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业机械信息化

农业机械信息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业机械信息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业机械信息化

农业机械信息化范文第1篇

农机化信息系统是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和农村经济综合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而加强农机化信息网络建设是搞好农机化信息工作的基础。这就要求必须使包括农业信息化建设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有一个大的改善。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必须坚持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农业不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繁荣发展;必须坚持统筹规划、逐步推进,强化服务、注重实效,加强引导、合力推进,积极探索、鼓励创新。应该看到,随着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业信息化正在形成新的格局。当前,不断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将直接关系到农机未来的综合竞争能力。

2农机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是农机信息化建设是知识经济、信息经济时代的基本要求。信息技术具有双重性,如果运用得好,就有可能为落后地区的发展提供很好的支撑;反之,落后地区与先进地区的差距将越来越大。目前,互助县农业还处于逐步推进实现基本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阶段,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较大。互助县农业机械化要实现快速、健康、跨越式发展,必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快农机信息化建设,加强在全县乃至全省范围的农机管理、科研、生产、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作业服务等方面的信息交流与合作,这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互助县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信息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二是农机信息化建设是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现代化农业实质上是市场化农业,也是信息化农业。农业生产需要什么样的机械、如何购买、农机新技术和新机具如何推广等都离不开信息。三是农机信息化建设是政府部门转变职能的必然选择。加强农机产前、产中、产后信息指导服务工作,合理有效地组织引导农民走向市场,是农机管理部门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而必要的任务。

3农机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互助县的农机信息化建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信息网络服务也进一步展开,但由于互助县的农机信息化工作起步较晚,农机信息化总体水平还比较低,尤其农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发达地区及省内其他行业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同时,信息交流方式落后,传递速度缓慢。农机信息体系建设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对农机化信息体系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信息工作没有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二是投入不足,农机化信息网络建设发展缓慢;三是信息网络管理队伍不稳定,人员专业素质较差,不能满足当前信息工作的需要;四是信息服务水平较低,对开拓农机化信息服务市场缺乏研究,许多信息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五是信息采集、处理系统比较落后,信息、传输滞后。新晨

4农机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农业机械信息化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农机信息化 加强建设 对策

一、农机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农机信息化建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信息网络服务也进一步展开,但由于我国的农机信息化工作起步较晚,农机信息化总体水平还比较低,尤其农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发达国家及国内其他行业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同时信息交流方式落后,传递速度缓慢。农机信息体系建设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信息服务水平较低,对开拓农机化信息服务市场缺乏研究,许多信息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五是信息采集、处理系统比较落后,信息、传输滞后。

2.投入不足,农机化信息网络建设发展缓慢。

3.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农机管理部门对农机化信息体系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信息工作没有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二、农机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1.加强对信息的采集、加工和工作,在信息的实效性、有效性上力求有所突破。为提高信息质量,要形成集信息采集、加工、于一体的信息化服务体系。信息的采集是农机信息网络体系建设的基础,如何及时收集最基层、最真实的原始信息,并整理、加工为有用的信息加以利用,是农机信息网络体系建设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我国的实际情况是:各基层农机部门办公设备落后,信息人才缺乏,与农机用户、市场及厂家联系不够紧密,不能及时了解基层农机动向,没有一定的信息交流途径,从而造成信息流失。在这种情况下,建立一个完善的信息采集体系,是当前农机信息网络建设的当务之急。因此应完善信息上报制度,加强农机管理部门和农机用户、生产者的联系,及时了解基层群众对农机工作的信息反馈,同时与国内外农机部门建立广泛的联系,及时了解最新的农机科技信息和农机发展动态。农机信息的加工是连接信息采集和的中枢,起着关键性的桥梁纽带作用,信息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取决于农机化信息处理质量的高低,因此,应充分利用网络通信、多媒体、虚拟技术、gps等信息技术手段,科学规划、合理配置信息资源。信息的是农机信息网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速快捷的信息系统是信息价值得以充分利用的保障,信息只有及时有效地传递到农机用户和生产经营者手中,才能发挥其实效性,让农机用户和生产经营者从中得到实惠。

