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网课课程收获和感悟

网课课程收获和感悟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网课课程收获和感悟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网课课程收获和感悟

网课课程收获和感悟范文第1篇

一、让学生在有趣活动中感悟提高

一堂生动的课能让学生的收获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生动的课堂离不开和谐的课堂活动,只有在和谐的师生交流的课堂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和自觉能动性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而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离不开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因此,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的课堂里,可以将活动在适当的时机引入课堂,这种方法既为学生创设了主动交流的空间,又能够放手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新课程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我就在课堂教学中尽量为学生提供合作研究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讲到《可持续发展战略》时,我先组织学生学习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及受污染状况的相关资料,然后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确立一名负责人,引导学生调查并分析本地的水污染情况。通过调查,各组同学从不同角度搜集资料,确定主题,如:“河流的变迁”“饮用水状况调查”等,并进行讨论,交流,每个小组都要完成一份调查报告,全体同学共享学习的劳动成果。对于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可随时帮助学生解决。这种交流与讨论的活动,不仅使同学们在感悟中获得了知识,而且还真正体会到了主人翁的乐趣。

二、 让学生在吸纳收集中开拓视野

初中《思想品德》课作为初中生德育的前沿阵地,教师应该具有兼收并蓄,兼容并包的胸怀,吸纳其他学科的优势和特长,在选取、创建、完善教育资源的同时,广泛收集和采纳“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鲜活的教育资源,极大限度地激活教育资源的生命活力。可将语文课文、美文欣赏、新闻报摘等有选择地引入课堂。如现代女作家毕淑敏《谁是你的重要他人》作为心灵鸡汤一类的文章,对于帮助学生审视自己的人生成长历程,是大有好处的。这篇文章无论从文采上还是从事实的说服力上都是震撼人心的,将其引入课堂,对于解决“什么是认识自我”、“正确认识自我的重要性”的问题都大有裨益的。

还有国内外社会热点问题一直为学生所共同关注,开发和利用好时事热点往往能给思想品德课增添许多新鲜感,这也是思品课堂活力的一个源泉。利用多种有利条件如电视、报纸、网络等发动学生搜集社会热点,实行“课前五分钟新闻播报”,内容涉及重要新闻、社会问题、“焦点访谈”、“今日说法”等,这样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此外还可将科学实验操作性强的一面引入课堂。这样,既拓展了教育资源,又可丰富学生的课堂生活,对于互动性的增强也是大有好处的。我曾尝试着将“心理测试”、“科学实验”、“科学猜测”等想象空间强的文本进行改装,分段设置悬念,分层进行展示,让学生在头脑中完成实验和猜测,逐渐得出实验结果。最后再巧妙提升,结合课堂主题,顺理成章地达到“预设”与“生成”的有机统一。

三、 让学生图文欣赏中拓展思维

兴趣是学习的第一任老师。初中思想品德新教材最大的特点是图文并茂,生动而又通俗,这能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但有时也会“喧宾夺主”,学生只注意图画而忽略了文字和知识。因此在图文并茂的新教材面前,教师引领学生所进入的课堂教学要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应充分挖掘教育资源。教师应针对教材特点,在教育资源的呈现方式上,更符合中学生的心理需求,在丰富视觉感官,冲击视觉感应等多方面多给予关注。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本中某段文字的理解,绘制成图画变成课本插图。有必要的话可以汇集成班级《课本插图集》。让学生在看、读、说、写、画的过程中,对课堂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

在思想品德课堂上,学生往往在快乐中接受道理,真正达到“润物细无声”、“教育无痕”的目的。将漫画书、口袋书、卡通书、美术作品、摄影作品图片等资源引入课堂教学,它们内容轻松,图画夸张,故事情节吸引人,可乐逗趣,令人捧腹又发人深省。

如在讲“情绪万花筒”时,将达·芬奇著名油画《最后的晚餐》展示出来。在分析画面中的人物惊恐、愤怒、怀疑等面部表情、神态以及手势、眼神和行为的同时,告诉学生,人的情绪是丰富多彩的。漫画的最大功能是留有许多的空间让我们去联想,在夸张、讽刺与幽默中感悟、明理。在具体操作中,我们采用说漫画、画漫画、展示漫画、给漫画取名、给漫画增加对话、根据漫画写故事等激活课堂,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

