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煤炭资源发展

煤炭资源发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煤炭资源发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煤炭资源发展

煤炭资源发展范文第1篇

关键词: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对策

有关资料表明,煤炭资源按目前的开发利用速度计算,还可以利用200多年,以煤炭资源为主的煤炭资源城市,早晚都将面临资源枯竭问题。我国建国以后形成的煤炭资源城市有63所,有的已经资源枯竭,有的即将枯竭。国家发改委2009年3月5号公布确定的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名单又有山东省枣庄市、安徽省淮北市、黑龙江省七台河市、辽宁抚顺等一批城市位列其中。不仅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面临资源趋于枯竭,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产业结构单一、产业层次较低、自我发展能力较差、生态环境恶化、社会文化观念落后等问题。属于青壮年期的煤炭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也大多数主要依赖资源的开发,而且面临着资源利用效率较低,环境污染较严重等共性问题。因此,无论是从解决当前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还是从长远来看,解决煤炭资源型城市,煤炭最终枯竭带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都必须把煤炭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转型摆到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这是实现我们党和国家提出的到本世纪中叶建成中等发达国家宏伟目标的客观要求。

要解决好煤炭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经济转型的问题,总体上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煤炭资源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转型纳入到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来。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重大战略思想,也是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和转型必须遵循的科学理论。根据这个科学理论,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必须以此为指导,处理和解决好当前所面临的煤炭资源有限与经济社会发展对煤炭资源的需要,产业结构单一与多样化发展滞后,煤炭资源利用率较低与煤矿布局不合理、集约化经营不够,煤炭资源型城市潜在优势发挥不足与缺少特色产业,矿区环境破坏最严重与生态保护矛盾大等诸多关系和问题。

要处理解决好煤炭资源型城市面临的这些矛盾和问题,重点遵循以下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

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实行适度开发的战略

煤炭在我国的能源消耗中约占75%左右,国民经济发展对煤炭消费的依赖性比较强,在保证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发展的基础上,调整、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发展风能、水能、太阳能等能源,降低煤炭、石油等能源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对于延长煤炭资源的可利用时间,保证国民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和子孙后代长远利益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从国家层面上来说,要通过对我国能源开发和利用的科学评估和论证,制定优化能源开发和利用的发展战略,对煤炭实行适度开发。对一个省区和一个煤炭资源型城市来讲,也要加强对煤炭开发活动的科学论证和评估。在保证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下,通过对煤炭资源储量的大小,埋藏的深浅,品位的高低,开采强度和环保等问题进行科学论证,制定区域性和矿区合理开发的规划。把开采量限定在一个合适的水平上,通过实行适度开采战略,既能保证煤炭资源开发恰当的服务年限,保证经济和社会对煤炭资源的消费依赖,又可以为替代产业的发展赢得时间。煤炭主管部门要加强对煤炭企业科学适度开发的指导,把矿区煤炭生产的科学接替规划制定作为对矿区领导集团考核的重要指标,与领导集团的政绩挂钩。防止煤矿企业在开采时,片面强调产量增长,不合理的加大开发强度,造成丢肥拣瘦的短期行为,忽视煤炭回收率的提高。

二、深入推进兼并重组、大力实行集约经营

在各矿区都不同程度存在资源利用率较低、环境坏破较严重、安全生产条件差的小矿,虽然从上世纪末以来,国家对煤炭企业实行了关闭非法和布局不合理煤矿的政策,使非法和布局不合理的煤矿数量大大减少。掠夺性、毁灭性、破坏性开采的状况得到有效遏制,合法经营的小矿,通过兼并和资源整合,生产规模扩大,单井生产能力和管理水平有所提高,但是,有的省区煤矿生产布局不合理和生产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环境破坏大,安全生产无保障的小煤矿还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以山西为例,到2007年底,矿井数量2840多,30万吨以下的小煤矿还占70%,煤炭粗放开发的模式没从根本上进行改变。据测算,小煤矿资源回收率15%左右,仅相当于先进水平的四分之一,按小煤矿年产35亿吨计算,每一年仍然要浪费10亿吨左右的资源。除山西省以外,其他省、区还有一些矿区不同程度存在布局不合理和管理落后的小煤矿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

(一)要深化改革,深入进行煤炭资源的整合和煤炭企业的兼并重组,通过政府主导和宏观调控相结合,实施煤炭企业“大进小退、优进劣退”,有计划的组织管理先进的大型煤矿兼并中小煤矿,关闭不符合条件的小煤矿,让优质煤炭企业做大做强,让资源浪费、管理落后的小煤矿退出,从而实现煤炭产业的升级,从体制上保证煤炭资源的高效回收和利用。

(二)实行集约经营管理战略。首先,要推进资源的集约化开发利用,国家在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在有效保证煤炭资源安全供应的前提下,重点考虑矿区的合理布局和重心的科学转移,相对提高煤矿资源开发的集中度;其次是扶持、鼓励发展大型矿业集团,提高煤矿企业的现代化综合管理水平及煤炭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能力,相对降低环境污染程度和环境保护成本,提高企业规模效益和社会效益;第三,在煤炭资源型城市打造集约经营平台。山西晋城市在推进城市转型中,立足集约发展、优化布局,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该市着力打造集约经营平台,规划建设了15个工业园,总面积达16.5万亩,累积投资5.39亿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以园区为平台,加强软环境和硬环境建设,通过筑巢引凤吸引了包括台湾富士康、丹尼斯、香港豪德、华润、联盛、中海油、中石化、国投、中煤、华能、鲁能、雨润、保利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使园区的扩散和辐射效应显著提高:第四,在煤炭企业大力推行集约化经营模式。努力推进采煤工艺改革和技术改造,大力推行采掘机械化开采,科学布置采煤工作面,提高工作面单产水平。科学进行运输提升系统改造,大幅度提高运输提升能力,积极引进吸收先进的洗选设备和技术,提高洗选能力。结合煤矿实际,进行信息化改造,提升煤矿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为集约经营提供保障。

