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婴幼儿口腔健康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保育人员;在职培训;台湾
无论是在幼儿园、托幼机构还是家庭中,幼儿的保育工作都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和发展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1995年,国家劳动部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保育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试行)》和《家庭服务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试行)》,对保育人员应该接受何种培训、拥有何种技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自当年起,能够在正规托幼机构和幼儿园中从事保育工作的人员必须通过国家职业资格考试并持有相应证书。
在我国台湾省,“保育人员”也被称作“保母人员”,对于保母人员的专业培训有着严格而全面的系统。本文就台湾省关于保姆人员培训的文献进行梳理和评介,从中对我国大陆地区保育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获得启示。
一、台湾省保母人员专业训练的历史演变
台湾省保母人员的训练始于1987年台北市政府委托台北家庭扶助中心(现更名为台湾儿童暨家庭扶助基金会台北分会南区分事务所)试办“邻里托儿-保母训练”,1989年起台北市政府正式委托民间团体办理保母人员训练方案,每期上课60小时;高雄市则是自1989年和高雄家扶中心合作推动“家庭托育人员服务训练”;1992年起,全省各县市陆续开办保母人员基础训练;1997年《儿童福利专业人员训练实施方案》规定保母人员至少需训练满80小时才可以参加保母人员技术士技能检定,各县市政府与民间团体陆续开办保母人员训练,协助有医院从事保母工作者参与保母人员技术士考试,以提升保母人员的素质。
1987年台北市政府委托台北家扶中心办理免费的保母人员训练,训练课程内容为:①婴幼儿营养与食物调配;②婴幼儿发展与辅导;③婴幼儿保育(卫生保健);④婴幼儿教育与实习;⑤亲职沟通;⑥婴幼儿服务的展望;⑦家庭托育中心的环境;⑧婴幼儿沟通;⑨婴幼儿游戏与玩具;⑩邻里托儿服务之认识;⑪儿童保护观念与作法;⑫婴幼儿疾病;⑬亲子关系与管教;⑭托儿的法律常识;⑮专题演讲与讨论等。
1997年台湾省内政部规定保母人员的基础训练类别为职业伦理、婴幼儿托育、幼儿发展、婴幼儿保育、婴幼儿卫生保健、婴幼儿生活与环境与亲职教育,课程内容如表1:
2000年台湾省内政部儿童局以《社区保母支持系统实施计划》作为推动保母人员督导管理制度之依据,将保母人员的督导管理内容分为职前训练、媒合转介与支持辅导(包含咨询、家访辅导、在职训练),同时将保母人员的基础训练界定为保母人员的职前训练,是参加保母人员技术士技能检定的资格条件。自此,台湾省保母人员训练分为了职前训练与在职训练两种。
2005年内政部儿童局将保母人员职前训练的核心课程修订为7学分126小时,职前训练的核心课程包括儿童及少年服务法规、婴幼儿发展、亲职教育、托育服务概论、婴幼儿环境规划及活动设计、婴幼儿健康照顾、婴幼儿照护技术等七类。保母人员职前训练的核心课程内容如表2:
从职前训练的核心课程内容可以了解到台湾省保母人员应具备婴儿发展、健康照顾、营养、托育环境规划、学习活动设计、托育相关政策法规、亲职教育等知识与技能,对于只完成了台湾省义务教育或者非幼保相关科系毕业者必须先接受保母人员职前培训的核心课程,完成核心课程训练才能参加台湾省行政院劳工委员会举办的保母人员技术士技能检定。
而从台湾省行政院劳工委员会制定的《保母人员技术士技能检定规范》可知,保母人员检定范围包括学科及术科测验两部分。学科部分,主要是测验儿童及少年福利专业人员保母人员核心课程的内容,即职业伦理、婴幼儿托育导论、婴幼儿发展、婴幼儿保育、婴幼儿卫生保健、婴幼儿生活与环境和亲职教育的内容。术科测验则包括游戏学习区、清洁区、调制区、安全医护区等技能检定。
从保母人员专业训练发展的演变可知,在专业训练上是由局部地区扩展到全省实施的,训练时数由80小时增加至126小时。训练期分为职前训练与在职训练,并由职前训练与保母技术士技能检定两部分相结合,强制非幼保相关专业者接受专业训练。
二、台湾保母人员在职训练的实施
台湾省保母人员在职培训开始于1999年,台北市政府委托信谊基金会与台北家扶中心试办了“保母督导系统”。该系统首次以训练、媒合以及督导三合一的方式,让完成训练的保母人员能继续接受督导——一方面给于保母人员支持,另一方面透过督导系统督导保母人员的托育品质。2000年台湾省内政部儿童局正式将保母人员的在职训练纳入《社区保母支持系统实施计划》的文本中,以提升保母人员照顾幼儿的服务品质。
(一)保母人员的在职训练
台湾省内政部儿童局自2000年起规定各县市的社区保母系统每年必须办理系统内保母人员的在职训练,训练经费由内政部儿童局补助;未参加训练的保母必须退出社区保母系统,完成训练后才能重新加入社区保母系统。由于大多数保母人员的托育时间为星期一到星期五,所以社区保母系统多利用假日举办保母人员的在职训练。同时,为了节省训练经费与训练时间,一般而言在职训练多采用密集式课堂授课方式进行。
