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西方人文主义的差异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绘画;审美;思维模式;天人合一;主客二分
中图分类号:J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8-0188-01
中西方由于传承了不同的“文化基因”使中西方人产生了不同的思维定式,二者不同的思维模式使其在不同的领域有着差异较大甚至截然相反的表现。在外交方面,中华文化倡导中和主义,西方文化遵循扩展主义;在治国方面,中华文化强调”情―理―法”的理念,西方国家讲究”法―理―情”的管理模式;在哲学方面中华文化强调主题与客体浑然一体,西方则坚持主客二分的哲学观点。
中国人的感性主义传统和一元论的世界观与西方人的理性主义传统和二元论的世界观是相对立的。中国人的一元论世界观认为人与自然是统一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中国人讲究天人合一,道亦不变就是这种思想的真实体现。西方的理性主义和二元论世界观起源于古希腊。理性主义和人本主义是古希腊艺术的灵感源泉。而在理性主义和人本主义的背后则是天人两分的二元论宇宙观。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中西艺术内在本质的差异。正是中西方对待自然态度的不同使中西绘画产生了如此大的差异。中国画以表达山水为主题,是能让人融入自然中给人以心灵的愉悦感。而我们从西方风景画中很少能看到人的存在,他们要表达的是一种独立的自然。
从绘画创作主体上来看,“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的观点主要表现绘画在技法上的写意与写实。西方以有为本,从有到实体。中国则以无为本,从无到有。依西方的有无观,无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生有的。中国写意绘画讲究一种意境,往往留下一片空白。给予观者的感受是虚白上幻现的一花一鸟,一山一水,但却负荷着无限的深意,它是澈透灵魂的安慰和惺惺的微妙领悟,进而产生了安定静穆和谐的天人关系,时时刻刻遵循着“天人合一”的信条。西方古典绘画是这样的写实,无论是著名教堂内的壁画还是逼真生动的油画,有与无的对立造就了进取、抗争、追求的精神,从而将客体事物描摹的淋漓尽致。当代西方的现代艺术绘画,用平面色彩、平面构图、平面造型的原则,用时空的合一来表现精神的迷茫,混乱,骚动,荒诞,将内心的情感与感受真切的展现出来。无论是客体造型的逼真还是主体情感再现的真实都是极力再现其客体或主体的单一面。
从作品本身上来看,主体与客体的观念便转化为“神”与“形”的关系。中国美学认为,艺术的形象性要有其现实的原型,然而中国美学与艺术中的“形”更多的是与”神”联系在一起的。“形”“神”是中国传统美学的一对范畴,“形”是手段,“神”是目的。因此从本质上说,中国艺术反映的对象是“神”,而不是“形”。依照传神写照的要求,追求着“神似”的目标,中国艺术家力图通过有限的笔墨传达“韵外之旨”,“味外之味”。例如中国古代文人画所描绘的对象多为梅、兰、竹、菊,此类画作所追求的并非只是形貌上的相似,更多是对感物喻志的追求。关于艺术的反映对象,西方广泛流行着“模仿自然”说。尽管在不同的美学家那里“自然”的含义不尽相同,但就模仿自然再现自然这一点来说却是一致的。
从绘画作品受众的审美观上看,中西古代人都以“和谐”为美的最高理想。西方人主要侧重的是审美对象的外在形式属性,而中国人主要侧重的是神秘主体的心理体验方面。象的外在形式属性,而中国人主要侧重的是神秘主体的心理体验方面。中国思想家们们注重发现审美对象的经验功能,并常常将这种功能与具有人伦色彩的道德伦理联系起来。西方思想家们注重发现审美对象的超验品行,并常常将真种品具有宗教色彩的“上帝”联系起来。与西方人和自然的对立相反,中国文化体现了人和自然的和谐,强调了自然有机整体的一面。严格的说西方是在直接实践部分与自然和谐,而面对未知部分则与自然冲突,中国与整个宇宙保持和谐。从中国的两大类艺术汉赋和宋元山水花鸟画中体现出中国的“体无”精神。中国人在一丘一壑一花一鸟中发现了无限,表现了无限。
在绘画与社会的关系上,中国传统绘画的创造者始终怀有“大我”的思想。中国画家通常把画看成是交流思想或者情感的媒介,因而在创作过程中不可不考虑作品的观众,不可不考虑他们的感受和审美能力,中国画的创作者很注重社会群体对绘画思想的接纳。而西方绘画独立于一切其他艺术的观念,在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影响下,追求个性解放,绘画艺术十分强调个性。不论是从绝对具象发展到彻底抽象,还是从“素描第一”到“色彩第一”,这种反叛式的造型观,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无不体现出西方绘画强调的自我与个性。
综上,以中国绘画“天人合一”与西方绘画“主客二分”的哲学基点,从绘画主客体、技法、作品与社会等方面分析后,我们不难看出中国绘画与西方绘画有着许多差异,既有外在形式上的又有内在文化精神上的。而导致这些差异的原因归结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基因”所养成的不同思维方式。
参考文献:
[1]何云波,彭亚静.中西文化导论.中国铁道出版社,2000.
