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工程测量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观测方案;工程测量网;优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TB22文献标识码:A
无论是大地网还是工程控制网,它们都是工程测量网,在以往工程中都是在一套标准规范细则下的实施观测,通过近似估算方法来确定网形,虽然这可以达到较高的精确准度,但并不是最佳方法。本文所研究的目标就是在满足测量结果精度的同时,还减少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等,获取做大效益的观测结果,促使布网设计中的问题解决。
在长期国内外的测量控制网设计的研究中,都在求解最优化问题,可以说他们为优化理论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从工程测量角度来说,一个性能优良的控制网设计方案,有着最高的精准度、最少的成本、符合现有技术要求的可靠性与现有是实施条件的可行性。为此,需要对控制网的设计方案做出优化选择。那么如何才能将优化理论转变成有效的生产实践,这需要一套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案。
观测方案基础上的测量控制网的优化设计有两点:首先,在网形确定之后,如何对观测工作量进行分配来获取最佳观测权;其次,对现有网的最佳附加观测方案进行求解,以此确定附加观测元素,改善精度且具有现实可行性。只有具有实际意义的工程控制网观测方案,才会适用于各个类型网设计。近几十年来大量的解决方法与理论计算也日趋成熟,这些都为本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前提。但是之前的研究有有着不少问题:如何构造适当的准则矩阵;采取何种方法来达到准则矩阵的最佳接近;怎样有效快速计算相关数值等。针对目前的现状,本出以下研究。
一,工程控制网观测方案的优化设计
本文所要研究的优化设计是在控制网网形已经选定的情况下,求解各观测量权的最优分配。也就是说,已知系数阵与协因素阵,求取观测量的权阵,这在本质上就是二类优化问题研究。
准则矩阵方法已经对二类优化设计进行了大范围使用,目前对二类优化问题的解决方法不少。第一种是Schaffrin在1983年提出的“准则矩阵直接逼近法”;第二种是Wimmer于1981年提出的“准则矩阵迭代逼近法”;第三种是“逆准则矩阵直接逼近法”。这些方法都是对精度标准进行兼顾的现有常用方法。
控制网优化设计在考虑精度标准的同时,还要对可靠度要求加以考虑。通过对控制网可靠性的评价已经成为当下控制网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可以说,将控制网的可靠性因素加到优化设计中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满足内外部可靠性是对多余观测分量提出的要求。多余观测分量与观测值可靠性大小成正比,观测分值越大也越可靠。因此,为满足控制网具有良好的可靠性性能,必须遵守可靠性不能小于某一限值的可靠准则。此某一限值的选取与控制网的形式关系很大。大地网通常是0.3,工程控制网则还需要估计具体布网形式与多余观测数值及工程的具体要求。
二,求解工程控制网准则矩阵的新方法
二类优化设计中的中心命题或困难就是准则矩阵的合理设计。事实确实这样,要事先对网点误差情况的准则矩阵做出一个合适的描述是很困难的,而不适当的准则矩阵只能产生不合理的设计结果。如负权问题通常就是不合适的准则矩阵产生。可见,合适的准则矩阵既要体现出设计者对网点精度的预先要求,还要符合控制网本身所要遵守的误差传播特性与规律,这些才是合理设计准则矩阵的出发点与前提。
1,现有一般准则矩阵方法
(1)满足TK结构的准则矩阵
E·Grafarend主张在满足各向同性与齐性条件下构造准则矩阵。此种性质的准则矩阵便是TK结构。准则矩阵的齐性与各向同性代表了准则矩阵相对平衡与旋转变化的不变性质。如果与测量中点位误差理论相结合可知,准则矩阵的齐性要求误差椭圆大小随坐标系的平移而变化,而各向同性则要求每个点上误差椭圆的长短半轴相等。如此,满足齐性与各向同性要求的准则矩阵实际上构成了一个误差椭圆都为相同大小的误差圆的控制网。这种准则矩阵对大地网等普通网较为合适。
(2)满足SDV结构的准则矩阵
