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研究性学习的成果

研究性学习的成果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研究性学习的成果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研究性学习的成果

研究性学习的成果范文第1篇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评价;效果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009―8097(2010)06―0048―04

一 引言

近年来随着高等院校的扩招与教学条件配置置后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在现有条件下改变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是目前广大高校教育工作者共同关心的问题。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改变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网络资源的即时共享与方便快捷无疑给学生开辟了一条新的学习途径,使他们获得了有别于课堂教学的个性化学习空间,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弥补常规教学的不足之处。

1 课程资源

信息化课程资源主要指数字化和电子化了的、面向大学教学活动的资源和信息。它是高校教育技术运用中最关键的软件资源,没有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高等教育的质量工程、课程改革的宏伟目标就很难实现。[1]

课程资源可以拓宽教学内容的范围,保证教学目标的完整性和丰富性[2],从而使学生能够不受传统教学模式的约束,灵活自主地进行专业学习。

2 研究性学习的作用和特点

基于课程的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课程形态,是为“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充分展开所提供的相对独立的、有计划的学习机会,是在课程计划中规定一定的课时数,以更有利于学生从事在教师指导下,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3]研究性学习从本质上说也是一种基于资源的学习。[4]

它的特点是学习的目标侧重于问题的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侧重于问题的开放性,学习的对象侧重于学生参与研究的自主性,学习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侧重于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侧重于学生之间的合作性,学习的评价方式的多元性等。[5]

3 研究目的

皮肤科是一门直观性很强的学科,理论知识必须与临床实践紧密接合。由于课堂教学多注重于理论知识的讲授,学生感觉乏味,接受程度低,因此有必要利用专业的课程资源,开展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加强学科纵深联系,拓宽临床视野,从而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实践应用。

该研究以皮肤科的网络课程资源为学习平台,开展了研究性学习活动,通过多种评价方法检验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同时找出影响学习效果的原因,促进教师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

4 研究中遵循的评价原则及其内容

(1)评价原则

发展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提高实践能力

方向性:对专业知识点的目标指向性

统一性和差异性相结合:教学效果有一致性,但学生的个体差异使评价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激励性: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不是判断学生的优劣

动态和静态相结合:通过评价结果促进教学方法的改进,使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2)评价内容

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能力和水平,获得学习活动过程个人评价

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的完成情况,获得学习活动小组完成评价

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获得测试考评分数

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所形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获得学生对教学方法的综合意见

二 研究实施过程

1 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评价研究、统计处理

2 研究设计

(1)研究对像

本校同一年级、人数接近、学习成绩水平相同的计划生育与生殖保健班(实验班)、社区卫生服务班(对照班)2个班进行研究比较。

研究实施前,比较两个班学生的基础课(药理学和诊断学)成绩均无显著性差异(p > 0.05)。

(2)实施环境

基于Web的多媒体网络教室和基于Web的综合电教课室。

(3)学习内容

病毒性皮肤病

(4)实施步骤

第一,对对照班在课堂讲授病毒性皮肤病2学时完成知识点教学;第二,不对实验班进行课堂授课。将实验班分为9个小组在基于Web的多媒体网络教室利用皮肤科课程资源进行2学时的病毒性皮肤病研究性学习;第三,要求实验班课后分小组提交研究报告。根据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综合同学间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结果,教师给出个人学习过程评价以及各小组学习完成情况评价;第四,学习完毕后,两个班级同时进行病毒性皮肤病知识闭卷考试。实验班在考试前20分钟填写调查问卷。

三 研究结果

1 以评价内容中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能力和水平”“研究性学习成果的完成情况”为总体指标,根据本研究的评价原则,依据教育技术评价研究方法对评价指标依次拆分为各单项指标并加权设计出“学习活动过程个人评价表”以及“学习活动小组完成评价表”,综合小组内他人评价、自我评价以及最终教师评价结果,经统计得到了表1、表2。

2 为了“评价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所形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评价本次研究的教学效果为设计思想,向实验班学生发放调查问卷56份,回收56份,问卷回收的有效率为100%。获得主要项目双向等量表(表3):

3 运用统计学SPSS软件对实验班、对照班的病毒性皮肤病知识单元测试成绩进行分析,获得表4、表5:

