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细胞遗传学分析

细胞遗传学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细胞遗传学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细胞遗传学分析

细胞遗传学分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异常孕产史 染色体 核型分析

中图分类号:R5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06-0040-02

异常孕产史包括自然流产、死胎、死产、曾育畸形儿等,随着细胞遗传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发现染色体异常是重要原因之一。为探讨染色体异常与异常孕产史的关系,本文对723对具有上述病史的夫妇进行了细胞遗传学检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方法

1.1病例资料

从2005年4月~2011年1月,因有自然流产、死胎、畸胎和新生儿死亡等异常孕产史在我院就诊的723对夫妇,其表型、智力均正常,行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女性年龄21~39岁,男性年龄23~42岁。

1.2染色体检查方法

采用常规外周血染色体检查方法,镜下每例计数30个分裂相,应用染色体自动分析仪(CIARS1.0)分析染色体G显带核型5个,有异常则增加计数和分析数量,必要时加C带处理分析。

2 结果

723对夫妇中,检出染色体异常核型28例,异常检出率1.94%,其中男性10例,女性18例。常染色体结构异常28例,其中相互易位23例,罗伯逊易位5例,倒位1例,无常染色数目异常,异常染色体核型与不良孕产史情况见表1。常染色体异染色质多态性变异136例,性染色体异染色质多态性变异27例。异染色质多态性变异情况见表2。

