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理论基础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理论基础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理论基础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理论基础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理论基础范文第1篇

生物学科是一门理论知识与实验探究结合紧密的学科,探究性实验与理论基础是指一样重要。探究性实验是生物理论基础知识得以存在的基础与支撑,也是进一步发展与完善生物学理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以及学生对于探究性实验的重视程度不够,过分注重学生对于生物理论知识的记忆,而忽视了对学生生物科学思维以及动手实验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从生物教学教材中选取适当的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实践,通过探究性实验活动来获得知识。另外探究性实验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意识,改善课堂教学效果。另外课堂教学过程要贯彻制度化、模式化的教学策略,教师能够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情景策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过程的积极性,帮助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

2通过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加入了项目管理理念、问题式、探究式以及发现式的教学策略,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生物教学是严格按照新的课程标准进行的。在实际的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将要讲授的生物基础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实践相联系,设置学生能够接受的教学情景,将学生带入到生物科学的环境之中。教师在设置教学情景的时候一定要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实际接受能力为依据,突出表现生物学科的特点,综合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辅助设备,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新课程改革与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教学手段之间都存在有较大的不同,新课程标准更加注重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倡导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探究式学习,另外新课程改革下的生物教学与学生的实际实践活动之间联系紧密。

3转变原有的高中生物教育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加深,我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核心是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综合、协调发展,而不是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模式转变强有力的保障。过去陈旧、传统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的中心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很少注意到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全面综合发展,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以及个性发展受到很大程度的制约。学校以及教师都要及时的转变教学观念,教育教学模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学生综合发展、个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4结语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理论基础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化学教学方式

一、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概述

2001年,我国基础教育的新课程改革的工作正式进行。随着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的正式颁布,我国的七大教育出版社都各自编制出了不同版本的高中化学教科书,并且都各自在不同的实验区开始试用。经过多年的课改实践,我国于2010年开始全面推广高中新课程改革,对高中化学教学方式的改革探索,是新课程改革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是我国进行基础教育的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与要求,它强调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要着重对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提高、最终达到让每一个学生的身心都全面发展。新课标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目标、性质、内容等都做了非常详细的阐述和建议,对教师充分理解新课程改革的内涵,深刻了解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方式的创新和改善提出了具体要求。STS的三维目标是新课改提出的教学目标,它要求在保证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前提下,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对学习的体验,更加地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学习态度。显然,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有效地实现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目标,转变和改善教学方式势在必行。

二、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方式转变的现状

自从我国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全国各地各学科的教师都在积极尝试转变和改善教学方式,其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具体如下:

(一)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方式转变取得的成果

1,建立了新的教学和学习方式的相关理论基础,形成了更加科学的教学理论,这为基础教育新课改提供了理论依据。新的教学理论强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以往老师教学生学的方式,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使整个教学过程转变成学生主动进行知识构建的过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起着引导的作用。

2,新课程改革推行以来,探究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开展教学活动的文献著作如雨后春笋一样发表,为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和完善提供了科学有效的理论指导,各种期刊杂志成为了教师、学者进行相互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各种专业书籍对转变和完善教学方式过程中建立更种创新模式进行了具体的实践指导。

3,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我国各级部门也纷纷从教学实际出发,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新课程培训,提高了学生对新课程教育精神和理念的领会,对新课标的熟悉程度,使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总结出现的新问题和实践经验,并有效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手段,形成适应各地不同情况的新课程体系。

(二)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方式转变的不足之处

1,因为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在我国影响比较深远,很多教师对传统的教学方式产生了较大的依赖性,导致其在思想上不容易接受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师需要花费较大的精力在对教材内容的研究、新的教学方案的探索、实验器材的准备、以及多媒体课件技巧学习和制作上面,但是现实情况是很多教师不愿意或者没有足够的实践开展上述的活动,依旧还是采用教师讲课、学生听讲的老旧模式。此外,很多学校的教学条件(如实验室环境、实验器材、实验药品等)跟不上要求,导致新课标教学方式无法施行也是导致高中化学教学方式转变不理想的原因之一。

2,在新课程改革的强势推行下,却还有有一些教师是将教学方式的转变停留在形式上,并未从促进学生整体发展的角度进行课堂教学方式的改变,学生在课堂上开展探究式学习流于形式,并没有真正地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解答,在高中化学实验中,只是让学生进行机械式的操作,并未给予学生足够的帮助使其能够举一反三和自主思考,学生的相关能力并未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方式转变的途径研究

