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教学改革的建议

对教学改革的建议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教学改革的建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教学改革的建议

对教学改革的建议范文第1篇

1.1其专业水平决定着民办院校的教育成果。目前,有很多因素限制了现代化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例如创新精神的匮乏、知识的结构过于简单化等等。

1.2课程设计不合理现在很多民间开办的高等院校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学分制没有完全的实施到体育课程中,甚至有部分院校没有设立这门选修课程,有一部分院校只在大一大二的学生中开设了体育课程。各院校开设的体育课程类型普遍较少,这些有限的理论知识难以满足兴趣广泛、水平层次参差不齐的学生的需要。众多学校的教学只停留在课内,没有与课外校外很好的联系起来。

1.3体育教学中经费少、设施老旧学校开展有效的体育教学的必备条件就是有较完善的基础设备设施,目前很多民办高等院校的体育教学仍然沿用的是年代久远的基础设施。拥有大型综合性体育馆的民办高等院校占少数,这大大的限制了学生的体育活动场所,降低了学生的积极性。

二、关于民办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思路

2.1抛弃传统老旧的教育理念,大胆创新改革意味着变化,意味着创新。教学改革也就是—个创新的过程,教学观念不创新,改革就不会成功,老师和领导只有学习现代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摒弃从前那些传统、老旧、保守的教育思想,勇于尝试,大胆创新,才能使体育教学改革迈向新的台阶。

2.2建立多元化的教育模式,优化课程的设置现代化体育教学有很多种模式,大部分学校都是实行的选修课模式,有一部分院校采用的是大一必修基础体育,大二为选修课程。每一种模式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但总的来说都是和目前的教学要求相适应的。但众多模式的共同缺点就是都未真正涉及到与中学体育的衔接问题,课程内容问题和能否让学生终身都受益的问题。所以,在新课程教学的目标修订中,有关体育的教学课程和内容都要进行完善和更新。这其中还包括针对于一些身体有残疾或者有重大疾病不适合运动的学生所制定的特殊课程,这些都需要在不断的发展和改革中得到完善。

2.3加强体育设施建设投入,提高师资队伍水平体育的教学离不开师资队伍,优秀、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才能使教学任务高效的完成。所以,民办院校的老师应该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把让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当做己任,才能真正的实现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此外,体育教学的实用性和高效性的实现,需要一套完善的基础设施。各院校应该加大基础设施的投资,添置现代化的体育设备,才能使教学的质量得到提高。

三、总结

对教学改革的建议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教学方法;高校教学;教学改革

一.完善高校教学环境和管理体制

政策是否到位,制度是否配套,都将直接影响到广大师生主动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持久性。建立和完善高校教学环境和管理体制,是促进高校教学改革、实现最终目标的必要保障[1]。

(一)完善教学相关设施,提供有效教学媒体

一切理想都是依托一定的物质来实现的,教育也不例外。教育离不开教育手段、教育环境、教育场地、教育设备等物质条件。高校要加强各种实验室及设备、图书馆等相应的助学场地的投资,以促进现代教学方法的实施运用。同时要增强教学设施建设,教学方法的创新,必然涉及到方法创新的物质技术条件和创新方法的应用环境问题。必须结合教学的长远发展规划,配备必要的教学方法创新的硬件,以及新教学方法使用的环境。因此完善教学设施,提供有效教学媒体,是保障高校教师教学方法创新的有效措施。

(二)加强师资力量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的实施,必须依赖于教师知识水平、教学才能和教师的素质。高校在引入师资时,要严格把综合素质关,选拔有真正学时、有能力、热爱教育事业的人才进入教学第一线。同时,加强对教师教学方法的相关培训,提升教师教学理念。高校是人才培养的基地,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先进文化的基地,是知识创新的中心和源泉。首先要强化人才引进机制,其次注重对现有教师的培养提高[2]。学校可以举办青年教师教学培训班,开展上岗教师试讲、示范课观摩、教学培训讲座等一系列活动,并采取校教学督导团整体监督与老教师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法,积极进行教师校本培训。在教学过程中加入案例教学和讨论式教学,加强师生的交往与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现场教学与实验教学等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的运用。