表1 28例染色体异常核型及主要临床表现

类别 异常核型 例数 主要表现

相互

易位 46,XY,t(4;7)(q33;q22) 1 配偶流产2次

46,XY,t(1;7)(q32;q32) 1 配偶流产4次

46,XX,t(3;16)(q21;q22) 1 流产3次

46,XX,t(2;21)(q31;q22) 1 流产1次

46,XX,t(5;6)(q11;q23) 1 胎儿脊椎裂1次,死胎1次

46,XY,t(11;20)(q23;q13) 1 配偶流产3次

46,XX,t(2;11)(q14;q23) 1 流产4次,母亲流产10次

46,XX,t(7;13)(q22;q21) 1 流产3次

46,XX,t(3;5)(q13;q15) 1 流产2次

46,XX,t(5;6)(q12;q26) 1 流产2次

46,XY,t(10;22)(q11;q11) 1 配偶流产2次

46,XY,t(10;18)(p11;p11) 1 配偶流产4次

46,XX,t(13;20)(q21;q12) 1 流产3次

46,XY,t(8;16)(q24;p13) 1 配偶流产2次

46,XY,t(1;3)(q22;q22) 1 配偶流产3次

46,XX,t(3;8) 1 流产5次

46,XX,t(10;13) 1 流产2次

46,XX,t(3;11) 1 配偶流产2次

46,XY,t(1;14) 1 配偶流产3次

46,XY,t(1;18) 1 胎儿脑积水1次,死胎1次

46,XY,t(5;6) 1 配偶流产2次

46,XX,t(4;15) 1 流产4次

罗伯逊易位 45,XX,rob(13;14) 3 各流产2次

45,XX,rob(14;21) 1 流产1次

45,XX,rob(14;22) 3 流产3次

倒位 46,XX,inv(10) 1 流产3次

表2 163例异染色质多态性变异情况

核型 例数

常染色体多态 46,XX/46,XY,1qh+ 50

46,XX/46,XY,15p+ 13

46,XX/46,XY,inv(9) 13

46,XX/46,XY,22S+ 11

46,XX/46,XY,16qh+ 9

46,XX/46,XY,14s+ 7

46,XX/46,XY,21s+ 7

46,XX/46,XY,9qh+ 6

46,XX/46,XY,15s+ 6

46,XX/46,XY,13s+ 6

46,XX,14p+ 2

46,XX/46,XY,21p+ 2

46,XY,13p+ 1

性染色体多态 46,XY,Yq+ 23

46,XY,Yq- 4

3 讨论

本文对723对异常孕产史夫妇的 外周血染色体检查中检出染色体异常核型28例 ,染色体多态163例,总检出率13.3%,略高于文献报道的55%―6%的发生率,结果表明,染色体异常是异常孕产史的重要细胞遗传学因素。染色体结构异常中平衡易位是不良孕产史夫妇中最常见的染色体异常,是两条染色体同时断裂后,两个断片相互交换位置后重接,而形成两条衍生染色体。染色体平衡易位携带者的异常核型可以由父母遗传而来,也可以在配子形成过程中或胚胎早期卵裂时,发生新的突变。染色体发生易位后,一般没有遗传物质的丢失,所以平衡易位携带者表型大多正常,但会影响生育。相互易位携带者生殖细胞形成正常配子仅占有1/18,与亲代一样带有相互易位染色体的配子占1/18,而16/18的配子有染色体部分重复或缺失,即遗传物质不平衡。与正常人婚配,16/18几率的胚胎在临床上表现为早期流产、胎死宫内或生育染色体异常后代。罗伯逊易位的平衡易位携带者,其胎儿只有1/6的可能为正常儿,1/6的可能为平衡易位携带者,其余的为胎儿死亡或先天畸形儿[1]。

倒位是一条染色体发生2次断裂,其中间片段倒转1800后又重新接上。这种倒位携带者无遗传物质的丢失,故表型正常,但在生育下一代时理论上可形成4种结果:一种正常,一种倒位携带者,另两种因染色体片段部分重复和缺失最终导致流产、死胎、畸形。倒位片段占所在染色体的比例不同,其遗传效应不同,而遗传效应主要决定于重复和缺失片段的长短。一般来说,倒位片段越短,其重复和缺失的部分越长,形成配子和合子正常发育的可能性越小,临床表现为婚后不育、早期流产和死产的比例越高,娩出子女的可能性相对低;而倒位片段越长,则其重复和缺失部分越短,其配子和合子正常发育的可能性越大,娩出畸形胎儿的危险性相对较高[2]。

染色体多态性在人群中普遍存在,是指表型正常个体的染色体上的微小变异[3] ,表现为Y染色体长臂变异,D/G组染色体短臂变异,1,9,16号染色体的次缢痕的变异以及9号染色体臂间倒位等变异现象。以往多认为无临床效应,现今对其研究较多。大Y染色体与胎儿发育异常、流产之间有着某种联系,可能是Y染色体异染色质区DNA过度重复影响生殖细胞在减数分裂时染色体配对联会,使受精卵细胞分裂、分化异常,从而导致胎停育、缺陷儿出生[4]。小Y是由于Y异染色质部分或完全丢失,导致常染色质排列松散,结果造成其基因功能丧失和生成异常;还有研究认为是Y染色质排列过度紧密影响其基因功能发挥。D/G组染色体随体的结构、功能及变异均有可能在染色体不分离及三体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发生机制可能是影响患者生殖细胞的分裂[5]。染色体的次缢痕异染色质区是易发和诱发断裂的部位,由于增加或减少的是异染色质,故对个体本身表型影响不明显,但减数分裂时可能引起其他染色体不分离导致胎儿染色体异常而流产。9号染色体臂间倒位,不能视为正常多态,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对在临床上检出的染色体臂间倒位携带者再次妊娠时应做好产前诊断,指导其生育,避免畸形儿的出生[6]。因此对异常孕产史的夫妇除做常规检查外,还要进行细胞遗传学检查,以得出明确的遗传学诊断,从而避免盲目治疗,进行正确的婚育指导。

参考文献

[1] 余云勋,马旭,余国斌.中国遗传咨询[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42-147.

[2] 刘权章.遗传咨询[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63-64.

[3] 刘权章.临床遗传学彩色图谱[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9-62.

[4] 黄海燕,张香改,高羽,等.117例大小Y染色体临床意义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7,(2):106-107.

细胞遗传学分析范文第2篇

关键词: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因素

学校为一个人口密集区域,一旦发现传染病疫情,具有较严重的危险性。但学校疫情防治具有相对滞后性,会影响传染病情的控制处理[1]。如何有效缩短疫情报告时间,是有效控制疫情传播的重要方法。本文重点分析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的相关影响因素,并以此为依据,提高疫情防治效果。

1 临床资料

抽样选取某地4所院校出现的5例疫情(分别为甲乙丙丁4所学校),对学校疫情情况进行分析研究。5例疫情为细菌性痢疾,其中2例为福氏1a型,3例为福氏2b型。同时由相同调查人员对现场进行调查,调查对象包括个体诊所有关人员、村卫生所、乡卫生院、学校以及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 结果

