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中体育篮球课教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
1.前言
当今,随着新课标的实施,素质教育思想广泛的发展,但是由于区域性差异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做为素质教育的主体体育教育,尤其是在落后的农村学校,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是不利的。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指出:“学校体育工作应当面向全体学生”。我国目前85%的中小学在农村,75%的中小学生在农村就读,普及和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将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 由于我国绝大部分中小学校分布在农村,从而体现出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学校是培养多方面人才的场所,而九年义务阶段正是学生发展身体素质的最佳时期,也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时期,体育教育在这些素质的培养过程中的作用是其他任何教育形式不可代替的。因此,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的普及,有利于大面积增强中小学生的体质,促进中小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关注农村学校学生体质健康与体育教学现状,对农村学校体育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为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学校体育教学工作提供参考,对落实实践科学发展观和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具有现实意义。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本研究将柳州市(柳城、鹿寨、融安、三江)农村学校随机抽取280名体育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共发放调查问卷280份,回收277份,其中有效问卷267份,有效率为95.36%.
2.2 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在中国优秀硕士论文、维普、万方等数据库上进行检索,查阅了与本研究有关的国内外期刊文献资料40余篇,为本课题研究、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问卷调查法:调查问卷是发放280份《柳州市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现状调查问卷》表。
数理统计法:采用SPSS、Excel和逻辑分析进行统计处理问卷回收的有效数据,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深入的探究思考,形成这份报告材料,希望此材料反映出的问题能对今后小学如何开展更多的体育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现场考察法:实地考察分析现场教学情况。
访谈法:走访了有关农村学校主管体育工作的领导、体育教育科研组长,并随机抽取农村小学体育教师进行访问并记录情况,为本研究提供真实的资料。
3.研究结果分析
3.1 农村地区中小学开课率。
体育课是学校体育的最基本形式之一,也是反映学校体育现状的一项重要指标。这里指的开课率包括按教学计划开设体育课正常开课率和按非教学计划开课的非正常开课率。柳州市各农村地区学校的开课率见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农村学校体育课平均开课率为74.67%,说明了农村学校体育较以前有较大的改善,但仍有25.33%的学校没有开设体育课或没正常开设体育课,与保证学生人人享有体育的目标存有一定的距离, 其主要原因是学校不重视, 农村学校体育课被占用的比例较高,没有场地和器材, 缺乏体育教师等问题。学校体育教学发展滞后的现状不容忽视,实地考察时发现所谓教学开课率高只是一种低质量的放羊式的教学形式:一个哨子两个球,他们上课时多数没有体育教师指导,也没有体育活动器材全凭学生自己的兴趣做做游戏等。造成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课缺少的原因有:第一是农村学校领导对体育教育课重视不够,远远落后于其他教育课程,对体育教育课管理较为松散,体育教育大多数课处于“放羊”状态,因而被占用比例较高。第二是缺乏专业体育教师,按照当前教育部规定的师生比标准来配备农村学校体育教师,许多农村学校都缺少很多专业体育教师,这也就无法实现正常体育教学。
3.2 教材使用率。
通过表2调查的农村学校体育教育使用教材结果如上,体育教师都能按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计划,教师大部分是按编写的教案进行授课,基本做到每节课都有教案。虽然有一部分学校受教学条件限制达不到教学大纲要求,但是也能够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自编教材来完成教学任务。体育教学大纲的实施直接体现在农村体育教学,这些地区农村学校体育教师在使用教材上存在很大的缺陷,能够正规上体育课的学校不多,大多数学校基本上是“放羊”的教学。这是由于一方面学校、教师对国家制订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教学大纲、教材等没有得到重视;另一方面是由于国家统一的教学大纲、教材不能适应各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如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教师自身素质的不足、场地器材的匮乏等问题,也使体育教学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
3.3 教案编写。
由表3可以看出,大部分体育教师有完整教案,有一部分无教案,有少部分有部分教案。体育教师有完整教案是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为了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而准备教案。有一部分没有教案是因为在农村其原因是在中小学对教案的检查没有到位。应引起注意的是,在调查中了解到,虽然有大部分的体育教师有完整教案,但教师有部分教案的往往只是用于应付上级领导的检查,并不按教案内容教学,课后补教案的现象较严重。主要由于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备课教案的编写制度不健全、管理不严现象比较突出,领导对体育教案编写的重视很缺乏,教学准备环节有待进一步规范。
3.4 室外体育课教学内容。
从调查结果来看,由于受到场地器材的影响,在农村中小学体育课的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田径、篮球两个项目上,而足球、乒乓球和跳绳等作为学生自由活动内容选择相对较少,排球、羽毛球和体操则更少,其中田径还主要是以跑类为主。很多学生对体育课很感兴趣,但是受场地器材的影响很多体育课是无法开展的,农村地区经济欠缺,很少有资金投入在体育器材的购买,导致很多常用体育器材欠缺,直接影响了体育课的质量。另一方面把考试作为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导致体育教学目的考试化、教学方法手段传统化的单一形式。而新课标对体育教学内容的要求只是提出了一个框架,教师应该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兴趣出发,为了达到各学习阶段和各水平的学习目标,应选用适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农村地区的学校体育教育在这方面做得明显不够。
