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课程改革提倡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改革提倡的学习方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课程改革提倡的学习方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新课程改革提倡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改革提倡的学习方式范文第1篇

一、认真解读《课标》,增强课程改革意识

《课程标准》是对一门课程学习的总体要求,反映了国家和社会对义务教育阶段一门课程的教育宗旨和要求。因此,反映当代世界发展潮流和中国社会变化与发展要求的课程目标,必须以注重学生健康个体和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提倡创新、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为特征,取代以“理解”、“熟悉”为主要特征的传统课程目标。新课程目标,在注重基础性的同时,更注重发展性和创造性课程目标的确立与实施,以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观念。有了这个思想观念,新课程改革必须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点,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的指导深度,而且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爱好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最终目的。为此,教师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应扮好应演的角色,解放思想,认真学习课改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课改意识,在行动中支持课程改革。

二、求实开拓,在实践教学中努力充当促进者角色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它的基本途径就是课堂教学。面对新课程,每位教师思想观应有新的转变,在实践中,每位的思想观念应由重“教”不重“学”中解脱出来。新课程《纲要》明确要求,教师应充当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把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爱好;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和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教师角色的改变,需要教师的胆量和勇气。只有这样,新的课程改革才能顺利进行,彻底实施。

三、创设教师的工作方式,挖掘课程资源,充实教与学

在以往教学活动中,教师大多数是靠自己的力量解决课堂里面的所有问题。而新课程的综合化特征,需要教师与更多的人,在更大的空间,用更加平等的方式从事工作,教师之间将更加紧密地合作。也就是说,新课程提倡留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靠教师集体聪明的发挥。因此,为了改变教师彼此孤立与封闭的现象,必须创设环境让教师集体教研,互相探究、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并在教学实践中所得的经验在教研中交流、研讨,并获得共识,教师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才可有高层次的提高。

因现今信息时代的跨越,教师还通过因特网等去挖掘所有尽可能有帮助的课程资源。而课程资源需要教师去组织,去开发、去利用。为此,教师自己必先占领其高地,这样才能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充分利用校外各种资源,在社会大环境中学习和探究。

四、新课程改革,教师职能的转变与学生学习方式改变必须同轨而行,教师还应树立终身学习的价值观

现代的教学过程是师生的互动过程。新课程改革,教与学和互动必须呈现于教师职能的改变,与学生学习角色的根本转变。所谓教师职能的改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的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置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性差异,落足不同的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把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与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转变成为学生的学习的合作者、参与者、引导者、促进者、帮助者,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应同轨而行,应由原来的被动学习转变成为主动学习,学会自主学习,互相合作、探究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程改革提倡的学习方式范文第2篇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 接受性学习 角色定位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1.106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且许多教师已经有意识地把这些学习方式引进课堂。但是我也发现,很多教师将这些学习方式仅仅用于公开课的讲授中,而且多数流于形式。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教师对新的学习方式不甚了解,而且对它们还有一些误解,尤其是接受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这两类学习方式。我认为,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接受性学习完全对立起来,是对课改的一种误解,它们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辩证关系。

一、新课程改革后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定位与转变

在对研究性学习方式和传统的接受性学习这两种方式的关系的探究之前最重要的在于定好位。新课程体系在功能、结构、内容以及管理等方面都有巨大的创新和改变,给教师带来了挑战,同时也带来了诸多发展的机遇。可以说,每一位教师都必须面对新课程改革给出自己的答卷,而给自己定位是最基本的,只有明确自身处于什么位置才能知道哪一种学习方式更适合新课程改革之后的课堂教学。

(一)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转变的重要性

《说文解字》中说“教,上所施,下所效也”,强调教育的手段主要是依靠教师向学生的灌输和学生向教师的模仿。而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统治者,这样的教育将会成为中国的悲哀,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习惯了不假思索的拿来,习惯了毫不质疑的接受,他们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受到了极大的压抑,他们的个性发展空间被扼杀,失去了独立的人格和个性,学校不再是育人成才的地方,而成为了生产单一产品的“工厂”。

古代最初的杯子用黏土做,边做得很厚,笨重而容积小,随着时间推移,不断改进,它的“体”――杯子本身(边)越来越薄,而杯子的“用”――装水的功能(简称“内容”),越来越大,同样的杯子,可装更多水了。教学的“体”就是教本身,教是为了使学生学起来,所以教学的“用”――功能,就是学生的学。这样,教学就像是一只杯子,杯子的边薄,装的水才多,也就是说教少学多或者是小教大学。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决不会笨到认为杯子需要厚边,这是因为我们清楚的知道杯子之用是装水,而在教学中,许多人却不知道教学的目的在于推动学生的学。由此可见,新课程改革对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显得尤为的重要。