三、实行渐进式多元化发展

单纯依赖煤炭资源发展,产业结构单一,煤业独大,是煤炭资源型城市的共同特

征和弊端。煤炭资源型城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未雨绸缪。从矿业开发开始,在发挥主导产业的同时就要制定和实施多元化的发展战略,青年和中年矿区更要把多元化发展摆到重要日程,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经济转型。培养新的产业支柱,在这方面,一些矿区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如淮北矿业集团公司,大力推行产业结构调整,由单一的煤炭产业结构发展模式向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多元的发展模式转变,实施“煤、焦、化、电、盐”一体化。一个以煤业为主,多个支柱产业逐步成长起来的格局初步形成。抚顺是著名的煤炭资源型城市,产煤已有百年历史,由于该市调整产业结构动手比较早,在可采资源逐步减少的同时,大力发展替代性产业,现在形成了以石油、化工、电力、冶金、机械、电子、建材等重要产业支柱,形成了新的综合工业体系,成为辽中南的综合性重工业城市,顺利实现了经济的转型,其成功经验为其他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渐进式多元化发展,一方面要利用现有的资源条件,另一方面要考虑到矿区和资源型城市自身的情况,可采取产业链延伸、新型产业植入,新主导产业扶持多种方法。产业链延伸就是要拉长煤炭产业链,发展深加工产业,从而带动区域产业的转型。对那些资源储量大,开采成本比较低的矿区,这种转型方式优势明显。如山东济宁市在煤炭资源开发正处盛期时,利用其优势建设煤化工产业基地,利用煤炭资源的龙头带动作用,整合本市煤炭、企业等生产要素资源,围绕煤焦化、煤气化、煤液化三大产业链主攻“醇、苯、酸、烯”等产品的开发,逐步形成了煤化工产业群。新型产业植入就是对适合本地发展并有发展前景的产业,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新产业的建立和发展,这种“外生型”转型方式对于资源枯竭及开采成本比较高的资源型城市比较适合。新主导产业扶持是指煤炭资源型城市通过从现有产业中遴选出发展前景广阔,产业带动大的产业,大力给予政策等方面的扶持和必要的资金支持,这属于“内生型”转型方式。这种方式对那些除资源开采优势产业以外,其它产业发展具有明显优势的企业比较合适。

总之,渐进式产业多元发展,从矿区建设开始、资源型城市雏形阶段就要把多元化发展摆上日程。长计划短安排,在煤炭资源枯竭之前就形成可替代的产业和多元化格局。同时产业多元化还要根据资源型城市的实际情况和条件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新兴产业发展模式。

四、依托优势,打造特色

煤炭资源城市要实现持续、稳定、协调、健康发展,发展特色产业提高产业竞争力十分重要,尤其是具有特色的新兴产业,对于顺利实现产业替代至关重要。特色专业打造应扬长避短,充分所发挥自己的传统优势、煤炭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和自然环境优势等。实践证明,这是顺利实行产业替代可持续发展的一条正确路线。

六盘水市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他们未雨绸缪,依托优势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实施特色产业战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他们的具体做法是依托生物资源多样性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依托地方特色食品加工资源,大力发展特色食品,培育出一批品牌。依托气候优势,打造中国“凉都”,大力发展旅游业。使其旅游产业、食品加工产业和特色农业成为了新的经济支柱。

依托优势,打造特色产业,一是注意运用发散思维,全面审视和善于挖掘本市具有的优势资源。既包括物质资源也包括非物质资源;既包括自然资源也包括人文资源;既包括有形资源也包括无形资源;既包括硬资源也包括软资源;既包括已经开发的显现性资源也包括潜在隐形资源。在全面分析、审视的基础上,找出可以依托的优势,为特色资源开发奠定基础。二是在特色产业培育中要注意品牌打造。既要树立产业品牌意识,强化产业品牌打造理念,又要对品牌打造提前谋划,制定方案,分布实施。使产业品牌从一出生就实现优生优育,健康顺利成长。三是特色产业培育,要发挥政府职能作用,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政府要着力为打造产业品牌创建平台,为企业品牌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资金环境、舆论环境、社会环境,为产业品牌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五、实施绿色发展战略

煤炭资源发展范文第2篇

关键词:煤炭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

我国煤炭资源型城市,主要以单一的煤炭产业链而发展起来的,这些城市的发展都与煤炭产业紧密相关。煤炭资源型城市没有依据煤炭产业与城市发展之间存在的差异,很可能对城市发展造成很大阻碍。循环经济是建立在资源进行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的。而煤炭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就会为了将煤炭产业链进行延伸,实现闭合循环发展,实现资源的循环再利用。发展循环经济,是世界范围内普遍关注的话题,也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结构转型的一种方式。而煤炭资源型城市由于资源的逐渐减少,发展循环经济迫在眉睫。

