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树木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

树木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树木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树木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

树木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苹果树;病虫害;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 S7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0-0074-1

1 苹果树常见病虫害分析

1.1 轮纹病

在苹果树的栽培与日常养护中,轮纹病是最为常见的病虫害之一,对于苹果树的果实、叶片、枝干的成长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苹果树出现轮纹病症状时,枝干上的皮孔周围可能出现圆形或扇圆形的深红或红褐色病斑,病健交界出现树皮开裂的现。在苹果树主干或主枝上瘤状病斑发生严重时,病部树皮或较为粗糙,呈粗皮状。轮纹病一般发生于果实成熟期以后,在幼果期间很少出现病虫害症状。轮纹病的症状还可能出现在果实上,果实上会产生圆形或椭圆形的褐色斑点,果实在短时间内腐烂,甚至变为黑色僵果。轮纹病的发病季节主要集中于多雨或晴雨天气,以秋季最为常见,金冠、富士、红星、青香蕉、玉林等品种的苹果树受害几率最为严重。

1.2 斑点落叶病

在苹果树的成长阶段,斑点落叶病是较为常见的病虫害。斑点落叶病的病症主要表现为:苹果树的幼叶、新梢、果实等受病菌危害严重,病菌以菌丝体潜伏于树木的受害叶片、枝条中越冬。苹果树斑点落叶病的发病高峰主要于春、秋两季,斑点落叶病的第一次发病从5-6月,主要危害部位为树木的树梢及幼叶;第二次发病为8-9月,苹果树在果实即将成熟时,树梢病虫害加重,进而造成树木大面积叶片枯黄和掉落。苹果树斑点落叶病的形成与加重同气候、降水、光照等都有密切的联系,如果在苹果树在春季叶片、枝条萌生时遇到连雨天气,病斑会明显增多。另外,果园地势低洼、树势衰弱、通风透光效果不佳、地下水位偏高等也是导致苹果树发生斑点落叶病的主要因素。

1.3 腐烂病

在威胁苹果树健康与成长病虫害中,腐烂病是成龄苹果树枝干上较为常见的病害之一,部分地区也将腐烂病称为臭皮病或烂皮病。腐烂病多是由病菌引发的,苹果树一旦患病可能出现枝干枯死、树势衰弱等症状。腐烂病的传染性相对较强,如果不能对病树进行及时治疗,就有可能导致苹果树的大量死亡,甚至是造成整个果园的毁灭。腐烂病的主要发病部位为苹果树的主干和主枝,发病初期很难察觉,而在树皮下则出现暗褐色或深褐色的干斑或小斑。腐烂病多发生于春季,夏季进入病情扩散期,腐烂病多发生于酸性土壤地区,受到春季雨水较大或果园排水设施不足等条件的影响也较大。

2 苹果树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2.1 加强果园肥水管理

在苹果树的病虫害防治中,关键在于通过有效的方法预防病虫害的发生,而不是在病虫害发生时才进行被动的治疗。苹果树病虫害的发生一方面受到雨水、气候、土壤、温度、光照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在果树的日常管理中人为因素对于病虫害的影响也是必须重视的。在苹果树的肥水管理中,果园技术管理员要密切关注果树的成长状况,并结合果树出现的早期病害症状,通过施加肥料或控制果园的给水、排水,提高树体的抗病虫能力。另外,在秋冬季节,要对苹果树的枝叶进行定期修剪,翻耕除草,合理施肥。在苹果树完成果实收获后,果园技术管理人员要组织专业人员对树木进行后全面修剪,彻底清除发生病虫害症状的枝叶,并选用石硫合剂,波尔多液等药剂全面喷施,降低病虫越冬基数。对于已经出现轮纹病、黑星病等病症的果园,可施用增产菌或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以全面提高苹果树抗病虫和补偿危害的功能。

2.2 大力推行果园生草法

在苹果园的病虫害防治中,果园生草法是一项科学、合理、有效的土壤管理方法,以达到对各类与土壤有关的苹果树病虫害进行有效的预防与治疗。在苹果园实行生草法不仅可以增加果园土壤的有机质,而且还可以招引苹果树病虫害的天敌,减少农药的用量,进而保证果品的天然品质与质量。果园生草法不仅苹果树发生病虫害的天敌创造了良好的栖息场所.而且为其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招引了大量天敌来定居。

