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方法

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方法

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方法范文第1篇

近几年植物保护工作的发展状况,不但体现在防治技术的改进,更重要的是通过不断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从而深刻认识了植保工作的方向。在农业生产中如何控制农药污染、提高农产品的品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农业工作者需要认真面对的重要课题。

针对环境的日趋恶化,人们对有害生物的认识逐渐发生了转变,植物保护的策略从对有害生物的“斩尽杀绝”转变为“适度容忍”,在防治过程中通过对害虫天敌的研究、引进、释放和保护,发挥天敌的控制作用,应用生态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的方法治理有害生物,综合利用各种措施,将其危害控制在经济损失允许的合理水平之下,才能取得最佳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生物防治法是经实践证明了的,顺应时代潮流的,最安全有效的控制病虫害的方法,通过生物防治法来防治病虫害不污染环境,病虫害也不容易产生抗性,而且还具有经常、持续控制病虫害的优点,这种防治方法非常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是一项值得提倡并有很大发展前途的防治措施,是病虫害综合防治最重要的一环。

应该说化学农药的长期持续使用,对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本身及环境带来许多严重问题,主要表现为防效降低、农药残留超标、自然控制力减弱及严重的环境污染。为了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在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中,应以农业防治措施为基础,创造一个适合作物生长、不利于病虫发生危害的生态环境;优先采用生物防治技术,加强农用抗生素、微生物杀虫杀菌剂的开发利用,保护利用各种天敌昆虫,充分发挥其它防治措施,科学、安全地使用农药,防止农药对农产品及环境造成污染。

而改变病虫害防治的基本概念,则为更好地解决植保问题创造了条件。人们曾想寻找一种单一手段以达到控制和消灭害虫的目的。自从50多年前有机氯农药发明后,以它空前的杀虫效力,有人就盲目认为彻底解决害虫问题已为时不远。多年来有机氯农药的连续大量施用,固然在生产上起了很大作用,但害虫问题并未得到解决,有些害虫反而更加严重。越防范越多,越多越加药量,可越加药量,病虫害的抗药性就越强,成为一种恶性循环。农药引起的副作用也更显突出。单靠一项技术措施如利用天敌防治,也无法令人满意。所以在今天综合防治的概念已经更加丰富了。

综合防治是通过有机地协调应用各种防治措施,相辅相成,把病虫压低到经济危害水平下,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将对农业生态系内外的不良影响降至最低限度。所以说病虫害防治是一个生态学问题。

笔者认为综合防治的新概念,它包含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1、错综复杂的动植物、农作物的耕种和周边环境构成一个生态体系。这里面任何一个组成部分的变支,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整体体系的稳定,在关键因素上甚至可一发而动全身,进而影响病虫害种群的消长。

2、综合防治的目的是控制种群数量,使害虫密度保持在经济危害水平以下。所以不要求进行不必要的防治工作。通常不是使害虫绝灭,有时为使天敌能继续生活繁殖,在今后抑制虫害中发挥作用,在防治时还要有计划留下一部分害虫。

3、各种防治手段如化学防治、天敌利用、抗虫品种、农技措施或昆虫绝育,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限制,任何方法都不是万能的。采用多种防治手段,将其有机联系,互相协调补充,才能起到最好的防治效果。所以必须全面考虑,使其对于生态系内外的副作用减至最低。不但要注意它们对防治对象,作物和人畜的影响,还必须考虑到和其它害虫、天敌、益虫和其它生物的关系,同时还要注意环境保护问题。

综合防治的配套技术是:根据综合防治的原则和当地生态的特点,以作物及新的防治技术进行组装和协调运用。其内容包括:

1、保护利用有益生物,结合农事操作为天敌提供栖息场所,注意合理用药,减少天敌杀伤,发挥自然天敌的控害作用。

2、以农业防治为主的预防系统,如有利控制的高产耕种、轮作制度,种植抗(耐)性强的优良品种及其合理的品种布局;培育无病虫的种苗,针对性的种子消毒、土壤处理。

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玉米病虫害;平玉8号;苗期;中后期;综合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 S435.13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7-0167-02