一、中西方体育文化背景的差异
中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南临海,西北多高山、沙漠,这就使我国与亚欧大陆的其他国家形成了天然屏障,构成了一个相对封闭、安定的地理环境。我国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多平原、河流,通过一定的农业活动,可以满足自给自足的生活、生产需要。因此,在我国的文化观念中,注重自然发展,在体育文化中,体现为讲究“天人合一”、“顺应自然”。
西方体育文化以古希腊为主要发源地,古希腊及大多数欧洲国家位于亚欧大陆的西部,西临大西洋,南濒地中海,东南是黑海、里海,北临波罗的海、北冰洋,东部以乌拉圭山脉与亚洲相接。土地面积狭小,平原少,山地、丘陵多,这些地理因素不适宜进行农业活动。但是欧洲海岸线曲折,多天然优良港湾,适于发展海洋贸易和海洋运输。海洋恶劣的自然环境从根本上形成了古希腊人在体育中不畏惧自然,敢于与自然作斗争的精神。
二、中西方体育价值观的差异
中国古代文化是追求静态美的文化,西方传统文化是一种动态文化。中西方文化的不同直接导致了体育思想和体育价值观的差异。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而儒家则以“礼”为本,讲究中庸之道,注重情感、尊崇道德观念,注重体育对集体和社会的价值。这种思想有利于规范人们的社会生活行为,平和了社会气氛。但中国人的个体竞争意识过早受到压抑,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念历代相传,反映在体育上即是崇尚体育的伦理价值而贬低其实用价值。而西方文化中充斥着浓烈的人文主义精神,主张个人的发展。作为西方体育文化乃至西方文化发源地的希腊社会,是以个性发展、弘扬个体生命能力为主体而构建的。人作为社会发展的主宰,可以改造和征服自然世界,向大自然挑战是希腊人永恒的信念。即使在中世纪宗教盛行的时期也没有使其泯灭,西方人保持了先前富有生气的生活方式,竞技运动始终得到了较好发展。而希腊加上海洋文化的独特影响,使其形成了勇于开拓、敢于进取的精神和注重人的智力和身体能力的特征。
三、音乐差异
中西方音乐由于历史、文化等原因,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其主要表现在中国音乐着重于情韵,而西洋音乐注重的则是音乐本身的和谐性;中国音乐发展自然过渡,一脉相承,西方音乐发展则呈块状结构和阶段性特征;中国音乐体现为单纯的模线性织体思维,以线条为主,而西方音乐则倾向于纵横交叉的立体状织体思维,更讲究和声;中国音乐语言偏重心理,略于形式,极富变量,为开放性结构,而西方音乐形式严谨,结构具有封闭性特征;中国音乐尚善尚美,追求虚静空灵的意境,注重感觉,而西方音乐却讲究理性与情感的统一,追求力度与强度,乐思明晰而实在。
四、民众体质差异
由于中西方人种差异,从体型上来看西方健美操运动员较中国运动员高大、健壮;从身体姿态上来看,西方健美操运动员的腹背肌力量优于中国运动员,躯干姿态的稳定程度高于中国运动员。而中国运动员则可以以灵巧、轻快的动作弥补这一不足,扬长避短。因此,中西方运动员在表现同一套路时,给观众留下的就会是力量与技巧两种迥然不同的艺术感觉。
五、思想意识差异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中重视“内心自省”,而西方文化主张个性张扬,因此从面部表情来看,中国运动员表现较含蓄、内敛,而西方运动员通过眼神、嘴型等变化常常能将内心情感夸张的表现出来。
六、动作编排差异
健美操套路是一个动作组合群,包括地上动作、跳跃动作、队形变化、高低起伏,以及布局上的合理性和音乐节奏上的变化等。西方文化中向自然积极进取以及多元化的特点,使得西方人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在健美操编排上表现出空间的跳跃转换和不对称图形。中国教练在编排套路时往往按高、中、低三个空间层次的顺序依次完成动作,选择对称图形编排,留下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调和持中”的中庸印迹。因此,我国在套路编排上表现出“继承有余、创新不足”。
七、结论
