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旅游概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8-0264-02
引言
20世纪中后期,旅游产业和其他相关产业或行业的依存关系发生了明显变化。旅游产业已经成为世界经济体系中起重要作用的龙头产业和核心产业,并且在它的周围也集聚了一大批相关产业或行业。
一、相关概念及理论概述
1.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是指相互关联的企业、专业供应商、服务机构、与产业相关的公司及社会团体(大学、贸易机构等)在特定区域内,既竞争又合作所形成的地理集中。产业集群并非全新的学说,新古典经济学家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曾对这种现象做出过许多精辟的论述,如阿尔弗雷德·马歇尔、阿尔弗雷德·韦伯等。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关于产业集群的研究论文数量逐渐增多,甚至在美国出现了研究产业集群的热潮,一些负有盛名的经济学家对产业集群的理论产生浓厚的兴趣,大量研究成果由此产生,如波特等。
2.旅游产业集群。旅游产业集群是指由旅游要素企业、关联企业以及辅助企业和相关机构,围绕优势旅游资源或区位条件优越的旅游目的地而形成的空间地域集聚体,它是旅游产业适应经济全球化和集群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旅游产业集群是一种现象,是旅游产业集聚到一定程度的结果,是大量与旅游者的旅游行为联系密切的行业或企业以及相关的支撑机构在空间上的集聚,并由此形成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和持续优势的一种现象。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旅游产业集群是一种区域旅游发展战略,能够促进区域旅游内聚力的提升和区际旅游产业的和谐共生。
3.乡村旅游产业集群。乡村旅游产业集群是旅游企业和旅游相关企业从乡村文化和乡村资源的特色出发,为满足旅游者体验乡村性的文化、景观和乡村生活的需求而相互结网互动,创新旅游服务的乡村旅游产业链的集群。乡村旅游产业集群最早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钱津研究员在对中国产业集群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后提出的。对乡村旅游来说,主要由独特的乡村文化和景观、充足的体验乡村生活的旅游市场需求、配套完善的旅游相关支撑产业、产业链上的企业为满足旅游者体验乡村生活的旅游需求而相互结网和互动、当地政府的积极扶持以及发展乡村旅游的机遇等导致产业集群。
二、当前研究内容
1.旅游产业集群。国外学者对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和竞争优势,集群中就业和劳动力分配,旅游产业集群中的企业网络和社会资本,旅游产业集群内企业的竞争和合作等几个方面。
通过对国外学者的研究分析可以得知:(1)在旅游业发达,旅游发展历史较长的地区的确出现了明显的旅游产业集群现象,用集群理论对这种现象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将有利于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和旅游经济的持续增长;(2)国外学者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旅游产业集群的企业间联系、社会资本等方面,对旅游产业集群企业竞合机制、旅游产业集群形成机制和演变以及集群空间结构等方面的研究较为缺乏。
龙勤在《建立云南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簇群的意义与构想》一文中,将波特的集群理论应用到生态旅游的发展中,这是现今所能见到的关于旅游产业集群方面最早的研究;有的学者的针对“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进行研究分析。如刘恒江在《上海旅游产业簇群研究》中,对旅游产业集群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上海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认为旅游产业集群能有效提高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旅游市场的竞争态势日趋激烈,这就要求各地实施旅游企业集群战略,以有效提升区域旅游业的竞争优势,实现旅游目的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的学者重点分析旅游产业集群的集聚机理和细部架构,如尹贻梅和刘志高在2003年中国地理学会年会的发言提纲《旅游企业集群:提升目的地竞争力新的战略模式》中提出,将企业集群战略引入到旅游目的地发展中来,认为这是一种提升目的地竞争力的新的战略模式,并给出了旅游企业集群的定义、分析了旅游企业的优势、讨论了旅游企业集群的构成并提出了发展旅游企业集群的战略;有的学者从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联带动作用角度分析旅游产业集群现象。如郭荣朝在《物流业与旅游业互动研究》中,阐述了物流业与旅游业之间的互动关系,并提出了整合对策;有的学者还从创新的角度来对旅游产业集群加以了分析。如麻学锋在其题为《旅游业产业集聚的创新研究》一文中,着重分析了中国旅游产业集群的现状,旅游产业的集聚对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现时意义,并且提出了旅游产业集群的创新措施。
总的来讲,国内对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界定旅游产业集群并辩证其存在性、研究其形成条件和集聚机制、阐释其形成机制和构成、分析其结构类型和竞争优势等。研究的特点表现为着重于集群理论在旅游产业的应用和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框架的初步构建,在研究方法上相对而言比较单一,还没有形成明显的学科角度。
2.乡村旅游产业集群。钱津认为产业集群将在服务领域遍地开花,由工业产业集群和商贸产业集群向服务业产业集群发展是必然趋势,将乡村旅游的发展提升到产业集群化的高度,使乡村旅游的发展跃上一个新的台阶,也对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形式平台和更好的产业规范保障。乡村旅游只有向产业化的方向发展才会获得根本出路,而走向这一条道路,必然会形成新型的产业集群。
乡村旅游产业集群要想更好地发展应注意以下四方面的基本点:一是政府主导,形成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就是在某一个县、市内开发出十几个甚至是上百个村寨成为乡村旅游点,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地方政府不仅应在形成乡村旅游产业集群中发挥主导作用,而且在日后的运营当中也应该起到统领作用;二是品牌同质,产业集群不是进行差异化生产,而是追求同质产品生产的集中;三是度假旅游,乡村旅游形成产业群,必须是乡村能够赚到较多的钱,即有好的收益,要达到这一点,只能是创造条件发展度假型乡村旅游;四是规模适当,太小了形不成产业的号召力和市场的吸引力,也不能超越市场需求去盲目发展。
杨伟容在《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的理论与实证分析》一文中,根据国内外学术界的最新理论与方法,构建乡村旅游产业集群的理论体系,分析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并以武汉黄山为例,进行实证分析。
刘冬认为随着上海都市乡村旅游产业链逐渐完善,产业集群模型初步形成。作者顺应上海都市乡村旅游的发展趋势,从产业集群的角度分析上海都市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从宏观的角度提出上海都市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策略,从微观的角度提出上海都市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措施。
冯静在《贵州旅游产业的集群发展组织模式研究》一文中认为,以产业集群的组织模式来实现贵州旅游资源的有效整合和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是提高贵州旅游产业竞争力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
结论
国内对于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开始于近几年,目前研究成果集中在旅游产业集群的基础研究上面,如旅游产业集群的界定、形成条件和聚集机制、旅游产业集群的结构、类型和竞争优势等,仅有少量的研究涉及集群发展空间布局模式及培育途径、旅游产业集群的系统架构、旅游产业集群的演进、集群内产业间和企业问关系、集群内部竞合机制等方面,对乡村旅游集群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而且研究方法单一,缺乏定量研究。再者,由于旅游产业集群理论研究较为滞后,政府对于旅游产业集群的关注度不够,支持力度不足。
参考文献:
[1] Sara Nordin.Tourism Clustering& Innovation- Paths to Economic Growth & Development[EB/OL].http://etour.se.2006-12-21.