一、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结构单一

我国大部门煤炭资源型城市的发展主要以煤炭产业链为主,产业结构比较单一,致使煤炭行业的发展需要更多原材料的支持,对其发展受到很大影响。在社会经济的废碎发展下,社会对城市产业的要求不再是单一的并以原材料为主的产业结构上。此外,我国许多资源型城市的资源日趋枯竭,城市经济发展放缓,产业逐渐衰落,城市综合能力较弱的现象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很难将城市的作用发挥出来,对城市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造成很大阻碍。

(二)对自然环境的产生较大的压力

煤炭资源型城市在煤炭行业运行中,每时每刻都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以及消耗大量的资源,这对自然与生态环境都造成极大地破坏。由于我国煤炭行业开采无节制,地表塌陷的状况时有发生;我国在对煤炭进行开采和加工过程中都会消耗大量的煤炭,造成自然资源逐渐减少;此外,在进行煤矿开采时,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而在煤炭资源型城市进行不断煤矿开采后,矿区地表发生的变化比较明显,在没有煤矿的支持下,很容易出现地表塌陷、地质结构发生变化等状况,对矿区周围的生态循环系统造成很大的影响。而在开采、加工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以及废气等,都给资源环境打来很大的压力。长此以往,没有进行合理的开采资源、不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必然会使我国的自然资源逐渐匮乏、环境污染严重以及生态被严重破坏等问题的出现。

(三)产业分布不合理、基础设施落后

从我国一些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历程来看,城市的出现是以矿区为基础逐渐发展起来的。而我国许多资源型城市,由于一些特殊原因,使得城市产业分布过于分散,没有经过进行具体的规划。很多资源型城市的功能非常单一,城市土地利用不合理,大部分的基础设施建设无法适用于产业的发展要求。这些基础设施只满足于生产,从而使整个城市的综合能力比较薄弱。

(四)资源利用不充分

我国煤炭资源的回收状态主要表现出大型的国有煤矿对煤矿资源的回收率比较高,小型煤矿对煤炭资源回收率比较低。这就造成了我国许多煤炭资源在开采与加工过程中没有充分利用,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而我国对原煤的洗选比较低,大多数原煤没有充分加工就被直接使用,也造成了可煤炭资源的浪费,同时还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与污染物。此外,我国许多加工用到的燃煤发电机组的利用率也比较低等,都表现出我国对煤炭资源的利用非常不充分。

二、循环经济下煤炭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建议

(一)以循环经济的理念,规划煤炭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战略

循环经济作为世界范围所提倡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对资源消耗以及生态环境压力较大的煤炭资源来说是尤为重要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应讲城市发展建设生态型煤炭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放到煤炭产业发展的整体规划的发展战略中。煤炭资源兴城市的生态环境比较薄弱,在我国提倡发展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形势下,抓住发展机遇,发展现代化高效生态建设项目,以此作为煤炭资源型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持续产业,促进经济结构趋于合理,避免单一的煤炭产业所带来的风险。制定高标准的生态保护规划方向,将建设生态城市与发展城市循环经济作为最终的目标进行规划,逐渐构建出适用于城市讯环境发展的经济管理体系、政策法规体系、技术服务体系、激励约束体系等机制。可以通过系统工程的想法,将循环经济的理念贯彻到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规划中,贯彻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并在实际的经济发展中进行实施。

(二)发挥资源优势,发展循环经济

煤炭企业的发展逐渐从低科技含量转变为高科技含量,从粗放转变为集约,从高资源浪费转变为资源节约。只有实现这些转变,煤炭企业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企业的转型以及资源的优化利用。煤炭企业依据循环经济的理念,将企业建立在减量循环再利用的基础之上,实现对煤炭资源的全过程的控制与优化管理。对开采与加工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开发研究,依据现代先进的技术,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资源的清洁生产与充分利用。

(三)建设生态型煤炭产业,发展循环经济

煤炭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主要以生态环境恢复、防治工业污染为主,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将落后与污染严重的开采与加工生产工艺进行淘汰,加强对基础设施的更新,将煤炭开采废弃物、废气对环境污染的防治作为工作的重心。

(四)提升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率

对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直接影响着煤炭资源城市经济的发展,所以做好煤炭资源城市的资源综合开发与回收利用率是非常重要的。统筹规划煤炭资源开发,加强资源综合开发,加强对内谈开采的管理,健全资源开发原则,改善煤炭开采技术,实现对煤炭资源的保护性开采。煤炭企业还可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煤炭产业的优化升级,提升其回收率以及开发利用。同时,还要注重对其产生的废渣、废气的综合利用。

参考文献:

[1]袁宝伦.浅谈煤炭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的发展[J].财经界(学术版),2016,(02):47-48.

煤炭资源发展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经济发展 煤炭开发利用 循环经济

一、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1、中国煤炭资源现状

煤炭是中国最主要的能源资源,在中国能源资源中占绝对优势地位。煤炭资源是煤炭工业建设的物质基础。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且分布广泛,含煤面积约60多万km2,约占国土面积的6%。从全国32个省级行政区划看,除上海市外都有不同质量和数量的煤炭资源。从地理上看,我国煤炭主要分布在北部和中西部,如山西、陕西和内蒙古等地。中国煤炭资源的分布总体上形成“西多东少、北富南贫”的格局。分煤种看,中国动力煤资源丰富,炼焦煤资源稀缺。

我国是煤炭大国,不但煤炭的蕴藏非常丰富,储量居世界第一,而且我国煤炭的生产数量和消费数量也位于世界各国的前列,如图1、图2所示。2009年世界煤炭产量为65.97亿吨,我国为30.5亿吨,而中国的消费总量为31.3亿吨,净进口1.03亿吨。2010年前五个月我国煤炭产量为13.05亿吨,同比增长20.6%,预计2011年我国煤炭产量将达到33亿吨。目前我国进口总量达到6011万吨,增长幅度明显。