研究发现:中西方健美操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产生这些差异的根源是多元的,它既受到地理环境、历史起源及追求目标、社会特征等文化背景的影响,也受到哲学观、价值观、审美观、思维方式等意识形态的影响。最终,在历史的发展中,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体育文化。然而,任何一个社会的发展历史都是不断摆脱民族性、地区性而走向世界性、全球性的过程。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的体育文化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必然会有越来越多的交流与融合,越来越多的呈现出世界性的色彩,以民族性和世界性相统一的形式,融入世界体育文化的主流。健美操运动能够风靡全世界,必然存在世界性的特点。健美操运动传入我国后,通过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将这一运动融入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因此,中西方健美操运动特点具有必然性的汇合与互补。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文化;思维差异;跨文化交际;全球化;个人主义
一、前言
差异无出不在,它们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看待世界的眼光。在日常生活中,文化差异从民族诞生起就已经出现了。二十世纪,全球化的浪潮席卷全球,将所有的民族变成了“全球村”。全球化是一个融合的过程,不但但是金钱和商品--而是世界人民的不断融合。跨文化交际不可避免,也是必不可少的,当摩擦和障碍出现的时候,问题也就呈现了,等待我们去解决。文化会影响人们看对和理解世界的眼光,毋庸置疑,不同的民族在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出不同的中西方思维。西方文化的意识形态注重逻辑和分析,而东方文化的意识形态更加注重直觉感官——这同样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思维特征。作为中国传统发文化影响的结果,中国人常常看重直觉,倚重学习过程、经验和感觉,以及在交流中通过直觉“以己度人”。为了减少在跨文化交流中的障碍,毋庸置疑,这需要我们深入的探讨中西方思维的差异,从而研究跨文化交际中的技巧,减少跨文化交流中的摩擦。
二、思维差异的根源及表现
1.差异的根源。美国学者David Brown认为,“文化是特定地理区域的人们共同的信念、习惯、生活模式和行为的集合体”。文化差异是思维差异的原因,东西方文化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而文化系统是两种独立的系统。东方文化的根源主要来自两个国家:中国和印度,文化均发源于河流。在中国,母亲河是黄河,而在印度母亲河是印度河。中国文化渊源流长,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维模式。在中国的唐朝,中国文化逐渐传播到日本,融入到日本社会,甚至重塑了日本文化。虽然和中国文化属于不同的国度,却仍然属于同一系统。两条母亲河诞生了东方的文化,而另外一种文化却诞生于波希米亚平原,这一文化发展成古希腊文化和古罗马文化,这两种文化是欧洲文化的基础。就像东方文化,欧洲文化穿越了河流。由于地域等原因,中西方文化在最近的几个世纪很少交流,所以它们仍然属于不同的体系,仍存在较大的差距。
2.思维差异的表现。西方文化基于个人主义而不是集体主义。例如,在美国,你同样可以谈论个人的权利,而非将社会凌驾于自己。在中国有明显的不同,社会和家庭凌驾于自己之上。西方文化是以冒险和探索精神为基础的。西方人喜欢发现新事物,发明和拓展。例如,蹦极在西方文化被认为是普遍的行为,但是在中国你将很可能发想没有人做这样一件事。西方文化以科学为基础,这种文化尝试着解决人民和自然的关系。西方世界使用法律来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在中国的近代却很难发现中国适合的法律,两千年来,中国是一个以人情为基础的国度而非法律。西方用上帝和宗教来解决人类和思想领域的问题。一旦问题发生,首先做的可能是向上帝祷告。
中国文化以集体主义为基础。中国人将国家和家庭置于自己之上,中国文化以人文主义为基础,为了解决人和自然的关系,中国人一直努力做到天人合一,为了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国人主张中庸之道,为了解决人和思想的问题,中国人强调修身养性。中国人擅长平衡和中庸,即人们通常不主张走极端,平和的心态总是被强调,中国人对天地有一种敬畏之情,即敬仰天地,思乡怀土。
