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微元法的基本原理

微元法的基本原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微元法的基本原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微元法的基本原理

微元法的基本原理范文第1篇

1 医院“以人为本”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

现代医院管理理念要求管理者把握好“以人为本”的原则,重视员工的生理、心理等方面的需求。为达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管理者要重视员工的个人需要,加强人才选用、人才培养、人才保障等工作机制,为医疗人才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通过对员工需要、行为及动机的研究,采取合理措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他们的发创造力,才能实现管理的高效益。将医院发展战略与医务人员的个人发展目标进行有机地结合,对保持医院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贯彻和加强“以人为本”的应用。

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以人为本”是指把人才作为医院发展中的首要因素,并强调以人才的开发、应用和管理作为管理的核心内容。通过全面的医院建设和人才开发,充分调动起医院人才的积极主动性以及创造性,从而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2.1 建立 “以人为本”的现代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传统的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主要以人事行政管理为主,不能对相关制度进行修改,无法从根本上为医院员工提供优质的服务,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才能力的发挥,不利于医院的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的现代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是把人才的合理利用放在最重要的地位。通过对人才的培训、考核等满足人才的需求,建立一种科学、完善、能够持续激发人才工作热情及创造力的环境[1],不断提高医院人员的能力并发挥其自身价值,从而达到提高医院竞争力和持续发展的目的。

2.2 以员工为本 实现人才资源优化配置 营造医院良好氛围。

从思想上重视、信任和使用人才,加强沟通,强化医院文化建设,满足医院人员生理需要、安全需要、自尊需要、社会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在管理工作中把人的因素作为首要因素和核心因素,通过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挖掘医疗人才的潜能来放大管理效能。

可以通过一系列举措,如每年安排职工体检、开设院网、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节日慰问、生病探望等,塑造良好的医院组织文化氛围,增强员工的向心力及凝聚力,形成良好的团队精神和医院文化[2-3]。同时建立高层次人才优待制度,着力优化开放聚才、竞争择优的良好环境,确保医院人才队伍的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2.3 重视医院人才培养 建设专业技术人才梯队我院非常重视对员工的培训。为不断提高专业。

技术人员的能力,对员工进行了综合性的培养,不仅提高了其专业技术水平,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1)对住院医师进行系统的、规范化的培训,适当安排见习医师在各个科室进行轮转工作,有效提高了见习医师的临床基本功。

(2)鼓励医疗人员积极参加各种医学继续教育,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3)根据医院及个人发展需要,选派优秀医务人员到上级医院进行相关进修学习,不断增强不同专科医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同时也能够了解本专业的最新发展动态,有利于医院医疗技术水平的更新和开发。

(4)在适当时候邀请院外专家教授来院指导相关科室医疗工作和讲学,选派优秀医务人员参加各类学术性会议。有利于了解各专业最新的发展动态,同时鼓励科研创新,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5)医院不断探索能适应新时期医院发展的人才任用机制,公开选拔学科带头人,制定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规划,为每一名医务人员积极创造学习和晋升的机会,开辟广阔的发展空间,满足员工对自我价值表现及事业发展的需求。不仅可以有效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发创造力,而且还可以增强医院的凝聚力和竞争力,促进医院的不断发展,进而达到最大限度激发员工工作热情的效果[4]。

2.4 建立科学的医院绩效考核体系。

医院绩效考核体系有利于医院管理水平的提升和医院公平竞争人才机制的建立,能有效调动起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通过建立特定的考核机制,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公正操作,公开考核结果,量化表彰以及奖惩条件。为员工建立有效的约束和激励机制,以提高个人绩效,有利于增强共识、促进沟通,从根本上实现以人为本。

微元法的基本原理范文第2篇

岗位目标就是本科大学生对于自己将来从事的职业岗位在本科就读期间的规划目标,包括本科生在毕业后要从事的职位,在这个岗位上打算有什么发展,需要学习哪些知识,需要什么技能等。对于这些岗位目标大部分的应用型本科院校都为学生配备了职业导师。

职业导师不同于高校的传统教师,为学生提供不是传统的讲授课程,而是采用多种方式为学生授业解惑。导师是由各学院(部)安排教师为本学院(部)大学生提供职业指导,学习辅导等方面咨询服务的老师。职业导师的工作目标是: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教育和引导学生准确把握国家就业政策,认清就业形势,及早做好职业规划;促进毕业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促进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提高。职业导师的服务内容主要有:职业规划、职业咨询、专业能力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提供顶岗实习或就业方面的信息等。旨在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自主思考,判断和决策能力,辅导方式根据不同学生、不同问题,通过不同的方式展开,方式灵活。一般来说,每位导师负责3~6个学生,按学期制定并完成所带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计划,由学校进行考核。这项制度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为大学生的就业提供了个性化的服务,促进了学生的就业,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实用的人才,所以对这一制度进行深入地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

一、设立基于目标岗位的职业导师的必要性

职业导师的概念在西方已经有相当长的发展历史,是指为被指导者提供指导,训练、忠告和友谊的个人。职业导师需要专业的知识(knoeledge)、正确的态度(attitude)、熟练的技巧(skill)、良好的习惯(habit),职业导师的工作核心是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作好职业规划,即学生为何来应用型本科院校学习,将来的主要发展方向在哪里,自己设立的学习目标是什么。职业导师对学生的辅导法则主要有:感同身受,创造信任,引导问题,给予建议等。