四 结果分析

1 通过2个班的测试成绩统计能够看出,实验班成绩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班。

2 从表4可以看出,实验班学生的测试成绩处于优、良的实际人数多于理论人数,说明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能较好地理解和掌握该知识点,总体测试水平较高。

3 在表5中可以发现实验班虽然平均水平高,但与对照班都位于不稳定状态的第一象限(平均水平高,但较分散,存在低分生),未能处于最佳状态的第四象限(平均水平高,且相对集中),说明并非所有学生都能接受这种学习方式,特别是差生的学习效果并没有得到提高。

4 从学习活动过程个人及小组完成评价表1、表2可以得知,学生的态度较为认真、积极,有一定的研究性学习能力,但实践技能不高,创新性没有展现出来。

5 根据调查问卷主要项目的双向等量表(表3)可以发现F2>F3>F1,学生对这种新的学习方式的优越性给予了肯定,但并不认同它的学习效果,因此不完全赞成采用这种学习模式。

五 结论

基于课程资源的研究性学习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习者的成绩。对于新的学习模式持有乐观的态度,在研究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活动,相互配合、团结努力。通过这次学习培养了他们进行科学研究的精神和专业实践的能力,同时,激发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对学生的学习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1 存在问题

(1)综合各项评价结果可以发现,实验班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动机较强,但有少数几个学生由于始终缺乏学习主动性,与其他同学成绩差距太大,致使全班不能处在最佳的第一象限,因此可以推断基于课程资源的研究性学习无法提高这类学生的学习水平。

(2)由于长期的传统式教育,造成了学生对教师的过分依赖,大部分学生是以完成任务和应付考试作为学习动机去做研究,学习兴趣不够强,学习过程中显得较为被动,未能真正体会到研究性学习的实际意义,严重阻碍了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发挥,在知识的扩展和提高方面未能获得突破。

(3)学生在课后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准备研究报告,这在学习任务紧迫的时候会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从而造成负面效应影响研究性学习的效果。

2 建议

(1)教师应对学科课程资源经常性地作一些调整和补充,不断丰富和更新专业知识,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学习与实际,迎合他们不断变化的口味,使其真正体会到研究性学习带来的巨大帮助,逐渐从“接受学习”向“发现学习”转变,自发地进行基于课程资源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促进自身创新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2)有针对性地给一些意志消沉、严重缺乏学习主动性的学生开展心理辅导,转变他们的学习观念,提高学习积极性,实现在教与学中师生地位和角色的转变,由“老师让我学”变成“我要学”,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

(3)传统教学方法以课堂教学为主,它的优点是教学过程较为简单,知识传授快,但学生的思维空间受到一定限制。而研究性学习在知识的扩展和水平的提升上优于传统教学,但会耗费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建议在教授一般性知识的时候采用传统式教学,在学习难点和重点知识时采用研究性学习。

参考文献

[1] 黄新民,董文军,张沁文.高校信息化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原则与方式[J].教育与职业,2007,(9):140-141.

[2] 李茂森.课程资源的教学论意义探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8,(12): 34-37.

[3] 何克抗,郑永柏,谢幼如.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98-199.

[4] 张新明,余继飞.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综述[J].中国电 化教育,2003,(3):20-23.

[5] 薛萍萍.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研究性学习”的文献研究综述[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6):8-10.

研究性学习的成果范文第2篇

1. 中学教学开设研究性课题的意义

1.1 什么是研究性课题

所谓研究性课题,主要是指对某些数学问题的深入探讨,或者从数学角度对某些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研究是多层面的活动,包括观察、提出问题、制定研究计划,用工具收集、分析、解释数据,提出解答、解释和预测,以及交流结果”。

1.2 传统教学的缺陷

传统的教学过程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这种单纯的“传授”与“接受”知识的形式。许多教师的数学教学停留在只进行现成的知识――数学结果的教学上,很少涉及知识的发生过程,满足于学生对知识的机械记忆和模仿解题,热心于“题海战术”,认为只要考好了分数就是教学的最大目的。教师认为,用外在手段(纪律、分数、升学等)迫使学生学习是最行之有效的措施,习惯于让学生严格按教材和教师自己的步调学习,不喜欢学生刨根问底和另辟蹊径。显然,传统的教学形式阻碍了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认识潜能和开拓精神,不能适应现代社会以创造性人才为目的的教育需求。

