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防控防疫措施

防控防疫措施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防控防疫措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防控防疫措施

防控防疫措施范文第1篇

关键词:猪;疫病防控;防治;综合措施

1.猪疫病防控

1.1 控制猪场的病原

1.1.1 慎重引种,规范检疫按照有关规定严格执行检疫规定,猪引入后需隔离饲养30天,进行观察。查看确认是健康猪后注射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蓝耳病疫苗,7天后再转入猪舍;种猪引进时应经化验室检验,确定健康后方可混群。目前很多猪场引进猪后,只重视观察隔离。而往往忽略实验室检测。现实中多数猪只身上带有疫病病毒,只是症状不是非常明显,人们是看不出来的。不经过试验室检测进入猪场的猪,病源极有可能传染猪群。要预防控制好疫病,必须做好引进猪只的隔离检疫工作。

1.1.2 坚持自繁自养,防止疫病传入

应该每年对猪只进行健康筛查,发现苗头坚决淘汰,以防止带病猪传染给健康猪,通过自繁自养可以有效地防止因引种不慎而将疫病传人猪场的风险。

1.1.3 规范处置病死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病死猪必须采取“不准宰杀、不准食用、不准出售、不准转运,要进行无害化处理”。

1.2 加强环境和猪栏的卫生消毒

1.2.1 加强周围环境卫生和消毒

猪场的内道路及粪沟、水沟等地都要进行彻底的清扫,清扫完成后在全面消毒,至少要每月一次。要确保消毒的效果。

1.2.2 猪栏的卫生和消毒

猪栏内每二日清洁一次卫生,主要工作是清除粪便等污物,一周要进行消毒二次,每次消毒前应彻底清扫,消毒液要当时配制,消毒液的浓度要达到消毒标准,消毒液必须保持10分钟以上的湿度。消毒档案要建立好,人员或车辆要进入猪场都要经过消毒从而彻底切断病菌的传播途径。

1.2.3 加强饲养管理,实行精细化饲养

保育舍和肥育舍实行“全进全出”制,这样才能有条件进行彻底的清扫和消毒,疫病交叉感染才能有效的控制;夏季要注意降温防止中暑,冬季要做好防寒工作,饲养密度要适中,要经常通风,猪舍内的空气要好,不能有异味,保持猪舍干燥,尽量减少因炎热(寒冷)引起猪体应激的危害;饲料要注意营养均衡、不能霉变,猪舍的饮用水要干净、卫生;公母猪一年应驱虫三次,肉猪至少要二次,每次驱虫为7天;夏季时灭蝇灭蚊工作要做好,鼠害也是猪疫病的传染源,要注意对猪只的健康筛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对僵、弱、无治疗价值的猪应尽早淘汰,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1.3 适时保健.防止继发感染

保健计划仔猪要及时打预防针,做好各时期猪的药物保健计划,保育猪和生长肥育猪转群后在饲料或水中,添加电解多维+抗菌药物,持续用7天。母猪每月在饲料中加入适量的抗菌药物来预防疫病,持续用7天。

2.疫病防治

2.1 猪流感病

症状:猪只染病后有发烧现象,体温在40~41.5℃,高时能达42℃,会出现没有食欲、没精神,全身疼痛,趴在地上不动,呼吸快,咳嗽,粪便干硬,眼鼻会有黏液性分泌物流出。

病变:主要侵害呼吸器官,鼻、喉、气管和支气管黏膜充血,大量泡沫状黏液附在表面,有时杂有血液。肺病变部会慢慢呈紫红色。

防治:目前此病没有特效药可以治愈。治疗:①百尔定注射液4~6ml肌肉注射;或安乃近注射液4~10ml肌肉注射每天一次。②酵母片20~60片,人工盐10~30g。共研成末混入饲料喂饲,每天一次,连用3天。

2.2 猪弓形虫病

症状:表面症状与猪流感相似,体温会升高至40~42℃,发病后猪只没有精神,食欲减退,病情严重基本不进食,头、耳和四肢下部有瘀血斑,浑身无力,走路不稳,基本上趴卧时间长,呼吸不顺畅伴有咳嗽,病情严重口吐白沫,怀孕母猪如发病可发生流产。

病变:肝肿大,出现坏死点和出血点,肾皮质出现小点而且伴有出血,膀胱会出现少量出血点。肠回盲部有淋巴滤泡肿胀。肺水肿,淋巴结肿胀,胸、腹腔会出现积液。

防治:用血弓针灵每50公斤肌注5ml,连用4-5天。同时在饲料中按10%比重添加10%的磺胺六甲氧嘧啶和1%小苏打,连用6天。全场彻底清洗消毒,每天一次,持续半个月。以后连续6个月每月按上述方法用药4天。基本会杜绝弓形虫病的继发。