(二)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定位

1.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教师不再是传统教学中单纯传授知识的教书匠,而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发展、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的促进者,同时,教师还要促进学生品质的发展。教师在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潜移默化的将学习方法内化成自身的能力。新课程强调在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选择,树立远大理想,努力为人民服务,当然教师首先应该高度的重视自身的人格修养,从而去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以适应未来的社会角色。

2.新课程要求学生应该是教育教学的思想者。

在新的课程改革中,更多的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因此,在新的学习方式中,教师必须将学生看作是与自己地位平等的主体,与学生共同的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尤其要鼓励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的思想者和创造者,对于学生的奇思妙想给予适当的鼓励与赞赏,使学生充满自信地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和想象力。

3.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从“知识权威”转变为共同的学习者、合作者。

新课程中教师已经不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学生接受知识的途径由单一变成多元,学习内容大大拓展,教师失去了书本和大纲的依托,教师不再是权威,因此,教师应该以平等的身份和学生一起学习研究,在教学中建立真正民主、平等、宽松、合作的氛围,教师引导学生,学生促进教师,相互交流,真正的做到教学相长。

二、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的对比分析

(一)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探索永不满足的态度、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要目标;将学生从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为自主学习的载体;以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为教学突破口,从而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研究问题的教学形式。

研究性学习着眼于提高学生创造性的学习效率,注重提高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能力,因此,研究性学习更强调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通过自主学习和亲自实践来获取知识,旨在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接受性学习

接受性学习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的讲授下,将所学习的知识形成自身知识体系中一部分内容的学习过程。在接受性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的内容均以固定的模式由教师传授,学生不需要进行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索,只需要将教师讲授的内容纳入自身的认知中来,以便在将来的某一个时期可以运用它或者把它再现出来。

接受性学习古往今来都被广泛的使用着,但把它作为与发现学习相对的一种学习方式加以积极倡导并进行系统的心理学研究的主要代表是当代认知派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在理解接受学习的时候,我们必须清楚两点:

第一,接受性学习不等于机械的学习。接受性学习是指学生将学习材料作为现成的定论性的知识来加以接受、内化,形成自己的知识。而机械的学习则是学生将无法理解的知识内容以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进行记忆。

新课程改革提倡的学习方式范文第3篇

一、“互动——探究”教学法的重要性

(一)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典型的一言堂、满堂灌,教师是课堂的控制者,学生只是被动接收知识的容器,在学习中处于被动从属地位,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强,在学习中的主要任务就是直接接收教师经过精心准备与细心分析后的知识。学生没有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没有主动思考的积极性与机会,没有经历知识的产生过程。这种过于注重传授结果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互动——探究”教学法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排除了教师对学生的强制手段,提倡给学生更多学习的主动权与机会,允许学生对问题有不同的看法与见解。这样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确立,学生有了更多的思考与学习的机会,使得学习过程真正成为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实现了师生的良性互动与多向交流,使得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得到了长足发展。

(二)利于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

“互动——探究”教学法中教师不再是教学的完全控制者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真正实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实现了教师角色的彻底转变,使得控制与被控制的师生关系转变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以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教学中来。首先,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为学生的主动学习提供更多的机会,要成为教学的导演,让学生以主角身份参与到教学中来。其次,教师成为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初中生的认知尚处于初级阶段,受认知规律、基础知识的限制难免在学习中遇到一定的困难。我们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并不意味着放任学生,而是要在学生思维受阻、受到挑战时给予必要的指导,为学生理清思路,指明方向,保护学生学习的激情,鼓励学生的创造性学习活动。再次,教师成为学习活动的合作者。学习有着更为广阔的天地,教材只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而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教师要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来,与学生一起共同成为知识的探索者与构建者。此种教学法更利于教师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来,从而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真正实现师生共同进步。

(三)利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

“互动——探究”式教学是研究性学习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是实现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重要学习方式,它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真正实现了良性互动,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互动——探究”教学法注重师生间的互动与学生探究活动的开展,使学生的学习充满了挑战与趣味性,从而为学生的主动学习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二、“互动——探究”教学法的实施

