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关系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关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关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关系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关系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人文精神;培养

一、引言

21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科学技术为人类创造了巨额财富,然而,科学技术也让人类陷入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意识形态。目前高校体育教育中的人文精神贫乏,遗忘了对受教育者的人文关怀。教育所面临的应该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所以人们的教育应该更关注对学生精神的培养。中国目前的高校体育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使得体育运动中的人文精神长期缺位。因此,在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是人类全面提升的必然趋势。[1]

二、中国高校人文精神教育存在的问题

第一,传统的专业教育体制局限了高校人文教育的空间。当前高校一直为学生的就业做准备,将专业教育当作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毕业生就业率使得高校人才培养的功利化取向越来越严重,在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加强人文精神教育受到了极大的限制。高校过度关注专业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导致了与人文教育的分离,导致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结构缺陷,限制了高校人文精神教育的成效。[1]第二,人文精神教育具有明显的知识化、科学化的倾向。唯科学主义挤压了人文教育的生存空间,使得人文学科失去了自信,沦落为社会科学附属才能生存。大学人文精神教育被挤压到狭小的空间,体现出了科学化、知识化的倾向。高校将人文素养等同于人文学科的知识积累,将这些知识独立于个体,强调知识的系统性的人文精神教育被量化,教学过程被简化。显然,人文精神教育让学生失去了对于人文精神的养成。用科学教育的方式来实施人文精神,将科学教育和人文精神紧密联系起来,可以有助于科学精神的养成。[2]第三,人文精神教育中存在较为明显的政治化、意识形态化倾向。在中国过度强调社会本位的教育,教育中的政治化、意识形态化明显。人文教育中,对人、人性、人的价值的关怀不够。思想教育成为了人文教育的核心,这样的教育使人的心灵变得越来越简单,变得刻板。[3]第四,人文精神教育的工具化倾向。中国高校人文精神教育更多是从功利角度,人文精神教育被工具化了,人文精神教育注定是要失败的,很难得到学生们的欢迎和认可。人文精神教育缺少了人文精神,高校人文精神教育存在着诸多的偏失。很多学校在部分环节上缺乏系统的考虑,难以全面调动起全体教师的积极性,也难以激发学生的科学文化品位的热情,以致造成应付状态。[3]

三、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的路径选择

第一,营造充满人文精神的校园文化环境。在体育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的关怀,促进学生更好地处理各种矛盾问题。良好的学校校园文化环境,可以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陶冶师生的情操,是养育人文精神的大课堂。首先,加强人文景观的建设。要注重把自然环境建设好,使人文景观和自然风范相互协调,使学生充满文化气息的校园环境,使他们心灵得到净化。其次,要加强校风建设。良好的校风能促使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去学习,营造积极向上、活跃和谐的局面。加强校风、校训的建设,要幵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对于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作用是不可低估的。第二,提升体育教师的人文素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通过言传身教来教化学生,教师的素质、水平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聚源重要的作用,首先要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建立良师益友式的师生关系。教师不仅要把专业知识拓展好,还要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教师在挖掘学生潜能的同时,能树立教好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自由和价值,才能进行相对正确的评判。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提升教师人文素养,从根本上改变传统落后的观念,使学生具有发展的潜能。教师应展现自己良好的人格形象,建立积极友好的人际关系,与其他的教师合作,提高自身素质与人文精神,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尤其是在人文精神的培养过程中,要建立一种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尊师爱生为感情的纽带,彼此尊重,彼此信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第三,融人文精神于体育教学的每个环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校体育教学长期存在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片面、培养目标有偏差等问题,但最主要是高校体育教学文精神缺乏。因此,必须要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培养“完整的人”要以“人本主义”思想为指导,对学生个性、主体充分的尊重,并将人视为具有主动性的个体,使人的尊严和价值得以充分的体现。[3]高校体育教学要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充分地考虑到学生主体需要。在“和谐”思想的指导下实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渗透,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高校体育教学必须向学生传递“终身体育”理念,丰富高校体育教学内容,使学生生活在鼓励中,发展人文素养,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1]谢志鹏.浅谈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体育人文精神培养[J].当代体育科技,2015(31).