2.3 化学方法

在苹果树病虫害的防治中,化学方法是一种合防治措施,其具有作用迅速,防治效果显著、使用方便等优点,也是通过人为干扰因素与树木病虫害作斗争的主要手段。在现代苹果园的日常养护与管理中,化学治疗是苹果树病虫防治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在化学方法防治苹果树病虫害时,虽然可以取得较为理想的防治效果,但是还要考虑到化学药剂对于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因此,应用化学方法进行苹果树病虫害防治中,果园技术人员首先要严格控制农药的品种与剂量,而且要坚持科学用药的原则,根据苹果树病虫害的防治对象,把单位面积上的用药计量控制在最经济的范围内。同时,在应用化学方法进行苹果树病虫害防治中,还要注意用药方法,尽量减少对天敌的杀伤。使用生物农药和昆虫生长调节剂等环保农药,无公害果品生产使用的生物农药主要用:华光霉素、阿维菌素、浏阳霉素等。

2.4 建立病虫害预测预报网络

近年来,我国各地区频繁出现果品质量安全事故,造成了教坏的社会影响,对于果品品牌的推广与宣传也是极其不利的。因此,在果园的日常养护与管理中,技术人员不但要注重提高果品质量安全意识,而且要逐步建立病虫害预测预报网络,使病虫害防治始终被控至于系统化管理的范围内。在苹果树的成长与果实收获过程中,管理人员在应用现代电子监控技术的基础上,逐步实行果园病虫害的科学化管理与全程监控。病虫害预测预报网络的构建中,首先要贯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实行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以生物、物理防治为主体,以农药防治为辅助的无害化控制措施,这样就能达到防止检疫病虫害随苗木传播的同时,避免的人为因素造成的病虫害的发生几率。

参考文献

[1] 李娇娜.浅谈苹果树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J].江西农业,2008,(4):25-26.

树木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柳树种植;常见病虫害;防治

柳树适应性较强,是我国的原生树种,所以在我国的种植面积十分广泛,它具备耐湿抗旱、耐低温的良好特性,还有抗风性好,生长周期快、产量高、木材品质优良等特点。河岸两旁湿地最适宜种植,高燥地及石灰质土壤也能适应。本文根据柳树的生长习性,分析了柳树的繁殖、栽培管理方法,并且对柳树的病虫害防治手段进行了探讨。

1 繁殖、栽培与管理

1.1 品种选择

柳树的树种是多种多样的,而且遍布全国各地,每一种柳树的生长方式和习性都不同因此,柳树品种的选择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符合当地土壤条件和气候环境的品种。一般情况下最适宜柳树生长的土壤厚度大于0.7m,土地的PH值小于8。

1.2 种植密度

柳树在种植的时候,不宜太稀疏或太密,稀疏或密植都容易造成浮土现象,就起不到调节气候、改善环境的作用。因此,柳树种植时一定要控制密度,种植密度一般要控制在4-5m,浮动幅度不宜过大。掌控好柳树种植密度,对柳树进行光合作用以及改善气候条件都有很大作用。

1.3 扦插繁殖

柳树最常见的繁殖方式是扦插繁殖,也可播种育苗。扦插于早春进行,可选择生长快、病虫害少的良植株作为采条母树,可以保留柳树原有优点,提高存活率。冬眠期将柳枝剪下,截成15~17厘米长作插穗,直插入土壤,扦插行距20~30厘米。

1.4 灌溉和施肥

水分是柳树生长过程中的必备条件,在对柳树灌溉过程中,既要保证种植土壤内水分充足,又要避免柳树烂根并出现土壤板结现象,因此灌溉期间禁止大水漫灌,最好使用沟灌式的灌溉方式,这样能帮助水分下渗,提高土壤水分,为柳树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

除了必要的水分供给外,还需要在各个阶段施加相应肥料作为养分供给,以便柳树能够健康、快速成长。为保证土壤肥力,可在树苗种植前,做好相应的土壤施肥工作;此外,还可以在柳树周围挖环状的浅沟,肥料以尿素为主,同时可以在沟内施入农家肥、渣肥和磷肥、选择肥料时多选择一些水溶性肥料,必要时还可以选择一些叶面肥洒在柳树叶面上。

