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教学方法;选择;创新;“基本原理概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4-0273-02

“基本原理概论”课(以下简称原理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从基本理论角度帮助大学生理解的内涵和实质,掌握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理课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中理论性最强,如何使它成为对大学生最具吸引力的一门课,是该门课程任课教师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要提高原理课的实效性,教学方法的设计和运用是关键。原理课教师应当突破传统方式,创新教学模式,采用“灵活”、“管用”的教学方法。

一、“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方法的选择

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只有正确选择教学方法才能在教学实践运用中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原理课教学方法的选择应该符合以下标准。

首先,要符合“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目的。通过原理课的教学要能够使学生全面掌握基本原理,增强他们运用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教学不仅要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生动的形式感染人,还要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其次,要符合“基本原理概论”课内容的特点。原理课内容包括了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知识含量大,理论性强。因此教师不能仅就理论讲理论,而应该使理论自然融入学生的思想,并且融会贯通。再次,要符合大学生的认知特点。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学习能力。他们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理论,更愿意自己主动参加到对理论的分析和研究过程中。因此,教学必须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做到“以学生为本”。最后,要符合各种教学方法的职能和适用条件。每种教学方法都有各自的适用范围和适用条件,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必须认真分析各种方法的特点,实现教学过程诸因素的优化组合。

根据上述标准改革教学方法,从而实现晓之以理,辅之以形,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就是把基本原理各个部分的概念、原理讲清楚,讲透彻。“辅之以形”,就是把抽象的理论与具体的实践材料相结合。“动之以情”,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以情促知。遵循这些要求,选择谈话式、案例式、讨论式、情境式、探究式作为原理课教学的基本方法,并且在教学实践中将这些方法进行改革,使之适宜于原理课的教学要求。

二、“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方法的创新运用

1.谈话式教学的创新运用。由于原理课理论性较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容易陷入单一的灌输式教学。这种照本宣科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无法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而把说理与启发相结合的谈话式教学比较适宜于理论性强、抽象度高的原理课的教学。古今中外的一些思想家都曾经成功运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例如孔子和苏格拉底。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主张通过谈话启发学生,帮助学生探索思路,体悟出事物的本质。苏格拉底创立了师生互相提问,平等对话的问答式教学法。他宣称:他自己虽无知,却能帮助别人获得知识,正像助产婆虽然自己年老不能生育,却能够为别人接生一样。

在谈话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以全知者自居,而是以提问者的身份主持课堂。例如,在讲授相对静止的时候,举出古希腊的哲人赫拉克利特提出的“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克拉底鲁所提出的“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两种结论,要求学生判断孰对孰错。如果学生发表的见解是错误的,教师可以举出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例进行反驳,让学生发现自己的失误,并继续思考如何纠正错误。例如,当有的学生认为“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是正确的时候,教师立刻追问如果世界上的事物都是这样转瞬即逝的,那么这些事物还能够存在吗?还能够被认识吗?然后,通过一系列的暗示、启发使讨论沿着一定的脉络进行下去,指引学生自己找到正确的答案。

谈话式教学开展首先,要由教师在课前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问题,安排怎样将学生的思维层层打开。其次,有些问题可以在课前布置给学生,使学生有一定的准备。有的问题是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教师要敏锐地发现问题,并引导学生寻求答案。最后,谈话的过程可以是教师与一个学生对话,教师与多个学生对话,教师与整个班级的学生对话,或者是学生之间互相对话。教师一定要能够驾驭课堂,指引学生的思路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从而实现师生思维的碰撞和智慧火花的绽放。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升本院校;英语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3)10―0009―03

前言

新升本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产物,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具体体现,该类高校已经成为我国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升本院校英语专业师范生是地方中小学师资的后备军,是推进地方中小学英语教育教学改革的主力军,其教学技能直接影响地方中小学英语教育教学的质量。新升本院校由于本科办学历史不长,尚处于本科建设初期,对于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模式的建构和实践还处于摸索阶段,在借鉴老本科院校成功经验的同时,还得根据自身的特色,立足本土,基于区域性和地方性,逐步凝练自身的特色,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本文旨在探讨英语教学技能培养的内涵、英语教学技能的构成要素、新升本院校英语专业师范生培养的原则,以期为新升本院校英语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模式研究的理论和实践课程设置、教学技能训练方案、教学技能评价体系建构等提供指导性的理论依据和理论基础。