(三)建立合理的教学管理

营造高校教师教学方法创新研究所需要的良好环境,需要合理的教学管理,需要高校教学管理层的努力。据调查,阻碍高校教师教学方法创新的因素和开展教学方法创新的可能性途径,大多与高校的教学管理有关。高校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教学方法创新的物质支撑条件问题及教学与科研难以协调的问题尤为突出。就教学与科研而言,高校的教学领导者应处理好两者关系。大学教学应体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原则。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高质量的教学离不开高质量的学术研究;同样,高质量的学术研究也离不开高质量的教学。创建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有助于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

二.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

(一)教学观念要与时俱进

首先,从思想上认识到教学方法的重要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教师更需要加强教育学、教学方法等理论学习,提高教学理念。教师要突破传统角色,做好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和倡导者,发挥表率作用。同时,高校教师要随时发现新思想、分析新思想、接受新思想,做好运用的准备。高校教师不仅要熟知自己学科领域的信息,也要关注学科领域外的世界变化对本学科的影响,这样会使自己在教学时有更多更新的信息传达给学生,课堂就会有时代感和广博的魅力[3]。教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还要具有很高的育人责任感。

(二)保持专业能力的发展

教师要保持专业能力的不断发展。只有不断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才可能走在学生的前面,起到启发、引领学生的作用。教师是教育创新的核心力量,必须努力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与创新人格。首先高校教师应不断获取新的知识,开拓自己的知识视野。其次高校教师应该努力发展自己的研究能力,成为知识构建和知识创新的探索者。教师还要具备并实践基本的组织教学等相关技能。在使用现代教学方法时,除了需要现代教学理念作为指导外,还需要一定的技术能力、组织能力,这需要教师自身不断地实践和敢于创新。

(三)加强职业道德素养

教师是一种职业,这就需要教师要具有相关的职业道德素养。在职业道德方面,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不仅仅是其与学生交往的行为的准则和规范,而且是教育职能的要求之一。因此高校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学识和较强的能力,而且还应当具备相应的师德[4]。

三.加强学生综合素质

(一)树立正确学习观

高校学生应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学习的根本任务是发展和改变自己,一个人的学习观念对其学习生活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身处以终身学习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新的社会形势,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来指导大学学习和未来的学习生活。

(二)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高校的重要教学任务和目标。各院校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好大学新生的学习方式和转型教育。在教学技能策略上,教师要注重实际启发式教学,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加强实践活动,促使学生主动追寻问题答案,使他们具有积极主动的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 包红刚.试论大学教学方法及其改革.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1

[2] 刘秀岩.论高校教学方法改革.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7):119-120

对教学改革的建议范文第3篇

关键词:建构主义;活动与交往;探究学习;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3―0003―02

收稿日期:2006―11―20

作者简介:续润华(1964―),男,河南灵宝人,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从事外国教学思想和高等教育史研究。

一、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渊于结构主义(Structionsm),其创始人可追溯到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他认为个体的学习过程不是学生简单地把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经验记住的过程,而是学习者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的知识建构活动。他认为“每一个认识活动都含有一定的认识结构”[1]350,而学习者的认识活动一般涉及图式、同化、调节和平衡四个环节,儿童是通过这四个环节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逐步构建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的认知结构和认识能力得到发展。在他看来,儿童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主要涉及到同化和顺应两个过程,儿童在遇到新的刺激或新事物时,总是先试图运用个体的原有认知图式去同化它,如获得成功,便得到认识上暂时的平衡。反之,儿童便立刻做出适当的调节,通过调整原有图式或创建新的图式去同化新的刺激或新的事物,直至达到新的认识上的平衡。因此,皮亚杰强调教育者不能把儿童看作是消极的知识接受者,要把儿童看作是具有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个体,教育者要注意为儿童创设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引导他们在活动与交往中探究学习,不断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学会与成人、同伴之间的合作与交往。这就是皮亚杰的认知结构形成和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也是早期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主要观点。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另一个代表人物。在维果茨基看来,学习者的心理发展水平和程度是要受社会制约的,社会环境在个体的身心发展中起着十分重大的作用,学习者的身心是在活动与交往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因此,他强调教育者应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引导学习者在活动与交往中探究学习。为了促进学习者的学习,维果茨基强调教育者要关注学习者的原有经验,要在了解学习者已有发展水平的基础上,为学习者确定经过他们努力能够达到的水平(最近发展区),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身心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