各社区保母系统对保母人员安排的在职训练内容多以内政部儿童局每年所规定的训练内容为范围进行课程规划,并且在办理保母人员在职训练前必须将训练计划陈报各县市政府备查。2007年内政部儿童局《社区保母系统实施计划》规定,保母人员必修的在职训练内容为:儿童保护、卫生保健、发展迟缓儿童筛检、婴幼儿发展与学习、保母情绪管理、托育伦理。2008年规定保母人员必修的在职训练内容为:分享育儿照顾新知、育儿经验分享、提升保母自我照顾能力、儿童保护、卫生保健(视力保健、口腔保健以及健康)、发展迟缓儿童筛检保育、婴幼儿发展与学习、保母情绪管理、意外事故预防与处理、托育伦理等。
(二)台北市保母人员的在职训练
将2006年至2008年台北市所办理的保母人员在职训练课程内容警醒归纳整理如下表:
表3:2006年至2008年台北市保母人员在职训练内容一览表
年 在职训练内容
2006 幼儿肠胃功能认识与保健、中年妇女之身心适应、婴幼儿过敏疾病认识与照护、婴幼儿卫生与保健、幼儿生活教养、保母日志撰写、婴幼儿感觉统合与潜能开发、儿童保护、口腔清洁与龋齿防治、婴幼儿身体发展与医疗保健、行为观察与处理原则、游戏学习设计、保母情绪管理、婴幼儿按摩理论与实务、婴幼儿副食品、亲子活动设计、说故事研习营、幼儿创意语文、儿童发展迟缓、社区保母系统计划说明、急救CPR、更年期妇女的保健、谈幼儿情绪、亲职沟通、如何与家长签订保母任务契约、动手做玩具、哺育母乳、保母责任险说明、婴幼儿发展评估相关资源整合及运用、0-3岁幼儿发展认识与协助、培养婴幼儿注意力、幼儿听力发展认识与协助、应用音乐启发婴幼儿学习与发展、婴幼儿意外紧急处理、保母与家长沟通技巧、婴幼儿营养之均衡发展、早产儿的居家照顾、家庭托育环境的规划与布置。
2007 新生儿与婴儿疾病观护与急救、从营养与副食品谈婴幼儿健康、幼儿常用食品营养成分与体质关系分析、0-3岁亲子音乐游戏、危机预防与处理、从清洁与收纳谈托育环境维护、保母托育相关政策、各类营养素对各年龄层之重要性、婴幼儿急症的处置与照护、由医学观点看学习障碍、感觉统合、幼儿语言发展与唇腭裂幼儿之照护、幼儿独立人格训练、幼儿按摩技巧、育儿工作者易发生的职业伤害、受虐儿童与目睹家暴的认识与处遇、儿童视力保健、0-4岁发展检核表实作技巧、婴幼儿教具制作、0-6岁儿童行为改变技术、说故事研习、保姆情绪控制管理、保母专业伦理、儿童哲学与教学、如何帮助情绪障碍的孩子、托育事件个案探讨、文化古迹参访、意外保险、游戏治疗活动设计、保母职场压力管理及心理调适、学龄前幼儿口腔保健、用药安全、保母与家长的沟通技巧、婴幼儿发展检核、以只能治疗角度看0-3岁的幼儿发展、保母形象建立、会谈技巧、儿童托育政策与居家式儿童照护服务管理自治条例说明、保母系统与劳动权益、婴幼儿常见的皮肤病、早产儿照护、婴幼儿意外预防与处理、0-3岁激发孩子的学习潜能、0-3岁分离焦虑情绪与处理、宝宝腹泻与便秘的预防与照护、新生儿的照护、发展迟缓儿童筛检、婴幼儿发展与学习、婴幼儿的感觉统合、婴幼儿的安全-CPR。
2008 意外伤害预防与处理、幼儿脑力潜能开发、托育经验分享、如何与0-3岁幼儿说故事、如何培养孩子学习力、专注力、记忆力、托育契约权利义务说明与签订原则、保姆自我照顾分享、公共卫生与传染病预防、图书故事与幼儿发育、幼儿色彩学、幼儿游戏心理与行为、善用学习策略提升学习成效、传媒对幼儿早期发展的影响、多元文化与幼儿教育、家庭与法律、儿童发展筛检介绍、保母情绪与压力管理、早产儿居家招呼、系统政策及托育辅助业务说明、0-2岁婴幼儿适性发展游戏活动设计、卫生保健(视力、口腔及)、新CPR训练、儿童保护、穿出自信(保母形象管理与沟通)、婴幼儿良好饮食习惯、认识孩子与照顾者的依附关系、有效的家计管理、认识母乳、认识儿虐与法律常识、增进幼儿适当的表达能力与改善构音、托育环境规划与安全、婴幼儿的发展与学习、托育伦理、宝宝日记书写技巧、如何和家长做有效的沟通。
台北市保母人员的在职训练从1999年起实施已10年,起初由台北市政府委托民间团体办理,2000年起依照台湾省内政部儿童局的规定由各社区保母系统办理。多年来各社区保母系统办理的保母人员在职训练为配合保母的时间多于假日举办,训练方式则以课堂讲授方式进行,在职训练内容依循当年台湾省内政部儿童局规定的必修课程进行调整和规划。
综上所述,从台北市各社区保母系统自2006年至2008年所举办的保母人员在职训练内容观之,每年的在职训练内容差异并不大,这应该与内政部儿童局已对保母人员在职训练课程内容做了原则性规范有关。而各区保母系统办理保母人员在职训练前亦会参考保母人员的建议对训练内容进行调整,保母人员多建议增加工作上需要的知识技能或保母人员自我照顾的需求。
三、对我国大陆地区保育人员专业培训的启示
对台湾省保母人员职业培训的历史沿革以及训练课程内容的梳理,可以看出在台湾省对于保育人员训练的内容不仅包括了幼儿保育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也涵盖了对于专业伦理和个人发展的素质培训。
而在我国的大陆地区,对于保育人员的专业培训目前还只是对职前培训有着严格的要求,在职培训并未有着明确的规定以促进其继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标准》中对于保育员的要求来看,对于保育员的专业培训内容还仅仅是关注对幼儿生理心理的了解、幼儿常见疾病和护理方法以及对幼儿教育保育的技能等,而对于保育人员的专业伦理、职业发展、与家庭和幼儿的沟通以及共创支持保育人员专业发展平台的关注较少。