中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特点和经济发展阶段,决定了煤炭将继续充当第一能源的角色。由于煤炭能源的消费所占比重有所减少,但从增长速度看,煤炭消费量年均增长率为4.18%,可以预见,中国在今后20年内,煤炭仍然是其最主要的可利用能源。

2、我国经济走势现状

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较早的文献中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总产出与前期相比实现的增长。197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仅为3645.2亿元,2009年上升为335353亿元。

从图3可以看出,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一直呈增长趋势,增长速度存在一定波动,但十几年来一直保持在8%以上。但由于我国人口过多,致使我国人均GDP就显得不太乐观,如图4所示。虽然中国总的GDP在世界排名前五,但人均GDP在世界排名地位下降,2009年在世界排名仅为98名。

二、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定量分析

(1)模型分析。鉴于数据的权威性与可获得性,本文选取的1978―2009年我国煤炭消费量年度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和国家统计数据库,并运用SAS9.0软件对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和我国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研究。

经济增长用GDP的实际值示,其对数记为lnGDP,煤炭消费量用我国历年煤炭消费总量表示,其对数记为lncoal。通过对模型进行ADF检验,协整检验的计量分析得出以下过程与结论。

图5中,实线为我国煤炭消费量对数时序图,虚线为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对数时序图。从时序图中可以看出两个序列均显著非平稳,且两个序列之间具有某种同变关系,可以考虑建ARIMAX。

序列lncoal和序列lnGDP的单根检验结果分别如表1、表2所示。

从表2中第六列Tau统计量的P值显著大于0.05,可以认为序列显著非平稳,至少存在一个单位根。现考虑它们之间的协整关系。

由表3可以看出GDP在延迟阶数为零时与煤炭消费量相关关系最大,因此可以将二者同期建模。

表4残差稳定性的检验结果

由表4、表5可以看出,1978―2009年中国煤炭消费与GDP统计数据之间不具有协整关系。

按照Granger 因果关系分析方法,建立下列两变量模型:

lnGDPt=0+ilnGDPt-i+ilncoalt-i+t

lncoalt=0+jlncoalt-j+jlnGDPt-j+t

对其中βi(i=1,2,…,m)=0和βj(j=1,2,…,m)=0的原假设进行检验。

经过分析可知,我国煤炭资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我国存在煤炭消费需求到GDP 的单项因果关系。我国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逐年增加,煤的主要消费者是电力企业,电力企业消费煤炭占总消费量的50%左右,我国目前煤炭发电占发电总量的80%,煤电是工业重要原料。我国工业产值占GDP 绝大部分,而高耗能的重工业是工业发展的主导力量,因而,煤炭消费需求成为拉动GDP 的原因便在情理之中。

(2)弹性分析。煤炭开发利用与GDP增长的关系可用弹性系数来表示。煤炭生产弹性系数P是煤炭生产年增长率与GDP年增长率的比值;煤炭消费弹性系数C是煤炭消费年增长率与GDP年增长率的比值,一般能源消费量的增长速度与GDP的发展速度成正比。C的大小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技术发达程度。C=1,能源消费量与GDP保持同步,单位GDP的能耗与上年相同;C1,煤炭消耗的增长率大于GDP的增长率;C

我国1979―2009年煤炭生产弹性系数P和煤炭消费弹性系数C情况如表6所示。

根据表6的数据可知,我国1996年以前一直是C

-0.99821。产生这种现象除了国际经济发展的背景之外,主要是因为我国的能源结构战略性调整和能源节约取得了明显成效,使得煤炭消费显著下降。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正常、有序地发展,煤炭消费弹性系数又转变为正值,在2003年煤炭资源消耗的增长率甚至大于GDP的增长率,由此,我们应进一步做好能源结构调整和节能工作,使C值保持在低的水平。

2、定性分析

(1)煤炭开发利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首先,有利影响。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工业的建设,第二产业的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显而易见。而采矿产业作为第二产业中的一项,对第二产业的发展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都是巨大的。此外煤炭的开采为其他产业提供了燃料和动力,如焦炭多用于炼钢,是目前钢铁等行业的主要生产原料。这也从侧面体现了煤炭开发利用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换个角度来看,对一些资源型城市或区县,其拥有矿产资源优势,主要经济来源依靠矿产的开采。当地的煤矿也不仅为该地的工业建设提供了可贵的资源,同时也为当地居民提供燃料。此外,煤炭工业城市或区县的发展不仅使自身的经济保持增长趋势,同时也带动了周边地区和相关产业的发展。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对部分地区的贡献也将会在整个国民经济的稳步增长中有所体现。

其次,不利影响。煤炭资源虽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支持,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煤炭的需求不断增加,大量开采煤炭导致生态环境质量下降,从而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煤炭开采所引发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地下水资源的破坏和浪费严重,有些地区煤层藏于富含地下水的第四系地层下,必须先排干地下水才能进行采煤,但由于地区开采技术水平有限和方法有误,常导致地下水资源的破坏和浪费严重;二是土地质量下降、地表植被破坏严重,有些露天开采的煤矿在进行开采时必须剥离表土,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侵占耕地,造成良好耕地的浪费和土壤的破坏;三是空气污染严重,煤炭在开采过程中尤其是在加工利用时,由于技术的问题可能会产生有害物质污染空气等;四是资源产业利益分配倒挂,综合利用的激励不足,约束乏力;五是现行煤炭资源税费征收规定难以起到保护煤炭资源、制止煤炭资源浪费的作用等。这些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地制约了我国经济的更快速的发展。