价值是关于什么是对错,什么是正常与非正常的,什么是正确与错误的。价值通常被一系列的因素所影响,例如家庭,媒体,学校,宗教,民族等。中西方文化之间世俗的差异导致了价值观的差异。中国人注重集体主义而西方人则侧重个人主义长达数世纪。西方人给出的个人主义的定义与中国人思想中的个人主义完全不同。换言之,中西方用截然相反的观点来看待个人主义。
三、跨文化交际中冲突解决方法
交流是相互的,所以影响也是相互的。他们能理解我们所表达的思想和文化吗?它们的回答能表达他们的思想吗?这些问题的答案将会给我们交流一些提示。挑战在于全球化的浪潮下,误解常常发生,尤其是当不同的文化差异出现在跨文化交际中,误解导致冲突,而冲突严重影响跨文化交际的进行。中西方在是一个地理差异,同样也是一个文化概念的差异,所谓的思维模式意味着人们自觉不自觉的运用特定的方式来思维,并解决问题。思维模式与民族文化密切相关,思维差异在某种程度来说起源于国家的思维差异。
1.深刻了解中西方思维差异的方式。我们不能否认差异,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征,也只有先通过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及特征才能逐步了解这个国家。所以我们不能说这种文化是好的或者坏的。平等与互相尊重对于每种文化都至关重要。我们应该学会协调对于同一种事情的不同思维甚至是同一人,同一个世界。我们说世界变得越来越小,每天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来往往。当在同一个国家,同一个城市,同一片临近地区,思维差异都越来越明显,我们应该尽力避免冲突的发生我们需要掌握更多的关于其他文化的基础知识,从而不至于误解他人的行为和习惯,虽然在文化领域中不存在正确与错误之分,但却有更先进或者更适合的区分。当然我们不能完全抛弃自己的文化接受另一种文化。甚至文化对于地球的历史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所以我们应该去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来完善自己。也就是说当我们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我们能够更了解双方的文化,从而让交流顺利进行。
2.跨文化交际意识。在沟通的过程中,由于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背景的差异,通常我们为了减少交流的误解首要做的事情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虽然文化和交流模式之间的差异,文化的共同点不应该被忽略,因为能用共同点来融化差异,消除摩擦。跨文化交际意识对于加入到跨文化交际异常重要,时刻提醒自己注意跨文化交际中保持一定的警惕性,利用现行教材进行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例如通过中外文化交流史,西方文化概论,外国文学史等书籍,通读这些教材可以掌握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和社会习俗,这为我们了解中外文化知识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信息资料。
四、结语
通过对比中西方思维的差异,可以看出中国文化是一种人性文化,注重人本身和正义,重感性轻理性,喜欢附和他人,强调处事做人中庸;而西方文化注重科学,重物质轻精神,重分析轻感性,强调个人的重要性。学习一门外语并不单指学习语言本身,还包括文化、思想、习惯和价值观等。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应该具备跨文化交际意识,充分了解两国的文化及思维差异,扫清障碍,让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孙晓凌,汪北华.从思维方式差异看中西文化差异[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2).
[2]袁春梅.论中英思维方式的差异对跨文化交流的影响[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03).
[3]杜云辉.东西方思维差异与跨文化交流[J].中国科技翻译,2000(04).
