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

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

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范文第1篇

一、监测目的:通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使我区农产品生产监测目的者和经营者的安全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消费安全得到保障。全区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控制在8%。

二、监测方式: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采取定期例行监测、监督抽查监测方式和风险监测相结合的监测方式。在例行监测中发现重大安全隐患的农产品及初级加工农产品采取监督抽查的方式跟踪监测。凡是监测点拒绝抽检的视为不合格。

三、例行监测

1、监测对象:蔬菜。

2、监测地点:全区按设立6个蔬菜生产基地、1个农产品市场、3个超市。

3、监测品种:番茄、辣椒、茄子、黄瓜、甘蓝、白菜、小白菜、青菜、芹菜、花椰菜、菜豆、豇豆、菜心和空心菜等蔬菜。可根据季节适当调整监测蔬菜品种。监测品种兼顾绿叶菜类、白菜类、豆类和茄果类蔬菜。

4、抽样数量:自检例行监测共1500个样。

5、抽样时间:20xx年1月-20xx年12月。详见抽样计划表。

6、抽样方法:

检测前,严格按照抽样操作规程进行抽样。抽样人员应事先准备好抽样单、抽样袋、标签等抽样用具,并保证这些用具整洁、干燥,不会对样品造成污染。抽样过程不应受雨水、灰尘等污染。

大棚蔬菜以每个大棚为一个抽样单元;露地菜每10亩为一个抽样单元,不足10亩的以每种植户的同一品种的蔬菜为一个抽样单元。在抽样单元内按对角线法、梅花点法、蛇形法等方法随机采集样品,每个抽样单元内抽样点不少于5个,每个抽样点1m2左右,随机抽取该范围内的蔬菜作为检测样品,每个样品抽取量不少于1.5kg,白菜、冬瓜、西瓜等大果形瓜菜不少于2个。

抽样人要与联络员共同确认样品的真实性和代表性,抽样完成后,要认真填写抽样单,由抽样人员和经手人共同签字确认。抽样人员要及时将样品送回检测室,在运输过程中要避免样品受到污染和变质。

7、检测项目和判定依据: 用农药快速检测法,检测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农药残留情况,判定标准:NY/T448-20xx.抑制率≥70%时农药残留超标。此时样本要有2次以上重复检测,检测结果阳性应在 80%以上。

四、监督抽查:

1、节假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重点做好“五一”、“十一”、元旦与春节的抽检工作。

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农残速测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

中图分类号:F418+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332007

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是指县级及以下的基层质检机构开展的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工作,受工作量以及工作条件的影响,基层农产品检测机构无论是在物力上还是在人力上都无法应用先进的大型农药分析仪进行工作,因此在基层中推广速度快、成本低、应用程序简单的农残速测技术是符合工作要求与实际情况的。在农残速测技术发展推广下,我国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效率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1 农残速测技术的具体运用分析

为了防止病虫害方面的危害,农户在种植期间可能存在滥用或不按规定使用农药,因此在农产品上市前期,需要对其农药残留进行检测,避免农产品进入市场给人们带来不必要的伤害。农残速测主要针对果蔬、茶叶、食用菌等的农药残留问题进行检测的技术,其检测速度和精确度由具体的检测方法来确定。

1.1 对果蔬检测使用的速测方法

果蔬速测主要检测的是瓜果蔬菜中的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目前采用的农残速测方法有实验室检测法和现场检测法。实验室检测主要对果蔬进行抽样检测,检测样品的来源主要是农产基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或者超市等地;现场检测主要是携带农残检测盒深入到农贸市场或生产基地,实施现场就地取材检测的方式。现场检测主要是为了弥补实验室检测的不足,由于实验室的检测时间有一定的间隔,在农残检测方面容易导致检测数据波动,不能实现实时监测,因而现场检测让农残检测更快实现定性,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1]。

1.2 农残速测技术的具体检测使用方法

目前漳州市区在农残速测中采用的方法是酶抑制率法,使用的仪器型号为“HHX-SJ01”。该方法的检测原理是,农药中的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农药能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催化作用,通过测定该酶的活性被抑制的程度即可知样品中含有农药的残留情况。抑制率(%)=(ΔA0-ΔAi)/ΔA0×100。采用的主要试剂为酶试剂,由厂家将其配成溶液,便于直接使用,平时要放在2~4℃左右的环境下进行冷藏保存,但要防止其结冰。