2.深化认识,加强领导。加快农机信息化建设决不是简单地把传统管理事物搬上计算机网络,而是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政府工作流程的整合与优化重组,打破空间与部门分隔的限制,切实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因此,在农机信息化建设中要统一认识,工作到位,加大扶持力度,全力支持信息化建设,并大力推广研究开发出来的成果,使之应用于生产,变成现实生产力。通过产业信息化、管理现代化、决策科学化、经营集约化推进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政府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加强管理、营造机制的作用,为不断优化农机结构,适应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需要,向产前、产中、产后环节延伸,提供详实信息。

3.加强建设,推动农机信息化进程。任何体系的正常运转,离不开支持它的软、硬件设施。所谓软件,是指人力资源。农机信息化建设,人才是关键。针对当前农机系统信息化人才匮乏的现状,要采取引进与并举的方式,加强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信息人才队伍建设,强化人力资源开发,以满足农机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同时应加强对现有农机化信息工作人员的培训,以适应农机化管理工作的需要,从而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快速、便捷、实用、互联的优势,为农机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提供高质量、高标准的信息,逐步形成横向相连、纵向贯通、综合性强的农机化信息系统。所谓硬件,就是尽快建立和完善自上而下的农机信息网络体系,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形成多元化投资机制。信息技术的应用将有力地推动农机经营管理方式和企业组织方式的变革,但信息化是一项综合的社会公益事业,而农机又是个弱质性行业,因此,在加大政府投资力度的同时,迫切需要各个部门的通力支持与合作,加快农机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农业机械信息化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新机具;新技术;发展探析

1 农业机械化新机具新技术发展的现状分析

1.1 农业机械化新机具新技术发展的现状

目前,农业机械化新机具新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农业生产当中,农机装备的结构也在不断的调整与优化,已由起初的单一性向多样化方向转移。另外,农业机械化新技术得到了推广,而且推广应用面积也在逐年的扩大。新的农业机械化技术项目在不断的推进当中为加快农业机械化的步伐,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农业机械化和农艺技术相结合,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而且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的增产及增收。

1.2 目前应用的农业机械化新机具新技术

当前,在多种农作物的种植及收获过程中应用到农业机械化新机具新技术。比如,在水稻的生产中,耕整机械的应用很好的解决了水田精细平整的问题,用水田激光平地机平底,不仅可以节约用水,而且还能够增加水稻的产量。水稻播种中用到了水稻精量穴直播技术,有效的节约用水并可以防止倒伏问题。水稻育秧中运用到了联合播种机,一次性完成翻土、播种、覆土及淋水等工序。稻谷的收获及干燥也运用了相应的机械及烘干设备,大大减少了损失,提高了稻米的品质。除了水稻之外,南方的油菜、甘蔗等作物的耕种及收获也普遍用到了机械化设备及新技术,提高了生产效率。而北方的小麦和玉米,从翻耕,到播种,都已经大面积的在使用机械化设备,收获过程当中采用机械化设备收获,并完成秸秆还田。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有效的提高了土壤的肥力,节约了资源。另外,蔬菜和水果的种植过程中,也运用到新的播种、施药及检测、加工机械等技术,有效的提升了劳动生产率。由此可见,农业机械化新机具新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各种农作物的生产过程当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 农业机械化新机具新技术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分析

2.1 农业机械化新机具新技术发展中面临问题分析

目前在农业机械化新机具新技术的发展及应用过程中,还面临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农业机械化新机具新技术的整体水平还有待提高,农业机械化的保障能力远远达不到当前农业生产规模及农民的需要,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我国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在农业技术带动我国经济发展方面还需要不断探索。

2.2 导致农业机械化新机具新技术发展中面临问题的原因分析

导致农业机械化新机具新技术发展中国面临诸多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存在技术障碍,技术投入力度不足,高科技人才相对缺乏,不能够满足农业发展中技术突破的需求;第二,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存在区域及农作物差异,即南方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农机及农业技术利用率高,而北方的相对较低;第三,农业机械化新机具新技术推广缺少财政支持,农民的购买力不足,导致使用率偏低;第四,农业机械化新机具新技术的发展缺少制度及政策的支持,影响了其发展。