1.3 研究性课题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方面的作用

研究性学习一改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这种单向交流形式,为学生构建了一个开放的学习交流环境。教师再也不是知识的垄断者,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如社会调查、查阅资料、与同伴交流、亲身实践等形式)来获取知识。研究性学习主要是依靠学生的“自求”与“自得”来学习知识。孟子说过:“君子深造之道欲求自得。自得之,则居之安,则知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可见唯有经过自己的一番实践得来的知识,才能真正变成活的知识,才能内化为科学创造的能力。研究性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在活动中要学会从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提取、选择、重组信息;要亲身经历探索与实践的过程,获得大量的直接经验;要学会将本学科以及跨学科的知识加以综合,知道从哪里获取有用的知识,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干。研究性学习过程,可以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运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与成就感,激发学生自我提高的内驱力,享受“做”数学、“发现”数学的过程给心理带来的满足感与愉悦感,由仅仅追求知识的掌握转向探索、研究、综合、创造等多种素质的提高。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依照科学研究的过程来学习知识的,所以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收获是对科学研究手法的体验、理解与感悟,同时在与人交流、与人合作、社会实践等方面的能力也得到开发。总而言之,研究性学习将给学生在未来科学社会的学习、创造与生存带来终身受用的财富。

2. 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的作用

实践证明:研究性学习能否有效实施,与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指导的科学程度有很大关系。有人片面认为,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只要做一个发动者,其余全让学生放手去做就行了。其实不然,研究性学习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在课题制定、启发诱导、结果评估等过程中作出更多的努力。

2.1 科学制订课题

高中阶段的研究性学习不同于大学、科研机构的研究,后者视研究过程中有无新发明、新创造为检验是否成功的惟一标准,而高中阶段毕竟是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知识、能力都达不到科研机构的研究水平。研究性学习只是有别于接受性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有自主探索获取直接经验的能力。同时,在中国现行的高考制度下,升学压力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因此,脱离高中学习阶段知识要点的研究课题,对于学生而言,可谓“水积之不厚,其负舟无力”,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作为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年龄特点,尤其是现阶段学习的重点内容,精心筛选、反复斟酌,所选课题应做到便于联系已学知识,具有可接受性、探究性、开放性和实践性。

例如高一新教材的研究性课题“分期付款中的有关计算”,是在学生学完等比数列的知识以后提出的。这一课题便于学生独立地运用已有的数列知识解决问题,着眼于书本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具有“可接受性”。高二在学习完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后安排了“线性规划的实际应用”课题,这一部分也与日常生活中的大量实际问题相关,突出了“实践性”。而不同的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内容,用到的数据不一样,研究的结果就不一样,体现出问题与结果的“开放性”。再比如高一学生学过函数、方程、不等式知识后,可以研究商场的货物的销售量与季节的关系,家用洗衣机的用水量与衣服残留物的最优化关系等等。以上这些问题都具有趣味性和开放性,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参与进来。学生通过活动,可以体会到数学在实际问题解决中的作用,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的魅力,增加学好数学的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2.2 启发诱导,平等合作

在研究性学习的初始阶段,学生的研究可能是很稚嫩的。学生可能不知如何对课题进行调查、取证,如何收集资料、分辨有用的信息,也不会与同学分工合作,不会写作实验报告或小论文,这些过程都需要教师(有时是教师群体)进行指导。如小论文需要语文老师教学指导,有时一个课题涉及到理、化、生等各方面学科,需要主要指导老师做好协调工作。教师应该分工不分家,对学生的活动热情关心、积极帮助。而当学生一旦掌握了一定的研究问题的方法与技巧以后,随着研究的深入,可能教师的专业知识在学生面前也不占优势。比如银行的有关业务知识、商场的营销知识、生活中的最优化等问题,有可能教师的了解还不如作了大量调查研究的学生多。这时教师应放下架下,与学生真正像朋友一样平等探讨问题。这一时刻,谁优先占有这方面知识,谁就有优先发言权。教师应该体现出更多的人文修养,对学生充满尊重、欣赏,真诚地以学生为师,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以自己谦逊、好学的人格力量熏陶学生、影响学生。教师应该学会欣赏学生的成果,赞赏学生的探究精神,发掘学生的别才别趣,真正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心理的自由和创造的自由,从而种下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情感种子。