玉米新品种平玉8号是由河南省平顶山市农业科学院选育而成。2009年通过河南省农作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株高260 cm,穗位高126 cm,成株叶片数20片。果穗锥型,穗长18.9 cm,穗行数16.0行,行粒数39.2粒,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4.3 g,含粗蛋白8.24 %、粗脂肪4.13%、粗淀粉75.31%、赖氨酸0.165%;生育期133 d,比对照组(郑单958)早1 d。平均倒伏(折)率0.8%。抗病性强,高抗矮花叶病(0.0%),抗小斑病(3级),中抗大斑病(5级)、弯孢菌叶斑病(5级)、瘤黑粉病(8.5%),高感茎腐病(65.8%),平均产量14 659.5 kg/h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5.4%;适合河南省各地种植。

近几来随着河南省平玉8号种植面积的扩大,玉米病虫危害呈逐年加重趋势,严重影响玉米品质和质量,玉米病虫害发病率达10%~25%,严重的达48.6%,造成减产40%~50%。玉米新品种平玉8号常见玉米病虫害对其稳产稳收具有严重的危害性,防治病虫害的难度很大,但为了玉米能够提高产量,必须搞好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工作。在各个阶段保护好玉米苗,不让其受到病虫害的残害。结合科学有效的防治方法,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其危害,保障玉米的增产增收。

要做好玉米的生产就要做好病虫害防治,现将平玉8号苗期、中后期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了总结,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1 玉米苗期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

平玉8号苗期病害主要有玉米茎基腐病、玉米苗枯病;苗期害虫有蓟马、粘虫等,若不及时做好防治,对平玉8号生产将造成很大影响。

1.1 玉米茎基腐病(也称青枯病)

1.1.1 发生特点。玉米茎基腐病,也称青枯病,是由半知菌亚门镰刀菌真菌危害所引起。田间发病率一般为10%,严重的达30%以上。该病主要侵染平玉8号玉米根部及茎基部,病苗自根系侵入,感染该病后玉米根部症状表现在产生纵向扩展不规则状褐色病斑并在植株体内蔓延扩展,使木质部变褐,随后缢缩,变软或变硬,后期茎内部空松随后缢缩,致使初生根、次生根腐烂,引起倒伏或整株枯死。地上叶片症状表现主要有青枯、黄枯和青黄枯3种类型。青枯型也称急性型,发病后叶片自下而上迅速枯死。黄枯型也称慢性型,发病后叶片自下而上逐渐黄枯,严重的整株叶片枯黄。该病一般发生在玉米乳熟期前后,尤其是种植密度大、天气炎热,同时遭遇大雨,田间有积水时发病严重。尤其是雨后天晴、太阳曝晒时发生发病尤为明显。

1.1.2 防治技术。在农业防治上,耕种时要合理轮作,重病地块与大豆、红薯、花生等作物轮作,减少重茬;种植抗病品种;玉米生长后期结合中耕、培土;及时排出田间积水;种子进行包衣处理,将平玉8号玉米种用种衣剂包衣,一般用量为种子量的1/50~1/40;增施肥料,如施用优质农家肥45~60 t/hm2、纯N 195~225 kg/hm2、硫酸钾120~150 kg/hm2;收获后深翻土壤;及时消除病残体,并集中烧毁。药剂防治玉米茎基腐病可用57.6%冠菌清225~300 g/hm2,对水600 kg/hm2喷雾防治[1]。

1.2 苗枯病

1.2.1 发生特点。苗枯病是由镰刀菌属和腐霉属的真菌复合侵染引起。近几年发生危害呈上升趋势逐渐加重,该病一般在苗期发生,病原菌在种子萌动期即可侵入,发病株在根尖发生褐色病斑,造成根部发育不良。根茎交界处呈现水渍状凹陷腐烂斑块,地上部萎蔫枯死。叶片症状表现为幼苗基部1~2叶发黄,叶尖和叶(缘)边干枯,由基部叶片逐渐向上部发展,严重的植株外周叶片干枯,心叶青枯萎蔫,植株死亡。发病轻者生长细弱,形成弱苗,发病重后期成为空秆。苗枯病的发生在播种过早、过深、低温霜冻和施用未腐熟肥料的田块发病严重。近几年,由于小麦根病发生严重,也加重了苗枯病的发生程度。

