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图书室管理计划

图书室管理计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图书室管理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图书室管理计划

图书室管理计划范文第1篇

1信息检索可视化技术的特点

信息检索可视化技术是数据可视化技术在信息检索领域的应用,信息使用者通过图形界面和网络信息检索系统的相互作用,评价和优化检索结果,从而提高信息的查全率和查准率,达到满足信息使用者需求的目的[1]。信息检索可视化技术,不仅可以实现空间数据以图形或者图像的方式直观地显示出来,让用户明确数据之间的联系与规律,有利于用于对数据进行分析和理解,而且还使用户信息检索操作更加简便,有效地提高了检索效率。信息检索可视化技术实现了过程—结果的全程直观展示,受到广大用户的一致好评。

2图书馆信息检索可视化技术的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

2.1图书馆信息检索技术的发展

图书馆传统的检索方式主要是检索者利用馆藏期刊、书目索引和各馆自行编排的馆藏目录卡片实现相关信息的查找和翻阅。进入20世纪70年代,随着计算机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图书馆信息检索也开始利用通信设备和存储信息的计算相连,实现联机检索。各大型图书馆依托因特网成功地开发和应用了多种服务项目,其中最具优势的服务项目之一当属网络信息检索技术。迄今为止,在Internet上功能完善的信息检索工具主要有分布式信息服务系统、广域信息网和万维网等。Internet技术将海量服务器连成一体,实现了分散信息系统向整体化集成的重要转化,通过在馆内建立Web网站OPAC,实现了信息使用者快速检索各学科信息的目的。

2.2图书馆检索技术存在的问题

现有数字图书馆的检索系统主要是运用主题目录分类和搜索关键字来进行信息资源的检索,相较于传统检索方法,新的信息检索方法为信息导航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同时也存在较多的问题。第一,信息归类和维护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源,信息更新也很不及时。第二,关键字检索使得搜索结果涵盖大量无用信息,用户很难直接查找到与自己意图相吻合的信息。第三,大部分图书馆Web站点缺乏明确的定位,不具备自己的特色,提供的服务主要是馆藏书目查询,很难直接检索文献,用户难以快速、正确地找到所需信息[2]。第四,文献数据库著录未能统一,规范性差,资源共享不完全,缺乏统一的组织与协调。第五,检索工具缺乏检索词控制,大多数采用自然语言标引,无法实现人工标引的甄选。第六,站点管理水平有限,系统运行稳定性不高,加上信息工作人员普遍水平不高,英语水平较差,难以达到网上浏览器查新的水平,使信息服务质量大打折扣。

3可视化技术在信息检索方面的具体运用

3.1本体概念和应用

3.1.1本体的定义和作用本体涵盖了概念模型、形式化、共享等含义,通过抽出客观世界中的一些现象的相关概念而得出的模型,所体现的是相关领域共同认可的知识,应用计算机进行处理。本体的建立就是为了捕获相关领域的知识,提供对该领域相关知识的共同理解。具体来说,就是本体为人们提供了相互交流的通用语言,使领域在不同的系统和模型之间实现相互集成和转化。

3.1.2基于信息检索的本体应用多信息的检索和集成是本体的重要运用领域,信息多就容易出现不同信息源在表达上存在差异,所以就必须建立一套共用的信息语言,不仅可以减少信息转换的难度,还能建立统一的信息集成模式,帮助信息使用者搜索到期望的知识点,并将所搜索的知识点进行相应的概念补充,从而在数据集成里面查询到最终需要的资源。由于本体具有通过概念之间的关系来表达语言的能力,所以能够大幅度地提高检索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3.2内容检索

互联网不断发展,信息载体和形式也在不断变化,互联网信息多样化不断深入,图形、图片、视频和动画等多媒体技术不断涌现,致使以文本方式进行检索的技术弊端日渐凸显。为此,内容检索技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在文本检索技术的基础上应运而生。该检索主要是利用融合了图像处理技术、模式识别技术,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检索的效率,为信息使用者提供了更加直观有效的检索手段。