3 推动农业机械化新机具新技术发展的措施探讨

3.1 加强理念的更新与推广

加强农业机械化新机具发展理念的更新与推广是推动其发展的重要前提。首先,要强化创新意识及发展意识,将农业机械化新机具新技术的发展与农业发展的实际需求相结合,不断完善农业机械化生产设备及技术手段;其次,加强对农民机械化设备及技术应用理念的推广,引导农民自愿使用新的设备及技术;再者,整合农业机械化新机具新技术推广的资源,以节约资源、提高效率为导向,创新推广理念,促使农机推广能够顺利得到响应,保障农业机械化新机具新技术的应用效率。

3.2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是保障农业机械化新机具新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础。首先,要积极争取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为农机推广及发展争取良好的政策环境,促进农业机械化新机具新技术的发展及推广;其次,争取财政支持,为农业机械化新机具新技术的发展提供足够的科研资金及推广经费,保障农机推广及新机具新技术发展能够正常的运转;再者,积极争取农业机械化创新示范项目及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支持,推进农业生产中薄弱生产环节的机械化发展,加强农、林、牧、副、渔等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以推进农村各产业机械化发展的同步进行。

3.3 强化推广队伍的建设

强化推广队伍建设是促进农业机械化新机具新技术发展的重要保障,农机新机具及新技术的发展有赖于应用过程中的不断创新与实践,农业机械化设备及技术的使用需要专业的推广人员加以推广。落实各级农机推广人员的“三定”工作,将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专业人才补充到推广队伍当中,并加强对推广人员的培训及培养,促使推广人员能够良好的掌握农机化新技术及新机具的使用方法,不断增强其业务能力及素质水平,为农业机械化新机具新技术推广工作的良好开展奠定基础。

3.4 加强推广方式的创新

农业机械化推广是促进农业机械化新机具新技术发展及应用的重要推动力,而合理的推广方式是促进农业机械化推广良好效果的保障。建立完善的农业机械化专业合作社,培育农业机械化应用大户及示范户,将农业机械化新技术的推广与农业机械化合作社、农机示范户结合起来。通过影响来发展新型的农业机械化设备及技术,以发挥农机推广的实际效果,促进新机具新设备的不断发展及创新。

3.5 建立完善的制度及示范化基地

首先,建立完善的农业机械化发展及推广制度,确保农业机械化发展有制度的保障,并且在推广过程中能够有章可循,从而有效的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其次,建立农业机械化新机具新技术使用示范化基地,通过有效的对比来突出农业机械化应用的效果,以促进农业机械化的推广,扩大使用范围,进而带动农业机械化新机具新技术的发展。

3.6 加强技术培训及科研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技术培训及科研人才队伍建设是促进农业机械化新机具新技术发展的必要措施。任何一项设备及技术的发明都离不开科研人员,农业机械化设备及技术的发展与创新同样需要科研人才的支持。因此,加大对相关专业高校的扶持力度,不断培养专业化的农业机械科研人才;另外,还要对现有的从事农业机械化设备及技术研究的相关人员进行阶段性的培训,促使科研人员能够保持知识的更新,从而为新机具新技术的研发积蓄更多的力量。

4 结束语

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农业机械化新机具新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农业领域,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本文对农业机械化新机具新技术发展的现状及应用状况进行了分析,并对农业机械化新机具新技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进而探讨了推动农业机械化新机具新技术发展的措施,对保障农业机械化为农业服务的重要意义。

农业机械信息化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其主要标准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5个方面充分体现了新农村建设的丰富内涵。从近几年集安市新农村建设的实践看,无论是发展农业生产、改善村容村貌,还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都与农机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见,农业机械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1-4],农业机械化作为现代农业的标志,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1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