1.2.2 防治技术。在农业防治上,要选用优质、籽粒饱满、发芽势强的玉米种子;播种前先将种子翻晒1~2 d;合理施肥,加强田间管理,苗期至拔节期追肥,一定要增施磷钾肥,以培育壮苗,尤其注意补充磷、钾肥,促进根系生长,使植株生长旺盛,以提高抗病能力[2]。药剂防治苗枯病可用35%多克福2 kg对100 kg种子包衣,或用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10 g加水100 mL,拌种子5 kg。

1.3 蓟马

1.3.1 形态特性及发生特点。蓟马是平玉8号玉米苗期害虫,个体小(0.9~1.3 mm),会飞善跳。蓟马的雌成虫分长翅型、半长翅型和短翅型;体小,暗黄色,胸部有暗灰斑;前翅灰黄色,长而窄,翅脉少但显著,翅缘毛长。半长翅型翅长仅达腹部第5节,短翅型翅略呈长三角形的芽状;卵肾形,乳白至乳黄色。蓟马若虫体色乳青或乳黄,体表皱榴有横徘隆起颗粒。蛹或前“蛹”体淡黄色,有翅芽为淡白色,蛹块羽化时呈褐色。蓟马的成虫和幼虫多在玉米幼嫩部位为害,心叶处更为严重。一般玉米出苗后1~2片叶,蓟马即开始危害,到3~4叶时危害症状较明显,到此时防治,为时已晚。蓟马危害盛期一般集中于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

1.3.2 防治技术。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平玉8号玉米出苗后开始防治。要特别注意蓟马的防治,在农业防治上,春耕前进行精耕细作,或在初龄幼虫期铲除杂草;对高龄幼虫也可在清晨到田间检查,发现有断苗,拨开土块进行捕杀[3]。药剂防治蓟马可用20%威力棒1 050~1 200 g/hm2或2.5%氟氯氰菊酯900~1 050 g/hm2,加水适量进行防治。在防治时,应注意药剂的使用剂量,原药要二次稀释施用,避免在大风高温天气施用[4]。

1.4 粘虫

1.4.1 形态特性及发生特点。玉米粘虫是一种玉米作物虫害中常见的主要害虫之一,是一种远距离迁飞危害特性的暴发性害虫,属鳞翅目,夜蛾科,又名行军虫,粘虫的卵为圆形稍带光泽,初产时为白色,颜色随生长逐渐加深,将要孵化时呈黑色。幼虫头顶有“八”字形黑纹,头部褐色、黄褐色至红褐色,2~3龄幼虫黄褐至灰褐色,或带暗红色,4龄以上的幼虫多为黑色或灰黑色,身上有5条背线,因此又叫五色虫。腹足外侧有黑褐纹,气门上有明显的白线。蛹红褐色。成虫:体长17~20 mm,淡灰褐色或黄褐色,雄蛾色较深。前翅有2个土黄色圆斑,外侧圆斑的下方有一小白点,白点两侧各有一小黑点,翅顶角有1条深褐色斜纹。以幼虫暴食玉米叶片,危害轻者玉米叶片被吃成缺刻,严重发生时,造成减产甚至绝收。