2.3 猪瘟

症状:发病猪表现精神抑郁、持续高热,怕冷打堆,食废绝、病初粪干如球,后期拉黑色稀粪,眼结膜发炎,有眼屎,病猪皮肤有大量针尖状的出血斑点,多呈现混合感染,妊娠母猪发病导致胚胎死亡、吸收、木乃伊胎、畸形,死产率升高,新生仔猪虚弱。

防控防疫措施范文第2篇

一是加强宣传。

通过在办公楼前悬挂宣传条幅、LED电子屏宣传标语以及利用音箱播放《温馨提示》《XX返长公告》《XX广播宣传稿》等进行广泛宣传,提醒广大人民群众要提高防范意识,不串门、不集聚、不扎堆,要对本辖区人员进行全面排查,严查XX、XX、XX等中、高风险区以及XX、XX等重点地区到XX人员,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二是严格落实扫码、测温措施。

凡进入人社局办公大楼人员必须佩戴口罩、注册XX,扫码测温,值班人员要切实做好外来人员扫码登记测温工作,如发现异常,立即进行上报和隔离。同时,提醒广大市民疫情并未消失,时刻提高警惕,保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防控防疫措施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生猪养殖 生猪疫病 传播 预防

1、生猪疫病防控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1病原体变异导致新病毒的增多。近些年新式病毒频繁出现,这些新疫病的出现不仅仅是出现了新的病原体,有些常发的疫病病原体发生了变异,进而产生了新的病毒,常见的流感病毒等病毒就容易发生变异。因此,养殖户不能及时分辨病毒,再使用原来的疫苗进行治疗可能就变得效果不明显甚至是没有效果,最终造成了损失。

1.2病原体耐药性增加使得治疗增加。病原体耐药性的增强在近些年来存在现象较为严重,可以说已经普遍存在。这个问题主要有这几个原因:1)一些养殖户对病猪治疗时滥用大量的抗菌药物;2)生猪喂养的饲料中有抗菌药物类的添加剂,长时间的使用就会产生细菌的抗药性,而且都有可能给人畜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是有一定的毒害风险;3)由于养殖户长期的使用抗菌药物,使得生猪本身的免疫力降低,而且动物体内的环境已经成为了一个高浓度的药物成分的环境,病原体受这些药物的影响并且变异繁殖,滋生成为新的病原体。

1.3防疫意识薄弱,并且缺乏治疗的手段。很大一部分的养殖户存在这样一种心态:及时的为生猪接种疫苗就能防疫疾病。虽然疫苗在一定程度上对疫病能够预防,但是疫苗不是万能的,在饲养的过程中,生猪的喂养、生存环境以及进出栏的管理如果控制得不到位,都有可能感染疫病。在饲养过程中进行防控其实与疫苗接种一样重要,生猪的养殖环境的清洁就非常重要,在生猪的生存环境中本来就容易滋生一些微生物,污染一般较为严重。如果饲养员管理得差,养殖的环境又不好,就比较容易使得生猪感染病毒。同时,在生猪感染疫病时,由于大多数的养殖户都是凭养殖经验进行治疗,没有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可能使得感染的范围扩大,疫情的传播变快,没有从一开始就解决,治疗的措施不及时、到位。

1.4外地病毒的传播。现在交通的便利,及人们生活水平的需要,生猪贸易变得更加频繁,养殖户之间的相互引种,从外地引进新品种猪苗或者是把生猪销售到外地,这样,不断的进行交流。生猪疫病也有这些途径传播的案例,交流的范围扩大就把疫病传播的风险也相应的增加了。一些当地的养猪场就不能对外地的一些疫病免疫,造成疫病的流通传播。

2、对生猪疫病的预防措施

2.1科学的免疫手段。治疗疫病是要有针对性的,预防疫病范围就比较大,比较综合,要科学的进行免疫工作,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猪瘟、猪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疫病的疫苗注射工作。如果,在养殖户的附近地区有发生牲畜疫情时,一定要按照科学的处理方式及时采取措施紧急免疫,尽量避免损失。

2.2药物预防。对于生猪疫病的预防不能单单依靠疫苗注射来预防,在饲养生猪的过程中,我们在猪的食物中也能适量的添加一些较为便宜的药物,在饲养过程中进行预防,尤其是在疫病比较多发的季节选择针对性的药物进行喂养,对那些多发的疫病会有不错的效果。一般市面上比较常见的药物有:抗生素(土霉素及四环素等),免疫增强类的药剂(酵母多糖、电解多维等),还有中药药剂,中药药剂比较常见并且拌料辅食效果也不错,常见的有大青叶、车前子、鱼腥草等,既可以煎水拌和又能切碎搅拌。

