展速度和成熟程度不同,期刊数量差异很大,从而使收录的不同学科的期刊数目差别很大。
由于学科(领域)自身的特点以及发展规律和发展阶段等差别,不同研究领域的文章被引频次是不同的,从而导致不同领域期刊的影响因子缺乏可比性。从表1、表2可以看出,农业经济管理类期刊的影响因子高于其他学科刊物,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在中刊查阅利用率、中外文期刊复印利用率和平均影响因子方面基本上都是最高的,作物学学科排第二,其中果树类期刊最低。同样是学科影响因子排名前十 位的,值却有明显区别,某一学科最好期刊的IF值可能比另一学科最差期刊的IF值还低。这主要与学科的发展动态、历史以及引证习惯等因素有关。所以,影响因子的大小与期刊所属学科的性质和论文内容所涉及的研究领域的大小有关,同时也与期刊的历史长短、知名度大小有关,还和其内容是否为当前的研究热点有关。
2.有发表时滞的影响。期刊被引频次中两年的时间限制可导致不同刊物论文的被引次数有较大差异。对于出版时滞较短的刊物更容易获得较高的影响因子,因为最先发表或公布的成果最容易或有可能引起较大的影响而被引证,相当一部分引文就因为文献老化(超过两年)的原因而不能被统计参与影响因子的计算;再者,不同学科论文的引证行为有所不同。这是因为不同研究领域或研究主题的成果在完善或验证过程中经历的时间段可能很不相同,如对于分子生物学方面具有创新研究的论文来说,则可能很快引起较大的影响并被引证,因此有研究证明,中国不同学科、不同类型的学术期刊的被引高峰期存在明显差异。
出版时滞较短的刊物容易获得较高的被引频次,所以缩短刊期,可以提高被引频次,进而提高影响因子,刊期的缩短更加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从而有利于期刊论文更快更多的被引用。科学技术新理论、新方法、新成果、新知识不断涌现,这种现状必然要求期刊缩短刊期。缩短刊期,减少出版时滞,可使刊载的信息尽快地传递给读者,从而为文章的及时被引创造条件。以《安徽农业科学》、《中国农学通报》、《江西农业学报》为例,这三种期刊在不断缩短出版周期后,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也稳步提高。
然而,如果评价一项科研成就或一位科学家的贡献,就更不能只看那个期刊两年里的影响有多大了。最优秀的科学成就都不是以一时影响面广,而是以影响的深远取胜。比如,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一百多年后还在广为传播;20世纪40年代,物理学家黄昆提出的缺陷导致x光散射的理论,六十多年后也仍然被同行所引用。这些具有开拓性的成就有一个共同特点,影响的持续年限很长很长。
3.有期刊类型的影响。期刊的办刊方针不同,期刊类型有所不同。自然科学类期刊大致可分为学术类期刊、技术类期刊、研究进展类期刊和科普类期刊四类。学术类期刊主要刊发综述论文和研究论文,技术类期刊主要刊发技术应用论文。即使在同一学科领域,论文类型也会不同,有的为基础研究论文,有的是应用研究论文,因而形成了多样的期刊类型。文章简短且出版周期短的期刊通常有一个较高的快引指数,对于评述、综述类期刊,快引指数相对来说是非常低的,要在出版后许多年才会达到被引用高峰。综述类期刊的绝对被引数非常高,其平均影响因子往往超过其他类型的期刊。自然科学学术期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课题组经大量统计分析发现:中国不同学科、不同类型的学术期刊其被引高峰期有明显差异,一般理论性较强的基础研究三年后才出现引文高峰期,如数学期刊被引高峰期大于两年的占62%,被引半衰期较长;而应用研究论文因知识更新快,一般引文高峰期为两年,被引半衰期短。这样两年影响因子,应用研究类期刊明显占优势,像生命科学期刊的平均IF值在2.5左右,而数学期刊的IF值却在1.0左右。《中国农村经济》IF值2.743与《中国南方果树》IF值0.159相差甚远。因此,每一类期刊由于各自发表的论文类别不同,引用率和引用习惯各不相同,导致每类期刊间的影响因子差别较大。在比较影响因子时,必须考虑到期刊及其所刊载文章类型的不同。
另外,专业期刊、交叉学科期刊和综合性期刊IF值的差异,限于某专业为主引用的期刊,根本不可能被数十种或数百种期刊所引用,交叉性、综合性期刊的性质决定了它们会被广泛引用。
