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幼儿园文化创意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突出“引领”――强调课程领导的园长定位
幼儿园课程园本化转换的过程中紧紧围绕“阳光成长”的课程理念,引领教师从理念向实践步步转换,园长领导力以“做有价值的事”的方式,转化为提高保教质量的有效领导行为。
在园长领导下幼儿园专门成立课程发展小组,其任务是:规划幼儿园总体课程,决定幼儿园各类型活动之间的时间以及比例,制订和调节不同季节的作息安排,负责课程与教学评估,组织调整和发展的会议,落实课程配套措施,组建幼儿园教育课程资料库等。
园长:由园长、副园长组成,对课程进行总体的构想、规划和调控。
课程先行组:由园骨干教师组成,主要负责课程资源的调查研究与实验,协助制订课程方案,完善幼儿园课程目标、内容等。
资源配套组:由信息传媒组、环境创设组、资料采编组、后勤保障组组成,在后勤保育、信息资料的提供与收集,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等方面相互协调帮助,保障幼儿园各项课程得以全面贯彻和实施,形成完整的教材配套。
实施发展组:由幼儿园全体教师组成,以教研组为单位实施具体方案研究和设计。
家长理事会:由幼儿园各班的家长代表组成,参与幼儿园的课程实施,并从家长的角度提出各项课程实施方案的意见和建议。
质量督导中心:由市区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教师组成,负责对课程的规划、管理、实施等工作进行评价。
专家顾问团:由市、区各类专家组成,负责把握课程整体规划的实施,定期对课改先行组进行课程理念指导,促使课程不断完善、有效推进。
(一)明晰理念,内化教师的自觉实践意识
围绕“教育,从辨别孩子需要开始”的核心价值观,确立了明确的“阳光成长”教育工作指导理念,从儿童观、课程观延伸到具体实施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实践观点。指导教师将先进的理念落实在具体的教育操作行为上,内化教师的自觉实践意识,提高教师在实践过程中的创新能力。
(二)确立领导,成立课程发展质量督导中心
首先确立园长是课程领导的第一责任人,确保园长主要精力集中在进班听课、调研,统领“阳光成长”课程研究项目及参与各课题小组的研究,定期分析幼儿发展质量,反馈、调控课程实施问题。其次,分清管理职责,班子成员实行项目责任制。再次,构建扁平式的课程管理网络,全方位推进课程建设,成立了凸现保教融合、重在班级质量反馈的“保教质量督导中心”,其运作模式能较合理地适应课程建设,并注重生成性。
(三)细化操作,组成教学研究实施发展组
幼儿园的“阳光成长”课程聚焦于幼儿一日生活。我们提出“细化操作、序化过程、优化资源”,使课程理念落实到工作中,使优质教育落实到幼儿发展的实质环节中。建立了以“七彩阳光工作室”引领,课题项目带动,研究志趣相投的教师组成教学研究实施发展组的学习研究网络;推出了确保幼儿一日活动质量的班级任教“年级组预习制度”;搭建了教师三位一体的自主评价、自我管理的平台。
(四)关注实效,立足幼儿多元需求发展
园长课程领导要关注实效。幼儿园课程的领导成效,就是要确保为幼儿提供高质量的保教服务,我园“阳光成长”教育的内涵立足于“从幼儿发展多元化的需求出发,多样化地服务于幼儿发展需要”的园本观念,形成了一整套“关注问题――反思实践――创意设计――提炼技术”的创新流程与教育技术。
二、强调“实践”―― 落实课程实践的操作提炼
(一)落实计划的制定与执行
我们提出“阳光成长每一天”,推出了“家长博客平台”,通过平台的设置,充分体现课程建设中班级各环节,保证每日、每周、每阶段的班级保教工作质量,如 “今日关注”就以教师的眼光捕捉课程建设中班级一日生活有价值的亮点,提供家长和幼儿共同分享、沟通幼儿园一日生活的素材。
(二)落实作息制度与常规
幼儿园的一日生活皆为课程,一日作息制度与常规的落实,也是体现园长课程领导力的重要环节。
我们设计了体现空间、时间、人员站位的一日生活流程,将常规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教师在开展儿童个性化发展的优质教育时,总结了“观察分析――判断评估――引导满足――适度推进”的教育流程,提出了 “今日活动流程图”、“明日活动预告”等一系列的创意作息制度与常规。
(三)落实环境创设与利用
幼儿园的课程必须聚焦于幼儿一日生活。我们提出“细化操作、序化过程、优化资源”,使“阳光成长”理念落实到工作中,使优质教育落实到幼儿发展的实质环节中,使幼儿园每个岗位呈现出将“阳光成长”教育深入微观层面操作并针对问题进行再设计的特征。
(四)落实保教活动的方式
作为园长必须时刻考虑课程建设中组织开展保教活动的方式,即必须考虑如何将枯燥的管理制度内化为每位教师的内在理解;如何有效地唤醒在教师身上沉睡的自主学习意愿,激发活力;如何形成团队精神,体现共同谋划、协同行动,实现人人参与,尽展所长。
方式一:班级管理新绝招――激发教师以新颖提问的设计点亮创意思维火花。
方式二:创意会――鼓励教师将自己的设计现场演示,提升再设计的能力。
方式三:教师演播台――鼓励教师以情境剧的形式演绎身边的热点问题。
方式四:错位答辩――引导教师以换位思考的方式内化科学理念。
(五)落实班组人员的配合
以“七彩阳光工作室”引领,研究志趣相投的教师组成课题研究合作小组;推出了确保幼儿一日活动质量的班级任教“年级组预习制度”等一系列管理新举措。
大家好!很高兴能够与大家再次相聚,将近一年时间的相识,我们从陌生变得熟悉,是孩子让我们走得更近,孩子们也在我们的期盼中渐渐地长大了。
在引导孩子快乐求知的过程中,我们不忘给孩子艺术的享受,艺术是孩子感受环境、生活中的美的过程;是孩子大胆表现自己情感和体验的过程,是孩子喜欢的一种表现活动,是幼儿园阶段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载体和必然要求。乡土艺术它来自于生活,反映生活。乡土艺术的实践是幼儿综合智慧提升的一个过程。乡土艺术的内容既包含了知识,也包含了态度、品性,还包含了技能和策略。为此,在幼儿参与乡土艺术欣赏、创造和表现的过程中,可以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激发他们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从而有效提升综合素质。本着这样一种教育理念,我们幼儿园利用农村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乡土资源组织开展乡土艺术特色活动。