[2] Patrice Braun.Creating Value To Tourism Products Through Tourism Network and Clusters:Uncovering Destination Value Chains [EB/OL].http:// /data o ecd /27/3/ 6886079.pdf,2007-12-21.
[3] 麻学锋,吕白羽.武陵山区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9):6-8.
[4] 杨竹青.重庆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发展初探[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0,(5):79-81.
[5] 杨伟容.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6] 冯卫红,苗长虹.国内外关于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综述[J].人文地理,2007,(5):16-21.
[7] 龙勘.建立云南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簇群的意义与构想[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2,(4):43-46.
[8] 刘恒江.上海旅游产业簇群研究[J].上海经济,2003,(5):25-26.
[9] 尹贻梅,刘志高.旅游企业集群:提升目的地竞争力新的战略模式[Z].2003年中国地理年会发言提纲.
[10] 郭荣朝.物流业与旅游业互动研究[J].物流技术,2004,(10):37-38.
[11] 麻学锋.旅游业产业集聚的创新研究[J].市场论坛,2004,(8):62-63.
[12] 钱津.乡村旅游的建设和发展[J].中国纵横,2005,(12).
[13] 钱津.贵州乡村旅游发展战略及其反贫困意义[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4,(5).
[14] 钱津.产业集群与乡村旅游发展[J].广州大学学报,2007,(4).
[15] 里白.乡村旅游形成产业群化走势探索[J].经济师,2007,(8):6-7.
[16]] 冯静,邹显强.贵州旅游产业的集群发展组织模式研究[J].北方经贸,2009,(5):153-156.
[17] 蒲姝.以乡村旅游价值要素为基础的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探索[J].商业时代,2010,(22):129-130.
一、东北民族服饰
东北主要的民族服饰包括满族服饰和朝鲜族服饰,他们是对当前社会文化影响较大的两种服饰文化。满族服饰有被称之为旗装,包括男女两种样式。清朝初期男性旗装表现为腰中束带、大襟、圆领、剑袖,其中剑袖则是为了方便射箭,四面开叉则是为了骑行。女性旗装与男性基本相同,只是在个别位置附加花边。相对于满族服饰的精致,朝鲜族服装则更加强调色彩的艳丽和质地的轻盈,其最大的特点在与短衣长裙,其衣袋通常束于胸上部。朝鲜族服饰通常给人以善良、纯洁的感觉。
二、东北民族服饰旅游的市场前景
旅游业的不断发展需要一个又一个增长点的支撑,随着东北旅游发展的深入,传统的冰雪项目的吸引力已经步入往时,东北旅游要想获得进一步发展就必须发掘新的有效增长点。东北地区居住着我国最多的朝鲜族人口,他们还在一定程度上保留的传统的生活习惯。近些年,韩流一次次影响着我国的民众,而东北地区的朝鲜族人民和那些韩流明星一样能歌善舞、一样聪明坚韧,最重要的是他们穿着一样色彩绚丽并且极具特色的服装,图1为朝鲜族女装。所以东北旅游业的未来发展中,应当将朝鲜民族服务文化作为重要的发展点,让各地游客在国门里就能够领会朝鲜族的服饰文化。此外还可通过朝鲜民族服饰与特色民俗体验等旅游资源的结合,实现东北民族服饰旅游资源和其他旅游资源的共同发展。当前,在东北地区也居住着大量的满族同胞,他们的民族服饰相对于朝鲜族服饰毫不逊色,精致的做工和合理的设计也同样吸引着全国各地的人们。近年来清宫剧的播出吸引了大量的观众,这为人们接受满族服饰打下了基础,再加之满族同胞对旗装的演绎和东北地区仿清建筑的渲染,旗装定会在东北民族服饰旅游中大放异彩。东北地区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一种服饰应当就是大花棉袄了,这个过去东北普通民众的服饰元素被一次又一次运用到国际舞台上,并且收获了良好的效果。如图2,我国著名影星张馨予将我国东北传统的服饰文化就逮到了法国时装周上,期间收获了强烈的反响。这个过程中国内的民众对于大花棉袄、大花被面已经突破仅仅是土的认识,逐渐确认其地区文化的地位并且更加认同。可见东北民族服饰旅游具有广阔的前景。
三、开展东北民族服饰旅游的模式
在开展东北民族服饰旅游时,应当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有效模式。实践中经常用到的有馆展陈列式,这个方式在景区较为常用,这种方式应当将宣传民族服饰文化作为重点;民族服饰装扮;这个方法经常在旅游接待区、住宿区使用,这个方式主要是向民众展示服装的形式、特点等内容;服装表演,这个通常在旅游区举办大型活动时采用,这有助于实现民族服饰资源的产业化和专业化发展。民族服饰体验,与其他方式相比该方式更加强调让游客感受服饰的实用性。服饰商品,相对于其他方式,这种方式能够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但应保证这些商品的质量。