网课课程收获和感悟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18.111

结合初一年的教学实践和思考,笔者对高效课堂有以下几点看法。

1 抓源头,做好“研课”是高效课堂的关键一步

如何实现课堂教与学的高效,是最近一线教师的热门话题。华东师范大学聂幼犁教授指出,首先要解决:为何教,教什么,怎么教。高效的教学应是用最浅、最容易方式,让学生理解知识,怎么获取历史知识的过程,因此他提出富有启发意义的“深入才能浅出”的观点。

一线教师更在意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过程与成效。在进行初一的历史教学时,备课先研读课标整体了解中国古代史的教学知识点和能力要求。对初一学生的能力要求是侧重历史素养的培养:历史的时空观念、识读历史图表、正确计算历史年代,阅读普及性的历史读物、了解传说、故事、演义与史实的区别。如七年级第3课《中华民族的祖先》重点让学生了解历史传说与史实的区别。知道历史传说的一定价值。第5课《夏商周时代的社会》教会学生计算历史年代,阅读史料和观察《宗法制示意图》。第6课《商鞅变法与社会革新》重点识读《战国七雄形势图》《都江堰示意图》。对初一情感教育突出: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并尊重和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增强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七年级在综合单元最明显。如七上第五单元古代科技与文化。让学生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与精深。因此三维目标在不同的课中,分量可能是不同的,有的课教育性强一些,有的课知识性强一些。因此围绕课本,参考教参,确定本课的主题思想,考虑要突出渗透什么历史观,价值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放在什么部分,将采取什么教学策略来实现。这过程很像建楼房的框架。

2 重教学设计与实施是落实高效课堂的具体实施过程

2011版新课标实施建议中强调:教师在“过程与方法”方面一定要切实重视,因为无论知识的达成,能力的培养,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生成,都是要通过过程与方法实现的。教师要改进教学以促进学生学习,教师的教学改进是为学生学习改进服务的。

在确定教学目标之后,进入教学思路的设计,理出一课的教学主线。如七上第11课《统一国家的巩固》理出“汉武帝文韬武略,大国之崛起”为主线,理由是汉武帝在位时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中华民族也被称为“汉人”。教学设计中突出历史教学特点。对教材进行整合和补充以丰富课程内容,做教材的延长性。第一,导入设计方面,根据每课教学内容确定导入方式。其方式是灵活多样。如果教学内容较多,采取直接引入,避免占用过多的时间。如果教学内容较少,可考虑创设历史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到历史上出现的矛盾、纠纷,从而产生了解历史和探寻历史的愿望。如七下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可设计唐太宗出巡蒲州对刺史赵元楷的批评引入或调查学生“你对唐太宗知多少”让学生讲述。目的在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或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第二,重视课件的制作。多媒体的运用能较好实现教学手段的多样化。通过丰富视频、音频、图像等资料。有利于浅化历史因过去性,抽象性难理解的问题。我校今年建成高效课堂的历史用室,摸拟历史文物博物馆和安装触摸屏电子板,可以与远程网络对接。使历史教学更好与现代技术的结合。

3 勤于反思与修改推动高效课堂实施得更好

也许通过精心准备之后,信心满满进行教学,才发现教学漏洞或不足,需要改进。

第一,准备材料太多,因为主观认为一些资料不错,舍不得删掉,还有图片过花俏,结果出现喧宾夺主的现象,把重点知识内容冲淡了或导致学生兴趣点转移了。

第二,由于初一年学生刚接触历史课程。学生不会做笔记,不懂得如何学习。要教会学生做笔记,阅读教材,抓住关键词或中心语,学会初步的史论结合。由于每周两节课,两课会隔几天才会上,新的知识很容易忘。因此每课用五至十分钟进行复习巩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是建立在对知识的正确获取并得到满足感。

第三,知识点的讲解的顺序有不太合理。课件的版面要先提出问题或设疑问,让学生回归书本思考找作案或讨论,再呈现出知识的内容及内在联系,并讲解引导。最后小结归纳。比直接呈现教学内容效果更好。因此要做细致的课件修改。

第四,运用课件教学老师往往发现教学进程较慢。因为老师补充较丰富的图片、史料、视频、音频等内容,会占用较多教学时间,而且播放过程中要配合适当讲解。注意不要忽视讲故事和讲述历史细节。因为历史细节是历史的灵魂。“知难才能知不易”才能理解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历史人物的选择与作为。如讲述的精神,只有通过数据和故事的讲述才能打动学生,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专家建议每课课件的页面制作不要太多,建议在十五至二十张,资料要尽量精选。