2.3饲养环境的清洁及消毒工作。养猪场必须要保持清洁的环境,养殖户同时要做好消毒的工作,消毒其实非常重要,养殖环境的干净消毒工作比疫苗效果要更加好一些。养殖户必须有消毒的观念,在进出猪舍之前,对自身做好消毒的工作,对于猪舍也要定期进行消毒工作,如果发生疫情,消毒的间隔时间就要适当的增加,有时要一天一次到一天两次的频率,同时,猪舍的周边区域也要进行消毒工作。我们比较通用的消毒药品有:生石灰及一些含碘、氯的化学药剂,使用这些药剂进行猪舍消毒工作。

3、对于生猪疫病的治疗措施

3.1饲养管理方面。发生疫情时,首先要对患病的生猪隔离开,分别喂养治疗,同时对于猪舍的环境要保持控制在最佳(通风良好且温度适宜);饲养食物要精细且营养充足,适量加餐,并且要保持猪舍干燥;针对疫病情况给生猪调配营养液。其次要对症下药,发生疫情时,要找专业的兽医确定疫病,再根据病情配药,可以采用西药及中药配合治疗,一般情况,生猪在感染疫病后,进食量会下降,也可以在饮水中添加药剂治疗。

3.2采取抗菌、抗病毒治疗措施。常见的药剂都有头孢噻呋钠、多西环素、双黄连、维生素B族、维生素C等抗菌素、抗病毒药物及维生素等种类。在选择药物治疗时,一定要注意药物之间的反应,搭配合适并且遵循疗程治疗,不要随意增加剂量,遵循兽医师的要求进行治疗。

3.3合理补栏。在选购仔猪时,一定要从没有疫情的地方选购进栏,在购买回来以后必须要单独饲养一段时间(至少一周),正常后在进行混合饲养;如果有生猪发病,养猪户不要急于购买仔猪,必须等疫情控制后,并且猪舍完全消毒并且检查后再进行补栏。

3.4病死猪的处理。对于病死猪一定要注意,不能流通、宰杀,更不得食用,而且不得转运及抛甩。对病死猪必须做无害化处理,一般采取深埋及焚烧措施。

结语

在农村的生猪疫病的防控过程,要遵循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并且一旦发生疫情不得病急乱投医,要采用科学的方式进行治疗,并且采取合适的手段控制疫情的扩散,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参考文献:

[1]祝宝军,王海林,段金钟.生猪疫病防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畜禽业,2011,(1):21-22.

[2]何慧聪,曾春琳,洪和平.生猪屠宰检疫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30(9):191-192.

防控防疫措施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猪;易发病;防控;秋季

中图分类号 S858.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4-0273-01

秋季气候多变,昼夜温差大,圈内易滋生细菌,从而诱导猪群发病且造成大规模传染,如果不及时预防,会给养猪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为此,对秋季多发的8种疾病的病发症状、防控措施进行介绍,以提高养殖者在秋季的饲养管理水平,为做好疾病的预防、治理、控制工作提供参考。

1 蓝耳病

蓝耳病主要表现是病猪持续高烧、呼吸困难、繁殖能力减弱、缺乏、运动量明显减少、饮食量下降、部分地方出现红肿,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死亡等。该病传染性较高,难以控制,危害严重。在防控措施中应注意引种前要进行隔离饲养,定期更换母猪群体。在使用疫苗时结合病症特征选择合适的疫苗种类[1-2]。在病发高峰期可在饲料中添加广谱性抗菌药物,如谱乐欣、天得、泰康速等,在水中添加诺威素等提高抵抗能力。在蓝耳病发生的同时,长期潜伏猪场的病毒猪圆环病毒(PCV)会引起猪群的圆环病。此病虽然死亡率较低,但是对幼仔危害较大。该病使用圆环病毒病疫苗预防较为有效,可控制圆环病毒2型的感染,降低猪群PMWS的发生率。结合疫苗还要做好圆环病毒净化工作,可选择消毒剂如安洁、安康进行有效预防。

2 附红细胞体病

附红细胞体病又称红皮病,主要表现为病猪精神萎靡,无力站立、长卧、贫血、便秘或拉稀、体温升高、身上出现大片皮肤红紫现象,从而导致母猪繁殖能力下降,仔猪体质差,育肥猪日增重降低。可使用血虫净(贝尼尔)、阿散酸配合长效土霉素治疗,注意补充生血的药物,同时合理调整饲料。

