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分散式农村污水处理技术

分散式农村污水处理技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分散式农村污水处理技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分散式农村污水处理技术

分散式农村污水处理技术范文第1篇

>> 关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问题的分析与探讨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问题的研究 关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问题思考 浅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 南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 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探讨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 浅谈宁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法探讨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研究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模式探讨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探讨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方法研究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分析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进展研究 城镇生活污水处理问题研究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及处理实例 土壤沟槽处理技术及其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 姜海,李成瑞,梁永红,等.生活污水治理难题与对策研究:以江苏太湖地区为例[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3(2):1-6.

[3] 林秋明,陈依玲.广州市农村污水治理发展现状和对策[J].城市建筑,2013(12):271.

[4] 徐志荣,叶红玉,卓明,等.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及其对策[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5(4):32-34.

[5] 黄天寅,马奕,吴玮,等.苏州地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12(4):11-15.

[6] 王金霞,张丽娟,仇焕广,等.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式的选择及政策影响分析[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1(6):11.

[7] 白永刚,周军,涂勇,等.苏南地区农村分散型生活污水处理的适用技术分析[J].给水排水,2011(10):51.

[8] 曹蕾,陆继来,周军,等.江苏省太湖流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评价[J].环境科技,2015(1):25-26.

[9] 刘平养,沈哲.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成本有效性研究:问题及展望[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86-89.

[10] 曹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长效管理机制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5(10):65.

分散式农村污水处理技术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

近年来,中国农村水环境污染问题尤为突出,主要包括饮用水源的污染、农药污水与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等水污染问题。最近30 年间中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农村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生活污水的排放量成倍增加, 96%的农村没有污水处理及收集系统,80%的村庄垃圾堆放在路边、水源地及河流水塘边,这直接造成了饮用水源的污染,危害农村居民的健康。 “十二五”规划将整治农村水环境作为首要任务。因而,以村级为单位的农村污水治理工程已成为建设环境优美、设施完善和文明和谐新农村的重要内容。

一、农村生活污水特点分析

1、 农村污水面广、分散

村庄分散的地理分布特征造成污水分散,难于收集。农村污水来源多。除了来自人粪便、厨房产生的污水外,还有家庭清洁、生活垃圾堆放渗滤而产生的污水。农村污水量增长快,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农村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污水的产生量也随之增长。农村村镇人口较少,分布广泛且分散,大部分没有污水排放管网。

2、农村生活污水水量小,变化大

一般农村的生活污水量都比较小,除小城镇外,农村人口居住分散,水量相对较少,相应地产生的生活污水量也较小。居民生活规律相近,导致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早晚比白天大,夜间排水量小,甚至可能断流,水量变化明显,即无水排放呈不连续状态,具有变化幅度大的特点。大部分农村生活污水的性质相差不大,水中基本上不含有重金属和有毒有害物质,含一定量的氮、磷,水质波动大,可生化性强。

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地形复杂,布局分散,这增加了对污水收集处理难度。经调查显示,大部分农村地区没有铺设排水管道,尤其是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的地区,而且污水处理设施比较简陋。此外,污水在输送过程中还会有一些问题,如渗水、漏水,对排水设施周边的土壤与水体造成污染。近年来,农村大部分地区制定了一些适用于农村污水的处理技术、规程等具有指导性文件。农村污水排放具有水质水量变化大的特点,造成污水工程设计处理规模与实际污水量不匹配的问题。一些农村在规划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时,没有对当地水质水量做出详细调查分析,造成污水处理设施与污水量和污水水质不匹配,出水水质差的问题。中国幅员辽阔,地理地貌、气候环境和经济状况等区域性差异较大,因而在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上也有很大不同,所以因地制宜地选择污水处理工艺变得十分重要。对农村污水进行处理时,工艺选择要以达到当地排水标准和满足当地用水需求为前提。农村污水的治理过程中需要有足够的资金来源,包括工程建设和后期的运营管理维护,这成为制约农村污水治理的一大难题。

三、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

农村水污染特征不同于城市和中小城镇,主要特点是污水水质区域差异大,污染源种类和数量多,污水水量小且排放分散,污染范围大和水质水量变化系数大等特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选择以经济、适用和简便为原则,综合分析技术本身的特征和当地的特征因地制宜,采用投资少、运行费用低、除污效率高、管理简便、容易维护、具有良好抗冲击能力的处理工艺或技术。