第一步,创设问题情境——进行“互动——探究”教学的基础。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问题是学生主动求知的动力,是激活学生思维的开端。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学生的精力,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带着心中的疑问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从而为“互动——探究”教学活动的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步,引导学生探索——进行“互动——探究”教学的关键。光有了问题了,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动机是不够的,还要将学生引导到探究性学习中来。初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未形成,还需要教师的相机诱导,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提出探究性问题后还需要教师设置若干个符合学生信知特点,学生经过思考能够自主解决的有梯度的小问题来对学生进行步步引导,为学生搭桥铺路,促进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主动思考,从而促进学生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

第三步,引导学生主动创新——进行“互动——探究”教学的最终目标。新世纪所需的人才必须具有创新能力与创造性思维能力。因此在进行教学时,我们要将学生的学习引入深处,给予学生更为广阔、更为开放的学习空间,使学生的想象力得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得以激活,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三、运用“互动——探究”教学法需注意的问题

(一)以新课程改革标准为依据

新课程改革提倡运用先进的教学技术与手段来指导我们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我们要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先进的教学理念来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将新课程标准落到实处。

(二)树立学生观

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教学的最终目标也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要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树立学生观,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原则来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营造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

学生的学习是在一定的教学氛围与环境中展开的,这是学生顺利开展学习的重要前提条件。我们要对学生施以厚爱,真诚地关心学生,尊重信任学生,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挑战,使学生体会到民主、平等,从而为学生营造出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

(四)充分发挥数学的学科优势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具有理论性强、抽象性强的特点,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充分发挥数学的学科特点,利用数学学科的抽象性与初中生思维之间的矛盾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尽可能创造多的机会来促进学生的主动探究。

新课程改革提倡的学习方式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教学模式 主体 个体差异 探究精神 实践能力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始终体现“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这一观念,坚持这一观念,才能切实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才能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通过让学生观察身边熟悉的现象,探究其内在的本质的物理规律,进而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长期以来,物理教学的主要形式就是教师讲解教科书,以使学生掌握教科书的内容,于是形成了这样一种关系:教学时教科书通过教师的咀嚼喂给学生。新课程强调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转变学生学习中这种被动的学习态度,提倡和发展多样化学习方式,特别是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敢于“放”,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主动积极地学,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但是,敢“放”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而是科学地引导学生自觉地完成探究活动。当学生在探究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予以指导。当学生的探究方向偏离探究目标时,教师也要予以指导;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如何紧跟时代的步伐,做新课程改革的领跑人呢?这对物理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向传统的教学观、教师观提出了挑战,迫切呼唤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师角色的再定位。

一、转变观念,重新定位角色

新课程改革是一场教育理念革命,要求教师“为素质而教”。在教学过程中应摆正“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正确关系,树立“为人的可持续发展而教”的教育观念,完成从传统的知识传播者到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这一角色转变。这是各学科教师今后发展的共同方向。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全新观念下,教师的职责不再是单一的,而应是综合的、多元化的。

二、终身学习,优化知识结构

物理学科是一门综合程度极高的自然学科,它要求物理教师具有丰富的物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在专业素养方面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新课程对物理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通过不断学习,充实完善自己。随着科技的发展,物理研究的最新成果不断涌现,并不断融入到新教材中。所以,教师要学习这些新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新课程注重物理的教育功能,主张通过物理教育对学生进行素质的培养。但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多数物理教师在人文素养方面普遍缺失,因此,教师要学习人类社会丰富的科学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新课程对物理教师还提出了新的能力要求,如要具有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教学研究能力、信息技术与教材的整合能力、课程设计与开发能力等。

三、以人为本,创新教学模式

教无定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识获取、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不能是单一的固定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涉及知识、教师和学生三大要素,教与学是一个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应明确教学过程的复杂性,综合三大要素,权衡利弊,博采众法之长,灵活选择教学方法。既要改革创新,又要着眼实际,积极参与创设启发式、开放式、范例式、合作式的教学方法。

在新课程改革中,智力因素的开发并不是素质教育的全部,学生的学习目的、兴趣、意志、态度、习惯等非智力因素是推进教学进程与实现教学效果的动力系统,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起着发动、维持、调节的作用。教师在授课中应重视物理实验和物理知识的讲授,结合介绍物理学家的故事、物理趣闻和物理史料,让学生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体会物理在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的作用;要善于对比新旧知识的不同点,引发认知冲突,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引导学生寻找当前问题与自己已有知识体系的内在联系,强化问题意识与创新精神;最后还应通过比较、分类、类比、归纳演绎和分析综合等逻辑思维方法,向学生展示知识的来龙去脉,使之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四、运用多媒体,丰富教学手段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化是实现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新课程改革是应时代之需而提出来的,重视实验教学及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积极开发和制作相应的教学辅助软件和直观性教具,有利于其有效实施。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投影仪、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为教学现代化创造了良好的硬件条件,它改变了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把抽象知识转化为形象的画面刺激学生的感官,增强记忆。比如过去认为抽象难懂的物理微观世界的东西,通过计算机的模拟演示,变得直观、形象,有助于学生理解。网络的发展使物理网络教学成为可能,从而有利于丰富学生知识,完成探究性学习任务。

