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区文化问题

社区文化问题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区文化问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社区文化问题

社区文化问题范文第1篇

关键词:社区文化;特点;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7-0255-01

社区文化是一定社会的基层文化生活,特指一定区域内聚居的人群的精神社会现象,表现为社区居民的文化娱乐、体育、社会教育等健康身心、娱乐身心的文教体卫活动。具体来讲,社区文化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别,广义是指社区居民在特定的区域内,经过长期实践而创造出来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狭义是指社区文化现象的集成,即社区居民在特定区域内长期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有一定特定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模式和群体意识等文化现象。将广义和狭义的理解结合起来,才能揭示出社区文化的全面内涵。

一、社区文化特征

1.区域性。社区是按一定地域特征和居民群体划分的生活区域,一个城市由若干个这样的区域构成,正因为各社区文化都有其区位性特征,才构成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

2.群众性。社区文化是地道的群众文化、群众演出、群众创作、群众歌咏、群众竞技、群众娱乐、群众教育,都是以群众为主体。群众既是策划者、表演者,也是观众和评判员。

3.多元性。社区文化是最贴近群众生活的基层社会文化,从内容来看,它的种类繁多,构成复杂、有主导文化,有副文化,有官方文化,有民间文化。从文化主体来看,牵扯到方方面面,从个人、家庭、邻里、朋友、单位到社区,层次较多,且单位与单位、组织与组织、个人与个人、家庭与家庭之间,构成关系复杂,具有多元性特征。

4.业余分散性。相对于专业文化单位而言,社区文化具有分散性的特点。如社区组织的剧社或其他演唱团体,一般由退休老人或各方面的人士组成,业余排练或演出,有事合到一起,完事各自散开,工作机制比较灵活,自觉性要求较高。更为分散的是社区居民和家庭各自的爱好和习惯,在早、中、晚或节假日开展各种各样的文体活动,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行其乐。

二、社区文化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变化。社区文化发展相对滞后和不平衡,造成现阶段社区文化建设出现了一些相应的问题:

1.社会的发展对社区成员结构造成了两个转变,即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员通过购房、工作关系、亲属投靠等方式落户社区,成为新“社区人”;越来越多的“单位人”退休下岗后转变为彻彻底地的“社区人”。他们具有不同的文化教育背景、价值观念、风俗习惯,这些不同的观念集中在社区发生碰撞,社区文化发展现状不能及时解决这些不同观念的融合。

2.社区文化是一个综合体,既包括传统文化又包括现代文化,既有精神文化的内容又有物质文化的含义,既包括本社区的特色文化又吸纳外来文化的新内容。社区文化包括社区精神文明、社区教育、社区科普、社区文艺、社区体育等不同文化形式。对社区文化理解的偏差,造成了社区文化发展的不平衡,难以满足不同层次群众的需求。

3.社区文化教育功能弱化,一般来说个人的文化价值观往往受到家庭、邻里、学校、同辈群体、工作单位和大众传媒的影响。而居住共同体、同辈群体、工作环境对人们形成政治观点及文化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并持续影响他们的一生。这就要求社区文化加强政治形态教育、社会价值观、传授技能等方面的工作,把社区文化推向更深更广阔的领域。

三、对策与思考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社区文化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社区文化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让群众口袋“富”起来,更要让他们的脑袋“富”起来,使他们更快更好地融入时展潮流,成为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

1.大力加强和推进社区文化建设,就必须切实重视对社区建设工作的宣传,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认识,充分认识到繁荣社区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两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是巩固基层政权和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途径。社区围绕这个中心,不断完善社区文化建设的组织机制,积极构筑既能反映时代精神又能体现社区特色的文化发展格局。各方面齐抓共管,做到思想认识到位,领导责任落实,创建活动有效,考评办法科学,经费保障充足,促进社区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

2.群众是文艺创作的根基,是社区文化繁荣的基石。社区文化建设一旦失去了服务对象――群众,就没有存在的可能和必要。社区文化应当从深度和广度着手,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以高尚精神塑造人。通过各种贴近时代,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文艺形式,提高群众参与社区文化的热情和积极性。浓厚的社区文化氛围,也使社区居民的思维能力更加活跃,心胸更加宽广,眼界更加开阔,素质随之更高。因此,要充分激起社区居民的积极性,使社区文化建设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社区文化问题范文第2篇