1.5 松土和除草

为了保持土壤肥力、减少水分蒸发流失,破除板结土壤,可以定期松土,以便树木根部顺利呼吸。为了防止杂草抢夺柳树的养分和水分,要定期除去多余的杂草和苗木也可以减少病虫害的滋生。

1.6 柳树的修枝和拔芽

一般情况下,一年苗在修剪侧枝的时候,不能将侧枝全部修剪干净,这样可能会导致柳树长歪,两年苗在修剪的时候,将树干以上的侧枝全部修剪。柳树要经常进行枝干的修剪,这样可以避免多余的枝干吸收养分,保证主干的营养提高柳树的整体透光性和透气性。

2 常见病虫害与防治

2.1 常见病虫害及防治

2.1.1 柳锈病

柳锈病是一种常见柳树病,多发在五六月份,防治柳锈病需要在柳苗育苗期间,选苗时要选择抗虫害能力强的树苗,把握适当的种植密度并选择适宜的除草方式,在春季和夏季及时除草,避免病虫害在树苗之间传染。

主要治疗方法:可喷洒 25%的粉锈宁可湿性溶液 800 倍,大概喷洒三次,二十天左右喷洒一次。

2.1.2梨木虱

梨木虱是一种“危害性特别快”且“传染速度快”的常见的病虫害,梨木虱的成虫吸食柳树的芽、叶子、以及嫩梢的汁液。防治时一定要把握最佳的防治时间,另外,梨木虱的幼虫还可以分泌大量粘液,进而引发其它的柳树病虫害,轻者使柳树的叶子出现黄褐斑,严重时可以使柳树的叶子提前掉落。

主要防治方法:初春是防治梨木虱的最佳时期,一是清理冬天积累下来的杂草和枯树枝叶,二是使用白涂剂。必要时折断已枯死或严重染病的树木、枯死枝条以及老树皮,并用灭菌一号进行涂抹。如若柳树被梨木虱侵蚀,为了保证柳树的健康成长,建议用20%的杀灭菊酯乳剂3000 倍液, 10%的乐果乳剂 1000 倍液,配置好之后喷洒在柳树患病处,以便有效杀死梨木虱,有效促进柳树健康成长。。

2.1.3 根朽病

一旦患上根朽病,柳树的根会发生腐烂。发病较轻时,病斑会在枝干上出现,发病较重时,可导致全株干枯,此时需要将整株柳树拔除,并将发病柳树与其他无病树苗进行隔离,以便能有效控制柳树病虫害的传播和蔓延[2]。

主要防治方法:比较常见且效果明显的防治方法是,选一些抑菌效果较好的三唑酮、百菌清、二硫化碳、三福美、硫酸铜、十三吗啉等药剂稀释后用于柳树根朽病的防治。可在每年早春及夏末病菌开始活动时,分2次进行处理。在进行药剂防治的同时,可同时用20%福尔马林液土壤消毒,更换客土等措施配合防治。还有一种简单的办法是把患有根腐病变部位附近的土壤取走,除掉烂根后用草木灰盖上,然后覆盖新土。此种办法容易操作,简便经济,而且效果也很好,一般来讲,经过细心操作管理,上述各项措施防治效果都在95%以上[3]。

2.1.4 罨野卟

柳树幼苗期最容易受到杨灰斑病危害,病害的发生与降雨,空气湿度关系密切,主要发生在6~7 月份高温多雨时节,多种柳树、杨树,从苗木、幼树到大树都能发此病。以苗期和幼树受害最重,常见症状有病叶早落、嫩梢枯顶;如若病害发生在叶片及嫩梢上,叶片上先生出水渍状病斑,后期病斑上发生深绿色突起的毛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幼苗顶梢和幼嫩树梢病后死亡变黑,失去支撑力下垂。

主要防治方法: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喷雾杀菌,半月1 次,坚持 3~4 次;实行轮作,不重复使用同一地块作苗圃,扦插苗不宜过密[4]。