1、人工湿地处理技术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是在自然湿地的基础上进行强化,形成一个生态环境,其中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如吸附过滤、沉淀、植物吸收和微生物降解等,从而达到高效净化农村污水的目的。该技术具有工艺简单、投资少、运行管理和维护费用低等特点,适用于中国南方湿地较多、财政收入和人均收入不高、人口密度相对集中的中、小村庄。此外,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艺运行操作简单,对技术水平要求不高,出水常用于灌溉农田。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艺由预处理单元和人工湿地单元组成,净化后的出水水质可以达到城镇污水排放标准二级甚至三级处理水平。已有研究表明:当农村污水中污染物浓度较低时,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艺对BOD5的去除率可达85%以上,对CODcr的去除率可达80%以上,对P和N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90%和60%。由此可知,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2、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技术

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技术, 是一种分散处理生活污水的装置, 它采用生物厌氧消化和好氧过滤相结合的办法, 集生物、化学、物理处理于一体, 采用多种好氧过滤和多层次净化, 实现污水中多种污染物的逐级去除。它将污水处理与其合理利用有机结合, 实现了污水的资源化。污水中的大部分有机物经厌氧发酵后产生沼气, 发酵后的污水被去除了大部分的有机物, 达到净化的目的; 产生的沼气可作为浴室和家庭炊用能源; 厌氧发酵处理后的中水可用作浇灌用水和观赏景点用水。农村有大量的农作物秸秆和人畜粪便等原材料, 可用作沼气发酵, 通过厌氧发酵过的粪便(沼液、沼渣) , 碳、磷、钾的营养成分没有损失, 而转化为可直接利用的活性态养分可农用沼肥,来替代部分化肥。结合农村改厨、改厕和改圈, 可将猪舍污水和生活污水合并处理, 经在沼气池中厌氧发酵后作为农肥, 沼液经管网收集集中净化后, 出水水质可达到国家标准后排放。该技术的沼气池工艺简单, 成本低, 一户约需费用1 000元, 运行费用基本为零, 适合于农民家庭采用。但其应用也有其局限性, 厌氧沼气池主要适用于高浓度生活废水处理, 当生活废水中有机物浓度过低时, 会导致系统产气效率低, 从而给生产及生活用气造成影响。此外, 该技术通常适用于冬季地下水温保持在5 ℃ 以上的地区, 或在池上建日光温室, 能使升温达到该温度的地区。当冬季气温较低时, 该工艺的处理效率也会降低, 出水难以实现达标排放。目前, 该技术在中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实践中, 是最通用、节俭、能够体现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的生活污水处理方式。

3、稳定塘生活污水处理技术

稳定塘是一种土地经过人工适当的修整,设围堤和防渗层的池塘,主要依靠自然生物净化功能使污水得到净化的污水生物处理技术。稳定塘是一个菌藻共生的系统,塘中的异养型细菌将水中的有机污染物降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也消耗水中的溶解氧,而塘中的藻类则利用太阳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中的碳作为碳源,合成自身机体并释放氧气,大气复氧则是稳定塘氧气的另一个来源。COD 的去除主要依靠异养菌的新陈代谢作用; 氨氮在稳定塘内的去除主要是通过生物同化和吹脱作用,生物同化作用主要是通过藻类和细菌的新陈代谢将氨氮、硝酸盐氮等无机氮转化为自身的有机氮,其中藻类生长的最主要氮源是氨氮; 磷在稳定塘中的去除主要是靠藻类的同化吸收和沉淀作用; 除此以外,在稳定塘中采用适当的方法采收藻类,也可达到脱氮除磷的目的。它具有显而易见的优点: 可充分利用地形,节省基建投资; 运行维护费低,系统基本不耗能; 无需污泥处理;可实现污水资源化。