幼儿园“生活?乡土?艺术”节特色活动已历时两届,两届艺术节系列活动在全园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在各位家长的关心支持下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这正符合了我们幼儿园“生活的乐园 幸福的家园”的办园精神;符合了 “营造艺术氛围 享受艺术情趣”的办园特色;实现着幼儿“会说会画 爱唱爱跳 乐思乐学”的培养目标。
从2011年2月首届艺术节启动至5月,期间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有乡土童谣、谜语、游戏的征集,我们共收到200多个具有鲜明新仓特色的素材,我们把这些乡土童谣、谜语进行整理汇编成册,发到每个班级;有“我是健康仓幼人”师幼趣味运动会,有“我是艺术之星”、“艺术小天使”的评选活动,有“可爱新仓——我的家”60米长卷画,有“幼儿家庭才艺大比拼”等等,下面就我园两届艺术节特色活动向家长朋友们作一个介绍(结合照片):
系列活动一:在首届“生活 乡土 艺术”节启动仪式上,各班响亮地喊出了班级艺术口号,如小二班的“艺术大舞台,欢迎你到来;艺术大舞台,展现我风采!”如中二班“我爱生活,快乐无限;我爱乡土,乐趣无穷;我爱艺术,欢乐开怀!”如大二班的“乡土艺术,点亮生活,亲亲艺术,成就未来”……启动仪式上孩子和教师的积极情绪,让我们看到了这个活动的良好开端。
系列活动二:“我是健康仓幼人”的师幼趣味运动会上,孩子们用爸爸妈妈制作的小推车、沙包等展开了激烈的竞赛,平湖电视台民生直通车的叔叔阿姨作采访,09年6月30日,平湖电视台民生直通车栏目播放幼儿园乡土趣味运动会活动。
系列活动三:开展了“我是艺术之星”、“艺术小天使”的评选活动,将“艺术之星”的风采刊登在我们的园报《果果乐园》上。
系列活动四:在 “可爱新仓——我的家”60米长卷画中,小班孩子用画笔画出了新仓的小西瓜(5月22日的平湖电视台民生直通车栏目进行了报道);中班孩子画出了新仓的农民新村、童车城等;大班孩子则用画笔画出了新仓的老街、茉织华等有代表性的建筑。前一段时间,这些画卷悬挂在幼儿园里,成了一道非常亮丽的风景线。
系列活动五:开展了“幼儿家庭才艺才艺大赛”活动,11户家庭参赛,其中王有懿爷爷的原创作品《和快乐在一起》在我们的艺术节闭幕式上作了演出,并到市里参加首届邻居节的文艺比赛。
系列活动六:09年6月18日,我园承办了新仓镇第二届民俗文化节中的“童谣大pk”,12位选手通过必答题和抢答题的方式决出个人奖和团体奖,孩子流利的童谣朗诵让在场的老师、阿姨们拍手叫好。
系列活动七:09年的11月份,通过教师、家长、职工三个层面开展美工创意大赛。
教师层面——以班级为单位,两人一组,利用酒罐、废旧纸棍等进行艺术造型活动,有的设计了“酷力士”,有的设计了“金童玉女”、有的设计了“大树小鸟”
家长层面——以家庭为单位,主题不限,材料采自“乡土”,有的家长利用当前农忙时节的稻草进行造型,有的利用竹林里的竹子设计了“风铃”,有的则利用服装厂的边角料进行“自由拼贴”。期间我们还组织了爷爷奶奶搓草绳比赛。
职工层面——自主利用乡土材料进行创意设计,有的用包装袋制作了小动物,有的用小竹子制作了玩具家具,有的用草绳编织了物品……一件件极富创意的乡土艺术造型作品,充分显示了大家的艺术潜能,也更坚定了我们引领孩子走进“乡土艺术”系列实践活动的信心和决心。
系列活动八:09年5月31日,我们在新仓电影院成功举办了首届“生活 乡土 艺术”节闭幕式暨庆“六一”乡土童谣大吟诵专场活动,有乡土童谣表演、家庭才艺秀《狐假虎威》、有班级特色展示“梦想大舞台个个都精彩”、有“艺术之星”为“十佳爱心妈妈”颁奖等等。中心幼儿园和下设四个村教学点共近600名孩子参加了活动,还有许多家长朋友以及村妇女主任、姐妹幼儿园领导也一起参加了活动,孩子们度过了一个快乐的“六一”节。
系列活动九:12月4日 在冬天这样一个享受成果、分享果实的季节,我们幼儿园承办了由平湖市教育研训中心主办的农村幼儿园“乡土艺术“教学展示研讨活动市教育局研训中心领导、全市各所幼儿园的园长教师、新仓镇各村妇联主任以及园家委会的家长共100多人参加了此次活动。大班的孩子为大家表演乡土童谣《摇啊船,唵哆》,大一班的徐春燕老师为大家送上大班音乐活动《大丰收》,小三班的张丹婧展示了大班美术活动《百变丝瓜筋》。得到了全市各级领导、同行姐妹的好评。
系列活动十:开展《可爱新仓——我的家》主题教学活动,每学期利用一周的艺术周活动实施乡土艺术主题活动。从第一次的纯粹的美术活动走向了艺术的综合,有音乐,童谣。活动中幼儿的艺术作品想象
丰富,造型奇特(照片)。
今年我们的艺术节活动又从10年3月启动了,本届艺术节的主题是“我爱生活,我爱艺术”, 让我们再次启动了梦想。
在本届艺术系列活动中,我们小朋友将和老师们一起开展精彩的艺术活动,每月进行主题绘画、童谣朗诵、童谣表演、童谣绘画、乡土歌谣大联唱、艺术小制作等,如2月份的《新年里的开心事》主题绘画,我们将在4月22日世界地球日这天开展“我是环保小卫士”幼儿主题绘画。在温暖的春天里带孩子们走进大自然,感受美丽的世界,开展乡土趣味运动会;五月份画画我们“可爱的新仓”,并且开展“艺术之星”、“艺术小天使”的评选活动。
我们将请小朋友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来,和孩子们一起游戏,一起表演,进行家庭童谣大pk。老师们也会一展他们的艺术才能,在指导孩子们开展艺术活动的同时进行歌表演等比赛,进行艺术课堂的展示。
班级里各班将开展班级特色活动,3月10日我们进行了特色活动计划的交流和调整,有趣味美术、童谣画、童话音乐剧等。这样小朋友们就有了更多艺术活动的时间了,孩子们可以尽情地在艺术的天地里享受活动带给我们的快乐和收获。
一、确立对教师发展规划整体设计的基本认识
1.幼儿园质量观、幼儿发展观是教师发展规划整体设计的出发点。这就要求教师在发展规划制定、实施、评估的过程中都要以幼儿园质量观和幼儿发展观作为出发点。把个人的发展与促进幼儿园保教质量、促进幼儿的发展统一起来,把提升幼儿园的保教质量和幼儿身心发展作为检验发展规划是否达成的重要指标。