2.1疫情发现者以及发现时间 疫情发现时间,从快到慢分别为专职校医、卫生院临床医生、教师以及乡防保医生,病情发现时间为甲校(5d)、乙校(8d)、丙校(11d)、丁校(15d),见表1。

2.2就诊地点与就诊时间 见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出,疫情发现较早的甲乙两所学校的就诊人数为23、55例,但有52.2%、52.7% 患者在同一地点接受治疗;而病情发现较晚的丙丁两组患者,就诊人数为80、120例主要集中在个体诊所中,表明影响疫情治疗效果的是就诊地点。其中甲校疫情发现时间明显早于乙校,表明集中于校医室更容易发现疫情。

3 讨论

传染病是病原体在人与人、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病原体中主要为微生物,少数为寄生虫。在对传染病进行防治时,防疫部门应制定明确的疫情报告,并针对具体传染病的传播,实施有针对性的治疗[2]。在发现疫情后应及时向防疫部门报告,将其称为法定传染病。传染病的传播需要具备传染源、传染途径以及易感人群。若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断裂,即可切断传染病传播。学校作为一个人口密集的场所,一旦出现传染疫情,会迅速传播蔓延,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以及身心健康,同时严重疫情还会导致教学秩序混乱,导致不能正常授课。学校作为一个特殊的公共场所,其具有相对独立性以及社会性,这与学校的传染疫情密切相关[3]。本文选择4所一般情况相同的发生疫情的学校,对学校传染病疫情的报告因素进行分析。从研究中可以看出,本次研究中学生疫情的发现,其中发现快慢学校分别为甲校(5d)、乙校(8d)、丙校(11d)、丁校(15d),发现病情人员从早到晚分别为专职校医、卫生院临床医生、教师以及乡防保医生,集中于校医室更容易发现疫情。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应建议学生实施寄宿制,同时建议学生在看病就诊时,以校医为主。若在1d内发现相同病例异常增多,应立即报告上级部门,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患者疾病。同时医务人员应不断提高诊断治疗水平,采取有效防控措施,防控疫情的恶化发展。

参考文献:

[1]侯任务.试论中小学校区传染病疫情的防控举措[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707-708.

细胞遗传学分析范文第3篇

目前,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实验室诊断主要是以细胞形态学检查为基础,结合免疫学、细胞遗传学以及分子生物学检验的MICM综合性诊断技术。近几年,D-二聚体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的诊断价值也逐渐被临床重视。本文将对这些实验室诊断方法进行综述。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ICM分型;D-二聚体;FISH;FCM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promyelocyticleukemia,APL)是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myeloblasticleukemia,AML)的M3亚型[1],多伴有异常染色体t(15;17)而形成PML-RARα融合基因。以异常早幼粒细胞增生为主,临床上除有发热、感染、贫血和浸润等急性白血病的症状外,广泛而严重的出血常是本病的特点,易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可发生原发性纤溶亢进。经诱导化疗或骨髓移植后达到临床完全缓解(CR),但体内依然会残存约106~108个微量白血病细胞(MRLC),即微量残留白血病(minimalresiduaidisease,MRD)[2],而这些细胞则是APL复发的根源。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通过联合测定PML-RARα融合基因进行诊断,即将形态学(morphology,M)、免疫学(immunology,I)、细胞遗传学(cytogenetics,C)和分子生物学(molecu-lar,M)相联合的MICM分型技术[3],极大地提高了APL诊断的准确率,并为MRD提供了更为可靠的诊断依据。本文结合近几年相关学者利用MICM分型技术和D-二聚体检测等在APL上的诊断报道及相应研究成果,对这些诊断方法进行综述,并探讨各诊断方法的优劣。

1血细胞形态学在诊断中的应用

1.1血象APL的血涂片观察,可见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呈不同程度的减少;血小板中度到重度减少,多数为(10~30)×109/L。白细胞计数大多病例在15×109/L以下,明显减少者见于全血细胞减少,但也可有明显增高(M3v型),分类以异常早幼粒细胞为主,也可见少数原粒及其他阶段粒细胞,胞浆易见Auer小体。