TK结构准则矩阵中的齐性与各向同性要求对许多网,尤其是专用控制网过于苛刻,不符合实际情况。于是,Sprinsky主张一种构造准则矩阵方法,后来Wimmer对其做出了推广。其基本思想是先设定权阵,然后确定一个构造准则矩阵,由于此准则矩阵在几何上是多维误差超椭球,其半轴是多个特征值的平方根,半轴方向对应着向量方向。因此,通过压缩准则矩阵的特征值来重新获取构造的平方值作为设计准则矩阵。通常,压缩因子越大,其矩阵的齐性与各向同性越强。
(3)适合于工程控制网的准则矩阵
上文中介绍的两种准则矩阵的设计方法都是着眼于对准则矩阵的直接设计,其精度准则顾及到了整个网点。同时,工程控制网历来就具有针对性强的特点,因此,设计人员对网提出的精度准则也是各不相同的,通常都是对所感兴趣的某些特数量提出精度要求,如最弱点、边以及变形参数等。
2,确定工程控制网准则矩阵的新方法
合适的工程控制网准则矩阵需要满足设计者对网点的精度要求与误差传播规律及其规律的固有特性。众所周知,无论何种用的工程控制网并非准则矩阵中所有的元素都必须满足某一特定要求,也并非所有这些要求都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如隧道控制网,我们只对准则矩阵中的某些元素有着精度要求;再如地形测量控制网中虽然对每一个点的精度都有要求,但对其非相邻点的相关因素却无要求。由于控制网用途不同,对于那些所需要的准则矩阵中的元素,其重要性与所起的作用不尽相同。准确的区分准则矩阵中各因素所起的作用是很有必要的。
工程控制网都有一定的针对性,普通控制网大多数对点位精度提出要求,或者有些特数量提出限制。因此,在设计工程控制网准则矩阵中,对准则矩阵的主对角线元素及其相邻点元素则要根据需求求取,要求既要满足准则矩阵的固有特性,也能满足设计者的精度要求,对准则矩阵的其他元素也要满足准则矩阵的固有特性。基于此,本文主张构成工程控制网准则矩阵的方法。
首先确定准则矩阵的主对角线元素及相邻点元素。通常工程控制网都要求控制点的精度,点位误差椭圆直接反映了控制点精度。设计者可按照需要,对点位误差椭圆参数提出要求,由此来确定准则矩阵中的主对角线元素及其相邻点元素。
其次确定准则矩阵中的其它元素。除了主对角线元素及其相邻点元素之外,准则矩阵中的其他元素要求满足准则矩阵所固有的特性。当设计者对某些特殊量提出要求时,可以通过求解准则矩阵中的非对角与非相邻点元素。
按照以上两个步骤,我们可以计算出我们所要求的准则矩阵,此矩阵不仅能够符合工程控制网的误差特性,还能够满足设计者对工程控制网中各点的精度要求,也兼顾设计者对工程控制网中某些特殊量的要求。如此构造准则矩阵比较简单,可刻录构造适合准则矩阵的困难,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设计者对工程控制网的精度要求。
3,顾及精度标准的二类优化设计新方法
上文中求解了工程控制网准则矩阵的方法,那如何逼近准则矩阵,确定最佳观测权呢?在现有通常计算中的三种二类优化设计方法,即准则矩阵直接逼近法、准则矩阵迭代逼近法与逆准则矩阵直接逼近法,此三种方法有着共同性:它们认为各观测量是彼此独立的,在绝大多数测量控制网优化计算中,都是求解一些不相容线性方程组的最小范数解。基于此,有些研究为了确定解的逼近程度,提出了平均近似法,以此来衡量逼近质量的标准。此方法可以保证工程控制网的精度可以达到可能的最大水平。在这个过程中,在已知计算模型中假设的权阵前提下,如何确定虚拟观测权阵便是问题解决的关键。原则上应该根据准则矩阵中的各元素对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以及是否被用到,来确定权阵各要素的大小。但是,工程控制网中对准则矩阵中各元素要求并不同,有的很重要,有的则不使用,为此,在逼近准则矩阵时,要确保准则矩阵中的重要元素保持不变,让要准则矩阵中不需要的元素取任何值,让准则矩阵中的一般元素做有限的变化。
在实际应用中,准确区分设计中的工程控制网准则矩阵中的各元素很重要,对那些需要的、特别重要的、要求不变的元素,给予相对很大的权以确保这些元素尽最大可能保持不变,满足设计者的要求,而对那些无关的元素,给予零权,不予考虑。再次计算模型中出现的虚拟权阵与衡量的逼近质量标准与“平均近似法”相比,实际上是一种“加权平均近似法”。很明显,加权平均近似是加权平均近似的改进,当虚拟权阵为单位权阵时,加权平均近似便是平均近似。但是,在求解过程中,由于加权平均近似模型可以从正反两个方向逼近工程给定的精度参数,因此,模型得出的最优权解可能会导致精度不满足要求的结果。
为解决以上困难,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解决。首先,对希望其保持不变的量,给予很大的权,在此情况下,其改变是很小的,也就是说加权近似中对应的改正数很小,即使各个改正数的符合与所希望的逼近方向相反,只要在确定准则矩阵时,使其相应的元素略小于工程对工程控制网提出的精度要求参数就可以得到最有权阵。同时还要注意在给定准则矩阵中,要尽可能符合准则权阵所固有的特性与实际情况。