从20世纪60年代起,集安市农业机械化从无到有,发展到今天,全市已经拥有各类拖拉机 4 600台,包涵了大型履带拖拉机、大中型轮式拖拉机、小四轮拖拉机和手持式拖拉机多个品种,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4万kw。截至目前,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都有农机化的影子,农民已经从农机化发展中尝到了甜头,越来越多的农户中购置了农业机械。可以说,随着农艺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机械产品也按着农艺的要求不断提升服务能力。伴随着农业科技水平 的飞速发展,农机化已成为农业生产力不断增强的永恒发展动力。农民投身农机化,使用农业机械的热情不断高涨,形成了农业机械化发展热潮,也必将带动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生产发展”列为第一要素,就是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而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关键在于不断创造和运用先进的生产工具,农业机械就是最重要的先进生产工具,是农村生产力发展最具活力的要素,是农村、农业、农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当前,农业机械在集安市得到广泛的应用,机械作业量迅速增长,作业领域深入到农业生产和农村建设的各个方面,农业机械作业效率的不断提高推动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全面提高,从而大大加快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步伐,因此实现农业机械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由之路。农业机械化不但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土地产出率、农业资源利用率,而且为促进农业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起到主力军作用。

2农业机械化是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的基础

农业机械化的广泛应用,把农民逐步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救出来,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和农民的生活条件,要使农民生活富起来最主要就是增加农民收入,“三农”问题的核心也是农民增收问题。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让农民尽快致富,目前的办法:一是推动农村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变人口优势为人力资本。当前,农村存在着农忙时嫌人少、农闲时嫌人多的实际用工情况。农民外出务工必须签订半年或者1年以上的合同,农民因为还恋着自己的土地所以就产生了农忙和外出务工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最有效、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实现农业机械化发展生产力。要想使农民富裕起来,就必须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把大量剩余劳动力解放出来,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为社会家庭开创第二职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生活水平。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中不仅可以代替人力,而且可以直接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使农民有能力、有条件向第二、三产业输出更多的劳动力。20世纪80年代以前,农村1年中的农时季节一般在4个多月,而现在农民充其量用2个月的时间就完成全年的农业生产,尤其是在耕整地的环节、后勤加工和场上作业环节、运输环节,农民都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提高了农业生产率,解放了劳动力,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二是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大量农民转移出去后,农村的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运输业等大量农活都要靠少数农民来完成,农民迫切需要使用农业机械来完成人力无法完成的作业项目,因而要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设施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目标,真正让农民富裕起来,农业机械化是强大的支撑。

3农业机械化是乡风文明的保障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改善了农业劳动条件,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使农民生产、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同时加快了城镇化建设,促进了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营造了农民“学科学、用科学、学法律”的良好氛围,使文明之风进入千家万户。

4农业机械化是改善农村面貌的重要手段

农业机械化在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和自然资源利用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如农机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可减少土地风蚀水蚀、防止水土流失、改善土地结构。农业机械化不仅是改造自然环境、治理水土流失、美化农村城市的前提手段,并且在改变农村的不良卫生习惯、促进农村村容村貌的改变上也发挥着巨大作用。

(下转第230页)

(上接第224页)

5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可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依靠产业作支撑。做大做强农业主导产业、区域优势产业、地方特色产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强大的产业支撑,农机部门的任务重大而紧迫。农业机械化的全面推广应用,可以创造出更好的农产品,在农副产品加工的产业链条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6结语

由此可见,农业机械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基础性、主导性和决定性作用非常重要,农业机械化的持续稳定发展,必将极大地改善农业劳动生产条件和农村的村容村貌,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因此,要把农业机械化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把农机化工作全面落实到到新农村建设和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实际行动中去,推动农机化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7参考文献

[1] 魏显山,鹿凤启.农业机械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7):285-286.

[2] 张吉营.农业机械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农业科技与装备,2008(4):120-121.