四、结语
关键词:垃圾邮件过滤概述
中图分类号:TP393.0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007-9416(2012)03-0000-00
1、概述
1.1垃圾邮件定义
中国互联网协会公布以下四种“垃圾邮件”定义:(1)收件人事先没有提出要求或者同意接收的广告、电子刊物、各种形式的宣传品等宣传性质的电子邮件;(2)收件人无法拒收的电子邮件;(3)隐藏发件人身份、地址、标题等信息的电子邮件;(4)含有虚假的信息源、发件人、路由等信息的电子邮件[1]。
1.2垃圾邮件的现状
据英国著名网络安全公司Sophos的最新数据显示,2011年第三季度美国的垃圾邮件总体数量仍高居首位,占全球垃圾电子邮件的11.3%,其次是韩国(占9.6%)、印度(8.8%)、俄罗斯(7.9%)、巴西(5.7%)和中国台湾(3.8%),而中国大陆垃圾邮件总量并未在12名之列。近几年国内的排名呈逐年下降趋势,由最初的前几名,跌出前十名,这主要归功于国内企业,增加了邮件系统设备的投入,安装了反垃圾邮件网关设备,加大对垃圾邮件行业的打击力度。 2011年11月上旬我国垃圾邮件发送情况如图1所示。
从上图可知,11月上旬,国内垃圾邮件发送服务器IP地址主要集中在湖南、广东、北京等这几个地区。其中,湖南位居十大垃圾邮件发送地榜首,服务器IP地址数目高达208个。
从中国互联网反垃圾邮件协会11月上旬统计的各大邮件运营商对垃圾邮件举报处理来看,谷歌、微软未对举报的垃圾邮件采取措施。而网易、新浪、搜狐、TOM、21cn、雅虎等几家邮件运营商都对举报的垃圾邮件账户做了相应的处理。
综合所述,2011年第三季度我国垃圾邮件发送形势仍不容乐观,虽然各大邮件运营商都能积极主动地及时处理被举报的垃圾邮件,但垃圾邮件发送服务器IP地址数目却有增无减。可见,在垃圾邮件治理工作依然紧迫。
1.3 垃圾邮件危害
垃圾邮件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1)垃圾邮件危害互联网发展。垃圾邮件占用大量的传输、存储和运算资源,且一旦垃圾邮件占到互联网总数据流量三分之一,将造成巨大的存储需求,还损害了ISP的市场形象,造成无形资产流失。据悉,国外许多邮件服务商曾以垃圾邮件过多为由,一度封杀了国内一些ISP的邮件服务器IP地址。(2)垃圾邮件损害用户利益。由于垃圾邮件具有反复性、强制性、欺骗性、不健康性和传播速度快等特点,浪费用户的时间、精力和金钱。(3)垃圾邮件危害现实社会。少数别有用心者利用垃圾邮件散播各种虚假信息或有害信息,严重危害社会稳定。
2、反垃圾邮件技术
目前,一般采用在邮件传递过程中对垃圾邮件进行过滤的方法来反垃圾邮件。这个过滤过程包括SMTP配置、IP过滤规则设置、用户过滤规则设置以及邮件过滤规则设置等4种。其中邮件过滤规则可分为邮件内容的检查过滤以及接收邮件过滤。由于用户过滤规则设置是基于特定用户的过滤,较简单,这里就不介绍了。下面着重介绍另外3种过滤规则。
2.1 SMTP协议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能够可靠高效地传送邮件。针对用户的邮件请求,发送SMTP建立与接收SMTP之间建立一个双向传送通道。接收SMTP可以是最终接收者也可以是中间传送者。SMTP命令由发送SMTP发出,由接收SMTP接收,而应答则反方向传送。管理员可以通过web管理界面设置特定的过滤规则,查看统计数据和监控smtpproxy的运行情况,修改配置等。
SMTP使用模型参见图2。在SMTP发送操作中有三步,操作由MAIL命令开始给出发送者标识。一系列或更多的RCPT命令紧跟其后,给出了接收者信息,然后是DATA命令列出发送的邮件内容,最后邮件内容指示符确认操作。
发送信件时防范垃圾邮件可以通过以下9种方式进行:SMTP认证;限制第三方转发(relay)信件;收信人不能同时包括发信人;系统接收信件大小限制;单封信件的收件人数限制;HELO命令后的字符串限定;信头内容的限定;接收人限定;基于关键字查找的信件内容(支持正则表达式)和大小限定。
在SMTP的配置选项中提供了多达28种过滤规则,来对垃圾邮件进行防范。如SMTP验证;允许收件人等于发件人;ACTION不为PASS的延迟;检查附件中的ZIP文件;禁止密送;ZIP文件递归检查的最大层数;MAIL递归检查的最大层数;信件允许中转的最大次数;旁路目录根路径;系统间隔时间单位;用户SMTP出错频率阀值;用户RCPT出错频率阀值;用户RCPT出错比率阀值;用户信件被拦截的频率阀值;用户信件被拦截的碧绿阀值;用户默认连接数限制;用户默认连接频率限制;用户默认流量限制;用户默认信件最大字节限制等。
2.2基于IP的过滤方法
基于IP的过滤方法主要提供以下16种过滤规则:特定IP的Mailfrom出错频率阀值;特定IP的RCPT出错比率阀值;特定IP的信件被拦截的频率阀值;特定IP信件被拦截的比率阀值;IP默认拦截数限制;IP默认连接频率限制;IP默认RCPT数限制;IP默认流量限制;IP 默认信件最大字节限制[2];IP黑名单/白名单(禁止访问/允许访问);指定允许连接的IP范围;来自相同IP的客户端在smtpproxy服务器上的最大同时连接总数;来自相同IP的客户端的最大连接频率;来自相同IP的客户端的一次连接中执行RCPT命令的频率;来自相同IP的客户端一封信中执行RCPT命令的总数;来自相同IP的客户端的一次连接中最大的流量大小;可以对特定的IP范围做特定的最大同时连接数量,最大连接频率,RCPT命令的频率和流量的限制。
