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图书角管理的方法

图书角管理的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图书角管理的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图书角管理的方法

图书角管理的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学术交流能力 国际化 研究生

一、 引言

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承担着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任。与本科生教育相比,研究生教育不仅是对现有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承,更强调对新知识领域的开拓、对研究空间的拓展。研究生教育更强调关注国际最新学术动态、学术研究成果与学术理论前沿,因此研究生教育需要更深刻的国际化教育需求。国际化学术交流能力培养与提高是研究生教育国际化中的核心问题,笔者通过文献调研、调查问卷的形式,深刻理解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本质和需求,为培养和提高研究生国际化学术交流能力提供一些途径和方法的建议。

笔者采用自编“研究生国际化教育情况问卷调查”,对部分在读和已毕业的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试图了解国内研究生国际化学术交流能力现状及期望的提高途径和方法。据调查:不到三成研究生在读期间有出国经历,超过七成研究生对所在学校国际化培养感到一般或者不满意,并认为学校缺乏国际化教育意识,缺乏经费支持是目前发展的主要瓶颈。针对以上现象,本文力求从学生需求角度出发,结合国内外高校国际化教育经验,对国内高校提高研究生国际学术交流能力途径和方法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议。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是在读研究生和已经毕业的研究生,在本次调查中,共收回问卷129份,其中有效问卷120份。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涉及人文、理学、工学、管理学等多个专业,涉及硕士、博士各个年级及已经毕业的研究生。其中,在读研究生63人占52.5%,已毕业研究生57人占47.5%,男生占57.5%,女生占42.5%。

(二)研究工具

笔者采用自编“研究生国际化教育情况问卷调查”,其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段、所在省份、毕业高校、所在年级、国际交流情况、期望加强的途径与方法等共计20个题目。其中6道题目是关于学生个人的基础信息,包括性别、年龄、所在身份、毕业高校、所在专业、在读年级;其中11道题目是关于研究生参与国际交流现状的调查,包括研究生阶段出国经历类型、出国次数、出国时间、出国费用、出国费用来源、与国外学生上课经历、参加全英文课程、参加英文学术活动、做英文报告、参加国际科研项目、发表英文撰写论文;1道题目调查研究生对所在学校的国际化教育是否满意;其中3道题目调查研究生对所在学校国际化教育的主观感受和期望,包括对所在学校国际化教育的满意程度、最大瓶颈、期望学校加强的国际化教育途径与手段。

(三)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采用网络的方式进行,调查时间集中在2015年5月,问卷无需填写姓名,保密性和真实性强。调查问卷详细说明了测试目的、填写注意事项及保密原则。

(四)数据处理

所有调查问卷相关数据由笔者进行整理,根据需要探索的具体问题,进行分类统计和交叉分析。

三、结果分析

(一)结果总体分析

1.参加调查的学生中有出国经历的有34人,占比28.33%,没有任何出国经历的学生有86人,占比71.67%。

2.就总体情况而言,对自己所在学校的研究生国际化教育满意和非常满意的有30人,占样本总数的25%;感觉一般和不满意的有90人,占样本总数的75%,占大多数(详见上表)。

3.在学校国际化教育的最大瓶颈问题调查中,学校缺少国际化教育意识占27.5%,学校缺乏经费占26.67%,导师不支持、学科实力差分别占13.33%,专业冷门占5.83%,其他方面占13.33%。学校层面原因占据54.17%,是主要原因。其他原因还包括经费管理严格、出国审批程序复杂、学生多机会少、时间不足等方面的原因。

4.在最希望学校加强的国际化教育途径与手段问题调查中,选择与国外高校联合培养的占比45%,出国参加学术会议占比19.17%,邀请国外专家开设短期课程占10.83%,聘请外籍教师和开设全英文课程分别占9.17%,招收外国留学生占5.83%,出国参加比赛占0.83%。

调查发现,无论研究生对所在学校研究生国际化教育满意程度如何,均最希望学校与国外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其次是希望出国参加学术会议(详见下图)。