农业机械信息化范文第5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 农业机械 机械管理

1.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管理中的作用

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是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只有掌握了大量的信息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主动地位。从这个角度来看,工农业的发展必须以信息和信息技术为依托,这时知识经济时展的必然趋势。将农业信息化作为手段,带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式之一。这主要是因为通过农业信息化建设,将能够建立起完备的信息化体系,使得长期处于劣势的农业在市场中通过掌握市场信息主动权来提高农业生产适应市场的能力,通过针对性的调整策略让农业得到更好的发展。其次,因为传统的农业生产过程中缺乏对应的市场信息,农业生产都是以农户自身对市场短期内的行情进行预判为根据进行的。这导致农业生产过程中一些小农户缺乏对市场的嗅觉,不能及时的获得市场信息,导致农产品销路不好。例如,某种农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大受欢迎,部分农民就购买农机提供机械化生产服务,部分农户跟风进行,导致农机服务市场供过于求、服务量过剩、服务价格下降的连锁反应,给农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当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业机械化已经成为了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各级农业管理部必须以信息服务为中心,通过强化网络延伸、加强资源开发以做好信息工作的方式构建起相对完整的农机信息化管理体系,提高农机的管理效率;其次,通过建立起来的农机服务信息化网络,农机技术服务人员能够及时的发现农机故障特点以及故障分布,通过集中提供技术的方式进行技术传授,不但达到了传播技术的目的,同时还提高了农机的工作可靠性,提高了农机的实际使用率。

2.当前农机信息化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农业机械组织过程中没有达到最优配置

因为农业机械的种类、型号众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多机种、多性能机械联合作业的纤细爱你过。农业机械群不但消耗了大量的购买资金,而且使用资金消耗量大,在生产过程中还存在着协调难以到位的缺点,使得整个农业生产质量与生产效率受到影响。这时,如何做好农业机械生产过程中的最优配置是农业机械信息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2.2农业机械维护、使用不当

农业机械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缺乏科学的现场管理与控制问题,造成了诸多的不合理现象。例如,机械设备长时间等待、过度反复使用、恢复时间缺乏等问题。同时,很多农户只有在机械设备出现明显故障特点之后再进行后续的修理工作,不重视农业机械的的保养与维护工作。同时,在修理古城中不重视修理技术的应用,给机械设备造成了较为严重的二次损害。

2.3注重经验是的农业机械管理,缺乏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

农业机械管理过程中缺乏科学的管理方法以及先进的管理技术手段,更多的是直接采用基于经验与习惯的方法对设备进行管理。这种传统的挂你了方式对于农业机械化早期小规模、单一机种的机械化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随着当前机械种类的增加,尤其是复杂机械数量的加大,这种管理方式不但不能起到指导性作用,可能反而会造成管理实践成本的增加以及管理资源的浪费。

3.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3.1将GPS与GIS用于农业机群的控制中

随着全球定位系统(GP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发展和成熟,农业机械地理位置的虚拟现实技术得以发展。当前,GPS技术与GIS技术主要用于农业机械机群的控制当中,可以用来进行农业机群的优化配置方案制定、农业机群作业的管理与实施。同时,还可以显示农业机械的实时工作位置,即时向中央控制单元发送农业机械的位置信息、地理信息,从而为后续的农业机械智能化管理提供参考。

3.2将管理信息系统应用于农业机械设备的管理

当前,大量的企业都针对其自身农业机械产品的特点购买或者开发了与自身企业相适应的管理信息系统。这些农业机械信息系统不但可以实现对机械使用者生产活动的整体覆盖,而且还可以建立起完善的面向市场、系统、灵活的管理信息系统。这将有利于农业机械化管理的综合与集成,同时在技术上有利于机械功能化、模块化,便于系统的扩展、对接。

当前,大量的农业机械企业管理系统为了了解其生产的机械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信息,还将机械设备数据信息支持工作延伸到设备的生产使用过程中,不但提高了企业产品的质量,而且还提高了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安全保障,有利于农业生产机械化。

3.3将掌上电脑应用于农业机械移动信息管理工作中

掌上电脑(PDA),属于一种典型的移动式手持信息设备,该种设备可以持续为机械用户提供设备的信息查询和信息处理等数据服务。这种设备的特点在于:携带方便、价格较低、工作稳定性高、体型轻便等特点。当前,PDA已经用于农业机械管理领域,而且在农业机械设备的管理过程中体现出了其强大的功能,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