第五,学生一课学完后有收获吗?学生往往对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同一历史时期历史事件的横向联系、历史发展的因果联系,较难理清。因此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思维的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据对学生的问卷调查。有学生建议每课最后留5分钟,让学生对本课疑问进行提问,这是很好的建议。往往老师对教学时间的控制无法很准确,对此可改进办法,与可移到下一节课。

网课课程收获和感悟范文第3篇

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时展、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对未来人才素质的需要。对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和看法。

一、活用教材,优化资源,提升科学素养

科学课程的实施,离不开充足而丰富的课程资源的支持,我们要结合科学教材的内容,活化教材,优化教育资源,为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提供外部资源。我们首先要挖掘校内课程资源,特别要加强科学专用教室的环境建设,包括实验仪器、学校图书馆、校园网及其他教学设施。通过这些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欲望、探究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教师应积极开发的教学素材,如教学材料、实验方案、教学论文、课件、图片、学生优秀作业和小论文等,使之形成资源库,在一定条件下逐步实现资源共享。

同时,要敢于走出课堂,充分利用校外课程资源,包括:河流、农场、田地、各种动植物,社区活动中心、街道、开发区、工厂等。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独特周边环境,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好校外课程资源,可以增加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为学生今后真正的科学探究奠定了基础,也为学生提供了接触社会的机会,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了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推进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

另外,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我们开发和获取教学资源的渠道更加丰富和便捷,信息化资源进入课堂也使我们的教学更加生动活泼、贴近生活。我们还要通过网络收集信息、利用计算机制作教学课件,都是开发并整合教学资源的活动。在科学课教学中恰当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有利于学生认知构建和探究体验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质疑、探究、合作、创新等科学素养,提高科学课课堂的教学效率。

这样,以教材为依托,整合、优化教育资源,给学生培植科学学习的沃土,给学生的科学学习开拓更为宽广的时空,为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奠定基础。

二、关注实践,亲历探究,提升科学素养

学生是天生的探究者,他们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始终没有停止过探究。学生是生活在千姿百态的现实世界中的,他们的学习生活与气象万千的世界是一个和谐的整体。我们教育者所要做的,不过是促使儿童天生的探究能力不断提高和完善,促使儿童从自发的、不成熟的探究走向科学的探究而已。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不是简单地通过教师的讲授就可以实现的,其中科学方法与能力、科学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往往通过学生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中体验与感悟。所以,教师要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亲自探究的机会和平台。

在科学教学中,探究性活动很多,教师要善于引导和鼓励学生在探究中去思考、去发现、去创造,这种引导和鼓励无疑为学生深入地探究注入了活力。因为探究既然是一种探索性活动,走的就一定不是别人走过的路,它往往有一定的风险。对此,教师应该有足够的认识:一方面,教师要充分肯定其探究精神,鼓励学生大胆探究;另一方面,在学生的探究出现障碍或然后失败的时候与学生一起分析原因,并鼓励学生尝试进行新的探索。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活动的实际需要灵活地转换角色,创设适合于学生自行探究、激励学生勇于探究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以最佳的情绪参与到研究活动活动之中。对学生的探究活动,教师还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多“看一看”,认真“想一想”,互相“说一说”,动手“做一做”,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题作用,开发学生的情感潜能、思维潜能、操作潜能,激发学生创新的火花。

三、课外延伸,拓宽途径,提升科学素养

科学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而小学生对科学的探索是无止境的。科学探究不是随课堂铃声为起止的,科学探究是以问题为核心,去点燃学生课前、课后持续探究活动的激情,体验探究的乐趣。因此,在学生已理解了一定的科学概念、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之后,教师更要重视引导学生灵活地应用已有的知识与技能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去进行一些新的或较深层次的探索,这是学生从学习知识到灵活应用知识的一个深化过程,也是一个知识有效迁移的过程,更是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品质不断得到提升的过程。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课外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有益于拓宽学生的实践和创新途径,有益于深化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和提高。