在皮亚杰、维果茨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心理学家科尔皮格、卡茨、拉斯菲尔德等人对认知结构的性质、发展条件、教学的认知策略等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使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得到了丰富和完善,并逐步成为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占支配地位的教学流派。

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对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几点启示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在广泛继承当代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力图把能动的认识论渗透到教学理论的构建中去,注意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强调教育者要对学习者施加更多的人性关怀,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强调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建构性和交往性,引导学生在活动与交往中运用原有知识经验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促使学生认识能力的不断提高,帮助学生养成主动求知的技能、情感、态度和习惯。这些颇具创新意识的观点构成了完整的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体系,对当代教学理论的科学化、现代化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对我国基础教育正在进行的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的教学改革有哪些有益的启示呢?

1.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习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的教学方法改革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国外一些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如发现法、暗示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等)被介绍到国内,一些中小学教师尝试着用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如目标教学法、学导式教学法等)进行教学,但注入式、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仍然继续存在于中小学的课堂教学中,它确实妨碍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也影响了学生探究能力和习惯的培养。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不是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外界信息的活动,而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在活动和交往中运用原有知识经验进行的知识建构活动。国内外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充分证明,“倘如学生亲身参与某些与学科内容有关的活动,他们就更容易学到这种内容。……积极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不但要成为知识的接受者,还要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创造者”[3]51。“正像肌肉离开劳动和锻炼就会变得萎缩无力一样,智慧的发展离开紧张的动脑,离开思考,离开独立的探索,就得不到发展”[4]139。“学习――这并不是机械地把知识从教师的头脑里灌输到学生的头脑里。这是一种极其复杂的道德关系,在这种关系里起主导作用的、决定性作用的特征,就是培养儿童的荣誉和自尊心,并在此基础上培养他要成为一个好人的愿望。教师的任务就在于,要敏锐而巧妙地,坚持不懈而严格要求地培植儿童的智力和道德力量,帮助儿童把学习看成是一种要求做出很大努力的劳动,这种劳动只有在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克服困难而取得成果的时候才是一种愉快的劳动。这里有三个阶梯:做出自己的努力,靠劳动取得成果,享受脑力劳动的欢乐。儿童沿着这三个阶梯走上去,就会掌握牢固的、理解透彻的知识”[4]139。“教育当然需要传授知识,把人类已有的文化知识传授给新的一代。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获得的知识去解决面临的新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继续获得新的知识,善于总结新的经验、发展新的理论的科学的思想方法。即使是传授知识,也不能是灌输式的,而应该是启发式的,使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2]52。

因此,我国教育工作者要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就要尽快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真正把教学活动看作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的知识建构活动,真正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切实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传统的注入式、满堂灌的教学思想,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让他们积极参与知识的产生与发展的建构过程,使他们在研究性学习中不断提高认知能力,培养他们勤于动手、勇于探究、善于创造、善于合作、不断追求新知识的

良好习惯。

2.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要注意加强课程的研究,尽量体现课程内容的多样性、实用性、趣味性和探究性

各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充分说明,课程内容及其编排直接决定了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是影响教学改革进程和效果的关键,仅仅改革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而不改革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在理论上是不科学的,在实践上也是根本行不通的。因此,要加快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就要借鉴国外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用现代的课程与教学研究的新成果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稳妥的改造,要尽可能地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周围实际生活的有机联系,体现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多样性、趣味性和探究性,要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引导他们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在活动与交往中去探究新知识的产生与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3.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要注意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国内外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充分说明,学校的教育教学环境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具有重大影响。从20世纪初我国教育学者就大力提倡实行启发式教学,但直至今日注入式教学方式在各级学校教学中依然盛行,启发式教学方式在各级学校的教学中则很难推广应用。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我国各级学校缺乏实施启发式教学的教育环境则是不容忽视的。我国各级人民政府常年对基础教育投入偏少,基础教育办学经费特别是教学经费极其缺乏,造成我国许多地方教学设施老化,难以满足基础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教材内容更多地适合教师的系统讲授,而不适合学生的探究学习。我国各级学校的教师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科学研究素养偏低,难以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探究学习进行有计划的指导。我国各级学校的教学评价方式更加偏重结果,偏重学生记忆知识的数量与质量,偏重统一的标准答案,而忽视了学生活的知识的过程……,这一切都限制了启发式教学方式在各级学校教育教学中的推广应用,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要在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中推广启发式教学思想,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就必须注意为我国基础教育教学创设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要为学生编写适合他们探究学习的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要注意提高各级学校教师的综合素质(特别是科学研究素养),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评价方式,确保启发式教学方式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推广实施。