3.3可视化信息检索

3.3.1可视化信息检索的内容和优势可视化信息检索包含两方面内容:检索过程可视化和检索结果可视化。相对于其他信息检索技术,可视化信息检索技术具有显著的优势,具体表现如下:第一,增强用户的认知能力。可视化检索通过人类对图片处理的较强能力,将文本内容转化为空间的、图形的形式后,以直观的方式供用户浏览与分析,不再需要进行语言处理,从而减少人的认知负担。与此同时,检索结果的可视化,可以揭示文档中看不见的语义关系,通过一些空间属性如距离、长短、大小等来表示文档的相似性,可以便于用户快速地找到相关的文档,也方便用户理解检索到的信息之间的关联性,从而提高用户的认知能力。第二,信息检索过程透明化。传统的信息检索系统对用户而言是一个不透明的黑箱,用户提交了提问式后,系统怎样分解用户提问式、怎么匹配提问词和标引词、怎样得出结果等过程对用户而言都是不透明的,因此用户也无法对系统内部处理过程进行控制。一个可视化的信息检索环境使检索过程变得透明了,包括文献与提问的语义关联关系、文献与文献语义关联关系、信息发现过程、检索的显示等。这使得用户的检索更加容易、有趣,也大大增加了用户对信息检索过程的控制能力。第三,方便用户进行信息浏览。在可视化的检索环境中,用户检索信息如鱼得水,各种各样的可视化检索技术充分利用了人们对图像处理的能力,既可以显示检索的核心信息,又以各种方式忽略或隐藏周围的细节信息[4]。当用户点击检索结果时,可以很快发现感兴趣的领域,并且根据检索结果的语义关联性研究相关兴趣领域,从一个兴趣领域里自然地过渡到另一个兴趣领域,同时还可以来回自由地在相关的兴趣领域寻找相关信息,这是传统的信息检索所不能实现的。第四,提供良好的人机对话和交流环境。信息检索过程应该是一个多回合的人机对话和交流过程。可视化的信息检索将人的因素引进系统内,在检索中可以发现检索结果之间的关联性,用户可以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检索,不断获取所需的信息,也可以获取到相关领域的信息,这将会鼓励人的参与,促进人机对话,改善人机交流。第五,提高检查率和查准率。信息检索可视化是数据可视化技术在信息检索领域的应用,可视化提高了信息相关性判别的效率,扩展了信息相关性判别的手段。信息用户可以通过图形界面与网络信息检索系统进行交互,评价检索过程中每次检索的结果,优化提问或查询,从而提高查全率和查准率。

3.3.2信息检索可视化的相关技术信息检索的可视化涉及信息检索技术和可视化技术。其中可视化技术的实现以映射技术和显示技术最为关键。

(1)映射技术主要就是把数据从多维空间映射到2维和3维空间,以便成为计算机可以处理的数据。在此主要介绍自组织映射和潜在语义标引两种映射技术:自组织映射是通过模拟人脑对信号的处理特点而发展起来的人工神经网络,目的就是把录入数据或信号的各种特点加以抽象和归类,使其保持拓扑结构的有序性,当类似信号输入时就会通过映射反映到相应维度空间;潜在语义标引就是通过统计方法寻找词与词之间的语义结构,通过奇异值分解,将文档向量投影到较低的维度空间,实现数据的有效转化。

(2)显示技术是指将经过处理的文字和信号以图形的形式显示出来的技术。目前常用的显示技术主要有Focus+Contex(t聚焦+上下文技术)、Cone-Tree(锥形树技术)、Tree-map(树图技术)、HyperbolicTree(双曲线树技术)等技术。不同的显示技术各有优缺点,在信息检索可视化应用过程中,需要依据实际情况加以选择或整合。

4完善图书馆信息管理可视化技术的对策

想要不断完善图书馆信息管理可视化技术,就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第一,根据本馆的馆藏资料格局、人力和经费等条件,结合区域内社会发展对信息的需求,对馆藏信息进行重组,建立各种与教学、科研及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特色数据库,使读者可以快速检索到所需信息。第二,建立信息数据指引库,通过对指引库的访问检索到相关信息的具体馆藏路径,方便检索信息。第三,实施标准化、规范化的数据库信息,采用统一高效的网络检索工具,做到人机检索有效互换,提高检索的准确性,为后期各图书馆的联网打好基础。第四,对各馆的馆藏资料实施资源整合,形成新的资源体系,让用户能够通过统一的检索平台查找各个图书馆的馆藏信息,从而实现信息资源的高效利用。第五,对新一代的电子用户进行相关基础教育,比如优化本馆网上资源的配置及检索途径,Internet相关服务项目、使用方法和技巧,从而吸引更多的读者进行检索阅读。第六,提高馆藏工作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要求馆藏人员具备相应的计算机应用等级水平和英语等级水平,能够熟练运用互联网搜索相关资料,熟练运用英语进行人机互动,招聘适应新时代需求的数字图书管理人员。第七,建立健全网络技术人员考核制度,加强服务意识和事故应变处理能力,保证网络系统稳定有效运行。第八,完善数字化图书馆信息系统的语义表达。所谓语义就是数据和符号所代表的含义及含义之间的关系,是对数据的抽象和组织的更高层次的逻辑表达。信息检索的难点就是简短、模糊的用户查询与存在的海量文档之间不匹配的问题,解决该问题就要增加文档和用户查询的语义表达,随着互联网向语义网络不断深化发展,网络平台不仅仅只提供简单的通信服务,而是要达到人机之间智能的交互理解,从而为人们共享知识、交流思想提供更好的服务。