(一)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导向

作为高中化学新课程的主要目标之一,提高高中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培养具备必要的化学科学知识、使其成为能够适应当前及未来工作生活的高素质人才是实施高中化学教学的主要出发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的教学,就是要通过采用问题解决式教学等创新手段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关注学生化学基本观念的形成,着重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良好态度。

(二)要转变传统化学概念原理教学的方式

在新课程背景下,对化学概念原理的教学提出了重大的转变,其更加强调对学生核心观念的养成,不再以学科知识为中心,也不再仅仅停留在对化学知识要点的简单掌握上,新课标强调化学概念原理的多重功能和对学习其他化学知识的理论指导意义,要善于利用举例、推理、比喻等多重手段将化学概念原理扩展到新的领域。

(三)要转变化学实验教学的方式

化学实验是高中化学教学的基本组成部分,其在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和化学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相较旧教材比较单一的化学实验,高中化学新课程中的化学实验内容丰富、形式也多种多样,更加突出实验的生活性和趣味性,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实验探究教学,让学生自主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具体的操作、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教师对整个过程进行及时的监督指导,这从根本上改善了传统化学教学中验证性实验的教学效果,在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的基础上,也培养了其良好的科学态度。

参考文献:

[1] 王当当.《有机化学基础》教后的点滴体会[J].科教文汇,2009:192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理论基础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自主学习研究 理论基础 教学模式 “三结合”意义

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认为学习过程是学生的生活过程,是学生素质的发展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取知识,自我建构能力,累积学习成功的情感体验,这即是新课程改革所弘扬的人的自主发展性,是自主学习研究与课程改革整合研究的理论基础。课程改革实验的主要操作层面是课堂教学过程,是以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对此,一个基本前提是学生的自主性能否真正确立,主体参与能否渗透到课堂教学过程的微观环节。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过程,要弘扬学生的自主性,着眼于学生的自主性发展,认同和接纳新人本主义教育观,在教育过程中贯彻“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时代性教学思想理念。

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是指对自己的学习活动具有支配和控制的权利与能力。在学习活动中的自主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活动过程的支配与控制的权利,二是对自身行为的支配、调节和控制能力。一个具备了自主能力的人,能够合理地利用自己的选择权利,有明确的目标,能够作出正确的自我评价,在学习活动中能够自我调节和自我监控,在生活中能够自我教育。

一、自主学习研究的理论基础

新课程改革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氛围中获取知识,构建能力,养成对待学习的积极的情感态度,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在教学层面上的三大要素,也是在教学方法模式上所追寻的至高境界。它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性精神的培养。

1?郾三个教学意识。

主体意识、情感意识、参与意识。上述三个意识需要时刻渗透在课堂教学过程始终。

2?郾三个课堂要素。

目标教学、参与互动、反馈巩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体现这三个操作要素,实现课堂教学结构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3?郾三个评价指标。

观念新、思维活、效果实。在课的形式上有如下表征:以学生参与探索为课的主要过程;课内作业占当日作业量的85%;当堂形成知识点、语言点的识记反射。

4?郾两组关系。

知识、能力与发展(创新)的关系;主导、主练与主体的关系。

5?郾四个主体阐释。

给予主体地位;培训主体意识;激励主体潜能;弘扬主体人格。通过这四个层面的导与教,最终实验主体发展。

6?郾四个教学主导认识定位(即越过四条认识边界)。

教学的着眼点从怎样纠正缺点错误转移到怎样激励学习潜能;不承认学生,只承认个体差异的存在,并且个体差异与差生这两个观念相去甚远;教学注意的中心从学科知识本身转移到学科知识的获取过程;关注教育个性化走向个性群体化的实践策略。

二、自主学习研究的主要教学模式

自主学习研究的主要教学模式是“目、参、巩”教学模式,即把40分钟的课堂区分为任意步骤,但是必须有的步骤是:目标展示;参与互动;反馈巩固。

1?郾目标展示。

一般的,①时间长度。认为目标展示为3―4分钟。②形式。包括情境设置、课的导入、温故知新、作业评讲等。③内容。通过教师干净、简练的语言,直截了当地预示出学习目标,而不是教学目标,学习目标又倾向于认知目标,而不是方法目标和情感目标。④字数。文字长度以不超过30个字为宜,以便于学生识记。⑤效果。达到的效果是:学生必须清楚地知道本堂课要学什么,要理解什么,要识记什么,要做哪些练习题。