3 结论

柳树的病虫害防治要贯彻到各个生长阶段,要选用适宜的抗病树种,及时做好病树清除的栽植;伐除的树木及枝条要集中烧毁,严防病菌扩散;种植后加强管理维护使用白涂剂涂抹树干,防止日灼或冻伤,促使柳树健壮生长;还可以采用氧化乐果溶液进行防治,每月采取2次防治措施,可以及时清除柳树树干中的害虫天牛、瓢虫、卷叶虫等夏季常见病虫害;但对于幼旺树的环剥口不要涂原药,以免产生药害。

参考文献

树木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林木;苗木;春季病虫害;防治

林业苗木病虫害严重威胁着树木的生长,而春季是树木病虫害滋生蔓延的主要时期,因此做好这个时期的病虫害防治尤为重要。林业苗木春季病虫害防治应以预防为主,可根据树木生态习性与病虫害的发生规律来采取不同措施。本文就林业苗木春季病虫害防治对策进行初步探讨。

1 林业苗木病虫害的几种常用防治方法

1.1 植物检疫法

植物检疫,是指国家或地方行政机关通过颁布法规禁止或限制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之间将一些危险性极大的害虫、病菌、杂草等随着种子、苗木或其植物产品在引进、输出中传播蔓延,对传入的害虫和病菌等就地封销和消灭,这是病虫害综合防治的一项重要措施。从国外或国内异地引进种子、苗木及其他繁殖材料时应严格遵守有关植物检疫条例的规定,办理相应的检疫审批手续。苗圃、花圃等繁殖林业苗木的场所,对一些主要随苗木传播和经常在树木、木本花卉上繁殖和为害且危害性较大的病虫害,应在苗圃内彻底进行防治,严把苗木外出关。

1.2 栽培管理预防法

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都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栽培管理预防法是通过改变栽培技术措施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为害,如采取选用抗病虫品种、合理的水肥管理、实行轮作和植物合理配置、消灭病源和虫源等措施,及时清除病叶虫枝,并加以妥善处理,以减少侵染来源。

1.3 物理机械防治法

根据某些害虫的生活习性,应用光、电、辐射、人工等物理手段防治害虫:利用高温处理可防治土壤中的根结线虫;利用微波辐射可防治蛀干害虫;设置塑料环可防治草履蚧、松毛虫等上树为害。

1.4 生物防治法

生物防治是用有益生物控制病虫害的方法,主要有以虫治虫、以微生物治虫或治病、以鸟治虫等。保护和利用病虫害的天敌是生物防治的重要方法,主要天敌有:天敌昆虫、微生物和鸟类等。天敌昆虫分寄生性和捕食性两类,寄生性天敌主要有赤眼蜂、跳小蜂、姬蜂、肿腿蜂等;捕食性天敌主要有螳螂、草蛉、瓢虫、蝽象等。此外,增植蜜源(开花)植物和鸟食植物也有利于各种天敌的生存发展。选择无毒或低毒药剂,避开天敌繁育高峰期用药等,这些都有利于天敌的生存。

1.5 化学防治法

害虫大发生时可使用化学药剂压低虫口密度,施药方法主要有喷雾、土施、注射、毒土、毒饵、毒环、拌种、飞机喷药、涂抹、熏蒸等。喷洒化学药剂时,应选用高效、无毒、无污染、对害虫天敌也较安全的药剂,控制对人毒性较大、污染较重、对天敌影响较大的化学农药的喷洒。用药时,依据不同的防治对象对症下药,按规定浓度和方法准确配药,不得随意加大浓度;抓准用药的最有利时机;喷药均匀周到,提高防效,减少不必要的喷药次数;喷洒药剂时还药注意保护行人、饮食等的安全;防治病虫害的喷雾器和药箱不得与喷除草剂的合用。

2 林业苗木春季常见几种病虫害的具体防治方法

2.1 立枯病

立枯病病原是立枯丝核菌,其生长的最适宜温度为24~28℃。当温度在20℃且植物幼苗在土壤湿度大时,苗木极易发生立枯病,如果再加上地势低洼、土质黏重、前作物为寄主植物,以及用旧苗床土、施用未充分腐熟堆肥等因素,发病则会加重。发病症状为茎基产生椭圆形暗褐色病斑,有时可在病部见到淡褐色菌丝。