5结语

图书室管理计划范文第2篇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英文全称为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简称为RFID,俗称电子标签,是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实现人们对各类物体或设备在不同状态下的自动识别和管理。

最简单的无线射频识别系统是由标签(Tag)、阅读器(Reader)和天线(Antenna)三部分组成,实际应用中还需要其它硬件和软件的支持。

无线射频识别系统的工作原理是一个带有芯片的小标签,被安装在一个微型天线上,接收阅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或者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阅读器读取信息关解码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的处理。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并不是最近才出现的新技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这项技术就被应用于区分联军和纳粹飞机的敌我辨识系统中。之后,这项技术主要应用于野生动物跟踪、公路、铁路收费等有限的领域里,因此鲜为人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物流业的兴起和发展,这项技术才从幕后走向了台前,尤其是全球最大的零售商沃尔玛公司在2004年宣布,其全球前100家供应商必须在集装箱托盘上使用这种电子标签;麦德龙、塔斯科为代表的跨国零售企业也在2005年开始掀起触及零售物流业供应链的热潮。

目前,在国外,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发展迅速,特别是在美国、欧洲各国、新加坡、日本等地,这项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物流管理、生产流水线自动化、高速公路自动收费、证件防伪、货物和危险品追踪管理监控、金融交易、仓储管理、车辆防盗、医疗照顾等等领域,甚至台湾把其应用于农业科技中,像蝴蝶兰生产管理、鸡只生产管理、猪只个体识别、花卉拍卖市场等等,来提升其产品的竞争力。在北京举办的奥运会,也采用了这项技术,在门票中使用了电子标签,进行身份的认定和门票的防伪。

随着通信、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开始在全球的图书馆中逐渐采用。

2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特点与图书馆智能化管理系统

2.1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特点

在图书馆的传统业务工作中,条形码识别技术是一项基础技术,在读者证件的管理(识别、使用)、各种文献的管理(典藏、流通)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在新技术使用之前,由于条形码技术成熟,价格低廉,在图书馆各项工作中占有绝对优势。但是在多年的使用过程中也显露出条形码技术的局限性,如易磨损,需要经常更换;稍有皱折或破损易拒读;信息存储容易少;仅能单一识别,需在数据库的辅助下,才能得到相关信息;要求近距离接触;易伪造;最关键的是条形码是“可视技术”,扫描仪是在人的指导下工作,只能接收它视野范围内的条形码等等。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则是给图书馆各项业务工作带来新的契机和创新。以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为基础的电子标签具有条形码所不具备的优势:可以防水、防磁、耐高温、使用寿命长,能在恶劣环境下工作、读取范围大距离远、数据存储量大、信息可以多次更改、能够同时处理多个标签、可加密、安全性更高、能够嵌入或附着在不同形状、类型的物品上甚至可以对标签附着物进行追踪定位等等,它与条形码技术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不要求看见目标,只要在读写器的作用范围内就可以读取标签。

2.2 应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图书馆智能化管理系统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在图书馆的使用,使文献加工系统、文献自助借还系统、馆藏清点系统、文献自动分捡系统等等成为可能,从而带动了图书馆所有业务工作的改变,使图书馆管理系统更加人性化、智能化。图书馆的各类文献要实现智能化管理涉及读者、文献、馆藏方位三个因素。如何快速准确地帮助读者找到所需要的文献;如何在数量庞大的书海中确定文献的正确馆藏位置;如何让乱架的文献回归原来位置等等问题在以前技术条件下简直就是不可能实现的任务,而有了无线射频识别系统,这些问题可以迎刃而解。图书馆无线射频识别系统只要通过无线射频识别读者证、无线射频识别文献标签、无线射频识别书架标签这三者采用同频的电子芯片,通过相关设备进行处理,就能实现三者的一体化智能管理