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

1.2.1 对检测的样品进行前处理

以白菜为例,将2g白菜叶切成1cm左右的块状,放入实验三角瓶中,同时加入10mL的缓冲液,振荡提取2min,然后观察液体的颜色,如果浸提液没有任何颜色或者颜色比较浅,就将三角瓶中的液体取出,准备检测。

1.2.2 对检测样品的制备程序

空白对照测试:反应瓶中加入酶100uL,缓冲液2.5mL,显色剂100uL,静置15min后加入底物立即测试。样品液的测试:在反应瓶中加入酶100uL、样品提取液2.5mL,显色剂100uL,静置15min后加入底物立即摇匀测试。

1.2.3 对检测样品检测

将上述反应瓶中的对照样品或待测样品倒入比色皿中,放入指定的检测位置,按“对照”或“样品”键,然后检测仪器的屏幕下方会显示测量时间,显色时间为1min,在检测结束后,仪器会自动显示样品测试的吸光度值ΔA0或ΔAi。

注意:当空白对照值为0.15~0.3之间时,方可继续做实验;若多次重复0.3时则需将酶溶液适当稀释重做空白对照。

检测结果判断:当样品的抑制率在40%~50%之间,说明样品可疑农残超标;当样品的抑制率大于50%时,说明农药残留毒性可能超出安全标准的样品,但还需要进一步确认。

从不合格数量的分布看,在3―5月本区属春季病虫高发期,相应的蔬菜用药量增多;而10―11月本区属晚秋季节,昆虫数量偏多,影响本区豆科类作物的种植,导致施药量也增加。另外在其他月份不合格的样品中,以萝卜、青椒等气味性的蔬菜为主。

2 农残速测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1 检测试剂稳定性较差

农残速测技术检测中常用的试剂为干粉试剂、水剂等,但是水剂的稳定性比干粉试剂的稳定性差。目前本区采用的速测盒中酶试剂为水剂,对保存环境有着较大的要求,容易失活。并且由于在实际的检测中,需要的试剂量比较少,检测后剩余的试剂就会被搁置起来,所以若使用搁置时间较长的试剂则难以发挥出检测应有的效果,且会造成严重的浪费。

2.2 基层人员专业操作水平比较低

目前,国家规定的农残残留快速检测的主要试剂是酶,而试剂盒里的底物和缓冲液则需另外自行配置。在实际试剂检测运用中,基层工作人员没有专业的操作技能和操作准则,在试剂用量、水质的要求及容器的清洗等方面的操作比较不规范,因而在检测工作中出现的错误比较多,最终对测量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2]。

2.3 速测仪的检测精度不高

速测仪检测果蔬农产品的范围有限。目前按照农业部规定在蔬菜和果蔬上的禁止使用农药共有38种,限制使用的农药有20种,检测的物质主要有氨基甲酸酯和有机磷类,但该检测仪器的特点是不能具体获知是哪种农药超标,及含量值多少,只能简单判定合格、不合格,因而在检测数据以及结果显示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足;速测仪的灵敏度有限,易出现假阳性。对于一些常见的有气味的蔬菜极容易出现假阳性现象,主要包括辣椒、韭菜、青椒、洋葱、蒜、葱、萝卜等,从整体而言,由于检测对象的干扰,使得基层人员的检测对象受到很大的限制[3]。

3 农残速测技术发展方向

在我国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最主要的应用技术是农残速测,它对我国的食品安全监测有着极为重要的应用价值,因此相关部门应重视农残速测技术的发展,积极地联合政府部门与相关科研机构沟通,还需要对农残速测技术加大科研力度,进而提升其检测精度。同时,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还应该加强对仪器的管理,批量购买高质量、稳定性高的检测仪器,为质检工作提供良好的仪器设备保障,亩不断提升检测的效率与精度[4];有关机构和部门还应加强检测试剂的管理,规范试剂的生产方式、生产配方以及存储管理方案,以提高试剂检测的精度;质量检测相关的监督检查机构还要对农残速测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让农残速测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检测能力都有大幅度的长进,最终让基层产品质量检测的工作水平能够进一步提升。

4 结语

农产品质量问题是国民关注度较高的一个民生问题,因此为了保证农产品的质量,相关管理部门不仅需重视农产品的质检工作,还应不断提升农残速测技术的普及力度。优化试剂配方,保证试剂存储质量,配备高质量的检测仪器,不断加大科研力度,改善检测技术,让农产品质量检测工作质量从根本上得以改变。

参考文献

[1]徐冬寅,程涛.基于WebService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上海农业学报,2015(04):80-84.