防治对策:播种前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较好、疏松、无病地或轻病地作苗圃,用福尔马林熏蒸,每平方米苗床用360ml药液加水9~27kg,均匀喷洒后用塑料薄膜盖严,过一周后揭膜,耙松土壤,让药充分挥发,两周后播种。开始发病时,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幼苗基部,也可以与草木灰按8∶2的比例混合后撒于幼苗基部。

2.2 白粉病

初发病时叶片上会出现白色霉斑,以后迅速扩大并相互连接,形成大片白色霉层,严重的会使病株畸形、矮化,有的不能正常开花,使叶片变黄甚至枯死。

防治对策:植株不宜过密,应通风透光良好,湿度不宜过高;秋季、冬季清除落叶,剪除病株,并集中烧毁;少施氮肥,多施磷钾肥;发病时,可喷洒20%三唑酮1000倍液防治,以后根据病情发展用药。

2.3 介壳虫

介壳虫的主要为害期在3~5月份,之前以卵寄生在植物根部周围的土中越夏或越冬,随着温度上升,开始出土上树为害,也有的不上树而在地下茎、根部为害。

防治对策:冬末春初,在树干基部刮除老皮,涂上宽约10cm的虫胶,阻止若虫上树;在若虫孵化期进行药剂防治,可选用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40%的氧化乐果1000~1500倍液进行喷雾;保护和利用优势天敌,如瓢虫等。

2.4 蚜虫

蚜虫的为害期从3月份开始,以成蚜和若虫在寄主茎干残茬的芽叶上或叶背越冬,随着气温上升开始为害,由于其繁殖快、蔓延迅速,必须及时防治。

防治对策:保护利用天敌,如瓢虫、草蛉、蜘蛛等;选用安全性好、副作用小的植物性药剂,例如25%鱼藤精600~800倍液或洗衣粉3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也可喷洒40%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50%亚胺硫磷1000~1500倍液防治。

2.5 腐烂病

腐烂病又名烂皮病,是林业苗木的重要枝、干病害。苗木受害后,枝、干上出现圆形或椭圆形褐色病斑,剥开病部表皮可见黑褐色松软组织,稍挤压即流出褐色汁液,之后病斑干缩开裂并散生黑色小点,天气潮湿或雨后,病部出现枯黄色分生孢子角。当病斑围绕树干1周时树木即枯死。一般于3月下旬开始发病,4月中下旬至5 月上旬为发病盛期,平均气温在10℃以上时发病较快,20℃以上时发病缓慢。腐烂病菌是一种弱寄生菌,只能通过虫伤、冻伤、机械伤等各种伤口侵入,一般生长健壮的树木不易感染。

防治对策:加强林木抚育管理,增强树势;春季植树时,严格按照技术规程操作,缩短缓苗期;早春病菌侵入之前,给树干刷涂白剂、石硫合剂或波尔多液,病树可先刮除病斑再涂刷;避免过度修枝,剪锯口应涂石硫合剂消毒;严重发病株应及时挖除并烧毁。

2.6 溃疡病

溃疡病一般在3月中下旬开始发病,在主干、侧枝上出现褐色水泡状圆形或椭圆形病斑,用手按压有黄褐色黏液流出;五六月份水泡自行破裂,随后病斑下陷呈深褐色;4月上中旬病斑上散生出许多小黑点并突破表皮,当病斑包围树干时,树上部枯死。

防治对策:适地适树,避免长途运输和假植时间过长;加强林木抚育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用石硫合剂、波尔多液喷树干,或用多菌灵防治亦可;化学防治可用 50%代森铵200倍液、50%多菌灵1000倍液、50%退菌特500~1000倍液、65%代森锌200倍液喷洒树叶,或喷洒100mg/kg三唑酮,可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树木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林业生态;栽培管理;技术分析

引言

在林业发展过程中,配合种植一些农业作物,不仅能够修复受到破坏的生态环境,同时也能提高产业水平,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林下产业发展是促进林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发展过程中,应该要加强对林下产业的栽培技术的管理,对各个产业种植过程中应该注重的问题进行研究,从而使得林业种植过程中的经济效益得到提升。