我们知道,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普遍是在高考成绩不太思想,综合素质一般的学生,他们在数量众多,就业压力大,如果没有职业素质课程的辅导,仅仅通过传统的大学教育和专业课程的学习,在现在的社会中不具有竞争力。而职业导师通过职业素质课程的讲授和日常生活中与学生的接触,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状况,掌握学生动态,在学生中建立较高的威信,使学生信任和依赖,在学生毕业时能够较好地配合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完成就业工作,提升就业满意度。职业导师的指导不是短期培训,也不是专业知识提升培训,而是要通过长期的教育,培养出优秀的、具有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竞争力的学生,那么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引导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的最初阶段建立最初的求职心态和职业观并能有效的掌握学生的心态对提升就业满意度就是职业导师不可或缺的工作。

职业导师要完成课程开发、授课、学生活动、宣导等工作,需要和其他教学老师有较多沟通,对专业课程有较深入的了解,在授课或指导的过程中才能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还需要配合学生处的工作,对学生进行就业辅导,引导学生走出择业心理误区,排除心理障碍,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更需要和当地企业配合,这样才能使学生有能力适应企业的需要。

职业导师一般不是以知识的传授者自居,教什么就让学生学什么,而是需要进行适当的角色转换,即由“教学”变为“导学”,并做好学生选课的指导与服务,使学生充分发挥潜能,激发兴趣,从而使他们更好地将所学的知识内化为自身素质,还要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搭建学生与企业沟通的桥梁,消除一些当地企业在学生心中的副面影响,拉近学生与企业的距离。

基于目标岗位的职业导师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着巨大优势:

1.职业导师制集双向、互动、参与式教育于一体,使教书与育人得到教好结合。本制度的施行,拉近了学生与教师的距离,形成了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学生面对教师的机会大大增加,教师指导和启发学生的机会也大大增加,师生间可以较方便、及时地就生活中碰到的现实问题进行对话和交流,创设一种“教”“学”互动的宽松育人环境,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的目的性,激发专业兴趣,同时也激发教师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促进了教学工作,使教书育人真正落实到了实处。

2.充当“连心桥”,使院、系的教学和管理具有了针对性和前瞻性。一般情况下,管理教师面对上百大学生,很少能及时发现个别学生的思想情绪波动并及时采取疏导,往往是出了问题才采取补救措施。而职业导师与学生可以一对一联系,比较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也能关注到他们喜怒哀乐的情绪变化。职业导师在长期与学生的接触中增加了亲和力,更易使学生感受情谊,为学生所接受,可以很好地充当院、系与学生的“连心桥”,可以向院、系反馈学生情况,以便在教学和管理上及时做出调整。

3.拓宽了学校掌握学生思想动态的渠道。一般的本科型应用院校随着扩招学生人数越来越多,但心理、生理却不太成熟,一些小的事件如不能得到妥善的处理和解决,往往会激发部分学生参与突发事件,成为学校的不稳定因素。职业导师一般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对学生中可能发生的事件具有较敏锐的洞察力,可以及时发现一些处于萌芽状态的不稳定因素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消除之。即使解决不了,也可以及时向学校反映,为学校妥善解决赢得时间。

4.有利于促进知识向能力转化,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能力的形成很重要的一点是所学的知识能否被真正的吸收并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可以概括为人们对事物的洞察力、概括力,以及一个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通过实践训练,特别是思维训练转化而来的,即书本知识转化成学生自己所掌握的能灵活运用的知识。职业导师制由于其自身特点决定它的实践性,因此,在学生知识能力的转换过程中可以起到重要的辅助和催化作用。

5.职业导师制找到了一条让学生个体和潜能得到发展的成才途径。实行职业导师制可以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改变过去学生的创造性被压抑、个性得不到发展,人才同出一个模子、优秀学生难以脱颖而出的局面。实行职业导师制使学生的“因材施教”和学生顺利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成为可能。这种教育模式为大学生个性发展和创造潜能的开掘提供了机遇。

我国实行职业导师制的时间还不长,这一制度的管理办法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的管理办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1.成立职业导师工作小组。职业导师制的建立与推行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导师制要在教学实践中体现明显的效果,必须齐抓共管。实行这一制度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一般以学校行政为龙头,多部门联合成立职业导师工作小组,指导和监督的职业导师制的运行。

2.规定职业导师的遴选资格。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二级学院对职业导师的聘请资格进行严格审查,一般规定职业导师应具备的条件有: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经历2年以上的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老师;关心学校及学院(部)的发展;工作认真负责,有能力为大学生提供就业发展指引;熟悉学校教学、就业和学生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关心学生发展,了解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3.导师与学生的双向选择制度。本着导师积极应聘、自愿报名,网上公布导师资料及指导意向,学生根据个人志愿和兴趣爱好选择导师,实行双向选择。未通过双向选择达成意向的学生或导师由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统一协调加以安排。

4.明确职业导师的基本职责。规定职业导师的基本职责范围:根据学生的发展愿望和个性特点,辅导学生做好学业规划和生涯规划;根据专业形势,提供学习指导;结合导师自身的特点,引导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利用导师自己的人脉资源,推荐所指导的毕业生就业。明确职业导师的基本职责要求:指导所带的学生做好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收存并督促其落实;指导所带学生签订《就业协议书》;保持与学生的密切联系和沟通指导,并做好有关工作记录;因故不能继续指导学生,应提前通知学院(部),由学院统一协调另行安排就业导师。