1.4.2 防治技术。同蓟马防治技术。

1.5 小地老虎

1.5.1 形态特性及发生特点。小地老虎(又名土蚕、地蚕)属鳞翅目、夜蛾科,经历卵、蛹、幼虫、成虫阶段。小地老虎的卵为馒头形,直径约0.5 mm、高约0.3 mm。初产为乳白色,渐变黄色。蛹,体长18~24 mm、宽6.0~7.5 mm,赤褐有光。口器与翅芽末端相齐。幼虫,为圆筒形,成熟幼虫体长37~50 mm、宽5~6 mm。头部褐色,体灰褐至暗褐色,背线、亚背线及气门线均黑褐色[4]。成虫体长17~23 mm、翅展40~54 mm,头、胸部背面暗褐色,足褐色。前翅褐色,前缘区黑褐色,外缘以内多暗褐色;后翅灰白色,纵脉及缘线褐色,腹部背面灰色。小地老虎初孵幼虫就可为害玉米,首先在嫩叶上啃食,把叶片吃成小的缺孔,或咬食未出土的幼芽。3龄后食量开始增加,白天潜伏土中,晚上在近土面处咬断幼苗嫩茎,有时把咬断的嫩茎拖入洞中作为食料,一般24 h能咬断幼苗2~3株,常造成缺苗断垄。

1.5.2 防治技术。同蓟马防治技术。

2 玉米生长中后期病虫害及其防治

2.1 纹枯病

2.1.1 发生特点。纹枯病为丝核菌属真菌引起,病菌以菌丝和菌核在病残体或在土壤中越冬。纹枯病主要发生在平玉8号玉米生长后期,主要危害玉米的叶鞘、果穗和茎秆,发病部位主要在叶鞘和茎种上,发病初期多在基部1~2茎节叶鞘上产生暗绿色水渍状病斑,病斑多为圆形至长椭圆形,也有不规则形、水渍状,后期扩展融合成不规则形或云纹状大病斑。穗苞叶染病也产生同样的云纹状斑。果穗染病后秃顶,籽粒细扁或变褐腐烂。7―8月遇多雨年份发病比较严重。

2.1.2 防治技术。在农业防治上,实行轮作,选用抗(耐)病的品种或杂交种,合理密植,注意开沟排水,结合中耕消灭田间杂草,清除病原及时深翻消除病残体及菌核。发病初期摘除病叶,并用药剂涂抹叶鞘等发病部位。在药剂防治上,发病初期,用5%井冈霉素1 500~2 250 mL/hm2,对水750~900 kg/hm2喷雾;大喇叭口期,用5%井冈霉素可溶性粉剂3 kg/hm2,拌无菌细土300~375 kg/hm2撮施于平玉8号大喇叭口内;也可用井冈霉素毒土一次性施于心叶,可兼治玉米穗腐病[5]。

2.2 穗腐病

2.2.1 发生特点。玉米穗腐病主要为多种病原菌侵染引起的病害,主要由禾谷镰刀菌、串株镰刀菌、层出镰刀菌、青霉菌、曲霉菌、枝孢菌、单瑞孢菌等近20多种霉菌侵染引起。主要在果穗和籽粒上发病,被害果穗顶部或中部变色。病粒无光泽,不饱满。果穗病部苞叶常被密集的菌丝贯穿。

2.2.2 防治技术。在农业防治上,实行轮作,适期播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清除并消毁病残体。在药剂防治上,抽穗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喷雾,隔7 d再喷1次,便可治愈穗腐病[6]。

2.3 玉米螟

2.3.1 形态特性及发生特点。玉米螟又称玉米钻心虫,是多食性害虫。卵为扁平椭圆形,数粒至数十粒组成卵块,呈鱼鳞状排列,初为乳白色,渐变为黄白色,孵化前的卵一部分为黑褐色。蛹,长15~18 mm,黄褐色,锤形,尾端有刺毛5~8根。老熟幼虫,体长25 mm左右,圆筒形,头部为黑褐色,背部颜色有浅褐、深褐、灰黄等多种,中、后胸背面各有毛瘤4个,腹部1~8节背面有2排毛瘤,前后各2个。成虫黄褐色,雄蛾体长10~13 mm,翅展20~30 mm,体背黄褐色,腹末较瘦尖,触角丝状,灰褐色,前翅黄褐色,有2条褐色波状横纹,之间有2条黄褐色短纹,后翅灰褐色;雌蛾形态与雄蛾相似,色较浅,前翅鲜黄,线纹浅褐色,后翅淡黄褐色,腹部较肥胖。玉米螟主要是幼虫蛀入平玉8号玉米主茎或果穗内,使主茎折断,致使玉米减产降质。