1.2骨髓象多数APL病例骨髓增生极度活跃,个别病例增生低下。各阶段幼红细胞和巨核细胞明显减少,细胞形态分类以早幼粒细胞为主,占30%~90%(NEC),可见少量的原粒和中幼粒细胞。增多的早幼粒细胞形态异常,大小不一,外形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胞核扭曲变形,可见双核,核染色质疏松有明显核仁。胞质中含多量大小不等的嗜苯胺蓝颗粒[4],根据胞质中颗粒的不同可分为3个亚型:粗颗粒型(M3a),颗粒粗大深染密集;细颗粒型(M3b),颗粒密集而细小;变异型(M3v),颗粒极少甚至没有。

1.3细胞化学染色过氧化物酶(POX)、苏丹黑染色(SBB)、酸性磷酸酶(ACP)、非特异性脂酶(NSE)均呈阳性或强阳性;且非特异性脂酶(NSE)不被NaF抑制,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积分减低。通过APL细胞的形态学特征而对其进行分型主要依据1976年法(F)、美(A)、英(B)三国协作组提出的急性白血病FAB形态学分型方案及诊断标准(1985年有修改)[5]。借助光学显微镜和一定的细胞化学染色技术,在形态学上对APL做出初步的分型诊断。由于仅是凭借人眼进行分型,其在细胞形态的辨认上易受检验人员学识水平、工作经验等因素影响,从而影响对APL分型的准确性;且灵敏度低,对于MRD的监测也很难实施。近几十年,国际上在白血病FAB分型的基础上又开展了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研究工作,大大提高了对白血病诊断的准确性也更利于对MRD的监测[6]。但利用光学显微镜的形态学诊断也一直被临床沿用,主要由于光学显微镜方便易得,成本相对较低,利于普及,特别是基层医院,可以作为白血病筛查的主要手段;且对于细胞形态典型的病例,血细胞形态学诊断更是有利于疾病的及时诊断和治疗。

2免疫学分型在诊断中的应用

典型的APL免疫学表型呈CD13、CD33阳性,CD34及HLA-DR阴性,CD34阳性的APL恶性细胞颗粒小而少,且易出现白细胞计数增高,预后较差[7]。近年来随着单克隆抗体的不断开发及流式细胞术的广泛开展,急性白血病免疫表型研究得到迅猛发展,极大地提高了APL诊断和分型的准确性[8]。同时随着流式细胞仪(FCM)性能的不断完善,也使得MRD的检测更为灵敏。FCM是将单克隆抗体、流体力学、免疫荧光、计算机等技术相结合,测量射门参数在单细胞水平上辨认细胞形态、大小和荧光等特征,其检测快速、简便,特异性好、敏感度高,能对大量细胞进行定量分析,使用的单克隆抗体容易购买,价格相对便宜,便于临床推广。但由于目前缺乏理想的抗体组合,FCM检测APL患者MRD的灵敏度还较低[9];且随着病程发展,细胞表面的抗原发生改变,亦会导致结果假阴性。因此,较多研究中心建议同时采用多种不同的免疫表型会使这种影响降至最低[10]。张红灵等[11]人采用一组四色荧光标记单克隆抗体组合(CD15-CD11b-CD33-CD45)的流式细胞仪对40例初诊时经形态学及流式免疫分型诊断为APL的白血病患者及其治疗后12例骨髓标本进行检测,同时检测正常对照8例。以CD45/SSC选定粒细胞门,选出其中CD33+细胞再进一步分析CD11b及CD15的表达。结果发现CD33+APL白血病细胞群均表达CD15-CD11b-CD33+,有少数病例同时含有少量CD15-CD11b+CD33+分化细胞。而在正常骨髓标本中以CD45/SSC设门粒细胞群CD15-CD11b-CD33+细胞多数为0,以CD15++CD11b++细胞为主,少数表达CD15+CD11b++,CD15+CD11b+,CD15++CD11b+和CD15++CD11b-细胞,表现出与白血病早幼粒细胞明显不同的表型。因此四色组合FCM可用于APL中MRD的检测。