[2]魏小梅.农贸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实验室设备配置研究[D].浙江大学,2012.

[3]扶继军.酶抑制率法农残速测技术及常见问题探究[J].农业与技术,2014(02):29,32.

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

1我国农产品质量检测发展现状

1.1成立管理部门,加强监督力度

国家成立了有关农业、卫生、质量监管等多个管理部门,这些部门共同协作、共同管理农产品的产出和经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与此同时,政府还采取技术措施加强对农业投入产品、产地周围环境以及农产品本身的监测力度,通过专业合作社等多种方式加大对农产品生产者在安全技术上的指导。

1.2检测体系逐渐加强

检测技术在整个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农产品的生产还是经营,都离不开检测检验这一重要技术手段。为尽量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有的技术中心甚至配备有快速监测车用以检测残留农药,实现流动检测。

1.3产品种类逐年增多,制定产品认证制

对农产品施行质量安全认证措施,不仅可以约束生产者的不良行为,督促生产者安全生产;还可以帮助购买者降低选择成本,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农产品安全,从而从正面促进消费者消费。我国早期的农产品认证种类少、数量小。经过多年努力农产品市场出现了各种无公害绿色食品以及有机农产品,农产品产地认证的种类和规模随之扩大。

2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管中的问题

2.1质量监管不协调、不严格

近年来针对农产品质量检测制定的检测标准已经逐渐完善。而且正在按照国际惯例进行不断更新。不过从市场上各类农产品的表现来看,国家制定的相关标准并没有得到严格的落实。近两年来新闻媒体不断曝光各种农产品质量问题,我国农产品在进出口贸易中也遭遇了很多困境和壁垒,这足以证明我国农产品的质量尚未达到理想的检测标准,仍然存在管理的漏洞。

2.2农产品在各环节的质量保障不到位

农产品的最大特点就是很容易发生质变,比如水果、蔬菜,很容易在运输、搬运的过程中发生质量问题,产生损坏、霉变等。这种情况使得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管无法发挥作用,让原本质量合格的产品变成了不合格的产品,给农产品的管理造成了不小的障碍。

2.3环境的污染造成了监管存在本质上的难题

我国环境污染、土地和水资源污染的情况越来越严重,这造成我国众多农产品区的产品在本质上存在严重的污染,包括各种重金属含量超标、化学元素和残留成分超标等情况。这类环境污染引发的农产品质量问题.与农产品本身的品种无关,也很难从根本上进行改良,导致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管的各项标准从根源上无法落实,也无从改善,让质量检测监管成为一纸空文。

2.4农产品种植、加工从业者的品质保护意识差

我国农产品种植户众多,除了一些大型的粮农产品企业会严格遵循国家标准之外,大部分农产品种植户、加工作坊从业者根本没有形成这样的意识,也根本无从了解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管的相关知识。这种观念上的欠缺和专业知识的不足使得大部分农产品从业者无法按照相应的标准对农产品进行品质保护和升级,也不积极向相关部门申请品质检测,这成为制约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管的一大难题。

3充分利用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

3.1检测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技术

提高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检测水平是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环节。检测农药残留的检测技术对仪器有很高的要求,尤其是检测仪器须要有高灵敏度且高检测效率。目前,各检测中心常用的检测技术有液相色谱技术、气相色谱技术等,此类方法具有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等优势,且适用范围广,可以对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进行定量和定性的检测。

3.2快速免疫分析检测法

快速免疫分析检测技术也是食品安全检测体系中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目前免疫检测已成为食品安全监管中的主要应用技术,未来便携式、高集成化的快速检验装备是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研发的重点对象,以芯片为核心技术的新型高通量快速检测技术将会引领食品安全检测技术走向更高水平。