2.3.2 防治技术。在农业防治上,冬季或早春虫蛹羽化之前处理玉米秸秆、穗轴、根部,杀灭越冬幼虫,减少虫源,也可人工摘除卵块和田间释放天敌赤眼蜂,也可减轻危害。药剂防治用可20%三唑磷乳油1 125~1 500 mL/hm2,拌成毒土后施入心叶;还可用三唑磷500~800倍液喷雾。也可用50%杀螟丹可湿性粉剂1 500~2 250 g/hm2拌细沙土120~150 kg/hm2施入心叶。

3 参考文献

[1] 叶永梅.玉米粗缩病的综合防治措施[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5(2):33.

[2] 王敏,李均忠,穆金虎.如何防治玉米粗缩病?[J].乡村科技,2010(5):17.

[3] 尹元凯.浅论玉米施肥、水灌技术及病虫害防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1):244.

[4] 马洪振.玉米主要病虫害的症状及防治[J].天津农林科技,2011(3):17-18.

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 概念 防治方法

一、森林病虫害的概念

森林病虫害是一种普遍的自然灾害,是指昆虫取食植物的营养器官或吸食植物的汁液,使林木的生理程序的正常功能受到干扰和破坏,造成林木所生产的营养减少或者是林木的营养物质被林木害虫取食,造成林木生长受到阻碍,使得木材的产量难以增长,甚至导致整株林木死亡。最终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二、森林病虫害种类繁多

森林病害的发生必须要有植物和引起植物发病的因素,只有两个条件同时存在。病害的发生了,可能是由一个因素或某些因素引起的。那么,按发病原因可分为病因和诱因等两种情况。病原则按其性质可化分为生物性病原和非生物性病原。

1、根据病虫的害部位可分为:

1.1林木种子和苗木的病虫害。

1.2林木叶部和果实病害虫、林木枝干病虫害。

1.3林木根部病虫害。

防治方法也可以分为:营林措施、化学防治、人工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植物检疫。

2、根据林木病害的类型可分为:

2.1侵染型病害。是由真菌、细菌、质原体、病毒、线虫和螨虫等侵染的病害,此种病具有传染性。

2.2衰退病。是指按照特定顺序出现的一系列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综合作用造成林木生长势或生长潜能显著下降,最终导致林木死亡的一种病。

三、综合有效的治理的原则和方法

森林病虫害被称作属于“无烟的森林火灾”,一旦蔓延开来,将给森林造成毁灭性的破坏,造成的生态损失和经济损失自不必说。病害防治的基本方针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1、综合治理的原则

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很多,各种方法各有其优点和局限性,仅仅采取其中某一种措施往往不能达到防治的目的。采用综合手段效果最佳,森林病虫害综合治理是一个控制病害,虫害的的系统工程,也就是说从生态学角度出发,在整个森林生产、栽植及养护培育管理等过程中,都要有计划地应用改善栽植养护技术,调节生态环境,预防病虫害的发生,缓解降低病害虫害发生的程度,使其不要形成超出危害标准要求,这是一种更好的策略及措施。

2、综合治理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2.1从保护环境,从经济效益角度两方面出发。从病虫、植物、天敌、环境三者之间的自然调节关系人手,有选择及合理地使用农药,在城市园林中应特别注意选择高效、无毒、污染轻。有选择性的使用农药,防止人畜同受毒害的现象,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充分保护和利用天敌,逐步加强自然控制和调节的各个因素,不断增强自然抵抗能力。

2.2控制病虫的危害的手段是防治病虫害,是为了控制病虫的危害,缓解并降降低其危害程度,使其不足以造成经济损失。研究人员要根据病虫的数量发展情况,才能采取防治措施,有效阻止病虫达到造成经济损失的程度,这就是防治指标。

2.3病虫危害程度低于防治指标的,可不防治。还需要指出的是:在以城镇街道、公园绿地、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园林绿化为主体时,则与上述上述经济观点适合。生态及绿化观赏效益,是园林模式的最终目的。并不是单纯为了经济效益,并且也不可单纯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病虫的防治。