[2]万磊.浅析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体育人文精神培养[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04).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关系范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高校;问题;人文精神;对策

在物质利益和需求不断膨胀的今天,人们对精神层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意味着社会的发展需要精神力量的推动。因此,人文精神的教育尤其重要。

一、人文精神和高校理论教育的关系

人文精神是人类的一种思想观念,表现为人类对价值、财富、命运、追求、生命等一系列内容的高度关注和重视。高校理论中蕴含着人文精神,它们之问不可分割。加强人文精神的教育能够极大地促进理论对大学生的影响,使大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人文精神是高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因为本身就包含了丰富的人文精神。而理论的追求和人文精神的终极目标一致,都是为了实现人类的全面发展,说明了两者存在内在的统一。

二、高校理论人文精神教育的现状

1.从高校方面看,高校对理论人文精神的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高校总是把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的教育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虽然也设置了理论课,但是从大学生学习的角度来看,这似乎只是一种形式。由于很少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因此高校大学生都认为学习理论对自己将来的成长和发展用处很少。高校总是在新生刚入学时对他们进行理论的教育,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却很少组织这样的理论和实践活动。

2.从学生方面看,部分大学生缺少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缺失现象在高校中普遍存在,值得我们重视。第一,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物质利益的重视和追求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这使得他们认为学习科学知识、参加社会实践等都是为了过上高物质享受的生活,导致了人文精神的缺失;第二,在高校中,更多的大学生都是为了学习科学知识而不断的努力,往往忽视了人格和道德的成分。他们经常埋头苦读,经常在为考英语,计算机和其他等级证书而苦恼,总是把人文精神的培养抛在脑后,从而对生命、对自我价值、对自由等人文精神方面的内容认识不够深刻。因此,在高校中更容易出现心理疾病、道德滑坡等不良现象。  三、加强高校理论人文精神教育的对策

1.提高认识,从思想上把高校理论人文精神教育放在重要位置

首先,高校领导和教师要提高对高校理论人文精神教育的重视程度,这样作为受教育者的大学生才能不断的提高自己对理论人文精神的认识、理解和运用;其次,大学生不能只靠高校领导和教师的引导,我们自身也必须对高校理论人文精神教育重视起来。作为高校理论教育的最主要接受信息者,大学生必须充分调动自己对理论人文精神这一课题的热情,并且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和学习,逐步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

2.从高校课程的设置着手,加强高校理论人文精神教育

在高校课程的设置上,应改掉过去只重视科学理论和专业知识的教育,给高校理论人文精神教育更充足的时间。在此基础上,高校教师在讲授理论课的时候,不应该只局限于科学理论的填鸭,而必须结合各种科学活泼的方式教学。除此之外,高校领导和相关人员应经常组织开展有关理论人文精神教育的理论讲座和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理论的不断熏陶和实践的不断深入中加深自己的人文素养。

3.加强理论人文精神的宣传工作也是重中之重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关系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临床医学;人文精神;教育;医患关系

人文精神顾名思义核心是人,基础是文,是对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的尊严、价值、意义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对价值理想或终极理想的执着追求。人文精神既是人类的一种追求,也是人类的一种思考。在全社会追求“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医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以前被认为绝症的病也逐渐能够被治愈,然而人们在享受发达的医学技术带来的益处的同时,医疗实施过程中人文精神缺失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尤其是近几年屡见不鲜的医患事件,更是引起人们对医学人文精神缺失的深思。因此现代的医学教育要将专业知识和人文精神融入到一起,使现代的医学人才不仅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而且具有真诚的品质和以人为本的精神。因此,将人文精神融入医学教育很有必要。

1临床医学中的人文精神研究历史和现状

1.1研究历史

自古以来,医学人文精神就是医学的传统,医者是具有人文内涵的人,讲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通过人文关怀和人文行为在了解患者的病情的同时给予病人以心灵的关怀和开导。在古代中国,医术常被称作“仁术”[1],而医生则被称作“仁爱之士”,晋代名医杨泉在《论医》中指出“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答理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大量的医书医典中也都曾记载过,医是以“仁”为重,一个合格的医者应兼具仁人之术与仁人之心。而自改革开放以来,技术突飞猛进的同时带来了经济市场化,新科技的冲击和价值观的扭曲,这些对医疗行业产生着巨大的影响。长期重视以生物教学为主的培养方式,导致临床医学教育缺乏人文素养的教育。

1.2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临床医学教育发展现状中存在着表面化、书面化、片面化等现象。表面化是指对临床医学的人文精神教育仅仅停留在表面,虽然在教育体系中突出人文精神,但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却一再忽视人文教育的重要性,致使临床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更深入地了解与探究人文精神,也就无法在医疗过程中融入人文精神。书面化是指临床医学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只是通过书本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大部分医学生在学习过程对于知识灌输式的书本会产生消极情绪,拒绝接受这种人文精神的教育,少数医学生能够从书本中学习到部分医学人文精神,但能够反映到临床医疗过程中的却微乎其微。片面化是指大众对人文精神的片面化误解,与医理医技等实用性知识相比,大多数教师与学生对人文精神持有无所谓态度,不能正确认识人文精神的重要性,认为人文精神在临床医学教育中并无实际作用或作用甚微,因此可有可无。