(二)有出国经历学生数据分析

1.参加调查的学生中有出国经历的有34人,出国1―2次的有32人,占比94.12%,有1个学生出国3次,有1个学生出国5次,出国3次以上的学生占比5.88%,占比非常低。

2.参加调查的学生中有出国经历的有34人,参加学术会议13人,占比38.23%,参加文化交流9人,占比26.47%,短期访问16人,占比47.05%,联合培养14人,占比41.18%。

3.参加调查的学生中有出国经历的有34人,出国时间1个月以内的14人,占比41.18%,一个月到6个月的有5人,占比14.70%,6个月到2年的有15人,占比44.12%,2年以上的没有。

4.参加调查的学生中有出国经历的有34人,出国费用自费的有5人,占比14.71%,非自费的有29人,占比85.29%。非自费学生经费来源包括导师资助、学校资助、CSC资助、国外对方单位资助。

5.参加调查的学生中有出国经历的有34人,出国累计费用5万元以下21人,占比61.76%,5万元到10万元有2人,占比5.88%,10万元以上有11人(其中10万元至20万元之间有9人),占比32.35%。

(三)无出国经历学生数据分析

1.参加调查的学生中无出国经历的有86人,无出国经历的研究生对自己所在学校的研究生国际化教育满意和非常满意的占16.28%;感觉一般和不满意的占83.72%,与总体情况相比满意程度更低。

2.参加调查的学生中无出国经历的有86人,与国外学生有一起上课经历的学生40人,占比46.51%;参加过全英文课程的学生有48人,占比55.81%;参加过英文学术活动的学生有53人,占比61.63%;做过英文报告的学生有25人,占比29.07%;参加过国际科研项目的有4人,占比4.7%;发表过英文论文的有29人,占比33.72%。

四、结论与建议

(一)高校应加强重视研究生国际化学术交流能力培养

调查发现,在研究生阶段没有任何出国经历的学生有86人,占比71.67%。研究生对自己所在学校的研究生国际化教育感觉一般和不满意的有90人,占比75%。由此可见,国内普遍存在研究生对国际化培养需求很大和学校支持较少的矛盾。

从古至今,教育国际化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求学的人络绎不绝到鲁国接受孔子教育,受到儒家文化熏陶;德国著名教育学家威廉・冯・洪堡创办了第一所现代大学――柏林大学,并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国的青年学生、科学家前去学习交流与深造[1]。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三大趋势之一[2]。

在学校国际化教育的最大瓶颈问题调查中,研究生认为学校缺少国际化教育意识占27.5%,认为学校缺乏经费占26.67%。从人才培养的需求出发,提高对研究生国际化教育的政策支持和经费支持俨然已经成为国内高校进行发展和改革要做的重点工作。

(二)高校应鼓励学生“走出去”参加国际学术交流

国际化学术交流能力主要包括学术论文交流能力、学术会议交流能力、学术探讨能力、学术报告能力以其他与学术相关的交流能力。培养研究生的国际学术交流能力,有利于开阔研究生的学术视野,推动研究生参与国际学术竞争,尤其是通过学术访问、联合培养、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等“走出去”的方式参与国际学术竞争,从而占领学术高地。

在调查研究生最希望学校加强的国际化教育途径与手段问题中发现,与国外高校联合培养的和出国参加学术会议是研究生最希望学校加强的方面,分别占比45%和19.17%,与国外高校联合培养出国时间较长,有机会开展深入的学术交流,出国参加学术会议时间较短,所需经费支持较少,比较容易实现。通过对有出国经历的学生进行数据分析,参加短期访问、联合培养、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占比最大。

(三)国内高校应创造“走进来”的机会实现本土国际化培养

随着我国科研实力水平及影响力不断提升,国外学者及学生到我国参与国际学术交流越来越多。参加调查的学生中无出国经历的有86人,46.51%的学生与国外学生有一起上课经历,55.81%的学生参加过全英文课程,61.63%的学生参加过英文学术活动。