5.明确职业导师的权和利。确定导师指导的内容:思想引导、学习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思想引导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法纪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和文明养成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习辅导是指导学生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的兴趣、特点、爱好,按专业特点选修课程,制订分阶段学习计划,教给学生正确高效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生活指导是指导学生适应大学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明确生活目标,端正生活态度,遵守社会公德。心理疏导是认真观察、分析学生的心理状况,从心理学的角度有的放矢地实施诊断和教育,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人生阅历,帮助有心理疾患的学生走出不良状况,防止心理问题导致发生的意外事故。确定导师的指导方式:集中指导和个别指导相结合,导师要制定出具体的书面指导计划,并把指导情况记录在案。集中指导是导师针对共性问题召集学生集中进行指导,师生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个别指导是针对个别学生的具体问题,导师与学生进行面对面地平等交流、沟通,寻找问题症结所在,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自己解决问题的技巧。规定导师指导学生的比例和次数,一般规定,每个导师带的学生最高不得超过10人,每月与被指导的学生面谈或集体指导不少于一次,每次不少于一个小时的时间接待学生,每学期参加学生集体活动不少于一次。

6.建立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了对职业导师的动态管理和中期多部门联合考评,制定了较为规范的考评制度,多层次、多角度体现了对导师的考核,对考评中表现突出的进行表彰,导师工作的优劣和职称晋升、岗位聘任、深造学习等挂钩,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倾斜。考评差的导师要及时查找原因,限期改正。并在考评的基础上,拉开津贴档次,以激励导师的责任感和上进心。

7.建立和健全职业导师培训制度。职业导师需要高素质的教师担任,必须具有让学生信服的高超专业知识、技能和德行。所以,职业导师也需要不断地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尤其是对那些第一次担任职业导师的教师来说,更需要学习提高。因此,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建立了导师培训制度,对导师定期地适时地开展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培训一般采取三方面的措施:一是业务培训,主要是研讨活动,导师们相互探讨,取长补短。二是短期学习,主要是分期分批集中学习教育学、心理学、优秀职业导师案例等,扩大导师知识面,拓展新思路,提高指导的基本技能技巧。三是信息交流,主要是向职业导师通报国家、学校、学院的教育改革、招生就业、学生培养等方面的新动向及有关政策,使得导师及时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指导好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提高指导效果。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对职业导师管理办法存在的问题

制度化管理,是应用型本科院校职业导师制顺利实施的保证。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职业导师制的最大问题是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缺乏必要的考核监督制度。一般来说导师工作安排下去,除了中期考核外,一般少人问津,导师工作基本处于一种游离于管理之外的半自由状态,缺乏考核和评价,奖惩机制不到位,没有有效的监督机制。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职业导师辅导范围涉及到心理、情感、学业、就业等各个方面,工作繁琐而量大,没有专门的收入报酬,一些资深教师不愿意从事这项工作,而且对学生的相关指导无法及时反馈给学生管理部门。

2.重业务学习,轻思想教育。一些职业导师在工作中存在重职业指导,轻思想教育的倾向,形成了职业指导、思想教育一手硬一手软的做法,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缺乏投入。

3.院系在职业导师的工作体制方面存在问题。职业导师的育人地位在目前的院系工作体制中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反映和切实地保证。表面上院系重视,但实际操作中部分院系责权不清,党团组织、辅导员和职业导师缺乏联系,对导师的教书育人工作没有及时、恰当的指导、考核和评定,放松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4.激励措施不到位。一般来说,应用型本科院校对职业导师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比较明确,但他们的劳动没有得到应有的尊敬和承认,缺乏相应的物质保障和精神鼓励。没有完善的有效激励措施,或者虽有措施但未落实到实处,难以保证职业导师的积极性,导致导师缺乏热心。

5.师生比失调,胜任本科生职业导师的人员稀缺。目前,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都要求职业导师由具有教学经验和熟悉指导职业特点的讲师或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但是一般能胜任职业导师的教师本身承担着繁重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没有精力,自己也不愿从事 职业导师的工作,而院系又不得不分配此项任务,导致职业导师和指导学生的师生比例过高,部分职业导师至到学生毕业还不认识学生。有时院系迫不得已起用助教或校外有丰富职业经验的人士来承担职业导师的工作,由于经验、专业知识的相对欠缺,他们不能充分发挥职业导师的职责。

6.缺乏相应的培训机制。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建立完善的职业导师制,就需要建立有效的职业导师培训机制,而现在对职业导师进行培训的学校少之又少,只是简单地开会宣读职业导师应具有的责任和义务,中期考核的内容等。因此,我们认为很有必要开设职业导师培训班,对经培训符合任职要求的教师,不分职称高低都可以申请当职业导师。

7.规定的指导方式死板,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规定考核职业导师时要求每次导师指导或接待学生要有记录,并且要求学生和指导教师签名。甚至一些学校设计了《职业导师指导情况记录表》,内容包括:指导时间、指导内容及发现的问题(由导师填写)、学生意见与要求(由学生填写)、被指导学生签字,但是当前不少学生会借助网络向职业导师求助,职业导师在网络上对学生的指导却无法留下记录。

四、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职业导师管理办法的建议

高等教育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首先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重大课题,完成这一重大课题一要靠人,二要靠机制,前者是人才培养的主体力量,后者是决定人才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的关键,只有这两点结合起来才能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才能调动和激发职业导师育人的热情,提高人才素质,快出人才,出好人才。

