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医专业就业前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黔中经济区,产业转移,政策
1研究背景
贵州省委十届九次全体会议通过了《加强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意见》,明确将按照以贵阳为中心、迅速培育黔中经济区的原则不断优化城镇发展布局;2010年7月5日到6日在京召开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上,黔中经济区已被列为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局的“重点经济区”,国家“十二五”规划也已将黔中经济区列入安排部署。
2010年10月26日,贵州省第一次工业发展大会作出了“工业强省”战略抉择,黔中经济区作为贵州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在工业强省中发挥着带动性的作用,2012年国务院的国发2号文件明确指出建设以贵阳—安顺为核心,以遵义、毕节、都匀、凯里等城市为支撑的黔中经济区。推进贵阳—安顺经济一体化发展,加快建设贵安新区,重点发展装备制造、资源深加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2基本概念
2.1黔中经济区
黔中经济区包括贵阳市全部和遵义市、安顺市、黔东南州、黔南州部分地区,划分为:贵阳环城高速公路以内的核心圈,距贵阳环城高速50公里以内的带动圈,距贵阳环城高速约100公里的辐射圈,包括贵阳城市经济圈及其周边区域28个市县区。
2.2产业转移
产业转移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达地区的企业顺应比较优势的变化,通过跨区域直接投资,把部分产业的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区域进行,从而在产业的空间分布上表现出该产业由发达区域向发展中区域移动的现象。
3黔中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必要性
3.1是打造黔中区域增长极的迫切要求
2010年黔中经济区就已经被列为西部大开局的重点经济区,也被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意在将其打造成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而承接产业转移是黔中经济区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
3.2是实现贵州省经济腾飞、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是贵州省经济却是长期严重滞后,与东部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越来越大,不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整个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为此需要大力发展贵州经济缩小与发达区域的差距,真正实现贵州经济的长足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这需要黔中经济区这个“发动机”和“火车头”的带动以及承接东部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
4黔中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现状
4.1黔中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优势
4.1.1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
首先是作为黔中经济区发展中心的贵阳是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通信枢纽,随着未来贵阳通往全国七小时快铁交通圈以及沪昆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贵阳通往珠三角、中南地区、北部湾地区的时空距离也必将大大地缩短,将实现贵阳至北京等地7小时,至上海等地6小时,至郑州等地5小时,至广州、西安等地4小时,至武汉等地3小时,至成都、重庆、昆明、长沙等地2小时,为承接产业转移奠定了交通优势。
4.1.2工业基础相对完备
黔中经济区具有相对完备的工业基础,工业基础件、工程机械、动力机械等装备制造业具有一定的现代化水平。飞机、电子元器件、汽车、机床工具、摩托车零配件,电线电缆、刀具、行业在国内有较高的声誉,有承接产业转移的工业基础。同时,黔中经济区尤其是贵阳市矿种丰富,以铝矿和磷矿为代表,还是全国三大磷矿基地之一。
4.2黔中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存在的问题
4.2.1产业配套能力欠缺
黔中经济区产业发展的最佳模式是产业集群发展,该模式就是在特定区域内、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系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以及其他相关机构组成的群体,重要特点是大量的相关企业和机构集中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
4.2.2产业转移环境有待改善
虽然贵州省人民政府2010年就《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意见》,但是各地区执行力度各不相同,黔中经济区对这些规定落实还不够到位,也未出台相应的实施细则,制定科学的承接产业转移规划,同时,有些地区为了追求政绩,片面追求GDP增长、就业率等指标,对承接产业转移没有正确的认识,阻碍了一些产业的合理转移。