3、森林病虫害综合治理策略

3.1制定好城市森林的种植规划与方案

首先,要考虑以美化城市环境的基础上,同时合理配置相应的植物品种,要注意长远解决病虫害问题。直接针对本地区发生不同害虫的病害虫种类,减少病害虫的其喜食植物的种植与栽培。多规划和栽植抗病虫的、耐虫性强的植物,减少有害生物的生存环境,和计生能力。

3.2加强养护管理,提高植物的抗逆能力

病虫的发生和危害在一定程度上与植物的生长势有直接关系。对长势差苗木的应及时施肥、浇水、松土锄草,这种做法是为了提高植物自身的抗病虫能力。同时结合秋冬季对树木进行修剪整枝,除去染病虫枝条。应该说,不但可以调节植物养分,还可以减少病虫来源。要以通风透光增强树势为手段,坚决不给营病虫害越冬、繁衍、危害创造必要的的环境条件。

3.3合理使用化学农药

3.4稳定森防队伍,确保资金投入

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果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S43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230190

随着近些年来我国农业取得的长足进步,越来越多的果树被研发与种植,不仅为果农带来了客观的经济收益,而且丰富了我国人民群众的餐桌,为人民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果树品种出现,过去很多不常见的果树病虫害也越来越严重,加之农民朋友针对病虫害防治方面存在着严重的认识不足,这就使得病虫害对于果树的侵害愈发严重,很多地区都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在病虫害防治工作中,由于过去没有对果树病虫害产生与发展进行规律探索,在果树病虫害防治方面也没有进行标准化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病虫害的污染与扩散。所以,要想解决病虫害带来的危害,就要识别病虫害的种类,进一步提高综合防治方法与措施。

1 我国目前对于果树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现状

从我国果树种植业发展到目前阶段来看,很多农民朋友对于果树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依然存在很多的不足,甚至对于果树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认识存在空白。很多人认为,只有在病发是喷洒农药才能够解决病虫害的问题,这样的观念不仅阻碍了病虫害预防与防治工作的开展,而且还阻碍了综合防治技术的应用与实践。

2 果树病虫害发生的环境因素

随着我国果树种植产业的不断发展,果树种植面积也在不断的扩大,所以环境因素也会直接造成果树病虫害的发生与扩散。对于虫害来说,有些果树是主要的病发区,例如枣树多发虫害。果树生长周期也会影响到虫害的发展,例如枣树处于生长旺盛的成熟期发生虫害的几率较小,如果处于生长衰弱期虫害的发生几率会大幅度增加。

环境湿度等自然条件也对于病虫害的产生起了很大的作用。对于大部分的病虫害来说,如果空气湿度增加,降水量过于集中,那么在这样的区域内会大幅度发生病虫害,反之则会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在栽培与管理技术方面对于病虫害的产生也具有一定的影响。例如桃树,在对桃树进行栽培与管理过程中,如果栽培技术和管理的情况较好时,病虫害的发病情况就会大大降低,否则就会大规模的爆发病虫害。

3 病虫害的种类

3.1 虫害

虫害对于果树的危害要远远高于病害,主要的原因在于虫害能够威胁到果树的生长发育。在果树虫害中,最常见的虫害类型是小食心虫以及桃小食心虫2种,而且危害最大。常见的虫害类型还包括褐卷叶蛾以及小卷叶蛾,苹果卷叶蛾、顶芽卷叶蛾等。这些类型的卷叶蛾不仅能够对叶片进行啮噬,而且还会对果皮造成大量损害,直接影响到果实的品质。

首稽红蜘蛛和山植红蜘蛛以及苹果红蜘蛛等螨类虫害危害也很大。这些虫害在不同地区或者不同果园的发生时间和发生程度也会有所区别。还有1种虫害是蚜虫,常见的蚜虫类型包括苹果瘤蚜以及苹果蚜等害虫。