基于以上对于我国台湾省保育人员专业培训的述评以及对于我国大陆地区保育人员培训的比较,可以看出我国大陆地区可以在保育人员的专业伦理、在职培训、专业发展以及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给予更多的重视,为提高保育人员自身素质和保育质量打造更好的平台。
参考文献:
[1] 关于颁发保育员、家庭服务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通知[J].创业者,1997(6)
[2] 李慧娟.家庭保母训练方案之评估研究——以台北家庭扶助中心邻里托儿服务方案为例[D],1989
[3] 台湾省内政部.儿童福利专业人员训练实施方案,1997
[4] 台湾省内政部儿童局,儿童福利专业人员保母人员核心课程,2005
[5] 台湾省行政院劳工委员会.保母人员技术士技能检定规范,2007。
[6] 台北市政府社会局.台北市政府社会局试办保母督导系统计划,1999
[7] 台湾省内政部儿童局.社区保母支持系统实施计划,2000
[8] 台北市政府社会局.台北市政府社会局90年度业务报告,2001
[9] 张美美.台北市保母人员在职训练需求之研究,2009
[10] 台北市政府社会局.台北市政府社会局97年度业务报告,2008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幼儿手足口病进入一个高发时期,手足口病疫情开始大幅回升,防治形势日趋严重。虽然手足口病是一种完全可防可治的高传播性的传染病,但是幼儿作为特殊的易感人群,要做到有效的防治,我们就必须发动全社会的力量去共同努力。
【关键词】手足口病,幼儿,传染病,幼儿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HFMD)是一种常见传染病,主要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柯萨奇病毒A16(C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是本病的主要致病原。手足口病发病在全年均有可能发生,主要发生于夏、秋季节,手足口病发病人群以学龄前儿童为主要发病对象,成人也有得病可能,其中3岁以下婴幼儿发病率最高。感染手足口病后,患者体内只会获得该病毒的免疫力,对其它类型病毒交叉感染无免疫能力,患者有可能会同时出现其它的并发症。手足口病的潜伏期一般为2-10天,平均为3-5天。手足口病传染性极强,传播途径广,传播速度快,在短期内即可造成大范围流行,社会影响大。因此对幼儿手足口病的防治尤其是重症患儿的治疗就变得非常重要。
一 早期识别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的治疗目前尚无预防用的疫苗,这种病属于可预防的疾病,一旦发病只要早发现、早治疗,完全可防可治。手足口病普通病例症状一般表现为急性发病,口腔内部黏膜出现散状1-3mm大小的疱疹,手心、足趾表面以及指、趾间的皱褶处出现斑丘疹、疱疹,臀部皮肤也会发生同样的症状,疱疹周围一般会出现炎性红晕,疱内液体部分相对较小。手足口病并发时会出现发热,并伴有流涕、咳嗽、无食欲等类似感冒的症状表现。另外,有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者疱疹性咽峡炎。重症病例的表现有: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出现神经系统发生损伤,伴有心肌炎、循环衰竭、肺水肿等严重的并发症,高热出现38~40℃的体温,严重时危及生命。因此,对家长来说,无论发现孩子出现上述的任一种症状,都应立即送孩子到具有专业资质的医院就诊。
二 保护易感人群
手足口病患者中0-5岁婴幼儿占发病人群的97%,属于重度易感人群。主要是因为这一阶段婴幼儿免疫力不全,对疾病传播的抵抗能力极差,因此需要家长和幼教机构重点保护该年龄段的婴幼儿,避免发生传染。
手足口病多发生在婴幼儿聚集场所,据统计数字显示,托幼机构的发病人数占整个幼儿发病人群一半左右,因此需要家长在该病易发高发季节提前做好各种预防工作,而且要在疾病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带儿童到人口聚集的地方,尤其是儿童聚集的地方。减少到空气流通不畅的公共场所的次数以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搞好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注意食品安全卫生,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饭前便后和外出归来要用香皂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事物。家人在接触孩子时,也需要严格注意自身的健康和卫生状况,以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加强对婴幼儿的护理,注意补充营养、休息,保证食物新鲜,适度晒晒阳光,平时让儿童多饮水,做好口腔卫生,预防细菌感染,餐后需用温水漱口。体质较差者可注射免疫球蛋白,增强免疫力。
三 切断疾病的传播途径
