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继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文脉继承 区域符号审美 构建方式
国际著名现代建筑大师赖特说:“土生土长的文化是最具生命力的文化”,中国自然环境的多样性及各地区民众对自然环境认识的差异和其方法的选择,形成了适应各种自然环境的建筑文化模式,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是根植于本土地域的独特文化资源。农村建筑不仅仅是经济现代化的地域体现,也是生活方式现代化的载体,对于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和农民素质的普遍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当今中国受外来文化冲击的社会文化状态下,如何让中国传统文化在农村建筑中继续发芽,不埋没于世界文化大潮中。寻找适合中国有地域特点、民族特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道路和探索应遵循的理念变得尤为重要。
1目前新农村建设中区域性符号审美存在的问题
1.1中国区域性符号审美存在的问题
1)千村一律。中国农村各地一个样,无地方特色。2)一些地方在政府的支持下进行了所谓的新农村建设,也意识到了继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3)地方政府村与村之间盲目攀比,搞形象工程,甚至“废旧立新”,把原有的旧村庄全部拆掉,重新建立“新”的村庄,不理解“新农村”的真正内涵是什么,造成了传统文化丢失,自然环境和历史建筑严重遭到破坏。4)农民之间盲目攀比,在民间,特别是北方农村,存在比“层高、地基高”“房宽”的建房习俗,造成了空间和材料的浪费。
1.2国外可以借鉴的方式
韩国新村运动取得了巨大成就。韩国农村从注重家教、构建和谐农村;公司帮扶农村共同致富等方面努力,新村运动后农村生活环境胜似城市。日本农村中,坚持保留原有的自然环境,将农村特有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着力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突出区域特色和乡村特点的原则,在农村地区,既不会出现成排成行的“别墅”建筑,也没有宽广的马路,居民分散居住,功能划分明确,村落环境非常的优美,人们生活闲适、富裕,处处呈现出一幅美好的田园景色。德国经历了从传统农村到现代化农村,再到生态农村的转型。德国农村建设中,优先考虑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的建设,注重环境建设和保护古建筑,特殊地景得到了很好的保存。传统文化的保存与应用,都巧妙地与现代旅游相结合。
构建有区域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应该从以下几点人手:1)合理继承传统文脉,与现代生活相结合;2)注重环境建设和保护古建筑;3)因地制宜,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道路;4)加强农民文化素养教育,提高农民审美水平;5)加强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作用。其中,运用符号性审美,合理继承传统文脉,使之与现代生活相结合,是构建新农村区域性符号审美的主要方式。
2新农村建设中区域性符号审美构建方式
2.1文脉性继承
如何提炼传统建筑文化中具有现代价值的传统建筑的灵魂,把握好中国传统文脉。冯友兰先生提出了对中国传统文化“抽象继承”的基本思想,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这种‘抽象’并不是不可捉摸的,而是传统文化和思想经过时间的过滤,保持下来的精神价值,是抽去了具体的特殊的历史内容与形式之后保持下来的某种精神特质;不是对传统建筑形式、风格、式样的简单模仿、照搬和剪贴,而应认知与体悟其内在的精神信仰、审美意境和对空间的特殊认知,上升到哲学的高度,深刻把握传统建筑文化超越性的内涵”。吴良镛先生也曾在《广义建筑学》一书中做过深刻阐述,他说:“所谓‘抽象继承’是指从建筑传统中将传统建筑的设计原则和基本理论的精华部分(设计哲学、原理等)加以发展,运用到现实创作中来。”
2.2与现代生活相结合
“文脉的精髓在于变,不变则废,变则通”,传统文化“抽象继承”,并非形式的抄袭或旧零件的排列组合,要用抽象的方法加以表现,要将传统文化的精华转化为足以支持与指导中国新农村建设的文化资源,这其中既有创作原理的继承与发展,又有形象的借鉴与创造。我们应该从社会伦理、社会文化、观念形态以及民风民俗上去把握传统民居的特征,去审视其内在气韵和空间意境,深入到文化,避免局限于其功能和技术层面。当代很多著名的建筑大师对于传统建筑文脉的现代应用都进行了努力的探索和实践,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就。