2.教师专业发展素养标准是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的基点。教师专业发展素养标准是对教师专业的基本要求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导向。教师在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时要对照教师专业发展素养标准对自己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再确定目标,这样才不会使目标出现偏差。
3.教师发展规划整体设计要坚持基本规范与多样实践。坚持基本规范就是要符合教师专业发展素养标准,这是对教师发展的一般要求。坚持多样实践是指在符合基本素养标准的基础上,要对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提出有针对性的要求,在教师的专业发展方式和途径上体现多样性。
4.教师发展规划整体设计是制定、实施、管理与评估的连续体。其中管理与评估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要让教师能够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和实施规划,幼儿园就要改变单一的由上而下的评估方式。营造共同研究和相互支持的文化。建立监测和反馈的制度。
二、教师发展规划的制定
我们回顾了以往教师发展规划制定的路径,从中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注重教师个体行为,忽视同伴的参与以及专业指导;注重从上到下的传达与要求,缺少自下而上的调研,等等。于是,我们引领教师重新认识教师发展规划,认识到教师发展规划制定的过程是教师自主设计、同伴互助与专业指导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的重点是准确地认识自我,确定适宜的发展目标、可行的发展路径与措施。
1.修正认识。我们收集了相关的文献资料,通过分享阅读等形式,引导教师认识到“教师个人发展规划就是教师个体根据专业发展需要,拟定目标,设计有利于目标达成的活动和措施,并引导教师个体进行学习实践等活动。最终达成既定目标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的制定不只是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对专业发展起引领、监控的作用,它本身就是一种非常重要、有效的专业发展活动,是教师充分认识自己,辨明自身成长的优势、不足以及所处发展阶段,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发展目标及达成目标的行动与策略的过程。教师发展规划具有以下特点:
教师发展规划是一种思考方法,是关于教师对规划年内发展的整体思考。包括对教师个人发展基础的理性分析,在较长时间里发展目标的定位和发展内容与措施的总体筹划等。
教师发展规划是教师自主管理的方式。教师发展规划需要教师在保教工作中积极寻求和创造有利的发展条件,通过学习、实践、反思等达成预期的发展目标。
教师发展规划是持续的行动过程。包括“制定—实施—评—改进”等环节在内的持续的、自觉的行动。
2.寻找起点与方向。现状分析评估是教师发展规划的设计起点,是发展目标制定的基础。我们着重解决了谁来分析、分析什么、如何分析等三个关键问题。
谁来分析。我们组建了现状分析的团队。主要由园长、同伴教师、教研组长、专家、家人、幼儿家长等人员组成。
分析什么。首先,我们确定分析的内容,即个人成果,包括计划、课程方案、活动设计、案例分析、反思总结、课题研究等;现场活动,包括教研现场、保教活动现场等。其次,选择评估参照标准。
怎么分析。我们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对照指引的全面自查法。教师对照教师专业发展规范与指引,根据信息资料采集等提示对自身的现状进行全面的分析。
同伴教师的自由谈论法。通过面对面或QQ群、微博等方式让更多的同伴教师及幼儿家长、家人参与到对教师的现状分析中,也可以有针对性地邀请对情况比较熟悉的同伴教师、幼儿家长参与对教师的现状分析活动,让他们自由发表对教师发展现状的看法。
日常工作的专项比较法。幼儿园组织专项活动让教师通过比较了解自己的长处和差距。例如,组织教师根据同一个活动素材设计活动方案,通过比较了解教师在活动设计能力方面的情况;也可以组织教师根据同一个方案组织活动,以了解教师组织、实施活动能力的现状等。
现场活动的集体会诊法。教师邀请教师专业发展领导小组成员、相关专家、带教师傅、园内其他优秀教师观摩自己组织的教育教学现场活动,然后请大家就活动设计、组织、师幼互动、活动监控调整等方面进行诊断。
通过上述现状分析活动,教师明确了自身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并以此确定自我专业发展目标。教师发展目标依据现状分析的角度可以分为补短性发展目标、扬长性发展目标和基础性发展目标。
补短性发展目标:针对教师发展的不足确定补短性发展目标。如,有的教师会把提高师幼互动的有效性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从而通过重点设计有关项目来提高师幼互动的能力和效果。
扬长性发展目标:针对教师发展优势确定扬长性发展目标。如。教师可以把自身教育教学中的特色作为扬长性发展目标,以更好地发挥自身的特长,推进幼儿园课程的发展。
基础性发展目标:一是依据幼儿园工作重点,选择与之相应的发展目标;二是针对青年教师(职初教师)把适应幼儿园保教工作(幼儿一日活动组织)作为发展目标。
3.设计教师发展规划样式。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开展了教师个人发展规划样式的创意设计。基于不同发展阶段教师的特点,我们设计了三种样式的发展规划:表格式、手册式和方案式。针对青年教师,我们设计了较为详细的表格式的发展规划,把教师专业发展素养要素设置在表格中,引导青年教师从基本素养要求人手制定发展规划。针对骨干教师,我们设计了手册式的发展规划,促使骨干教师在幼儿园保教工作研究及带领青年教师的过程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针对成熟教师,我们设计了方案式的发展规划,引导成熟教师对专业发展进行系统思考和逐步推进。我们还编制了幼儿园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操作说明,以指导教师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