4,同时兼顾精度标准与可靠性标准的二类优化设计新方法
可靠性标准是评价工程控制网的重要指标。以上方法的加权平均近似法仅仅考虑了工程控制网的精度准则,但如何将可靠性标准引进到加权平均近似模型中,使其顾及到设计者对工程控制网的可靠性要求便是现在的分析内容。根据工程控制网可靠性的固有特性,按照工程控制网可靠性准则,对加权平均近似作出改进,使其顾及到工程控制网的可靠性标准进行二类优化设计。设计显示:控制网观测值的多余观测分量反映了控制网的可靠性大小。一般工程控制网要求每个观测值都能通过可靠性反映其粗差的可发现性与平差结果的影响。因此,工程控制网对每个观测值的多余观测分量都有要求,一个控制网的平差系统欲具有较好的可靠性,最好是各观测值相等,且观测分量大于控制网多余观测分量的阈值。按照这种可靠性准则进行工程控制网优化设计便于实行,并且设计结果能保证工程控制网的每个观测值的多余观测分量保持在多余观测分量相等的平均多余水平之上,如此则可以满足工程控制网的可靠性要求。
在以上分析基础上,同时估计工程控制网精度标准与可靠性标准的二类优化设计,就是求的观测权,能同时使所求的准则矩阵和多余观测分量最大程度地逼近相应的准则矩阵和平均多余观测分量。这实际上是加权平均近似模型的改进,即在加权平均近似模型中加入n个新的虚拟误差方程式,进行间接平差。这要求在具体的运算中进行多次间接平差,进行方差分量估算,以求的适合的权阵。
此外,观测元素是工程控制网的基本要素,它对网的各个方面如精度与可靠性等都会产生影响,决定着控制网的质量。在测量控制网的平差中,当组成法方程求解未知数时,其结果往往受到法方程系数误差与常数项误差的影响,可见,寻找控制网中误差观测元素很重要。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对工程测量控制网观测方案的优化设计方法有了较为系统认识,而且在实际数据分析中都证明此类优化设计符合实际需求,由此可见我们在工程测量中可以得到正确、应用性强的最佳观测方案。按照以上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一般的TK结构和SDV结构的准则矩阵不太适合工程控制网的优化设计;工程控制网的可靠性标准是评价控制网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控制网的优化设计必须顾及可靠性标准;“加权平均近似模型”求解控制网的最优权,将逼近准则矩阵过程转换为间接平差计算,它能够最大限度的尽可能逼近准则矩阵,并且保证准则矩阵中的重要元素不变;改进的加权平均近似模型适合于同时兼顾可靠性标准与精度标准的工程控制网二类优化设计,其基本原理同于加权平均近似模型,只是间接平差的虚拟误差方程式中要增加n个受可靠性准则约束的误差方程;控制网中各观测元素对控制网的贡献大小不同;求解附加观测元素的最佳观测权,实质是个三类优化设计问题。
参考文献:
【1】马琛,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与展望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9,08
【2】熊涛,工程测量学科的定义探讨及其现状和发展【J】,南方冶金学院学报,2005,06
【3】严兵,现代工程测量技术发展浅谈【J】,港工技术,2009,05
【4】章冯,浅谈工程测量信息化测绘技术实现与展望【J】,经营管理者,2010,09
关键词 工程测量课程 教学做一体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3.045
Abstract With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ing eagerly needs to be reformed.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teaching reformation program integrated teaching, learning and doing, from eight aspects, i.e., course destination and course system design, in engineering survey curriculum. The purpose is to develop students' abilities of professionalization, learning and adaptation in society.