职业导师制是解决高等教育靠人和靠机制两相结合的好办法,在靠人方面前文对职业导师的要求谈了不少,现在我们再说高等教育的另一个主题——大学生,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低年级的学生课程繁忙,大部分时间在忙着上课、做作业等,并没有多少时间和导师的交流,另一方面大部分学生的内心并不看重也不重视职业导师制,认为这只是一种形式。这种情况的存在本质上还是缺乏有效的评价、监督和鼓励机制,对学生缺乏制度上的约束力,这个主体表现的并不积极,极大的阻碍了职业导师制的实施。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认为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考虑职业导师制中学生参与实践的问题,提出保障和评价机制,让学生有时间参与实践活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而且通过评价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建立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建立校院两级教育管理的组织体系。在学院成立由副院长领导下的职业导师工作组,负责对导师的日常管理,制订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导师的目标和职责,建立校院两级的联席会议制度,分别由校院两级的主要负责人定期或不定期的召开部门或人员的联席会议,讨论研究解决学生的职业教育和人才培养问题。建立针对本科生职业导师的考核评估体系,在此基础上形成奖惩激励措施,确保职业导师制工作运行的规范性、有序性、有效性。

本科生职业导师的创设有助于创新型实用人才的培养,但在设计和实施导师制的过程当中,遇到了如何处理和政治辅导员关系的问题。这二者之间,如果没有良好的工作机制,就可能出现相互推委的现象,形成不了合力,反而不利于人才培养。因此,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保障。如何认识职业导师和政治辅导员在育人过程中辨证互补关系,如何认识和确定二者的工作职责,如何建立二者履行职责的有效机制,对于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着积极意义。

对于职业导师和辅导员的关系,我们认为这两者并不矛盾。职业导师是专业教育的主体,辅导员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辅导员被赋予教育和管理的职能,导师有教育的职能而没有管理的职能,二者职能互补,相得益彰,教育则重点上,辅导员侧重于大学生的个性培育和全面发展,导师侧重于专业素养和职业思维能力的培养。教育方式上,辅导员侧重于组织开展各种类型的活动,导师侧重于个别辅导、谈心指导,通过个人魅力感染学生。

另一方面,职业导师熟悉大学生教育教学规律,是所从事学科教学和研究的行家里手,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知识结构、课程体系非常熟悉,侧重于业务素质和专业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落实专业定位,制定学习计划,接受学生选课咨询,在职业指导过程中,也可以利用专业指导的便利和优势,有意识的挖掘所指导专业的思想政治资源优势,在职业指导过程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因此职业导师要利用职业指导的优势,在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在具体知识的学习时,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和点化。导师还可以利用和学生的亲密关系,在情感上点化学生,通过谈心教育学生心胸开阔,性格开朗、热爱生活、乐观向上、做到自尊、自信、自强、自律,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才考文献:

[1]刘翠兰,征艳珂.国内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现状分析[J] .中国成人教育,2011,(12)

微元法的基本原理范文第3篇

近年来,国内各个高校在增强《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课堂教学的感染力、说服力、实践性和针对性等方面做了许多新的尝试。案例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医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等学科领域已经被广泛运用,案例库的研发和建设也成为这些学科领域重点支持的研究内容之一,有专门的教材和期刊介绍案例教学新方法。然而,案例教学在“原理”课中的运用起步相对较晚,还没有形成模式化的案例教学方法和体系。如何将抽象的原理和理论转化成具体事例和问题,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掌握的精神实质,运用它的立场、观点、方法和基本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1],让“原理”课成为学生真正热爱的课堂,需要结合“原理”课的特点,设计“原理”课案例教学方法的基本程序和主要形式。

一、“原理”课的总体特点

“原理”课通过系统的讲授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大学生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什么是,什么是基本原理,了解产生的必然性,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运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按照教育部的规定,“原理”课的授课对象是大学二年级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养成阶段,逐渐具备更强的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同时也带有这个年龄阶段青年人特有的叛逆特征。同时,“原理”课的内容是中学政治课程的扩展和深化,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前经验”[2],他们对于“灌输式”“填鸭式”的教育模式表现出抗拒,更希望能够掌握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如何更有效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理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①“原理”课教??尝试了许多新的教学方式,包括专题式教学、对话式教学、情景式教学、问题式教学、参与式教学、叙事性教学、案例教学等。其中,案例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比较符合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需求[3],它将抽象性和学理性较强的内容用具体、直观、通俗和真实的案例表达出来,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通过案例分析,让老师了解学生掌握和理解基本原理的程度。同时,理论是以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为分析对象,案例教学与理论的特征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原理”课是以基本原理和主要理论为教学内容的课程,由哲学基本原理、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这三大板块构成一个整体性的课程体系,向当代大学生重点讲授唯物论原理、唯物辩证法理论、认识论原理、唯物史观、劳动价值论、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剩余价值理论以及科学社会主义原理这八个方面的内容,课程内容丰富而宽泛,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思想性和理论性最强、也是最抽象的一门课程[4]。

二、“原理”课案例教学的目标

案例教学通过具体的事例,组织学生对事例进行讨论和分析,从而达到深入理解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并且能够运用理论分析具体问题的教学目的。

1.突出以学生为中心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不适用于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容易产生强迫他们接受一种理论观点的结果。运用案例教学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国外高等教育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也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案例教学实践理论体系。在“原理”课中运用案例教学法,能够有效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实效性、说服力和感染力。研究《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案例教学”方法,有助于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和思考性,通过学生对案例分析的讨论,让教师了解学生理解和运用理论的能力。实施案例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将知识点和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通过案例讨论,引导学生掌握基本原理,并自觉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思想问题、社会问题,包括认识各种社会思潮,以及理性辨别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中出现的各种社会言论。

2.激发学生的参与性

学习理论的目的在于运用理论。“原理”课的强理论性特征,使其看起来远离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让学生有一种“我学不学这个课程,还是照样过我的生活”①的想法,加上理解难度较大,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案例教学将传统的老师“教”,转化成学生的“思和说”并行,将抽象的原理和理论转化为具体的问题,案例本身也传递着理论的现实解释力和实用性。