2.2.1 对读者来说,借阅过程更精简、快捷,服务功能更全面

利用无线射频技术大大提高图书的流通处理速度、图书借阅率。依据无线射频技术开发出的自助借还书系统可提供读者自行进行借还书操作,不再需要馆员,只要通过RFID借阅证,就可以自行刷卡进入无人服务的借阅区,并自助完成借还书的程序,从而避免了流通柜台的拥挤与排队,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读者的个人隐私。自动还书箱可让读者24小时自行操作还书程序,可打印借阅凭条并取得收据,读者感觉会很方便。

2.2.2 对图书馆馆员来说,工作强度减小了,书架管理更简易,安保系统更加完善

调查已经使用图书自助借还系统的图书馆,近50%是通过自助借还系统完成的,极大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借还书的工作量。通过使用RFID数字化馆员点检仪,只要简单沿着书架的方向扫描过去,即可收集到所需信息,从而实现图书的上架、搜寻、排序、纠错、剔旧及盘点等作业。还可以对文献进行自动分捡,通过对各楼层、各书库甚至各类文献的分类,极大地减轻了图书馆工作的劳动强度,也缩短了图书的上架时间。当读者出入图书馆经过该系统时,如果有图书被遗漏处理,安全检测系统将自动发出提醒;RFID标签监测仪安全系统能对各馆藏RFID数字标签提供有效的实时安全保护,并且不会影响有磁性的多媒体馆藏。

3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在国内外图书馆应用实例

在全球,无线射频识别系统有三家较大公司在研发和推广:美国保点公司(Checkpoint)、美国明尼苏达矿业及制造公司(3M)、法国Tagsys公司。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作为一项应用到图书馆领域的新兴技术,全球已有大大小小300余家图书馆使用,对提升图书馆文献管理和对外服务水平发挥了显著作用。目前,在全球范围内运用较为全面的是新加坡和美国。

新加坡国家图书馆是世界上第一个使用无线射频识别系统的图书馆。它是利用法国Tagsys公司的整套系统和设备,1996年开始试用,2003年实现属下23家分馆全面使用,其每个公民都可以用其身份证或驾驶证来国立图书馆借阅图书。整套系统基本实现无线射频识别系统下的排序、清查、检索与借还。从2001年7月起,所有流通的图书都贴有无线电频率识别标签,可通过自助出纳机器借阅。据悉,该图书馆还与国家邮政系统合作,读者还书可以直接放入就近的邮箱里,由新加坡邮政进行回收和分拣,并将书通过邮政的配送/投递系统送回原藏书图书馆。经统计,新加坡国家图书馆全年借阅量增长了30倍,而图书馆工作人员减少2000人,而在成本支出上,不到一年时间就回收了建置成本。

美国德克萨斯州公共图书馆采用美国保点公司(Checkpoint)的无线射频识别智能图书馆系统。它提供一整套提高图书馆管理效率和加强图书馆安全的技术解决方案。如允许读者使用图书馆的自助借书亭,简化借书的过程,所有图书的电子保安系统可以防止有人未经许可就取走图书,避免了图书丢失。内华达州立大学使用无线射频识别系统,实现图书清点功能,尤其是闭架书库的60万册藏书,实现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定位排架,由电脑控制的机械手存放并索取图书,实现了图书的随机精确定位和查找。

目前在我国国内使用无线射频识别系统的图书馆还是很少,但是也逐步开展起来了。以深圳图书馆新馆为例。深圳图书馆新馆在2006年7月开馆,引进了无线射频识别系统,初步实现全馆120余万纸质文献的智能化管理,利用RFID标签在馆内构造了一个精确的定位系统,读者从图书检索系统中查到一本书,馆内的资源设备可以为读者导航,将读者指引到该书存放的位置。读者一卡在手就可自由进出各个借阅室,试开馆期间借阅量激增,高峰期接待1.3万名读者,而自动借还书系统承担50%以上的工作量。该馆馆长说无线射频识别系统为图书馆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4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前景分析

虽然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具有众多的优点,也在一定范围内得到了应用,但在目前的环境条件下,这种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前景还存在着许多障碍。

4.1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

4.1.1 标准化问题

国际标准的制定与推行标准化是推动产品在市场上广泛使用的一条必经之路,而缺乏全球统一的标准已经成为目前阻碍无线射频识别产业技术进一步发展的关键。美国有EPC标准,日本有基于Ucode平台的UID标准、韩国也制定了自己的国家标准等等,而我国标准向哪一标准接近目前还是个问题。不同的制造商开发出来的卷标通信协议适用的不同的频率,都有可能造成电子标签的信息无法读取等等。