4、 蚯蚓生态滤池

蚯蚓生态滤池,又称蚯蚓生物滤池,是利用蚯蚓具有提高土壤透水性能和促进有机物质分解转化的生态学功能而设计的一种生物、生态相结合技术。蚯蚓生物滤池的滤料由上部蚯蚓有机分解层、中间层和下部碎石承托层构成。蚯蚓生态滤池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内部生长着蚯蚓和大量的细菌、真菌、霉菌等。滤池就是利用基质、蚯蚓和微生物这个复合生态系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协同作用对生活污水进行净化,污染物在这些复杂而又相互联系和制约的作用下被去除。进入系统中的有机污染物首先经过填料机械过滤、截留与吸附,其中粗大有机物能够被蚯蚓破碎分解,使有机物更易被微生物降解利用; 随后微生物以污水中胶体态和溶解性有机物为食物进行生存繁殖,并在载体或填料颗粒表面形成生物膜; 蚯蚓以滤床中的生物膜作为营养源,经过吸收消化和分解利用等过程实现污泥的减量化和稳定化。蚯蚓在滤池生物处理系统中与微生物存在着协同共生的作用,蚯蚓粪对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也提供了良好的生存基质,在蚯蚓上下运动觅食过程中,对填料起到了疏松作用,使之保持良好的通气环境,避免了滤床内厌氧环境的出现,有利于污染物的进一步降解。同时,在滤床中增殖的蚯蚓又可作为家禽饲料,既可高效、低能耗地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质,又可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是一种全新概念的污水处理工艺。蚯蚓生物滤池工程造价和运行费用低,除污效能高,占地面积小,剩余污泥量少,可实现污水、污泥的同步处理,减少后续污泥的处置处理相关费用等,通过蚯蚓的运动疏通和吞食增殖微生物,还解决了传统生物滤池所遇到的堵塞问题。

5、快速渗滤污水处理技术

快速渗滤污水处理技术是将农村污水定量地排放到渗透性能良好的土地表面,在污水向下渗透的过程中,经过吸附、过滤、沉淀、离子交换和微生物分解等物理、化学及生物的作用,使污水得到高效净化的一种农村污水处理工艺。该工艺具有地域性、投资省、维护管理简单等特点。适用于土质通透性能高、财政收入和人均收入不大,农户分散、技术水平较落后的中、小村庄。

6、一体化氧化沟污水处理技术

一体化氧化沟是一种集曝气、沉淀、泥水分离、污泥回流等功能于一体的技术,它将传统氧化沟与沉淀分离合并一体以实现污泥的无泵回流,可以节省占地面积20%~30%。

该工艺具有占地少,构筑物和设备简单,污泥自动回流,能耗低,管理简便,处理效果稳定可靠等特点。一体化氧化沟污水处理技术在国内应用广泛,适用于财政收入和人均收入较高、农户居住分散的地区。该工艺对技术水平要求比较高,出水多排放河流、湖泊等水体。

7、接触氧化污水处理技术

生物接触氧化法是生物膜工艺的一种形式,即反应器内填充填料,污水浸没部分或全部填料,在一定水流下与填料充分接触,填料上布满生物膜后利用氧气在自身新陈代谢的同时,将污水中的污染物去除。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对进水水质、水量的适应性强,勿需污泥回流,不发生污泥膨胀、污泥产生量少、易于沉淀,这些特点使得生物接触氧化工艺运行方便、操作简单、易于管理维护且不产生滤池蝇。该工艺适用于财政收入和人均收入不高、农户居住分散的地区,对技术水平要求比较高,出水多排放河流、湖泊等水体。

分散式农村污水处理技术范文第3篇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life sewage pollution stauts in new rural construction of Tongling County, summarized the life sewage treatment technologies in new rural construction in Tongling County by analyzing life sewage treatment technologie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proposed the control measures.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生活污水;对策;铜陵县

Key words: new rural construction;life sewage;countermeasures;Tongling County

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7-0273-02

0 引言

城市与乡村之间无论经历多少的对立、分离,最终都一定会融合在一起,城乡一体化是大势所趋。当前发达国家已经基本达到了城乡一体化,但是我国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仍未达到,严重阻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1 铜陵县农村生活污水污染现状

农村生活污水不是单一的,包括洗涤、沐浴、厨房炊事、粪便及其冲洗等。由于铜陵县地域特点农村居住习惯复杂多样,既有山区农村民居较分散,也有经济发达区域居住集中。随着近年来经济建设,农村生活水平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废水的性质也有了较大改变。农村生活污水和城市生活污水是不一样的,具备自己的特点:农村人口不像城市那么集中;没有统一的污水收集管网;除部分区域有农家乐外,大部分是家庭污水;有的地区有小型工厂和作坊。

总而言之,铜陵县农村生活污水特点很复杂,具有来源多、增产快、污水成分复杂、水质及水量变化大的特性[1-2]。但是我国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还不成熟,各方面都还很不完善,连建设和管理也都落在后面。分析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资金的投入太少,另一方面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和先进治污技术。