崔恺先生在北京丰泽园饭店设计中再一次延续了中国建筑传统,并赋予其新的生命力,在传统建筑语汇的运用上失传统之形而不失传统之神。日本建筑师矶崎新设计的筑波中心,包括西方从古典时代到米开朗基罗、列度等西方传统建筑师的很多建筑符号甚至现代建筑常用的各种符号,却唯独没有日本传统的建筑符号。但整个建筑的空间和形象却让我们感到浓厚的日本民族气息。其实,筑波中心建筑虽然词汇几乎完全来自西方,但是运用的是日本民族的语言组织方法,这也恰恰说明了唯一产生强烈民族特点的是组织词汇的语法。这种建筑的语法根源于历史特点却永远随时代更新并期待着被重新定义。矶崎新的设计手法告诉我们,传统文脉不仅仅与现代建筑材料和技术相结合,也应将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把国外好的建筑词汇运用民族的精神,即传统文脉加以组合的重要性。
2.3符号性审美
传统建筑文化中我们抽象出的无形的东西,也就是传统文脉始终是不断变化和更新的,我们运用符号学的观点,重新审视和强调符号审美在传统文脉继承上的重要性,以期达到有中国特色和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符号的现代应用。符号论美学盛行于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的西方美学界,它的奠基人是德国哲学家卡西尔。卡西尔指出,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符号语言,艺术作为人所创造出来的可以直观的符号形式,不是对现实的摹仿,而是对现实的发现和创造,是一种特殊的符号语言。
关键词:文化;教学;传承
一 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马克思、恩格思在所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语言不仅有自然代码的性质,而且有文化代码的性质,不但有鲜活的工具性,而且有鲜明的人文性。”即它在交流运用的作用之外还在传承着一种文化。但“文化”的整体概念因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别,其内涵不尽相同,而作为我们“国学”的汉文化则更加灿烂辉煌。
“中国古代文化是整个中国文化的根基,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其精髓就在于培养我们学生高尚的情操、塑造我们高尚的灵魂。”因而以古代文化根深,我们的文化底蕴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那么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的责任无疑由语文教育所承担,它旨在为学生建设良好的精神家园,培养一代合格的接班人、培养具有浑厚文化底蕴及创新精神的有用人才。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学语文就是学做人,伴随语文文字读、写、听、说训练,渗透着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语文文字不是单纯的符号体系,而是一个民族的认知世界,阐释世界的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它与深厚的民族文化联系在一起!”然而当前的流行文化、快餐文化和泡沫文化,充斥着学生的思维兴趣,成为他们主要的阅读对象。这些“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这对理性思维尚不发达的中学生不论是学习还是成长无疑都是有害的。“一些“追星族”、“洋务派”,在渐渐地消解着传统文化的魅力,这无疑是一种教育的悲哀,文化的悲哀”。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需要“抗衡”――向排斥我们传统文化的现代潮流抗衡、向充斥我们头脑中的“超前”浮意识抗衡,这需要我们全社会共同的关注和努力,为共同寻找中国传统文化的根而努力。
二 传承传统文化的几项措施
首先,语文教学作为传统文化传播的主力军,需要更有效地为这一责任服务,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渲染和渗入,注意在上课的各个环节中自然地引进传统文化知识,以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让他们不再认为古文学习是枯燥的、难懂得。比如老师在开课导语中,可以有意识的尽量用古诗词导入,这对于学生而言不仅积累了古文化知识,同时也展现了古文化的魅力,从而培养了学生对古文化的学习兴趣。再比如还可以就汉字讲汉字,以汉字本身的魅力来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我国的汉字是典型的表意文字,每个字都在记录着中国文化的变迁史,从象形文字开始经篆、隶、楷、行等多种文字形式的发展,其背后所蕴涵的社会、历史、文化含义却不尽相同。我们知道中国古代历来文、史、哲不分,也就是说在小小的汉字背后却隐藏着中国文化的背景。因而我们可以从小处着手,以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为首要目的,逐渐将他们引进传统文化的知识殿堂。