关键词: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对策

【中图分类号】 C91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11-0014-01

一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概括

城市社区文化作为一种观念形态是社会文化在社区生活中的反映。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是指城市社区居民在特定的区域内,经过长期实践而创造出来的物质文化(环境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的总和。它对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行为方式以及人格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甚至制约着当地经济、政治发展。社区文化建设具有地域性、归属性、开发性、多元性、渗透性等特点。社区文化有其特定的文化体系,它山众多子系统组成。社区文化的内容,大致分为以下四个层次:社区/物质文化、社区行为文化、 社区制度文化、社区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基础,行为文化是载体,制度文化是保证,精神文化是灵魂和核心。社区文化在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提高居民的各方面的素质,建设和谐社区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文化建设投入机制不健全。社区物质文化是其他文化的基础,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各社区普遍存在社区文化环境设施建设投入资金不足、投资渠道单一,文化建设没有长远的规划等。我国目前城市社区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社区所拥有的经济自我造血功能不强,在我国社区文化建设资金基本靠政府投入,而靠社会力量来办社区文化建设的意识薄弱、机制不完善。

2.社区文化建设沟通机制不完善。随着生活水准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居民对精神文化需要越来越迫切。社区文化活动已在各社区开展的红红火火,但各个社区的文化建设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特点,创新不够。因而社区文化活动在形式、内容上都比较单一(唱歌、跳舞、球类、拳、鼓等),时间上相对集中于大型节假日,未常规化,更为形成特色化,更没走向深层化,这是因为基层工作部门和社区居民、驻区单位之间没有畅通的沟通渠道,开展文化活动时没充分了解到居民的文化需求,难以满足现代都市人追求时尚、新颖的心态,导致社区居民、驻区单位的参与率偏低。

3.社区文化建设运行机制不健全。由于没有出台支持性法规制度,使的社区文化建设“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的状态,很大程度上根据领导的“感觉办事”。受社区文化管理水平的制约,社区组织机制不顺,工作合力形成不够,社区建设没能形成相对固定的网络。社区文化建设中条块分割、缺乏协调等问题,不利于社区文化资源的有效整合,难以发挥整体优势,也影响了社区居民和驻区单位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民政、文化、教育、公安、建设等部门各行其是,相互联系少、沟通少、配合少,没有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导致社区文化建设的管理没有明确的职责范围,没有一个较为规范的管理模式,职责不清、关系不顺、政策不到位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4.社区文化建设主体思想观念滞后。政府层面,政府在社区建设中具有宏观决策、指导、资源提供的职能。目前,在社区文化建设的领导层以及社区工作者中,普遍存在着狭义地理解社区文化管理的情况。社区工作人员、居民层面,由于社区文化建设有过强的行政化色彩和官办特点。基层社区工作人员陷在繁杂忙碌的文化节、广场文化活动等项目的赶场之中。社区居民也认为社区文化建设就该是政府的事跟自己无关的心理,导致社区文化真正主体--社区成员,除去自发性的、政府允许的兴趣团体活动外,往往处在被动状态,对社区文化发展决策和实施并不积极参与。

三完善社区文化建设的对策

1.建立多渠道的社区文化投入保障机制。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加强社区文化设施建设。社区文化基础设施是社区文化的骨架。通过设施建设,更好地为社区群众搭建文化活动的平台,才能使社区群众拥有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生活。在制定文化政策措施时,要抓文化设施建设这一关键,通过各方面筹集资金,用足用活有限资金建立一批具有现代文化水准的文化基础设施,为社区文化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2.以人为本,提高各年龄层社区居民的参与率。社区居民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他们既是社区文化的创造者,又是社区文化的受益者,社区文化的感召力、生命力最终取决于居民群众的认同感和参与度。因此社区文化活动在内容、形式上要提倡多样化,防止单一化,努力做到想群众之所想,应群众之所需,得群众之所盼,使社区文化得到居民群众的普遍认同和广泛参与。这样社区文化活动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并长期发展下去。首先,完善基层政府职能部门和社区居民自治的沟通机制。其次,壮大群众性文化社团组织。最后,居民利益社区化。利益是参与的最重要的驱动力,当居民感到社区与他的利益息息相关,参与能够有效维护其利益时,自然就会萌生参与社区文化事务的动机与期望。