手足口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方式多,传播速度快的特点。病毒主要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传播,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患者咽喉的分泌物以及唾液中的病毒,以飞沫形式传播到呼吸道感染新的感染者;病毒还可以通过疱疹液、唾液、粪便经手或借助毛巾、玩具、食具以及衣物等,进入食道呼吸道传播给他人;与患者近距离接触更易被感染;还有饮用水也可以传播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患者、无症状带毒者及其它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其发病后的第1周病毒传染性最强。
肠道病毒在湿热的环境下适宜生存与传播,常用的酒精消毒剂(75%酒精和5%来苏水)不能将其杀灭,但肠道病毒对紫外线辐射及干燥环境非常敏感,病毒在50℃可被迅速杀灭。手足口病消毒建议使用的消毒剂是含氯消毒剂,在普通的商场或药店就可以买到合适的消毒剂品种。在消毒时,只要按照消毒剂说明书中的使用方法和使用范围,掌握消毒浓度及消毒时间进行消毒。
对婴幼儿所能接触到的日常用品,包括玩具、床上用品、食具或其它用品应及时清洗干净并消毒处理,衣物等不宜蒸煮或浸泡的物品置于阳光或者紫外线灯下暴晒,以防细菌感染,婴儿居室内应空气保持新鲜,温度适宜并定期通风,每日进行空气消毒。而最重要的一点是发现孩子有类似手足口病症状要立即去医院就诊登记。
四 医疗机构加强宣传,制定防治方案
我国是人口大国,城市人口密度很高,环境质量不容乐观。夏秋两季作为手足口病高发季节,全国已报告的婴幼儿手足口病病例数、重症及相关并发症病例数和死亡人数有逐年上升的趋势,防治工作十分严峻。在防治工作方面,我们仍需要借助国家的力量,要求各地医疗卫生部门切实制定和落实各项防治措施,做好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公共管理机构要密切与教育、宣传等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加大手足口病及其它易发高传染性疾病的宣传工作,加强公共场所的检查和综合评估,尤其是学校、托儿所、幼儿园等教育场所的卫生安全工作。各级疾控机构、检验检疫部门要切实做好病原学动态监测工作,安排专职人员流动监测辖区内手足口病等疾病疫情信息,完善重大疫情及时通报体系。各地所有医疗机构、单位必须认真履行手足口病发现和及时报告职责。医疗卫生监管部门应协助托幼机构、学校等单位要做好儿童或学生的晨检、午检工作,做到及时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治疗,对接触人群进行复查,对公共场所进行全面消毒,确保无传染扩大后才能复课,减少感染机会。
基层医疗要提高对手足口病病例的早期识别能力,做好医疗救治工作,避免出现误诊耽误治疗等医疗事故。并及时将重症病例或无法确诊的病例迅速集中收治到具备重症监护救治能力的儿童专科医院或定点综合医院,降低死亡率。充分发挥手足口病诊疗专家组的作用,通过治疗技术培训、重症病例会诊和疫情较重地区对口支援等形式开展帮助,协助当地医疗机构进行救治工作。
总之,针对婴幼儿这个特殊的手足口病易感人群,预防工作是对整个社会环境卫生的考验,要求医疗卫生机构积极探索新的有效治疗方法,并减少并发症产生,提高患儿的治愈率。公共管理机构和环保部门加大环境和公共卫生的治理、宣传力度,为社会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幼儿教育部门和家长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做好早期预防工作,减少手足口病的发生和传播,保护婴幼儿的健康成长。
五 体会
近年来,我园在园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成立了专门防控领导小组,修订了防控预案,通过层层落实,全园教职员工严格做好各项防控工作,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使手足口病得到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 何登明,张建. 勇手足口病防治体会[J],泰山卫生,2004 年第28卷第1 期
[2] 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8年版) [S]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2年1月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死亡统计表
[4] 尚云,陈丽. 手足口病护理及预防[J],泰山卫生,2004年第28卷第5期
【关键词】 手足口病;住院病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 R181.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8231(2011) 07-0304-02