其次,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中应主动加大传统文化知识的比重,扩展各领域、各形式的传统文化。从字到词再到篇章(尤其应加大对文言文与古诗词的学习与积累)的意趣,无不渗透着传统文化的魅力。风俗礼仪、丧葬文化、地域风情、民歌、谚语等多种传统文化形式都应涉入我们的教学范围之内,比如,我在教《氓》时,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兴”这一表现手法,就引入了陕北民歌,让学生斟酌其中的歌词,他们对此非常感兴趣,也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即使教育的现代性再强,也不能背离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
古语云:“半部《论语》治天下”。虽然《论语》不是兵书,亦不是法典,那它又有何魅力让朱熹列入“经”的范畴呢?又有何魅力成为官方取材用人的必读书目,它的可读性就在于提倡文人作文之前应先做人,因为“做人是‘安身立命’之本,支持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根基‘佛’、‘儒’、‘道’中,无论是‘达则接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重人道,轻天道’的儒家,还是‘道可道非常道,明可明非常明’ ,‘绝圣弃智’ 的道家,亦或是‘万物皆空,一切随缘’的佛家,无一例外都在给我们教‘做人’的道理”。那么在宣扬个性的当下,“做人”这个命题是否过时呢?与古代相比也许对于个体生命的重视,及个体生命意识的强化当属现代。那么关于做人既然是个亘古不变的命题,那我们目前要在哪里去寻找答案呢?很简单就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让我们重读经典。如“四书”、“五经”、“二十四史”、《四库全书》等经典应该成为我们大力阅读和研究的对象。这一点我们教育部做的很好,从小学一年级就增设了《中华诵―经典诵读活动读本》,一直到初中,到高中,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更应该主动积极地渗入经典,应让他们既成为中学生的启蒙教科书又成为做人的基石。
关键词:师范院校 传统文化教育 改革 探索
师范院校作为我国高等院校中重要的一部分,是我国培养未来教师的重要基地。而中华传统文化在遭遇了时代的变迁和西方思想冲击的情况下已经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中华民族经历了五千年悠久的历史,继承了祖先们传承下来的五千年文化,这是其他任何一个民族都无法比拟的。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发展必需与社会经济发展一体化,面对中国已逐渐成为世界大国的一员,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举足轻重。此时,传承并弘扬中国文化是我们这一代必需肩负起来的责任与使命。但是,由于我国师范院校大部分由上世纪末期兴起,我国经济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也导致师范院校存在诸多问题,其在体制上的单设性和课程设置的单一性等使其自身局限化,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越来越薄弱。如何改革师范院校并更好的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发挥作用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师范院校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重要性
1.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又称华夏文明,即中国人民几千年的历史积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也是中国人民世代相传保存下来的宝贵精华。传统文化包括天文地理、人文情怀,又有历史政治,还有医药、武术等等包罗万象,既是宇宙自然规律的总结,又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习俗继承。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在本国对人民的进步发展有重要意义,由于中国和外邦的交流,也使得中国文化得以流传到世界,对世界文化也有一定的影响。然而,由于中国近代史上出现约百年的外侵史和内乱史,中国人民一度在饥饿与生命存亡上苦苦挣扎,多数文化继承人被淹没在历史洪流中,导致中国传统文化出现断层。中国改革开放后,西方文化带来的工业革命与信息革命,与其随之而来的意识文化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中国传统文化受到西方思想冲击而渐渐淡化。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恢复,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更是中国渐渐崛起时送给世界人民的一份宝贵礼物,比如,中医带给人们惊叹,尤其现在许多国家都开设孔子学院更是对传统文化的认可。所以,传统文化不论是为了在国内的自我发展还是在全世界的弘扬,中国都应大力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教育,以此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精神。