2 生活污水处理技术

2.1 国外常用的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技术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技术。比如美国、以色列、日本、俄罗斯澳大利亚和西欧这些国家,污水的处理和净化都是通过物理、化学、微生物的降解和植物的吸收利用,即将污水投配到土壤表面具有一定结构的渗滤沟中。这项技术的去除率能达到70%~90%,对悬浮物、有机物、氨氮、总磷和大肠杆菌都很有作用。也有许多国家采用人工湿地处理系统,比如欧洲、北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这套系统的组成部分是由人工基质和生长在其上的沼生植物,原理是利用各种植物、动物、微生物和土壤的共同作用,污水里的污染物会得到过滤和吸收,从而净化污水,是一种独特的“土壤—植物—微生物”生态系统。氧化塘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方法在德国、法国和美国比较常见,主要是利用菌藻的共同作用来去除污水的污染物,优点是基建投资少、运转费用低、维护简单、便于操作等等。另外,还有一些国家采用将城市污水处理工艺组装成一体化装置,适合分散的污水处理系统。如日本研究的主要采用厌氧—好氧—二沉池组合工艺的一体化装置,其出水BOD5

2.2 国内常用的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技术 近年来,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越来越进步,许多的污水处理试点单位,都在原来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上做了改进,开发了许多新的污水处理技术,比如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生物接触氧化槽、生态塘污水处理系统、厌氧沼气池污水处理技术、各种有(无)动力式地埋式(半地埋式、地面式)污水处理设备等等。

3 适宜铜陵县美好乡村建设的生活污水处理技术

3.1 人工湿地处理技术 人工湿地(Constructed Wetlands)处理系统是对自然湿地的模拟,它的净化作用是通过利用自然生态系统中植物、基质和微生物三者的协同作用来体现的。湿地系统是一种独特的动植物生态系统,是由按一定级配充填的基质/填料(石等)组成,挑选一些像芦苇这样处理性能好、成活率高、抗水性强、生长周期长、美观确具有经济价值的植物种植在床表上。如果将污水投配在种有这些植物的土地上,污水按照一定的方向流动时,就会在耐水植物和土壤(填料)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协同作用下,污水中的污染物就会通过过滤、根系截留、吸附、吸收和植物光合、输氧作用,促进兼性微生物分解等等方法,来实现对污水的高效净化。只要污水经过系统,就会被过滤、吸附、沉淀、离子交换、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分解等,水质就能得到净化。如果湿地的基质是碎石或沙石材料时,会有较好的去除有机物的能力,但是脱氮除磷的能力较低。以土壤为基质的下行流垂直天壤湿地,以土壤为基质或以有脱氮除磷能力的复合基质为填料的人工湿地具有很好的去除N、P的效果,通常N去除率≧85%,P去除率≧95%,人工湿地系统具有如下特点:建造和运行费用远低于传统污水处理厂;易于维护,技术含量低;可进行有效可靠的污水处理;能耐受水力和污染负荷的冲击;可直接或间接提供效益,在我县的胥坝、西联、东联等乡的自然村具有发展的优势。

3.2 土壤渗滤净化系统 在人工控制下,污水经过土壤-植物系统的物理、化学、生物等的处理,达到净化的效果,是无动力处理工艺。土壤渗滤净化系统是一种基于自然生态原理的污水净化工艺技术,它的规模不大。原理是利用土壤—填料—微生物—植物共同作用处理生活污水的复合净化工艺。该工艺具有以下优点:因为整个处理装置都是放在地下的,所以不会影响美观,也不占地方;受外界气温影响较小;在去除BOD同时,能去除氨、磷。净化出水水质良好、稳定、可用于农业灌溉;建设容易,维护简便,基建投资少,运行费用低;不污染地下水等。

在我县生态环境现状较好,森林植被保护较好的山区自然村可大力推行该类处理模式,解决山区分散居住造成的污水收集困难,是较好的分散型处理模式。

4 铜陵县美好乡村建设生活污水污染治理对策

4.1 把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要充分利用目前建设和谐社会的大环境和建设美好家园的氛围,落实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规划(2012—2020年)要求,能力做好农村的生活污水处理工作。分析农村产生生活污水的原因,做到防患于未然,积极配合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对配套的污水处理设施也一定要加以完善。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并且加强监督,不允许任何人有任何投机取巧的行为,在污染源头上加以控制,把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

