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心得

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心得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心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心得

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心得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生物教学 生活实际 综合素质

现行的初中生物新教材贯彻了新的教学理念,教材内容的选择富有弹性和开放性,内容的叙述更加生活化、情趣化,涉及到的知识大半部分是动植物、环境保护、生态及人口知识,这些与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息息相关,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根据农村学生实际,“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在教学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何提高农村初中生物教学效果,下面笔者谈谈几点体会与做法。

一、加强直观教学,引入活的生物或实物材料

在生物教学中,加强直观教学,引入活的生物或实物材料,激发学生兴趣和内部动机。由于初中学生基本上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中,针对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在组织教学内容时,每节课几乎总是从农村学生熟悉的自然现象、活的动植物或实物,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或生产中的实际引入新课,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然后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结论。然后再把这些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即:准备活的生物实物观察实验讲解讨论归纳总结结论运用巩固。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更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部动机,农村中学还可充分发挥其与生产、生活及自然界联系紧密的优势,来弥补设备条件等方面的不足。

二、优化教学内容,渗透农村实用技术

在生物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内容,渗透实用技术的传授。初中生物的诸多内容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联系,如发芽率的测定、合理施肥、光合作用、开花和传粉、营养繁殖等。在传授这些知识时,特别注重补充一些与当地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强调动手实践,将所学知识用于生产实践中。例如教“种子的萌发”一节,除讲明种子的萌发需要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外,主要让学生掌握在农业生产上应采取什么措施来保证这些条件,教学会学生测定种子发芽率的方法。

三、开辟实验园地,提供实习场所

为使学生有良好的学习场所和实践场地,我们应结合校园绿化和农业专业实习基地的开发,加强教学实验园地的建设。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把学生带到相关的实验基地进行现场讲授,当场实践,学生很感兴趣。如进行“营养繁殖”一节的教学时,把学生带到苗圃,边讲边练,可以让学生快速掌握了扦插、压条、嫁接等苗木繁殖技术。学习了植物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后,可以指导学生进行修剪枝叶和调节果园生产中的“大小年现象”的实践,为校园环境的美化、绿化和当地经济的发展做贡献。

四、开展课外科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带领学生走出学校。与农业基地、果林专业户、养鸡场等建立联系,组织学生到那里参观实习,进行社会调查,实验学习,并将学到的新技术进行推广。如学习“开花与传粉”一节时,带领学生到玉米杂交制种实验田,学习人工传粉制种技术,弄清玉米秃顶的原因。既丰富了知识,又增强了动手技能。这些都是从农村实际出发,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标指导下,优化了教学内容,优化了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了农村的有利条件,渗透职业技术教育,逐步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真正提高了学生的能力。

五、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培养优良品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生物科学的优势,对学生进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因为其中有许多内容跟生物学知识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例如,绿色植物对人类的作用,绿化的重要意义等,可见“认真值日,保护校园整洁优美,爱惜庄稼、花草、树木,保护有益动物和生态环境”很重要;青少年骨质柔软,硬度小,弹性大,不易骨折,但易变形,要注意“坐、立、行、读书、写字姿势正确”;烟中含有多种有毒物质,对许多器官系统会造成危害,酒精也会对脑、心脏、肝等许多器官产生伤害,“不吸烟、不喝酒”利人利己;进化的观点贯穿生物学的始终,要培养学生唯物主义观点,让学生“举止文明,不参加封建迷信活动”等等。

六、引导学生体味生活,关注健康,珍爱生命

初中学生正处在长身体的黄金时期,生物学教师应指导学生掌握人体生理知识,并运用于自身保健,促进健康成长。例如,学生明白人体长高的原因,就会更有效地促进自身长高。教师还可以提供给相关知识,如运动、合理膳食、营养物质的摄取、晒太阳、充足的睡眠,等等。初中学生处在青春期,当前有关青春期教育的内容在初中生物教材中所占的比例极少,无法满足学生因身体和心理上快速而巨大的变化所产生的渴求。因此,生物学教师要结合学生年龄和接受水平,对他们进行青春期教育,让学生获得相应的知识,使学生顺利渡过青春期。

参考文献:

[1]关鸿羽,白铭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策略和方法[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