从全球来看,实现“本土国际化”非常重要,是高等学校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标注。德国的高水平高校招收博士生实行“三三制”,即来自本校、德国其他大学及国外大学毕业生各站1/3[3],促进学术交流。英国在研究生国际化教育中比较重视课程教学[3],大量招收课程学习研究生。美国通过设置灵活多样的奖助学金政策,美国的研究生教育国际化非常成功[4]。哈佛大学以世界一流的学术研究活动带动教学和人才培养是其办学的一大特点,它以大量的开放式研讨会、讨论会、学术报告会、讲座等为基础,重视学术氛围的营造[5]。国内不少高校举办了有影响力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如清华大学从2002年3月开始举办博士生学术论坛,北京航空航大学已经举办12届研究生国际学术论坛,参与人数和学术报告数量均十分可观,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也重视构建研究生国际学术交流平台[6]。

国际化教育中“引进来”和“走出去”同等重要,高校搭建校内国际化学术交流平台,创造本土国际化教育环境,将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更多研究生培养国际学术交流能力。

参考文献:

[1]别敦荣,李连梅.柏林大学的发展历程、教育理念及其启示[J].复旦教育论坛,2010,6.

[2]顾明远.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和经验[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3]Graduate education reform in Europe,Asia and the America.2014.

[4]檀慧玲.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2014,5.

[5]阳婷婷.研究生学术沙龙的模式研究[J].湖南大学,2013.

图书角管理的方法范文第2篇

情景一:图书角

我来到托班图书角。站在一旁静静看着,只见幼儿将看完的书放回图书架,边放边说“红色的密码锁”“方形的密码锁”……他们的话引起了我的注意。原来幼儿正根据手中图书上的标记在图书架上找相应的标记,浅对了就把书放在相应的位置。我恍然大悟。难怪两岁多的孩子会将图书放得如此整齐,原来教师为每一本图书设置了一个密码锁。

这就是“有序的图书角”的秘密,教师根据2岁—3岁幼儿的年龄特点,设置了生动有趣的图书密码锁。在大多数教师看来,托班图书角凌乱很正常,因为幼儿能力有限。习惯性做法是每次活动结束后由成人代为整理,幼儿也就养成了看完图书后随手一放的习惯。以上情景中的图书密码锁其实是一位隐形的教师,它承载着图书角中摆放图书的规则与要求,并时刻提醒和帮助能力有限的托班幼儿将看过的图书放回原位。且摆放整齐。幼儿在这样的环境中必能逐步养成有序摆放图书的良好习惯。

从以上情景中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环境强烈的暗示和导向作用。有序的生活就蕴含在教师为幼儿所创设的环境之中。因此,作为幼儿园的管理者,我们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引发教师不断思考与探索:如何为幼儿创设环境以及创设怎样的环境。教师为幼儿创设的物质环境,是由若干个小环境所组成的,既有教室环境的整体布局,又有一个个区域的设置。甚至细化至每个区域内物品的摆放,如图书密码锁的设置、玩具材料的标识等。因此,有关环境创设的研究,我们可以从具体的、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个个场景开始。让所有的环境向幼儿传递有序和规范,使置身其中的幼儿能够清楚地知道什么地方可以做什么,所需要的材料、物品在哪里,用后应放回什么地方。

场景二:玩具收归

游戏结束后,大班活动室内正在进行着热烈的讨论。

教师:小朋友都想把自己的作品陈列在展览区,可是展览区已经没有地方了,怎么办?

幼儿纷纷建议:把以前的作品拆掉,把重复的作品拆掉,把搭得不好的作品拆掉……

教师:你们想的都是同一类型的方法,就是减少陈列的作品,还有别的办法吗?

幼儿又踊跃发言:可以把作品放在窗台上,可以把作品放在钢琴上,可以把作品放在学具柜上……

教师:我知道了,还有一种办法就是增加展览区。这样吧,我们投票决定用哪种方法。同意减少陈列作品数量的请举手(2票),同意增加展览区的请举手(29票)。

最终,根据幼儿的投票情况决定在活动室内增加作品的展览区。

在组织幼儿一日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会从教育与管理的角度对幼儿提出各种要求,但他们很少去考虑要求的合理性以及幼儿执行的实际情况,更不用说及时调整。就像玩具收归,不少教师认为幼儿将自己的作品陈列之后就应该回到座位上,如果没有做到那就是幼儿的不对,所采用的策略依然是提醒、批评和教育。而实际情况是幼儿进入大班后热衷于桌面建构,并且都想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但展览区太小,无法满足幼儿的需要。因此纷争不断,任凭教师提醒与敦促都无济于事。很庆幸案例中的教师通过增加展览区满足了幼儿需求,使问题得以圆满解决,玩具的收归又趋于井然有序。由此,我深刻地感受到,需要的满足对于幼儿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它是幼儿园有序生活的基础。