2.师范院校中的传统文化教育
中国优秀灿烂的传统文化需要传承,而师范院校作为培养教师的基地无疑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弘扬传统文化最好的场所。师范院校应该肩负起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并努力培养能够适应传统文化教育的合格的人民教师。再者,传统文化包括我国优秀的思想和灵魂,师范教育也应以传统文化为根本进行基本教育,不论何种学科教育都应以传统文化教育为基础,使祖国的下一代从小就沉浸在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才能使传统文化根深蒂固在莘莘学子的灵魂之中,才能为培养祖国建设性的人才打好基础。师范院校中培养的人才作为未来教育中主体力量,对我国的教育产生着直接的影响,决定祖国未来的发展情况。所以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培养有素质有能力的教师,是我国师范院校的传统文化教育中必须实现的目标。
二、师范院校现有的一些弊病
1.师范院校体制问题
我国的师范院校沿用的仍是上世纪末期封闭式的培养模式,最初师范院校的学生毕业后由国家分配到各地出任教师,因为有国家分配的名额,教师行业作为一个热门行业,不管喜不喜欢当教师,很多家长都会选择让孩子去师范院校学习,直到现在,教师的终身制优势仍然被很多学子选择。然而由于封闭式的培养体制,进入师范院校学习的学生毕业后只能做教师,而且教师行业大多数也只从师范院校招收职工。这种体制的后果是整个师范学习环境缺乏活力,不喜欢当教师的学生被迫无奈在师范院校学习,没有学习动力,喜欢当教师的学生由于高考时的各种问题没有进入师范院校而被排斥在外。这样封闭式的体制最终使未来教师的资质和地位降低。
2.师范院校普遍课程设置僵化
师范院校由于其培养学生的预定性,即学生学习其相关的专业方面的知识,只面对未来的教育人群而学习,对所学专业知识没有一定的探索性,其专业水平较其他高校中同专业学生专业水平有一定的差异。我国提倡全面发展,随着国家的日益强盛及科技快速发展,未来学生需要的知识也必定更具有前沿性和探索性。现有的课程体系培养出来的教师很难满足未来学生的需要,也会给师范院校带来更多的困境。
3.师范院校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困境
传统文化本身涉及极广、丰富多样,仅师范院校培养教师这样一个机构很难使传统文化被全面继承,师范院校仅能将传统文化的表层传授,比如甲骨文字形的认识及含义学习、剪纸的纹样及技巧学习、戏曲的唱法学习、舞蹈的动作学习等,但是这些文化出现及存在的意义很难教授,最终学生们学习到的也仅仅是传统文化的表层而非其精神。每种文化的出现都有其复杂的历史意义,学生在短短的几年学习期间不可能将其认识并领会。尤其中国古代人民生活在极深的封建迷信思想中,并且这些迷信思想都是他们能够活下去的精神支撑,其文化也不可避免的带有迷信的含义。单独教授传统文化形式而去除这些精神层次,传统文化本身就已失去其本来含义。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兴科技事物正成为时代的宠儿,它们可以为社会带来极大地财富,可以为使用者拥有者带来荣耀,而研究探索传统文化却是必须忍受枯燥与各种压力。学生时代的年轻人正是血气方刚想有所作为的时候,很难静下心来潜心学习传统文化。
1.师范院校体制与课程改革
想要传承传统文化的人必须首先是喜欢传统文化、愿意为之奉献的人。所以师范院校在招收传统文化专业的学生时必须考察其对教育及传统文化的态度,通过对学业及爱好等方面的谨慎探查才可能使传统文化被有效的学习及传授。在课程改革方面,师范院校开设的一些公共基础课程中,可以有选择地增加有价值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为师范生较系统地开展传统文化学习提供平台。另外,学校应开设传统文化教育通识课程,根据地方和学校的具体情况,把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师范生的必修或者选修课程,列入课程方案,供学生选择。学习通识课程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开拓学生的思维,为学生更好的理解与传承传统文化打好基础。再者,师范院校还应该通过讲座、交流、演出等方式增强传统文化课程的学术水平,把传统文化教育专家“请进来”,进一步构建良好的传统文化宣传与学习环境。
2.结合现代合理选择传统文化
一个完整的文化不仅包括表现形式,更重要的是其背后的意义与精神。为了与现代社会相适应,师范生在学习传统文化时应被鼓励多思考与现实的结合点,探索其传统意义的时候更应寻找其在现实中的意义,这样,传统文化的真、善、美才能在现实中展现出来,才能传承更久远。例如,今天,我们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继承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除了要让学生了解“二十四字”的传统意义,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去践行。
四、结语