4.1.2 使用安全问题

无线射频电子标签的使用安全包括标签本身的安全及安装在文献资源后的使用安全等等。电子标签被粘贴在文献内页,如果读者本人的素质问题,可能电子标签会被人为撕掉、割断,或在标签上面覆盖有金属纸之类,都会对射频信号造成影响,从而对信息的读取造成误差;电子标签使用后,读者在图书馆的活动几乎都是透明的,读者的个人隐私可能被侵犯的可能性会加大;在图书馆中处处存在的无线射频发射器可能也会造成对人身的电磁污染及损害;还有废弃的电子标签的处理问题等等,都是这种技术使用时要考虑的问题。

4.1.3 使用成本问题

就目前情况来说,无线射频识别系统无论是它的电子标签还是天线、阅读器,它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作为图书的电子标签现在它的价格大约为三元人民币,对于一个馆藏一百多万册文献的图书馆来说,若给每册文献都安装电子标签,就需要三百多万元,还有每年不断追加的图书标签及相应的各种仪器、设备,这些加起来是一大笔的投入,这对依靠财政拨款的图书馆来说是比较困难的。

4.2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前景

应该说,只要克服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种种缺点,它在图书馆的应用还是很有前景的。尽快制定出统一的国际标准,形成全球大规模的生产局面,它的成本价格自然就会下降;继续完善这项技术,尽量减少它在使用上的安全问题,无线射频识别这项技术会对整个图书馆管理和服务的创新都会起到积极作用。

图书室管理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土建施工;施工技术;管理优化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来发展我国的建筑业,这就导致大大小小的房地产企业层出不穷。虽然促进了建筑业的繁荣,但也加大了企业间的竞争。近年来,我国的建筑企业虽然发展迅速。但有些企业为了获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在土建施工中偷工减料。土建质量不仅达不到相关标准,还严重影响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优化土建施工技术管理,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情况下迫在眉睫。

一、土建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意义

通常所说的土建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不仅指的是的施工工艺技术管理制度、档案和资料管理以及施工技术和安全技术培训,还包括了施工之前或过程中的图纸会审、施工组织计划的编制、技术交底、安全技术以及新工艺新材料等的应用等。一般将施工技术管理分为内业和外业两类,内业主要涵盖了土建工程施工技术的基础工作,如土建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管理制度的制定、土建工程施工技术方案及具体操作章程以及人员的技术培训,并将各种资料集中管理并建立相应的档案。外业则主要是依托施工而存在的技术准备工作,以及在施工过程中具体的技术实施措施。随着我国各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加大,各大中小城市的房地产建设事业蓬勃发展,也带动了大量的土建企业的快速发展,在土建行业高速发展而没有与之相匹配的监管制度和足够具有相应业务能力的从业人员的背景下,建筑企业在从事土建施工技术管理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也导致大量的工程质量问题的出现。在广阔的建筑行业市场竞争面前,建筑企业需要提高土建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建立企业自身的技术管理制度并配备完善的施工技术档案管理体制,和员工的技术培训体制,从而提高土建施工技术水平,保证土建工程质量,控制土建施工成本,提高土建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土建施工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土建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体系不完善

建筑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差异以及规模都比较大,尤其是在相互之间存在软硬件上面配备的差异比较显著,其中还有建筑领域上的一些体制的约束,更是难以成立一套规范的技术管理体系。但是在这么一个庞大的建筑行业中,如果没有一套属于自己行业的规章制度,那么很难使这个建筑企业得到长久的发展,更难以建立起属于建筑企业合格的技术管理系统。对现在这种建筑企业对接的切合紧密度都比较差,而且受到建筑企业的软硬件设施上的制约影响,很难有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上的进一步的突破。

2、土建工程施工技术在制度上不完善

由于现阶段建筑企业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一部分企业不能完善与落实工程施工有关的国家标准制度,在企业人员的配备上,没有将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岗位进行很好的对接,又或者是企业内部没有按照相对应的岗位上的责任划分来进行相对的施工,当然中间也会存在相应的问题,比如在一个环节上没有企业人员来负责,又或者在一个流程上有多方面的企业人员来负责等现象,更有甚者一些企业对建筑工程施工的规范的要求视而不见,在相应制度上的建立本身就发现了很多的问题,再加上企业管理人员的水平上的限制,致使施工项目本身存在相应的弊端。

3、土建工程施工人员管理的问题

土建工程施工管理的状况很大程度上由施工管理人员的水平决定着,设计图不能清楚地展示目标、土建工程成本预算不准确、管理经验的缺失等各方面原因制约了整个土建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在土建工程施工中管理问题对工程质量问题产生极大的影响。