此外,有序的幼儿园生活是由幼儿一日生活的一个个环节串联而成,很多时候教师们对于活动的结束、玩具的收归、活动与活动间的过渡环节往往不够重视,而这些恰恰是建立幼儿园有序生活的基础。因此,管理者应引领教师将研究的视角触及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

场景三:午睡

一天,大一班有位教师临时有事,由我进班负责幼儿午睡。由于时间紧,没能好好交接,我心中不免有些忐忑,怕打乱了幼儿有序的生活。因此,当我面对孩子的时候,我首先提出问题:午睡的时候你们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幼儿随即告诉我:班级里有午睡管理员,他们先做午睡前的准备。再为大家服务,然后大家做睡前的准备。在幼儿的提示下,我注意观察起午睡管理员的“工作”,只见他们完成了个人的睡前准备之后,就娴熟地各司其职:提醒同伴上厕所洗手、督促同伴换拖鞋、拉上午睡室的窗帘……午睡前的各项准备井然有序。

图书角管理的方法范文第3篇

语文教学是又苦又累的工作,想要教好语文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语文的灵活性与不确定性决定了不能仅从简单的层面上去界定教师教学的优与劣;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与渗透性又决定了其对班级管理的推动与促进作用。“谁如果驾驭好了这匹思想的骏马,谁就握紧了班级管理这根缰绳”这句话可能有些武断,有些言过其实,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兼班主任,我深切地体会到这两者之间是息息相关,一脉相承的。

从教三十年以来,我一直担任的是语文学科的教学,学生时代对语文的情有独钟一直延续到现在参加工作。语文教学是我心灵沃土上的百草园,在与它的亲密接触中产生了一些见解,并把它运用到班级教学管理上。

一、写日记提高作文水平,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稳定班级人心

日记是通往学生心灵的最近的桥梁,我提倡鼓励同学们天天记日记。一周五天,有三天是命题日记,我一般给学生出的题目是《语文老师的优缺点》、《自我介绍》、《今日反省》、《说说学习方法》、《给班级提建议》等等,由于这些题目大多贴近学生的生活,不会觉得无话可说,而且最主要的是借此可以了解到学生的需求,可以认清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把平时工作中会让学生反感、不适应、厌恶的坏毛病提前处理、不让其发作出来。另一个方面,还可以借此机会向大家展示各种不同的学习方法,让大家参与到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来,增强主人翁意识。一星期的日记中,有两天是自由写作,我主张大家在日记中跟我聊聊天,说说自己的烦恼、忧愁、苦闷;讲讲自己的理想、志向、家人、朋友;向我诉说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比方紧张的同学关系、胆小害怕的心理。同学们日记中提到的问题,我尽量用言语去抚慰他们,让他们有发泄倾诉的地方,如此不但拉近了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而且还能根除他们人性中固有的毒瘤,让他们身心健康地发展。同学们普遍都认为自己受到了老师的关注,都感受到自己是班级中的焦点,自然而然凝聚力会增强,心胸会变得更加宽阔,为班级的团结融洽垫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办班级图书角,丰富学生课外生活,减少“三闲”时间有利于班级的和谐共处,一同进步