(1)拓展知识,学以致用。在学生实施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大胆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从而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在一项(或一段)探究结束之后,教师应该让学生接着讨论后续探究活动所需要的材料、知识等,为后续的探究学习做好准备。这样一来,学生的科学学习就会实现自主互助,学以致用,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循环往复,效果显著。我就把这几个问题作为这节课的拓展活动:利用同种器材,在不同的天气,不同的地方做同样的实验,相信你能解决以上问题,会有更多的发现。这样,学生的自主互助探究会继续进行下去,学生的探究学习也会持续发展下去。

(2)学会观察,进行研究性学习。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大自然及各种生活现象,开展各种趣味十足的研究性学习,学会观察、发现、探究、积累。如:观察校园里的植物,研究神秘的星空,关心天气变化,调查沙尘暴,发现温度计的秘密等等。

网课课程收获和感悟范文第4篇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这里指出了达到“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目标的重要前提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过程中,密切品德课堂与生活联系,创建生活化的品德课堂,让课堂融入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改变抽象化、空洞化的说教式的课堂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学生个体的情感需求,激励学生去生活、体验、经历,敢于开拓生活视野和生活内涵,在追求美好生活中提升自己的生活境界,培养良好的个人品德,获得自身的健康发展。达到这样的要求和目的,必须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加强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

一、立足生活,制定学习目标

现代生活教育理论认为,教育即生活(陶行知)。教育应服务于生活,通过教育使学生学会生活,体验生活的快乐。教师要发挥创造性,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立足生活,制定出具体的、层次不同的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目标要讲求“近、小、实”,贴近生活、联系实际,尤其要着眼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和新世纪的需要,着重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基本素质,如:创新精神、竞争意识、诚信观念、民主意识等。

例如,在设计《我成长的故事》一课的教学目标时,我联系生活实际,创造性地把学生自己的生活照片引入课堂。这些照片记录着学生的生活经历,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学生特别熟悉。看照片,回忆成长经历,今昔对比,会让学生感悟许多道理:我们在不断地成长,爸爸妈妈也在一天天变老,我们的家庭与生活环境也在一天天变化……要感恩,要珍惜时光,要热爱我们的家……一节课下来,学生自己成长的故事历历在目,其收获与长进远远超出了一张照片与一个课时的价值。

又如,在教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材中《我会做的事情》一课时,我首先播放父母对孩子抚养、学习等方面的录像,接着把收集到的小衣物等孩提时代的东西展示给学生,以此引发学生对爸爸妈妈关心自己成长的回忆,然后要求学生在爱心卡上写下自己对爸爸妈妈说的话。这一活动不仅是一种道德生活的体验,更是一种亲情和人格的养成过程,从而深化了学生的道德认识。

二、联系生活,确定学习内容

实践证明:教学内容越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道德观念就越容易被学生认同、接受。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赞科夫这样说:“如果真正的、广阔的生活冲进教室的门而来到课堂上,教室的天地就开阔了。”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认为:“学习的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我们应该抛弃那些学生不爱听,老师不爱讲的沉闷说教,而让社会生活走进课堂。《品德与社会》教材中开设了许多来自生活的课题,如:《我来画棵家庭树》是讲关于家庭关系的,《我会做的事情》是讲劳动生活的,《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是介绍各种社会职业的。这些丰富多彩的课题来自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学生们最熟悉也最感兴趣的题材。当然,教学这样的课题,还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切实关注身边的事物。例如,教学《我的家庭》这一课时,我事先要求学生们画好自己家的平面图带到课堂上来向大家介绍。结果课堂气氛十分热烈,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都以能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家为荣。尽管那些平面图画得歪歪斜斜、千奇百怪,但孩子们爱家好客的热情却确确实实地被点燃了。由于教学目标的转变,即由教授学科知识转变为以知识为切入点,回归生活,这为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准备了前提。

长期以来,品德与社会课缺乏吸引力,就是由于教学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它不仅使学习活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隔离,也与学生长远发展相去甚远。在教学中,教师不应把理论或对某个问题的看法、感受传授给学生,而应充分挖掘生活素材,设计导致学生自己产生某种体验、理解的思想“碰撞”,让这些“碰撞”去产生它的必然效应。一些知识、本领,并不是在课堂上学来的,那么,都是向谁学的呢?通过密切联系生活的课堂实践,学生会自然地总结出:我们可以向家长、亲戚、司机、老师学习,可以从网上、书本上学习,还可以通过旅游、活动自己体会得到知识。这样还可以启发学生做有心人,养成留心观察的好习惯。