当代大学生具有较强的表达欲望,大学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世界观塑造的关键时期。许多学生在高中阶段已经学习过“物质与意识”“联系与发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等“原理”课的内容。由于应试的需要,许多学生对相关知识点更是熟记于心。到了大学阶段,学生正处于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关键阶段,接受了更多的信息和资料,随着自身知识储备的增加,具备了更强的批判性思考问题的能力。传统的“知识灌输式”授课方式已经不适合当代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需求,很难激发学生对“原理”课程的兴趣,甚至先入为主地理解成这是一门强迫他们接受“一种理论观点”的课程,从而产生逆反心理。案例教学强调师生互动和学生交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案例分析中的积极性,引导学生透过具体的案例看到问题的本质,并帮助学生理解基本原理解析某个问题的思路。在此过程中,教师扮演的角色更像是导演,学生则是参与案例研讨的主角。

3.增强知识点的融会性

案例教学具有明显的目的性、启发性和客观性特征。理论是一个庞大而完整的理论体系,这个体系包括基本原理、世界观和方法论,许多思想、理论和观点是由“具体论断”的形式展现出来的,要让学生真正理解并相信这些论断的科学性和真理性,而案例教学可以给学生带来“经验式”的学习体验,学生在参与案例分析和讨论的过程中,不断识别、判断各种案例场景中的议题,通过与其他观点的交锋和磋商,不断重建自己的认识并形成新的经验。通过案例教学达到好的课堂教学效果,需要基于案例研究的教学案例编写,案例研究和教学案例可以实现相互转换,从教学案例起步,逐步加深和扩展研究范围,进入更高更深层次的学术型案例研究。案例库建设要体现不同章节之间的知识点联系,内容最好杂而精,有侧重点。

“原理”课包含的理论知识点宽泛而丰富,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不可能对所有的知识点做面面俱到的讲解,“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理论知识点讲解多反而重点不突出,而举例说明和讨论时间少会给学生留下空洞说教、乏味和枯燥的课堂印象,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每节课围绕一个主题选择一两个案例讨论的素材为宜。

三、“原理”课案例选择和设计的基本原则

设计和选择恰当的案例是成功进行案例教学的前提,结合“原理”课的授课特性,以教学大纲中的“教学要点”为主线,以“学生导向、时代导向、教学导向”三个基本原则研究和建?O适用于原理课堂的教学案例库。

1.学生导向

案例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学案例的选择和设计首先要体现“学生导向”的原则,多选择一些与大学生生活实际、思想实际、学习实际和成才实际密切联系的事例[5],才能引起学生的关注和投入,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如果只选择一些宏大叙事的案例,学生会认为离自己的生活比较远,由于缺乏相关的背景知识,难以充分展开讨论,从而让案例教学流于形式。比如,讲授“资本主义的本质”时,请同学们分析当下广受青年人喜爱的新兴科技软件Uber、Airanb所推动的“共享经济”,通过让人人成为资本的所有者是否从根本上冲击了资本主义“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模式,分析其是消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突破口,还是资本主义形式的一种变形。教师可以组织小组辩论的形式让学生分析上述问题,在此过程中,小组成员需要对资本、商品、商品生产和交换、私有制等基本概念做进一步的理解,让学生认识到这些抽象的概念其实与自己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通过日常案例的导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具体问题,以达到认清资本主义本质的授课目标。

2.时代导向

理论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这要求将的经典论断放在当下的历史环境中来认识。此外,追求实用、时尚、个性、新颖成为95后大学生的普遍特征,在教学案例的选择上要充分体现“时代感”,结合当今社会的新发展来选择案例。教师平时应该多留意和积累当下发生的时事新闻,扩充案例教学的素材库。例如,2016年被称为“虚拟现实”(VR)元年,许多虚拟现实的新产品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甚至有人预言人类未来的社交方式也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来实现。同时,2016年3月16日发生了震惊哲学界和科技界的“AIphaGo战胜李世石”的事件。这类题材是探讨“物质与意识”关系的现实案例,可以让大学生从当今社会发展的角度去理解和运用理论,同时破除那种认为“理论已经过时”的偏见,调动大学生学习基本原理的主动性。

3.教学导向

以法学、商科等实践性学科案例教学中使用具体的企业管理、法律事件作为案例分析的对象,训练的是学生用专业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原理涉及自然、社会和思维三个大领域[6],其教学目的并不是让学生掌握一门专业知识,而是对学生进行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教育。相关视频资料、时事资讯、名家经典、思想实验均可以成为案例教学的素材,但是需要转化为教学内容。教师要明确每一个案例素材使用的目标,设置一系列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在案例建构的“现实场景”中思考问题。有的案例使用是为了佐证,有的是为了进行一次思想实验,在此过程中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比如,在讲授“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时,笔者课前要求同学观看《宇宙与人》《时间简史》等视频资料,对宇宙、自然、人类社会的起源有一个基本认识。在课堂上再讲古代先民是如何探讨这个问题的,他们又做出了哪些具体的解释。结合课堂讲述和视频资料请同学们思考:人类社会对于宇宙的形成有哪些观点?你更赞同哪种观点,并用3~5句话阐明你的观点;认识世界的本源/本质,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在同学们充分打开思维之后,再引导学生回到什么是物质、世界的本源是物质的、世界统一于物质、客观实在、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等哲学概念的理解上来。科普性视频资料的使用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所占的比重并不高,但是却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有助于学生理解哲学物质观的科学内涵。