一、英语教学技能的内涵

教学技能是师范教育中用得最多的一个术语,提到教师必然提到教学技能,缘于教学技能是一个教师生存和发展的看家本事。然而,国内外学者对“教学技能”的理解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国内学者胡淑珍认为“教学技能是教师在教学中顺利达成教学目标的一系列有效的行为方式”。[1]李克东认为,“教学技能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及教学理论促进学生学习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2]澳大利亚学者Cliff.Turng认为“基本教学技能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一系列教学行为”。[3]《教育心理学》中对技能概念的阐述:“技能是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一种活动方式或心智活动方式。”[4]莫里逊等认为教学技能是“为了达到教学上规定的某些目标所采取的一种行为常用的,一般认为是有效果的教学活动方式”。斯诺(R.F.Snow)认为“教学技能是由与行为及认知有关的事项的结构系列组成”。 [5]也有学者将教学技能理解为“用于具体情境(教学情境)的一系列操作步骤,包括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出来的动作技能、智慧技能、认知策略等”。[6]

从上述国内外学者对教学技能的理解来看,他们对什么是“教学技能”还没有统一的界定,而是基于各自的理解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教学技能的内涵,可大致概括为“行为方式说”(如胡淑珍、李克东、Cliff.Turng)、“活动方式说”(如莫里逊等)、“结构说”(如斯诺)、“知识说”(如荀渊)。学界尚且如此,平日中人们提到的教学技能更是概念不一,有人认为它与教学方法无异,有人将它与教学水平或者教学能力混为一谈,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或缩小、或扩大、或泛化等理解偏颇现象。

综合众多学者的教学技能观,笔者认为,教学技能是教师为了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根据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的教学理论,运用专业知识,结合实际进行教学设计,基于多媒体技术制作教学课件,运用与教学有关的知识和经验以及有效的教学手段,组织课内和课外教学活动并促进学生学习而采取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英语教学技能就是融英语和教学为一体,以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为专业,以教学为途径,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完成既定英语教学目标的教学技能。

二、英语教学技能的构成要素

英语教学技能就是“英语+教学”的复合技能,该技能既包括基本教学技能的要素,如导入技能、教学语言技能、板书技能、教态变化技能、教学演示技能、讲解技能、提问技能、反馈强化技能、结束技能、组织教学技能[6]、多媒体使用技能等,同时又涵盖英语作为一个学科的单项技能和综合技能,即听说读写的训练技能和语音、词汇、句法、课文的教学技能。为了明确新升本院校英语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的范畴,为改革课程设置、制定可操作的训练体系和建构合理的评价体系奠定理论基础,《新升本院校英语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组基于《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1994)和《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2004)中的教学技能的内容,结合英语教学中所运用的实际技能,将英语教学技能的内容归结为五大板块:教学表达技能、教学设计技能、教学组织技能、教学手段运用技能、教学研究技能。

(一)教学表达技能

教学表达技能指的是教态和语言面貌,即教师的仪表风格,包括表情、眼神、手势、站姿、服饰以及教师的语言表达,即普通话和英语口语表达技能、英语书写规范和书面表达技能、英语课堂用语中语音、语调、语体的把握技能。教师应该做到面带微笑、眼望学生、手势自然、站姿平稳、服饰整洁,语音标准、语调正确、用语恰当,以保证课堂教学的有序和高效。

(二)教学设计技能

教学设计技能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步骤,整合和优化各教学环节,梳理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教学实际选择教具,基于课型确定授课形式和板书设计,从而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该教学设计的最终成果就是教案,教案设计要科学、完整,要充分体现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因为教案“是教师上课前对课堂上所教内容、采用的教学手段和活动的系统安排及决策,是一堂课的框架”。[7]教案分为授课教案和说课教案。授课教案是教师为上课而准备的授课框架,说课教案是教师就一节课如何操作且为何如此操作进行阐释而形成的教学方案。