4.2 因地制宜地确定各地生活污水处理的技术路线

生活污水的处理方法有许多种,各地应选择适合自己的经济发展水平、区域特点、自然地理条件和环境目标的方法,而且也要经济有效、简单可行性高、节约资源、与自然环境契合度高的方法,努力做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如果这个农村地区村庄密集、经济发展的较好,适宜采用微动力生态集成技术与设备;如果这个农村地区供水比较方便,则适宜采用利用河流、水塘和湿地的无动力复合生态处理集成系统,这是利用供水方便的优势,更合理有效的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具备成本低、高效率、无动力的特点。我们应该积极按照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的规划,努力提高城镇污水处理水平。污水管网的建设也要加快,积极推进雨、污的分流改造,加快污水处理厂的建立,到2015年的时候,要让所有的重点县镇都具备污水处理能力,并且做到污水处理负荷率到80%以上,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5%。我县要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对于靠近城镇的村落采取加大市政污水管网建设,将其纳入市政污水管网,进入城市污水处理系统。

参考文献:

[1]吴文学,郝阳,张利伟等.中国农村小型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6,10(19):56-57.

分散式农村污水处理技术范文第4篇

关键词:关农村水污染 处理技术 探讨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地区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化进程也不断推进,与此同时,农村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也不断增加。虽然城市的污水处理率逐年上升,而农村近几十年在污水处理方面的进展较慢[1]。在城市污水处理率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农村污水在整个水环境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因此农村污水处理确实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农村污水是指农村地区居民在生活和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污水,具体包括生产污水和生活污水两方面,生活污水是指居民生活过程中厕所排放污水、洗浴、洗衣服和厨房污水等,生产污水是指畜禽养殖业等农业生产产生的高浓度有机废水,以及农田径流水表现为降雨形成的非点源污染[2]。

一、农村水污染现状

1.农村生活污水

农村生活污水量较小,分布较分散,涉及范围广、随机性也较强,变化幅度较大。污水中主要是生活废料和人的排泄物,一般不含有毒物质,往往含有较高的氮、磷营养物质,还有大量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卵。大部分农村生活污水的性质相差不大,农村生活污水的水质相对于呈现多元化的城市污水水质而言,水质比较稳定。

农村生活污水一般呈粗放型排放。建设部的《村庄人居环境现状与问题》调查报告[3],对我国具有代表性的9省43个县47个村庄的入村入户调查显示,96%的村庄没有排水渠道和污水处理系统,生活污水随意排放。89%的村庄将垃圾堆放在房前屋后、坑边路旁甚至水源地、泄洪道、村内外池塘,无人负责垃圾收集与处理。由于大量生活废水未经处理排人各种水体,大量农村人口饮用不卫生水,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2.畜禽养殖废水

近年来,农村的养殖业发展迅速,农民依靠养殖技术收获了较大的经济效益。但是在规模化养殖畜禽过程中,农民们很少考虑废水的处理措施,而是直接把废水排放到沟渠中,这些废水又随沟渠汇入河中,扩大了污染区域,尤其是水生生态系统遭到破坏,造成了藻华爆发、杂草丛生,鱼类死亡[5]。有调查数据表明,养殖一头牛产生并排放的废水超过22个人生活产生的废水,养殖1头猪产生的污水相当于7个人生活产生的废水;北京近郊禽畜养殖厂排放的有机物污染,相当于全市工农业生产污水和生活废水中所含的有机污染物的2~3倍。这些有机物未经处理,渗入地下或进入地表水,使水环境中硝态氮的硬度和细菌总数超标,严重威胁着居民饮用水的安全。

3.农田径流排水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药、化肥使用国。化肥、农药的使用是我国提高土地产出的重要途径,而这种“现代化”的农业生产也是农业污染最为重要的来源。化肥、农药使用量的不断增加,形成了农村新的污染物,造成土壤板结、土地质量下降,农业产品品质低劣,同时,农田径流排水形成的非点源污染,是我国河流、湖泊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农业非点源污染主要是指农业生产活动中, 溶解的或固体的污染物(农田中的土粒、氮素、磷素等营养物质, 农药、盐类、致病菌、重金属等有机或无机污染物)从非特定的地域, 在雨水的冲击和淋溶作用下, 通过农田地表径流、农田排水和地下渗漏等方式, 使大量污染物进入受纳水体(如河流、湖泊、水库等) 等所引起的水体污染。我国化肥的利用率很低,其中氮肥的利用率为30~35%,磷肥为10~20%,钾肥35~50%。到2005 年,东部湖泊的污染负荷输入量中,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入湖量已超过50%;大理洱海流域非点源氮、磷污染负荷分别占流域污染负荷的97.1%和92.5%;滇池外海流域的污染负荷中,来自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总氮、总磷和化学需氧量分别占污染总负荷的60~70%、50~60%和30~40%。