1、林业生态模式发展的意义及栽培管理技术应用重要性

1.1林业生态模式发展的意义分析

为能对我国的林业发展进一步促进,就要充分注重林业生态模式的科学发展,在当前的市场经济发展下,各个行业都得到了迅速发展,大环境的影响变化对林业的发展也有着影响,为能满足实际的需求,就要注重林业生态模式的良好发展。通过对林业生态模式下的栽培管理力度进行加强,就要能在林业栽培技术上进行创新应用。林业产业的发展优劣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紧密联系,通过林业的良好发展就能有助于城市居民生活品质的提高,也能对我国额生态状态改善有着积极意义,所以在当前的发展中就要充分注重林业生态模式的良好发展。

1.2林业生态模式下栽培管理技术应用重要性分析

林业生态模式下的栽培管理技术加以科学应用,就能促进林业生态模式的优化。我国的经济发展和自然资源的支持是离不开的,我国作为材料加工大国,在林业资源方面的支持就要能满足实际的需求,在基础原材料的提供方面要加强。林业生态模式下的栽培管理技术的应用,就要能和林业产业的实际发展相结合,只有在基础层面得到了加强,才能保障林业生态的良好发展。在林业栽培管理过程中,只有在技术层面得到了加强,才能真正为林业生态模式的良好作用发挥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2、林业生态模式下产业栽培技术管理

2.1林木栽培、种植管理技术

林木栽培、种植管理技术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借助优良的造林树种进行合理的选择,并对种植密度进行合理的分配。在进行林木栽培、种植管理技术操作时,首先要合理的选择苗木之间的距离,当距离选择好以后,需要再进行挖坑处理,并在每个坑内进行施肥。当苗木种植完毕以后,需要进行三次浇水处理。第一次浇水是在苗木定植完毕以后,当第一次浇水完毕以后,应及时对苗木进行涂白处理。当第一次浇水完毕以后,需要在十天之后进行第二轮浇水。在夏季来临之前进行第三次浇水处理。为了保证苗木的生长环境,需要每一年都要对,进而保证土壤中的大量的营养物质都被苗木所吸收,进而保证苗木的茁壮成长。除此之外,为了保证苗木的成活率,还要做好病虫害的防御措施。

2.2复合式林业生态经营模式中的栽培管理技术

在林业生态环境的改善过程中,复合型林业生态经营模式是一种重要的模式,比如核桃树的种植,就是改善经济环境、提高经济水平的一种重要作物。核桃喜光,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核桃的产量和质量相对都比较高一些。同时,核桃耐寒、抗旱、抗病能力强,适应多种土壤生长,喜肥沃湿润的沙质壤土,喜水、肥,对水肥要求不严,落叶后至发芽前不宜剪枝,易产生伤流。由于核桃的耐受性较好,因此在很多地区都可以进行核桃种植,核桃喜欢石灰性土壤,常见于山区河谷两旁土层深厚的地方。在种植的过程中,要合理地选苗,加强核桃的土、肥、水管理技术的研究,从而使得核桃种植水平可以得到有效地提升。对于粮食作物的种植,应该要注意空间利用的问题,由于核桃树、枣树等树种较高,所以为了充分地利用林业空间,应该要选择一些比较低矮的粮食作物进行套种,比如花生、土豆、地瓜等,都可以配合高大的树木进行种植,使得核桃、枣树与其他的粮食作物之间可以拉开一定的距离,实现复合型生态种植。

2.3林业病虫害具体防治措施

病虫害防治技术,运用培育管理技术,通常情况下林业中出现大面积病虫害的原因就是缺乏完善的培育管理工作,因此要强化工作力度,及时发现病虫害问题做好预警工作,及早展开病虫害治理,直接扼杀掉萌芽状态的病虫害;其次利用物理机械法防治,物理防理方法指的是利用温度、激光及红外线等满足病虫害防治,相关专家多年研究,当上述某项因素达到一定程度时,可以有效防治病虫害,这种方法主要用在病虫害开始阶段,与预警机制相互配合展开防治;最后利用生物防治技术,生物防治利用病虫害的天敌达成目的,也就是合理利用生物链关系调节林业病虫的组成结构,每类病虫都有天敌,利用这种关系可以实现病虫害的有效预防。同样还可以应用微生物防治技术,充分利用真菌或细菌等防治病虫害;做好检疫监测工作。封锁需要进行植物检疫的地区,种子与苗木繁殖材料时做好管理工作;提高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的重视程度,护林工作人员加强林业资源的病虫害调查监测,并形成一定制度,及时发现潜在问题;除此之外,工作人员强化业务培训,详细了解并掌握病虫害知识,把握发病规律与特征,为监测预报工作提供更好更全面的服务;提高防治技术水平。如何提高林业病虫害防治科学水平,笔者认为可以从2方面入手:强化全面监察预测病虫害,制定详细的监测时间、监测内容及监测区域;提高病虫害防治力度,与现代森林防护治理技术相结合,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病虫害防治过程中需要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2.4保障林业栽培的整体性