2?郾参与互动。

要求学生主动、积极参与课堂,而不是教师包干。一般的,要求在这么几个环节上下工夫:一读。布置学生读书,要读语文,读数学,读自然,读思想品德;读公式,读法则,读例题,读图示,读练习;读课文,读课外材料,读自己的提纲笔记。二问。即引导学生提问,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提问的前提是提供恰当情境,产生认知矛盾,引起思维困惑,激起疑问形成。激疑为先,讨论在后,点拨思路在最后,激疑一定不要忙着解惑,这是教学把握的关键。三思。引导学生思维,积极思考,要求有足够的思考力度,有足够的思考时间。学生的“焦头烂额”、“一筹莫展”、“百思不得其解”,这便是课堂学习思维的最佳境界。四练。课堂上的作业练习要多,课外的作业布置要少。课堂练习主要是笔头练习和口头练习,其时间总和不应该少于25分钟,笔头练习要保证在15分钟以上。

3?郾反馈巩固。

包括教师讲授、讲深讲透、精讲精练、综合讲解、归纳强调,其时间控制在20分钟以内。反馈巩固还有其它形式,包括形成性达标训练、诊断性达标训练等。通过反馈巩固这一环节,使学生形成最快识记反射,形成最短思维路径。

4?郾目参巩教学模式的变式:情境诱导模式。

在目参巩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实验教师大胆扬弃,灵活应用,总结出了自己适用的课堂模式“情境诱导模式”,该模式重视学习目标引导和材料情境的提供,也称为“目、参、巩”模式的变式。其一般步骤为:知会提纲(主要由读写、交际、话题构成)―互动式情境氛围准备―交际与认知教学过程―课的练习与反馈―强化调控点训练―达成交际与认知的双基目标。

三、自主学习中的学生、教师与课堂“三结合”

自主学习研究的实践,旨在改变我校课堂教学的传统,优化教学过程,改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优化教学过程,从而大面积地提高我校各学科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素质由潜在性向现实性转化,实现全体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同时,通过实验研究过程,提高一大批学科教师的教学素质,学习教学模式,走进教学模式,变革教学模式,从最根本上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自我扬弃。

1?郾优化课堂教学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在变”。“讲课的方法、模式在变”。

从课堂教学过程可以看出,教师的教育思想理念在不断更新,传统教学中的“满堂灌”、“填鸭式”,课堂中的单向灌输、学生的被动接受等现象明显减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多了,主体、主导、主线的课堂要素显著增加。在活动中,基本上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思维训练为主线,课堂中教学氛围和谐,学生课堂注意力集中,学习思维比较活跃,学习情感积极向上。

2?郾学生素质的三维目标的实现。

(1)学生知识与能力的素质。大部分学生的素质得以提高,在原有水平上有更大的进步。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有明显进步,学习成绩明显提高。

(2)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方式的变化。表现在许多学生的读书、做作业、识记、收集信息、与人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发生了,或正在发生着积极的变化,自主探究,参与合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一定程度的加强。这一发展趋势,与当前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是一致的。

学生表现出主动学习,合作参与学习,学习过程与学习方式有明显的改变。课堂中听说读写的主动性增强,学习习惯更加良好。实验班学生在阅读、记诵、讨论、演算、思考、陈述、评价等方面,都逐步具有了自己的方法,并逐步形成自觉性,观察、思维、计算、写作、归纳、应用等学习能力明显增强。课堂内外的学习,尤其是自学过程,开始有了自己的方法,许多学生养成了预习、自学的良好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表征。实验班的许多学生在学习的情感态度方面,从过去的不情愿学习,厌烦作业,畏惧考试,回避自己的老师转变为喜欢学习,情愿在学习过程中花时间、花精力,主动完成作业,敢于直面考试,无论是高分或低分都敢于面对。大多数学生能主动与教师交流,课堂品德行为表征进一步端正,学习气氛浓厚。

3?郾教师的现代教学理论素养的提高。

在开展自主学习研究的实施中,我校广大教师学习现代教育思想,接纳和认同反映时代特征的教育理念,不断自我否定、扬弃、出新,从而在教育教学理论上提高自身涵养,追踪教育理论发展的前沿动态。广大实验教师的思想观念不同程度地更新,主体、尝试、成功等教学思想理念为更多的教师所认同,教学方法和课堂模式逐渐改善。