3.结合社区特色,合理安排文化活动,打造社区文化品牌。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对培养社区居民的归属感意义重大。有充分了解居民需求,因地因人制宜地,结合本地特色安排文化活动。目前来看,居民参加文化活动的目的和内容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充分了解居民的需求,建立“居民文化需求信息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政府文化部门应当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引导和支持社区居委会采用民意调查、居民信箱,访谈等多种形式多渠道地了解居民的文化需求。有条件的社区可以通过社区的网络交流平台,通过选择或投票的方式了解居民的需求意愿及强度。这样一来,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文化活动以适应不同层次、不同爱好的居民的文化需求。并且了解居民不断变化发展着的文化需求,形成一套“了解——满足——反馈”良好的运行机制,最大化的满足居民的需求。

4.完善社区文化管理机制和法律机制。完善城市社区文化管理机制是推进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首要条件。只有理顺政府与社区自治组织在社区文化管理中的关系,明确两者在社区文化管理中的地位及职责分工,才能有效避免目前社区出现的文化活动行政化,重形式、轻内容,重过程、轻效果的不良状况,进而真正实现通过社区文化建设将我国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再次,国家的法律法规要对社区文化起到有力支持。

5.注重社区文化教育,提升社区整体人文素质。注重社区文化教育,提升社区整体人文素质社区教育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旨在提高全体社区成员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它对促进社区成员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的全面改观极为重要的。首先,注重知识补充教育。社区教育通过课外辅导、技能培训、报刊宣传等,对社区居民进行文化、社会、经济及公共事务等多方面的专业和非专业知识教育,满足青少年在生活和个人发展方面不断产生的新的知识需求。促使人们日益注重精神生活、提升社区成员的文化素养、精神面貌、法治意识、环保意识,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社会教育意识。其次,建立综合完善的社区图书馆。对于资金匮乏的社区,我们可与相邻一个或多个社区联合办馆。再次,建立社区绿色电子阅览室。所谓绿色电子阅览室建,是一个拥有丰富网上图书资源的计算机房。由于图书馆藏书的有限、成本又比较高,那么我们就可以建立一个绿色电子阅览室,不仅可以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加丰富且免费的图书资源、也为社区内小孩提供绿色上网通道,提高居民计算机水平,为丰富社区居民精神生活、提升文化素质打好坚实的基础。参考文献

[1]袁德.社区文化论[M].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

社区文化问题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社区文化市民素质提升

随着全国大规模的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管理重心的逐步下移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人们在社区学习、工作、栖息、休闲、娱乐,把大部分时间花在了社区,这给社区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社区文化增添新的内涵和功能,不断满足广大社区居民的精神需求。如何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笔者有以下几方面的思考。

一、加强阵地建设,创造优美环境

一个良好的社区文化环境,是大多数居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社区的设施阵地的建设和各类文化资源就是影响社区文化建设的两个重要因素,这两个重要因素也是顺利开展社区文化工作的前提和保证。

健全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硬件保证。一是完善社区活动室。二是落实社区公益性活动场地。三是拓展社区文化活动空间。为弥补社区活动场所有限、活动设施短缺的缺限,充分发挥“共驻共建、资源共享”的共建优势,积极与辖区学校、单位联系、协商,通过协调在不影响辖区单位、学校正常工作的情况下,与他们共用运动场、活动室、职工之家等文化体育设施场所,用于社区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为了保证社区文化的广泛性、普及性,社区要注重强化社区文化骨干对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的业务指导作用。逐步吸纳社区内热爱体育事业、长期从事社区居民健身活动组织的民间团队的队长、教练组成文化骨干队伍,并选有文化工作经验或有文艺专长的有能力、有精力、愿意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居民加入这支队伍,特别是一些离退休老同志,让他们继续“上岗”,发挥作用,奉献余热。

二、开展“特色文化”活动,提升人居生活质量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高品位的文化氛围能提高一个城市的人居生活质量,提升一代人的精神境界,拉动一个地方的社会全面进步。为此,要保证社区群众文化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可以把开展大型活动与推行日常文体活动相结合作为社区文化建设的强劲动力。