2008年5月2日国家将手足口病纳入法定丙类传染病,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逐年受到政府和疾控部门的高度重视,由于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和无有效疫苗的预防,该疾病的危害尤其是住院病例给家长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或身心危害的同时,也给当地的经济或教育部门带来一定的影响,为有效控制住院病例的发生,减少手足口病带来的危害,现将2010年青云谱区手足口病住院病例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于《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下载青云谱区2010年度手足口病住院病例,对所有住院病例回顾性查阅“手足口病个案调查表”,并对个案调查表的内容进行统一汇总、统计和分析。
2结果
2.1一般资料
2010年度的95例手足口病住院病例中,男60例、女35例,男女发病比1.7:1,年龄最小者4月龄,最大者7岁(具体分布相见附表1),发病到就诊住院为2.63天,职业分布中散居儿童75例,(占79%),幼托儿童18例(占18.9%),学生2例(占2.1%),95例患者中仅有12例有明显接触史,其余均没有明显接触史。
附表12010年度青云谱区95例住院病例年龄构成表
2.2临床表现
95例患者中均有手、足、口腔同时或其中1-2个位出现疱疹,且53例患者口腔粘膜上出现红色溃疡型疱疹,10例患者出现呼吸系统症状如咳嗽、咽痛,3例患者出现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发热,体温最高者40度,最低者37.9度,但38.5度及以上的患者79例。
2.3发病时间及到就诊住院时间
95例患者中发病到就诊入院时间最短者为9小时,最长者249小时,发病到就诊住院时间中位数为2.63天。住院病例发病时间主要发生于4-7月份,合计72例(占76%)。(各月病例数分布图详见下图1)
2.4病原学检测及转归
95例住院病例中采集咽拭子23例,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阳性率为74%,其中EV71型11例、EV未分型4例、CoxA16型2例。所有住院病例经过规范住院治疗均已治愈出院,未发生1例死亡病例。
【关键词】 单腔导尿管 吸痰 婴幼儿
【Abstract】 to observe one-time drapes cavity in the infant catheters sputum suction effect.Method: will 446 cases need sputum suction by disposable sterile children single lumen catheter sucking phlegm, statistical children sucking phlegm efficient, adverse reactions.Results: using disposable sterile than single lumen catheter efficient the conventional sputum suction pipe sputum aspiration hav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sucking phlegm adverse reaction is the conventional sputum suction pipe sputum aspiration for significantly less.
【Key words】 sputum suction single lumen catheter infant
肺炎是威胁我国儿童健康的严重疾病,无论是发病率还是病死率均居首位,在我国肺炎患儿占住院患儿总数的24.5%—56.2%[1]。婴幼儿由于其呼吸系统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气管、支气管管腔狭窄,粘液分泌少,纤毛运动差,肺弹力组织发育差,血管丰富等,有痰不会咳,很容易堵在喉、气管或咽于胃中,大量痰液堆积在呼吸道内,严重时可引起窒息,甚至危及生命。同时,肺炎患儿有效排痰,决定着疾病的恢复时间。吸痰是儿科常用的、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措施,是一项重要的急救措施,也是婴幼儿肺炎治疗中常用的治疗操作。吸痰是利用负压原理,将患儿呼吸道内的痰液或误吸的异物吸出,达到清理呼吸道,改善呼吸功能的目的。但婴幼儿黏膜细嫩,抵抗力差,吸痰易造成鼻黏膜损伤,堵塞吸痰管。我科对肺炎患儿吸痰采用不同材质,取得良好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治疗
选择2010年3月—2011年3月需要吸痰患儿446例,男236例,女210例,支气管肺炎172例、毛细支气管炎160例,重症肺炎114例,其中日龄28天—6月234例,6月—1岁146例,1岁以上66例。
1.2 方法
1.2.1 材料
选用事达一次性无菌单腔导尿管,规格:8Fr,10Fr,12Fr,14Fr。
1.2.2 吸痰方法
评估患儿呼吸及痰液阻塞情况,按需吸痰。