林业能够给社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在林业的栽培中,不要只顾着眼前的利益,要将目光放长远,只有这样才能使林业发展的道路越来越好。在进行栽培种植树木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好自身对栽培树木的需求,再结合树木的特点和属性,从而来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布局。进而能够保证一些树木被砍伐利用之后,还能够有效衔接,从而能够使林业资源合理的共存和生长。

Y语

林业栽培过程中病虫害不可避免,但可以通过推广乡土树种、完善规章制度防治等做好预防措施,降低病虫害发生几率,当病虫害发生后,积极采取补救措施,及时治疗,最大程度降低病虫害对林业的影响,降低损失。本文中笔者结合实际经验,针对常见病虫害,给出具体的防治措施,提高林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树木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森林资源;林业工作;病虫害;原因;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S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6-0500-01

林业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森林遭受到的病虫害每年呈增加趋势,已对我国林业项目的建设与发展造成了严重阻碍。因为引发林业病虫害的原因较多,导致林业工作对病虫害的防治较为困难。因此,林业工作人员应当对引发病虫害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展开病虫害防治,确保防治效果,从而为我国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1.林业病虫害种类

我国林业遭遇的虫害种类繁多,且根据地区不同、林业种类不同、生态环境不同会发生不同虫害,常见虫害类型包括松毛虫、美国白蛾、天幕毛虫、青杨天牛、杨扇舟蛾、杨树食叶害虫、春尺蠖等,同时虫害种类在不断增多。据统计,某省在十年左右,虫害种类就从原有的25种增加到40种以上,有很多害虫来源于当地,也有很多是来自于外地。

林业发生的病害包括三种类型,分别是侵染型、非侵染型及衰退型。侵染型病害是由质原体、真菌、病毒、细菌、螨虫、藻类、线虫及寄生性种子植物等的侵染造成,具有很强的传染性;非侵染性林业病害是因为林业所处环境中的光照、水分、营养物质、温度及空气质量与林木生长需求不相符引起,通常无传染性;衰退病常是按特定顺序发生,属于非生物因素与生物因素综合作用下引起的林木生长潜能及长势大幅降低,最终引发林木死亡的林业病害。

2.林业病虫害发生的原因

2.1 对造林缺乏必要管理

我国在森林资源保护上一直都有保护力度不足问题,尤其是在对天然林保护上,管理不完善之处更多,在很多地区甚至没有针对天然林的经营与管理活动,而是任其生长,长此以往,森林健康度必然会不断下降,给病虫害的发生提供可乘之机。如我国某市对地处偏远山区的876平方千米森林缺乏必要管理与监测,在该处森林区域发生病虫害时未能及时发现,造成病虫害大量爆发并不断蔓延,导致全县有一半以上的森林资源受到波及,给该市森林资源造成了严重损害。

2.2 在造林中对病虫害防治问题不够重视

在我国植树造林号召下,很多地方不断加强造林工作,造林面积得到极大增加,然而在造林中,常会存在造林树种单一问题,这样的纯林会造成生物种类单一,导致整个林木体系对病虫害的防御能力较弱,如果有严重病虫害发生,则会使病虫害波及范围迅速扩大,造成严重危害。另外,在造林中对外界树种引进时,很多地区都缺乏对病虫害问题的考虑,导致栽植树种后往往不会达到预期效果,反而由于外来树种与环境气候不适应引发严重病虫害,极易导致森林步入衰退期,导致病虫害进一步蔓延。