师范院校中培养的学生是未来教师行业的中坚力量,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程度。近些年我国加大力度弘扬传统文化,也就是间接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作为国家的精神核心,所以师范院校中传统文化的教育也应同时被关注。为了更好地弘扬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学习很重要,更要学会与现代社会结合在一起传承,师范院校应对现有的一些弊端进行改革,为发展传统文化、培养合格的教育师资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仝国斌.师范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与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25):49-52.
[2]欧阳常青.困境与出路:教师教育改革中的师范院校[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09):55-57.
[3]宋作德.简论初等师范院校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创新途径[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3):13.
一、景观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价值
文化承载了一个国家或是一个民族有史以来发展的一切,能够反映时展的历程与趋势。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的文明里,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思想理论产生,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孔孟之道的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可见一斑。无论是哪一个时期总结传承的思想文化,通过漫漫时间的洗礼,流传下来的都将是我们伟大民族的瑰宝。
(一)社会价值
现代景观为展现传统文化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景观元素是体现传统文化的主要手段。景观是能够展现传统文化、发扬民族特色的重要载体之一,文化的重要性和竞争力在现代社会变得非常重要,使得景观设计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将现代的新思想新理念融合到传统文化观念中,以现在的新手段进行创新设计。一个好的景观设计是该地域对外宣传的名片,在纪念传承传统文化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时代飞速发展,依然存在于历史长河的丰富多彩的文化,是一笔巨大的社会财富,这些文化遗产应该得到传承与发扬。传统文化在景观中渲染的氛围,在一定程度上既能够充分体现出本土的文化品位和文化价值,又可以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回忆,提升来自人们心底的社会归属感和自豪感。这对于深化淡化在人们内心的文化有积极的意义,同时也起到了对外宣传文化精神的作用,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注重文化的打造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内容。
(二)人文价值
由于传统文化元素资源丰富,将其融入到景观设计中,能够展现各民族的独特性和各地不同的文化内涵。人是社会的主体,任何设计都是要“以人为本”的,用现代新思维带来的视觉手段来表达景观所要呈现的寓意,展现出设计的人文意识和景观作品的人文精神。
现代景观设计中如能恰到好处地利用传统文化元素,这样设计出的景观会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与地域特色性,而这种作品体现出来的意蕴是特定的,不同地域或民族的人们对于本土传统文化是最有认同感的,人们能将自身很好地代入当下所看到的景观里,便是很好地体会了该景观所要表达的文化内涵。
二、传统文化与景观的融合
道家的创始人老子认为:“人法天、天法地、地法道、道法自然。”道家主张“天道自然无为”,主张顺应自然,强调一种对自然的敬意,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着“天人合一”的观念,山、水、石、光等是景观环境设计中最基本的元素,这也是自然趟过了历史长河形成的“传统文化”。我们在利用现代设计理念对当地景观设计时候,应当需要对这些自然元素的重新审视和探索,尊重自然而设计。
(一)设计遵从自然
古人云:“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意思很浅显,不同的自然环境自然产生出不同的景观格局。人与自然要和谐共处,这是我们一直以来的愿望,这就要我们做到在做景观设计时充分考虑自然环境,因地制宜。将自然元素的山、石、水、绿地等在被改造的时候不是被消除,而是被保留或者重新加以创新设计,这是我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开始。任何环境都有它自身的特色,我们在设计景观时要立足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不能总是照搬国外景观,在提炼应用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时,要对其加以艺术创新,使其适应时展。