(2)经济发展对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首先,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环境系统和经济系统之间通过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相互作用、相互联系,耦合为一个整体,即构成了环境经济系统,如图6所示。资源环境的总体压力与经济增长间确实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如图7所示。

根据实际情况,在我国经济发展初期,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和以资源为代价求发展的思想致使我国资源环境的总体压力随着经济增长迅速增加。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收入的增加,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环境质量和可持续发展问题,这对于我国资源环境压力的减缓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这并不能表明我国的环境压力将在未来一定出现持续性好转,相反,在目前特殊的国际背景下,我国在未来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可以预见,未来15年内,我国人口将继续增加,经济总量将持续增大,因此环境保护的任务更加艰巨。

其次,煤炭需求预测与供给战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最近在中国能源战略基本构想中指出,根据国民经济年均增长7%~8%的发展速度和目前的能源消耗水平,预测得出2020年按煤炭占能源总量65%计算,实际需求为15.6 亿tce。尽管我国煤炭资源比较丰富,储量位居世界第一,但按可供开采的煤炭资源计算,人均占有量却甚少。考虑到我国的煤炭资源量及环境承受能力,如此规模的煤炭生产也将接近供应极限。

针对经济发展对煤炭资源的极大程度的消耗问题及煤炭开发利用中可能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我国今后必须致力于加强开采等技术的研发,创新并提高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以促进煤炭工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三、煤炭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未来走势

1、煤炭资源的相关分析

(1)煤炭资源的价值论分析。煤炭作为一种矿产资源,它的有用性使其具有使用价值,这本身使它具备了价值的前提。煤炭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可耗竭性资源,因其具有不可再生或者复制出来的特征使其拥有市场垄断地位,因而可由此获得收益,具有潜在的商品交换价值。煤炭资源在被发现和探明过程中凝结了大量的人类劳动,使其具有价值。煤炭资源价格的确定是在煤炭资源评估的基础上进行的。这种价值是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权垄断的体现,都会在矿产品的价格中得到补偿,所以说,资源使用费和资源税是矿产资源价值补偿的货币表现。完善的采矿权市场则是矿产资源价值论的最终体现,也是解决资源浪费的关键措施。

(2)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外部性分析。外部性是指在没有市场交换的情况下,一个生产单位的生产行为(或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影响了其他生产单位(或消费者)的生产过程(或生活标准)。本文外部性的研究重点是煤炭资源的外部不经济性,即煤炭资源在开发利用过程中给环境带来的污染以及生态破坏,如图8所示。

在以前的经济核算中,我们通常只计算产品的直接成本与销售成本,产品价格中并没有体现出经济活动的环境成本,因此产品的价格不准确。环境经济学则要求环境外部性要最大可能的内在化,从而使企业生产更少的对环境有外部不经济性的产品,减少经济活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归结起来就是环境外部不经济性的问题。这些环境问题的治理成本很大程度都附加到受害者或政府的身上,而产生这些问题的责任者往往是煤炭资源开发中的获益者。对此我们可采取经济手段,向获利者征收环境补偿费,用来治理环境恶化和补偿其带来的损失。

(3)煤炭资源公共性分析。污染的根源在于环境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规定得不完全。共有态物品常常处于人们的过度滥用状态,产生所谓的“公用权悲剧”。如果通过政府宏观控制政策的引导,改变资源原有的状态,将其最大限度地转入市场态,由市场进行配置,或者使之进入公共态,由政府协助配置,可以减少“悲剧”的发生。为避免煤炭资源共有性所引发的问题,必须完善煤炭资源的市场化运作。一是实现煤炭产品统一的市场价格,真正反映供求关系,体现煤炭资源的价值;二是推行煤炭资源矿业权的公开竞拍体制;三是推行煤炭企业股权多元化;四是改革资源税制。

2、煤炭需求预测与供给战略

再利用SAS9.0对煤炭消费量进行研究。从第一部分现状分析可知,我国煤炭消费量呈逐年稳步上升趋势,显然可知序列对不平稳。再对序列1978―2009年的数据进行一步差分后,并对差分平稳后的序列使用ARIMA模型进行拟合。通过观察自相关图和偏自相关图,选择了几种模型可能,并对多个ARIMA模型的MSE值比较后,本文选取ARIMA(1,1,0)进行拟合。观察此模型的参数值及其检验效果,如表7所示。

从表7中我们可以观察到AR1的系数通过t检验,说明系数显著不为零。于是得到最后的模型ARIMA(1,1,0),表达式为:(1―0.64086 B)X t=0.5527+εt。

我们利用此模型对2011―2015年的我国煤炭消费量进行预测,如表8所示。

因为是对对数序列作的预测,所以转化后可以得出最终的预测结果分别为252205.6万吨、269574.5万吨、286960.5万吨、304574.7万吨和322933万吨。

利用相同的思路对我国煤炭的生产量进行模型研究,最终选取ARIMA(1,2,2),并对我国未来五年煤炭生产量进行预测,可得预测值如表9所示。

由此通过对两组预测值的比对可以看出,我国煤炭资源供需之间存在较大缺口,供给严重不足。如果国家不对煤炭工业实施扶持性的倾斜政策,不超前、适时投入资金促进煤炭工业的开发建设,那么将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煤炭供给可能会远远满足不了国民经济发展需要。