下课后的时间,中午的时间,大部分的同学都是在“闲话”、“闲事”、“闲想”中度过。闲话免不了引起同学之间的纷争;闲事就必然会浪费掉大把的宝贵光阴;闲想呢,总会给心灵种植下不利于生长的种子。每学期开始我都倡导同学们给班级献书,组建自己的图书角。再把这些书编好目录,交由图书管理员负责。因为我规定每个同学每天必须阅读二十分钟的课外书,所以同学们几乎每天都要去图书管理员那光顾,管理图书的同学得把借阅的图书登记造册。读也不是走马观花便行,而是要把读到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写在“课外阅读本”上,评选出优秀的“读书员”,同学们读书的兴趣很浓,有时还会在课外跟同学交流,这样便减少“三闲”时间,也拓展了自己的视野,更重要的是减少的班主任需处理的那些无厘头的麻烦事,告状的也少了,课余时间清闲了很多。

三、办班级作文抄,增强学生的荣誉感,激发其积极向上的动力

作文本上得了优的同学,我特意为他们准备一个大大的硬笔抄,在班上宣布:只要是作文上得了优的文章,就由本人把它抄写在班级的作文抄上,学期末要评先“优秀作者”。同学们写作的激情被点燃了,都想把自己的文章写在上面,个人荣誉感迸发出来了,再加上我及时地表扬先进个人,大家的劲头就更足了。在布置作文题目上,我也不忘了把有利于班级管理的内容穿去。

四、举办语文知识竞赛活跃课堂,提高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

我们通常举办的语文活动有:语文知识专项竞赛、猜谜语、记忆力游戏、朗诵比赛、情景剧比赛等等,这些活动都是分小组进行的,事先小组的成员之间要分好工,各负其职,在比赛的过程中也设置好了需要小组合作才能胜利完成。在小组之间的相互到竞争中,巩固了语文知识又让学生意识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进而意识班级成员之间的凝聚力与向心力的重要性。

五、出自测卷、互批作业、监督检查,变换学习的方式与方法,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与创造力

图书角管理的方法范文第4篇

1少儿图书馆发展的几个基点

立法先行,基础建设规范化少儿图书馆建设是一项高投入、高积累的社会公益事业,需要购置大量文献资源和计算机软、硬件设备,进行大规模的数据开发,还要铺设光缆等基础设施,这一切都需要国家、政府大量的经费投入。少儿图书馆的公益性和所提供服务的平等、无偿原则,决定了其经费问题不可能靠自身努力加以解决。只能通过立法明确地方政府在公共图书馆建设上的具体责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公共图书馆的经费困难。所以,应加快《图书馆法》的立法进程,并制订各相关配套法规及实施细则,使之成为图书馆各项工作的规范,另外,要明确政府在公共图书馆建设上的主体地位和责任,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规定政府要保证公共图书馆的馆舍建设、设施设备建设、人员和管理的经费,使图书馆事业能够在法制的轨道上运行。2011年2月,文化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推进全国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通知,同时规定免费开放所需经费由财政列入预算。2013年1月,《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已经文化部审定,“各级政府切实履行发展公共图书馆事业的责任,将公共图书馆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总体架构,纳入财政预算,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加大公共资金投入力度,保证公共图书馆免费提供基本服务和正常运转的需求。“”围绕公共图书馆的基本职能,建立公共图书馆经费保障机制。将公共图书馆人员开支、资源购置、基本服务提供、数字图书馆建设、设施设备购置与维护等日常运行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并逐步提高经费保障水平,以保证公共图书馆正常运转和可持续发展。”创新至上,服务手段多样化少儿图书馆作为提供公共信息和知识服务的场所,通过宣传、推荐、外借、阅览等方式将知识传递到读者中,满足读者对文化的需求。如编制推荐书目、举办读书报告会、新书故事会、诗歌朗诵会、讲座书评、读书心得交流、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活动。要积极开展少儿图书馆进社区、进学校的送书、读书活动,同时,充分利用现有藏书资源、网络资源开展资源共享;通过建立流通站、图书屋、家庭图书角、流动服务车等形式开展为青少年服务,积极引导读者利用少儿图书馆,使少儿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得以发挥。