三、教师发展规划的管理
教师发展规划重在践行、落实,也难在践行、落实。我们实行了以“三个三”为特征的管理:首先,我们注意到教师发展的差异性,将教师的发展水平大致划分成三个层次,利用三个层次的资源,为不同发展层次的教师设计不同的规划要求:其次,我们抓住每学期初、中、末三个主要时间段,抓好播种、耕耘和收获三个环节;再次,我们结合每学期的初、中、末三个主要时间段,选择与各阶段工作内容所匹配的方法,以提高工作的有效性。我们将“三个三”的管理工作重心落在教师发展规划与工作的结合上,一方面重视幼儿园的实际工作,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另一方面指向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性。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教师专业标准》;幼教师资;培养模式;高校课程改革;
作者简介:邓泽军(1966—),男,成都大学师范学院教授,教师发展与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教师教育,基础教育。
作者简介:曾莉(1982—),女,成都大学师范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学前比较教育。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学前教育是每个人一生发展的重要开端。学前教育发展的关键在于造就一支师德高尚、热爱儿童、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幼教师资队伍。幼教师资培养是确保幼教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保障。目前,为适应社会发展对幼儿教师职业的新要求,我国幼教师资培养已基本上被纳入到高校层面,主要有三年制专科培养和四年制本科培养。随着相关高校不断加大幼教师资培养力度,我国幼教师资队伍在数量保障、学历层次和专业素质等方面获得了极大改善。然而,随着入园率的提高,我国幼教师资的缺口仍然比较突出。尽管目前只有3685万在园幼儿,但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今后几年在园幼儿很可能会突破4000万甚至5000万,按照现在大约1个教师带教15个幼儿的配置比例,目前全国幼儿园专任教师约147万,1500万幼儿就需要100万教师,因此在2020年实现学前教育基本普及还缺少百万师资。[1]这种需求状况对相关高校培养专业幼教师资提出了严峻挑战。
要尽快地、富有成效地培养大批合格的幼教师资,迫切需要充分关注我国幼教师资本科培养问题。同时,随着时展,成为一名具有本科学历的幼儿教师日益成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主要选择。幼儿教师的本科培养应在专业知识和研究能力方面有更高要求,以满足我国学前教育对高层次师资的客观需求。为确保我国幼教师资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在梳理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应不断推进幼教师资本科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与实践创新。
一、幼教师资本科培养目标定位及现实成效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指挥棒”,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幼教师资培养的方向和标准主要体现在培养目标方面,只有切实遵循培养目标的定位要求,才能在培养模式方面进行有效的改革与实践,进而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幼儿教师。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基于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亦即立足于幼儿教师的专业态度理念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全面培养。目前,人们主要基于教师专业发展视角、生命哲学视角、创新型人才培养视角,对幼教师资培养目标给予了充分关注。
(一)高校对培养目标定位笼统,缺乏可操作性
相关高校幼教师资培养机构都制定有各自的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对培养目标都有明确的表述,譬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动手能力、某项特长及丰富想象力的幼教人才,然而实际上培养目标定位往往较为笼统,难见特色与创新。譬如,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为:“主要培养素质全面、学识宽广、有持续发展潜力并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研究型幼儿园师资。”浙江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幼儿园教师、国际教育交流者、早教机构培训管理者、婴幼产业经营管理者、儿童游戏与玩具的创意设计者,能在各级各类幼教机构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幼教人才。”成都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学有所长的具有全面的学前教育专业知识与技能,从事儿童的教养、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可以看出,以学术取向为主的研究型与以职业取向为主的应用型成为各高校制定与调整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主要选择,但这样的目标取向与抽象的定性描述却无法从根本上明显区分出本科层次与大中专层次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也使得各项教育活动的实施与测评等环节有可能缺乏可操作性。[2]因此,尽管这些培养目标表述都比较规范、完整,目标定位也比较明确,但却是特色不明显、同质化现象客观存在,同时表述上也比较抽象笼统,缺乏评价目标实现程度的可操作性。