2人文精神在临床医学中面临的问题

2.1政府重视程度不够

近代以来,随着人口的日益增加,我国大大小小的医院越来越多。以前大多的医院是一种公益机构,是一种非政府的、不把利润最大化当作首要目标,且以社会公益事业为主要追求目标的社会组织。而今天的大多数医院却演变成了自负盈亏的“企业”。从医院的演变过程可以看出政府对医院的重视程度越来越低,才会出现医院越来越利益化,同时可以看出因政府的不重视才会导致医院人文精神的严重缺失。

2.2师资队伍不足

在我国,大学教育是高等文化教育的体现,它肩负着提高国民科学文化水平和人文素养的重任,在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是现代大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却严重缺失,虽然有社会的原因,可是大部分原因还是因为大学教育的不完善。[2]随着近些年来大学的扩招,进入大学学习的学生越来越多,可是教师队伍却并没有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多而增多,这样往往导致了大学教育不完善。尤其是医学教育上这种状况格外严重。在我国许多医校中也缺乏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因为师资不足造成了医学教育不完善,进而导致医学大学生医学人文精神的缺失。

2.3学生培养过程不健全

许多医学院对医学生的培养不健全。许多学校只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教育,不断的向学生灌输课本上的医学知识,到最后培养出很多高技术低素质的医生[2]。这些高校往往忽略人文学科的重要性,不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而且它们大多数人文学科的设置很不严谨,比较随意。导致大多数学生在人文学科的学习中只是为了取得完成学业要求的学分,而并未真正获得人文精神的培养[3]。

3如何将人文精神融入临床医学

3.1规范政策与加强管理

首先,国家政策要强调临床医学人文科学化的教育,通过对医学教育课程的规范,加大临床医学教育中人文精神教育的比重,给教师和医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深入研究和探讨。其次,教育管理者要具备医学人文精神,切实把医学人文精神融入到临床医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营造良好的人文校园氛围,让人文精神成为临床医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2培养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除了政策与管理的因素,教师对临床医学教育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要将人文精神融入到临床医学中,就要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3],从基础医学教育的教师,到临床指导教师都要进行系统性的人文精神培养,教师的医德医行、学识风范、一言一行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为学生树立良好的人文精神榜样。同时也要加强教师的人文教育理念,医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人学,需要人文精神的滋养。因此要强调临床医学教师重视人文精神教育,并通过举办人文精神讲座等方式培养临床医学教师的人文教育理念。

3.3重视学生教育

在基础知识教育阶段,要将人文精神教育融入整合到课程中,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一方面可以通过设置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等必修课,将医学科目与人文精神巧妙融合;另一方面可以拓展课外选修科目,通过设置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科目切实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素养。在临床教学中融入医学人文精神的教育[3],进一步提高医学生人文精神的素养。一是在临床教学中教育学生除了治病救人,更重要的是给予病人以心灵的关怀和开导,遵守一个医生的职业道德,培养良好而融洽的医患关系;二是要让学生时刻关注身边的人文精神,并将它们融入到临床医学中,在实践过程中整合临床医学资源和人文精神。

4人文精神融入临床医学的积极意义

4.1有效解决医患冲突

将人文精神融入临床医学,是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如果医者缺乏人文精神,对患者也缺少人文关怀,甚至出现收受红包、拿回扣等医德医风扭曲问题,势必会导致医患关系的恶化和医患冲突的加剧。而现在,医学模式已经开始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这就意味着医者需要关注的是患者本身,将医疗的中心放回到为患者解除身心疾病痛苦这一重点上,积极建立基于人文精神的临床医学,提高从医者的人文素养,就能够有效提升医护人员与患者的沟通能力,一定程度上改善利益为上的现状,提高医患间的信任度和满意度,有效避免医患矛盾的激化,构造和谐的医患关系。

4.2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

人文精神融入临床医学可以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在培养学生医术医技的同时培养学生高尚的医德医风,使医学生更易适应社会医疗发展的要求。当人文精神真正融入到临床医学教育中后,医学院就能够向各大医院和医疗机构输出真正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从而规范职业行为,改善医疗机构目前的局面与环境,而且可以为下一代医学生的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有利于临床医学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任华玉,朴金花,孙福川.临床医学中人文精神再激活的机制—兼论知情同意实现中医学人文精神的困境及其突围[J].医学与哲学,2013,34(11):30-33.