Key words Engineering survey course, teaching, learning, and doing, teaching reformation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面向就业岗位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已成为社会共识。工程测量课程作为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市政工程等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职业素质与能力的核心课程,如何使这门课程的教学适应企业的需要,一直是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摸索和探讨的问题。
1课程的定位与及课程体系的设计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求,适应于施工企业对程测量岗位需要,在邀请企业专家对工程测量岗位进行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以职业能力为依据,确定职业岗位技能组成,基于以施工生产过程顺序对测量工作需求设计教学过程。整合课程内容,教、学、做一体,强化实训,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按照“专业定位工作过程分析典型工作行动领域 学习领域学习情境设计”思路进行“行动导向”课程开发。形成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以技能训练为主体的课程体系。
2 教学方法及创新
2.1 兴趣教学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实际生活入手,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课程开课之前,组织学生参观城市发展新貌、大型公共建筑等工程,使学生对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建设产生自豪感,引导学生如何积极投身到祖国建设的热情,从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激情。
2.2 演练教学法
在仪器操作教学中,采用对测量仪器师生同时动手操作的演练教学法,克服传统教学方法中,由教师带一台仪器在讲台上讲解,学生在下面听,教师讲的既费劲,学生听的又一知半解。实习实训时,教师又把课堂上所讲的内容重复讲解4~5遍,费时费力,没有充足的时间解答学生的提问的弊端。增加了学生动手时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3 教学创新模式:工程测量课程工学结合、理实一体的任务驱动教学方法
根据工程测量专业实践性很强的特点,课程组教师结合多年的生产实践及教学经验,创建了工程测量课程工学结合、理实一体的任务驱动教学方法,以真实工作过程和岗位需求为载体,积极探索工程测量课程的教学方法,形成了工学结合、理实一体的任务驱动教学法,细化为理论知识讲解―室内演练教学―室外实训教学―巩固理论知识―掌握实践技能五步连接的课程教学过程。
结合课程教学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要求,归纳整合教学资源,以真实工作过程和岗位需求为载体,实施工学结合、理实一体的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具体做法是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紧密结合各专业岗位生产实践需求,细化工程测量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理清各项任务中的理论知识点与实践技能点,理清各项分支任务之间的关系及顺序,实行学习理论知识―室内演练教学―室外实训教学―巩固理论知识―掌握实践技能五步连接的课程教学过程,从而为完成相关综合项目的实训奠定扎实的基础,达到完成综合实训的能力,达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双重掌握。
3 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3.1 网络资源平台
在教学中运用现代化网络教学手段,利用仿真动画、模型、现场录像、多媒体教学课件,组织课程教学。学院网络中心为网络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学生可通过网络进行学习,师生可通过网络进行交流。增加了教学信息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2 工学结合
通过由测量实习实训中心演练室的学做合一的基本技能训练,到自建、签约等方式建立校外实训基地,进行施工现场实际操作,为工学结合的教学方式创造了良好的教学环境。
3.3 技能考核
在以任务驱动法教学过程中,按照职业技能培养的六步法工作过程(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及时对学生进行技能考核,动态掌握教学效果。技能考核采用工作项目考核、阶段考核、技能大赛等形式,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工程测绘;质量;优化