3.3农产品储存过程中的检测技术

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危机管理;系统复杂性;三维结构模型;应用

中图分类号:F30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2)05-0049-005

一、 引言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农产品质量安全既关系到城乡居民的消费健康与社会和谐稳定,更关系到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甚至牵动农产品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发展。放眼全球,从德国二恶英毒饲料污染到美国单增李斯特菌事件等质量安全危机时有发生;在我国,从“瘦肉精”到“地沟油”黑色产业链,从“三聚氰胺”到“海南豇豆事件”等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频繁曝光。可见,农产品质量安全危机此起彼伏,不仅使消费者感到震惊和担忧,还导致了农产品品牌受损、企业陷入困境,甚至相关行业遭受毁灭性冲击。农产品质量安全危机潜伏于生产、流通和消费等供应链环节,由于链条长、环节多、主体分散及监管力量薄弱等客观原因,导致农产品质量安全危机必然经历由量变到质变的酝酿和爆发过程,具有难预测性、突发性、危害严重性、时间紧迫性及公众关注性等特点,一旦发生极可能产生灾难性后果。因此,在农产品质量安全面临严峻挑战、消费者信任度日益降低的背景下,如何更有效地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危机管理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课题。学界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危机管理进行了多维度探析,基于近十年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实证分析质量安全控制的薄弱环节和关键控制点,揭示农产品初加工环节要素施用量不当,深加工环节人员环境不卫生等潜在危机[1];指出供应链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发生有主客观两方面原因, 强调对食品质量安全的事前控制[2];认为建立一个包括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环节和政府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全过程监管体系是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措施[3];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需要对物理、事理、人理等系统要素进行整体统筹、使之相互配合,共同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4]。可见,相对于工业产品而言,农产品生产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同时流通渠道复杂、利益也涉及农户、农企、政府等多方主体。相应地,农产品质量安全危机管理牵连多行业、多部门,涵盖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需要政府和非政府机构、供应链关键节点企业、消费者多方参与。因此,农产品质量安全危机管理是一个由若干相互作用子系统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统一体,是一个典型的复杂系统,应采用系统方法论进行分析。本文运用三维结构模型,立足农产品质量安全危机管理的系统复杂性,剖析农产品质量安全危机管理的时间维、逻辑维和专业维,进而提出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危机管理的思路和对策。

二、 农产品质量安全危机管理的系统复杂性特征

复杂性是系统固有的客观属性,农产品质量安全危机管理系统构成要素众多,过程前后承继,参与主体相互协作,系统处于各因素综合作用的外部环境当中。因此,农产品质量安全危机管理具备复杂性特征,表现为要素复杂性、主体复杂性、过程复杂性和环境复杂性(图1)。

(一)要素复杂性

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形成是一项多环节共同作用的系统工程。农产品质量安全危机可能源于农产品供应链系统生产加工、流通仓储、营销服务和消费等基础环节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训、信息化建设、市场管理支持环节。可见,农产品质量安全危机管理涉及从田头到餐桌、从生产到消费、从育种到包装的每一要素,众多要素可概括为农产品、硬件和软件三大类。其中,农产品是质量安全生产、交易和消费的物质载体,硬件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交易和消费的设施设备,软件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交易和消费的技术方法。农产品质量安全危机管理系统要素错综复杂,必须纵观全局,追根溯源。

(二)主体复杂性

由于农产品质量安全危机牵涉多要素和多环节,必然要求质量安全危机管理调动多方主体参与。除农民、农产品生产流通企业、农产品消费者等直接利益相关者外,农产品质量安全危机管理主体还包括政府、协会、媒体等间接利益相关者。农产品质量安全危机管理主体具有各自的职能和职责,基于各自的利益进行决策和协同协作,应做好利益协调以提高管理效率。

(三)过程复杂性

农产品质量安全危机遵循周期性发展的动态规律,包括潜伏期、触发期、危险期及消退期四个阶段,这些阶段前后衔接,不可分割。相应地,农产品质量安全危机管理涉及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全过程,危机管理链条长、时间跨度大,危机管理前后阶段、管理方式和处理结果相互反馈,相互依赖。为此,农产品质量安全危机管理必须针对前后各阶段的危机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四)环境复杂性

农产品质量危机管理存在于一定的资源禀赋、法律制度、社会文化和科学技术环境中,环境变化对系统产生反复影响和作用。资源禀赋环境是土壤、水体、空气和投入品等直接和间接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素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制度环境指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产品可追溯制度、假冒伪劣投诉制度、农产品危机信息制度等,其为质量安全危机管理提供监管依据。社会文化环境包括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意识与法制观念的培育及宣传媒体舆论的监督及导向等。科学技术环境指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成果的标准化收集、数字化表达和网络化共享,从而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稳定性、维护农产品竞争的有序性。