(三)教学组织技能

教学组织技能就是教师为保证课堂各环节顺利有序运行而调用各种教学技巧的过程,比如,如何通过导入、提问、对子或小组活动等,灵活处理新授课、巩固课、阅读课和复习课的不同课型,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语音、词汇、语法,不断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同时,使用正确的英语课堂用语,通过丰富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呈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提高课堂的互动性,适时处理突发事件等,以体现课堂的驾驭和调控能力。

(四)教学手段运用技能

教学手段运用技能指的是教师利用黑板、实物和简笔画以及多媒体等进行教学的技能。板书是课堂教学中辅助交流的教学技能,要提纲挈领、突出重难点。简笔画是利用简笔画勾勒教学内容,使之生动形象、简单明了。课件制作是教师的必要技能,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制作多媒体课件,立体、动态处理词汇、句法和课文,通过网络平台的交流学习不断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

(五)教学研究技能

教学研究技能就是教师基于具体的教学环境,以学生、教材等为研究对象,借鉴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探讨教学方法和课程建设等教学改革而采取的一系列举措。教师在教学研究中所采取的种种举措直接影响教学改革的成败,直接体现教师研究的能力,直接影响一个教师的发展后劲。如说课教案的设计、教改项目的组织等,均需要教师掌握一定的教学研究技能。

三、新升本院校英语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的原则

(一)凸显实践

新升本院校的英语专业师范教育是培养该类院校所在地方的基础教育英语师资的中坚力量,如何培养英语基础扎实且具有较好的教师基本功、熟悉英语新课标的英语师范生是新升本院校英语专业师范教育的重点研究课题。英语口语好、教学技能精应该是该类院校英语师范教育的目标,要实现该目标需要在贯穿四年的人才培养中凸显实践。从顶层设计到每个教学环节实施,都应该基于“英语+师范”的复合技能理念,即凸显英语技能和教学技能的实践。

新升本院校由于本科办学历史相对短暂,师资力量和硬件设施还有待加强,不可能盲目地硬搬硬套老本科的办学经验和培养模式。该类院校必须基于自身的具体情况,看菜吃饭,培养方案中要加大实践性、技能性课时的比重,统筹规划技能实践,加强技能锻炼平台建设。在第一到第五学期进行英语技能即听说读写强化实践,举行英语诵读、英语配音、英语播报、英语演讲、英语辩论、英语原著阅读等竞赛活动,每个项目配备指导教师且要求学生务必参与,纳入相应课程的平时考核。教学技能项目化和模块化训练,贯穿第一到第六学期,见习和研习穿插其中,第七学期实习和研习,第八学期顶岗实习,建构英语技能和教学技能共同提高的实践教学体系,对师范生技能进行全程化、系统化、个性化和专业化指导。

(二)建构模式

当前,新升本院校的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常局限于“三笔一话”,教师仪表及备课讲课说课技能的训练得不到充分的重视,该类英语专业师范生技能训练常放在英语教学法课程的课堂讲授中完成,没有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训练和实践平台,没有形成完整的可操作性强的教学技能培养模式。

新升本院校的历史使命是为地方培养合格的中小学英语师资,该类院校有必要立足本土,定位好人才培养目标,并将培养目标落实于具体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方案需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就课程开设、教学计划、实践平台、教学评价等进行切合实际的设置,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比例要合理,突出技能的培养,健全理论课程体系、实践课程体系、技能训练体系和教学评价体系,形成“理论-课程-实践-评价”四位交互的培养模式。理论要够用,即一定的英语语言理论和从事中小学英语教学所需的教学理论;课程要合理,即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比例要适中,确保技能实践在课堂教学中不缺位;实践要凸显,要建构技能实践平台,包括技能训练方案和“见习-实习-研习”一体化的教学实践;教学评价要科学,建立促进师范生全面发展的新型的多元化的教学技能评价体系。

(三)建立实践基地

顺应社会发展升格的本科院校肩负为地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使命,诸项技能中英语口语和教学技能显得尤为重要,新升本院校应该为英语师范生提供多元化的实践空间,促进所学理论知识的内化和技能的自动转化,除了课内课外提供足够的技能发展舞台,还需在见习、实习、研习各个环节上加强管理提高效率。该类院校应该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和地方中小学建立长期合作的教学实践基地,积极探索互利双赢的合作机制,让实践基地成为师范生见习、实习、研习的最佳平台,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