摘 要: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形成,中国与西方的经济往来越来越频繁。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言语交际中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困难与障碍。其中,“面子”理论的不同就是一个主要问题。探讨了在中西方不同文化下“面子”理论的不同以及分析了造成理论不同的原因,从而避免跨文化交际失败。关键词:中西方;面子定义;文化差异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2-0115-02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世界一体化的形成,跨国公司和组织在中国已经变得越来越常见。中国和西方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和经济合作在显著增加,经济、政治、文化等交流越来越频繁。所以,在跨国经营和管理之中,成功的跨文化交际是十分重要的。面子问题被认为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受到社会学、语言学、心理学等很多领域的重视,因为它对跨文化交际的成败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们在交往中时时刻刻关注着“脸面问题”。面子理论作为一种礼貌现象,已经深入于人际交往之中。本文旨在研究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面子理论,希望可以在跨文化交际中帮助人们避免语用失误,从而提高交际者在跨文化交际方面的能力。一、中国人的面子理论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人类学家胡先缙首先提出中国人的面子具有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脸”和“面”。她认为,“脸”是团体给予具有道德名誉者的尊重[1]。如果一个人的行为违背了道德标准,社会就会批判他,他就会感到丢脸,就会因此处于无人帮助的境地而感到焦虑。因此,我们可以发现“脸面”可以限制人们违反道德标准的行为,是约束人们社会行为的有效法则。“面子”指的是个人通过可以看到的成就和夸奖而得到的声誉和地位。它将个人提升和荣誉的获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胡氏定义为了体现“脸”和“面”的区别,突显“脸”的道德性而片面强调了“面子”中的成就因素。金耀基在胡先缙的基础上,指出把“face”一词翻译为“脸”和“面”的做法适用于北方说国语的区域,但是中国南方说粤语和客家语的区域只有“面”字,而没有“脸”字。为了避免文字复杂性,金耀基用“面子”概括胡氏定义中的“脸”和“面子”的含义,而且把面子归纳为“社会性的面”和“道德性的面”。“社会性的面”是社会给予个人的。“社会性的面”并不是每个人都拥有的,处于社会底层的人是没有社会性的面子的。“道德性的面”是一种道德品质,是团队对一个具有道德声誉的人的尊敬[2]。二、西方人的面子理论美国社会学家ErvinGoffman(1967)认为面子是一种有效的社会价值,这种价值是在人们的言语交际中,根据他人的推测而为自己所争取的。并且面子是一种自我描绘,它是人们自我社会价值的证实和认可。Goffman认为,在人们的日常交际中,“面子工作”(facework)是无时无刻不存在的。“脸面”是人类行为准则之一,渗透于人际交往之中。它是个人的自我体现,是安全感和幸福感的中枢。Goffman还认为,“脸面工作”是互相配合的。一个人丢不丢面子归根到底掌握在他人的手中。为了不让自己丢面子,最保险的方法就是不去威胁或伤害他人的面子[3]。所以,在交际中人们总是尽最大可能地使用礼貌用语。美国人类学家Brown & Levinson认为“面子是每一个社会成员意欲为自己挣得的那种在公众中的“个人形象”(the public self-image)[4]。这两位学者指出,面子是共有的,人们通过共同的合作和努力来挽救面子。保护自身的面子是为了交际双发在交际中都可以收获利益。三、中西方文化下的面子理论(一)中国文化下的面子理论根据Hofstede的五种文化维度的定义,中国的文化是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文化,属于高权利维度。集体主义这一概念在中国根深蒂固。中国人把集体比喻成一个大家庭,每个人都要服从集体的利益和目标,没有集体势必就没有个体。由于这种思想在中国很广泛,学者们认为中国文化是以“积极面子”为其主要特征的。在中国古代,自然经济占据主导位置,人们主要受到以下三种思想的统治:君大于臣,父大于子,夫大于妻。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中国人认为人与人之间是一种互相依存的关系,人们重视地位、关系、角色的融合性。中国人长期以来一直相信个人只有作为集体中的一部分才能充分地发挥其作用,从而他们更加能够接受在社会中的地位。在中国,集体主义建立在儒家思想之上。