二、农村水污染处理技术

针对上述几种不同的农村水污染状况,国内外研究者们开发了许多功能各异的处理技术和方法,农村污水处理技术选择时应重点考虑以下因素:一是实现污水达标处理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针对农村地区各方面条件,探索因地制宜的农村污水收集处理方式,既解决当前村庄污水达标处理排放问题,又充分考虑节约水资源、保护水环境,这是确定农村地区污水处理方式首先应考虑的因素。二是处理技术经济适用。农村污水处理技术的选择要量力而行,充分考虑到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财力状况相差较大、农民实际经济承受能力高低不同,在水处理工程建造资金、运行维护管理费用等方面要深入的开展择优论证工作。三运行操作便捷,日常维护管理简单。针对农村从业人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较低的现状,污水处理技术选择应特别注重选用简便易行、运行稳定、维护管理方便,利用当地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就能够满足正常运行需要的处理技术。

1.人工湿地技术

人工湿地是一种由人工建造和监督控制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他利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协同作用来实现对污水的净化作用。湿地系统是在一定长宽比及底面坡度的洼地中,由土壤和填料(如砾石等)混合结构的填料床组成,并在床体表面种植处理性能好、成活率高、抗水性强、生长周期长、美观及具有经济价值的水生植物,形成一个独特的动植物生态环境。污水进入湿地后,通过土壤的渗滤作用以及其中培植的水生植物和微生物的综合生态效应,达到净化污水与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土壤、水生植物和微生物是人工构筑湿地的主要组成部分,对污水净化起到协同作用。污水的pH和溶解氧对湿地功能的发挥及净化效果有重要影响。人工湿地系统可有效去除污水中的SS、BOD5、N、P、重金属以及病原体等。人工湿地技术具有高效处理N、P含量高的污水,投资运行及维护费用低,适用面广,耐冲击负荷强等优点。

2.稳定塘污水处理技术

稳定塘是一种利用天然净化能力的生物处理构筑物的总称,主要利用菌藻的共同作用处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稳定塘污水处理系统具有基建投资和运转费用低、维护和维修简单、便于操作、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病原体等优点。在我国,特别是在缺水干旱的地区,是实施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方法[6]。

近年来,节省占地、提高处理效率是稳定塘研究的主要目的。现在发展了很多高效新型塘,在这些塘中,有的是通过改善塘型,对天然塘型进行精确修整、分隔组合,使之更加符合高效反应器的合理构造,有的引入了人工强化技术,通过改善微生物生存环境和利用生物的综合效应,提高稳定塘的有机负荷,减少污水停留时间。如在稳定塘内填置人工制造的、附着生长介质( 填料) , 增加塘内微生物数量,提高对有机物的氧化率。

3.畜禽污水处理技术

目前,对禽畜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厌氧处理法、好氧处理法和混合处理法[5]。一好氧法。好氧处理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微生物在好氧条件下分解有机物,同时合成自身细胞。在好氧处理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最终可被完全氧化为简单的无机物。二厌氧法。厌氧处理特点是造价低,占地少,能量需求低,还可以产生沼气,而且处理过程不需要氧,不受传氧能力的限制,因而具有较高的有机物负荷潜力,能使一些好氧微生物所不能降解的部分进行有机物降解。三厌氧好氧混合处理法。厌氧法、好氧法用于处理畜禽养殖废水各有优缺点和适用范围,为了取长补短,获得良好稳定的出水水质,实际应用中加入其他处理单元。混合处理就是根据畜禽废水的多少和具体情况,设计出由厌氧和好氧或以它们为主体并结合其他处理方法进行优化的组合共同处理畜禽废水。这种方式能以较低的处理成本,取得较好的效果。

4.科学施肥、施药技术

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的过量、不当施用是农业非点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其通过淋溶、渗漏作用对土壤、水体造成巨大危害,直接威胁到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健康。合理施用化肥可以有效地减少污染来源。氮磷钾肥混施可以减少营养元素的渗漏损失量;配施有机肥可以有效降低营养元素的淋失,减少元素从土壤中渗漏损失的数量;有机肥经过氧化分解处理后也可以降低营养元素的淋失率,因此,施用有机肥能明显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并随施用量的增加而呈上升的趋势。因而,科学施肥提倡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农药的化学特性是影响农药渗漏的最重要的因素,在生产中应尽量选用被土壤吸附力强、降解快、半衰期短的农药,减少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风险。在农药施用时应尽量减少直接施到土壤表面。