四、结束语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21世纪以来,为了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履行服务社会的功能,一批又一批的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为了增强社会知名度,新升本院校加快步伐,从硬件设施到软件设施,从师资建设到人才培养,不断加深教育教学改革。然而,由于本科办学历史不长,改革多停留在宏观和中观层面,教学技能培养模式属于微观层面,系部管理层的主任们由于管理、教学、科研的压力,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暇纵观全局去建构比较科学合理的体系,而一线教师疲于上课完成科研工作量,只凭感觉和经验指导学生,不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缺乏系统全局观念。老本科院校倒是有很多模式,却不是针对新升本院校的,可借鉴,但是实用性不强。基于新升本院校实际,探讨适用于建构该层次院校英语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意义重大。英语教学技能的内涵、构成要素以及新升本院校英语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应该遵循的原则等理论探讨为该类院校的课程设置和课程建设改革、技能训练方案的制定和教学技能评价体系的建构等奠定了理论基础,为该类院校深入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和新见解。

[参考文献]

[1]胡淑珍.教学技能[M].长沙: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李克东.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教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3]郭友.大学教师教学技能概述[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1994(03).

[4]潘寂.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5]胡淑珍,胡清薇.教学技能观的辨析与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2(02).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范文第3篇

原称“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教育学中的基本理论问题,探求教育的一般原理。它为教育理论的发展和教育改革提供综合性的研究成果。教育学原理是教育中的基础学科,为其他二级学科提供理论观点和思想方法,为研究各级各类教育提供理论基础。

教育学原理是整个教育学考研的基础,占分比重达到1/3,要想在考研中夺得高分,必须要对教育学有一个整体的理解,那么这个理解来自哪里呢?对教育学原理的整体把握是理解教育学的基础。同时,教育学原理与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科研方法都有相应的联系,涉及到了教育学的各个分支,是认识整个教育学的前提,因此,对教育学原理的把握是整个教育学考研的重中之重。

我们可以把教育学原理整体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教育学以及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包括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教育学的发展阶段;教育的概念、教育的本质说、教育的起源说、教育的发展历程等。第二部分,教育对人和社会发展。包括教育与生产力、政治、文化、科学、人口等的相互关系;教育变革的相关影响因素;遗传、环境、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影响;人的个体性对人的发展的重要作用。第三部分,教育目的和教育制度。包括教育目的的概念、主要理论、培养目标;教育制度的概念、我国的学制、现代化教育制度的改革。

第四部分,课程和教学。这一部分是教育学原理的重头戏。主要包括课程的相关定义和类型学说;课程计划、目标以及实施、评价等;还包括教学的相关定义和各种理论流派;教学过程、模式、原则以及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第五部分是德育和师生关系。这一部分包括德育的概念、过程、原则、方法和德育途径和各种德育模式;教师的概念以及劳动特点,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学生的权利和义务,师生关系的特点和师生关系建立等内容。

二、中外教育史

中外教育史是教育学综合统考重头科目之一。针对中外教育史,重在抓线索——考生要特别注意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纵向上,要理清按照时间顺序事件发生的脉络,横向上可以将中国教育史和外国教育史进行对比,帮助理解。同时重分析——研究历史的作用往往是为了更好地指导现在,因此在复习过程中切不可孤立地学历史,而应注意分析和评价,同时注意积累分析评价的思路及要点。

中外教育史的内容脉络非常清晰,主要有六部分:中国古代教育、中国近代教育、中国现代教育、外国古代教育、外国近代教育、外国现代教育;这些内容我们可以从不同的分类角度去把握。比如按照地域可以分为“中国教育史”(前三章)和“外国教育史”(后三章);也可以按照时间分为古代教育(一、四章)、近代教育(二、五章)、现代教育(三、六章);还可以从内容的角度分为教育思想史和教育制度史,用这两条线索来引领中外教育史的复习。

针对中外教育史,复习方法指导为:

1.从宏观到微观:由于这部分内容属于历史性内容,因此考生一定要理清时间发展的顺序,树立回溯历史的整体感。建议考生在复习时采用讲解或口述的方法。复习的思路:整部分——各章节——各知识点。