3.2 病害

果树的病害主要是由于病毒或者细菌以及真菌和寄生植物等不完全菌类以及非侵染性病害所引发的的。主要的病害类型有炭疽病、苹果腐烂病、褐斑病、锈果病以及白粉病。这些病害对与果树的质量与产量都会造成严重的危害,所以针对这些病害的防治工作已经刻不容缓。

4 对于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要采用铺沙法,将果实采摘之后放置在铺有细砂的场地上,细砂的厚度大约在3cm左右,让幼虫与果实脱离,然后要对细砂进行重新筛选并且烧毁。还可以采用缚草发对越冬的虫害进行诱杀,包括褐卷蛾等虫害都可以采用此法。

5 结束语

随着近些年来我国农业取得的长足进步,越来越多的果树被研发与种植,不仅为果农带来了客观的经济收益,而且丰富了我国人民群众的餐桌,为人民提供了更多的选择。针对我国目前果树品种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所带来的果树病虫害的影响,及时更新果树病虫害的识别方法以及综合防治工作就更为重要。本文针对果农在实际生产种植过程中常见的果树病虫害加以分析,并且寻找出恰当的防治对策,进一步加强果树病虫害的识别与综合防治工作。为我国果树种植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刘泽兵.果树病虫害防治的几个关键时期[J].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6):25-26.

[2] 李会珍,朱跃冬.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中的绿色技术与传统方法分析[J].北京农业,2011(03):18-19.

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园林知网;病虫害;防治;特点

1.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现状

1.1 综合防治病虫害的意识不强

由于负责病虫害防治的相关部门不清楚病虫害发生的规律,存在“应急防治为重,化学防治为主”的问题,而且没有合理利用农药、生物、物理等综合防治措施,使得防治时间不统一,在化学防治过程中,也存在用药量不准、用药不及时的问题,费时费药又造成污染,导致了不理想的防治效果。

1.2 园林植物病虫害发生有所恶化

现阶段园林植物在林业生态建设中规模化发展也给病虫害集中爆发流行提供了条件。就某市的调查统计,“十五”末仅仅花卉苗木面积发展到33333.3hm2,“十一五”末达到了66666.7hm2,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规模翻了一番。通过对花卉苗木病虫害进行实地普查,结果发现,病虫害种类“十一五”末比“十五”末增加了20多种,国家级检疫对象由3种增加至5种,美国白蛾世界性检疫害虫也有发现。一方面由于气候原因和防治方法的单一性,另一方面,随着各种花卉苗木品种的引进和规模扩张,导致外来病虫害入侵,使得病虫害有逐年上升之势,且病虫害种类越来越多。

1.3 化学药剂的滥用

首先,农药质量的不容乐观。对农药市场进场检查之后发现,“老药新名”、“一药多名”等农药大量存在,其中除了假冒伪劣产品以外,还存在过期农药的问题。其次,农药选择不对口。有时没有搞清楚状况就胡乱施药,这种见虫就杀虫、见斑就杀菌的随意用药行为不仅不能“对症下药”,还会耽误最佳防治时期,间接把植被原本的免疫能力破坏掉,反而给病虫提供了入侵的机会。

1.4 防治观念和技术落后

防治观念上重治轻防,防治方法上重视化学药剂防治,轻视其他方法,结果钱花了很多,树死了不少,却没有达到预期效果,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例如,介壳虫类虫害的防治,若在介壳虫若虫没有形成介壳以前进行防治,一般的农药均可奏效,在形成介壳以后,农药防治效果甚微。

2.园林植物病虫害发生的特点

本文以北方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发生为例进行阐述:

2.1 病虫害的种类繁多。

我国北方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但是这并不影响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发生,结合近几年我国北方地区出现的各种病虫害,不难发现其种类呈现上升趋势。目前发生的虫害种类包括:金龟子、红蜘蛛、康氏粉蚧、斜纹夜蛾、刺蛾以及柳蓝叶甲等等;植物病害主要有:白粉病、病毒枯萎病、合欢枯萎病、桃缩叶病、苗木立枯病、银杏茎腐病以及杨树腐烂病等等。由此可见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种类繁多,对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