[2]课题组.论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J].天中学刊,2002,17(1):109-113.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关系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职哲学;人文精神;教化功能;影响作用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普遍面临着学生的就业压力和社会对人才专业技能要求较高的严峻挑战,于是,纷纷加大了对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力度。然而,一些高校对哲学教育在学生人文素质、人文精神塑造过程中的作用和熏陶教化功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高职哲学人文精神教育在高职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及对高职学生成为优秀人才的作用,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哲学人文精神具有教化功能哲学是一种人文精神的熏陶教育,既包含对科学知识的探索追求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即获得科学知识和探索未知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推动学生探索和思考已有知识和未知世界;又包含对学生的个性、人格及人文素质修养方面的教化功能,即担负对学生的信仰和未来人生道路提供理性的认知和正确选择的双重任务。哲学人文精神的教化功能在高职校园文化中处于引领地位,渗透在学校思想文化工作的各个方面,属于校园文化的一部分,但又不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校园文化,它既是高职院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也是高职校园文化的主流思想和时代精神的主旋律。高职哲学人文精神的教化功能在校园文化中的主导作用和潜移默化的作用是一般意义上的校园文化所不能替代的。在将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技知识相融合的培养模式中,加强哲学人文精神的教化功能,能够促使高等教育由培养单一书生型专才向培养综合素质型通才转变。

哲学人文精神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领域一般规律的科学,涉及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这就决定了哲学所承载的人文精神博大精深,积淀了丰富深厚的科学文化,必然能够给予正在接受哲学人文精神熏陶教育的大学生以思维活动的思辨性,使他们能够理性地认知世界,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时,能够具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并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自觉地树立正确的人生精神支柱。哲学人文精神教育对促进学生人性日趋美好、人格不断完善、品质日渐崇高、眼界愈加开阔、全面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哲学人文精神能够培养学生在挫折面前达观的处世态度和坚忍不拔的毅力,以及歪风邪气吹不倒、艰难险阻压不垮的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素质。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哲学人文精神教育在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校风,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新时期先进的校园文化等方面也具有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哲学人文精神是科学的思维方法哲学是一种世界观,是一种方法论,是一种境界。这就决定了哲学人文精神熏陶教育是解放学生思想,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及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能力的利器。它能够使学生破除陈旧的思维定势,激发其创新思想和创造能力,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哲学人文精神能够大气磅礴地引导学生,在思维方式的活跃性、思想理念的前瞻性上唤起学生对社会人生乃至整个物质世界发展趋势的忧患意识。除此之外,还能够使学生警醒和反思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相处中的行为是否恰当,关系是否和谐。当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哲学精神价值的体现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方法时,依然要求学生在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过程中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让学生立足现实,放眼未来。要求他们遇事客观理性,不盲从,不轻率,不浮躁,不走极端,不急于求成,要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哲学人文精神教育让学生正确把握自己的人生道路,脚踏实地地对现实社会作出正确的思维判断和价值选择。让学生能够用哲学的辩证思维观察现实社会和未来人生,并对未来社会和人生作出前瞻性的科学决断。同时,通过智慧的哲学思维和哲学所涵盖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正确把握时代脉搏,体现时代精神。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关系范文第5篇

关键词:自然科学;人文精神缺失;对策

科技产生的负效应已成为摆在现代人面前的不争事实,但以往我们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物质层面,如环境恶化、生态失衡等。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科技对人类生活无处不在的影响,科技对人文文化和人类精神层面产生的负效应――人文精神的缺失也慢慢显现出来,逐渐成为困扰现代人的又一严重问题。与技术应用对社会物质层面产生的负效应不同,这种负面影响是隐性的、难以为人们所察觉的,但却能够直接危害到人类生存的精神状况,其严重程度远胜于前者,也更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

以尊重人的尊严、维护人的权力、实现人的价值为内容和目的人文精神承载了人的本性需要,体征了人类对人的发展、对目的、价值和意义等问题的思考,是人精神生活的核心和灵魂,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和不断推进社会向更高层次迈进的原动力。广义而言,科技和科学精神都是人文精神的一个重要内容,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科技的发展不仅没有推进现代社会的人文文化的建设和人文精神的传播,反而在人类文化系统和精神状态等不同层面上都诱发了人文精神缺失的状况。