(二)设计尊重传统文化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每个民族都有着不同的传统习俗,风土人情,而不同生活习惯和审美眼光会产生的不同的民族特色文化。中华民族发展到今天,各民族之间越来越融合,说明是各民族间的相互尊重,共同发展的结果。就像今天的周庄(图1),全镇桥街相连,依河筑屋,深宅大院,重脊高檐,小船轻摇,绿影婆娑,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遗留了唐代的风采,又传承了宋朝的风格,经历了千年历史沧桑的洗礼以及丰富的吴文化滋养的周庄,完美地体现了秀美的水乡风貌,独特的人文景观,质朴的民俗风情。就如人们口中吟诵:“吴树依依吴水流,吴中舟辑好夷游”。
在这几千年的文明里, 古来的文人贤者用他们的经验教训以及生活哲理给我们留下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现代景观设计如果不立足于传统文化,就像没有灵魂的生命,缺乏厚重感。现代景观设计必须要做到尊重传统文化,因为没有文化历史积淀的景观设计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现代艺术创新设计, 并不是抛弃传统文化,而是取其精华,对其进行深度了解研究,从而提炼出具有代表性的元素,再将其应用到景观设计中去,赋予景观灵魂。
三、传统文化背景下的景观设计
(一)审时度势,因地制宜
在中国古代没有“景观”这一说法,但是园林的造景之术相当成熟,这是古人利用他们的智慧,借用天地之势造出他们心中的景,这些景经历了数个朝代的改造,变成今天这样的景。对于不同的环境,我们需要因地制宜,将自然环境作为基石,充分研究该场地的地形地貌、气候、植被、水文条件及人文传说等情况,在现有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创新,融入现代的新思维增加艺术效果,丰富景观的层次感,这就是所谓的审时度势,顺应天势。
(二)博观约取,吐故纳新
苏轼言:“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尊重历史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纵观中华上下五千年,传统文化元素种类繁多,形态迥异,形象地展现出人们在各个社会时期所产生的生活形态,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了人们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审美,每个时期产生的文化元素代表了该时期的文化特征。现代景观在设计时利用某一元素,在人们看到这一事物时能够回忆起那个时代,这就是成功的。
然而,时代是不断发展的,我们也不会一成不变,新思想、新思潮都会影响我们,同样也会冲击传统文化。我们必须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接纳来自新时代的艺术思想,将其结合传统文化设计现代景观,因为继承传统并不意味着简单地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堆砌应用,而要有选择地吸收传统文化中的精粹加以设计创作。
四、结语
【关键词】传统文化 小学语文教学 渗透运用
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民族精神的精华,是现代文化的基石。 为什么要学古诗词,为什么要学国学,那些早就过了时的文字,它的价值在哪里? 其中凝练着作者的思想、心境,融合了那个时代的特质,是智慧的结晶。 其中蕴含之丰富,千百年后仍值得细细品味。
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决定了在语文教学中学生须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传统文化智慧。 面对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集体观念淡薄,盲目崇拜洋文化,缺失民族自豪感的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强化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与语文课堂有效高效结合,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现在很多城市孩子学国学,小国学堂正悄然流行,这表明发扬传统文化,要从小抓起。 的确,小学生年龄小,最易在灵魂深处夯筑起民族传统文化殿堂的基础。 语文是民族文化的基石,是中华民族的根,小学语文教师应倡导学生学习、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那么,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才更行之有效呢?