让广场文化成为培育社区文化的一块沃土。社区内的广场、健身点及公众广场是居民室外活动的集中场所。良好的广场文化,不仅直接为居民所接受参与,更能吸引居民自发地参与社区文化活动,提高居民的愉悦程度,增强居民对于社区的认知度和归属感。让文体活动队成为社区文化的主力军,社区要针对小区老同志喜爱文体活动的特点,把文化建设的侧重点放在加强老年活动团体的扶持上。把老年合唱团、老年舞蹈队、书画协会组织好。让这些特色文化队成为受众面广的社区文化亮点,营造良好的社区文化氛围。让学习文化成为推动和谐社区文明进程的主阵地,把教育引导与创建学习型社区紧密结合,发挥“老年大学”分校、各类协会组织、文化站、图书阅览室的功能,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大型宣教活动。让邻里特色文化步入社区文化的主导行列,培育社区居民“友善亲和、关爱互助、和睦相处、文明和谐”的意识,形成以邻里文化建设为主线的文化活动平台。广泛开展“文明楼道”、“文明家庭”、“有为老人”、“好儿媳、好婆婆、好伴侣”等评选,改善了邻里关系,又增近了大家的理解和沟通,增强了大家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和积极性。应开展公民道德素质提升的自我教育活动,使同情弱者、见义勇为、助人为乐、乐善好施等成为社会共同的价值观和主流意识。他提议,应把每月15日的公务员公益活动日作为倡导文明、曝光不文明的活动日,以激发人们对文明素质的自我教育功能;应建立媒体对不文明行为的曝光制度,从精神层面筑高践踏公德的成本;成立公民道德教育机构,学习香港、新加坡等地的公民道德教育经验,建议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办公室改为公民素质教育办公室,使该机构的职能更加明确,任务更加明晰,内容更加充实,手段更加多样;建立奖罚分明制度,不断完善相关法规,使文明行为得以彰显和保护,不文明行为得到鞭笞和惩处,使完善的法律法规成为公民文明大厦建树的基石。

三、五个结合活跃社区文化

社区文化问题范文第4篇

【关键词】城市社区;体育文化;养老模式

【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7)02-0095-02

辽宁“未富先老”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态势日趋严重,养老压力逐渐加大,且辽宁现存的养老模式中的“重物质供养,轻精神慰藉”缺陷也日益显现出来。为了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指数,解决老年人的心理孤寂和娱乐缺失问题,辽宁应从“体育文化养老”视角,积极寻求一种能够促进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使之找到归属感和精神上的慰藉,实现老年人精神世界的“吐故纳新”,同时实现强身健体,预防疾病的养老模式。城市社区体育文化养老弥补了现阶段养老模式上的轻精神慰藉问题。社区体育文化养使老年人在社区的“乡里之情”和“守望相助”中,满足其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同时,社区体育文化养老使社区体育文化养老与其他养老模式相融、相辅,满足老年群体对精神文化需要。

一、辽宁养老模式及其评价

(一)养老模式现状

一是家庭养老模式。虽然老年人的养老模式有托老所、老年公寓、养老院等形式的多种选择,但大部分老年人还是难舍“故土”,因而家庭养老一直是老年人首选的养老模式。家庭养老在辽宁城市养老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城市老年人大多在经济上相对独立,对子女的依存度低,因而子女的经济负担不大,子女给予老年人的帮助更多体现在生活上。二是社区养老模式。“在以家庭为基础和以社区为依托的前提下,用专业化的服务作为养老的主要服务形式,在积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和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的同时,充分利用专业人士和社区有关服务机构为老年人提供托老服务和上门服务,从而实现机构养老与居家养老相结合,满足老年人日常生活及精神文化等方面的需要,让丰硕的社会发展成果可以惠及到更多的有需要的老年群体中去。”[1](P.16)截止至 2010 年底,辽宁建设完成城市社区日间照料站、托老所、老年活动室等社区养老服务设施 4 890 个。2011年底社区日间照料站有 5 190 个[2](P.36)。三是机构养老模式。机构养老是在政府的政策、法律规制下的社会养老机构,包括政府出资兴办的养老院、福利院、敬老院以及个人投资的养老机构。截至2011年末,辽宁共有公办养老机构914 家,养老床位有 10 万张,其中城市养老机构为 123 家,养老床位为2.7 万张。[2](P.36)