四、“原理”课案例教学实际运用中的注意事项

1.严格控制案例教学各个环节的时间分配

案例教学的形式通常包括案例呈现、小组讨论、代表发言、教师总结这五个基本环节。由于“原理”课课堂的“课容量”比较大,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原理”课通常为90~100人,也有的学校达到了200人左右的规模。如此规模的课堂,给案例教学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性,要求教师做好案例教学的组织工作,把握好案例教学的“时间度”。案例分析和讨论的时间过长,学生认为教师对理论知识的讲授不充分,是否是教师“投机取巧”有意缩短授课的时间;案例教学时间过短,则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对于90分钟的课堂,案例教学所占比重应控制在30分钟左右为宜。例如,案例呈现的时间无论是阅读文字材料,还是观看视频内容,应以3~5分钟为宜;学生分组讨论时间应控制在8分钟以内。如此规模的课堂,不可能每次案例分析都能让所有小组有平等的发言权,可以首先选择2~3个小组,由小组代表用尽量精练的语言(3~5句话)阐明小组讨论的情况,教师根据发言情况,决定是否再由其他小组做补充发言,学生发言环节控制在5~8分钟以内。教师对于讨论的情况需要做总结性的点评和知识内容的补充,激发学生深入思考和下一步学习的兴趣。

2.学生发言为主、教师引导为辅

案例教学的方法是改变以教师和内容为中心的传统授课模式。在案例教学中的角色是导演和总策划,将现实场景引入课堂,学生则是场景中的主角,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教师需要密切关注小组讨论的情况,及时介入偏离主题的讨论,有意向地将讨论重心引导到理论点上去。学生分析案例的方式可以是陈述式和辩论式,前者重在考查学生对理论的理解程度,后者侧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水平。教师对学生发言的内容进行点评,并且表明教师对案例内容的看法,此时可以引证经典进一步佐证教师的观点,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将自己的观点与教师的观点进行比较,激发学生主动去经典原著中寻找答案。对于分歧?^大的观点,教师需要做进一步的延伸讨论,了解分歧产生的原因,从而达到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运用理论分析问题的水平。

3.理论知识和价值观教育相结合

案例教学要进行系统设计,将教材中的知识点和价值观教育有效结合起来。以教材中的知识点为主线选择合适的案例作为教学素材,通过案例分析能够呈现经典原著中的话语体系,实现知识性的传授,更要引导学生去反思马克思解析某个具体问题的思维过程,实现价值观上的引导。案例教学可以出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可以做理论讲解之前的“导入式”案例教学,也可以做课堂讲解过程中的“佐证式”教学,以及在理论知识点讲授之后的“总结式”教学,旨在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微元法的基本原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变形体虚功原理;相关概念,教学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0

1.问题的提出

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三大力学课程是高校工科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程,其中结构力学既是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知识的总结和提升,又是后续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结构力学的思维能力较弱,尤其是对虚功原理等较抽象的知识的学习存在较大困难,因此有必要对教材中一些重难点知识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探讨。

本文讨论的变形体系的虚功原理为结构力学中“结构位移计算”一章的主要内容,变形体虚功原理作为结构位移计算的依据,大多数教材在本章首先介绍了变形体系的虚功原理,然后讨论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但由于理论力学教材中对理想约束、虚位移、质点系虚功原理等内容已介绍过,因此在有些结构力学教材中对这部分只是简单提出,然后直接类比得出变形体虚功原理,再对其进行必要条件的证明,而实际上大多数理论力学教材将虚功原理设置为该课程的最后一部分内容,由于课时安排、专业需求等原因,这部分内容在理论力学的教学中只作简单介绍或为学生自学内容,因此,学生在学习变形体虚功原理时,对虚位移、虚功等概念并没有一定的熟悉度,对这部分理论性较强的知识,学生不太容易理解。如何根据这些教学现状有效进行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结构力学中虚功原理的教学策略进行探讨。

2.相关概念的教学探讨

2.1虚位移

许多教材中虚位移的定义为“虚位移是指为约束条件所允许的任意微小位移”,[1]这一定义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抽象性,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存在困难,对引入虚位移的作用,即虚位移的力学意义不清楚,这将直接影响对变形体虚功原理的学习。因此,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一概念从以下三点进行理解:(1)虚位移的“虚”的理解。“虚”表示它可以与受力结构产生的真实位移无关,而可能由于其它原因,如温度变化、支座移动等引起的;也可以是假想的,即位移状态和力状态无关,或者力在位移过程中是不变的,是保守力。[2](2)“约束条件所允许”的理解。虚位移必须是结构支承条件所允许的,且满足变形连续条件和变形协调条件。(3)“微小位移”的理解。该条件要求变形体必须符合小变形条件,在产生虚位移过程中不改变原受力平衡体系的力的作用大小和方向,即受力平衡状态不因产生虚位移而改变。在教学中,要求学生从以上三点理解虚位移的概念,明确变形体虚功原理中的虚位移指在变形体内部位移协调(光滑连续),是在边界上满足边界位移约束条件的微小位移。

2.2虚功

虚功从含义上指“力在虚位移上所完成的功”,对变形体来讲,当给体系一个虚位移时,除了外力(荷载、约束反力)在虚位移上作虚功外,内力在其相应的变形上也要做功,这个功即为变形虚功。在教学中,学生对功的概念以及质点、刚体做功并不陌生,但对外力虚功、变形虚功的理解较困难,尤其是变形虚功,这是由于在推导变形体虚功时,涉及到变形体微段上三种常见内力及其相应的变形,学生对微段上三种内力的变形不熟悉,对较复杂的虚功总和的表达式容易产生畏难情绪,而且一些教材中并没有将虚功、变形虚功的概念明确提出,因此实际教学中需重视虚功这一概念的理解对学生学习变形体虚功原理的影响。