再次,黔中经济区的承接产业转移的软实力有待完善,政府部门的优惠政策难以兑现、对外来产业设置人为关卡的现象依然存在,这大大减弱了该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4.2.3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
[关键词] 社会生存焦虑;就业;心理
[中图分类号] G47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0)06(c)-126-02
自高校扩招以来,高校毕业生剧增,出现就业困难,而医卫类大专学生的就业形势更为严峻。在这一形势下,我校一直关注学生的就业压力,希望能了解医专学生的社会生存心理状况,以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辅导,指导学生减压,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调查我校学生共计500人,其中,一年级240人,二年级260人;男158人,女342人。
1.2 研究方法
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主要调查内容为: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对就业趋势的认识;就业心理等。所有调查在1周内完成,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500份,其中有效问卷500份,有效率为100%。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医专学生社会生存焦虑状况
医专学生中有56.20%的学生存在生存焦虑,不同年级、性别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
表1 医专学生社会生存焦虑状
2.2 对就业形势的认识
相比而言,一年级学生对就业趋势更为看好,也更有信心,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
2.3 对就业的关注度
从表3可知,二年级学生对就业信息的关注度更高,但有一半的学生不太参加就业指导活动。见表3。
表3 医专学生对就业的关注度[n(%)]
3 讨论
3.1 医专学生社会生存焦虑状况
在我国,医学生面临着较大的就业压力[1-2],而医专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更大,从表1可见,56.20%的医专学生表示存在社会生存焦虑。其中一年级有48.33%,二年级有63.46%,经检验二者存在显著差异。这可能是因为一年级学生因刚进学校,部分觉得就业离自己很遥远,而二年级的学生已经面临实习,已需要考虑自己的就业问题,因而导致更多学生产生了生存焦虑。有66.46%的男生和51.46%的女生存在生存焦虑,经检验二者之间也存在着显著差异,这可能是因为专业的影响,接受调查的部分女生是护理专业的,有研究表明,因社会对护理的需求较大,这一专业的就业率较理想[3-4],因而导致女生的生存焦虑比例低,这提示我们需要针对不同专业进行调查研究。
3.2 医专学生的对就业形势的认识
学生的对就业形势的认识与其社会生存焦虑是相矛盾的,有高达56.20%的学生表示存在生存焦虑,但他们对所学专业的前景和就业趋势却是看好的,96.6%的一年级学生和87.3%的二年级学生表示所学专业很有前途或较有前途,两者无显著差异,表明这是学生的共同看法,说明我校的专业思想教育是非常成功的。从学生对就业趋势的认识上看也是乐观的,一年级学生认为今后很好就业的比率高达61.4%,远远高于二年级学生的33.8%,两者存在显著差异,这与其他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5],可能是因为二年级学生临近实习所造成的。不论是一年级还是二年级学生,认为难以就业的都只有百分之十几,为什么学生在对专业前景与就业趋势看好的情况下却没有就业信心,甚至有56.2%的学生存在较强的焦虑情绪,这可能是学生对就业信息的不够关注、对社会的不了解所造成的,通过对部分学生的个别交谈发现,学生虽说害怕难以找到工作而不能存活下去,但他们更担心的是今后的生存质量,这是他们产生社会生存焦虑的主要原因。从表2可见,两者虽存在差异,但有信心就业的学生比例均较低,合计只有16.0%,其中一年级学生为22.1%,二年级学生为10.4%,而表示对就业没有信心的学生比例在增加,由一年级的26.2%上升到二年级的36.6%,显示学生对自己的就业前景并无信心,越临近就业信心就越低。
3.3 医专学生对就业信息的关注状况
年级不同,对就业信息的关注度也不一样,一、二年级学生表示经常关注的分别为22.9%和33.4%、有时关注的分别为40.4%和53.1%,二年级学生的关注度要高于一年级学生的关注度,两者呈现显著性差异,这表明二年级学生对就业信息更为关注。但与之相矛盾的是学生参加就业指导活动的积极性不高,特别是二年级学生,表示经常和有时关注就业信息的合计高达86.5%,而经常和有时参加就业指导的合计只有51.6%,相差较大,因何尚有近半学生对参加就业指导兴趣不大,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现在就业是双向选择,单位选择学生,学生选择单位,经个别访谈发现,学生对就业信息的收集主要集中在单位的大小和性质、是否容易就业、收入状况、有否发展空间、工作劳累情况等,而对用人单位的要求大部分的学生(一年级93.8%,二年级93.1%)表示对之不太了解或不了解,这显示学生在就业信息的关注上出现了偏差,需要学校进行正确的引导。
综上所述,因就业形势严峻,学生的社会生存焦虑较为普遍,虽说大部分学生认为就业是有前途的,但对自身能否找到好的工作信心不足,对就业信息的关注也存在一定问题,这都需要学校加强引导。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是学校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学校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就业指导,充分利用社会支持进行干预[6],从而减轻学生的焦虑情绪,帮助他们更好地就业。
[参考文献]
[1]杜天骄,于娜.医学生就业压力、应付方式与情绪状态的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10:3-4.