三、 农产品质量安全危机管理的三维结构模型

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范文第5篇

关键词:设施农业;质量安全;服务

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乌鲁木齐市在保障供给、确保广大市民吃上安全放心农产品的同时,努力做好设施农业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服务。主要做法是:

1 落实制度

自2005年以来,乌鲁木齐市以市级设施农业基地为重点,依托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三级检测监管网络,进一步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制度、基地准出制度、市场准入制度,逐步实现了对全市设施农业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全过程监管和服务,既全面提升了设施农业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又增加了本地农业收入,丰富了市民的“菜篮子”,鼓了农牧民的“钱袋子”。

2 明确责任

乌鲁木齐市制定了设施农业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方案,采取不同监控方式,除了在全市所有乡镇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点之外,还在设施农业较为集中、面积较大的行政村也增设了检测点,明确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与全市各区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管理站、市级设施农业生产基地签订了三方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书,督促村委会与种植户、养殖户签订“多人联保”质量安全承诺书,明确各级管理部门及农户的责任,确保市级设施农业生产基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落实到人。

3 设立公示牌

乌鲁木齐市在每个市级设施农业基地、养殖小区显著位置设立了统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警示牌,在温室、大棚、养殖小区都悬挂农产品质量安全公示牌,明确注明国家禁止、限制使用的农药、兽药及各项要求和规定等;向农牧民发放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手册和记录档案(种植业类、畜禽、水产养殖业类),指导农牧民按照设施农业生产技术标准和规程从事生产,正确使用农药、兽药等农业投入品,规范填写生产纪录档案(包括生产销售情况、用药情况、用药间隔期等);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促进了基地准出及质量档案记录规范化。

4 日常检测

乌鲁木齐市在每个设施农业生产基地检测点培训人员开展检测,在农产品收获前、畜产品出栏前进行农药、兽药等抽检,严格基地准出制度,使设施农业上市农产品100%得到监控,确保了设施农业基地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5 例行监测

从2009年起,乌鲁木齐市组织开展了全市每2月1次的例行监督抽检,将市级设施农业生产基地全部纳入监测范围,抽检蔬菜、水果、畜禽、水产品、生鲜乳样品;同时,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的要求,多次在设施农业生产基地对蔬菜农药残留、荧光增白剂、瘦肉精、氯霉素、磺胺类、硝基呋喃类药物、三聚氰胺、苏丹红和孔雀石绿等进行监测,并及时反馈监测信息。

6 农产品认证

乌鲁木齐市做好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等“三品一标”的认证、文审、年检、实地考核、监督管理等工作,对通过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的实行补贴奖励。目前,全市的设施农业生产基地100%经过国家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认定和复查换证。

7 产地环境监测

2008年,按照国家污染源普查的要求,乌鲁木齐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2009年对市级设施农业生产基地的大气、土壤、水源等实施全面监测,建立了乌鲁木齐市产地环境监控信息平台;2012年5月又开展了第二轮产地环境普查监测,全面了解设施农业产地环境质量安全状况,为全市设施农业农产品生产提供科学、准确的基础资料。

8 宣传培训

8.1 媒体宣传 通过标语横幅、宣传单、广播电视、报刊网络、公交车体广告、出租车LED屏等途径,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做到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和知识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8.2 现场咨询 组织人员在设施农业生产基地、村组农户,田间地头宣讲《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乌鲁木齐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等法律法规,就如何正确使用农业投入品、如何生产安全农产品、如何识别伪劣农资等内容进行宣传,并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速测演示,深受农牧民的欢迎。

8.3 技术培训 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的技术培训,指导农牧民科学种田、科学养殖,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几年来,乌鲁木齐市不断加大对设施农业生产基地农牧民的培训力度,通过开展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村村过”培训,已累计举办培训班180余期,培训农牧民10000多人次。

乌鲁木齐市通过以上措施,为设施农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提高了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持续快速增收。(收稿:2013-05-08)

参考文献

[1]徐国福.沙湾县设施农业发展调研报告[J].新疆农业科技,2012(2):44-45.

[2]熊祖华,丁明.昌吉州设施农业发展思考与建议[J].新疆农业科技,2012(5):19-20.

[3]刘长卓,刘振礼,冯登林.浅谈洛浦县设施农业的现状、问题及工作思路[J].新疆农业科技,2012(5):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