1.引言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工程测绘技术也随着工程建设的需要而不断提升其技术含量和测绘手段。在工程建设项目中取得基本有效的数据是保证工程建设顺利进行的关键,因此,在工程测绘时必须尽可能使用先进、科学的技术。然而,在经济利益和顾客对工程质量、进度和成本等方面的制约下,使得工程测绘质量的控制成为了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因为在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测绘质量的控制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而且,工作量大、复杂。为了能够满足消费者对于工程的质量要求,在工程测绘质量的控制中,必须持有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并在工程管理人员、使用设备等各方面,以及施工的每一个阶段科学全面的控制工程测绘质量。
2.工程测绘的发展特点和前景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于高品质生活质量的需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在科技迅速发展的年代里,工程测绘也必须能够紧跟时展的步伐。近几年,随着工程施工技术的不断更新,工程测绘也已经变得更加现代化、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例如,在部分测绘工程进展中,已经开始使用先进的测量机器人,人们通过远程操控使机器人可以在一些地形复杂和危险地段进行测绘工作。而在未来的发展前景中,测绘工程中所使用的技术应该更加先进和容易操作,而且工程测量中一些技术同时也可以应用于其他更多的领域。测量的手段和测量的结果更加安全可靠。同时,在工程测量过程中,对于环境的影响也会降到最低或不会影响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的生活。
3.传统工程测绘中质量控制出现的问题及影响因素
虽然传统的“二级检查、一级查收”工程测量方式存在着一些优势,但是在快速发展的今天,这些技术显得过于老套,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工程施工中的测量需求,也不能适应先进的测绘系统和工具。在传统的测绘过程和质量控制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由于工程项目的自检过程繁琐,经常会出现马虎的现象;第二,测绘中得到的数据和资料在后期的处理过程中容易出现误差大、前后数据不统一的状况;第三,工程人员经常会因为经济效益和工程进度而忽视了工程质量。只有在工程生产实践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才能保证工程有序的进行和顺利完成。因此,有必要改进工程测绘工程质量控制的措施。
工程测绘的智联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及解决途径:在测绘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中,人员是处于最首要的地位。虽然我国的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人员机构建设已经开展了很多相关工作,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在人员机构建设中依旧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机构人员安排的不合理性,在测绘工程的机构人员安排不合理性主要体现在分工的不明确性以及人员安排的混杂性。在机构人员安排中必须设立以下人员,如:测绘工程项目负责人、绘工程技术负责人、审查员等。其次,技术经济责任的不明确性。在以质量为中心的技术经济责任制中,要明确规定出各个部门、单位的所应承担的职责,考核办法的制定要做到科学合理,从而用施工作业的高质量来保证测绘产品的高质量。再者,人员管理的规范性,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的工作模式较传统陈旧,其存在一些规范缺乏合理性和可行性的分析,或者一些甚至是没有一个标准去规范。另外,各部门工作人员的质量认识度不高,意识浅薄,进行质量管理工作时往往不严谨,误差不能控制在可允许范围内,常常使工作重复性太高,花费的人力、物力以及时间都过多,使人力资源得到很好的利用。
4.工程测绘中质量控制措施
可以将工程测绘中的质量控制分为两类:一是根据管理要素进行分类;二是根据工程测绘项目对象进行分类。根据第二种类型,又可以将工程测绘分为地形测绘工程中的质量控制、线路测量质量控制和施工放样质量控制等。而测绘工程中的质量管理则是由一系列系统的特定概念组成的一个合乎逻辑的理论概念体系。在这体系中,主要包括质量目标、质量控制、质量监管、质量措施、质量审核等内容,以保证工程测绘的顺利进行。下面主要讨论几点可以确保工程测绘质量控制有效进行的措施。
4.1 工程测绘的质量控制点
工程测绘的质量控制点是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顺利进行的一个关键点,在通常情况下,我们将工程测绘的质量控制点可分为工程测绘数据的控制、工程测绘人员的控制和工程测绘过程中数据的采集三个质量控制点。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工程测绘的过程中,所使用的设备必须能够科学合理的说明工程测绘结果,而且重要的是能够保证工程测绘的质量。同时,工程测绘的执行者也必须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相关的资历证明,并通过严格的审查,保证其能够完成测绘工程测绘的要求。在工程测绘过程中,对那些出现的反常数据要进行多次重复的测量,以确保测绘数据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4.2 数据的严格审核
在测绘中获得数据对于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在测绘工程中要严格审查测绘的属性数据和风格数据的质量,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进而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和工程质量。