2.2 病虫害结构复杂。

人们对城市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园林设计追求的多样化以及实现全绿景观的要求,促使城市园林植物的种类越来越多,这就导致城市大量引入植物,以满足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需要。在园林植物种类增多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的病虫害,这些病虫害不仅会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而且也会给植物病害的防治工作带来一些新的问题,一些病害是当地园林工作人员前期没有遇到过的,为此没有很好的防治和治理措施,近些年石家庄地区爆发的美国白蛾,就是外来物种入侵的体现,这些外来物种的引进大大增加了园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的难度。

2.3 病虫害产生的危害性持续时间比较长。

引进的园林植物主要集中在城市,属于人工建造的生态系统,园林植物经过人们的长期驯化,其抗逆性在逐渐降低,尤其是抗虫能力的弱化,再加上园林人员的用药不严谨导致植物自身的抗药性提高,增加了病虫害发生概率;同时我国北方地区的气候干燥、空气污染严重,这些恶劣的气候为各种病虫害生存提供了条件,因此病虫害一旦爆发就会给当地的植物带来严重的影响,2014 年6月内蒙古草原爆发的蝗虫、沙蒿金叶甲、白刺叶甲草原虫害破坏了超过3000万亩的草原,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3.防治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具体对策

3.1 严格遵守安全彻底的防治原则。

在进行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时一定要按照“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的措施。首先要确定安全有效的防治措施,在确定具体防治方案时一定要考虑安全问题,不能发生药害和中毒事故,同时还要考虑防治措施的成本,尽可能做到防治到位、节省资金的目的;其次合理处理化学药物与生物防治的关系,在使用生物防治措施可以达到治理病虫害时尽量不使用化学药物;最后要具有全局性。基于北方地区的病虫害爆发特征,常常会有数种病害同时影响植物,因此在防治的时候要具有全局观念,针对可能存在的病虫害,采取有效的综合防治。

3.2 加强对植物的检疫。

加强对外来植物的检疫是控制病虫害发生的主要措施,基于现代城市园林植物建设要求的不断提高,城市引入大量外来植物的数量在大大提升,石家庄近些年就引入大量的南方植被,这些外来植被很可能存在某种病虫害,如果不加强对该植物的检疫,就会导致这些病虫害进入该地区,最终爆发大范围的病虫害灾害,美国白蛾给石家庄地区植物带来的毁灭影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因此我国植物检疫机构要切实履行其职责,加强对外来植物的检疫。

3.3 采取综合防治手段。

传统的植物病虫害防治主要是采取化学药物的方式杀死害虫,但是这种方式存在很多的弊端,比如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扼杀害虫的天敌以及有益生物,因此要改变此种防治手段,构建综合防治措施:一是捕杀法。人工利用各种器械直接捕杀与消灭害虫,此种方法最适合用于比较容易捕捉的害虫,比如金龟甲,他们具有假死的特性,因此我们可以选择清晨或者傍晚时间段对其进行震落杀死;二是高温处理法。害虫对于温度具有严格的要求,当温度超过某一极限时,害虫就会死亡,因此对于一些害虫我们可以采取高温处理法进行防治;三是诱杀法。人为设置一些害虫喜欢的诱饵,对其进行消灭,比如灯光诱杀就是利用害虫对灯光的趋性,人为地设置其喜欢的灯光进行捕杀,生活中使用广泛的灭蚊装置,就是利用蚊子喜欢紫色灯光的趋性将其杀死。

3.4 做好园林植物的栽培技术。

首先要合理选择树种的搭配,避免同物种的植物大面积的种植,降低病虫害传播的范围;其次在进行植物施工与浇水过程中要注意无机肥料元素之间的比例,保证植物能够吸收到全面的无机元素;最后在植物栽培过程中要及时清除枯枝枯叶,定期进行除草,同时也要进行消毒与防护处理。

结束语

总之,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通过严格遵守彻底防治、加强植物检疫、使用综合防治手段、采取科学的栽培技术提高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实现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子宁,刘伟,孙培.浅述桃树的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J].林业实用技术,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