3细胞遗传学在诊断中的应用

约70%~90%的APL具有特异染色体t(15;17)易位,形成PML-RARα融合基因,这是APL特有的细胞遗传学标志[12]。PML-RARα产物可抑制RARα-RXR二聚体,进而使早幼粒细胞分化成熟障碍[13]。临床上全反式维甲酸ATRT诱导分化治疗能使85%左右的APL患者获得缓解,预后较好;极少数无此融合基因者,维甲酸治疗不敏感,预后较差。常规细胞遗传学中的染色体检验主要包括染色体显带/非显带技术、染色体高分辨技术和染色体脆性部位显示技术等。侯继申等人[14]研究表明APL的细胞遗传学与形态学的相关性并不总是一致的。少数具变异易位核型、变异型APL患者常表现不典型的形态学特征,易误诊为其他白血病。其研究的39例APL患者中有2例APL初诊时被误诊为M2和M5,其中1例早幼粒细胞胞质内富含多个空泡、颗粒稀少,可能与早幼粒细胞颗粒缺失导致空泡形成有关,经核型分析确诊。因此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在形态不典型的APL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可提高APL诊断的准确性和灵敏度。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作为经典的分析细胞遗传学方法,已研究的较为成熟,由于着眼于所有染色体因此容易发现新的染色体异常,其主要不足是对于标本质量要求较高,灵敏度较低,容易出现假阴性结果,且对于导致白血病复发的微小残留病监测较不敏感[15]。

4分子生物学检验在诊断中的应用

4.1荧光原位杂交技术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是一种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的染色体和基因分析技术[16],通过将生物素标记的DNA探针与互补的DNA链染色体原位杂交,荧光显色后显微镜观察,其将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充分结合,不仅用于分裂中期细胞,还可用于细胞分裂间期,拓展了检测范围,提高了白血病诊断和MRD检测的灵敏度[17]。郑玲等人[18]利用多重荧光原位杂交(M-FISH)技术对20例APL患者进行检测,并与常规细胞遗传学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结果相比较,从而揭示了M-FISH对于APL的诊断及其MRD的检测有重要应用价值:M-FISH虽不如RT-PCR敏感,但其反映的是处于增殖期的单个白血病细胞的状况,通过反复检测可以动态地观察体内白血病细胞负荷的消长,似比RT-PCR更能预测白血病的复发。同时GordonDewaldW[19]在其报道中表明FISH还可以检测一些变异型的RARα融合基因,且检测效率高,利于标准化开展。

4.2聚合酶链反应聚合酶链反应(PCR)是一种用于体外扩增核酸片段的技术[20],在进行APL检测时目前临床常用的是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以及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了荧光基团的实时荧光定量PCR(RQ-PCR)[21]。赵威等人[22]利用实时定量PT-PCR技术可检测出10-5μg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NB4)细胞cDNA中的PML-RARα融合基因,其灵敏度高、重复性好,且有助于监测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灶。实时定量RT-PCR是在普通PCR反应中加入能与PCR产物结合的荧光探针或荧光染料,使之荧光信号随着扩增产物的增加而成比例增长,仪器实时检测每一个循环结束后的荧光强度,通过与标准曲线对比得出定量结果[23],动态监测PML-RARα融合基因,以及PML-RARα亚型[24],来检测APL细胞的残余数量和预测复发,还可以预测白血病患者的治疗反应,从而成为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预防复发和提高患者生存率的重要手段。

5D-二聚体检测在APL中的临床价值

近年来,D-二聚体在帮助诊断凝血系统和纤溶亢进,特别是继发性纤溶亢进等方面的临床价值越来越受到医学专家的重视[25]。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在疾病进程和治疗期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广泛而严重的出血[26],甚至出现颅内出血,且易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从而继发纤溶亢进。究其原因,有研究表明因为APL的异常早幼粒细胞具有合成释放大量促凝物质的能力,如组织因子,这些促凝物质会激活凝血系统,引起继发性的纤溶功能亢进,当这些细胞增多到一定程度时,血液将呈现为高凝状态,机体内微循环广泛形成血栓,进一步促进继发性纤溶亢进,造成严重出血等并发症状。因而血浆D-二聚体的检测对APL有一定的诊断意义。董大鹏等人[27]通过临床上72例APL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D-二聚体含量检测结果分析得出该指标有较高的灵敏度,能够较好的反应早期患者体内的纤溶亢进及凝血系统激活状态。通过检测患者血D-二聚体含量可以直接反映D-二聚体水平和患者病情的变化情况,因此能够作为APL病情进展及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28],且该指标的检测在临床上简便、快速、成本低,利于普及。但值得注意的是,任何引起DIC的疾病都会导致D-二聚体的增高,因此缺乏特异性,一般只作为APL继发DIC诊断的实用性指标[29]。