4.3 仪器设备
测绘设备仪器是保证测绘工程顺利进行的关键,也是测绘人员工作必备的。但是,测绘工程的进行大都是在室外环境中,测量设备仪器很容易受到环境(自然条件、气候条件等)的影响,因此,如果测绘人员不能够及时的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以及不能正确的使用这些设备,不仅仅会导致测绘结果的不准确,同时也会导致仪器设备的过度损耗,极大的降低了工作效率和测绘工作的质量。所以,工作人员应该对仪器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修,以保证仪器的正常运转和提高使用寿命。
4.4 测绘工程的过程控制
测量是测绘工程中的一项重要环节。由于测绘工程中的每一项任务都是一个过程,所以对于测绘过程的控制也就成为了测绘工程质量管理的关键点。这就意味着,在工程测绘质量管理的过程中,操作要规范,输入和输出要正确。
4.5 验收与监理
在工程测量结束后,必须要经过施工监理人员的有效监查,只有监查审核合格后,工程施工才能算是圆满结束,并可以移交给消费者使用。通常情况,监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是否具有详细的技术指标;(2)是否拥有科学、合理的测绘技术参数;(3)是否获得精准的测绘数据;(4)是否具有详细的检查记录;(5)仪器精密度是否能够满足标准等。通过有效的对工程测绘进行验收和监理,可以及时的发现工程测绘中存在的不足,以确保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5.结束语
为了能够确保测绘工程的质量,必须严格控制工程测绘的过程,并对质量控制中涉及的人员管理和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严格的控制。并使用先进的测绘技术和手段来加快测绘工程的发展进度。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种工程建设项目也越来越多,工程的规模也越来越大,这就要求工程测绘人员不断更新自己的理念,紧跟工程建设的需要,用知识不断武装自己,并不断改进仪器设备,以确保工程测绘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许连华.城镇地籍调查工程监理实践.[A].华东六省一市测绘学会第十一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3:52-53
关键词:民用建筑;水电安装工程;施工技术;质量通病;施工预防
1 民用建筑排水工程安装质量通病及预防对策
1.1 民用建筑排水工程质量通病产生的因素
出现在民用建筑排水安装工程中主要有管道接口渗、漏水和管道堵塞等质量通病,这些问题不仅会造成住户的生产生活不能正常进行,而且也容易给住户带来精神负担,所以此类问题要严格关注。以上质量问题造成的原因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产生的:
1.1.1排水工程施工安装产生的问题。民用建筑在排水工程安装施工时,相关施工单位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考虑,来严格对住宅的水管等排水工程安装位置和高度进行安装,或者在施工过程中工人松懈对其管卡支架等方面施工不严谨和部分管件埋设不牢固。同时,也存在在排水系统的安装施工过程中对管道设计的不符合常理,且没有结合实际情况,对工程后续可能产生问题进行管道等配件设计优化,所以会导致排水系统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出现很多质量方面的通病。另外,排水工程安装完毕,检测单位没有对排水系统进行严格的检测,使得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没有及时发现并且把问题处理,所以才会在交工之后或住户入住后产生很多质量方面的通病;
1.1.2土木建筑工程施工造成的问题。如果建筑物在土建施工时地基打的不是很牢固就可能出现不均匀沉降等情况,这种情况会造成排水系统出现错位等现象,进而导致管道破裂等情况,这也是发生排水系统引发质量问题的原因;
1.1.3排水系统使用材料的问题。如果民用建筑排水工程中使用的施工材料没有达到质量标准,就有可能因为材料问题引发质量问题。
1.2 民用建筑排水工程质量通病的预防对策
1.2.1应该严格控制民用建筑排水系统所采购的施工材料的质量,在进行安装施工前应该协调土建施工单位与监理单位一起对施工的材料进行质量排查,严禁使用不合格产品,同时,施工安装与监理单位还应该对施工材料进行二次检查,以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能达到工程所需的质量水准,并保证不使用不合格的施工材料,严把材料关,对排水系统的后续使用提供质量保障。
1.2.2在进行排水工程安装的施工过程中,严格工艺要求,应该对其施工过程进行规范化管理,对水管与洁具接口部位的强度和密封程度进行高质量检测;洁具的渗水测验也要严格依照国家相关规定标准进行,必须以24小时的检测结果为准;还要保障排水管道的密封性,对排水管进行密封操作时要确保其质量能达标,要在施工中考虑排水管在后续使用的过程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施工的同时加以改进施工方案,以符合后续使用要求,对于地漏也应该进行合理安装以防出现倒灌等情况。
1.2.3排水工程施工完毕后,后续收尾工作施工单位也应该严密进行,同时必须对排水管的一些经常使用的部位,如:注入阀门等部位进行反复测试以保证其灵活性;对水管的支架等要害部位的强度进行反复测试以保证其安全性。尽量减少排水系统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发生质量问题的隐患。
2 民用建筑电气系统安装质量通病及预防对策
2.1 民用建筑电气工程质量通病产生的因素
2.1.1民用建筑电气工程材料不达标