通过IP过滤规则可以方便的达到垃圾邮件的过滤。对固定发送垃圾邮件的IP进行限制的主要出发点,在于用户发送大量垃圾邮件后系统根据统计结果检测到发送垃圾邮件用户的IP地址会对其进行相关的限制和控制,将其的IP地址进行特殊限制来达到控制发送垃圾邮件的目的,在基于IP规则条件控制中提供了如下7种控制选项:适用IP范围;同时连接数限制;连接频率限制;RCPT数目限制;RCPT频率限制;流量限制;邮件最大限制。
用户在使用IP的限制功能时,通过IP统计信息查询到IP后在IP配置规则中进行限定。263内部反垃圾系统为方便用户管理系统,配备了统计功能,在该统计功能中分别提供:每条规则的触发次数;某段IP的发信次数与流量大小:查询根据IP产生的记录;User的发信次数/流量大小统计:查询特定用户产生的记录;事件触发的统计:查询事件触发产生的记录。根据统计的结果可以方便的发现发送垃圾邮件的IP,在适用IP或IP范围内添入已知的IP地址,同时连接数限制处添入“0”将其设定为黑名单即可达到拒收的目的。
通过配置IP过滤规则来达到对某个特别IP段做特殊规则。设置IP/IP范围来实现过虑垃圾邮件,是通过配置IP地址的过滤规则来实现,通过IP的过滤设置可以实现:IP黑名单/用户禁止访问;限定允许连接的IP范围;限制限定的IP连接发送邮件;来自相同IP的客户端在服务器上的最大同时连接总数;来自相同IP的客户端的最大连接频率;来自相同IP的客户端的一次连接中执行RCPT命令的频率;来自相同IP的客户端的一次连接中最大的流量大小等。
263内部反垃圾系统配置基于IP过滤规则对以下6项按照需要进行设定:IP范围:被限制的IP地址和IP地址范围;连接数限制: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尝试的连接次数其中同时连接数限制的设定值设定情况为(-1表示不限;0表示黑名单,以下项目无效);连接频率;RCPT限制;字节书数限制;大邮件限制等。
2.3邮件内容过滤
邮件内容的检查过滤的限定主要是针对邮件的内容进行设定字符检查,采用关键字查找信件内容和大小限定来限制邮件发送,对于满足过滤规则的邮件管理员根据设定的处理方法使邮件拒收、转发有关部门、或直接断开,以此达到限制垃圾邮件的传播。
接收信件过滤器的主要功能是针对发信人为非本站用户而言的,在该模块中提供了“信头内容限定”“收信人限定”“信件内容及大小限定”三种模式限制,该三种模式主要实现方式是通过电子邮件信头和内容进行基于地址和特征字符串过滤,从而达到控制垃圾邮件的目的,同时对所过滤到的垃圾邮件提供转发、丢弃、或断开等处理操作。接收信件的功能模块在263反垃圾配置处的内容过滤规则中,进入内容过滤配置规矩对需要进行控制的信息进行关键字设定,从而达到特征字符串过滤,有效的防范了垃圾邮件的过滤。
设置信件过滤规则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信件的信头、信件收件人、信件发件人及信件内容特殊字符的过滤来实现对垃圾邮件的控制。内容过滤所提供的规则设置包括:邮件主题包含设定关键字;发件人字段包含设定关键字;收件人或抄送人字段包含设定关键字;邮件头包含设定关键字;信体包含设定关键字;全文(包括信头和信体)包含设定关键字;全文大小小于/大于设定值;信头大小小于/大于设定值;信体大小小于/大于设定值;客户端IP等于设定值或属于某连续IP段;信件所经过的服务器及源客户端IP是否属于某设定值或某连续IP段;附件的数量小于/大于设定值;存在文件名为指定字符的附件等。
邮件主题包含的关键字:主要针对邮件主题内容进行关键字的设定和过滤。
发件人字段包含的关键字:发信人限定主要是针对邮件发信人进行设定字符检查,对于满足过滤规则的邮件发信人,管理员根据设定的处理方法 可使邮件拒收、转发有关部门、或直接断开。
收件人(或抄送人)字段包含的关键字:与发件人字段包含关键字的说明相同需要注意收信人与发件人包含的关键字在实际应用中有同关键自不同域的情况,此处提供的匹配规则是精确匹配,所以在对该处设置时,发件人、收件人关键子设定书写必须完整,关键字设定包括xxx@domain才可。
信头包含的关键字:主要针对信头内容的限定进行设定字符检查,对于满足过滤规则的邮件信头,管理员根据设定的处理方法 可使邮件拒收、转发有关部门、或直接断开,限制某些带有非法标题内容的垃圾邮件大量传播。
信体包含关键字:在邮件中通过设定信体关键字的做法来过滤邮件,对于满足过滤规则的邮件管理员根据设定的处理方法使邮件拒收、转发有关部门、或直接断开,以此达到限制垃圾邮件的传播 。根据全文包含的关键字的设定和过滤可相互组合的操作包括信头写入日志、信件内容写入日志。
全文(包括信头和信体)包含关键字:全文包含的关键字设定主要是针对邮件的内容进行设定字符检查,采用关键字查找信件内容和大小限定来限制邮件发送,对于满足过滤规则的邮件管理员根据设定的处理方法使邮件拒收、转发有关部门、或直接断开,以此达到限制垃圾邮件的传播 。根据全文包含的关键字的设定和过滤可相互组合的操作包括信头写入日志、信件内容写入日志。[3]
3、结语
垃圾邮件过滤是一项长期的斗争。在我们对付垃圾邮件的同时,垃圾邮件制造者也在不断制造更“合理”或者严重干扰过滤器的垃圾邮件。因此,对垃圾邮件的预处理和垃圾邮件过滤器的不断更新显得越来越重要。另外,在真正的实用垃圾邮件系统中,综合各种方法(包括各种机器学习方法、黑白名单人工规则方法甚至图片分析方法等)和各种特征(除正文内容外,还包括群发特征、元信息特征等)是垃圾邮件工具研制的趋势。
参考文献
[1]曹麒麟,张千里.垃圾邮件与反垃圾邮件技术.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2.
[2]唐靖飚等,周良源著.Unix平台下的c语言高级编程指南.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 2000-2.