细胞遗传学分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是骨髓造血干细胞克隆性增殖形成的恶性肿瘤,绝大多数患者缓慢起病,早期常无症状,临床逐步出现乏力、食欲不振、腹部胀满、盗汗和体重降低,偶因体检发现白细胞计数增高或左上腹包块而作进一步检查。Ph染色体或bcr/abl融合基应为诊断必备条件。占成人白血病的15%,全球年发病率为1.6~2.0/10万。2012年1月~2015年4月在我院接受二代TKI治疗的36例CML患者,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所有对象为2012年1月~2015年4月在我院门诊就诊且接受治疗及随访时间大于3个月的CML患者。所有患者经骨髓细胞形态学和细胞遗传学、分子学检查确诊,均符合国内统一的诊断与分期标准。36例CML患者。其中男性21例(58%),女性15例(41%)。中位发病年龄40(12~78)岁,发病年龄3~50岁,共有17例,占所有病例的47%。

1.2治疗方法 均采用二代TKI,治疗初期每周检查血常规,1个月后每半月复查至血液学稳定,每1~3个月复查血液生化指标,每3~6个月复查骨髓细胞形态学。随访截止至2015年4月30日,中位随访时间28个月。

1.3疗效标准 治疗反应定义及疗效标准参照2011年版CML指南[1]。有效:治疗3个月时获得完全血液学缓解(CHR),治疗6个月至少获得主要细胞遗传学缓解(MCyR),治疗12个月至少获得部分细胞遗传学缓解(PCyR),治疗18个月至少获得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CCyR),任意时点获得主要分子学缓解(MMR)。失败:治疗3个月未达到CHR,6个月未获得任何CyR,12个月未获得PCyR,18个月未获得CCyR,任何时候出现血液学复发、丧失已取得的CyR、或出现ABL激酶突变、出现附加染色体异常。

1.4终点指标 总生存(OS)时间,从诊断日至死亡日或末次随访日。无事件生存(EFS)时间,从治疗开始至发生事件或末次随访日。事件包括疾病从慢性期进展到加速期或急变期,或者丧失CHR和/或MCyR。进展是指疾病从慢性期进展到加速期或急变期。

1.5结果 随访结束时总完全血液学缓解(CHR)为89%。所有患者总体1年、3年总生存率为(95±1.5)%、(84±1.5)%。

2讨论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是一种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疾病。其分子发病基础是t(9:22)形成BCR-ABL 融合基因,产生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蛋白,引起底物持续磷酸化,抑制细胞凋亡、削弱造血祖细胞与骨髓基质细胞的粘附使细胞生长缺乏接触抑制而导致过度增殖[2]。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KI) 为一类能抑制酪氨酸激酶活性的化合物,是一类催化ATP上γ-磷酸转移到蛋白酪氨酸残基上的激酶,能催化多种底物蛋白质酪氨酸残基磷酸化,在细胞生长、增殖、分化中具有重要作用。迄今发现的蛋白酪氨酸激酶中多数是属于致癌RNA病毒的癌基因产物,也可由脊椎动物的原癌基因产生。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作为三磷酸腺苷(ATP)与酪氨酸激酶结合的竞争性抑制剂,也可作为酪氨酸的类似物,阻断酪氨酸激酶的活性,,抑制细胞增殖,已经开发为数种抗肿瘤药物。

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针对BCR-ABL酪氨酸激酶小分子抑制剂(TKI)包括第一代药物伊马替尼,第二代药物达沙替尼(施达赛®;)和尼罗替尼。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BCR-ABL融合蛋白,从而发挥抗白血病作用。

第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达沙替尼,自2006年美国FDA批准至今,已在全球42个国家获批用于慢性髓性白血病(CML)及费城染色体阳性(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治疗(一线及二线治疗)。2011年9月7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批准施达赛;用于各期慢性髓性白血病的二线治疗。