(二)学生对培养目标认知不足,难以收到良好成效
相关高校尽管有其明确的培养目标定位,却普遍比较忽视学生作为培养主体的价值地位,导致学生方面对培养目标定位的认知不足,突出反映在学生对学前教育专业的认知、态度和情感等内部心理活动常常处于不良状态。这种状况严重影响到目标定位在培养过程中的切实体现,不利于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实践能力培养,不利于培养目标的达成实效,进而还严重影响学生未来的专业进取和发展后劲。通过对学生访谈发现,很多学生不是自愿选择学前教育专业,而是因为专业调配被动进入学前教育专业,他们对所学专业并不十分了解,学习热情不高,期望不大。正是由于缺乏积极的专业认同,学前教育专业不少学生尤其是男生对职业前途普遍感到悲观失望,进而对专业学习失去兴趣,学习目标不明确,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来学习,很担忧自己能否适应将来的幼教工作需要,由此也感到很自卑、很痛苦。有学生在访谈中还提到,他们去幼儿园实习时,个别幼儿园仅仅安排一些扫地、擦桌子、给孩子喂饭之类的体力活儿,没有从准教师的角度和师资培养的高度,对实习生安排一定的专业实习工作。这些状况不利于他们的专业学习和专业追求,难以达到幼教师资培养的目标。
综上所述,幼教师资培养应充分考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在《幼儿教师专业标准》的引领下,立足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科学准确地定位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的目标。由于幼教师资培养目标定位及现实成效不尽如人意,直接影响了幼教师资的专业化培养,这不仅使得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比较欠缺,而且学生的专业认同度普遍不高。
二、幼教师资本科培养模式问题分析
近几年来,由于我国幼教职业需求空间较大,学前教育专业的就业率连年接近90%。虽然就业率令人看好,但就业质量却并不被大家所认同。抛开幼教职业本身的编制和待遇等因素来看,幼教师资培养成效不足则是人们的共识。为切实实现培养成效的根本好转,必须对幼教师资培养模式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探讨。
(一)现行幼教师资本科培养的模式
目前,我国幼教师资本科培养主要采用了三种模式类型。一是应用型培养模式。主要针对解决目前幼教师资紧缺,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幼教师资紧缺问题,一些学者主张采用应用型培养模式来培养幼教师资。如:“2+1+1”本科幼教师资培养模式,即采取“1-4学期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教育,5-6学期专业拓展训练,7-8学期专业实践活动”的递进模式来培养本科幼教师资;[3]“基本理论+技能+实践”的“一体两翼”应用型幼教人才培养模式;[4]“订单式”方式培养应用型幼教专业人才,根据当地幼儿园发展需求来培养幼教师资。[5]二是“双师型”培养模式。主要是把教师专业发展理念融入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将幼儿园教师、科研和行政管理人员均作为培养目标,立足所在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现状,从招生制度、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条件及师资建设等一系列方面进行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6]三是分类培养模式。根据学前教育专业“升本教育”的精神要求,从三年级开始,根据学生意愿、职业倾向性与已有专业素养状况,分为理论型和应用型两类人才,实行分类培养。[7]应该说,在我国幼教师资本科培养模式的探索方面,采用较多的是应用型和双师型这两种培养模式,主要是期望解决现实中幼教师资的短缺和质量问题。
(二)现行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尽管这些年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就其培养实践来看,现行幼教师资本科培养模式主要存在如下突出问题:
其一,本科培养经验比较缺乏。目前,高校已成为我国幼教师资培养的主力,高校扩招后的较大容量可以基本保障我国幼教师资培养的数量要求,然而不少相关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主要是幼儿师范学校通过合并或升格而来,本科层次的培养经验还比较缺乏,尤其是培养单位的不少教师比较缺少高等教育教学经历,在专业水平和学术素养方面明显不足。同时,部分本科高校是在学前教育大发展背景下创办学前教育专业,虽然这对于顺应国家政策要求和社会现实需求有积极意义,有助于急于解决幼教师资短缺问题,但是在学前教育专业建设方面也必然面临经验不足和质量保障不到位等问题。应当看到,近些年来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很快,高校层面的师资培养对提升我国幼教师资队伍整体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同时有些高校在自身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一味迎合市场需要,只顾把学生招进来而不考虑培养质量,虽然幼教专业的招生规模得到了扩充,但没有充分考虑学校的专业师资能力,因此不能有效兼顾人才培养数量与质量两方面的要求。