2优化资源,馆校协作常规化

少儿图书馆是本地区少儿文献资源的集散地,其依据文献资源平台开展各种读书活动。针对学生上学期间读者少的状况,图书馆应利用资源优势,开展馆校协作。在城内边远社区和中、小学校设立流动站或阅读基地,如有些馆在学校班级建立了“小桔灯”读书角,采取图书流动箱定期按班次轮换的方法,为读书角周边儿童提供阅读服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儿童看书难的问题。通过馆校协作,不仅增强了孩子们利用少儿图书馆资源的意识,也促使少儿图书馆作用得以有效发挥,实现办馆效益最大化。文献共享,服务方式网络化在少儿图书馆服务网络建设上,应建立布局合理、机制完善、文献共享、高效运行的区、街道、社区3级少儿图书馆服务网络。所在街道、社区的行政部门提供必要馆舍、设备、人员和经费,由区少儿图书馆作为业务和技术支持的龙头单位,提供文献资源,并负责对该图书室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定期更新图书,这种方式也被称为总馆———分馆制服务模式,由分馆向所在区域儿童提供借阅服务。这种模式投入小而效益大,使少年儿童能就近借阅图书,统借统还,安全方便。通过在有条件的街道、学校建立“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借(还)处”,进一步提升少儿图书馆服务的科技含量,丰富当地少年儿童的课余文化生活。

3以人为本,馆员队伍专业化

图书角管理的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图书馆管理流程;行为类型特征维度;分类管理;优化方案

当前图书馆管理与服务要做到以人为本,即要强调读者中心,基于读者行为思想来展开行为管理及分类管理过程,并在管理过程中观察和利用读者所拥有的行为特征规律,如此就能提出更加优化的读者服务项目,不断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在本文中,基于读者中心的行为类型分析与管理技术将被应用,它会对读者行为进行维度分析及类型分类分析。

一、以读者为本的读者行为类型分析与管理研究

以读者为本的读者行为类型分析与管理过程要首先强调读者行为分析维度,然后再进行读者行为类型分类与数据分析。首先要提出读者的行为分析维度内容。1.对图书馆读者行为维度的研究。当前图书馆中知识载体与信息传播越来越复杂,其对于知识的积蓄也照比从前更加丰富。由于加入了互联网技术,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无论读者是否离馆他们都能获得相应的信息内容与知识点。所以说针对新时代图书馆的读者行为维度分析应该从更多角度来展开,例如读者的来馆目的、阅读取向、阅读方式、个人行为习惯等等都是比较重要的读者行为维度,要对这些维度进行数据监控然后展开实时分析。首先要为读者建立与图书馆之间的联系,首先满足读者之于图书馆的需求目的。第一,他们是为了获取信息知识而来;第二,他们是参与图书馆管理活动与社会交往活动而来;第三,他们是处于个人兴趣爱好而来。3种有关读者的个人兴趣行为维度鲜明,都有充分的理由。而图书馆方面则要基于这些读者的行为维度来分析他们的读书馆出入馆习惯、阅读行为习惯、阅读兴趣与阅读图书类型选择等等。其次要归纳总结读者的阅读行为方式,通过读者在图书馆中所办理的阅读卡就能了解知晓他们的行动方式,阅读行为时间以及阅读个性化需求。图书馆会根据这些来自于阅读卡的信息反馈来评判学生的基本阅读需求。为此,图书馆可以为读者设置个性化图书装箱咨询服务,同时根据传统的图书馆服务管理内容来调整学生的阅读方式,并对他们的阅读层次进行进一步的细化。最后要总结读者的个人行为习性。因为不同读者在对图书馆相关规章制度、公共道德遵守、个人文化素质表现等等方面都是极为不同的,所以要根据读者的个人行为习性来设置相关规定,尽可能为图书馆内部形成良好的阅读环境与阅读风气,保证图书馆内管理流程得到有序优化,并做到图书馆的可持续向前发展。2.对图书馆读者行为类型的分类。在对图书馆中读者行为进行全方位研究探究后,就要基于所获得数据信息来进行图书馆的读者行为属性分析,并将这些属性内容与他们阅读卡中的基本信息内容契合起来,并建立读者行为类型分析表,如表1。如表1,为图书馆内读者的行为类型建立n行列的m列矩阵阵型,表示读者的基本信息与他们的行为属性关系,这种表达更加客观全面,能够基本总结出每一个入馆的图书馆读者类型,包括他们的其他阅读习惯与特点。然后对图书馆中所设置特定时期内的读者进行分类,主要是对他们的行为数据与行为信息特点进行分类,然后对读者的管理内容进行强化,提供更多个性化服务与图书馆内管理措施内容,实现对图书馆内容内改进内容的流程优化。客观讲,图书馆基于读者行为的管理要以读者所阅读图书的主要内容与主要阅读方法为分类进行参考。比如读者的阅读类型,他们是在馆内阅读还是外借阅读,就这一点要针对馆内阅读人员进行全程监控管理,以解决某些时候所存在的图书馆节约行为高峰现象。另外,图书馆还会将“罚款处理”与“催还服务”内容相互结合,进一步实现对馆内阅读用户的有效阅读控制。最后就是根据不同类型读者的知识需求行为与信息搜索行为来判断他们的现实需要,同时也根据他们的基本信息例如年龄、性别、专业、学历、阅读履历等等来迎合他们的行为习惯与阅读方式,为读者提供特别需要咨询和阅读定位推送功能服务项目,以化解读者可能存在的抱怨行为。再一十分重要的点就是要针对读者进行内部的教育与干预,希望培养他们拥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包括公共道德水平,鼓励他们多参与到图书馆的个性化定制活动当中,并为他们定期开展专题图书馆节约活动或交流角活动,基于上述的行为维度分析来为他们设置匹配他们兴趣爱好的相应阅读功能角,这里不但拥有用户定制功能,还有一系列的系统推送、信息挖掘、馆际资源共享等等内容。如此操作建设就能真正实现“以读者为中心”的核心化服务模式,而同时该机制对于读者的直接与间接行为管理也具有一定效果。