3、循环经济的提出

基于煤炭业的特点和中国经济发展的要求,我们知道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由于向自然过度索取,导致了生态退化,环境污染严重;经济发展速度越快,付出的环境资源的代价越大,最终将丧失发展的基础和后劲。煤炭产业虽然为国民经济作了贡献,但对矿区的大气、水、土地等环境也产生了严重的影响,致使环境、经济与资源的矛盾日益突出。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循环经济的概念。

循环经济倡导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结合图9可以看出,其主要思路是依靠科技进步,积极采用先进的技术,大力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使废弃物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实现少投入、高产出、低污染。

煤炭产业要发展循环经济,应立足于生产和消费过程中资源消耗的节约、废弃物的减量和资源的充分利用,使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共同增长,使我国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中国经济协调发展。

四、建议及对策

1、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我国很多行业的高速发展是建立在低煤价和高能耗的基础上的,市场化的煤炭价格不断上涨反映了这些产业对能源的过度消耗。所以我们应控制高耗能产业过快增长,完善产业政策,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并从根本上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本文认为,在我国的特殊背景下,应控制煤炭资源消耗的速度,降低煤炭资源损耗,提高其利用效率。可以设定门槛,淘汰资源利用效率低、环境污染程度大的产业。

2、加快资源税费改革

改革我国的资源税制度,改从量征收为从价征收,使用资源有偿的办法,这一方面加大了煤炭资源获取的难度,增加了煤炭生产的前期投入和成本,有效控制矿煤生产规模的盲目扩大;另一方面,将使煤炭生产企业更加珍惜、节约资源,更加科学合理配采,避免了煤炭资源的浪费。

3、提高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技术和管理水平,加强煤矿区综合开发

加强宏观控制,严格开采准入制度,实行采矿权市场化运行。严格监督采矿秩序,改革采矿方法,推广科学采矿,不断提高采掘技术水平。加强煤矿区的综合开发,这不仅有利于矿区统筹规划和资源综合利用,还可以有效减少运输,节约成本。煤炭就地加工转化,对受运输制约的我国煤炭资源的开发问题更具现实意义。

总之,在开采资源与经济建设中应处理好近期与长远的关系,资源开发与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燕:应用时间序列分析[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 张瑞、郝传波:循环经济与中国煤炭产业的发展[M].新华出版社,2009.

[3] 梁占耀: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J].煤炭工程,2006(2).

[4] 康荣:我国煤炭资源可持续供应的对策与建议[J].发展论坛,2007(4).

[5] 刘志逊、陈河替、黄文辉:我国煤炭资源现状及勘查战略[J].煤炭技术,2005(10).

煤炭资源发展范文第4篇

关键词:煤炭资源;兰炭;煤焦油;荒煤气

一、引言

新疆哈密地区淖毛湖矿区,煤炭资源储量丰富,普遍具有含油量高、气化性好等特点,是煤化工的重要原料,深加工可生产兰炭、煤焦油、荒煤气等物质,值得关注并深入研究。

二、淖毛湖矿区煤炭资源赋存、开发现状及深加工情况

(一)资源赋存情况

淖毛湖矿区位于伊吾县北部约70公里处的淖毛湖镇,距离伊吾县城109公里,距离哈密市281公里,矿区面积2166平方公里, 探求千米以浅资源量187.39亿吨,可供露天开采资源量32亿吨。主要煤种为41号长焰煤,洗精煤发热量5299-6385大卡、挥发份10.9%、灰分11.49%、固定碳77.53%、含油量20%左右,气化性好,每吨标煤可产气500立方米左右,是特低硫、特低磷、高发热量的富油、高油长焰煤。

(二)开采开况

2013年,淖毛湖矿区共生产原煤1364万吨。除新疆广汇湖露天矿、山东兴盛露天矿、华电英格玛煤矿外,"十二五"期间淖毛湖矿区还规划了12个在建矿(井)田、勘探项目,预计2015年可生产原煤7000万吨、2020年可生产1.1亿吨,原煤供应充足。

(三)煤炭资源就地加工转化情况

"十一五"以来,新疆绿斯特能源有限公司、新疆科利尔能源有限公司、新疆元昊能源有限公司等近10家煤化工企业陆续入驻淖毛湖区域,围绕淖毛湖矿区煤炭资源,采用不同工艺,利用不同设备,重点加工生产兰炭、煤焦油等产品。截止2013年,该区域共计约160台炉子,年处理原煤约2100万吨,可生产兰炭约910万吨,煤焦油约200万吨,荒煤气约100亿立方米;预计"十二五"末,淖毛湖区域年处理原煤将达到4000万吨,在哈密区域内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兰炭、煤焦油产销市场,将有效带动当地就业和区域经济发展,产生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但在当地煤化工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同样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例如,煤化工加工装置的规模普遍偏小,单台炉子年处理原煤能力大多为7.5万吨,只有少量能达到10万吨以上;高质量、高附加值产品较少,主要产品是兰炭、煤焦油;生产企业适应市场能力较差,受上游原料价格及下游冶炼、化工等行业影响明显;焦油深加工产品的市场有待开发,新产品研发、推广难度较大;荒煤气没有回收利用,除回炉燃烧部分外均直接外排"放散",浪费严重,污染加剧。这些问题如果不加以解决,将会极大地制约该区域煤化工产业发展。

三、对加快淖毛湖矿区煤炭资源发展的建议

结合淖毛湖区域煤炭含油量高,出油率、高气化性好,产气量高,属特低硫、特低磷、高发热量的富油、高油长焰煤的特性;结合淖毛湖区域交通情况;结合煤焦油、荒煤气加工转化方向,笔者根据工作积累,对加快淖毛湖矿区煤炭资源加工转化提出以下建议:

(一)对兰炭、煤焦油、荒煤气进行精深开发

1、兰炭制取活性炭

利用淖毛湖区域优质的兰炭,通过活化等工艺,大量制取市场需求大、价格高,可以有效去除色度、臭味、水和空气中的大多数有机污染物的高品质活性炭。"十二五"末,淖毛湖区域年处理原煤将达到4000万吨,可生产兰炭1700万吨,如果销售兰炭,以200元/吨销售计算,每年可实现产值34亿元。如果销售活性炭,以普通品质活性炭3000元/吨计算,将实现产值510亿元左右,是销售兰炭的15倍以上,存在巨大的利润空间,将有效带动当地就业和区域经济发展,产生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2、煤焦油深加工

通过脱水、蒸馏、洗涤分解、还原等过程,生产燃料油、粗酚、沥青等高附加值产品。仍以"十二五"末淖毛湖区域年处理原煤4000万吨计算,每吨原煤炭化时出油95千克,每年可生产煤焦油380万吨(可生产燃料油228万吨、粗酚70万吨、沥青60万吨),当前淖毛湖煤焦油价格2000元/吨左右,可实现产值76亿元。如果对煤焦油进行深加工,销售燃料油、粗酚和沥青,4000万吨原煤最终可实现产值220亿元左右,是销售煤焦油的3倍左右。

3、荒煤气发电

经测算,采用内热式直立炉干馏工艺加工淖毛湖长焰煤时,1吨原煤可产生500立方米荒煤气。淖毛湖区域现有内热式直立干馏炉160台,年加工原煤2100万吨,年可生产低热值荒煤气约100亿立方米,扣除30%-40%回炉燃烧加热原煤部分外,荒煤气年可开发利用量约60亿立方米。内热式直立干馏炉生产的低热值荒煤气经简单净化后可广泛用于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以淖毛湖产业区2013年共生产荒煤气21亿立方米计算,当年可开发利用量达到12.6亿立方米,可发电6.3亿千瓦时、节能22.5万吨标煤、减排二氧化碳59万吨,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61亿元。当前荒煤气除回炉燃烧部分外,企业直接排空"放散",造成巨大的浪费和污染。

4、荒煤气制取LNG(液化天然气)

淖毛湖区域现有煤化工企业采用内热式直立炉干馏工艺时,其低热值荒煤气中CH4、CO、CO2、C2+含量接近40%,氢含量很高,热值2000千卡左右,通过甲烷化反应可以制取LNG,约4立方米低热值荒煤气可制取1立方米LNG。采用外热式低温干馏工艺加工原煤时,生产的荒煤气中CH4、H2、CO等有效成分达到90%以上,热值4200千卡以上,约2立方米高热值荒煤气可制取1立方米LNG,效益更加明显。采用外热式低温干馏工艺加工1吨原煤可生产300立方米高热值荒煤气,淖毛湖产业区现有在建及已批待建产能4000万吨,"十二五"末预计可生产高热值荒煤气120亿立方米,可开发利用84亿立方米,可制取LNG40亿立方米,实现产值36亿元左右。

(二)严把环保关,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煤化工行业作为高能耗、高污染等行业,在其生产过程中引发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防治非常重要。因此,煤化工、煤焦油深加工、荒煤气制取天然气、荒煤气净化发电等环节,都要严格做好污染防治工作,把好环保关,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四、结语

总体来说,兰炭、煤焦油、荒煤气深加工不仅会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更重要的还是现代化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一项重要的政策。今后,我国的煤化工发展方向要立足提高资源利用率、扩大品种、搞深度加工,对产品结构延伸,致力于新产品的开发、减少污染,加强国内外信息交流,扩大对外开放,加大引资的力度,为企业发展注入活力,加快相关的企业、科研教学、信息研究机构的协作,使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参考文献:

[1]郭树才.煤化工工艺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

[2]徐耀武,徐振刚.煤化工手册--中煤煤化工技术与工程.北京[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

[3]马宝岐,任沛建,杨占彪,等.煤焦油制燃料油[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4]孙会青,曲思建,王利斌.低温煤焦油生产加工利用的现状[J].洁净煤技术,2008,(5).

[5]郑文华,刘洪春,周科.中国焦化工业现状及发展[J].钢铁,2004,(3).

煤炭资源发展范文第5篇

煤炭资源是快速推进工业化的主体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2015年我国煤炭占能源消费比重达64%,其中国内煤炭总规模57亿吨,产量下滑51.7%,煤炭净进口量下降接近30%至20406万吨,出口量仅533万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能源调整状况,在未来较长的时间段内,我国以煤炭为主其他能源为辅的能源结构难以发生根本性改变。

资源税是调节资源开发利用、解决发展经济和节能降耗目标的矛盾的重要税种,2011年11月国务院修改实施《资源税暂行条例》;2014年12月1日,全国范围内实施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同时清理相关收费基金。资源税改革对煤炭行业发展的影响可能带来多大影响,对企业税费负担、成本利润、煤炭行业资源利用和资源整合带来的影响会有多大,本文研究测算煤炭资源税改革后对企业、对相关行业经营及未来发展的影响,对于今后改进煤炭资源税计征办法和税率设计,促进煤炭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煤炭样本企业的税费负担现状