吸痰前给患儿吸入高浓度的氧1—2min,防止在吸痰过程中缺氧窒息。备齐用物,携至患儿床边。检查吸痰性能是否良好,连接是否正确。调节压力,试吸少量生理盐水,将患儿转向操作者一侧,并使其张口,护士以无菌操作为原则,将一次性无菌单腔导尿管(一般28天—6月选用8Fr导尿管,6月—1岁选用10Fr导尿管,1岁—5岁选用12Fr导尿管,5岁以上选用14Fr导尿管)装在中心吸引装置的玻璃接口上,一手将导尿管末端(连接玻璃接口处)折叠便可进行吸痰操作。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吸痰时要做到迅速、轻柔,吸痰完毕后再给予高浓度吸氧2—3min。
1.2.3 效果判断标准
有效:吸痰后血氧饱和度>94% [2]。无鼻黏膜出血,口唇发干明显缓解,痰鸣音减少,无恶心,无阻塞吸痰管。无效:吸痰后血氧饱和度<94%,有鼻黏膜出血,患儿呼吸困难,口唇发绀无明显缓解,痰鸣音无明显减少,恶心明显,阻塞吸痰管[3]。
2 结果
血氧饱和度>94% 433例,占97.09%;口唇发绀明显缓解,痰鸣音减少442例,占99.10%;鼻黏膜出血5例,占1.12%;阻塞吸痰管8例,占1.79%。采用一次性无菌单腔导尿管有效率较采用常规吸痰管提高,吸痰不良反应较常规吸痰管明显减少。
3 讨论
由于婴幼儿气管与支气管相对狭窄,软骨柔软,弹性及肌肉发育不完善,管壁易变形,且黏膜柔嫩纤细,血管丰富,纤毛运动差,排痰能力差,吸痰时易造成鼻黏膜损伤出血。采用单腔导尿管吸痰优点在于比常规吸痰管柔软,管壁薄,在吸痰过程中不易损伤鼻黏膜,且对于小气道梗阻常规吸痰只能吸出口腔和咽喉部的分泌物,不能及时有效地清除下呼吸道分泌物,而采取深部吸痰法更易损伤患儿黏膜。一次性无菌单腔导尿管有足够的长度,是硅胶材质,具有弹性,清除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深部吸痰时不易造成鼻黏膜损伤。吸痰时要控制好吸痰的负压[4],避免因吸引负压不足,粘稠痰液在抽吸过程中脱落,形成新的梗阻;避免因负压过大,抽吸时间过长,造成缺氧,应严密观察患儿面色、心率、血压,氧饱和度的变化。在插入吸痰管时不应使用负压,负压时间应小于10s,整个吸痰时间应小于15s。口鼻腔内吸痰应先吸口腔,再吸鼻腔,动作应轻柔、迅速、准确,尽可能减少对气道损伤,开放负压后,将吸痰管边旋转边吸引,慢慢向外吸出,整个吸痰治疗要求严格实行无菌操作。
吸痰过程中,因负压过高,或吸痰管开口正对着气管壁,且停留时间长,负压将小黏膜吸入气管内而导致出血。所以,吸痰管插到气管远端前,不能带负压,以免过度抽吸肺内气体。婴幼儿时期的婴儿大脑皮质发育不够完善,对分析和综合外界刺激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还不成熟,对皮质下中枢活动不能很好地控制,以至在受到强烈的刺激时,皮质下兴奋很容易扩散,从而引起兴奋活动等。患儿受到刺激时,常出现强烈的哭吵、反抗,表现为头左右乱摇、口唇紧闭、四肢乱动、双手抓吸痰管、极度不合作,同时增加耗氧量,吸痰时易出现鼻黏膜损伤[5]。吸痰虽然不是有创性操作,但不易被病人接受,尤其是儿科患者。一方面,要做好患儿及家属的心理护理,对患儿给予鼓励、赞扬、安慰,轻轻抚摸患儿,用鲜亮玩具或音乐分散患儿注意力。李清华等[6]提出,音乐不仅有减轻患儿呼吸、心血管、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对紧张的生理反应等作用,而且还能增强患儿免疫力。另一方面,护士面带微笑,和蔼可亲,向患儿家属讲解吸痰的作用、注意事项及有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吸痰时会有憋气等非常短暂的不适,取得患儿家属积极配合,减少患儿吸痰不良反应,避免护患矛盾。同时,加强辅助排痰措施,如雾化吸入,翻身,叩背,机械震荡排痰,湿化痰液或利痰剂的使用。Rosen等认为,实际作用在肺部的负压压力并不能通过负压装置表盘上的读数来反映,而是取决于吸痰管管径和人工气道内径的比率、吸痰持续时间、痰液的量和粘稠度。因此,应根据患儿实际情况,合理选用吸痰管大小及调节负压大小。患儿黏膜细嫩,抵抗力亦差,如果过滥吸痰或者操作不当,未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等,易致黏膜损伤、感染等并发症,所以,在吸痰时应按需吸痰,即痰量多时增加吸痰次数,痰量少时减少吸痰次数,无痰时不再吸痰[7]。另外,吸痰过于频繁,可导致不必要的气管黏膜损伤,加重低氧血症和急性左心衰;吸痰不及时,又可造成呼吸道不畅,通气量降低、窒息,甚至心率失常,所以,掌握判断好吸痰时机,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关键 [8,9]。任海燕[10]提出,适时吸痰方法,以听诊为依据,在确定痰液位置的前提下,对大气管内痰液及时吸出。同时,指导患儿家属给予患儿少食多餐,忌过饱,以免吸痰时引起恶心呕吐,阻塞气道。经临床实践,一次性无菌单腔导尿管用于婴幼儿吸痰,能提高吸痰有效率,减轻吸痰不良反应。
参 考 文 献
[1]王慕逖.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244—248.
[2]姜安丽,石琴.新编护理学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336.