3.5 农村地区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现状。
从调查数据显示农村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地方政府和学校对体育的投资较少,从而使本地区学校的体育教学有一定的困难。从上表可见:农村地区中小学现有的体育场地、器材总体上看只有极少人认为能完全满足教学需求,有大部分认为能满足教学需求,还有很多地区认为根本不能满足教学需求。这说明部分农村学校的场地设施情况还不能达到新课程标准,进而影响了农村学体育教学的实施。虽然近几年由于阳光体育的开展国家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包括对农村学校体育设施的投入,具体到体育场地、器材方面就只是场地的修整,增加篮、排球架等的建设与改造。但是,器材设施和场地的增加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很多农村学校不会正确使用器材,甚至是在体育器材出现故障后就抛弃不用了,在这种情况下,再多的资金投入也于事无补。因此,在加大对农村中小学的体育设施投入基础上,应该配备专业的维修人员,从而保证农村地区体育教学的有效开展。
4.存在的问题
4.1 体育师资严重不足。近年来,农村地区学校专职体育教师的配备远远达不到国家规定的要求,满足不了教学需要。在大多数农村地区,专职体育教师的数量寥寥无几,有的地区只能由其他兼职教师代替,多数兼职体育教师都没有受过专业培训,教师的思想道德和业务素质远远不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教育水平,这样就保证不了体育课的落实。师资为教育之根本,其教育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校体育教学水平的发展。当今,农村学校体育教师从数量上基本符合编制要求,但师资自身素质不高,结构老化、单一。由于各种原因而长期形成的不良习惯,使现任体育教师敬业精神不够,师德修养欠缺,从而出现师资严重不足。
4.2 体育教学场地器材匮乏。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的设施与教育部规定的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配备相比相差甚远,严重限制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体育设施的大量缺少主要原因在于体育经费的严重缺少,使场地器材严重匮乏。农村学校体育教育课难以开展,虽然有一部分农村学校添置了极少一部分体育器材,还能够满足农村学校体育的教学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需要,有很多学校只是为了应付检查,成为一种虚假的摆设,能在体育课堂中运用的体育器材少之又少。经费的不足使农村学校体育设施得不到充分补充,体育器材管理不善,常用的体育器材残缺不全,不能及时维修破坏的器材,给农村学校体育教学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留下严重的事故隐患。因此,学校体育经费的严重不足,体育器材的严重匾乏,导致农村学校体育工作很难开展。这是一个普遍问题,政府投入到农村学校的资金太少,学校资金严重短缺,有限的资金基本上都投入到学校发展规模上,谈不上把这些资金投入到体育场地器材中。
4.3 教学内容单调,教学目标单一。体育教学目标单一化是指在体育教学中约束学生的兴趣发展,限制学生目标追求的广度,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现今,能严格按照新课标规定上好体育课的农村学校很少,即使有的农村学校体育教师在组织教学中也是教学单一,有很多体育教师不能够胜任教学内容,在农村体育教师中有一部分缺少教学资源,不能设计出规范的教案,很少有体育教师去探索新颖的教学方法,导致体育课上使用单一的教学形式,加上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单调陈旧更不能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在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生为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是机械地模仿学习,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到了制约,导致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也在情理之中了。在农村学校的体育教师中很少有把备课做为上课的依据充分利用起来的,并且也没有按照备课的内容进行教学。受农村学校体育设施条件的影响和教师自身业务能力的限制,备课只是一种形式,而内容每学期依旧如故,备课内容“换汤不换药”,从而导致教学内容单调。
5.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1.1 各级领导重视不够,健康教育观念落后,对体育认识有偏见。
5.1.2 目前我省农村小学优秀体育教师流失严重,体育教师数量严重不足,体育教师教学负荷量大,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体育教师的地位较低,是导致农村小学体育教师队伍不稳定的主要原因。
5.1.3 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学校体育经费严重缺乏,投入少,体育场地、器材设施配置不足。
5.2 建议。
5.2.1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力推进农村学校体育工作,加强对农村学校体育的管理和领导。加强体育教学工作管理,学校教学主管部门要制订切实可行的体育教学管理条例,抓好教学文件、教学实施、教学评价三个环节的管理、检查、指导工作。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不断提高体育教学水平。
5.2.2 加大对农村学校体育经费的投入,多形式、多渠道的筹措体育经费,改变经费的不足。建议将小学体育经费纳入财政拨款项目并明确规定体育经费在教育经费中所占比例,实行专款专用不得挪用。
5.2.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调动体育教师工作积极性。积极采取措施提高现有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通过接收本科毕业生、函授、自考等途径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选派没有受过体育专业训练的青年教师脱产或半脱产进修学习,定期对教师进行考察和评估,严格执行合格体育教师聘任制度。各级学校应通过体育教师享受与其他教师同等待遇、改善工作与生活环境,建立激励机制等措施稳定教师队伍,并加强体育教师的思想工作,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逐步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翟永保,陈秋丽.陕西省农村中、小学体育现状调查研究[J].体育科学,2004,(7) :79―80
[2] 蒋丽.农村学校体育的问题及对策[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2,(8):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