儒家思想一直被认为是中国传统哲学体系的奠基石,两千多年来,它塑造了伟大的中国文明,影响极其深远。在儒家思想之中,集体先天就有,人一生下来就处于这个集体之中,不管你喜欢也好,不喜欢也罢,你都得接受。但需要强调的是,在这个集体中你的地位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具有一定的变动性。比如说你现在是晚辈,但将来随着你弟弟和妹妹的出生、孩子的出生等而成为长辈。这个集体充满感情,讲究人情。尽管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之间存在着等级的差别,但这种差别建立在感情的基础上,是一种在感情上可以接受的差别。在这个集体中每个人都特别看重自己的身份,每个人的价值都在这个身份当中得以体现,没有这个身份你就一文不名。(二)西方文化下的面子理论 Hofstede在其理论中提出,西方文化属于个人主义文化范畴,属于较低权利维度。“个人主义”的概念是松散的个人独立于集体主义,个人利益远远超越一切,被至于最高位。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深深扎根于西方文化中,成为西方文化的主流,14世纪在西方兴起文艺复兴活动。在这段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并且逐步发展起来,资产阶级开始接触到古希腊和罗马的文明,他们以此为基础,突出了追求独立的生活,追求人文主义的思想。并且推崇“人性”、强调“人权”、宣传“人欲”。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以个人为主导的生活方式被重视,个人的理想、目标和隐私都得到极大的尊重。Smith和Louise认为,“个人主义包括自我意识,自身是一个单独的集合体,他的行为目的在于个人目标的实现,而不是集体中一些人试图消除人际关系。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概念,其中包含了个人追求自由、独立、自我”[5]。(三)中西方面子理论对比研究 中国文化几千年的文明历史形成了以群体观念为核心的思维方式,人们在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始终将集体概念至于个人概念之上。人们认为个人和集体相比较是微不足道的,个人只是社会整体网络中的一个小小的环节或一个分子,整体则起到稳固和融合的作用。中国“面子”文化将“积极面子”放在第一位。积极面子是指个人的需要不能超越于社会赋予每个人的身份和社会地位。在中国文化中,面子不仅是一种社会标准,也是一种有效的社会整合工具。在西方文化中,“自我”一直以来是人们所推崇和追求的。西方人看重个体的独立性。人们在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时候以个体为主导,强调自我,突出自我。“要面子”在西方文化中要求人们在言语交际时保全自我的“面子”。双方文化的不同特点导致中国人做事会保护自己的面子和他人的面子,相反美国人做事经常不讲究情面。西方文化受到个人主义取向的深刻影响,集体规范或期望相对较低,人们试图在彼此之间建立一种相对“平等性”的原则,一旦双方发生矛盾冲突,人和事不会等同对待。因此,从内涵来讲,西方社会“面子”的概念要比中国的“面子”小得多。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西方人并不是完全不重视面子,但是面子概念在他们的思维中没有中国人那么复杂。在做事方面,西方人会将人和事完全分离开来,讲究一切公事公办,在原则问题上很少顾及人情、面子,甚至让人觉得有些“不讲情面”“冷若冰霜”。四、结语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文化的不同是决定言语交际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不同,面子文化必然会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我们讨论和分析中西方文化背景下面子的差异及其成因,有助于在适当的场合实施一些策略并且说出得体的话语。同时有利于指出隐藏在交际行为中可能引起误会和矛盾冲突的因素,进而促进在言语交际中双方的沟通和理解,促使交际达到成功。参考文献:[1]胡先缙.中国人的面子观[C]//黄光国,编.中国人的权力游戏.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9:57-78.[2]金耀基.“面”、“耻”与中国人行为之分析[C]//杨国枢.中国人的心理.台北:杜冠图书公司,1988:289-345[3]Goffman,E. International Ritual : Essays on Face to Fade Behavior Garden[M]. City, New York. 1967.[4]Brown,P &Levinson, S. Politeness [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5]郭峥嵘.中西方文化中“面子”的比较和分析[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1):76.