2.3 评估标准的多样性

研究性学习的成果范文第3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科 过程性评价 探究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性评价应立足于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它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评价,特别是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有较明显的体现。它以学生的学习阶段,至少为一学期的学习过程来考察,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着眼于学生的个体学习发展。近年来,笔者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一、注意观察,细心记录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任课教师要有意识地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并及时做好相关记录,为每个学生建立一个电子版的记录簿存放在教师主机上,期中、期末时进行分析整理。课堂表现重点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遵守课堂纪律情况,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与同学交流、合作的能力,是否有耐心克服困难,在课堂上是否有出色的表现、是否有创造性等等。

二、重复评价,有效激励

传统的评价以考试为主要方式,在有限的考试时间内很难考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很难考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而且这种终结性的评价不能及时有效地调控教育教学活动,不利于形成教学中的良性循环。在教学实践中要探索采取“过程性教学评价”的方法,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学习上有差异,应该允许一部分学生经过较长时间的努力渐渐地达到教学目标。因此,在每节课的考查中,应允许对学生进行重复考查。如果学生对自己提供的作业不满意,或教师对学生的作业不满意,学生可以申请或教师建议进行重复考查,使学生有再次学习的机会,激发他们克服学习困难的信心,从而使学生有效地完成学习目标,获得纵向和横向的发展。

三、过程记录,充实评价

现在各个学校都流行给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收录能够反映学生学习进步的重要资料。,如自己最好的画、自己最佳的作文日记,甚至是自己考得比较好的试卷等等。笔者学习了以后,有了这样的设想:在我们的信息技术课上也给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

学习信息技术课,就离不开操作,离不开交作业,那么如何将学生作业收藏呢?笔者在机房教师机上用Serv-U建立了FTP服务器,为每个班级建立了文件夹,再为每个学生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文件夹,设置了用户名和密码、规定权限。让学生每节课完成作业后把自己的作业上传到教师机上,还可以把自己发现的独特的方法用记事本记录下来,上传到自己的文件夹内。实践证明,这样做虽然繁琐了一些,但明显提高了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质量也有很大提高,甚至连课堂纪律都有了明显的改善,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笔者接着利用课堂时间,把一部分比较好的作业展示给全班学生看,一方面鼓励了这些学得较好的学生,另一方面为学得不太好的学生提供了榜样。学生普遍反映较好,都说在课堂上能学到东西。笔者还组织学生定期浏览自己的作业,使他们获得成功感,寻找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指出个别学生的学习方向,为因材施教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四、改进方法,促进评价

考试也是过程性评价的一个主要方式。传统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喜欢安排一些操作性的内容,让学生按要求进行操作,及时完成就定等级。笔者认为这样的评价方式比较单一,仅仅考查了学生技能的掌握情况,不利于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在学期末,可整理一些知识点用选择题和判断题的方式提供给学生,也可以从网络上下载,让学生来完成,并配上动画、声音等,如出现“你真棒”、“做对了,继续努力”等等。这样激发了学生参与考试的热情,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有效地防止了学生只会做不会整理知识的毛病。在设计操作性题目时,一般只规定学生利用某个软件围绕一个主题来创作。如学完Word后,教师可以给学生设置这样的考题:利用Word来完成一个学生小报。

五、综合评价,真实可靠

在学期末,为班主任提供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成绩时,笔者是按照这样的方式提供成绩:平时占20%,平时作业占30%,知识测试占20%,操作题占30%。通过这样的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其评价结果基本接近真实情况,从而真正促进了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按照过程性评价的思路,进行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教学评价的工作量比传统的评价方式会增大几倍,但是由于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知识技能水平,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1]邸亚珍 信息技术课教学及评价[J].考试周刊,2008(03)。

[2]杜庆松 浅谈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过程评价[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02)。

[3] “五精”帮你上好信息技术课[J].中小学电教,2008(01)。

研究性学习的成果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探索

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是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一活动的深化,满足学生在开放性的现实情境中主动探索研究、获得亲身体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需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与同事们的教学研究有关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有以下几方面的认识:

1、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的特点,是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学习过程,是师生围绕着解决问题共同完成研究内容的确定、方法的选择以及为解决问题相互合作和交流的过程。比如讲到概率定义的时候,我们按小组分发硬币,让学生亲力亲为最终探究得到概率的定义,使学生对于频率与概率的认识更加具体进而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不言而喻。同时在同一主题下,由于个人兴趣、经验和研究活动的需要不同,研究视角的确定、研究目标的定位、切人口的选择、研究过程的设计、研究方法、手段的运用以及结果的表达等可以各不相同,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为学习者、指导者发挥个性特长和才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而形成一个开放的学习过程。由于教学空间是开放的,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强调活动、体验

的作用。因而学生学习地点不再限于教室、实验室和图书馆,要走出校门进行社会实践;比如利用假期的时间可以让学生亲自去体彩销售网点研究中奖率,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到操场利用数学方法量出旗杆的高度等等。在问题探讨、课题设计、实验操作、社会调查等过程中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他们的思维方式从平面到立体,从单一到多元,从静态发展到动态,从被动发展到主动,从封闭到开放。

2、研究性学习具有研究性的特点,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习的内容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确定的研究课题学习的方式不是被动地记忆、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敏锐地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探求结论的自主学习的过程。因此,研究性学习的课题,不宜由教师指定某个材料让学生理解、记忆,而应引导、归纳、呈现一些需要学习、探究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由展示一个案例、介绍某些背景或创设一种情景引出,也可以直接提出。可以自教师提出,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自己得出结论。

3、研究性学习具有实践性的特点,研究性学习强调理论与社会、科学和生活实际的联系,特别关注环境问题、现代科技对当代生活的影响以及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性活动。同时研究性学习的设计与实施应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条件和可能。由学生自己根据实际需要,分组到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国税、地税等相关部门进行原始数据的搜集,通过对原始数据的分析、整理,建立一个数学模型。在研究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创新能力得到充分展示,使他们发现研究数学的乐趣,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是以改进学生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要目的。作为高中生,学习任务繁重、升学压力大,采用有效的接受性学习的方式,学习系统的知识,无疑是必要的。

总之,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是围绕着一个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而展开,经过学生直接参与研究,并最终实现问题解决而结束。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通过自主参与类似于科学研究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产生积极情感,激发他们探索、创新的欲望。

参考文献:

研究性学习的成果范文第5篇

【关键词】同城差级医院;检验结果互认;血清生化指标

【中图分类号】R446.1【文献标识码】A

2017年國家卫生计生委《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十三五”全国人口健康信息化发展规划的通知》,该政策提出健全检查结果互认共享机制的要求[1]。截止到2018年,区域检验中心增加到1275家,医学检查结果互认制度已见成效,但该制度尚不完善,还存在诸多问题。本研究对宜昌区域内三家不同级别医院相关指标进行检测并进行分析,为区域内各级医院间推行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提供理论依据,避免重复检查和卫生资源浪费。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1.1.1样品收集

本研究收集2017年3月至4月于三峡大学附属仁和医院就诊的患者血清,共30份,每份血液样品收集3份,分别送往同城三家差级医院(三甲医院宜昌市中心医院、二甲医院秭归县人民医院、二乙医院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的检验科检测相关指标,每项指标检测3次,取其均值比较不同医院之间检验结果的差异性。

1.1.2样品制备与送检

将收集的新鲜血清置于带盖且已消毒的塑料容器中,手工颠倒混匀10次,再用震荡混匀器2000r/min混匀2min,编号并分装于1.5mL的带盖塑料EP管中1.0mL,分3份,-20℃保存。分别送于受检医院,每家医院30份标本。

1.2室间质评方法

依照国家标准GB/20032301-T-361“临床实验室室间质量”评价要求用实验室能力比对检验(proficiencytestingPT)评价方案,以实验室检测结果在定值的允许范围内为符合。然后按公式计算实验室得分PT=符合项目数/所做的总项目数×100%。

1.3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处理,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各组数值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当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PT评价标准:得分≥80%为合格;PT得分<80%为不合格。

2结果

将取得的30份样本分别送至同城三家差级医院(分为组1、组2、组3)的检验科检测8种指标,每项指标检测3次,取平均值比较每个指标的组间差异,结果见表1-8。

2.1同城差级医院血清GLU检测结果

3讨论和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