三、土建施工技术管理优化策略

1、构建科学完善的技术管理系统

对全部的土建施工技术人员来说,健全完善的施工技术管理系统都是极为有必要的。科学完善的技术管理系统可以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并且使工程质量切实达到规范要求,因此,应当坚决避免施工过程中同技术法规、技术标准等相背离的现象出现。对于同相关规定有较大出入的细节,管理部门与责任人要给予严厉处罚。

2、做好图纸会审,保证图纸准确

土建工程的基础是图纸,若图纸中出现十分细小的疏漏,都有可能给土建工程承接单位造成极其重大的损失。在工程项目中标以后、所有准备工作就绪之时,便应组织人员进行图纸的翔实审查。审查图纸应当以保证工程质量为前提,在审查时,要看图纸有无弊端及漏洞出现、有无违法国家与行业规定的情况出现。针对存在的问题,朝符合合同要求的方向改进。合同审查完成以后,相关施工人员需要再度熟悉图纸,了解修改思路。

3、让施工责任落实到人

一般的土建工程施工项目都非常庞大且复杂,因此需要设立各个细化部分的负责人,每一部分由单独的负责人实施管理。分部负责人要具有技术水平高、责任心强的特点,每一个工程环节都要亲身参与到监督中去。当发生技术性问题时,尽量在第一时间采取适当手段冷静处理。避免因为施工错误而导致技术性问题,让工程整体进度受到影响。

4、施工期间发生的安全隐患得到彻底解决

在一般的土建施工中,较容易出现的安全隐患问题包括工地防火问题、工人人身安全防护措施使用状况、临时用电安全、机械伤害、高空坠落、临边防护等。针对种种有可能发生的问题,施工企业应当组建专门的安全责任监督小组,以长期性的教育培训、每天的检查监督、相关安全事故责任制度的落实等来确保安全隐患得到及时排查并整改到位。以便一旦有事故发生时,也可以进行准确而及时的处理。

5、竣工时期,技术管理不容轻视

用科学严谨的技术手段,对竣工时期工程质量进行测定。当测定完成以后,把所测结果与先规定好的质量目标效果实施比对。如果比对结果相同,则表示工程产品合格;如果比对结果有较大差异,则说明应当采取补救措施进行优化,以促进企业技术管理的不断完善。

6、加强对施工人员的进场教育

对于新进的员工和刚刚调换工种的员工来说,上岗以前应该对其进行施工安全的教育和专业技术的培训,考试合格后方能持证上岗。首先进行一级性教育,企业对于新进员工的安全性教育主要包括:劳动时的保护意识;安全生产过程中的方针、政策以及企业内部安全的各项规章制度的教育;其次是二级教育,即二级单位对于新进员工的安全性教育主要包括:施工过程中项目的安全生产和其正规的操作规范、安全生产过程中的制度管理、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各种特点及施工现场的环境存在的因素是否安全教育等;最后,进行第三级教育,要求施工班组对新进员工进行施工前的各项安全教育:本工种需知的安全操作规范流程、班组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以及需要遵守的各项劳动纪律等等。其中,对本施工工种容易发生的种种意外事故的重点环节和部位都应进行重点教育。

结束语

在土建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中,不仅要保障整个工程的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而且还要根据工程的特点和国家的规章制度来提出合理有效的优化策略并加以实施,这就需要技术管理者建立健全技术管理体系,加强技术资料的管理工作明确落实责任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土建工程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甘雨.浅谈建筑施工技术优化管理[J]价值工程.2013年.

图书室管理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土建;施工技术;管理;优化

土建施工中做好项目的技术管理非常重要,实现项目技术管理的优化会让项目的施工质量和施工过程的实效性都得到保障。从当下我国的很多土建施工的展开过程来看,对于施工技术的管理仍然较为薄弱,各种问题也一再产生。对于这些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很有必要,这会让我们找到不断完善的方向,会让土建施工的技术管理慢慢得到加强,并且可以极大的保障整个项目的施工过程的规范进行,让项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都更佳。

一、土建施工技术管理的内容及原则

土建项目施工技术管理主要就是对工程项目中施工内容的技术培训、实施;施工资料档案收集管理;施工制度管理;施工安全和技术图纸等等管理。一般来说土建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原则主要是依据其管理目标来制定的,其原则主要有三:第一,在管理过程中要注重项目的经济效益。也就是说对于土建工程项目在保证其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的同时,也要加倍注意施工技术管理成本,虽然施工进度、施工质量和施工成本具备一定的相互制约性,但是同时也具备相互促进性,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不过关,其花费的成本就更大,因此,在技术管理过程中要遵循经济效益的原则。第二,要遵循科学管理原则。由于现在施工项目内容多,使得其技术管理内容也多而杂,因此对于土建项目中的施工内容的安排,施工技术的规划、施工材料、施工技术人员、施工设备等的调配都必须要科学合理,确保所有工序都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从而能够有效规避施工现场的混乱与纠纷,确保各项工作正常进行。第三,无规矩不成方圆,尤其是土建施工队伍人员庞大,为了确保各项工作都能够准时进行,使得施工计划能够如期完成,也为了确保施工项目和施工人员的安全,就更应该以各种施工规范、条例和制度来管理各项事务,这样才能够规范其管理。