在解决过量施肥导致的污染威胁方面,测土施肥、变量施肥、配方施肥等技术的研究已较为成熟,实现了因地制宜地根据每个网格的农田土壤特征和农作物生长状况进行施肥用药,包括施肥的时间、方式、肥料的种类、施肥比例等都实现精细操作。

5.缓冲带防治技术

缓冲带是指利用永久性植被拦截污染物或有害物质的条带状、受保护的土地。缓冲带能有效过滤从农田流失的沉积物、营养物质和杀虫剂,能够通过泥沙沉降、反硝化作用、植物吸收等作用对地表径流起到阻滞作用,调节入河洪峰流量,同时有效减少地表和地下径流中固体颗粒的养分含量,对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扩散起到缓冲和调节的作用。缓冲带在控制非点源污染的同时,还可以增加生物多样性和植被覆盖率,提高邻近水域溶解氧含量,从而改善区域环境。缓冲带可分为缓冲湿地、缓冲林带和缓冲草地带。缓冲带的防污治污效果取决于其规模、位置、植被、水文条件和土壤类型等因素,因此,在缓冲带的设计中应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此外,缓冲带成熟后才能发挥营养物运移功能,从种植到成熟的时间间隔问题也不容忽视。国外在非点源污染治理中将缓冲湿地、缓冲林带和缓冲草地带有机结合起来,以增强防治效果。

三、结论

目前我国农村污水治理的基础和经验不足,应积极探索开发先进的农村污水处理技术方法,结合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水污染防治措施。

1.制定灵活的农村污水治理政策

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城乡总体规划、污水收集系统的实际情况,推行适当的污水处理模式和管理模式。我国地域辽阔,村落分散,地理环境各异,且农村地区自身财力有限,缺乏污水处理专业人员,因此应结合这些特点及当地农村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污水处理方式。分散式污水处理装置具有布局灵活、施工简单、管理方便、出水水质有保障等特点,是解决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要注重污水处理系统的监控、保养和维护机制,根据实际情况,明确责任,确保污水处理系统长期有效的运行。

2.建立健全农村污水治理的市场机制和管理机制,积极发挥政府、非政府组织和企业等多种力量的作用

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领导、管理和监督作用,鼓励非政府组织和私人企业等社会力量进入污水设施建设、保养和维护行业,培育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的市场机制,鼓励企业和民间资金投资于村镇污水处理建设,充分调动社会力量为农村污水治理服务。

3.建立有效的资金保障制度,拓宽农村污水治理的融资渠道

参照滚动基金的运营模式,保障农村污水治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的资金需求;推行农村污水治理的优惠政策,如利益优惠、税收优惠等,鼓励和引导各种社会力量和资金投入农村污水治理。

参考文献

[1]王德永,张丽娟,陈明.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模式研究[J].生态农林,2010,9(225),37-40.

[2]田娇,王玉军,梁小萌,马秀兰.农村污水处理技术现状及发展前景[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35(5),83-86.

[3]赵 军.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式处理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203- 15205.

[4]何小莲,李俊峰,何新林,范文波.稳定塘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07,18(5),75-78.

分散式农村污水处理技术范文第5篇

一、农村水环境污染处理技术 

(一)分散式和无动力处理技术 

无动力处理技术是当前在农村水环境污染处理中比较常用的一类技术,它主要将厌氧处理作为核心,将生物滤池作为辅助,是一种综合性的污水处理技术,该技术应用的一大典型特征就是不需要通过动力来进行驱动,而且也不会涉及到抽水泵等设备和装置的使用,分散式处理技术通过把相应的污水处理设施埋藏在地下的适当位置,之后再利用分散式或者集中式的方法对污水进行处理,这样既能实现土地资源的节约,同时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处理效率,在埋设有污水处理设施的地表之上还能种植一些绿化植物,起到净化环境的作用。 