2.理清知识的层次:知识的层次既体现了知识在整个教育史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也指明了考生复习时应当倾注的关注程度。所以理清知识的层次很重要。按照学习层次的要求我们将其具体分为识记和理解两大类。复习时各个知识点应当把握到什么层次,做到心中有数。

3.注重比较和联系:由于是教育史,这里需要特别提醒考生:注意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纵向上,要理清按照时间顺序事件发生的脉络,横向上可以将中国教育史和外国教育史进行对比,帮助理解。也需要考生在解答习题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和发现,找到更多的可比较的“点”。

三、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介于心理学与教育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它主要研究学生如何学、教师如何教以及学教之间的相互作用,旨在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并据此创设有效的教学环境,如学习资源的利用、学习活动的安排、师生互动过程的设计与学习过程的管理等,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主要包括:1、教育心理学概述 2、心理发展与教育3、学习及其理论解释4、学习动机 5、知识的建构、技能、品德的学习 6学习策略理论。其中,心理发展与教育的关系、学习的基本原理(包括联结派、认知派、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学习动机理论、学习策略理论、智力理论与创造性的培养和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是重点章节。

对于教育心理学的复习要做到以下三点:一要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及其主要实验事实;二要理解和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对教育工作的启示;三要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规律和主要理论,并能够运用其来说明和解释有关的教育现象,解决有关的教育教学实际问题。

教育心理学算是教育学大综合中较为抽象和难懂的一个部分,在复习时建议大家结合自身的学习经历和一些教学案例来体会和理解各种原理。另外,还有一种方法大家可以采用,即“树形图法”。在复习时,可以选择一本较有代表性的教材(较的是北师大出版的由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通读全书后,理出主要线索。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涉及到哪几大方面的问题?每一个大问题下又涉及到哪些主要内容?每一个内容中关键的知识点是什么等等。依据这些问题,可以画一个树型图,帮助你理解“树干”与“树枝”、“枝叶”等的内在关系。然后,依据这一树型图,再参考其它书目,对这一图式做作一步的充实完善。

四、教育科研方法

教育科研方法具有1、内容繁杂,知识点多,彼此独立的特点;2、注重程序性和操作性;3、应用性,强调与实践问题的联系;4、教材的多样性和观点的差异性的特点。因此学习教育科研方法,需要基本概念有精确把握的基础上,与实际联系起来,通过案例的来学习,同学们可以自己找一些教育研究的例子,亲自分析评价,将概念放到一个具体情景中体会。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体育心理学;学科定位;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80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0)04-0059-04

体育心理学是我国发展较早的体育学科之一。早在1942年,萧忠国和吴文忠就出版了我国第一部体育心理学编译作。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体育心理学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有关体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这一学科也成为体育专业教育重要的必修课程之一。然而,由于体育心理学的学科定位含混、概念模糊,致使体育心理学课程在不同体育专业教育中的差异性体现得并不明显,有的甚至在不同的专业教育中使用同一种体育心理学教材。

学科定位与课程改革存在一种相互依赖、互相支持的关系。学科定位是根,课程改革为末。学科定位是课程改革的基础和起点,课程改革是对学科定位的诠释和反映。学科定位与课程改革的内在关联,决定了课程改革必须以认识学科属性为根本出发点。本文从体育心理学的学科定位谈起,在此基础上探究体育心理学的课程改革,从而使体育心理学的课程建设建立在牢固的学科基础之上。

1 体育心理学的学科定位

随着中国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体育实践形式的分野日益突出,身体教育、运动竞技和健身休闲三足鼎立的态势逐步形成。身体教育、运动竞技和健身休闲这3种体育实践形式是客观存在的,与之相适应,身体教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健身休闲心理学3门学科的分离与独立发展,也大势所趋。这正如学者们指出的那样:“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的分工将更为明确。体育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特别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和变化;运动心理学侧重研究竞技运动训练和比赛中的心理现象,特别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和变化;锻炼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即大众参与体育锻炼的心理感受和体验。”这里的“体育心理学”是“小体育心理学”的概念,大致相当于身体教育心理学;锻炼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锻炼(或称健身)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其研究对象比“健身休闲心理学”狭窄。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对体育的诉求,除了增强体质的需要外,休闲娱乐已成为大众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重要动力,休闲娱乐体育成为锻炼外,大众体育另一种新兴的体育形式。因此,研究大众参与体育活动的心理感受和体验,除了锻炼心理学外,还包括休闲心理理论与实践,我们把它们统称为“健身休闲心理学”。