二、土建施工技术管理中存在的相应问题

当前我国土建施工技术管理中存在一些典型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土建施工技术管理缺乏完善健全的制度体系和规章,很多技术管理工作的细节也做的不够好,这使得我国的很多项目的土建施工十分粗糙,各种问题层出不穷。其次,土建施工技术管理需要大量的施工资料作为依托,这些详尽的资料是帮助管理人员了解整个施工过程的进度、质量以及存在的一些相应问题的参照依据,但是,在很多项目组中对于施工资料的管理都没有良好落实。同时,在土建施工中后期的技术管理非常重要,这也是技术管理的一个重要构成范畴,但是,当下我国的很多项目上对于后期技术管理都不够用心,很多需要落实的工作没有落实到位。最后,土建施工技术管理在管理的模式、方法和管理的辅助工具上仍然十分陈旧,整个技术管理中信息化程度并不高,这既降低了技术管理的实效性,也让很多管理中的问题不断滋生。

三、土建施工技术管理的优化策略

1.优化土建施工管技术理的制度建设

首先要加强对于土建施工技术管理的制度建设,要让整个技术管理过程有明确的规章作为依托,让各项实际管理工作更加有效的得到落实。一方面,国家应当加强对于土建施工技术管理的监督,要让相应的项目管理制度更加健全完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基础。另一方面,项目组要提升对于施工中的技术管理的重视程度,要自行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并且让这些内容充分落实,这些都会推进整个项目的施工过程更加顺利的进行。

2.加强土建施工资料管理

加强土建施工过程的资料管理十分重要,这会让整个项目的施工记录更加完整的得到保存,各项工作的执行情况也更容易找到。每一个具体的项目都应当成立相应的施工资料管理的部门,至少应当让专门的工作人员来完成这项工作,并且要保障资料查找的便利性。施工技术管理的很多依据都来自原施工资料的记载,要充分发挥这些信息的使用价值,让其更好的推动项目的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良好进行。

3.强化土建施工后期技术管理

土建施工技术管理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管理过程渗透于施工的各个环节中。目前,很多项目对于施工中的技术管理较为重视,但是,对于施工后期的技术管理却比较忽略,这是一个误区。施工过程完成后并不是施工技术管理的完结,做好施工后期的技术管理对于保障土建施工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保障整个项目的施工质量都非常重要。很有必要加强对于施工后期的技术管理,要对于土建施工的完成情况进行充分的检查,排查各种问题,对于施工中存在不足的地方要进行完善与填补。这才是一个完整的土建施工的技术管理工作,这也是真正让施工质量得到保障的一项技术管理任务。

4.完善土建施工技术管理手段

完善土建施工技术管理的方法、模式、手段同样很重要,这会极大的让技术管理的实效得到提升。现在已经产生了越来越多的非常实用的技术管理的软件,这些工具的使用可以让施工技术管理更加细致深入,对于各种问题的处理也会更优化。技术管理人员要熟悉这些基本的管理模式与辅助工具,要能够灵活的使用这些工具,并且推动技术管理的细化与优化。这样才能够避免各种施工问题的产生,并且可以做到防患于未然,让项目的土建施工质量得到保障,同时,也维护了整个项目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刘勇.土建施工中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J].科技展望.2016(19)

[2]张哲.浅析新时期土建施工现场材料管理[J].科技经济导刊.2016(10)

[3]李成栋.解析土建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运用[J].中国住宅设施.2016(03)

图书室管理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集成化管理模式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高职院校图书馆实行集成系统化管理已经势在必行,这是高校教学管理实行现代化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教学评价的重要条件之一。它利用数据库中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学院教学和科研服务,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多年来我馆采用手工管理模式,费时费力,这种手工服务方式严重影响了读者检索效率,为了解决手工管理问题,我馆开始建立数据库,实行网络化管理。为此我们就我馆集成系统化管理情况、系统功能情况及效果进行了研究,达成共识:高职院校图书馆实行集成系统化管理势在必行。