3.虚功原理的教学探讨

3.1结构力学中的虚功原理

变形体系的虚功原理是结构位移计算和互等定理的基础,在结构力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它最重要的应用是利用单位荷载法求解位移状态中的位移,因此从应用的角度在结构力学中也将虚功原理称为虚力原理。

对于变形体系虚功原理的理论和建立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将构成变形体的微单元体视为质点,变形体成为质点系。应用分析力学中质点系的虚位移原理,即可得到变形体的虚功原理。基本原理将虚功原理推广用于变形体,至今最常见的方法是沿用变形体能量原理中的概念,相应引入虚内力功、虚外力功、虚应变能等概念.[2]在一些文献中对建立变形体各类虚功原理的基本依据有比较全面的分析和论述,这里重点讨论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变形体虚功原理的内容和本质。

3.1.1内容表述

不同的结构力学教材对变形体的虚功原理的表述有所差异,如高等教育学出版社结构力学第5版中的表述为“变形体处于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对于任何虚位移,外力所作虚功总和等于各微段上的内力在其变形上所作的虚功总和,或者简单地说,外力虚功等于变形虚功”[1]。该表述是个充分必要性命题,该教材着重从物理概念上论证了其必要条件,未对其充分性进行证明。

对于变形体虚功原理的表述,有学者经过严密的论证认为虚功原理的科学表述为“变形体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当对任意微小虚位移,外力所作的总虚功等于变形体所接受的总虚变形功,也即恒有如下虚功方程成立:W外=W变.[4]

上述两种表述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在教学中,学生较容易理解外力虚功的概念,但容易混淆内力虚功与变形虚功,W内是指所有微段上内力在截面的总位移(包括刚移和变形位移两部分)上所做虚功的总和,它恒等于零;W变仅指所有微段上内力在截面的变形位移上所做虚功的总和。

3.1.2实质

一般教材中对变形体虚功原理的实质讨论较少,但在一些其必要性的证明过程中反映了其实质,学生若能充分理解其实质,则能促进对虚功方程以及虚功原理适用条件等知识点的掌握。从虚功原理的简单表述,即W外=W变可知,虚功原理是以变形体处于平衡状态所发生的虚位移满足协调条件为前提的恒等关系,是虚功方程成立的必要性命题。这一恒等关系是由变形体的每个元体上的外力的平衡是由它们在该元体上的任意刚性位移上所作的功等于零来保证的。[4]因此,变形体系虚功原理实际上是刚体虚功原理在变形体上的巧妙运用,刚体的虚功原理只是变形体虚功原理的特殊情况(虚变形功等于零),即变形体系的虚功原理同样适用于刚体。学生理解了变形体的虚功原理的实质,再结合理论力学中刚体的虚功原理的理解,这样就将这两部分内容恰当地衔接起来,从而进一步把握了难点,突破了重点。

参考文献:

[1]李廉坤.结构力学(第5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7):90-91

[2]王焕定.再论变形体虚功原理力学与实践[J].力学与实践2011(33)

微元法的基本原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校企合作;短距离无线通讯;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5)03-0052-04

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课程教学是实现高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课程教学质量是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要素。“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基于校企合作的课程改革正是这一模式在课程建设中的具体体现。本文以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无线电技术专业中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短距离无线通信”为例,就该课程进行校企合作改革的思路、方法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与普通高等教育课程相比,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有其特定的困难,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其一,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其课程内容必须根据企业对岗位能力的要求不断更新;其二,职业教育课程的目的是将学生导向工作体系,而高职学校的教师一般都是从普通高校毕业后直接入职的,他们往往对普通教育中的知识体系类课程比较熟悉,对这种基于工作体系的课程模式却比较生疏,这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难度;其三,职业院校的学生与普通高校的学生相比,其学习能力和学习主动性都相对较弱。因此,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如何根据这类学生的学习特点,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激发他们对课程内容的兴趣。

我院无线电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具备无线电设备及系统的售前与售后技术支持、工程实施与管理、系统运行维护、系统方案设计、产品辅助设计等能力和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基础,在无线电技术领域内从事技术服务、方案设计、工程实施等第一线工作的高级技术技能人才。本文所研究的“短距离无线通信”课程正是无线电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主要讲述了无线通信技术基础知识、无线局域网技术、蓝牙技术、ZigBee技术等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它与“射频技术”、“通信技术基础”等课程相结合,完善了无线电技术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对本专业所面向的无线电相关产品的检验及维修、辅助设计等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目标的达成起到支撑作用。然而,该课程以往的实施状况并不令人满意:首先,学生普遍反映课程的理论性太强,并且质疑教师所讲述的“概念”和“原理”是否有助于他们将来的工作。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教师尽量多地告知学生“要做什么”、“怎么做”、“怎么做得更好”这类过程性的知识,而不是“是什么”、“为什么”这类陈述性知识。其次,由于高职学生大多擅于形象思维,具有这类思维类型的人一般不善于用符号去思考问题,他们需要在一定的环境和背景下进行学习,故教师需要选取适宜的课程内容,为其设置适合的课程体系,并针对具体课程开发相应的课程标准。最后,可供该课程使用的资源较少,如教材不匹配,缺乏可供学生课后自学的教学资源,实践条件跟不上等。

为解决上述问题,必须进行课程改革,使“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即进行基于校企合作的课程改革,进而实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课程改革思路