(二)养老模式评价

一是三种养老模式利弊。就家庭养老模式而言,辽宁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料主要是子女、亲属等,老年人通过居家养老享受亲情带来的愉悦。同时,由于老人与子女在生活方式、价值观等方面的代际差异,会使二者在供养方式、居住方式、照料方式、交往和沟通方式产生矛盾,影响老年人的情绪,特别子女工作忙,使之与老人沟通的时间不多,老年人会感到孤独寂寞;就社区养老模式而言,它可以运用专业化的服务提供养老服务,且积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和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的优势,某种程度上满足了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需要。但是辽宁城市社区大多未建立养老服务机构,即使设立社区养老机构,也大多只提供做饭、清洗之类服务,服务层次较低;就机构养老模式而言,机构养老是在政府统一管理下,由政府财政或社会出资建设的养老机构,但养老机构的服务价格相对较高,从一千多元到四五千元不等,一些老人的退休金不够支付养老费用,还需要子女补贴,经济压力较大。

二是三种养老模式忽视精神赡养。目前,辽宁城市老年人大多都有一定的退休金,其基本物质生活需求能够得到满足,但老年人精神方面的需求在三种养老模式中缺失。三种养老模式更多关注的是物质层面的照顾与满足,而对老年人精神需求关心不够,造成了老年人精神赡养的缺失,直接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因此,从老年人的物质和精神层面实际需求出发,探索一种既能充分考虑养老模式的福利性,又能考虑社会养老照料的有偿性的新型养老模式。社区体育文化养老弥补了现阶段养老模式上轻精神慰藉问题,因此,辽宁城市养老模式应是以社区为载体的“家庭养老+社区体育文化”相结合的城市社区体育文化养老模式。

三、城市社区体育文化养老模式优势

(一)社区体育文化养老模式的内涵及实质

所谓社区体育文化养老,就是指“在政府和社会机构的指导下,在社区范围内以,以老年人生理和心理都能接受的文化体育活动为载体,以满足社区老年人精神需求和身体健康为目的,使老年人在体育文化活动中思想得到交流、情感得到沟通,享受体育文化活动带来的快乐为特征,让体育文化活动贯穿在老年人的整个老年生活之中,实现老有所乐、老有所为”。[3](P.46-49)社^体育文化养老实质就是把体育文化与社区养老相融合特征的养老模式。

(二)社区体育文化养老模式的作用

一是满足老年人的精神追求。体育文化养老是建立在满足老年人身体健康、精神愉悦基础上的交流思想、情感沟通、张扬个性的养老方式,即“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所以,社区体育文化养老能够推动和维持其参与社会生活的积极养老方式,使老年人在社区中找到归属感,得到精神上的慰藉,实现老年人的精神世界“吐故纳新”, 保持积极的心态和活力。社区体育文化养老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阶段养老方式中精神养老缺乏的问题。二是赋予老年人新的生命意义。老年人退休后,社会、家庭角色都发生了变化,往往会出生强烈的心里失落感,患上“离退休综合征”,因而以新的角色和活动替代原有的角色就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社区可以将相同兴趣爱好的老年人组织在一起,组织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活动,帮助老年人在竞赛的过程中体验“成就感”,使老人在社区体育文化养老的潜移默化中,依然能寻找到新的人生意义,收获“最美夕阳红”,享受晚年幸福生活。

四、构建城市社区体育文化养老模式

(一)加大政府社区体育文化养老服务供给

一是政府应从硬件设施和软件投入上加大社区体育文化养老的财政支持,打造“银色”的体育文化养老物质平台和社会氛围;二是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指引社区体育文化养老的发展方向,使社区体育文化养老从政策、法律等方面都得到保障;三是政府应动员社会力量加大体育文化养老的投入,探索公建与民营、民办与公助、政府支助与购买等多元化运行模式,健全社区体育文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二)构建多层次社区体育文化养老服务体系

一是设立老年人体育文化活动中心,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系列活动;二是创立社区老年舞蹈队、社区太极拳协会等形式的社区老年人体育俱乐部或协会,帮助老年人寻找归属感;三是为社区老年居民提供体育运动指导、运动处方、体育娱乐等服务,让社区体育文化养老内容更符合老年群体的需要;四是社区应重视老年人的权益,积极向上级部门反映他们对社区体育文化养老的需求,并积极献言献策,构建社区体育文化养老服务体系。

(三)推进社区体育文化养老志愿者服务传承

一是组织社会体育指导员立足社区,指导社区健身活动,向老年人传授普及基础健身知识,引导老年人文明健身、科学健身;二是组织各类体育协会骨干参加社区老年人健身志愿服务,传播体育项目的基本技能,提高老年人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技能;三是组织大中专学校的体育教师和在校体育大学生,充分利用他们的体育运动技能优势,开展体育技能传授志愿服务。

结语:通过整合社会资源,构建一种以文化为持久动力,重视精神供养的老龄社会养老模式,保持老龄化社会的发展活力,实现辽宁乃至中国在未来老龄化增速的背景下,依然能保持经济昌盛、政治文明、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张雯.我国城市社区养老资源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研究―以北京市为例[D].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4.