[2]蔡晓燕,赵立凝,刘晓玲.医药院校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与调适[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17(9):811-812.
[3]颜晓萍.医学院校高职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调查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18):72-74.
[4]张中兴,赵丽娜,徐鹏.医学生就业心理与择业观念的调查分析[J].西北医学教育,2008,16(3):473-475.
[5]汪雪莲,许能锋,瞿书铭,等.女大学生就业危机感现状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校医,2007, 21(5):489-492.
[6]林梅,余红,杜宁.大学生压力感与焦虑及抑郁和社会支持的关系[J].中国临床康复,2005,9(24):80-81.
“学校经常组织这样的活动。这些活动对专业学习非常有帮助,医学是一门非常讲究实践和经验的学科,接触大量真实的案例,不仅能印证理论知识,还能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该校护理专业学生陆相有说。
自1978年建校以来,百色卫校始终秉承“爱众亲仁,厚学精医”的校训,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实践教学和学生德育,为学生的成长成才铺平道路。
办一所“对”的学校
在百色卫校的壮医药展示馆里,该校中医专业学生吴裕欣正专心致志地观察壮医药材标本,并详细记录着各种药材的特性、医药价值等,只见他的笔记本上分门别类、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各种药材信息。“只要有时间,我就和同学来这里,一边观察一边讨论,学习变得非常有趣,学得也更快。学校真是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条件。”吴裕欣说。
一年前,吴裕欣通过多方咨询,了解到百色卫校是一所“办学条件好,专业有特色,就业率高”的学校,便毫不犹豫报读了。他告诉记者:“到学校后,我发现学校的条件比我了解到的还要好。各个专业的实验楼和校外实训基地,各种先进的实验设备,都一应俱全,校园环境也很优美。我觉得自己选对学校了。”
“按社会需求培养专业技能过硬、品德合格的复合型人才,一直是我校的办学目标。”该校校长黄绍琪如是说。据悉,黄绍琪自担任该校党总支书记、校长以来,带领学校领导班子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和社会资金,逐年加大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不同,职业教育以技能培养为重心,注重训练学生的实操能力。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先进的教学设施设备是必不可少的。”黄绍琪校长说。
2014年至今两年时间里,该校争取到上级办学资金近2 000万元,同时向社会筹集办学资金近80万元,更新了外科、基护、内科、助产等专业实训室的设备,新建了模拟药房、民族医技等实训室,并为解剖室新增了一批标本模型,为门诊部添购了一套全新的医疗设备,为外科实训室增添了呼吸机、心肺复苏模拟病人,为基础护理专业新建了模拟护士站……
“学校真是越办越好了!”已在该校任教了16年的刘庆苗老师说。2000年,刘庆苗老师通过应聘成为该校的化学教师。她告诉记者,刚到该校任教时,学校位于百色市郊区,位置偏僻,校园里杂草丛生、池塘发臭,各种实训设备很不齐全,几乎没有现代化教学设备,学校的各项活动也很少,科研项目更是少之又少。“可就是这几年,学校的变化真是翻天覆地呀!现在,我们的新校区建成了,老师的工作条件变好了,学生的学习条件更加优越了。一种自豪感在我心里油然而生。”刘庆苗老师感慨道。
打造优质的师资
梁俊玉老师是1999年6月到百色卫校任教的。17年来,她最大的感受是,学校对教师的专业成长越来越重视了,无论是文化课教师还是专业课教师,都一视同仁,为全体教师搭建成长的平台。
梁俊玉老师教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当年,他怀着梦想踏进该校时,现实与梦想的差距一度令他感到失落。“当时的氛围不是很好,学校更重视优势专业的建设,对于其他专业尤其是文科专业不够重视。”梁俊玉说,“不过,近几年,学校越来越重视人才培养了,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引进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教师,学校的师资力量不断壮大。”近年来,梁俊玉不但在专业方面获得了成长,管理能力也获得了很大提高,现在担任该校党总支副书记,负责学校党建的各项工作。2015年7月,她获得参加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卫生类)管理干部综合素质提升培训班的机会,“这次培训让我对中职学校的发展有了新的认识,学到了许多新思路、新方法”。