新课程改革提倡的学习方式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必要性存在的问题

现在所有学校都进行新课程改革,每个人都讲新课改,似乎成了一种时尚。可为什么要进行新课程改革呢?很多家长不能理解,误认为减轻了老师的负担。甚至一些教师也有困惑,总觉得现在的学生素质反而下降了,而且越来越难教。难道是新课改本身存在问题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新课程改革绝不仅只是一种流行,我们也绝不仅只是在赶时髦。我们要深刻理解什么是新课程,新课程的标准又是什么。这些疑问都需要我们好好思考与研究。

一、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 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当前社会是科技社会,数字社会,教育社会。现在社会最需要的人才是富有开拓创新思想的人才。而在传统模式教育下的学生是不能满足当前社会需要的,这就要求我们学校要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培养适应当前社会需求的人才进行新课程改革。

二、新课程改革的关键

随着教育实践的发展,这种认识受到了挑战,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包括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学习方法的掌握,以及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熏陶。教师要创造性选择和应用教学材料,而不能跟在资源后面跑,受其所困。新教材大力提倡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学生理解、学会和掌握新的知识并不是像填鸭般地被填塞,而是一种重构,在他已有知识、经验和观点上的重构。以上这些变化,必然引起教学评价体系的转变,而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对学生的正确全面评价,又能体现教育的客观性,达到教育的量化标准。因此适时的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是我们面对新课程改革首先必须理清的关键。

三、新课程改革的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1.教学准备不够充分。教师必须要有充分的教学准备。教师不仅要把教材处理好,课备好,而且要准备好一些教具、投影仪等,条件好的学校要准备课件。但是,由于有些农村中学的硬件条件跟不上,教材的配套教具也不多,而教师的自制教具又相当缺乏,从而造成教学准备不够充分。上课只能让学生看课本或在黑板上绘画,失去了实物形象的效果。

解决办法:其实,教师自己制作一些教具,或让学生自己课前准备一些学具,学生会很感兴趣的,同样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2.课堂的驾驭能力不够。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让学生“动”起来,可当学生真的“动”起来以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学生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有些甚至是令人始料不及的,部分教师课堂纪律难于控制,教学任务难于完成。

解决办法:其实,教学任务完不成,并不是新课程结构有问题,而是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没有很好地把握教学策略。教学不再是预先设计的课程方案的执行过程,而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它需要教师在课程预先设计的基础上,循着学生思维的起伏、情感的波澜,随时地调节整个教学环节。对课堂不能调控,主要是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为此,教师应提高对本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整合能力,提高对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

3.教学活动流于形式主义。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合作交流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部分教师的课堂上,只是一种形式,缺乏实质性改变。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学生间的合作不够主动,教师不能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忽视对学生技能的训练与培养。有些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流于形式,为讨论而讨论。有些不需要讨论的问题,也在组织讨论。有些问题需要讨论,但只给不到一分钟时间,学生还没有说上两三句话,就草草收场。有的教师上课表面看起来课堂气氛异常活跃,盲目追求课堂教学中提问题的数量,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课堂教学参与度的分析;还有的教师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等同于“满堂问”,也就是说,没有区分学生的参与是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参与,是实质性参与还是形式性参与。

4.教师忽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人需要关怀需要爱,人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任。师生之间也一样。中学生情感丰富,教师在教学中要懂得以情感人,特别是“差生”更需要教师的关怀、爱护。如在提问、练习中,可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分层设计,让不同的学生都学有所得,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以此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5.教师不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断转化为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随着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的增长和提高,教师的作用在量上也就发生了相反的变化,最后是学生基本甚至完全的独立。在学习活动之中,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状态、学习行为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审视、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之后,能够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并养成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因素。

总之,新时代的进步,促进着教育的新形势,同时新课标的提出,代表着教育的进化,指引着数学课堂的不断更新、不断完善,作为新时代的教学同样也要求能善于利用新课标的教师,其实新课标的提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新课标”下没有优质的“新课堂”。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只有教师真正改变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工作方式,才能稳健地推进课程改革。教师只有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走进新课程。

【参考文献】

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