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除了具有明确的研究对象和具体的研究内容外,还要有特定的研究方法。马启伟和张力为曾经指出:“体育运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实际上不可能超出心理学研究方法的范围,不过是在实际应用的操作过程中有些不同特点,但无本质的区别。”可见,体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来源于它的母学科一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在学术界,人们通常把体育心理学界定于“科学”和“应用科学”之下。如祝蓓里等人认为,体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们从事体育活动(包括身体教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活动)专门条件下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马启伟、张力为认为,体育运动心理学是阐明体育运动的心理学基础、研究人在体育运动中心理活动的特点及其规律的应用科学。不管是“科学”和“应用科学”,都不是体育心理学最临近的属概念,都显得比较宽泛。体育心理学是体育学与心理学相结合所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体育心理学的交叉性决定了体育心理学属概念的两重性:第一,相对于心理学而言,体育心理学是应用性分支学科;第二,相对于体育学而言,体育心理学是基础性学科。体育心理学是母学科心理学联系体育学的媒介,它既可以为体育学发展提供心理学方面的科学基础和基本原理,又可以为一般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丰富的实践材料和应用基地。

综上所述,体育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研究身体教育、运动竞技和健身休闲活动中的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应用学科和体育学基础学科,具体包括身体教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健身休闲心理学。

2 体育心理学课程的改革方向

2.1 按专业需求编写教材满足不同专业人才的培养需求

据《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统计显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包括体育教育(physical education)、运动训练、社会体育、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康复与健康、民族传统体育6个专业,分别分布于248、60、143、25、3、34所高等学校中。在本科专业中,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是体育本科专业中分布最为广泛的3个专业,且这3个专业都针对具体的体育实践;民族传统体育是一种特殊的体育表现形式,可以被包含于体育教育、运动训练和社会体育活动中,且专业覆盖面小;运动人体科学及运动康复与健康是体育基础学科,与前几个专业不在同一层次上,且专业覆盖面小。因此,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实质上只应设置体育教育、运动训练和社会体育3个专业。然而,由于“体育教育”一词使用的逻辑错误,“运动训练”一词内涵的相对狭隘,以及表示体育工作领域的概念――“社会体育”与其它2个专业在分类学上的逻辑错误,这3个专业还需逐步规范为身体教育专业、运动竞技专业、健身休闲专业。

身体教育专业以培养能够胜任身体教育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为目标;运动竞技专业以培养能够胜任运动竞技、科研、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为目标;健身休闲专业以培养能够在大众体育领域里从事健身休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技术指导、经营开发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3个本科专业不同的人才培养需求,要求不同的知识体系与之相适应。

体育心理学以心理学为科学基础,研究身体教育、运动竞技和健身休闲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形成了身体教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健身休闲心理学3个分支学科。这3个分支学科为学生未来从事身体教育、运动竞技和健身休闲工作提供心理学知识与指导,分别成为身体教育专业、运动竞技专业和健身休闲专业的基础必修课。体育心理学3个分支学科对体育实践的适应性发展,要求在专业教育中联系不同的专业实际使用不同的教材,从而使体育心理学的基础性和应用性发挥得更充分。鉴于此,原有《体育心理学》教材的呈现形式和课程内容都要做一些调整。

(1)《体育心理学》教材不再使用,针对身体教育、运动竞技和健身休闲3个不同专业,使用“身体教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健身休闲心理学”3种教材。