对于伊马替尼治疗不耐受、反应欠佳或失败的患者考虑换用第二代TKI,目前国内可供选择的第二代TKI为尼洛替尼和达沙替尼,二者对不同分期CML患者治疗效果相似,但二者具有显著不同的药代动力学、药物相互作用以及不良反应。

与传统的化疗方案相比,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能够使CMI,患者更快出现血液学和细胞遗传学反应,极大程度提高了CML患者的临床疗效,现已成为CML临床一线治疗药物。但是,长期服用TKI系列制剂仍存在血液学和非血液学不良反应、TKI耐药以及昂贵的经济负担等问题。

尽管TKI的问世为CML的治疗带来了划时代的变革,疗效有目共睹,然而彻底清除CML干细胞,治愈CML目前仍然没有捷径可以遵循,但需要更多的安全性、有效性数据支持和验证,CML的彻底治愈更需要更多的医务人员、科研人员和患者的共同努力来实现。

参考文献:

细胞遗传学分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辅助生殖技术;妊娠早期;染色体异常

DOI:10.14163/ki.11-5547/r.2017.04.042

近年来, 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 ART)V泛用于治疗不孕问题, 相关研究显示[1], 发达国家每年有≥3%的辅助生殖技术出生儿, 辅助生殖技术为不孕家庭带来了福音。自然流产是一种人类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结果, 发生自然流产的几率为15%, 在全部流产中占75%的比例, 导致自然流产的主要原因是染色体异常(夫妻染色体异常与胚胎染色体异常)。近30年来, 辅助生殖技术得到了高速发展, 但有相关报道指出[2, 3], 辅助生殖技术致早期妊娠流产率较高, 为此, 本院对400例流产患者进行了绒毛细胞分离和染色体分析, 现做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孕早期流产患者400例, 将其中320例自然妊娠孕早期自然流产患者作为对照组, 80例因辅助生殖技术致妊娠的孕早期自然流产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年龄22~43岁, 平均年龄(33.6±3.3)岁, 孕周7~12周;对照组患者年龄25~44岁, 平均年龄(31.2±5.2)岁, 孕周7~12周。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在告知两组患者实验过程及目的后, 均表示愿意参加实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实验获得了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1. 2 方法 先提取绒毛细胞, 对流产的患者进行子宫清宫术, 备好负压吸引管, 清宫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采用负压吸引管利用负压原理, 吸附绒毛组织5~20 mg。将这5~20 mg绒毛组织作为标本, 放入生理盐水中浸泡, 并立即送入中心实验室备检。标本送达后, 立对绒毛组织标本进行分离培养, 采用双抗清洗法清洗标本, 去污物(血块、蜕膜组织), 保留典型的绒毛组织约10 mg, 将清洗后的标本放入离心管置入离心机进行离心操作, 离心结束后观察管内分层, 去除上层的液体, 在下层滴入生物酶(胶原酶、胰酶), 将标本放入保温箱, 仔细观察并记录, 待出现绒毛散开现象时, 立即滴入母牛血清, 采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绒毛细胞形态。当视野中出现成片状细胞, 将标本放入新鲜的培养液中并滴入生物碱(秋水仙素), 再次放置在保温箱内, 放置时间为4 h, 然后去掉上层清夜, 将标本置入水浴箱, 2 h后取出, 将标本放入离心机再次离心, 将离心后的标本去上清液制成悬液, 通过莱卡显微镜进行观察, 选择两名医生同时读标本玻片, 每例计算20个分裂象, 分析2个核型(嵌合体加倍计数)。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

3 讨论

辅助生殖技术是治疗不孕不育的一种手段, 有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卵子体外成熟(IVM)、人工受精(AI) 等形式[4]。根据WTO的相关数据显示[5-9], 我国的不孕症发病率高达15%, 传统的治疗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不孕不育患者的治疗需要。