评价分析教师的课,除了最为基本的教材知识体系的把握,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基本点的处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学目标的制定与分解、目标达成度、教学过程中的时间与精力的权重分布等基本要素外,还要侧重看课的主体教育思想、成功教育思想对教学过程的活动表征,“满堂灌”、“注入式”现象的克服程度,主导、主体、主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实施环节,尊重学生、帮助学生、引导学生的教学策略,尤其关注在教学中对学习方法的指导、思维能力的培养,落实教会学生学习与思考。

自主学习研究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入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把自学习惯升华为自学能力,明确提出了“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认为自学是学生学习能力的至高境界,作为一种认识成果,这一教学理念是对教学论、学习论等教学理论的又一建构,符合当今时代性的教育思潮。

四、自主学习研究的重要意义

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的主要操作层面是课堂教学过程,是以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对此,一个基本前提是学生的自主性真正确立,主体参与渗透到课堂教学过程的微观环节。

实现学习过程的主体参与,使学生获得发展,需要从课程目标、课堂实施、学习评价等方面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学生自主性的发展要求我们提供适宜的时间、空间和机会,新课程的实施就提供了这样的可能性。自主发展性要求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主体参与;要求教学过程是一个尝试过程,是一个互动过程;同时注重尝试与互动中的心理情感动力。这三者的有机耦合,有助于整体教学功能的释放,使课堂充满活力,有利于形成和谐、合作的教学人际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态度,有助于学生素质的发展,这即是新课程改革所蕴涵的发展性教学的教学价值所在。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理论基础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课程 教师素质 思考

知识经济的到来,掀起了知识界新的革命,世界教育理念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全面发展的课程价值观,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课程价值观,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学生观,科学与人文结合观等。这些新的教育理念使基础教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本文就新课程的理念出发,联系教师在新课程理念中的作用和实际教学中的角色,对新课程下的教师素质做了几点思考。

一、新课程理念

目前中国基础教育的现状同时展的要求和肩负的历史重任之间还有着巨大的反差:固有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传统的应试教育势力强大,素质教育不能真正得到落实;课程管理强调统一,致使课程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和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

新课程理念以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人本学习理论为基础,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展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它不以学习成绩为唯一指标,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方法的学习和掌握,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和经验,并认为学生具有学习潜能,并具备“自我实现”的学习动机,要以学生为中心。在此理论基础的指导下,新课程在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方式、课程评价标准、课程管理等方面做了调整,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二、新课程理念下,关于教师素质的几点思考

《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如果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不能做到这一点,课程改革就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素质教育就会流于形式。因此,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我们应当转变观念,积极推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1、注重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具有教育的核心位置。教师在知识传播的过程中,起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在新课程的理念下,对于教师的这种作用和教师的角色和地位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作为教师,要具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理想、专业道德等方面。这几个方面的发展水平决定了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高低。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得以实现的条件,侧重于实际工作的层面,也是教师的外在素养。而专业理想和专业道德等方面则侧重于教师自我对教育的认定、对教育问题的看法及采取的态度,也就是教师的内在素养。由此,教师素养可以分为外在素养和内在素养两个方面。如果说教师的外在素养强调会不会、能不能的话,内在素养强调的是愿不愿。

当前的教师培训多注重教师各种能力的形成,教师工作的评价也偏重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这都是教师的外在素养,而对教师内在素养的重视不够。所以当前的教师专业化进程不是很理想。按照新课程理念,对于教师的内在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作为教师,应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发现自身的不足,在自己的实践中去锻炼提升自身的内在修养。要主动去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提升自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学生的爱。

2、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和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等等。新课程理念中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我们教师要重视人文关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既要教育学生、引导学生、鼓舞学生,又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注重人文关怀,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把微笑带进课堂,融洽师生关系;把鼓励带进教室,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心理学家研究表明,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能够使学生以愉快的心境学习、思考并获得知识,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心理学上所讲的愉快学习法。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创设请将,让学生体验情感。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搞活课堂气氛,永远使学生有一种愉快的心情去学习。同时,还应该做到注重课外情感投资,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3、加强教学研究,提高创新能力

教师不仅仅是教书育人,更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应具有敏锐深邃的学术洞察力和研究能力。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凡是感到自己是一个研究者的教师,则是最有可能变成教育能手”。科研是对未知领域的开发,是对教学改革中未定论的问题的研究与实践,是教师对本专业的深入研究,它有助于利用多种方式表达教学内容,从多个角度引导学生去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教师一旦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干教学情境中,以研究者的目光审视己有的教学实际问题,则会对己有的理论更深入理解,对新的问题更敏感,更有创见。科研活动不仅仅是一种逻辑思维活动,科研活动的本质在于创新。教师直接肩负着民族振兴,国富民强的责任。这就要求教师要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培养自己开拓创新的崇高的职业精神。教师的创新精神直接影响着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只有具有创新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国际竞争的需要。