(二)土壤渗滤技术 

土壤渗滤技术在水环境污染处理上主要是通过渗滤处理系统来达到治理目的的,土壤渗滤系统中主要包括慢速渗滤系统和快速渗滤系统两个部分,其中,快速渗滤系统主要负责将污水引到具有较好的渗透性的地区,并在污水渗滤的整个过程,发挥出过滤、沉淀、氧化还原等作用,进而达到对污水的净化。慢速渗滤系统则主要发挥出对污水处理流程进行简化的作用。当前,土壤渗滤技术已经被大规模应用于污水治理中。要把该项技术应用于农村水环境污染治理中,就必须确保土壤的活性、通透性等达标,这样才能确保处理效果。一般来说,当渗滤系统运行30天左右,应当对渗滤床进行适当调整和优化,这样才能使其渗滤速度保持正常水平。 

(三)稳定塘技术 

当前,我国的水资源分布具有地区不均衡的特点,部分农村地区存在严重的干旱缺水问题,稳定塘技术的应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从而使水资源在干旱地区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近几年,我国提高了对该技术的重视度,有关部门也进一步加大了对该技术的研究力度,这就为稳定塘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奠定的基础,将该技术和二级生物处理技术相比可以发现,高效藻类塘在很多方面都具有其特殊的性质,对于土地面积广阔但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来说,稳定塘技术具有更高的适用性,值得在农村水环境污染处理中得到大面积推广和应用。 

(四)人工湿地技术 

人工湿地技术主要是利用自然湿地环境来发挥出清洁水体、减轻污染的作用,在进行污水处理的时候,它能和污水中的一些物质发生化学作用、物理作用,进而实现对水体的净化,而且湿地本身就是自然环境中的一种具有独特性的系统,其组成结构中主要涉及到微生物、动物和植物等,这些组成成分能利用吸附、过滤、吸收、分解等形式来净化污染水体,最终取得最佳的净化效果,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主要包括湿地系统和预处理系统两个部分,其在金属浓度、COD等的处理上能达到三级或二级处理水平。无数的处理实践已经证明,当水体污染程度一般时,人工湿地技术对污水中BOD?5的处理效率能达到85%左右的水平,对磷等成分的处理甚至能达到90%以上。 

(五)沼气技术 

该技术主要利用厌氧发酵的方式来对动物和人的排泄物进行处理,它不仅能起到净化这些污染物质的作用,同时还能将其转化为可被再次利用的沼气,且发酵之后的沼渣等物质能被用作土地的肥料,将沼气技术应用于农村水环境污染处理中,能将污水中的各种污染物有效去除,进而降低其对农村环境带来的污染。 

二、农村水环境污染治理对策 

(一)控制好污染源头 

现阶段,我国农村环境的整体质量并不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污水、垃圾等随意排放的现象十分普遍,所以,要治理好农村水环境,最主要的就是要加强对污染源头的控制,具体来说,应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第一,应进一步规范农村牲畜的养殖,建立专门的牲畜粪便处理设施,以免大量的牲畜排泄物进入到水体中,加剧农村水环境的污染。第二,应构建完善的垃圾收集系统,以免出现垃圾胡乱堆放的现象。第三,应设立专门的污水排放管道或沟渠,让污水能有效集中到污水处理场所,以免其随意排放到水中而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 

(二)选择最为适宜的水环境污染治理技术和模式 

由于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住户较为分散,且经济条件十分有限,必须在水环境污染治理上考虑到当地的居住特征以及所需花费的成本,尽量采用资金投入较低、容易管理的污水处理技术,可采取分散式和集中式处理相结合的治理模式,在污水排放量较大、污水浓度偏高的楼房区域,可采取动力集中式污水处理技术,以确保出水效果。在人口比较集中、污水浓度偏低的平房区域,可选用低成本的生态处理模式或者厌氧处理模式,包括土地渗透技术、氧化塘技术、人工湿地技术等。对于污水较为分散、很难汇集到一起的区域,可修建小规模的一体式污水处理设施,或者采用庭院独立式的自然处理模式等。 

(三)发展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的发展不但能改善农村周边环境,同时还能在降低水污染方面发挥出一定的作用,所以,应在农村地区大力推行生态农业,在农业生产中尽量采用复合肥料,控制好氮肥的使用量,并在病虫害的防治上尽量采用生物技术,避免高浓度化学药品的使用,这样就能有效减少污染现象的发生。 

结语 

總而言之,农村水环境污染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分散式处理技术、土壤渗滤技术、稳定塘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应用对农村水环境的改善来说意义重大,在实际开展农村水污染治理工作的时候,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污水处理技术,从源头上控制污染,并大力提倡生态农业,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农村水环境的改善。 

参考文献 

[1]袁宝成.农村水环境污染处理技术及治理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5,(36):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