其二,课程设置比较繁杂。相关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一般都较为广泛,既有钢琴、舞蹈、美术、声乐等技能性课程,也有健康、语言、社会、科学等理论性科目。一般来讲,多数学生比较喜欢儿童舞蹈、钢琴演奏等技能技巧课程,而普遍对专业主干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热情不够。由于专业理论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不少学校特别强调技能课尤其是艺体课程开设的比例,而比较忽视专业理论课程的开设与教学,这使得学生在拥有熟练的艺体技能的同时,在实际工作中往往缺乏引导幼儿学习的相应理论支撑,甚至有可能产生对幼儿教师专业性的理解偏差乃至出现专业精神的缺失。因此,课程设置不能一味迎合学生,而是应引领学生在各类课程学习中全面提高专业修养,为将来成为合格幼儿教师做好准备。就目前来看,高校层面的幼教师资培养依然是重专业技能训练,而对全面提升专业素养还缺乏足够重视,这种状况不利于培养专业扎实的高素质幼儿教师。比如,人们普遍坚信幼儿教师须懂得幼儿心理,但相关课程的教学过程基本上没有具体探讨怎么去深入分析幼儿心理,这使得学生在学习了相关课程之后,依然不知道怎么去深刻认识和实际处理幼儿发展中表现出的各种心理问题。
其三,评价标准比较单一。目前,部分相关高校的幼教师资培养单位仍在沿用以前“老幼师”的评价标准,也就是注重对学生技能掌握方面的评价,并将此作为学生评价的“重头戏”,每年都为此进行技能评比大赛,在此过程中比较缺乏思想创新和理论探索方面的交流与分享,让很多学生误以为学好专业技能就能当幼儿教师。而对于文化素质课程和专业素养课程的学习,则主要是通过考试或考查的方式进行比较单一的评价。尤其是没有紧密结合幼儿教育的语言、健康、艺术、科学、社会五大领域,未能充分体现五大领域的目标检测及评价。如此看来,幼教师资培养的评价标准确实显得比较单一,其评价成效难以全面衡量学生的专业学习状况,难以全面发挥对高素质幼教师资培养的激励和导向功能。
(三)现行培养模式存在问题的原因
高校层面培养幼教师资之所以出现以上问题,主要原因在于:一是政策未能落实到位。尽管社会上普遍感觉到“学前教育的春天来了”,各种政策层出不穷,但政策的落实却遇到重重阻碍,尤其是幼儿教师地位低待遇差这种状况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从而严重影响着幼教师资的培养,特别优秀的考生就很少报考学前教育专业。二是高校培养机构在专业建设方面未能跟上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步伐,不仅未能充分设计好专业建设的规划方案,而且部分专业教师的专业水平不高,这使得幼教师资培养成效大打折扣。三是学生的专业认同度普遍不高。我国幼教职业现状严重影响到学生的专业认同。调查显示,很多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属于调配录取的,某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曾经只有一个男生是自己报考该专业的,而其他男生全都是被调配来的。由于不是自己主动选择的这一专业,不少学生表示毕业后不会从事幼教职业。这种状况确实令人担忧,目前较大招生规模只是暂时缓解学前师资的数量问题,但从长远来看,这种职业认同状况将会长期影响幼教师资队伍建设。而要积极改善这些现实问题,需要不断推行幼教师资培养模式的改革。
三、改革本科高校培养学前教育师资模式的探讨
现代学前教育的发展需要决定了幼教师资培养模式改革势在必行,既要创造性地总结我国幼教师资培养的现有模式及其实践状况,又要努力致力于以高素质应用型为导向进行学前教育师资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只有通过多种途径构建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的有效模式,并以此开展一系列改革实践,才能确保幼教师资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一)落实《幼儿教师专业标准》
立足《幼儿教师专业标准》的精神要求,明确幼教师资培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一是要确立幼教师资培养的目标定位,以此统领幼教师资培养的各方面。对此需要协调和处理好《幼儿教师专业标准》与社会发展对幼教师资现实需求之间的关系。《幼儿教师专业标准》在其表层功能上是规范幼儿教师准入的要求,而在其深层功能上则是更好地规范和推进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二是要重视创新幼教师资培养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充分关注现有课程体系与《教师教育专业标准》之间的差异,确保学前教育师资获得底线要求以上的专业实践能力及其专业认同,努力确保学生毕业后进入到幼教机构而不流失。三是要重视相关配套资源建设,包括专业师资配置、实验室建设及实习基地建设等诸多方面,幼教师资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这诸多方面的积极支持。
(二)努力推行幼教师资培养的课程体系改革
课程体系改革在幼教师资培养中居于核心地位,具体改革实践应充分体现《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及《幼儿教师专业标准》等政策措施要求,细致深入地把握当前幼教师资培养的现状、社会需求及学生特点,应当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努力使其成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幼儿教师。同时要大胆开展突破性、创新性的探索,改变关注教师较多而关注学生较少的状况,积极构建有利于学生培养的自主学习模式,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幼教师资培养既要强调幼教专业技能课程,训练幼教师资的专业技能;同时也要通过开设广博的通识课程和社会实践课程,进行综合素养的培养和基本生存能力的训练。对此,要做到以下几点:
其一,注重幼儿生理学、学前儿童心理学、脑科学、学前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等相关课程的改革研究。可将幼教专业课程综合为儿童艺术教育、儿童社会教育、儿童科学教育、儿童健康教育、儿童语言教育五大领域的教育课程,相关课程综合化可以有效克服以往学科课程过于强调系统性而造成单科教学周期过长、科目之间内容重复等弊端。
其二,坚持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强化实践教学课程比重,比如组织学生进行各类见习实习、各类活动设计、各类社会调查、亲子活动实践等;为了让学生用研究的眼光进入儿童世界,应重视幼教科研方法的训练,不断探索多元化、多途径、多类别的实践教学模式。
其三,要合理设置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专业理论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拓展课程,并统整协调其相互比例关系而使之成为有机的整体。这样以整合能力观来指导课程编制,可以打破传统幼教师资培养的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编制模式,实行课程体系重构。当前,已有不少培养单位正在探索实施模块化的课程编制,以保证学生获得较为完整的幼教专业技能。具体来讲,就是将学生应掌握的专业知识能力及综合素质修养分解成通修模块(公共必修课)、专业模块(专业方向课)、实践模块(实践环节)、选修模块(通识教育课)。其中,公共必修课程和通识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开设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艺术体育等方面的课程,使学生受到系统的语言、思维、艺术、体能等方面的综合训练,拥有较好的人文艺术修养和科学精神追求;而专业方向课程和实践训练课程则是确保学生受到良好的专业训练,具有较为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
(三)要切实完善幼教师资培养计划
35年前,中国开放了第一批经济特区,深圳是4个之中的1个(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她尽享改革开放的天时地利:灵活的政策,毗邻香港的发达资讯,边贸培养的生产能力和技工,移民城市的胆识和活力……种种优势成就了一大批高端女装品牌,玛丝菲尔、影儿、歌力思、艺之卉、爱特爱……时至今天,这些品牌已经占据女装销售市场的半壁江山。
35岁,也是大多数深圳女装品牌所面向消费者的核心年龄层。35岁上下的女性消费者消费能力强,这一人群支持了深圳女装的巨额销售数字。然而,正如龙华新区大浪时尚创意城建设管理办公室主任谭岱所说,区域产业的兴盛,光有躺在财务报表上的冷冰冰的数字远远不够。
35年过去,深圳的特区身份逐渐被大众淡忘,“特区优势”逐渐模糊,深圳女装的龙头地位并非固若金汤,广州的例外、上海的素然,新一代女装以更新的姿态赢得了消费者欢心。曾经的35岁核心消费群正在老去。人生的35岁会老去,品牌定位的35岁是永恒。如何在一代又一代的35岁消费者心目中,保持深圳高端女装品牌的吸引力,这是个课题。
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艺术设计系主任谢平援引巴黎女装的例子,试图找出这个问题的答案。女装看巴黎,几个世纪以来,巴黎女装一直是全世界仰视的焦点。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意大利3G”(Giorgio Armani、Gianni versace和Gian France Ferre)为代表的一批意大利时尚设计大师横空出世,而巴黎品牌仍然固守高级时装传统,新意欠奉,两相比较之下,巴黎时尚一度落后于米兰。深感地位受威胁的巴黎时装,开始到全球各地寻找新鲜血液,高薪聘请有创意的新锐设计师。来自英国的John Galiano、Mcqueen,来自美国的Marc Jocobs……这些才华横溢的年轻设计师为巴黎女装品牌带来了新意,才有了常变常新的巴黎女装顶级品牌。“我们的深圳女装也是这样,要追求新,人才是关键,”谢平说。
在这样的产业背景下,第三届“大浪杯”中国女装设计大赛被赋予了更深刻的意义。“大浪杯”中国女装设计大赛以深圳市龙华新区大浪时尚创意城作为冠名,从诞生之日起,就注定与深圳女装、与大浪时尚创意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龙华新区大浪时尚创意城建设管理办公室主任谭岱接受采访表示,“深圳女装在全国处于龙头地位,但是行业话语权和行业灵魂人物还太少。”在谭岱看来,持续10年、20年举办“大浪杯”中国女装设计大赛,就是要发掘、培养一批行业创意设计人才,使时尚创意而非生产制造成为核心优势,为深圳女装、为大浪时尚创意城注入灵魂。
更加成熟的第三届
5月16日,由深圳市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委员会、深圳市龙华新区管理委员会、中国纺织出版社联合主办,《中国服饰》杂志、深圳市服装行业协会、深圳大浪时尚创意城承办的2013“大浪杯”中国女装设计大赛初评在北京进行,经过三轮紧张评选,法国ESMOD高级时装艺术学院马亮等20位选手晋级决赛,将于7月份赴深圳角逐最后的金、银、铜奖。
“大浪杯”中国女装设计大赛今年已经成功举办第三届,相比起前两届大赛,今年选手参赛更加踊跃,参赛范围更加广泛。据介绍,本届大赛共收到海内外参赛作品1020份,参赛选手来自中国大陆、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145家专业院校、45家设计工作室及服装公司、24位自由职业设计师选送了参赛作品。大赛组委会还收到一位离退休职工寄来的自己精心绘制的作品效果图,今年参赛热情之高涨可见一斑。
作为本届大赛的评委,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院长吴海燕、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艺术设计系主任谢平、ESMOD法国高级时装艺术学院(北京)国际校长Zora GERAULT在初评现场接受媒体采访,对本届大赛给予积极肯定,并对大赛的未来发展提出中肯的建议。