[3]Leley Gaskin,Jackie Thomas.Pulse oximetry and exercise[J].Physiotherapy,1995,81(5):254—261.
[4]黄秋葵,周璇.不同吸引负压对小儿吸痰效果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9):45—46.
[5]严吕芳,饶晓玲,何可芝,等.两种吸痰程序效果观察[J].山西护理杂志,1998,12(6):257.
[6] 李清华,王小军.音乐疗法在婴儿吸痰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护理,2006,12(25):2399—2400.
[7]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Respiratory Care.Nasotracheal suctioning 2004 revision update[J].Respir Care,2004,49(9):1080—1084.
[8] 姚景鹏.护理内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78—79.
关键词: 发病机制;手足口病;临床资料;流行病学;临床特征
中图分类号:R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6-0119-03
近年来,手足口病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本课题将通过实验,以218例手足口病患者为例,从流行病学的角度,着重探讨该病发生的临床特征,并根据试验结果给出恰当、有效的预防措施。
1 资料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2009――2010年间感染科手足口病患者218例,218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26例,女性患者92例,其中婴幼儿所占比例为67%。所有患者年龄在5个月和5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81岁。所有的调查、研究结果均以卫生部颁发的《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为参照标准。
1.2方法
对所抽取的218例病例严格按照规定再次进行筛查和诊断,并准确上报病情。在诊断时均做以下检查:检查三大常规、胸片、肝功能等,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对一些病情特殊的患者进行心电图、心肌酶谱、行血电解质等检查[1]。从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发病规律、并发症等方面分析检查的结果,最后按照各项规定和标准对218例患者实施悉心护理,加强综合治疗,并做好相关资料记录。[2]
2 结果
2.1流行病学特征
2.1.1性别年龄分布。通过实验,我们发现218例手足口病患者中的年龄、性别差异具有显著特点:患者年龄最小为5个月,最大为56岁;其中不足1岁的有28例,1岁到2岁的有88例,2岁到3岁的患者有49例,3岁到5岁的患者有32例,5岁到6岁的患者有21例,其中3岁以下的婴幼儿一共有130例。 这表明:手足口病的发生以5岁以下的婴幼儿为主,1岁左右幼儿的发病率最高。另外,调查显示,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的比例为1.3:1,男性患者略微高于女性。
2.2.2时间分布。通过调查,我们发现218例患者病例发生的时间具有差异显著性:2009年4月份有2例, 5月份有67例, 6月份78例, 7月份46例, 8月份9例,9月份16例。这表明该病病情发生的时间集中在5月份―7月份。
2.2.3空间分布。通过实地调查法,我们对218例患者进行了采访调查,调查发现,218例手足口病患者的发病人群具有差异显著性,218例患者的组合方式如下:133名散居儿童,62名托幼儿童,23名学生。其中城镇患者有119人,农村患者有99人。同一幼儿园、同一村组和同一家庭等先后发病或同时发病的手足口病患者有162例。有3例患者曾患过手足口病。1例患者为复发就诊。数据表明:手足口病的发病场所多为家庭聚集处或部分集体机构等人群密集的地方。
2.2临床病理特征
2.2.1发热。经过对218例病例的分析、回顾以及当事人的采访,总结出该病有潜伏期,发病时间为3天到一周,多起急性。据统计,218例患者中出现发热症状的160例,占总人数的73.3%。轻度发热患者有56例,中度发热患者有112例,重度发热患者有50例。发热时还伴有厌食、乏力、烦躁、头痛、头晕等特点,部分患者还会有呕吐、咽喉发炎、腹泻等症状。
2.2.2红疹。红疹是218例患者的另一主要特点。据统计,218例患者中有211例出现过红疹,占总人数的97%。出疹的部位多为手掌、下肢膝盖、口腔、臀部、肛周、脚底等部位,初步为红色斑丘疹,后迅速发展成为疱疹、丘疹或斑丘疹,大小如黄豆或米粒,并且疱内有少量液体,疱疹的周围出现红晕,疱壁有坚实感,较厚,无触痛,不易破溃,一般在2到4天内出齐。消退时间一般为5至9天,消退后不留任何疤痕和沉着的色素。另外,218例患者中,有56例出现了黏膜疱疹,大多出现的部位为软腭、舌缘、唇齿黏膜或颊黏膜处,疱疹的外表被浅黄色假膜覆盖,还有部分的疱已经融合成片。给患者带来了剧烈疼痛感。