4.尽早建立科学的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

各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充分说明,教学评价制度是影响教学改革进程和效果的重要因素,“促使智力劳动积极化的一个重要条件,是正确评价学生的知识。现行的知识评估体系有许多缺点。其一是,学生得到的评价仅仅表明工作结果(实际上是知识),而远非工作本身,即远非学生付出的努力”[5]142。这也确实值得我们反思。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教学改革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总的来说效果不佳。造成我国教学改革进展缓慢,效果不佳的原因很多,其中缺乏科学、完善的教学评价制度则是不容忽视的。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学校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但却继续沿用应试教育的指标体系去评价教师和学生,使广大的中小学教师和学生无所适从。为了在激烈的升学竞争中取胜,许多学校只能口头上轰轰烈烈高喊素质教育,行动上扎扎实实搞应试教育,因而影响了素质教育教学改革(包括教学方法改革)在我国中小学的全面推行。因此,我国教育主管部门既要向中小学教师介绍新的教育理念(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的知识建构过程,课程是经验等)和新的教学方法(如研究性学习法、程序教学法、暗示教学法等),又要注意不断完善教学改革环境,尽快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实用的教学评价制度,使教学评价的过程成为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究学习,全面提高素质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杭州大学教育系.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教育思想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2]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体制改革重要文献汇编[G].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对教学改革的建议范文第4篇

时下,当代基础教育正遭遇着一次史无前例的震荡,优化教学方式、培育优质教育资源正成为势不可挡的教育潮流。中国教学改革正进入“深水区”,一批引领当代教改的“头羊”学校赫然而现!在这一浪潮的推动下,一批不甘寂寞的学校领导者怀揣探究最高效教学改革的梦想,加入了向“头羊”学校的取经之路,成为改革名校的粉丝。

改革不仅需要学习的热情与勇气,更需要冷静、理性的学习姿态。学习绝非“粉丝”意义上的膜拜与模仿,其真意是一次经验升华、智慧启蒙、灵魂重铸的变革性实践。教学改革绝不止是一种操作、一场运动,更是一次实践的探险与核心理念的转基因重组。这就决定了:任何一种完整意义上的教学改革学习都不会是对现成做法的照搬与复制,它更是对成功学校改革全程的一次立体品鉴与深度揣摩,对其教学灵魂的一次把握与提炼。方法与操作只是教学改革的“浮油”,它常变常新、变化多端,只有蛰伏在其背后的改革精神与教学魂魄才是恒久受用、持续再生的。学习一场教学改革的本质就是对这种精神与灵魂的把握与再现。也正是如此,只停留在操作层面的教学改革学习活动注定只是捕风捉影、走马观花。这种学习始终领会不到教学改革的真谛,品尝不到改革的甜头,最终不能促成一所学校脱胎换骨式的变革。

教学改革是理念与实践的对接和碰撞,真正的教学改革学习活动一定是由理念析取、接入实践与再度创造组成的完整过程。教学改革虽有学习模板,但改革者学习的不是它的表象,而是隐藏在这一模板背后的教学灵魂。成功的教学改革学习者一定是一所学校教学灵魂的重塑者,他人的教学改革模板只可能成为自己教学创造的引子与基石,而不可能代替自己脚踏实地的探索,不能成为自己教学改革的理想图景与终极目标。

教学改革学习活动是“取魂”而非“取法”。在当下学习热潮中,我们最担忧的是粉丝学校在学习中迷失了自己,让自身的教改蓝图与改革卓见消亡在“粉丝”式的学习中。成功的教学改革既不自我崇拜、孤芳自赏,也不削足适履、邯郸学步。无疑,要把教学改革一步步推向成功,学校与教师需要仰视名校、接力改革,摄入“头羊”学校的改革营养与教学智慧自不待言。把头羊学校的教学灵魂“请进来”,使之与自己的教学文化与创意实践结合起来,让这种改革之“魂”在自己的教学土壤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在这一过程中使本校教学灵魂的缺陷得到扶正,教学的亮点与特色持续走强,这才是教学改革的正途。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西安 710062)