“选手们能抓住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对世界的时尚潮流也有很好的把握,在抓准大背景的基础上有自己的创新点,这可以从色彩、材料、服装整体造型看出来,”吴海燕说,“现在整个中国都在提倡如何实现中国梦,本届大赛的主题是‘焕然@东方’,今年的作品让我们看到一种新的东方,新的中国梦。”吴海燕还从产业发展需求的高度强调了大赛的重要性。她说,2011年到2020年,既是“大浪杯”中国女装设计大赛的10年,也是建设纺织强国的10年。从加工大国到设计大国的转变过程艰辛不易,而人才是关键。“汉帛杯”、“兄弟杯”为中国服装业发展到今天贡献了很多人才,“大浪杯”则为新一代设计人才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机遇。相信到2020年,“大浪杯”会为中国呈现一个崭新的女装人才梯队,为深圳、全国各地女装起到推动作用。吴海燕希望大浪杯越办越好,吸引优秀设计师将目光瞄准赛事,“优秀女装设计师”自动与“大浪杯”画上等号,吸引他们瞄准深圳高端女装,积极投身深圳女装的发展。
谢平认为本届大赛作品来源丰富,让人感受到选手的参赛热情。今年的作品整体来看成熟度较高,选手们对女装的理解更加深入。“往届虽然我们也能看到很多新材料和新的创意点,但是都是比较表面化的,而今年的入围作品中,我们看到了对女性形体的理解,而且在对女性整体形象包装方面显得更加完整,这是我们在总决赛中最值得期待的。”谢平希望选手在对“东方”主题的理解上更加灵活,“东方”不一定是渐染、袍子、无结构造型等僵化的元素,希望选手能从身边生活中发掘小感动、小味道,表现现代东方精神。
ESMOD法国高级时装艺术学院(北京)国际校长 Zora GERAULT在初评中严谨、认真的态度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每一份作品仔细审阅,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出现的优秀作品。在评阅完所有的作品后,Zora赞不绝口。“此次比赛提交稿件的整体水平都很强,其中部分作品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无论是创新型和完整性,都体现了参赛者一定的专业水平。”对于比赛来说,相对于服装的实用性来说,Zora更注重的是选手创意思维的表达,考察选手是否在面料、色彩、廓形和工艺上有创新。因为如果复杂的都能够掌握,“操刀”成衣设计就一定能够掌握。
“大浪杯”历届以及未来的主题都与“东方”有关,Zora认为这一主题十分有必要,对推动带有中国特色的女装设计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值得发扬和推广,在设计中对中国文化和中国元素的运用并不是大量的堆砌,而是恰到好处的使用和点缀,不是刻意明显却让人一看就能够明白带有中国韵味。比如品牌‘例外’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下一届‘大浪杯’我要组织ESMOD法国高级时装艺术学院总部的学生也来参加,将这样一个好的设计大赛推到国际舞台,”Zora称。
女装创意硅谷首度亮相
第三届“大浪杯”中国女装设计大赛的亮点之一,是大赛决赛将首次在大浪时尚创意城中举行,届时这片构建时间超过10年的创业热土将首度揭开神秘面纱,接受从业者的检视。按照规划,大浪时尚创意城将汇聚整个深圳时尚产业30%的产能,换算成绝对值约500亿人民币。
2003年,深圳市政府开始规划建设大浪服装基地,玛丝菲尔、影儿时尚、歌力思等22家龙头企业率先拿到用地;2011年12月30日,大浪所在的龙华新区正式挂牌成立,大浪石凹片区周边4.6平方公里被定位为“大浪时尚创意城”,被市政府列为全市“十二五”期间9个城市发展单元之一;2012年7月,大浪服装基地的部分企业,以大浪时尚创意馆的面目集体亮相第十二届中国(深圳)国际品牌服装服饰交易会。截止目前,华兴、影儿时尚、卡尔丹顿、梵思诺、歌力思、诗琪丽、奔霓诗、龙浩等8家拿地企业投产,玛丝菲尔、海君、美宝和、沐兰、叶子、默根等6家企业主体建筑封顶即将投产,衡韵、爱特爱、台茗、梦诗、飞影思、诗恩、曼其、淑女屋等8家企业正在规划报建动工,同时带动了乐町(38周)、娘子写、十三钗等一批服装时尚创意型总部企业迁入园区投产运营,初步形成服装产业规模的集聚。
谭岱说:“10年前大浪还是特区外一个发展落后的村落,众多企业拿下用地,那是企业家的眼光。10年后的今天,这片热土已经焕然一新脱胎换骨。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把第三届‘大浪杯’总决赛放到大浪时尚创意城?我们要让更多的人看到它,看到20多家深圳服装龙头企业的总部基地长什么样子,看看企业家伟大的愿景,要让更多的人一起来见证:这个我们用10年打造的梦工厂,今天终于梦想变成现实了!”
两年前记者到深圳采访,看到一些非常有市场影响力的高端品牌比如lizzy、爱特爱,仍然身处深圳的老工业区域八卦岭,工作环境、交通环境相对老旧、逼仄。我们也有幸看到了玛丝菲尔、艺之卉等企业在大浪时尚创意城的建设图纸,这些由著名建筑设计师精心设计的建筑,呈现在图纸上已经非常令人向往,可以想见每一个企业花了很多心血,来打造这来之不易的总部基地。深圳龙头服装企业汇聚大浪,从宏观上来说,会形成集聚效应,深圳高端女装的这块金字招牌会更加显眼。从单个企业来看,从产业初创阶段的无序建设厂房、办公区域,搬迁到精心设计规划的总部大楼和功能完善的生活区,十年期待一朝实现,他们欢欣鼓舞的心情,可以想见。
据谭岱介绍,整个大浪时尚创意城共占地4.6平方公里,只有已建成的1平方公里面积是服装基地,这是整个创意城的核心区,其他的3.6平方公里都将作为功能配套区域。据测算,容纳30%深圳时尚产业产能的大浪时尚创意城,总人口将超过20万。大浪时尚创意城既要实现产业链上下游相结合,还要实现社区功能和产业功能相结合,这20万人的生活娱乐、医疗、子女教育等,都要在这里规划解决。“‘安居’才能‘乐业’,”谭岱说,“只有有生活,才能有创意;只有解决生活起居问题,才能解决产业集聚发展问题。”园区借鉴了韩国大邱、苏州开发区小镇建设的成功经验,为园区的配套建设服务。以子女教育为例,从幼儿园到9年一贯制的高中在园区都将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