[2]萨丽娜.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辽宁省养老服务体系 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14.

[3]黎文普,龚正伟.“文化养老”视域下社区体育文化 养老路径探析[J].体育学刊,2014.

[4]杨文轩.体育文化在人的文化转型中的作用[J].体育 文化导刊,2006,(6).

[5]苏永刚.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和健康养老模式分析 [J].山东社会科学,2013,(4).

[6][德]鲁道夫・奥伊肯,万以译.生活的意义和价值[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社区文化问题范文第5篇

关键字:社区治理;多样化;公民参与;网络;开放式;意义

社区是城市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服务,经济组织运行、不同阶层居民生活等多方面交织的区域性共同体。社区是社会结构最基础层面上的社会单元社区,而社区治理是现代城市治理的基础性工程。加强社区治理,是提高居民文化素质、生活素质,维护城市社会稳定、和谐与发展的重要环节。然而,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我们的社会日益表露出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因素的迅速增长,社会的高风险度增加。因此,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以社会治理结构的变革为前提,只有采取社区治理的多样化才能实现社会治理的和谐目标。

一、社区治理多样化问题的界定

就社区自身方面来说,社区在意义上是多样化的。这是由于居民的流动性,经济结构的调整,郊区的兴起,一个全新的多元文化社会已经摒弃了集体密度的社区。因此,社区已经成社区在意义上是多样化和多方面的。社区已经成为支离破碎的地方,也就是说人们共享相同的领土几乎消失了。如果人们的社交网络还存在的话,那它们可能成为一种结合的类型:其延伸出的领域未必涉及邻里之间了。其他的人则更为分散,则社区成为一个独立的地区。公共治理理论家博克斯的核心观点是:“无论是个体还是集体,我们都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在一个地方,我们期望发现自己成为能够连续、自主决定和控制我们自己地方公共生活的主体。” 这一观点强调了社区治理中的公民自治的权利。

此外,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地方政府模式具有多样性的特征。我国就是采用这种多样性的地方政府模式使单一制完成了西方的联邦制的使命,同时,也维护了一个大国的统一和稳定。我国地方政府的多样性的具体表现为三种模式:普通集权模式、民族自治模式及特区复合模式,这三种模式构成了中国地方政府模式的特色。社区在地方政府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就能力和传统而言,每个地方的社区在解决问题和组织以及实施措施的方式都是截然不同的。因此,地方政府模式的多样性使社区治理的重要因素。不同模式下的地方政府存在着不同形式的社区治理,所以,我们有必要对社区治理的多样化进行前瞻性的探讨。

二、社区治理多样化的表现形式

地方政府的不同模式要求社区治理向多样化方向发展。其原因为:

一是期望通过社区治理来抑制某些能够用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的资源。

另一个是希望通过社区治理来提高民主发展中的民主参与能力。社区在这两个方面可能扮演一个更为中心的角色:

第一,社区在公共服务提供方面可以填补,尤其是在公共预算缩水的情况下;

第二,社区不仅仅是简单的提供服务而且也能够提供更好的政策。我国社区治理的最大特点就是行政化倾向严重。“社区行政化”是“城市政府力寻求经济增长与社会稳定的平衡,依靠行政权力,自上而下地实现社会再组织的过程。政府制定统一规划,依靠行政力量,由外向内,由上而下,重构”纵向到底、横向到变的城市社会管理体制。 社区的各项活动不能在孤独和封闭的状态下进行,它们必须联接成为有机的整体,并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使之得以在公众展现。

因此,基于这些原因,社区治理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可分为:公民参与式的社区治理、网络式的社区治理以及开放式的社区治理。