[关键词]旅游 旅游目的地形象 形象形成
旅游业发展到今天,市场供需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旅游业在经历了资源驱动、产品驱动、市场和营销驱动后已经进入了“形象驱动”阶段,形象的设计直接决定了目的地旅游开发的方向,如何策划鲜明、独特、富有吸引力的旅游特色形象,已成为一个旅游地或旅游企业拥有竞争优势的重要条件。旅游形象研究对于提高旅游地和旅游企业的知名度、识别度、美誉度及引导旅游者的出游行为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研究背景
1.“形象时代”来临
伴随着形象时代的来临,形象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王晞在2005年对23位专家进行了深度访谈,结果无一例外地表示在选择旅游地时,除了考虑时间、交通方式和履行成本等因素外,旅游目的地形象是非常关键的吸引因素。
2.旅游规划进入形象驱动阶段
在目前的形象驱动阶段,旅游形象设计将在旅游业发展中得到更大程度的关注,同时促进了旅游形象实证研究快速发展。
3.各级政府及学者对旅游形象问题的高度关注
旅游形象建设受到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各级政府密切关注旅游地形象策划和传播,积极开展区域和城市的旅游形象主题口号和旅游标示系统的设计,广泛开展旅游形象公众征集活动。
4.“形象贸易”促进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
各地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贡献,区域旅游形象也已经成为一种高效的区域自我推介的工具。“旅游搭台,经济唱戏”已经成为很多地方招商引资、对外宣传的惯用手法,各种旅游“大篷车”、旅游交易会、推介会遍地开花,在国内外树立、传播、改造区域旅游形象的行动已经成为一种流行趋势,“形象贸易”在促进区域经济高速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研究内容
自20世纪70年代初Mayo提出目的地形象的概念以来,众多学者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但至今尚无统一的定义。
1.国外对旅游形象的定义
国外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定义往往依据“image” 的定义。image是一个广泛使用而定义模糊的概念,一般认为image是人们对所认识的事物的个人的、主观的、概念性的理解;或者说image是建立在人脑信息处理过程基础之上的,所形成的一种内在的信念和印象,因此旅游地的形象就是由旅游地的各种旅游产品(吸引物)和因素交织而成的总体印象。有代表性的是:Hunt将形象定义为个体或群体对非居住地的印象;Crompton将形象定义为个体关于目的地的信念、思想以及印象的总和;Embacher等将形象定义为个体或群体在实地旅行之后对目的地的印象总和,包括认知成分及情感性成分;Fakeye 等将形象定义为潜在旅游者在基于大量可选信息流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精神构建;Gartner认为形象由认知成分,情感性成分以及复合成分三种层次相关的成分所形成的;Kim 等将形象定义为个体关于目的地的印象、信念、思想、期望以及感情的总和。总的来看,多数文献从主观、个体的角度研究目的地形象,即研究感知个体如何看待目的地,研究个体所接受到的目的地形象如何影响其原有的观点和选择行为。
2.国内对旅游形象的定义
国内学者对旅游形象有多种提法,如旅游形象、旅游目的地形象、旅游区形象等。较具代表性的有:张建忠认为旅游形象是旅游者对区域内各种自然、社会经济等方面的旅游要素的综合感知和印象;邓明艳指出旅游形象是旅游者在经历了旅游地旅游后,或潜在旅游者通过电视、杂志、广告、网络信息等媒体,获得的关于旅游地的总体印象;黎洁分析了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构成因素,如旅游目的地的政治经济状况、自然环境、人文旅游资源、基础设施、旅游业发展与旅游设施等;廖卫华将形象定义为现实和潜在旅游者对旅游地的认知,是对旅游地各要素产生的印象总和,是旅游地特征在游客心目中的反映。概括而言,旅游目的地形象是公众对旅游地总体的、抽象的、概括的认识和评价,是对区域内在和外在精神价值进行提升的无形价值,是旅游地现实的一种理性再现。
3.研究启示
不论从国内外学术领域的研究差异,抑或区域发展的现实要求,都迫切需要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问题进行比较深入、全面、综合、系统的研讨和总结,为数量众多的各级旅游城市建立和推广其旅游形象,以及探索影响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因素,为促进区域开发和城市旅游业的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和行动指南。
参考文献:
[1]王晞.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提升研究——以桂林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
[2]吕帅.区域旅游形象绩效评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3] Hunt,J D.Image—A Factor in Tourism.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D]. 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1971.
[4]Crompton, J.L. An Assessment of the Image of Mexico as a Vacation Destination and the Influence of Geographical Location upon the Image[J].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1979,18(4):18-23.
[5]Embacher, J., and Buttle, F. A Repertory Grid Analysis of Austria’s Image as a Summer Vacation Destination.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1989,28(3):3-23.
[6]Fakeye, P.C., and Cromopton, J.L. Image Difference Between Prospective, First-Time, and Repeat Visitors to the Lower Rio Grande Valley.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1991,30(2):10-16.
[7]Gartner, W.C. Temporal Influence on Image Change.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86,13:635-644.
[8]Kim, H., & Richardson, S. L. Motion picture impacts on destination images.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3,30(1):216-237.
[9]张建忠.旅游区形象建设的初步研究[J].泰安师范高等专科学报,1997(2):134-137.
[10]邓明艳.峨眉山旅游形象定位的探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25(4):177-179.