三、贴近生活,选择学习方式。“一言堂”“满堂灌”是陈腐的教学方式,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中必须改变学习方式,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此,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必须向社会大系统开放,向新生活开放,把课堂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同时必须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中增加生活实践的活动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做人,学会生活。

首先,教师可以抓住学生在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组织讨论、展开合理的想象。例如,《品德与社会》的教材大多都是以图片的形式呈现,文字很少,如何将几张图片上成一节生动有趣的课呢?那就要求教师正确把握和重组教材。例如,在上《在邮局工作的人们》这课时,我利用“邮局工作人员的一天”引入,通过了解邮局工作人员的一天中所做的事,使学生认识到邮局工作人员的任务及工作的艰辛,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思考与表达,师生相互启发,就能变单向灌输为双向交流,教育的目的也就水到渠成了。在《农产品的家园》一课结束后,我与学生们一起做起了黄豆发芽的实验。由于我自己对豆芽的生长也一无所知,于是我就与学生们每天交流各自种豆芽的发现与心得,还提议比一比谁的豆芽长得最棒。这一提议激发起了学生的好胜心,每天都有学生在班里宣布发现了更好的培育方法。看着他们在那里争辩吵闹,我的心里高兴极了,因为学生已经学会了如何去探索和研究,他们将来一定能在生活中获得真知。

如果具备一定的条件,开展情景模拟也是一个很好的贴近生活的教学方式,譬如去年我们学校举办的逃生演练就紧扣安全这个生活主题,以接近实战的演练形式传授给学生自救的生存技能。这样的教学效果比起单纯的书本讲解更易深入人心。

其次,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让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例如,《城市社区》的第二课时,请学生走进社区去探究考察公共场所和设施,并将自己的考察所得绘制成社区地图,学生交流探究成果及过程中的收获和体验,在实践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观察与思考,学会生活。

最后,抓住契机,在丰富的社会背景下引导学生适当参与社会生活。学生在学习品德内容时,感觉离生活很远,不感兴趣。例如,学生对社区工作基本没什么接触,所以在课前,我让学生先做个小调查,调查自己家中曾经遇到什么困难,是通过什么途径寻求帮助解决困难的。课堂上通过交流,让学生了解到为我们的社区生活提供帮助的各个机构,例如:物业公司,街道派出所,业主委员会,社区服务中心等,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引导学生参与社会生活,提升了学生对生活的主动参与意识。

四、丰富生活,拓展学习空间

《品德与社会》教材体裁多样,内容丰富、针对性强,富有启发性,课文中设置了许多学生广泛参与的活动环节,其目的是着眼于学生道德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作为教师,在课堂上要根据课文内容,利用多种活动,对学生放心、放手、放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活动的主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还应注意组织丰富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生活,拓展学生学习空间,扩大教育的效果。例如,在教《幸福的家庭》这一课时,怎样激发学生更多地了解爸爸妈妈,更爱自己的爸爸妈妈,更爱自己家的情感呢?我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作业,引导学生丰富生活,拓展了学习空间。

首先,课前调查,激发学生爱家的情感。在课前,我布置学生注意观察周围生活环境中你最爱去什么地方,找出你家的全家照,说一说你们一家人平时都做什么?这样为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奠定了基础。

其次,组织多种课外活动,形成爱家、爱父母的行为。组织学生编舞蹈、唱儿歌《我的好妈妈》《爷爷年纪大》等,要求学生回家演唱给家长看,或与家人一起演唱,要求学生把这些活动过程写下来准备在班里交流。

第三,组织交流活动。让学生在班内介绍一下自己幸福的家。交流过程中,学生情绪高涨,兴趣浓厚,深化了主题:我的家、你的家、他的家都是平凡的家、普通的家。全家人一起游戏,谁生病了,大家都着急、担心,因为我们是一家人。我们爱自己的家,爱家里的每个人。不管怎样,全家人总是互相关心,互相惦记。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知、体验和感悟,他们对生活过程体验得越充分、越细腻,感悟得就会越到位、越深刻。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找准教材内容与儿童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充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在回顾生活的过程中,深化道德认识,激发学习兴趣;我们还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过真实的生活,让他们在感受、接触、正在过着的生活的基础上,去体验更有意义的生活,受到真实的教育。