1.公民参与式的社区治理

社区治理模式实际上是政府与社区两个治理主体之间的不同选择。我国的社区虽然是法定的群众基层自治组织,却带有浓厚的行政化色彩,居民在治理中相对弱势。美国社区内的具体事务完全实行自主自治,与政府部门并没有直接的联系。政府通过提供资金援助和制度权利来提高美国公民参与的制度化程度。 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缺乏社区自治的“根基”:成熟的市场经济,长期酝酿的公民社会,以及由此衍生的民主法治精神。而国外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成功经验表明提高社区自治水平、实现社区自治才是完善社区治理的必经之路。

目前,国外发达国家的社区治理主要可总结为三种模式,即美国的社区自治模式、新加波的政府主导模式以及日本的混合管理模式。这三种不同的模式都是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制定的。随着政治与行政的分离,公民参与公共行政成为公共行政的重要内容。因此,公民参与主要是指“公民试图影响公共政策和公共生活的一切活动。” 我们倡导采取公民参与式的社区治理。加强公民参与社区治理需增强公民意识。公民意识增强主要表现在对自身道德素养的培养、社会责任感的增强、自身权利的维护、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参与等方面。现代社会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社区事务也相对复杂起来,居民与社区生活关系最为密切,对社区的各项需要也最为了解,而且只有公民最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有了公民的参与,邻里之间,公民与政府之间的各种利益冲突就更易于调节,需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此外,提高公民参与社区治理的能力还需加强公民与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之间的互助。

为了保证公民在参与社区治理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遵循一些有效性的原则:首先,公民必须了解其所在社区的治理原则。就如公共治理论论家博格斯指出的观点:无论是个体还是集体,我们都有选择的权利,在一个地方,我们期望发现自己成为能够连续、自主决定和控制我们自己的公共生活的共同体。在公民参与社区治理过程中,我们应遵循的规模是自下而上的选择过程;其次,公民参与社区治理的民主原则。这意味着公民拥有更多选择和决定社区未来的机会;再次,公民参与社区治理的责任原则。由于公民是社区的所有者,所以社区代议机构只能是公民的服务者而不是上级;最后,公民参与社区治理的意愿表达清晰性。这个原则直接影响着社区决策。

总之,我国的社区治理不仅是基于公民的政府功能的提高,而且是公民社会质量的改善。现阶段我国的城市社区建设几乎全部是政府启动,政府主导的,至今还没有出现过完全由社区主体组织或其他非政府组织主导的社区建设个案。 因此,通过社区公民参与社区治理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社区治理的改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网络式的社区治理

目前,我国社区的软件建设发展滞后,突出表现为社区自治能力弱,社区非政府组织发育不全,社区公共设施居民使用率不高、居民生活满意度上升缓慢等。问题的根源在于现行社区建设模式产生的垂直结构制约了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严重影响了城市社区的可持续发展。然而,随着全球网络化的发展,人们之间面对面的沟通减少了,而社区网络化发展逐渐成为当代社区治理的手段之一。采用网络式的社区治理有利于缩小社区空间的距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更好更快地解决社区存在的问题。网络式的社区治理具有灵活性。因为其是通过网络和市场原则来自建的由网络来治理。此外,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网络通常能灵活的与公共组织,私人组以及非政府组织的合作安排。

网络式的社区治理对地方政府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我们要摒弃政府垄断公共服务的观念,逐步放权,引入多方主体参与到提供公共服务中。同时,还要尽可能地利用市场的力量和企业家精神改善公共服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公共服务效能。网络式的社区治理可以增加政府工作的协同性、整体性,优化政府结构,实施组织整合,纵向减少层级,横向加强协同。此外,网络式的社区治理可以增强政府工作的灵活性和迅捷性,并建立在数字化网络技术支持下的地方或社区的工作协同机制。

总之,网络式的社区治理虽然在降低政府工作成本获得了理想成效,但是其只能反映社区的一个较小问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网络是虚拟的,其中可能存在不稳定或者不肯定的影响社区治理的因素。因而,在这种情况下,社区治理难以避免走向其反面而达不到治理的理想目标。网络式的社区治理是一把双刃剑,我们不仅要看到它的优点,其缺点我们也不可忽视。我们相信,网络式的社区治理模式的探索能为今后进一步完善社区治理提供有益的参考。

3.开放式的社区治理

社区治理是基于社区自治来吸纳社区各类组织的参与过程。这种社区内的各类组织实施的治理是一种“封闭式治理”。大多数的治理,不论是国家治理、城市治理、乡镇治理,基本上都是“封闭式治理”的模式。但是,在社区实施封闭式的治理是不妥的。我国城市的封闭小区可能在围墙内创造出世界一流的“公民治理”形态。但是小区的“经济准入制”,围墙和保安就如同公民身价的间隔一般,这将是影响我国城市发展、社区发展的重大障碍。