根据对无线电技术专业学生就业期待的调查分析发现,大多数高职学生在社会环境影响下就业心理发生了改变,他们已很难满足于毕业后从事枯燥的焊接、装配、检验等岗位,而是期待薪酬及技术含量更高的技术服务岗位。美国信科检测认证集团(下文简称“信科”)的主要业务是对无线通信设备的各项参数进行测试,并且根据各个国家的监管机构所制定的EMC(电磁兼容)和无线射频安全标准确定其是否通过认证,从而实现无线电产业的标准化。短距离无线通信产品的检测认证行业对高职学生而言,既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入职门槛也不会过高,因此具有较大的吸引力;而对无线通信设备检测认证所需要的基本原理正是“短距离无线通信”课程所阐述的内容。鉴于此,自2012年起,学校就“短距离无线通信”课程建设与“信科”开始建立了合作关系,整合校企双方资源,改革原有课程架构。课程的校企合作改革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是课程内容以企业真实项目为载体,围绕Wi-Fi、蓝牙、ZigBee等短距离无线设备的组网及检测任务展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切实体会到课堂所学的正是真实的工作项目中所需要的,从而具有更大的学习热情。二是采用学校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授课的方式,结合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率。三是校企合作开发教学资源。通过教材开发、微课制作等多种形式,多角度地向学生呈现课程内容,便于学生课堂学习和课后自学。

三、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

(一)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与组织

课程改革围绕“培养学生使其具备对短距离无线通信设备进行调试与检测的能力”这一教学目标,对原有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了整改。调整后的课程教学内容以无线局域网技术、蓝牙无线接入技术以及ZigBee无线接入技术的基本原理为基础,以对Wi-Fi、蓝牙、ZigBee等短距离无线通信设备的组网及检测任务为载体展开,共分为无线通信基础、无线设备检测基础、无线局域网技术、蓝牙无线接入技术以及ZigBee无线接入技术五个教学单元,共45课时。各教学单元的知识技能培养目标以及课时分配,如表1所示。

根据各单元的知识技能培养目标,本课程的知识点结构如下页图1所示。围绕无线通信设备检测这一核心内容,课程首先介绍了无线通信基础知识和无线设备检测基础知识,而后在基本理论的学习基础上,以WiFi设备的检测、蓝牙设备的检测 以及ZigBee网络的设置为主线,相继从各种技术的工作原理、主要标准、组网过程、测试方法等多个方面对其进行介绍。

(二)课程教学的实施

由于学校专任教师更多的是专注于理论内容的研究,对具体项目的实施过程并不十分了解,导致其在讲解工程案例时不能做到了熟于胸,显得比较苍白。因此,本课程的教学实施环节由传统的专任教师进行理论课的讲授改为由学校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授课模式。学校专任教师的教学课时占总课时的70%左右,主要负责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讲解;企业兼职教师的教学课时约占总课时的30%,授课可采用讲座、在企业指导学生进行实践、常规授课等多种形式完成。

本课程中由企业教师完成的授课任务如下:一是第二单元“无线通信设备检测基础”对无线检测认证行业进行了描述,介绍了常见的无线检测场地与检测设备并且归纳了常见的测试项目,这一单元所涉及的内容与企业工程项目联系紧密。因此,这一单元7课时由企业兼职教师来校授课。二是第三单元的实验项目“WiFi设备检测”以及第四单元实验项目“蓝牙设备检测”,则是由学校组织学生前往企业,在企业兼职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三是在课程进行过程中,学校将安排企业资深工程师来校进行讲座至少一次,介绍企业的具体情况,对检测认证行业需要毕业生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技能进行宣讲,并且给部分优秀的学生到企业实习的机会。

(三)课程教学资源建设

课程的开发离不了课程资源的支撑,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是课程建设顺利达到预期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课程资源不只局限于教材这一为人所熟知的形式,它应是包含专业领域、教学领域、学习领域和师生互动领域等多个层次的立体化资源。目前的“短距离无线通信”课程资源建设主要围绕编写教材、制作微课、完善习题库等多个方面展开。

1.编写教材

如前所述,为了达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适应当前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我们首先必须开发出一套与既定课程内容相匹配的教材,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校企双方采取基于工作过程的方法来组织教材内容,以一个完整的任务为载体,将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分散在任务的提出、完成和验证过程中,使学生在掌握所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获取实际工作环境的体验,缩短课堂和职场的距离,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短距离无线通信设备检测》以典型短距离无线通信设备检测的工作过程为逻辑起点,分别从相关系统的技术原理、通信系统的组网配置方法到设备的检验测试过程等环节进行展开,层层递进,并将企业实际测试案例引入教材中。

2.制作微课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把握知识重点和难点,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课程组从课程知识点(如图1所示)中提炼出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图1中带型标志的内容),用三维动画、Flash、PPT讲解视频等多种形式呈现课程内容。

3.完善习题库

课程组还对原有的习题库进行了修改与重组,不但删去了大量理论性较强的习题,还请企业教师参与习题库的编写,使学生的习题库实用性更强。

总之,围绕“辅教辅学”这一根本目的,无论在课堂教学或是课后自学的过程中更好地为教师和学生服务,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将长期持续及不断更新。

四、问题与思考

“短距离无线通信”课程经过两年多的校企合作教学改革,确实具有较大收获,但不可否认还存在一些问题。由于目前资源的局限性,本课程的教学资源还未能在网络教学平台上线运行。因此,在与学生进行在线互动,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方面还有一定欠缺。尽管在目前的课程考核中已由企业兼职教师参与命题,但还没有形成一种完善的校企合作考核机制。因此,在后续工作中校企双方将进一步探讨如何全面客观地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校企合作实验室的建立将会使学生更加方便的进行实验,并且具有更多的实践机会,这也需在今后的校企合作中进一步加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更多

微纳电子技术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环境科学学报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院

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

CSCD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