总之,《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方式要尽可能地贴近生活,让课堂融入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使学生的学习从生活中来,体验生活,到生活中去适应整个社会,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品德。

参考文献:

网课课程收获和感悟范文第5篇

【关键词】音乐美育;教育教学;全面发展

音乐是一种艺术。21世纪,在社会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下,高校各个学科门类间呈现相互交融渗透,培养全面发展的素质人才是大势所趋。音乐教育是美育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塑造学生积极健康的人格、良好的道德品行、高尚的情操情怀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音乐美育的界定

作为高校,要打造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全方位人才培养体系,就要满足广大高校大学生对优质丰富美育教育教学资源的期盼,弘扬我国优秀的中华民族精神,强化普及艺术美育教育,形成课堂教育教学、课后活动实践、艺术文化氛围、舞台作品展演四个方面为抓手的高校艺术美育教育推行体制机制,增强艺术氛围,引领学院发展潮流,真正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感悟音乐,体味生活。(一)什么是音乐教育。音乐是由有规律的乐音相互组合所构成的,诉诸人的听觉的艺术形象,表情达意,反映社会生活,传达美好愿望。“音乐教育是连接音乐和教育的桥梁和纽带。音乐教育是集知识文化教育、艺术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美育等于一身,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音乐文化艺术继承与发展的重要基础。”综上所述,音乐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无论是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培养,还是专业知识的架构、艺术素养和陶冶情操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二)学生特点分析。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各种思想文化激烈碰撞。网络的迅速传播拉进了人民与世界的距离,同时铺天盖地的网络讯息,包括消极和极端的言论或视频也有可能在网络上横行。在大学生三观树立的重要关口,潜移默化的舆论氛围就可能给大学生的心灵和成长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加强学生在道德情操、思想品德等审美教育方面的培养,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建立乐观向上、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在学生一生的发展过程中都显得尤为重要。(三)打造音乐美育“双线”通道。为突破传统的音乐教育教学模式,要在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上,构建音乐通识教育与学生个性发展相结合的线上线下“双线”通道新模式,推进美育课程教育教学改革,在传统教育教学的课堂模式基础上,寻求多种途径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成长需求。教师利用超星学习通、钉钉、腾讯课堂等线上教学平台,创建线上课程教学通道。同时,重视过程性的学习成果,运用翻转课堂等让师生、生生之间进行充分的分享和交流,改革课程教学考核评价机制的评价标准,以满足当代大学生成长发展的个性化需求。

二、音乐美育和音乐教育的关系

“美育,是以艺术美和现实美为教育手段,以塑造完美人格为终极目标的一种审美教育。”美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进程中有着培养学生的心灵美、行为美等陶冶情操的作用,这一作用同样也是音乐教育的最终美育目标。(一)陶冶情操。美育的本质特征是情感性。美育作用于素质教育主要在于“情感”两字。关于音乐教育在实现美育中的重要作用,我国近代教育家王国维曾提到“美育者一面使人之感情发达,以达完美之域”。美育凭借其陶冶情操、养性抒怀、高尚纯洁的深刻体验,有效地提高人们的创造价值和精神境界。(二)打造人生。在美育教育中,人作为情感动物,运用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等美育手段,运用多彩丰富的娱乐方式,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学会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打开大学生校园生活的新局面,潜移默化地通过美化学生美的心灵,进而美化人生。(三)增强审美。作为一种高级精神活动而存在的审美,人的主观意识起着决定性作用,有无正确的审美意识,是衡量一个人区分是非善恶、美丑的重要尺度。因此,利用“双线”新通道的教育教学新模式,鼓励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是塑造学生完美人格品质的关键,这也是审美的终极教育目的。