(一)9家煤炭企业的税负状况

本文在选取上市企业样本时考虑矿产资源的丰度、开采条件、资源品位,资源税改革的重点省份、各省份资源税适用税率以及各企业的发展规模、经营状况等因素,最终确定9家煤炭上市企业为样本企业。

9家上市煤炭企业2011年至2014年所缴纳的资源税基本保持波动增长。企业2012年相对2011年增长较快,其中中国神华企业资源税增速达1.07%。但至2013年由于市场整体需求不旺, 煤炭行业产能过剩,多数公司经营业绩大幅下降,资源税出现下滑或增长速度减缓,但资源税与企业所缴纳的税金总额比重基本保持不变,且资源税占税金比重很小,在2%-3%幅度上波动,如下表1。

以上这些数字仅仅是在所缴纳税金的基础上计算的,但目前煤炭行业缴纳的各项涉煤费用远远高于税金。公司除缴纳资源税之外,还包括矿产资源补偿费、可持续发展基金、采矿排水水资源费、价格调控基金等与资源开?和环境保护相关的税费,并计提专项储备基金。但各类费用并没有完全在财务报表中映出来,如中国神华2014年与资源税相关的费用为达13.92亿,与2014年资源税之比达1.41。

二、煤炭从价计征改革对煤炭开采企业税费负担的影响

现在我们根据2015年各省份执行的煤炭资源税税率对9家上市企业2013、2014年的财务数据进行测算,在其他情况不变条件下,对煤炭企业实施从价计征,9家上市企业2013-2014年来应缴纳的资源税,如表2所示:

清理涉煤的费用无疑会减轻资源税从价计征给企业带来税收负担,清理的费用种类越多、金额越大,能抵消的资源税改革不利影响的程度就越大。但当前很多省份并没有出台或贯彻实施落实相应清费方案,以山西省的西山煤炭企业为例, 2014年实际缴纳费用为27.65亿元,按规定应缴纳金额为13.59亿元,实际多缴纳14.06亿元。中国煤炭企业资源税费结构扭曲,税轻费重现象严重;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致使煤炭资源税负大幅增加,因此政府推进资源税改革时应该将“清费立税”结合起来,清除不合理的费用,重构煤炭资源有偿使用的税费体系,税费合一,促进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

三、从价计征办法对煤炭企业成本利润的影响

(一)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对企业成本利润的影响

资源税属于价内税,其从价计征改革使得企业资源税缴纳金额增加、企业的营业税金及附加增加,利润总额下降,净利润下降。由下表的数据分析可见,在不同税率条件下,9家上市企业的净利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同时煤炭税收改革对9家上市企业净利润挤压程度,2013年明显超过2014年,这一比较说明煤炭资源税改革在煤炭行业不景气的背景下对企业的经营压力更显著,资源税税率越高,企业利润压缩越大。具体如表3所示:

(二)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对企业资源利用的影?

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煤炭企业的税负加重,企业的经营成本增加,利润空间压缩。为了保持稳定利润率,煤炭企业通常采取“采富弃贫” 或税收转嫁等措施。目前煤炭价格仍受政府行为和国际煤价影响,煤炭企业难以通过提高价格将税负转嫁给钢铁、发电等下游企业,因此煤炭资源税改革并不会对煤炭及相关产品价格造成太大的影响。相反税负会更多地由煤炭企业内部消化,倒逼煤炭企业改善煤炭能源结构,转变企业发展方式。

1.从价计征改革有利于改善煤炭产业结构

从价计征改革迫使企业改善能源和产业结构。首先,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将资源税与煤炭价格挂钩,发挥资源税对煤炭能源结构的调节作用。其次,煤炭企业为应付税负压力和供需不对称的现象,调整企业发展战略,积极开发替代产品,促进相关替代行业如风电、太阳能发电等行业的发展。然而,资源税的从价计征改革短期可能削弱企业新兴煤炭项目的效益和投资新项目的积极性。此外,各省政府为降低企业税负,促进煤炭行业结构转型,采取税收优惠政策完善税改配套措施,改进资源能耗、促进煤炭清洁生产和利用。

2. 从价计征改革有利于提高煤炭资源利用率

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促使煤炭企业加速发展节能减排装置,在有限的煤炭开采区域中,提高对资源的回?率及利用率,节约煤炭勘探和新设备购置的成本,从而在保持成本的情况下获取更大的资源价值。从量计征的资源税,不同煤区的产煤成本不同、煤炭品级不同、销售?r格不同,必须承担相同的煤炭税负,违背煤炭企业公平竞争。

(三)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对企业资源整合的影响

资源税改革对煤炭行业的发展格局必将带来一定的影响,也必然会带来煤炭行业的兼并重组浪潮。为应对煤炭行业发展低迷、煤炭市场供需矛盾严重、资源税改革等因素的变动,多数企业势必会降低重复建设和低水平的煤炭开采,通过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和资产股份收购等手段加强联合,共同开发利用资源,推动煤炭产业的资源整合。

结论与建议

煤炭是国家基础能源产业,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重要阶段,煤炭保障我国能源供应的基础。近几年煤炭行业发展受阻,煤炭企业资源税从量计征影响煤炭行业的发展。因此完善煤炭资源税改革,能有效推动我国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本文以深沪9家上市煤炭企业为例,经过研究分析,总结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是促进煤炭企业持续发展的必要措施。煤炭企业缴纳的资源税占税金总额比率变化很小,在2%-3%幅度上波动,资源税与煤炭的价格脱钩,煤企资源税改革,减轻煤炭企业的负担,促进煤炭行业的结构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