引言
随着农业现代化转型的逐步推进,中国农业生产的机械化作业程度不断提高,即中国农业生产对农业机械化的依赖性增强。到2009年底,到2009年底,全国机耕、机播、机收水平分别达到65.99%、41.03%、34.74%,“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9.13%(数据来源于《2009年全国农业机械统计年报》),比1978年提高了26个百分点,在东北地区甚至达到85%。其中,粮食生产对农业机械化的依赖更为显著。小麦、水稻、玉米的“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89.37%、55.33%、60.24%,且这三种粮食作物的机耕、机播、机收三项作业基本全部是以柴油作为动力能源。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本质上是一个柴油化[17]的过程:一是装备;二是具体能源品种消耗。装备上,农业机械总动力自1993年以来一直以柴油发动机动力为主,并且比重呈逐年上升态势。2009年农业柴油发动机动力为70410.41万kW,比重为80.47%,比1993年提高了14.91个百分点。农业机械用能源品种上,农用柴油自1993年以来也一直是农业机械用能消耗的主体,尽管消费量基本是逐年增加,但比重仍维持在1993年水平。2009年全国农用柴油消费量为2855.77万吨标准煤(柴油折标准煤系数:1kg=1.4571kg标准煤),比重为62.69%,仅比1993年下降0.52个百分点。综上,农用柴油是保障中国农业现代化转型实现和粮食生产稳定的最重要能源投入。另外,中国各级政府历年来都非常重视“三夏”和“三秋”等农忙季节时农用柴油供给稳定的保障工作。尽管农用柴油是中国农业生产的重要能源保障物质且消费量逐年增加,但是学术界至今仍没有系统地分析农用柴油投入对农业经济的影响、农用柴油投入增加是否会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农用柴油是否是拉动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等问题。为此本文通过农用柴油投入增加对农业总产值增加的贡献率(简称“农用柴油贡献率”)的测算来回答上述三个问题。
1模型设定
1.1基本测算模型农用柴油对农业总产值的作用:一是通过直接投入影响农业总产值,即农用柴油的投入产出弹性(简称“农用柴油弹性”);二是增加农用柴油投入对农业总产值增加的影响,即农用柴油贡献率。本文采用KLEM模型估计农用柴油贡献率测算所需的相应参数,即假设中国省级农业生产函数是弱可分的,把农业生产要素分为资本(K)、劳动力(L)、柴油(D)和中间物质(M)共四组。KLEM模型的函数形式沿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农业生产要素贡献率的测算,除CD生产函数外,还有项目有无比较法、索洛余值法、数据包络分析法、特尔斐法等),即:(式略)公式(1)中,Y为农业总产值,T和H分别代表希克斯中性技术进步和农业成灾率。估计(1)式,获得第k项生产要素的投入产出弹性估计值β赞k。在要素贡献率测算中,为了把规模效应纳入转换效应之内,须对参数估计值施加规模报酬不变约束(∑β赞k=1),则系数估计值作下述相应调整:(式略)公式(2)中,β赞′k是调整后的参数估计值。相应地,第k项要素投入增加对农业总产值增加的贡献率测算方法为:(式略)公式(3)中,x′k为第k项要素投入的相对增长率,即用第k项要素投入的年均增长速度除以同期农业总产值的年均增长速度。农业转换效率可由公式EA=1-β赞′kx′k计算得出,表示农业转换效率对农业总产值增加的作用程度,即规模效应、技术进步、成灾率等因素影响。CD生产函数框架下,生产要素对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测算函数可等价地演化为生产要素对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贡献率的测算函数。(1)式两边同时减去农业劳动力的对数,整理得到(式略)即利用公式(1)的估计结果,公式(4)从农用柴油投入数量的角度,可测算农用柴油投入增加对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贡献率,而公式(5)从柴油和劳动力的投入结构变动的角度,可测算柴油劳动比率的增加对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贡献率。因为在数据给定的前提下公式(1)、(4)和(5)的参数估计值是一致的,所以本文只分析公式(1)情形下的农用柴油贡献率。
1.2粮食主产区的模型设定中国农业生产在区域上存在粮食主产区和非主产区(粮食“非主产区”概念的提出见《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的概念。曾福生等研究证实粮食主产区对全国粮食产量安全的保障贡献最大,并且粮食主产区的农业机械总动力对全国粮食安全的贡献率高达70%左右[9]。另一方面,粮食主产区对农用柴油的消费量和消费增长率都明显高于非主产区。2009年粮食主产区消耗了1211.2万吨农用柴油,是非主产区水平的1.62倍;而1993年的数据仅为517.1万吨和1.23倍,即1993~2009年间粮食主产区对农用柴油的消费量越来越高,且消费量的增长率明显高于非主产区。此外,中国农业生产政策一直存在偏重于粮食主产区的倾向。所以,农用柴油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在粮食主产区与非主产区应该存在差别。根据公式(3),本文须检验粮食主产区与非主产区农用柴油弹性估计值β赞3的一致性,以确定β赞3是否是引起两类地区农用柴油贡献率差异的来源(由于粮食主产区与非主产区农业总产值和农用柴油投入水平是事后观察值,区域间农用柴油相对增长率的差异是给定不变的。这样只须检验两类地区农用柴油弹性估计值是否一致。)。检验采用模型结构稳定性虚变量方法,设立全国、粮食主产区和非主产区三个样本(全国样本是指除之外30个省的数据;粮食主产区包括全国30个省中的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和四川共13个省;非粮食主要产区则包括全国30个省中余下的17个省);并设立粮食主产区虚变量c,c=1表示粮食主产区,为c=0表示非主产区。基于模型(1),检验模型的设定如下:(式略)估计方程(6),并运用Z统计量检验估计值β赞′k(k=0,…,6)为零的原假设和F统计量检验β赞′0~β赞′6同时为零的总体显著性原假设。如果检验结果是不一致的,用全国样本的弹性估计值测算要素贡献率会产生偏差,这样就必须分别设定并估计粮食主产区和非主产区的省级农业生产函数,以获得准确的要素弹性估计值。