2.2.3其他症状。除上述发热、起疹等显著症状外,218例患者中有20例发生了支气管肺炎18例有心肌受损,还有2例患者出现神经系统受累。另外还有部分患者出现了肌力下降、肢体抖动、抽搐、易惊、嗜睡甚者昏迷等不同的病理特征。
2.3分类管理和治疗
通过对218例手足口病患者的观察后,院方根据其病情的变化和病情的轻重程度对他们进行分类管理和治疗。
第一类:多为年长儿,病情良好,无发热症状,血象正常,有皮疹出现,轻度症状。一共有59例,在治疗时对他们进行适当的抗感染治疗和隔离观察。
第二类:多为婴幼儿,食量少精神差,血象异常,发热且有皮疹的普通症状患者,一共有130例,在对他们进行治疗时,首先要采取住院隔离,再次对他们进行常规的治疗和抗感染,进行静滴头孢类抗生素和利巴韦林,注意口腔和皮肤的护理,对严重患口腔疱疹的患者要涂擦蒙脱石混合剂【3]。
第三类:病发症状严重的患者,一共29例,在对他们进行治疗时,要对其严密观察,并将其安排在重症监护室治疗,时刻关注其肌力、神志和生命体征的变化,对其除了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外,还要对其进行加强免疫的治疗。
结果:第一类和第二类患者均在一星期左右治愈,第三类重症患者的病情大多在5到7天后发生好转,两个星期左右后均能治愈。
3 讨论
3.1手足口病的护理
3.1.1口腔护理
患者在口腔溃烂后会导致流涎、拒食等,因此要对患者口腔进行及时的护理,减轻患者痛苦。首先,患者进食前要用温水或生理盐水漱口,漱口时,对年龄较大的患者用抗病毒含片或西瓜霜护理,对年龄较小的患者则用棉签蘸去生理盐水进行清洁;其次,口腔已经发生溃烂的患者用维生素B2粉剂和碘甘油反复涂抹,为保证药物充分吸收,每次用药过后的30分钟内尽量不要饮食。同时,在涂药时还要观察口腔溃疡的情况,观察有无糜烂迹象。
3.1.2皮疹护理
对于皮肤出疹的手足口病患者,在护理时首先要对患者家属讲述出疹的危险性和皮肤的护理方法;其次出疹初期的患者要保持其干燥和清洁,每天早晚要用炉甘石洗剂涂擦出疹处,对形成疱疹和出现破溃的患者要及时用0.5%的碘涂擦患处;再次,对于部分臀部出疹的患者要保持臀部的干燥和清洁,及时用消毒液清理大小便。除此之外,还要注意为患者勤换衣服、被单,为防止患者用手指抓破皮肤而感染出疹,要为患儿勤剪指甲;在为患者洗浴时要禁止用沐浴液和肥皂等具有刺激性的化学用品,多用温水沐浴。
3.1.3发热护理
对发热患者的护理,要时刻对其进行体温测量,每隔四小时测量一次。发热严重的患者1到2小时测量一次。发热度低的患者要叮嘱其多用温水沐浴,多喝开水;对发热度高的患者要使用温水擦浴、冰袋和冷敷的方法进行降温处理。同时,为防止高热惊厥,要对其服用退热药。另外,患者要多补充水分,减少活动,注意休息。
3.2手足口病的预防【4】
3.2.1做好健康教育工作
手足口病属于传播性强的传染疾病,为避免感染,要加强对患者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具体方法有讲座、贴墙报等。另外,在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要加强患者防范意识,对于已经入院患者的患者要指导其勤换衣、勤洗手、勤剪指甲等。同时要告知患者注意室内的清洁和通风,常用的餐具要经常消毒。多吃蔬菜,注意休息,减少与感染源的接触。
3.2.2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手足口病属于肠道病毒性的传染病,由于它的传染性强,所以做好消毒隔离工作。手足口病的传染渠道主要有消化道和呼吸道,部分是通过亲密接触而导致的,传染源为患者的粪便、尿液、唾液、胃液和痰液等。在消毒隔离方面,首先要对已感染者采取隔离措施。将其安排在空气清新的病房内,病房定时用空气消毒剂消毒,每天消毒两次。其次,保证室内用品的清洁。每天用消毒液按时清洗床头柜和地板,每天拖地至少2次,每周要按时清理患者的床单和被套,清洗时要用一定比例的氯胺溶液清洗且各病房的消毒用品禁止混合使用。再次,切断传染源。手足病患者的粪便要用含氯消毒剂浸泡过的容器收集,处理时要用一定比例的生石灰和消毒液搅拌后冲入下水道。最后,医护人员在护理时要进行严格的消毒,比如在处理患者脏物时要戴一次性手套,处理完后要立即用消毒液清洗双手。同时还要禁止患者外出,避免感染他人。
4 小结
手足口病作为丙类法定传染病,就目前来说,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武器,手足口病没有疫苗,就很容易发生流行,因此,该病重在预防。通过实验,我们了解到其基本的发生规律和病发机制,作为治疗手足口鼻的临床医师,首先要能认识该病的流行规律,预测该病的流行趋势。该种传染性疾病的诊治要挂号收费、候诊、化验、取药、厕所相分开,严格消毒隔离制度,减少医院交叉感染。其次,院方的病房要保持洁净,对于隔离的患者要对其加强劝解和沟通。最后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教导全民和患者勤洗手、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等。
参考文献
[1] 许庆兰.手足口病48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 2008, 5(25): 169~170.
[2] 黄鹂,路中江,陈少华.儿童手足口病562例临床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 8(4): 897~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