【关键词】园林文化中西人与自然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文化的核心是思想,是价值观念。园林,在中国称园、囿等,西方称之为Grden、Park、Landscape 。园林艺术是表达人与自然的最直接、联系最紧密的一种物质手段和精神创作。中西园林发展成各自的独立体系,均与其文化内涵的各方面存在相当的差异有关。
1从文化土壤看中西园林
西方园林的起源可以上溯到古埃及和古希腊。地中海东部沿岸地区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公元前三千多年前,尼罗河沃土冲积,适宜于农业耕作,但因其每年泛滥,退水后需丈量耕地而发展了几何学。古埃及人根据自己的需要灵活用之于园林设计,是为世界上最早的规则式园林。萌芽时期的西方园林体现着人类为更好地生活而同自然界的恶劣环境进行斗争的精神,它来自于农业生产者勇于开拓、进取的精神。“人定胜天”的观念、理性的追求已体现在西方园林之中。
中国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文化在几千年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孕育出“中国园林”这样一个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园林体系。由于原始的自然崇拜,帝王的封禅活动,人们尚未建构完全自觉的审美意识。然而“师法自然”作为中国园林一脉继承的基本思想已扎下了根,它以自然为审美对象而非斗争对象。这一思想形成过程是基于人顺乎自然、复归自然的强大力量,这种朴素的行为环境意识是由稳定的文化固有思想决定的。
2 从文化特征看中西园林
哲学是中西文化发展的思想基础。园林是人与自然对话的一种方式。要探求园林,就必须针对文化现象(即园林) 背后蕴涵着的文化精神及思想基础进行探讨。
2.1 思维方式
中西园林的迥异首先表现在中西方在思维逻辑上有很大差异。西方注重形式逻辑,重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这在建筑、园林中,都体现得十分清楚。中国古代的辩证思维较西方发达得多,这种思维方式注重总体观念和对立统一观点。儒道两家都注重从总体来观察事物,注重事物之间的联系。老子、孔子都注重观察事物时的对立面及其相互转化。古代中国人把这种宇宙模式的观念渗透到园林活动中,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群体空间艺术。
2.2 价值观取向
中西园林的不同还可以在中西方各自的价值取向中找到原因。西方文化重视对自然“真”的探索并不断创新,是一种科学价值取向。这种理性的思维促使西方园林在各个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表现。西方园林在更高水平上的发展始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时期。十七世纪下半叶出现的法国古典主义园林,是唯理主义的一种表现,反映了资本主义向往更合乎“理性”的社会秩序,认为理性的东西才有价值,园林中提倡明析性、精确性和逻辑性,提倡“尊贵”和“雅洁”,强调人工美高于自然美。这是典型的古典主义美学价值观,它充分体现了西方人改造自然的创新价值。
中国的自然风导致造园艺术在十七世纪下半叶同样达到,古代中国,道家思想具有特殊的品格。在“天人合一”的模式下,人的价值赋予了自然,导致了自然的变化。这是中国文化的价值取向。
2.3 人文思想
无论西方学者,还是中方学者,虽然在具体价值评判上有所不同。但仍一致认为,中西方的人文精神是造成中西园林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从农业种植及灌溉发展到古希腊整理自然、使其秩序化,都是人对于自然的强制性的约束。西方园林经过古罗马、文艺复兴到十七世纪下半叶形成的法国古典园林艺术风格,一直强调着人与自然的抗争。这是因为从思想上以德谟克利特为代表的原子论世界观对西方人的伦理观和价值观产生了某种程度的影响。
中国古代的宇宙观是同古希腊的原子论背道而驰的,所以古代中国就没有象希腊那样的自然观。在中国文化中,神本主义始终不占主导地位,恰恰相反,人本主义或者人文主义成为中国文化的基调。
3 中西园林的差异
3.1 造园思想