一、 对我省部分高校图书馆网络化管理情况的调查

近几年我们对本市多所高校图书馆的网络管理情况进行了走访,考察,参观及调查。我们看到各高校图书馆网络化管理已经普及,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电子阅览室等已在各校全面铺开,形势非常喜人,利用效果非常好,如吉林大学、东北师大、长春大学、长春工程学院、长春理工大学图书馆已经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长春工业大学、长春税务学院、军需大学、长春中医学院、吉林公安专科学校图书馆等建立多媒体阅览室,为读者提供远程检索服务。

二、 对我校学生读者手工检索情况的调查

本研究是在对我校2010—2011年各类文献利用情况及读者手工索情况进行分析及统计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分析进行的。调查对象为我校在校大学生读者。鉴于学生读者人数过多,我们采取了随机抽样调查方式,发出问卷200份,收回200份,回收率100%。

对学生读者手工检索情况的调查

检索读者目录有困难者

116人

检索读者目录无困难者

84人

经常利用书名目录检索者

133人

经常利用分类目录检索者

67人

上过《文献检索》课者

112人

没上过《文献检索》课者

88人

掌握检索知识者

77人

没有掌握检索知识者

123人

从上表可以看出:学生读者掌握文献检索知识者77人,占被调查人数的35%;检索读者目录有困难者116人,占58%;经常利用书名目录检索者较多,经常利用分类目录检索者较少。说明读者对检索知识缺乏了解,更主要的原因是检索手段落后。可以看出,手工检索方法严重影响读者检索效果,我们应该加强读者网络管理教育工作,进行网络化管理,实行集成系统化管理,提高读者检索效率。

三、 什么是高职院校图书馆集成系统化管理,其功能是什么?

高职院校图书馆集成系统化管理,就是以馆藏书目数据库为中心,实现文献采访,编目,流通,连续出版物,公共检索等综合功能的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管理。它包括多个系统模块。有文献采访系统,图书编目系统,流通服务系统,文献检索系统,连续出版物管理系统,文献咨询系统,馆务管理系统,系统维护系统等模块。这些模块相互连接,就构成了图书馆集成系统。其功能为:

文献采访系统:按规范完成图书订单的录入,书目验收,,新书登到,账目统计,数据检索,订单导入,送编,等功能。

图书编目系统:完成MARC格式编辑,与编目录,

MARC格式套录,分藏点登录,馆藏图书修改与注销,引导分类,总括登录,新书通报,系统管理,数据维护与检索,等功能。

流通服务系统:完成读者服务,图书借出与归还,目检索查询,数据管理,参数设置等。包括图书预约,续借,超期催还,流通清单与统计。如、图书流通情况,读者借阅情况,罚款情况等功能。

文献检索系统:包括本地查询和远程查询两种方式。能够对图书信息的任意关键字(书名,作者,出版社,关键词,分类,ISBN号)进行模糊查询,提出新书浏览和读者借阅情况查询,提供网上信息服务等功能。

连续出版物系统:完成期刊资料的订阅编辑,查询 登记验收划到,期刊的借阅和归还,清单打印,统计,系统维护等功能。

文献咨询系统:为用户提供Internet上读者的问题答疑,专题性资料报导,提供网上信息查询,管理,录入,修改读者咨询的问题和解答。可以在检索系统中通过www查询,检索远程信息等功能。

馆务管理(行政管理)系统:主要提供图书馆办公室业务的计算机管理,及时掌握本馆各部门的工作情况。如人事管理,设备管理,经费管理,档案资料管理,科研管理,统计工作等功能。

系统维护系统:提供后台数据维护,如系统的安全情况,安装情况等。提供大型MARC文件的浏览和编辑功能。有对系统安装的服务器终端数据结构的建立,索引的形成,系统中数据备份等功能。

各系统模块相互连接,构成图书馆集成系统,为图书馆向读者提供现代化服务提供保障。

四、 结论

高职院校图书馆实行集成系统化管理势在必行。可以:

1.为读者提供快捷,准确,方便,多途径的书目检索工具。提高检索速度,节约时间。

2.由于实行统一编目,联合编目,真正实现文献信息资源共享。

3.提高了服务质量。教师,学生随时可以在校园网上检索图书馆书目信息,办理预约手续,不受地点与时间限制,提高了工作效率。

4.可以实行馆际互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图书馆真正实现了规范化,制度化,现代化管理。

参考文献:

1.林阳 祝智庭《中国网络信息安全教育研究》2004年

2. 洪玉燕网络的利与弊 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