对教学改革的建议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听说法 大学英语 教学改革 运用

1.引言

多年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一直对于学生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教学中大多考虑的是如何使学生熟练地掌握以考试为导向的听、说、读、写、译的技能,而很少顾及学生应用语言的水平。在课堂上采用对话式训练或者是问答式阐述,学生用英语所能表达的内容通常都是初中生甚至小学生的水平,例如“我的梦想”、“我的家人”、“我的故乡”、“我的朋友”、“我的假期”等,所表述的内容浅显且所涉及的词汇单薄,往往是描述性的多,评论分析的少,这些内容对于操练学生的语音、语调等语言技能虽然有所帮助,但对于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甚至是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没有多大的裨益,更谈不上创造性。正如在2004年初教育部高教司组织制定并在全国部分高校开始试点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以下简称《教学要求》)中所指出的那样:“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

作为对我国在校大学生英语能力是否达到《教学要求》的主要鉴定手段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也相应改革,以适应新的形势,更好地为贯彻《教学要求》服务。在教育部高教司的主持和领导下,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组和考试委员会经过反复研讨和论证,并广泛听取了大学英语第一线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制定了《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方案(试行)》。在考试内容和形式上,四、六级考试将加大听力理解部分的题量和比例,增加快速阅读理解测试,增加非选择性试题的比例。试点阶段的四、六级考试由四部分构成:听力理解、阅读理解、综合测试和写作测试。听力理解部分的比例提高到35%,其中听力对话占15%,听力短文占20%。听力对话部分包括短对话和长对话的听力理解;听力短文部分包括短文听写和选择题型的短文理解;听力题材选用对话、讲座、广播电视节目等更具真实性的材料。而大学英语四、六级的口语测试也在同步进行。

由此可见,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已经从传统的将语言看作一门知识或是一种工具和手段转向将语言看作一种社会现象,特别是一种社会规约,而随之听说法就为大学英语教师在课堂上的实际教学可供选用的模式。作为一名大学英语教师,我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将听说法在实际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教材使用等各方面的贯彻作了许多探索性的尝试。

2.听说法的理论基础

听说法(the audiolingual method)是在美国发展起来的教学法,根据桂诗春在《应用语言学》中的阐述:“其语言学基础是结构主义,心理学基础是行为主义,将外语学习过程看成是一个机械的习惯形成的过程,按结构为纲组织教学,进行句型操练是最常用的方法,尽量避免使用母语,以学生练习为主,以情景为中心组织课堂练习,为学生提供录音机、幻灯机、语言实验室等硬件设备,同时使用图画、表格、小玩具等实物软件来加强语言教学的形象性。”

从结构主义语法到生成转换语法都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就是只注意语言的能力而忽视语言的运用。按照行为主义的想法,外语学习的目标是自动化,接受性高于语法性,强调学生所说的应该是操该语言的本国人所能接受的。作为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听力理解是个体的记忆能力、概括能力、预测能力、语言转换能力的综合体,它不是一个被动的接收过程,而是一个依赖听者主动积极参与的语言信息解码过程和意义重构过程相结合的复杂的认知过程。斯特恩认为,在外语学习中有一大难题就是语码―交际困境(code-communication dilemma),即学习者一方面把语言看作是语码,将注意力集中在语言形式上面,另一方面却要用这个语码系统来进行交际,因而产生顾此失彼的情况,外语的课堂教学往往都集中在语言形式的讲授和训练上面,而把交际即语言的使用放到课堂之外由学习者自行去进行。而问题在于学习者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拿到课外去,往往又用不出来。这个难题就使得人们认识到外语学习过程是一个异常复杂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内在化的过程,即把语言的语法和语用规则内在化,成为大脑机制的一部分。这样,听说教学法就可以被视为一种促进语言内在化的手段和途径。

3.听说法与外语教学

现代外语教学是以倡导口语教学开始的,美国的教学法专家查斯顿(K.Chastain)指出:言语像一个冰山。大部分言语活动都不能直接看到,我们听到的是一系列心理过程的结果。第一,人们的思想是他们的感觉、心愿和需求的结果,他们必须有交际意图,然后才去说话。第二,言语牵涉到思想相语言的转换。第三,声音、词、语言形式都储存在内部认知网络里面。第四,说话人的言语能力只有在他将思想转换语言时,才得以表现出来。最后,听话人才能听到结果,也就是语言能力的实际运用。在实际教学中语言能力往往又被错误地理解为与书面语言相对应的能力。这样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出现在课堂上将句型掌握得滚瓜烂熟,而到了实际生活中却运用不来的局面。