从老庄哲学开始, 理想失落的士大夫阶层不是顺应外界的变化而积极地调整心理结构, 而是无视外界变化, 在内心里顽强地保持着感情与心理平衡的稳定状态。与这种人生哲学相关的审美情趣, 则是追求一种文人所特有的恬静淡雅。不能时时遨游名山大川, 藏身山林, 便在市井中辟园林, 理水叠石, 作山林之想。园林的创作原则即山水画论中的“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所谓外师造化, 即以自然山水作为创作的楷模; 而中得心源, 则是指并非刻板地照搬照抄自然山水, 而是要经过艺术加工使自然升华。艺术处理上强调人与自然的融合, 进而达到情感、精神的超脱。像西方那种“几何审美”观在中国古代绘画和园林中几乎是全然不见的, 与之恰成对比的则是倾心于自然美的追求。
在西方, 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就认为艺术美来源于数的协调, 不管在什么种类的艺术中, 只要调整好了数量比例, 就能产生出美的效果。在这种“唯理”美学思想的影响下, 西方园林追求传达一种秩序和控制的意识, 有时与园林之外自然界那明显的“杂乱无序”或“难以驾驭”形成对照;有时与园林之外城镇或都市的骚乱相关联; 有时则与同花园相接的住宅生活的繁忙和紧张有关。这就是规则式花园的由来。通常, 这类园林可包含花木、喷泉、精心制作的雕塑等要素, 以传述一种快乐、华美或奢侈的附加意识, 与环境特征―― 自然界、城市或家庭形成对照。路易十四( 1680 年) 的园林中有一种对规整性的极度要求, 20 世纪的“波兰次曼”园林中则有对华美的强求。
3.2 造园材料
由于造园艺术的全部内容是靠物质材料( 自然材料和人工材料) 来体现的, 是一种物化了的艺术形式, 因而, 中、西方造园艺术的差异比之其他艺术门类无疑会有更多的更直接的物质方面的原因。在中国辽阔的土地上有众多的名山, 这是造园家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中国也是盛产石材的国家, 造园家利用不同形状、色彩、纹理、质感的天然石, 在园林中塑造成具有峰、岩、壑、洞和风格各异的假山, 唤起人们对于崇山峻岭的联想, 使人们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群山之中。因而, 假山成为中国古代园林中最富表现力和最有特点的形象。西方的自然地理条件则为西方规则式园林的起源提供了造园的物质基础。地中海东部沿岸地区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公元前3000 多年, 古埃及在北非建立奴隶制国家。尼罗河沃土冲积, 适宜于农事耕作, 但国土的其余部分都是沙漠地带。对于沙漠居民来说, 在一片炎热荒漠的环境里有水和遮荫树木的“绿洲”乃是最可珍贵的地方, 因此, 古埃及人的园林即以“绿洲”作为摹拟的对象。尼罗河每年泛滥, 退水之后需要丈量耕地因而发展了几何学。于是, 古埃及人也把几何的概念用之于园林设计。水渠和水池的形状方整规则, 房屋和树木亦按几何规矩加以安排,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规整式园林。
3.3 建筑物在园林中的地位
在法国, 建筑统率着园林。不但建筑物在布局里占着主导地位, 而且它迫使园林服从建筑的构图原则, 使它“建筑化”。黑格尔在阐述西方古典园林时说:“……最彻底地运用建筑原则于园林艺术的是法国的园子, 它们照例接近高大的宫殿, 树木是栽成有规律的行列, 形成林荫大道, 修剪得很整齐, 围墙也是用修剪整齐的篱笆来造成的。这样就把大自然改造为一座露天的广厦”。 我们从中可以看出, 西方古典园林无论在情趣上或是构图上和其他各类建筑所遵循的都是同一个原则。不但花园, 甚至连林园都建筑化了, 道路、水池和小建筑物把几何格律带进了林园。在花园里, 人们并不欣赏树木花草本身的美, 它们只不过是有各种颜色和表质的材料, 用来铺砌成平面的图案, 或者修剪成圆锥形、长方形、球形等等绿色的几何体。花园的美, 是这种图案和几何体的建筑美。在中国, 建筑并不一定统率园林, 尽管江南私家园林中建筑物占有较大的比重, 但在园林里面, 还是园林的构图规则统率着建筑, 建筑物只起点缀风景, 或供游客驻足赏景、小憩娱乐之用; 自然本身还随着湖石、竹树、流水等等渗透到建筑物里去, 迫使建筑“园林化”, 随高就低, 打散体形, 并且向自然敞开。人们欣赏的是树木花草本身的美, 不但欣赏它们的自然形态, 还欣赏它们的生命和“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