社区作为一种特定的组织形式,其和所有的组织一样,都不可能是与环境绝对割裂的封闭系统,而是一个开放系统。社区治理必须依赖于外部资源的输入,而外部资源的输入过程则是外部主体参与社区治理的过程。开放式的社区治理是社区治理制度的演化,在开放式社区治理模式下,外部主体的参与不是为了控制社区,而是致力于社区发展和提供社区治理水平。因此,外部治理主体对社区实施的是一种新的复合治理机制,也就是谋求各个治理主体之间的合作互补关系,更加强调了治理主体的参与性。开放式的社区治理所要强调的是社区治理主体并没有一个特定的范围,这也就意味着社区外的组织可以通过各种机制创新来参与社区治理。开放式的社区治理具有重要的制度意义:首先,明确社区、社会与政府的关系,从“二元对立”演化为“伙伴关系”,解决了社区治理的主体问题;其次,通过实施复合治理,解决了社区治理创新机制问题;最后,通过帮助社区获得资源信息和合法性,解决了社区发展的动力问题。

总之,在开放式的社区治理模式下,社区成为一个开放系统,这既为社区发展开拓了前所未有的空间,也为社区发展带来了系统性和制度性的风险。开放式的社区治理始终需要关注的是防止内部主体过度依赖和外部主体过度控制的两个问题。伴随着社区治理的发展,开放式的社区治理在一定程度上为未来的社区治理提供了有效的治理方式。

三、社区治理多样化问题的研究意义

社会发展应该从社区治理开始,社区是社会的基层组织,是社会的细胞。社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微观基础,没有基层社会的发展,整个社会的发展就无从谈起。一个健康、成熟的社区,应该是社区与政府,社区与企业、社区与社会、社区与居民的互相合作的社区。社区居民之间普遍的信任、互惠的规范和通过自主组织所建立起来的社会参与网络构成了社区民合作所依赖的社会资本。

社区治理的方式需要采取相应地多样化来对应地方政府的模式的多样性,因此,社区治理的公民参与式、社区治理的网络式以及社区治理的开放式对目前或者未来的社区治理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公民参与式的社区治理有助于社区治理的民主性。社区治理的主体有政府主导变为公民主导,这样有助于社区治理的“本土化”发展,同时,也相应地加强了社会民主的进一步发展;

第二,网路式的社区治理有利于社区治理的局限性。网络现在已成为大多数人的交流方式,网络是虚拟和多功能的,它可以解决社区治理中的难题,同时也打破了社区因地理局限使治理难以达到有效的目标的局限;

第三,开放式的社区治理有助于社区治理的优化性。社区治理需要外部主体的参与,只用通过外部主体的参与,社区治理则可以依赖外部资源来优化治理的条件。

总而言之,社区治理多样化的问题研究对社区治理的发展具有可靠的参考依据和为未来社区治理的提供了一定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美)理查德·C·博克斯. 公民治理:引领21世纪的美国社区[M].孙柏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吴国光.郑永年. 中央—地方关系:中国制度转型中的一个轴心问题[M].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5.

[3]魏红英. 架构下的地方政府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4]王青山,刘继同. 中国社区建设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5]陈兆旺. 亚里士多德公民自治思想要论[J].理论月刊,2012,(08).

[6]李玉华. 论我国“公民治理”现状与发展—透过“景洲现象”的分析[J].社会科学论坛,2008,(10).

[7]格里·斯托克. 新地方主义、参与网络化社区治理[J].游样斌译.国家行政学院报,2006,(03).

[8]徐君. 公民治理理论析论[J].北京行政学院报,2006,(03).

[9]杨雪冬. 风险社会中的复合治理与和谐社会[J].探索与争鸣,2007,(02).

[10]徐中振,徐坷. 走向社区治理[J].党政干部论坛,2005,(05).

[11]Amstein, Sherry Aladder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J].Journal of American Institute of Planners, Vol,35,1969.

作者简介:杜锦(1988.11-),女,湖南泸溪人,苗族,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生,行政管理专业。

陈伟东,李雪萍. 社区行政化:不经济的社会重组机制[J].中州学刊,2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