“优质的师资是学校向前发展的动力。只有优秀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学生。”黄绍琪校长说。从当初只有36名专职教师发展到如今拥有“研究生学历16人、高级职称20人、中级职称46人、‘双师型’教师58人”的教师队伍,该校用了将近38年的时间。尤其是近四年,该校一方面通过外聘,聘用了专业、专技教师68人,引进大批高层次人才;一方面加大培训力度,积极培养“双师型”教师,近两年投入90多万元培训教师162人次。此外,该校还积极做好编制申请和职称申报工作,为广大教师解决实际之需。
“我来到这个学校没几年,就参加了很多次培训,去年还有幸到上海参加中职骨干教师培训。这些培训让我成长很快。”该校青年教师谢慧鹏告诉记者。2013年9月,他一毕业便进入该校工作,学校不仅为他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还开展“老带新”活动,安排了专职“师傅”,从教学、班级管理等方面对他进行一对一指导。
有同样感受、进步较快的还有韦柳春老师。2010年10月,该校破格推荐她参加广西中职名师培养对象遴选,并安排资深教师对她进行指导,使她最终成为广西中职名师培养对象。“经过5年的培养,我对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理念与方法、课程改革、校企合作、课改科研等方面都有了更深的认识。很感谢学校给我这样的机会。”韦柳春老师说。
培育优秀的学生
“我的专业就业前景还挺好的,就目前来说,乡村医疗卫生人才需求很大。所以,我打算一毕业就回家乡去工作。”在该校才读一年级的颜金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已经有了较为明确的规划。
颜金生家在崇左市天等县进结镇天南村龙忙屯,当初舍近求远选择百色卫校,主要是出于兴趣和就业的考虑。“我从小就想当一名医生。我现在学的专业是广西针对乡村医疗人才紧缺的现状特别开设的,这个专业就业前景好,又符合我的兴趣,何乐而不为呢?”颜金生说。
颜金生选择的是农村医学专业,毕业后,他可以报考乡村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并可申请在乡镇、村两级医疗机构工作。他告诉记者:“我们一年级主要学习基础理论和一些临床实验,以后学校会给我们提供很多实践机会。听学长们说,后面的课程几乎都是在实践中学,能力提高得很快。”
“技术学习更多要通过实践来完成。一直以来,我校以‘学以致用’的思想来指导专业教学,对各专业的理论授课时间和技术授课时间有明确规定。不仅如此,我们还会根据学生的实践反馈,对专业教学内容做适度调整,让学生的所学更符合社会的需求。”颜金生的专业教师关俊彦说。
为了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该校做了许多工作:加大资金投入,大力建设各种实践基地,如目前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助产专业实训基地,在建的护理专业实训基地、药剂专业实训基地、民族文化传承基地、壮医药展示厅和中医药园圃等;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服务活动,让学生深入社区、农村近距离接触真实的病例,增加学生的临床经验。
此外,该校采取联合办学的形式,与广西医科大学、右江民族医学院联合实施了“2+3”全日制大专生培养模式,开通了护理、药剂、中医康复保健等专业的学历提升“直通车”;与区内外40多家医院(防疫站)建立教学协作关系,与多家卫生院、私立医院、养生馆、医药公司等相关企事业单位保持长期协作教学关系。2015年9月,该校与泰国陕迪拉工商管理学院签订了合作备忘录,成为我区第一所与东盟国家达成联合办学意向的中等职业学校。
“出去实践了才知道,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远远不够用。”该校2013级中医康复保健专业学生岑保贵说,“比如中药泡脚,不是拿一堆中药煮一锅水给人泡一泡那么简单,你要了解不同人的体质、有无病史等情况,这样才能做到对症下药。”出去实习之后,他决定中职毕业之后继续深造,“我想学到更多更专业的知识,以后自己经营一家中药养生馆,为人们提供更专业的服务”。
除了重视专业技能教学,该校还重视学生的德育,通过建设学校、班级、家长、社会“四位双主体”的德育网络,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构建德育与校园文化相结合的育人体系,从而不断提升办学内涵。
38年的不懈努力,38年的孜孜追求,该校取得了累累硕果,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广西中等职业教育示范特色学校、全区中等医学教育合格学校等数十项荣誉,赢得了广大学生和家长的赞誉。截至目前,该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7%左右,对口就业率达到90%,就业方向从最初的市级医院,逐渐向乡村卫生院、卫生室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