(2)“身体教育心理学”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

体育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和变化规律、掌握选择教学内容、采用教学方法和进行教学设计等的心理学依据,并能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有效的教学,以帮助所教学生掌握运动技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发展。因此,“身体教育心理学”课程内容体系应包括体育教学心理、体育学习心理、运动技能学习、体育心理健康和团体游戏心理等方面。在以往的体育心理学教材中,比较重视体育学习心理,而体育教学心理、团体游戏心理和体育心理健康所占篇幅相当少。例如,在晋通高校“九五”国家重点教材《体育心理学》中,共11章,除1章绪论外,10章中有6章关于学生学习的内容,关于体育教学心理、团体活动心理、体育心理健康仅各占1章。在由季浏主编的“十五”《体育心理学》规划教材中,这一状况仍没有多大改变。目前,颜军和邵伟德已经出版了《体育教学心理学》著作,对体育教学心理做了积极性探索,可补充到身体教育心理学教材中。体育心理健康方面的教材内容还需在引进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本土化。此外,李莱的《团体游戏心理学》可以为身体教育心理学的教材建设提供参考和补充。总的来说,“身体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研究成果较多,但仍需进一步规范与完善。

(3)“运动心理学”的教学目标在于使学生掌握竞技运动训练和比赛中的心理特点和变化规律、掌握运动员的心理诊断与选材、心理技能训练、心理咨询工作的理论和方法。因此,“运动心理学”课程内容体系应包括心理诊断与选材、心理技能训练、运动竞赛心理等。目前,“运动心理学”是发展较为成熟的学科,其分支学科现出端倪,如运动训练心理学、运动竞赛心理学、教练员心理学、运动员心理学等,为运动心理学学科发展奠定了基础。

(4)“健身休闲心理学”应包括健身心理学和休闲心理学2个领域。目前,健身休闲心理学发展还不够成熟,有关健身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多,但休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较少。随着休闲时代的到来,体育将成为一种重要的休闲生活方式。健身休闲心理学应以“健身心理学”为基础,进一步拓展研究内容,充实新近的研究成果。“健身休闲心理学”课程的内容体系应包括影响个体参与健身和休闲的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健身和休闲对健身者的情绪体验和心理健康的影响等。

2.2 重视实验课程改革

体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应用性分支学科,应用性是体育心理学最基本的学科特性。体育心理学的应用性。要求我们不止于学习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将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运用于体育实践中,以解释体育实践中的心理现象、解决体育实践中的心理问题。从而为体育实践科学有效地开展提供支持和帮助。这个从理论到实践的应用过程,就需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

实验是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走入科学殿堂的重要依据,是心理学最基本的研究方法。在“九五”、“十五”等已有的各版本《体育心理学》教材中,大都对实验内容未作安排,相关介绍有的作为辅助内容出现,有的简单呈现在研究方法的内容中。在组织形式上,大都由实验员先准备、调试好实验仪器,教师再给学生讲解实验内容、目的、材料、程序等,最后让学生按计划被动地进行。季浏依据“十一五”《体育心理学》教材体系,编写的普通高等学校身体教育专业主干课配套教材《体育心理学测量与评价》,选编了10个心理实验和27个心理问卷(量表),对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思维方式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重要意义。但实验的目的不仅是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基本知识和加强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开展实验的理论和方法,能够根据学过的心理学理论原理,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操作方法和步骤,甚至把自己在实践当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作为实验课题。在体育心理学学科体系内,实验运动心理学对于身体教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健身休闲心理学而言,具有基础性地位,因此,可开设“实验体育心理学”课程。

2.3 心理学理论在体育领域的“软着陆”

体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与体育学相结合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心理学与体育学的结合有两种形式:一是心理学以长驱直入之势进入体育学领域,将心理学强硬地套在体育学之上,称之为“硬着落”;二是心理学在与体育学的长期作用中,不断调适、变通、跟进、完善,使其更好地指导体育实践发展,从而推进心理学与体育学的结合,称之为“软着陆”。“硬着陆”在学科发展之初较短的时间内能产生很高的效率和很好的作用,但在学科深入发展之时会因其“生搬硬套”和“消化不良”影响学科的发展。“软着陆”在学科发展之初效果不明显,因为它要经历长时间的磨合而在短时间内难以奏效,但也因为其长期磨合而使新兴学科具有较强适应性、应用性和可持续性。