三、音乐美育的培养与打造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加深,重视程度不断增强,在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加强对音乐理论的实践应用能力,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促进美育与音乐教学融合,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音乐审美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一)大学音乐美育主要阵地。课堂教学作为学校对学生教育的主要阵地,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当今的素质教育,除了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之外,“第二课堂”等多种阵地和教学模式的创建,能够让学生快速参与其中,提升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兴趣,满足学生对音乐美育的个性化需求,美育教育也得以逐步向远处延伸。(二)学生的培养方法。首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接触多元化的音乐知识理论,构建完善的音乐知识体系,强化自身创新力和想象力,学会在有限的知识体系中创造无限的创新力。其次,使学生全方位感受到作品中潜在的良好道德思想与品质,有效释放心理压力,合理宣泄负面情绪,感受音乐作品的德育作用,辅助学生培养高尚情操,推动高校促进道德教育发展。最后,通过音乐舒缓情绪、释放压力,结合音乐疗法,让学生身心愉悦,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维持学生身心的平衡状态。(三)高校教师的培养。名师出高徒,无论是培养学生的三观还是审美能力,一位优秀的高校教师对学生的培养和学校的发展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高校教师该如何培养呢?一是思想观念的转变。创新音乐审美教育思维,有效发挥审美教育意义,提高教师个人素质的培养以促进带动整个教育教学队伍更好地教书育人,培养学生充分感受现实美和艺术美的能力。二是突出美育的中心作用。注重高校音乐课堂中美育的可持续发展,以主修课和选修课为主要课程模块,社团活动模块加以辅助,建立以美育为中心的科学音乐美育体系。三是因材施教,因时施教。根据音乐专业不同的教育教学理论,制定和编写通俗易懂、结合学生实际的音乐审美实践课教学内容,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反映当代艺术观念和社会审美特征,注意音乐的即时性。

四、音乐美育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体验,是音乐审美教育的本质特性。只有美的艺术,才能让大学生在学习中融入音乐作品,调动学习热情,获得美感体验。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感受音乐中的人物美、景物美和意境美,调动学生的积极想象,让学生在个性化品读的过程中掌握音乐的意境,鼓励学生积极交流分享,促使学生将对音乐的审美理解表达在情感中。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从对作品的体验和欣赏中把握音乐和感知音乐的美。(一)大学音乐美育教育的途径。通过艺术家分享、专题讲座、专场音乐会、周末音乐沙龙、个性化工作室、知行讲坛等丰富多彩的形式,给学生创设高雅而浓郁的艺术氛围,让学生走在音乐的最前沿,了解并掌握即时动态和信息,感受多元特色音乐文化,从而开阔视野。(二)音乐教育对大学生的美育意义。一是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将理论和实践巧妙结合,让学生感受不同体裁和风格的作品,认识和辨别不同的艺术形象,培养艺术情怀、拓展文化视野,汲取实际的精神力量。二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音乐之所以感人至深,是因为其传递着人们对于不同生活体验的真情实感,因此音乐是人们表情达意和丰富情感的重要媒介,熏陶学生从“小我”到“大我”,“小家”到“大家”的思想观念的转变,关注小事、关注热点时事,培养坚定的爱国信念和民族意识。三是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跳出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习惯圈,学会倾听、学会接纳、学会集体和团队的力量,随时调整自己的状态以适应群体活动。(三)大学音乐美育的教学成果。第一,通过有组织、有纪律、有计划的课程安排和沙龙、音乐会等多种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总结经验收获,培养学生自己创造现实美和艺术美的才能和兴趣,缩短学生和高雅艺术间的距离,充分感受现实美和艺术美。第二,在理解作品深刻内涵的基础上,在艺术歌曲的聆听、指导、修正和实践中,体会音乐之美。第三,筹建学生音乐志愿服务工作小组,“人人有活干、人人有激情、人人有责任、人人有收获”,提供广阔的施展艺术才华的平台,充分发挥学生所长,锻炼和展示其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到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刷新并增强个人存在感和获得感。

五、结语

本文根据大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大学音乐美育教育教学模式,研究音乐教育对学生潜移默化的作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育与引导相结合、普遍性与个性化发展相结合,引导学生提高全方位的音乐感知力,从而使其对艺术、科学、生活产生正确认知,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艺术鉴赏水平,这对于其他学科来讲,有着无可替代的特定作用。在未来的研究发展中,将进一步结合超星学习通、大学生慕课、学而思等线上云平台教育,完善资源配置,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音乐美育教育需求,搭建适应新时代大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混合式大学音乐美育教学新模式。

参考文献:

[1]李疏贝,张天骄.新时代高校美育的问题辨析与发展路径[J].高校辅导员学刊,2020,(04):36-41,46.

[2]丁玲.新时代下高职院校美育教育现状及改善对策[J].戏剧之家,2020,(20):175.

[3]颜佳玥.关于提升大学美育课程有效性的教学策略研究[J].大众文艺,2020,(14):20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