3 风湿病

该病主要由于秋季风凉、猪舍潮湿、阴冷所致。主要表现是腰板硬,运动不灵活,行走缓慢,严重的四肢无力、经常卧地、出现肌肉震颤、时常阵痛等。该病应及时进行治疗,可减缓病情。要保持舍内通风干燥、常见阳光、适当提高温度、加厚垫草、防寒保暖、防止褥疮生长。

4 猪链球菌病

该病发病比较迅速,主要的病症是病猪体温升高、精神沉郁、不食或少食、眼结膜潮红,流涕流泪、转圈、空嚼磨牙、关节肿胀、身体内部充血,死亡率比较高、周期短。此病传染比较快,病猪发病后应立即进行隔离治疗,加强舍内通风换气,并用苛性钠溶液、过氧乙酸、菌毒灭交替喷洒猪圈进行消毒,对粪便污物等进行处理,保持空气清新。对病猪出现脓肿性伤口的地方挤脓后擦碘酊处理,并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也可用链球菌多价苗接种防疫,加强生猪收购检疫等。由于此病已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因此要根据病情程度使用强效阿莫西林、氧氟沙星、恩诺沙星等进行控制[3]。

5 猪伪狂犬病

该病属急性传染病,主要症状是呕吐、腹泻、发热、奇痒,会导致脑脊髓炎、震颤、生长发育缓慢等。公猪表现为肿胀、萎缩,丧失种用能力,母猪出现繁殖障碍、流产、木乃伊胎,幼猪危害尤为严重,死亡率较高。防控措施为消灭鼠类,严禁犬、猫、鸟等动物进入猪圈。在日常饲料中适时添加黄芪多糖、电解质、葡萄糖等增强免疫力。在母猪产仔后应及时进行隔离饲养,并在饲料中添加氟苯尼考、阿莫西林、金霉素等抗生素,减少幼猪死亡率,定期做好种猪淘汰工作。对病猪可使用安乃近和抗菌药物治疗,结合使用广谱菌剂,强制进行免疫接种。

6 猪弓形体病

猪弓形体病又称弓浆虫病或弓形虫病,是人畜共患的原虫病。主要症状表现为体温升高、呼吸困难,咳嗽、全身肌肉疼痛,僵直,四肢内侧、腹部皮下大面积呈红紫色,耳部有瘀血斑、体表淋巴结肿大。育肥猪会出现煤焦油状血痢或无血腹泻,怀孕母猪会出现流产、死胎、畸形胎等现象,幼仔易死亡。此病在发病期可注射复方磺胺嘧啶钠,按0.3 mL/kg·体重(10 mL内含磺胺嘧啶钠1 g、甲氧苄啶0.2 g)肌肉注射,剂量要足,首次剂量要加倍,每日3次,5~7 d即可治愈,病愈后一般不留后遗症,但易反复。可在平时使用消毒水添加1%来苏水、3%烧碱、5%草木灰对猪圈消毒,定期驱赶蚊虫,避免猫类动物接近猪圈,此病防控以磺胺类药能见效,抗生素类药无效。

7 猪瘟

猪瘟又称烂肠瘟,属于急性传染病,有较高的发病率、传染率和致死率。主要表现为高热、食欲减退或消失、败血性变化、器官出血、肠炎、耳鼻眼分泌脓性物、后期导致伤寒及巴氏杆菌病继发,发病时间较短,7~14 d即可死亡。防控措施主要是通过免疫接种、以大于平时预防量10倍以上的猪瘟疫苗注射,刺激机体产生干扰素,干扰猪瘟病毒复制,增强免疫力,加强免疫监测、淘汰隐性感染带毒种猪,做好猪舍卫生、消毒和杀虫工作,减少病菌存留[4-6]。

8 猪流感

该病由气温骤变、天气干燥导致,一般多发于晚秋时期,传染速度较快。主要症状是体温升高、结膜潮红、食欲减退,生长速度减弱、咳嗽流涕等。此病易反复,应保持圈舍清洁干燥,可定期用20%烧碱水消毒。对病猪肌肉注射庆大霉素每天2次;也可注射青霉素2~3万IU/kg·体重,或用普鱼卡因液10 mL溶解后肌注,每天1次。

9 参考文献

[1] 张瑞杰.秋季猪场谨防腹泻疾病[J].中国动物保健,2011(11):60-61.

[2] 李泉.秋季猪场管理要点[J].农村养殖技术,2010(18):10.

[3] 罗银昌.秋冬季节猪场呼吸道和腹泻疾病的防控[J].今日畜牧兽医,2012(11):17.