随着体育实践的发展,体育心理学的分化之势越来越明显。但从当前体育心理学的教材建设来看,还存在许多“生搬硬套”和“消化不良”的现象,心理学的痕迹比较严重,体育学的特色明显不足。这也是为什么当前的体育心理学教材中既有身体教育的心理学问题,也有运动竞技、健身休闲的心理学问题,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对体育种种形式和现象的特殊性认识不清,从而使心理学理论含混地运用于体育领域的各种实践形式中。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学生 心理学 学习积极性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大力推进和快速发展,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身处高职院校的学生,与高职教育良好的发展前景相比较,却存在着诸多问题。

本文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并结合一线的教学经验,探讨运用心理学方法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一些途径。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学生学习时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包括了注意力的集中、认知的活跃、情绪的振奋、意志的努力、行为的投入等等。几乎所有的心理学研究都指出一点:学习积极性是直接推动、导向和强化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因,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变量。因此,要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成绩、实践技能及综合竞争力就必须首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根据高职学生的当前心理状态,我们应努力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重建学习的信心,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从而使学生从不学到主动求知,达到提高学习积极性的目的。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谈谈笔者在教学实际中的做法: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要理解学生关心学生

情感的迁移功能告诉我们,一个人对某对象的情感会转移到与该对象有关的其他对象上去。因此,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无论课内课外,无论学生成绩优劣,也无论学生表现好坏,都应该给予深切的理解和关怀,把学生当作朋友,主动与学生沟通,帮助其解决学习及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得到学生充分的信任,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情感,积极引导有益情感迁移,进而慢慢地消除了学生对于某课程的消极和敌意。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包括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三个方面的内容。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周围事物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需要。在学习活动中,认知内驱力指向学习任务本身(为了获得知识),是一种重要的和稳定的动机。由于需要的满足(知识的获得)是由学习本身提供的,因而也称为内部动机。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个体因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这种需要从儿童入学时起,就成为成就动机的组成部分。自我提高内驱力与认知内驱力不同,它把成就作为赢得地位与自尊心的根源,显然是一种外部动机。附属内驱力,是指为了保持长者们(如教师、家长)或集体的赞许或认可,表现出要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这种动机特征在年幼儿童的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表现为追求良好的学习成绩,目的就是要得到赞扬和认可。

二、激发学生某种需要,发现他们的亮点和特长

学习需要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它的主观体验形式是学习者的学习愿望或学习意向。这种愿望或意向是驱使学生进行学习的根本动力它包括学习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的信念等。

教师在教学时,先引起学生发生学习某种知识的需要,然后进行教学;或者根据学生的需要来决定学习的活动。适当的设问,言语不多,却能像磁石一般吸引住了学生,使他们的学习动机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问题教学法之所以比讲演法更有效,是因为问题教学法以解决某一问题为学习的起点,学生是为了解决某一问题而去读书,去听讲,去搜集材料或去实验的。

三、给予他们成功感,消除恐惧感

成就动机是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因此,务必使学生在其学习过程中不断获得成功感。“首次效应”尤为重要,要特别重视第一堂课和第一单元的教学。第一堂课,要一清二楚,做到不遗留任何问题,而且又使学生觉得确有收获;第一单元测试,务必使学生得到比较满意的成绩。为此,一是教学上从学生实际水平出发,放慢教学进度,调整教学节奏,控制教学难度,削减教学梯度,使学生“学来顺利”;二是习题练习,课外作业的数量和难度进行严格控制,对于较难理解,容易忽视的隐含条件或容易发生错解的习题,事前进行必要的疏导和提示,使其觉得“做来顺手”。三是单元测试的题量和难度要适度,使学生既能独立、准时完成,而又获得比较满意的结果,使90—95%以上的学生在直觉上获得第一次成功感,以进一步消除对学习的恐惧感。

四、设立奖励机制,积极有效鼓励

强化动机理论是由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家提出来的。他们认为人类一切行为都是由刺激(S)——反应(R)构成的,也就是说行为主义认为在刺激和反应之间不存在任何中间过程或中介变量,既然不存在任何中间过程或变量,那也就不可能到中间过程或中介变量中去寻找行为的动力,只能到行为的外部去寻找。因此,他们把人类行为的动力归结到了强化。因此,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采用各种外部手段如奖赏、赞扬、评分、等级、竞赛等,是激发动机不可缺少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