1.3农业支持政策的模型设定从2004年起,中国农业支持政策成体系的实施对中国农用柴油消费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2004年全国农用柴油消费总量的年度高达15.53%,是1993~2009年期间的最大值;且2004年之后全国农用柴油消费总量保持在高消费水平的路径上增长。2004~2009年期间农业支持政策对农用柴油投入增加的影响有直接和间接两种途径,直接的就是农机具购置补贴、石油价格改革对渔业、林业的补贴以及种粮农民的农资综合补贴等政策的实施;间接的主要是能促进农业总产出增加的政策影响,前提是农用柴油的应用技术保持不变。把样本期1993~2009年分为政策实施前(1993~2003年)和政策实施期(2004~2009年)两个阶段。所以,从要素贡献率角度思考,2004~2009年期间实施的农业支持政策应该会使得农用柴油贡献率在2004年前后两个阶段发生变化。把样本期分为政策实施前(1993~2003年)和实施期(2004~2009年)两个阶段,并检验两个阶段模型参数估计的一致性。本文仍采用模型结构稳定性虚变量检验方法,并设立农业支持政策虚拟变量d,d=1表示政策实施期,d=0表示政策实施前;用虚变量d替代公式(6)中的虚变量c,并作相应的参数检验。如果虚变量d的所有参数估计值通过参数检验,可证实2004起实施的农业支持政策导致了农业生产函数结构在2004年前后两个时期发生了改变相应地,根据公式(6)下述两个方程:(方程略)公式(8)和(9)分别表示农业支持政策实施前和实施期的省级农业生产函数,α赞′k(k=0,…,6)是虚变量d的相应参数。
1.4农业资本存量计算方法和数据来源本文首次在省级农业生产要素贡献率测算中运用农业资本存量度量各省农业资本的投入水平。在已有的要素贡献率测算研究中,多用土地、农业机械或中间物质投入作为资本替代,鲜见直接使用农业资本存量概念。1993~2009年全国30个省的农业资本存量的测算采用永续存盘法,公式为:(式略)公式(11)中,Kit表示第i省第t年农业资本存量,Ki0为农业资本积累初始年份的存量、Iit为当年农业资本投资额、KIit为农业资本存量缩减指数、δi为农业资本折旧率;gi是1978~2008年以2008年不变价计算的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Iit用第一产业固定资产形成额度量。全国除江西、广东、海南、重庆和外,26个省1978~2002年第一产业固定资本形成额来源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52~1995》和《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96~2002》;1978~1992年江西和广东的缺失数据的处理沿用王金田等在2007年研究中所采用的方法;重庆原属四川省管辖,假设重庆在1978~1996年期间第一产业固定资产形成额增长速度与四川一致,由此进行推算,并对四川省数据作相应调整;海南初始年份为1989年,初始年份为1993年。对2003~2008年31个省第一产业固定资产形成额,假设各省第一产业固定资本形成速度在年度间无差异,用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发展速度推算第一产业固定资本形成额,因为固定资产投资额指标是中国计算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的最基本资料来源。《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公布了各省2003~2008年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农业资本折旧率δi直接采用Wu在2009年的研究成果的计算结果。农业资本存量缩减指数为用2008年不变价格计算第一产业增加值缩减指数。各省农业总产值按2008年不变价格计算,包括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农业劳动力采用“有效劳动”概念,即用农村居民平均受教育年数乘以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年底数,使各省农业劳动力在同质化基础上作比较。省级农用柴油消耗数据,现有《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和《全国农业机械化统计年报》三个官方来源,后两者的数据表现不及前者,本文采用《中国农村统计年鉴》(1994~2010)公布的农用柴油使用量指标;中间投入是指以2008年价格计算并除去农用柴油成本的中间物质投入,农用柴油成本是农用柴油消耗量与农用柴油价格的乘积,农用柴油价格是用农用机油价格指数和2003~2006年各省农用柴油价格数据推算得到。
2面板数据检验和模型设定检验
2.1面板序列的同质与异质性检验面板同质性检验决定了后续建模方法的选择,而同质面板是指面板中各截面的时间序列具备齐方差属性。本文采用Bartlett齐方差检验方法来检验模型所涉及各变量的面板同质性检验。Bartlett卡方检验结果显示,农业的总产值、资本、劳动力、柴油、中间物质五个变量在1%的水平上拒绝了齐方差原假设,即所有变量的面板都是异质性的(表略)。这表明,对这五个变量的面板单位根检验应该采用异质面板单位根检验方法,即采用ADF费舍卡方统计量检验方法。ADF检验结果显示,农业总产值、农用柴油和农业中间物质投入在1%的水平上拒绝了存在截面个体单位根的原假设,农业资本和农业劳动力分别在10%和5%的水平上拒绝了原假设(表略),即模型中的五个变量都是平稳面板序列。因此,五个变量可直接作回归分析,而不会产生伪回归问题。
2.2模型设定检验首先,应用F统计量检验模型(1)的固定效应是否显著,再应用B—P拉格朗日乘数方法检验其随机效应是否显著。若模型(1)仅固定效应显著,则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估计方法;反之,仅随机效应显著,则采用随机效应模型估计方法;若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两者都显著,则采用Hausman卡方检验做决策。与混合效应模型相比,全国、粮食主产区及非主产区三个面板数据模型的固定与随机效应在1%显著水平上都显著;Hausman卡方检验结果进一步显示,与随机效应设定相比,固定效应模型更适用于本文设定的三个面板数据模型。固定效应模型的估计必须考虑截面个体异方差和面板序列自相关问题。否则,会导致参数估计无效,解释变量的显著性检验失去统计学意义。本文应用Wooldridge方法检验面板序列自相关问题,用调整Wald方法检验截面异方差问题。,全国、粮食主产区及非主产区三个面板在1%显著水平上都不能拒绝存在一阶面板序列自相关和截面个体异方差的原假设。为此,本文采用D—K估计法(“D—K估计法”是1998年DriscollandKraay面板数据模型估计方法的简称修正一阶面板序列自相关和截面异方差的模型设定问题,以获取参数估计量协方差矩阵的一致性估计。并且D—K估计法对截面相关性问题也是非常稳健的,尽管本文的面板数据不支持截面相关的B—P拉格朗日乘数检验(B—P拉格朗日乘数检验所需的残差相关矩阵是奇异阵),但地理气候和经济发展水平的相似性以及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要素两个市场的相互依赖性,可能会引起省际间农业生产行为存在关联,即产生截面相关问题。
3模型估计结果和分析