4.有统计差异的影响。不同的源期刊库对载文量的统计不同,有的将全部文章视为载文量,有的仅将综述、研究论文算作载文量。一方面在IF的计算中,被引用总次数(分子)统计了相应期刊中所有论文被引用的总次数,而总数(分母)则只统计论文、综述类栏目的文章数,对评论、来信、简讯和其他一些常被引证的栏目的文章则不进行统计,实际上,这些未被统计部分的被引用频次对IF值的贡献很大,影响了IF值的准确性。其次,对于一些科普类、工程技术类等期刊,根据不同期刊的不同办刊宗旨和服务对象,这些期刊的被引用次数可能不高,但是他们的实用技术被广泛采用,在生产中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可见,期刊的被引率并不完全等于利用率。再者,在自然科学类期刊中,学术类综述性文章多由相关专业资深专家写作,具有权威性,且多数十次上百次地引用文献,包括自引,这就自然增加了引用的次数;另一方面,作者从事课题研究时,往往是从阅读综述性文章开始的,学术论文引言部分也常引用综述性文章,这无疑大大增加了这类文章的被引频次。加菲尔德给出1945―1988年43年间的100篇高引论文,第l篇被引187 654次,第100篇被引3 204次,这些被称之为热门论文的高引率提高了来源期刊的影响因子值。同一刊物中不同论文被引频次的差异源来一是论文类型的差异,二是论文性质的差异,三是论文所涉及研究领域的差异,这种差异一方面表现为快速发展的或较新研究领域的论文比相对较成熟研究领域的论文的被引频次高,另一方面表现为不同研究领域间的相互引证并不等价。
5.有源数据库的影响。由于大多数数据库对所收集的期刊进行数据采集和评价,因此其来源期刊的数量也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来源期刊中,很有可能由于学科发展的不平衡带来来源期刊学科、语种分布的不平衡,这就造成了该数据库在影响因子统计上的失均衡和全面。如SCIE目前只收录了约7 000种期刊,而全世界总期刊数达210 000种,其中只有3.8%的期刊被其收录。IF反映的是一种期刊在源期刊库范围内的影响,不同的期刊库有不同的源期刊。所以,源期刊库是对IF值起决定性的一个因素。现在的大型引文数据库收录期刊的学科、出版地、语种等是非均衡的,很难全面公正地反映不同国家、不同学科、不同语种和不同规模期刊的情况。例如SCI收录各国的期刊数极不平衡,一般情况下,作者总是喜欢引用自己最容易得到的最熟悉的语种的文献。由于SCI收录中国期刊量小,所以国外作者对中国期刊的引用就少,而同国科学家之间因研究成果传播的快捷性、研究主题的相关性等因素而倾向于互引,如美国科学家之间的相互引证可提高美国论文被引证频次的30%。另外,研究表明,同语种刊物的相互引证概率较大,由于SCI更倾向于收录英文期刊,这就使得其他语种期刊在SC1中的影响因子相对较低。
对某一特定期刊而言,由于其所在的期刊库收录的期刊构成不同,因而统计的IF值有较大的差异,由于源期刊库的数量及侧重点不同,同一期刊的被引频次在不同的引证报告中会有所不同,进而导致计算出的影响因子也有差异。依据《2008 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2008年版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和2008年版《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统计数据,《中国农业科学》总被引频次依次为4 746 、5 941、6 014,影响因子依次为1.519、1.871、1.889,差异较大。这是由于这三个库收录的来源期刊不同所造成的。笔者认为,在讨论刊物的影响因子时要考虑统计来源库是否具有真实的代表性。
6.有引用行为的影响。在影响因子对中国期刊的评价发挥越来越大作用的同时,也出现了自引对相应刊物影响因子的贡献过度的问题。自引主要有作者自引和期刊自引。有的期刊工作者为了使自己的期刊尽快提高引用频次和影响因子,通过各种途径要求或示意作者增加对该刊的引证量。在世界其他国家也有些期刊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要求作者尽量引用本刊文章的情况,其目的显然是为提高自己期刊的被引率,一旦此刊排在前列,往往可以收到广告性效果。自引可以增加被引频次,进而提高影响因子。正常的自引体现了研究的继承性,但是过度的、不切实际的自引,即便不是“ 人为” 结果,也至少反映了期刊的封闭性和排他性。一般自然状态下学术类刊物自引率不会高于20%,过度自引是不良行为,但又不肯放弃这一“广告”手段。同时,一些组织或部门对期刊绩效的评价时过分地强调影响因子指标的评价作用,对过度自引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由于引用行为及引用动机复杂多样,存在伪引(未用而引)、漏引(用而不引)、错引(尤其是期刊名缩写错误)、集中标引、过度自引、负面引用、中性引用等一些不规范的引用行为,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不正确的引文统计结果,从而使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失真。
参考文献:
[1]李炜.浅谈期刊影响因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30).
[2]刘笑达,牛艳萍.影响因子对科技期刊评价的客观性分析[J].太原科技,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