一、在氛围中感受文化
传统文化对于小学生来说, 年代久远, 平时除了古诗词外,其他内容接触较少,理解起来确实存在不小的难度。 而且内容不生动,缺乏趣味性和吸引力。 部分学生单纯为了应对考试而学古诗,一知半解,不置入情感。 如果在实际教学中营造浓浓的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 那么能否使学生从心理和思想上产生学习的愿望和激情呢?
1.教师的潜移默化
我们要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感兴趣, 首先自己必须感兴趣。 教师应该热爱传统文化,并有一定传统文化知识积淀,用自己的知识和自己对传统文化的喜爱, 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传统文化除了是一门知识外, 它能成为中华文化的精髓而响彻中外,更多的是它的文化内涵对人行为的影响。
2.利用班级文化布置
充分利用班级文化布置。 平日,我在班级大力弘扬传统文化,极力将其设定为我班的特色教育。 例如,定期让学生合作制作传统文化知识小报,将自己所学到的、所了解到的传统知识加以整合、内化。可以通过文字,也可以通过图画的形式。然后我将他们的劳动成果张贴上墙,作为班级文化布置。 学生就被班级浓浓的传统文化气息萦绕。
二、在课堂中回归文化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教科书并不回避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知识的“输血”和激发小学生探索古文化的现实。 可能因为传统文化知识和学生的距离感太远,学生缺乏新鲜感,所以不是很感兴趣。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精华, 如何将传统文化知识上得生动有趣,培养学生对我国古文化的好奇和责任感呢?
案例一:以我所教的二年级学生为例,在平日的教学中,我有意引导孩子积累了一定的古诗文和名言警句。 发现这样的问题,孩子记住了,但每天摇头晃脑读的时候,不知所云。 他们只是机械性地了解, 却没有从内心深处产生兴趣。长此以往,学生很快就会没有兴趣。
教学生字,尤其是形声字时,可以渗透传统文化。
例如在教学“孝”字时,可以从分析字形入手:“孝”是一个会意字,是一个“老”字加一个儿子的“子”字,合在一起就成了“孝”字。 老是指上一代,子是指下一代,上一代跟下一代融成一体就叫“孝”。它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就是代代相传。上一代总是想着培养好下一代,而下一应承担奉养父母的责任,孝顺父母,让父母更快乐,生活更幸福。 这样不仅让学生高效地学习了生字,还得到了德的培养。
案例二:在苏教版第四册语文识字一中,涉及中国的传统节日。 学生对传统节日知之甚少,更不要提了解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了。 反观“洋节日”学生说得头头是道,意犹未尽,我在感到悲哀之余更敲响了警钟。中国传统节日众多,许多诗词歌赋中均有反映我国民俗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情景。 适逢民俗节日,可向学生介绍有关诗词,吟咏背诵,借以了解民俗节日的情况,增长知识,开阔视野。 春节前,可向学生介绍春节的由来,抄录王安石的《元日》;清明节可以让学生摘录杜牧的《清明》,感受诗人的情感;五月初五端午节向学生介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九月九日重阳节,向学生介绍重阳节的来历及有关习俗:登高、赏菊、饮酒、插茱萸等,吟诵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
三、在生活中内化文化
有人会质疑, 传统文化中的很多内容在现今社会还有多少可行性,或者还存在多少价值。 的确,在这个充斥强烈的竞争,文化多元的社会中,似乎传统文化已经微不足道了。 但如果我们放弃自己的传统文化,而一味让“洋文化”恣意横行,就辱没了自己的民族精神。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在生活中内化其中涵盖的仁义道德,处世之法。 因它是民族文化的基石。
结语:我们要充分利用语文课堂,竭力引导学生在感受、感悟传统文化底蕴的过程中,受到心灵的感动、人格的感化,使学生在与传统文化文本对话的过程中,通过静心阅读,与作者相逢于案前灯下。 帮助学生真正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全面提升人文素养。小学是传承传统文化的第一站, 小学教师肩负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 我们应努力将传统文化植根学生的心中,开在学生的心间,滋润学生的心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