民用建筑电气工程的基本硬件是工程材料,没有高质量的施工材料,其工程的质量是没有办法得到保障。民用建筑电气工程的材料大致有各型号电线、开关、插座与灯等材料。这些材料如果达不到施工标准的话,对于后期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造成很大的质量问题,这些问题对于住户的人身财产有着重大的影响。
2.1.2电气工程施工人员专业程度低
在电气工程施工中发现,部分施工人员存在对电气工程的安装流程不熟悉;施工技术不娴熟;操作规范不明晰等现象。在作业施工前没能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施工培训,施工人员也没有深入了解本工程的施工流程、施工步骤中所需要注意的事项;在作业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的操作没有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以至于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很多人为的问题:浪费工时人力、浪费材料等从而造成电气施工成本增加、安全责任事故发生,进而一度拖延施工进度,预埋下安全隐患。
2.1.3民用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线管铺设问题
民用建筑电气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中线管铺设的质量问题,这些问题是电气工程安装过程一种通病。主要有,线管的管壁太薄;本该使用镀锌管的却用成了黑铁管;镀锌管在焊接的时候操作不恰当就可能会出现金属线管漏电隐患;不连结地线;电线在进入导线箱时不理顺,造成挤在一团等,这些问题严重存在着安全隐患,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中容易对住户造成人身财产安全的事故。
2.1.4民用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装监管力度不够
民用建筑电气工程的施工监管对其质量提供了强有力的安全保障,合理的监督能避免电力工程施工中出现材料浪费、人力浪费、安全[患等问题,例如,施工前进行项目计划和预算时,没有合理的规划材料的用量和规格,对于电气施工进场材料质量没有严格按规定标准和要求进行检测验收,对施工人员操作规范、操作流程、安全教育等没有进行学习培训;施工中对施工现场管理不够严格,监督力度不够;在施工完毕后没有按国家或行业所制定的相关验收标准来进行评估验收等,在整个工程施工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管理不到位、监管力度不够都会遗留下在后续使用过程可能出现电气安装工程质量的通病。
2.2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中的质量通病的预防及对策
2.2.1增强线管铺设的管理
线管作为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一项工程,电气工程施工会因为线管没有铺好而产生很大的安全隐患,对于线管的铺设施工必须加强管理,根据工程情况,在选用管材时一定要选择经过国家认证的合格产品绝对不能滥竽充数,在对线管加工过程时,要保障管线的质量选择符合实际铺设要求,线管穿线过程中要整理并理顺电线,防止挤成一团,规范接地线安装,防止漏电。只有做好线管铺设的管理才能保障线管在后续使用中不出现电气工程质量的通病。
2.2.2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工艺流程、操作规范、安装技术、安全施工多方面的培训教育,增强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安全责任意识。主要包括加强施工人员对于电气工程施工安装流程、施工工艺等相关技术技能的培训,加强操作规范培训,在操作过程中要时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规范要求来进行操作,施工人员要经过安全培训、技术培训,随后通过培训考核后,才能进行施工操作。与此同时,应增强施工人对于职业道德的培养,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心。从技术技能方面保障在后续使用中不出现电气工程质量的通病。
2.2.3加大对电气工程材料的质量把控
民用建筑电气工程施工所用的材料国家都有相关规定和规范,只有达到国家标准的材料才可以采购并使用到工程中。因此,采购员要对电气工程所用材料的相关国家或行业标准和规范熟记于心,严格按要求采购合格的电气工程材料,以此来保证电气工程材料的质量。采购到电气工程材料后,还要由相关部门或人员对该材料进行抽检,检查是否符合国家的相关规范,材料质量是否达到国家所要求的标准,没有达到标准的材料坚Q不使用到电气功的是施工中,杜绝因材料问题的出现,从材料方面保障后续使用中不出现电气工程质量的通病。
2.2.4加强施工过程监督
好的制度关键在于执行,自律也离不开他律,加强施工监督管理也是一条重要的防线。在电气工程施工中监督人员不能自由散漫、多重标准,一定要严格安照监督要求、监督标准进行严格监督、检查。做到实时检查、突击抽查;以预防为主、处罚为辅;从材料、工艺、安全等多方位杜绝出现质量问题、浪费材料问题、返工问题等,做到高标准、严要求,全面保障电气工程的质量。
3 结语
综上所述,民用建筑水电安装工程单位应结合施工过的建筑项目经常进行经验总结,根据实际施工的不同情况设计出符合当前工程的预防措施,同时还要加大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使用更为科学的施工技术来进行施工,从而保障民用建筑水电安装工程的质量。另外,在施工各个环节的作业人员也应该提高其施工技术、安全意识等方面,在施工初期就从本质上消除民用建筑水电安装工程质量通病这种安全隐患,以保证在住户在后续使用过程中人身财产不受伤害。
参考文献
【关键词】地质工程;测量技术设计;方法
一、引言