二、以读者行为为核心的图书馆管理服务流程优化设计

传统图书馆在管理服务流程实施方面较为被动,缺乏人本管理理念,本文基于读者行为维度分析,并采集大量读者数据进行集中式处理后在实际的图书馆管理服务流程优化设计方面有许多值得改进的内容,这里主要提出两点馆内管理服务流程的优化设计。1.实现基于“以人为本”的读者行为管理过程。文中多次强调“以人为本”是图书馆读者行为管理的核心源头内容,所以图书馆应该基于数据库信息对读者的所有数据进行综合化分析处理,最终分类总结归纳不同类型读者群体,并为新入馆读者也贴上分类标签,不断分析新读者数据来优化馆内服务内容管理过程,并强调管理过程中的差异化。这里举例来说,可以在图书馆内建立“读者之家”,它以读者作为服务核心,强调对读者积极性,包括他们与图书馆之间服务与被服务关系的有效激发和联系,加快对于图书知识内容的有效流通与传播。当然,“读者之家”中也会对图书馆服务流程进行分化重组,最终完成再造优化过程,不断提升读者的满意度和对知识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最终完成对馆内图书管理服务成本的降低。综上所述,可以基于上文所分析论述的维度管理来优化图书馆发展进程,例如分析图书馆的管理服务秩序维度、环境维度、文化氛围维度、和谐度维度来围绕读者行为特征进行对应性联系与管理内容分析,同时重视读者行为的适时演变特性,做到图书馆服务流程的动态优化与创新升级管理。2.基于企业ERP流程优化的读者行为管理过程。可考虑采用企业的ERP流程优化基本理念,基于图书馆不同类型读者的不同行为习惯特点与演变过程来分析他们的群体阅读行为演化,然后分析图书馆内部对于读者管理的有效行为与冗余行为,最终实现行为优化,构建读者行为与图书馆管理之间的有机联动机制。具体来讲,就是要依据读者需求与实际行为习惯来调整馆藏格局分布,包括对服务流程环节也进行进一步的有机调整,满足所有读者的阅读行为需求,做好ERP图书馆的资源计划管理。

三、结语

本文基于以读者为中心的图书馆管理流程优化来深入探讨了读者行为维度及行为类型分类,基本总结获得了图书馆读者管理的优化管理过程,它强调以人为本和ERP资源规划管理过程,满足了当前图书馆资源管理与读者管理的创新需求,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李跃其.基于读者为本的图书馆管理流程优化的探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3):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