2.3 林业检疫工作不够完善

林业检疫是对外来林木携带的病虫害加以有效预控的重要手段。然而现在的林业检疫工作在检疫站建设上还不够完善,不能对实际需求有效满足。另外,在很多地区的林业检疫工作中,由于法律知识所限或受利益驱使,导致很多森林植被未接受应有检疫,给我国林业资源埋下了大量病虫害隐患。

3.林业工作中病虫害的防治对策

3.1 高度重视造林中的病虫害防治工作

我国林业工作在对病虫害进行防治时,采用的方针是以预防为主展开综合治理。在防治工作中,首先要从思想上加深认识,高度重视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通过地方政府的有力领导与宣传,加强当地人们对于这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促使人们自觉参与到林业病虫害防治中。另外,要对各地林业部门的岗位职责进行明确,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实行片区负责制,保证各部门都承担病虫害防治责任,都清楚自身责任,并能够在实际林业病虫害防治中将自身责任贯彻落实。

3.2 保护森林中生物的多样性,实现病虫害防治的可持续发展

森林中植被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可以为多种微生物、动物的生存及发展提供充足的寄主、栖息地,使森林中生物多样性大幅增加,尤其是病虫害天敌的种类和数量可以得到丰富,使森林食物链进一步复杂化,强化了森林系统的稳定性。森林物种多样性可减缓有害生物的流行速度及传播速度,使各种生物关于空间资源的竞争大幅增加,对有害生物种群进一步扩张加以限制。

3.3 采用混交林模式造林,对树种进行合理搭配

单一树种的人工造林由于品种单一,常会给病虫害爆发创造有利环境。因此,在林业建设中,应通过政策号召、技术指导、多种树苗提供等方式倡导并组织林农建造树种多样、形式多样的混交林,特别要加大对乡土树种的栽种力度,并将之和引入的外来优良树种有机结合起来,形成良好的树种搭配,这不仅对于林木生长极为有利,同时也有助于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在人工造林中,混交林的比例应在30%以上。在落实退耕还林政策时,要以具有很强抗逆性的经济树种为主进行造林。

3.4 对病虫害实行事前预测

对病虫害防治进行预测是展开防治的关键环节,各地区林业监管部门应对林业监控工作加强管理,建立动态的监测网络,采用新型科技加强管理工作。同时要对基础工作如育苗等加强检测,对当地土壤、环境及水进行实时监控,避免生态恶化引发生物病变。

3.5 加强对外来物种的检疫与监测力度

在我国林业病虫害中,国外生物的入侵属于较为常见的病虫害发生原因, 使我国林业资源面临的病虫害威胁不断出现新类型。我国林木对这些新型病虫害常常缺乏有效调节与免疫能力,因此一旦爆发病虫害,就会形成很大威胁。所以,应加强对外来物种的检疫与监测力度,尤其是对于从国外引入的优质林木,在入境时必须进行严格的检疫工作,加强对林木上寄生病虫及携带病菌的检查力度,从源头杜绝病虫害的蔓延。

3.6 对林业病虫害实行生物防治

在对林业病虫害进行防治时,生物技术属于较为先进的防治方法,不仅可以通过食物链或病虫害天敌方式对病虫害加以消灭,同时还不会对其他动物或植物造成较大影响,避免了使用传统药物实行病虫害防治产生的害虫抗药性问题。因此,在林业病虫害防治中进行生物防治,是可控而长效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3.7 合理利用物理机械手段对林业病虫害予以防治

在林业工作中,为实现病虫害防治目的,还需加大对物理机械防治手段的利用力度,主要措施为阻隔、捕杀、涂白与诱杀措施。阻隔是在林木上进行塑料布、毒绳或胶环设置工作,对害虫实施有效阻隔,使之不能传播到其他树木上为害;捕杀主要是将蛹茧或卵块摘除,或者人为对成虫及幼虫进行捕杀;在秋冬时可用石灰、水、叶蝉散与食盐按一定比例配制出白涂剂,将之涂在树木上,可有效遏制虫卵依附;诱杀害虫的主要手段是毒饵诱杀、潜所诱杀、灯光诱杀或饵木诱杀等。

参考文献

[1] 李世林.森林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对策[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2,17(5):49.

[2] 张永贺.浅谈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方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24(13):93.

[3] 程立军.浅析林业病虫害发生原因与防治[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7(11):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