在我们的地址工程测量工作中,如果才能更准确的指导地质工程测量的生产工作和更好的提高地质工程测量工作作业队伍的技术水平和作业员综合素质呢,地质工程测量技术设计的编制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在我们的测量工作中,存在着一些不应该有的现象出现,那就是对于测量方案设计工作的不重视。有些人有这样的想法,那就是测量工作中,没有什么方案设计,这种想法是非常错误的,在测量工作中,无论工程的大小与否,测量前的方案设计,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一个好的工程设计的方案的制定对于提高工效、保障预期精度等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和前提。虽然说,测量前的方案设计,使得我们的测量工作的工时有所增加,但是,浪费的这些时间能够给我们的测量工作提供一个准确的效果,大大的提高了我们的测量的准确性,所以,绝对的必不可少。本文试图就编制地质工程测量技术设计常见的问题和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的措施进行讨论,并就如何编制合乎规定的地质工程测量技术设计加以介绍。
二、编写地质工程测量技术常见的问题
1.有些测量的设计方案套用,不合实际在实际工作中,有些测量工作虽然有设计,但只是套用和应付,往往存在以下形式和规范问题:
(1)封面和文字不符规定,内容欠完整。表现为因人、因时间、因项目的不同封面五花八门,格式、大小、字型、字体均不统一。
(2)编写依据不科学。表现为一些设计编写者习惯于参考已有的技术设计书和过时的教材、规范,而对现行的法规和技术标准、有关地质工程测量产品的生产定额、成本定额和装备标准以及以前进行过的类似项目的技术总结和地质工程测量产品的检查、验收报告重视不够。
(3)对利用已有资料的情况分析不全面。表现为由于已知点资料并非本单位所测、或时代久远、或资料难寻或其他原因致使技术设计阶段对利用已有资料的情况不能进行认真的调查和科学的分析,只一味照搬原类似项目的技术总结资料中的分析结果。
(4)设计人员缺少对作业区情况的踏勘和调查分析,表现为设计人员不能深入第一线对作业区情况进行踏勘和调查分析,不能随时检查设计方案的正确性,发现问题时不能及时处理。
(5)设计不深人。表现为对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和生产的新品种设计过少。对从作业区实际情况出发,考虑作业单位的实力队员技术素质和装备情况),挖掘潜力,选择最佳方案研究不多。对要采取的措施及其效果等缺少认真细致地研究。
(6)标准意识差。表现为文字欠扼要,公式、数据和图表不准确,名词、术语、符号、代号和计量单位与有关法规和标准不一致。自评不客观,表现为对技术方案、作业方法和设计思想的分析和评价偏高。
2.有的测量项目无方案设计
在工作中,还有一些小型工程测量项目,不进行方案设计就开展测量工作,有往往存在以下具体技术问题:
(1)在控制测量与碎部测量中可能难以对后期工作的需求进行认真考虑,造成后期工作的被动,增加整体测量工作量。
(2)在控制测量布网中可能使测区精度要求布局不合理。
(3)可能使测区有的地方控制布网漏布。后期补充布网不仅会增加控制测量的工作量,还会使原网统一性受到损害。
(4)在片面追求节省经费、缩短工期的前提下,抛弃分级布网的基本原则,采用缺乏校核条件的一次性布网形式,其结果是缺乏误差控制方法,造成误差的过大积累,精度难以满足工程要求。有时甚至出现质量事故不能及时发现,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这样,不仅使节省经费、缩短工期的初衷没有达到,反而造成测量工作的极度被动。 ・
(5)有些测量人员对测量方案设计缺乏认识,而且还往往错误使用概念,以至出现一些不应有的概念与应用错误。
三、编写地质工程测量技术设计的方法
(一)技术设计的依据和基本原则
1.技术设计的依据。(1)上级下达任务的文件或合同书。(2)有关的法规和技术标准。(3)有关地质工程测量产品的生产定额、成本定额和装备标准等。
2.技术设计的基本原则。(1)技术设计方案应先考虑整体而后局部,且顾及发展;要满足用户的要求,重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要从作业区实际情况出发,考虑作业单位的实力(人员技术素质和装备情况),挖掘潜力,选择最佳方案。(3)广泛收集,认真分析和充分利用已有的地质工程测量产品和资料。(4)积极采用适用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工艺。
(二)对设计人员的要求
1.设计人员首先要明确任务的性质、工作量、要求和设计的原则。2.设计人员应认真做好作业区情况的踏勘和调查分析工作。3.设计人员应对其设计书负责,要深入第一线检查了解设计方案的正确性,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
(三)编写技术设计书的要求
1.内容要明确,文字简练,标准已有明确规定的,一般不再重复,对作业中容易混淆和忽视的问题应重点叙述。
2.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工艺时,要说明可行性研究或试生产的结果以及达到的精度,必要时可附鉴定证书或试验报告。
3.名词、术语、公式、符号、代号和计量单位等应与有关法规和标准一致。4以工程项目的实际需要与工程特点为基础,以测量规范为准绳,以分级布网控制测量误差,确保校核条件控制测量质量,最大限度地保证测量成果的可靠性,实现测量工作的多快好省。
(四)地质工程测量项目技术设计的主要内容
1.任务概述。任务的名称、来源、作业区范围、地理位置、行政隶属、项目内容、产品种类及形式、任务量,要求达到的主要精度指标、质量要求、完成期限和产品接收单位。
2.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地理特征、居民地、交通、气候情况和作业区困难类别。
3.已有资料的利用情况。说明资料中地质工程测量工作完成情况,主要资料情况及评价,利用的可能性和利用方案等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