国运兴衰在于教育,教育成败和教师有着密切的联系。新的时代需要大批高素质的教师,需要更多学者型、专家型的教师。作为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我们需要不断的学习,与时俱进,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在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内容以及自我提高等方面进一步转变,才能真正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更好地发挥我们在新课程改革中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化树,任丽平,徐延福.“论教育实践中教师的情感投入”,《中国教育学刊》,2004.5.

[2]《新课程标准解读》,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理论基础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本文探讨了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并在反思我国教师教育指导理念、理论基础和课程编制的基础上,构建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教育的职前、入职和在职教育课程体系。

与传统课程相比,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有几个核心转变:第一,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第二,课程结构从整齐划一走向多样化,从分科走向综合,合理设置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体现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第三,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课程内容关注儿童生活经验,反映社会科技发展最新成果;第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确立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建立学生自主、探究、发现、研究以及合作学习的机制;第五,设置综合实践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第六,走课程综合化的道路;第七,树立全新的课程资源观,学生应该成为课程资源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第八,调整现行的课程政策,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一、教师教育的现状

1.教师教育的指导理念存在偏差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终身教育已成为指导教育发展、改革的一个指导思想。当然,终身教育理念也应成为教师教育必须遵循的理念,以适应社会迅速发展对教师的要求。但是,现在的教师教育鲜少体现终身教育的理念,教师教育还是以职前教育为主,人职教育和在职培训还处在边缘地带。

2.教师教育的理论基础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

新课改背景下,基础教育的指导理念发生了根本胜的变革。新课改实施前基本上是以“结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新课改后,基础教育的理念发生了变化,新课改提出的研究性学习、综合课程、校本课程开发、教学方式的转变、学习内容与学会生活相联系,都反映了建构主义的课程教学观,可以说建构主义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的指导思想之一,但是建构主义还没有成为教师教育的指导思想,致使教师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3.课程编制不合理

第一,课程目标定位不合理。现行的教师教育课程,过分注重专业学科的知识体系和课程的知识传承价值,偏重于按照学科专业教学的模式来培养教师,忽视综合能力的发挥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第二,课程结构不合理。拿教师教育中的学科专业课程来说,其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学科专业课在整个课程结构中比重大,课程多。研究表明,在我国高等师范院校课程计划中,普通教育课占总课时的21%,学科专业课占70%,教育专业课占9%,并且选修课也儿乎都是学科专业课程。

二、教师教育课程构建

1972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的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公布了著名的调查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该报告正式提出了终身教育理论,并迅速展开了确立和制订终身教育体系为目标的教育改革运动。因此,要以终身教育的理念指导教师教育的课程建设,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职前教师教育课程、人职教师教育课程和在职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1.职前教育阶段

第一,公共基础课程部分:广泛开设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课程。在原来课程的基础上增加教师职业道德、高等数学、大学语文等必修课,并且广泛开设文史哲类、艺术类、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选修课;第二,专业基础课程部分:应提高专业基础课程在教育类课程的地位,专业基础课程包括:一是相关专业课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二是教育基本理论。它不再局限于教育学、心理学这两门课程,还应包括教育概论、教育哲学、教育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等;第三,专业课程部分:在学科专业教育方面,使学生在具有广泛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精深掌握1 —2门专业课;在教育类课程方面.开设针对这1—2门课程的学科教学法、学科教学心理学、学科教材研究方法及学科教育技能等课程,培养师范生“如何教”的专业素养和能力;第四,活动课程程部分:通过有计划的活动安排,使师范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教师职业自豪感和锻炼师范生的社交、文体艺术等方面的能力。

2.人职教育阶段

将师范生职前教育阶段的教育实习、教育见习等实践活动和教师入职教育结合起来,并增加师范生教育实习和人职教育的时间。这一阶段的课程应根据师范生在具体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教师从理论上予以指导,分析问题的理论基础,探讨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在具体情境中实施可行性方案。同时结合学生情况优化教育技术,逐步锻炼学生进行校本课程研究开发的能力。在反复实践中,将师范生在学生阶段习得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专业情意有机结合起来.初步形成师范生的教育教学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