3.1粮食主产区与非主产区的设定检验和估计结果运用模型(6)来检验粮食主产区与非主产区农用柴油弹性系数估计值的一致性。模型(6)的直接估计结果显示,变量c•lnL、H和c•H的系数估计值无法通过10%显著水平的t检验。根据逐步回归的模型筛选原则,决定保留c•H项,最终结果见表4。粮食主产区与非粮食主产区这两种设定下的资本、柴油、中间物质投入、技术进步和成灾率估计系数存在显著差异;且粮食主产区设定总体显著性的F统计量为15.97,在1%显著水平支持粮食主产区与非主产区的省级农业生产技术和农用柴油弹性系数都不一致的结论。所以,粮食主产区和非主产区的农业生产函数应该分别估计,以获得农用柴油弹性的合理估计值。表5是全国、粮食主产区、非主产区三个样本省级农业生产函数的D-K估计结果。估计结果显示,全国、粮食主产区、非粮食主产区三个样本的省级农业生产函数拟合结果存在显著差异。就农用柴油投入产出弹性而言,直接使用全国样本的估计结果(0.0587)会明显低估粮食主产区农用柴油的投入产出弹性(0.0587<0.1183),并会高估非粮食主产区的农用柴油投入产出弹性(0.0587>0.0206)。表5中农用柴油投入产出弹性系数的估计结果显示,粮食主产区为0.1183,即农用柴油投入每增加1%,农业总产出增加0.1183%,增加农用柴油投入可以推动农业总产出的增长;相应,非粮食主产区为0.0206,即农用柴油投入增加也可以推动农业总产出的增长,但作用明显小于在粮食主产区的推动作用。
3.2农业支持政策设定和估计结果根据公式(7),用D—K估计法分别拟合粮食主产区和非主产区的省级农业生产函数,估计结果见表6。粮食主产区的初步估计结果显示,变量d•lnL和d•T的系数无法通过10%显著水平的t检验;且变量的剔除操作并没有引起模型参数的估计值发生明显波动。这表明2004年起实施农业支持政策没有对粮食主产区的在的农业劳动力和中性技术进步产生显著的冲击效应。而对d•lnK、d•lnD、d•lnM和d•H进行系数估计值同时为零的总体显著性的F统计量(F(4,12)=11.44)在1%显著水平上支持农业支持政策的实施改变了政策实施期内粮食主产区的省级农业生产行为。非主产区的初步拟合结果显示,成灾率对农业总产出的影响不显著,并且农业支持政策对成灾率的冲击效应也不显著,故在模型中予以剔除。对农业支持政策冲击变量d•lnK、d•lnL、d•lnD、d•lnM和d•T进行系数估计值同时为零的总体显著性F检验,检验结果为F(5,16)=36.2681,在1%显著水平上拒绝了系数估计值同时为零的原假设,即农业支持政策也对非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生产行为产生了实质性的冲击。根据表6的估计结果,农业支持政策的实施对粮食主产区和非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生产都形成了正向冲击。粮食主产区农用柴油投入产出弹性从政策实施前的0.0903上升到0.1103,政策冲击效应为正的0.0200;同样,非粮食主产区的农用柴油投入产出弹性从政策实施前的0.0242上升到0.0565,政策冲击效应为正的0.0323。从政策效应的冲击规模来看,粮食主产区略高于非粮食主产区。因此,农业支持政策的实施对粮食主产区和非粮食主产区的农用柴油投入产出弹性均具有正向冲击作用,且对非粮食主产区的冲击作用更大。与不考虑政策冲击效应的分析对比,粮食主产区与非粮食主产区在补贴政策实施前后的农用柴油弹性系数是不一致的。农业支持政策通过对农用柴油投入产出弹性的较大冲击,传递给了农用柴油贡献率的测算结果。考虑政策冲击效应情形时,粮食主产区政策实施前和实施后的农用柴油弹性系数分别为0.0903和0.1103,相应的非粮食主产区系数分别为0.0242和0.0565;不考虑政策冲击效应情形时,粮食主产区和非粮食主产区的农用柴油弹性系数分别是0.1183和0.0206。因此,如果不考虑政策冲击效应,粮食主产区的估计结果会明显高估政策实施前的农用柴油弹性系数,而非粮食主产区的估计结果会明显低估政策实施后的农用柴油弹性系数。相应地,粮食主产区政策实施前的农用柴油贡献率测算结果会明显偏高,非粮食主产区政策实施后的农用柴油贡献率测算结果会明显偏低。
3.3柴油生产投入贡献率的测算结果分析
3.3.11993~2009年三类区域整体水平分析农用柴油投入增加对全国农业总产值增长的拉动作用显著,贡献率达到7.53%;但农用柴油不是拉动农业总产值增长的最大投入要素,相比较,农业资本投入的贡献率明显高于农用柴油,高达19.31%。在粮食主产区,农用柴油贡献率是三类区域中最高的,为20.53%;农用柴油具有与农业资本同等的对农业总产值增长的拉动作用。在非粮食主产区,农用柴油的贡献作用是三类区域中最小的,只有2.15%,除农业劳动力外,农用柴油对非粮食主产区农业总产值增长的拉动作用在资本-劳动-柴油-其他中间投入中是最小的。
3.3.2农业支持政策实施的影响分析农业支持政策的实施,无论全国范围内、粮食主产区,还是在非粮食主产区,都使得农业生产对农用柴油投入的敏感性增加,三类区域的调整后农用柴油弹性系数分别从政策实施前的0.1834%、0.0347%、0.0866%上升为0.2227%、0.0831%、0.1331%。尽管如此,三类区域农用柴油贡献率在政策实施前与实施后的表现差异较大。在全国和粮食主产区,农用柴油贡献率分别从7.87%和19.26%下降到3.84%和3.06%,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这两类区域农用柴油相对增长速度的下降幅度高于弹性系数的上升幅度。例如,全国1993~2003年柴油的相对增长速度为0.9087,而2004~2009年仅为0.2887。而非粮食主产区的农用柴油贡献率则从2.47%增加为4.81%,上升是因为农用柴油相对增长速度的下降幅度低于弹性系数的上升幅度。
3.3.3粮食主产区与非粮食主产区的对比分析1993~2003年期间,农用柴油投入在粮食主产区的贡献作用明显大于非粮食主产区,因为农用柴油的弹性系数和相对增长速度在粮食主产区都高于非粮食主产区,差值分别为0.0661%和0.3379%。2004~2009年农业支持政策实施期间,尽管粮食主产区的农用柴油弹性系数(0.1103%)高于非粮食主产区的(0.0565%),但是由于非粮食主产区农用柴油相对增长速度(0.5785%)明显高于粮食主产区的(0.1376%),从而导致农业政策实施期间非粮食主产区农用柴油的贡献作用要大于粮食主产区的贡献作用。另一方面就是农用柴油贡献重要性的区域对比分析。1993~2003年期间,农用柴油投入增加对省级平均农业总产值增长拉动的重要性,粮食主要区为排第二,仅次于其他中间物质投入;而同期非粮食主产区,农用柴油拉动的重要性在资本、劳动、柴油、中间投入四类中是最小的。因此,就拉动农业总产值增长的重要性而言,农用柴油对粮食主产区的重要性要大于非粮食主产区。2004年起实施的农业支持政策提高了农用柴油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作用,全国、粮食主产区和非粮食主产区的农用柴油投入产出弹性值分别比政策实施前增加了0.0303、0.0200和0.0323,达到0.0868、0.1103和0.0565。但是,农用柴油投入产出弹性值的提高在区域上并没有演变为农用柴油对农业总产值增长的拉动作用,相反全国和粮食主产区的农用柴油贡献率与政策实施前相比分别从7.87%和19.26%下降到3.84%和3.06%。因此,农用柴油相对增长速度的下降是导致全国或粮食主产区农用柴油贡献率下降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