[4] 邢兰君.夏秋季猪易发病诊治措施[J].农村养殖技术,2012(14):23-25.

防控防疫措施范文第5篇

关键词:现代养殖业;免疫;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8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6)02-0047-02

随着现代工农业的迅速发展,畜牧业的发展规模也越来越大。猪肉作为我国主要的肉类需求种类,在市场中占着重要地位,因此,做好免疫工作对我国肉类市场的稳定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众所周知,发达国家先于中国完成了农业与畜牧业的现代化。我国在近几年来已经迈出了畜牧业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养猪业也不例外。虽然我国畜牧业的现代化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现代养猪业免疫失败的情况不容乐观。基于此,对现代养猪业免疫失败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供广大从业者参考。

1 免疫失败原因分析

1.1 管理不科学

猪舍是猪生活的主要场所,猪场卫生和环境的管理以及对猪的日常管理直接影响着猪群的健康状况。养猪户的猪群的管理首先体现在猪舍的管理上,猪场的温度控制及卫生状况直接影响着猪的健康水平。其次,现代化养殖业在管理制度上已经较以前有了很大进步,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1.2 猪群机体差异

猪群的免疫功能与猪自身的条件有着必然的联系,即猪群的机体差异。影响猪机体差异的原因可以归为两点:一是遗传因素,二是应激反应。其中遗传因素直接影响着机体各器官的与发展情况,有遗传缺陷的猪可能脾脏发展不健全或体内生成的免疫细胞不健康使得免疫失败,这种情况下,即便接种优质疫苗也可能失去效用,造成猪的死亡。而应激反应则是由外界条件影响间接影响猪群健康的。在受到高温或缺氧等刺激后,猪群机体会作出相应的反应,如增加酶类分泌或者调解神经状态来抵抗这种刺激,长此以往,猪群的身体可能处于超负荷状态,而导致免疫能力下降。

1.3 疫苗管理不严

疫苗管理是免疫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顺利完成免疫工作的重要保证。对疫苗的管理既表现在疫苗试剂的存储方式上,也表现在免疫程序的安排上。首先疫苗作为一种医药试剂应妥善保管,在生产、存储和运输过程中应该注意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严格按照运输条件进行,保存不当或温度过高都可能是疫苗效力下降甚至失效。此外,在疫苗的使用过程时也要结合猪群的健康状况合理安排注射时间,有些养殖场在实际免疫工作中可能会出现为了避免疫苗过期而密集使用,或者使用过期疫苗的情况,这种免疫工作非但不能实现猪的正常免疫,还可能威胁其健康。

1.4 疫苗使用方法不对

免疫工作进行过程中,疫苗的调配也至关重要。采用自来水稀释较稀释液和生理盐水稀释的疫苗在免疫效果上会大打折扣。调配的比例及注入方式,疫苗调配处理时间过长而使疫苗长期与外界接触也直接影响着免疫效果。

1.5 未按免疫程序免疫

免疫程序一方面与免疫程序安排相关,另一方面与畜禽自身健康成长条件相关。对于不同健康水平的猪群,养殖户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疫苗注射的方法及注射时间来保证免疫效果,而现实中养殖户通常机械服从于理论实践缺乏与猪群实际情况的联系使免疫效果减弱。

1.6 免疫意识薄弱

有些养殖户疫苗意识淡薄,未认识到免疫的重要性,没有采取必要的防疫、免疫措施。对传播较广的病毒病不能做到提前预防;对患病死亡的家畜不能及时上报,导致疫情延续;缺少与相关部门的及时沟通和协调等。

2 免疫失败的防控措施

(1)科学选择,规范使用。根据猪群生长情况科学的选择疫苗,规范使用疫苗是保证免疫工作顺利完成的前提条件。首先,做好疫苗购置和储存工作。根据疫苗的属性进行低温储存,避免阳光直射并尽可能短时间内完成搬运工作。其次,选择疫苗要注意逐支选择,并建立疫苗档案,防止个别损坏变质疫苗伤害猪群健康。最后,在接种过程中要注意不同种类疫苗分开注射,疫苗调配和用量要科学合理。

(2)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根据本地区或本场疫病流行情况和规律、 猪场的病史、 品种、 日龄、 母源抗体水平和饲养管理水平来确定疫苗注射的种类和剂量

(3)提高猪场抗体监测水平。提高猪场抗体检测水平是免疫工作的重点所在。对抗体的检测能够帮助养殖户综合观察猪群的健康状态,并预测可能出现的健康问题,从而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避免疫情迅速发展造成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