自然流产是妊娠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 而染色体异常则是自然流产的主要原因之一, 包括夫妻染色体异常和胚胎染色体异常[10-12]。夫妇染色体异常常见的有平衡易位和罗伯逊易位, 胚胎染色体异常常见的有三倍体、多倍体及染色体平衡易位、嵌合体等。与自然流产相比, 辅助生殖技术妊娠不增加妊娠早期流产率, 但是与流产孕妇的年龄存在着一定的关系。本研究通过对流产的患者进行子宫清宫术, 清宫时采用负压吸引管利用负压原理, 取出绒毛组织5~20 mg作为实验标本, 将其放入生理盐水中浸泡, 然后对绒毛组织标本进行分离培养, 采用双抗清洗法清洗标本, 去除血块及蜕膜组织, 保留典型的绒毛组织, 进行离心操作, 观察标本现象。发现自然妊娠孕早期自然流产患者的绒毛细胞染色体异常率与辅助生殖技术致妊娠早期自然流产患者的绒毛细胞染色体异常率无明显差异(P>0.05), 但是不同年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相关研究显示[2], 辅助生殖技术能影响表观遗传(印记基因)的调控, 影响胚胎植入和胎儿生长等, 表观遗传学方面的异常能使胚胎停育, 基因印记缺陷会导致早期妊娠的不稳定易发生流产[1]。控制性招促排卵过程中, 大剂量促性腺激素的使用, 可能是引起配子及胚

胎印记异常, 辅助生殖技术实施时间正处于印迹重建的窗口期, 运用于当中的操作会对配子及胚胎的甲基化状态发生一定的影响。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中

综上所述, 辅助生殖技术并不增加妊娠早期流产胚胎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 但绒毛细胞染色体异常与育龄妇女的年龄有明显的关系, 年纪≥40岁的患者采用辅助生殖技术妊娠更容易导致妊娠早期流产。

参考文献

[1] 孔舒, 赖炜强, 卫冠辉, 等. 辅助生殖技术致妊娠的早期流产绒毛染色体异常分析. 广东医学, 2015, 36(17):2722-2724.

[2] 段程颖, 李红, 刘敏娟, 等. 辅助生殖技术治疗后自然流产胚胎的遗传学分析及其临床效应.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2014(3):162-164.

[3] 李跃萍, 徐雯, 黎明红, 等. 辅助生殖技术治疗后孕早期自然流产的绒毛细胞染色体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1, 32(5):50-53.

[4] 李跃萍, 金松, 胡春霞. 自然妊娠与ART妊娠孕早期自然流产的绒毛细胞染色体分析. 中国妇幼保健, 2013, 28(23):3819-3822.

[5] 董毅飞, 张征, 彭海英, 等. 3505例不育症患者细胞遗传学分析及其与辅助生殖技术临床结局的关系.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 33(5):742-745.

[6] 孔舒, 赖炜强, 卫冠辉, 等. 辅助生殖技术致妊娠早期流产的绒毛细胞遗传学分析.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5(11):48-50.

[7] 董自江, 卢守莲, 孙丽洲, 等. 辅助生殖妊娠流产与自然妊娠流产绒毛核型分析比较. 山东医药, 2013, 53(41):78-80.

[8] 邵小光, 熊曙康, 冯丽云, 等. 辅助生殖技术中的早期流产胚胎染色体分析.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02, 11(4):274-276.

[9] 吴彤华, 尹彪, 朱元昌, 等. 辅助生殖和自然妊娠中早期自然流产胚胎染色体数目异常的研究. 生殖与避孕, 2013, 33(10): 658-664.

[10] 郭楠, 刘雨生, 周桂香, 等. 129例自然妊娠与ART术后妊娠早期流产胎儿绒毛染色体核型分析.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3, 48(2):163-166.

[11] 张燕, 张凤, 周亚东, 等. 自然妊娠和ART妊娠早期流产绒毛细胞遗传学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7):937-941.

[12] 王磊, 邵小光, 李晓霞, 等. ICSI妊娠后流产与自然妊娠流产的绒毛染色体分析. 中国妇幼保健, 2008, 23(30):4275-4276.

[13] 高瑞花, 雷宁, 倪郝, 等. ART中自然流产后胚胎染色体异常的初步研究. 广东医学, 2010, 31(19):2486-2488.

[14] 胡晓东, 尹彪, 朱元昌, 等. 女性年龄与早期自然流产胚胎染色体数目异常的关系. 生殖与避孕, 2014, 34(9):735-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