而听力理解是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心理语言学家的长期研究表明,人们在进行有效的听力理解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对所听内容进行了积极的预测、认知、筛选、调整和总结。因此,成功的听力理解过程既是一个认知活动过程,又应当是一个元认知活动过程,表现在英语听力理解过程中的陈述性知识,包括影响听力理解的诸多因素,如有关目的语的语言知识及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等。

听说法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相对容易,而且往往使得学生产生参与的欲望和积极性。教师指导,借助多媒体的教学硬件,通过模拟场景内化学生所学的书本知识,这样可使得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实现互动式教学。

4.听说法在课堂的实际运用

任何学习都是以学生为内因的过程,学习的效果也与学生的心理状态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学习动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习效果,只有采取积极的办法,提高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和积极性,才可能产生学习上的飞跃;其次,在外语学习中,学生有着不同的学习技巧、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从技巧上来看,有着强烈交际动机的学生对学习任务采取积极的态度,在课堂上留意听讲,爱做练习,反应积极,勇于对话,不怕犯错,注意积累自己的错误和他人的话语精华。因此,我认为在进行听说训练之前,教师应该对于教学大纲甚至是教学改革的内容和意义向学生阐明,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学习动机,同时也了解听说学习的特点。同时,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起自我评估体系,了解自己的听说水平及出现的问题症结,并对症下药,制定相应的阶段性计划及目标,将空泛的能力培养细化到可操作实施的步骤,使得学生感觉有必胜的信心,从而激发学习的热情,保持持久的学习自觉性。

在实施听说法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像个导演,必须强调自身在课堂教学中的组织者的作用,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促进者的作用。在明确各教学阶段的具体目标以后,教师要有全局观点,综合应用课件、视频、音频、图片及辅助工具,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听说环境。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是为了帮助学生熟练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教师要做教材的主人而不是奴隶,对于教材,教师可以做不同的教学处理,尽量扩大学生的外语接触面,灵活选用各种辅的资源,教师也不能囿于单一的语言输出,还要强调学生的活学活用、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

在听说法实施过程中,为了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应注意这样几个方面。第一,教师要扮演好监控者的角度。这首先体现在对于句型和词汇的范围控制,以期在有限的时间内组织有效的课堂活动,达到预定的目标;不能无的放矢,随意提供听力材料和口语材料,让学生随意听说,最终使得课堂没有明确的中心,学生对于所学的内容也是一头雾水。在这一点上,教师可以将内容尽量具体化,可以提供一些参考句式或者相关情景的词汇,让学生扮演角色(role-playing)也是可行的手段。第二,让学生先模仿,后创造。一味地模仿,容易使得学生的语言学习死板,到实际场景中往往无法真正使用,必须强调在模仿基础上的创造,灵活把握在语言使用中的各种功能转换,建立所学知识的相关延伸体系,由此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第三,正确对待学生表述时的语言错误。过于强调语言的准确性容易挫伤学生表达的积极性,束缚学生表达的欲望,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主体,大学生本身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语法概念,只是由于习惯未能养成而出错。因此教师对于学生的错误应稍加提醒,不要批评,可以再提供相类似的场景让学生使得出现的问题在反复操练中加以解决。最后,要建立评估体系。鼓励学生反思在听、说之后总结自己的所得与所失,一方面总结自己听懂了多少、运用了多少句型词汇,一方面总结自己在听、说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从而得出进一步学习过程中所需要改进的地方。

5.结语

总之,听说法适应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突出了学生语言习得的应用能力的培养,内化了学生所学的外语知识,同时也使得课堂教学变得生动起来,真正使得语言教学为实际应用服务。当然,在听说法的实施中,也不能拘于形式,而要以实际效果为检验标准,真正使得教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Chastain,K.Developing Second-Language Skills:Theory to Practice,2nd edition.Chicago:Rand McNally College Publishing CO.,1976:331-332.

[2]Stern,H.H.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guage Teaching.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4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