一、科学诱发的人文精神缺失的表现

(一)人文科学的异化,让人们逐渐忽视了人类及其社会所独具的主体性向度,成为“单向度的人”

人文科学是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和传播载体,它以人丰富的感性世界、心理活动、以及行为活动的价值追求为研究对象,以研究者发散的感性思维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作为研究方法。但近年来人文科学方法论对自然科学方法论和治学理念的借鉴与改革,使得一种过于强调人的唯理性、忽视人文科学特殊性的研究倾向和思维方式在不断地滋生和蔓延。这种对人和社会的独特性与历史性等人类所独具的主体性向度的忽视,使得人文科学的研究偏离其初衷,也使得社会大众考虑问题的立场和角度也逐渐地从多元化转向单一化,以至于“把世界看作是一个被剥夺任何历史含义的唯理系统,把现象所有可变的以外的非本质的性质一概抹杀掉。”人文科学的这种异化不仅严重危害了人类文化系统的正常运行,更导致了和人文精神的丧失,使得人文科学其解放人的力量逐渐被抹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奴役人的力量倾向。正如有的学者所说:“一旦这些古典科学简化论的、抽象化与数学性的方法运用到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那么人类的幸福将变成为表面有利,骨子里却是大害的事。”

(二)人类生存的精神状态堪忧

科技的高度发达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推动,使得当今社会的物质生活要比以前任何时期都优越。然而,令人不解的是,现代人在精神上出现的问题却层出不穷。世界卫生组织在2003年世界卫生日致辞中说:“当今世界有4亿人患有精神或神经疾患,或与药物滥用等相关的社会心理问题的折磨。”不同程度的精神疾病已成为困扰现代人生存境况的严重威胁。有很大一部分人,他们常常会产生一种无所适从的茫然感,找不到生活的真正意义,也不确定人生的目标和价值应该是什么,生活时常出于空虚和迷茫的状态。这些都是人文精神缺失的直接表现。

从以上科学对社会文化系统和人们精神层面产生的种种影响我们可以看到,科学的发展虽然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推动了社会的飞速发展,但并没有像人们所期望的那样,给人类的精神生活带来充分的自由和解放,反而造成了一种科学技术变迁与人性变迁二律背反的状况。

二、科学诱发的人文精神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自然科学研究理念和方法对人文科学的不当介入造成了人文精神的缺失

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是人类文化系统中的两大类别,两者在研究对象和方法上都有诸多区别。然而,随着自然科学的成功,人们也逐渐相信在人类社会和心理世界中,存在着与自然界一致的规律和机制,并开始了试图运用还原论和简单性的信念,假定―观察、归纳―演绎与验证等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和逻辑语言推动人文科学发展的历程。著名科学史家丹皮尔写道:“人类与其周围的世界,一样服从相同的物理定律与过程,不能与世界分开来考虑,而观察、归纳、演绎与实验的科学方法,不但可应用于纯科学原来的题材,而且在人类思想与行动的各种不同领域里差不多都可应用。”的确,人文社会科学能有今天的成就,是与现代科学对其研究视域的拓宽、研究方法的改善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的。但是,在这个吸收借鉴的过程中,一种妄图以理性思维取代感性经验、用自然科学的逻辑和语言统一两种科学的“科学统一运动”也在兴起。这种运动缺乏对人文学科研究对象差异性和丰富性、治学原则特殊性的考虑,简单地主张人文学科也应该保持“价值中立”,将人学、宗教学、文学、艺术等这些无论在研究对象还是研究方法上与自然科学都迥然不同的人文学科僵硬地套用自然科学研究的理念和方法,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人文科学的低迷状态,一度本末倒置地成为自然科学的附庸品,造精神的缺失。

(二)科学对人类思想的钳制和由科技造就的生活方式造成的人文精神缺失

当然,科技并非诱发当今人类精神疾病肆虐的必然原因,但科学对人类思想自由的钳制、科学对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却与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首先,对科学的顶礼膜拜,钳制了人们的思想自由。科学有着让人信赖的研究依据和现实成就,仅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和人类建制的她得到了超越其应有的地位和作用的过度膨胀,有一种几乎可以与真理划上等号的倾向。现代社会对科学成果这种缺乏怀疑精神的盲目崇拜,使之变相地成为了现代社会一种新的“宗教”。如果科学规则和某些经验发生争议,那么科学规则将被认为是优先的。敢说不相信自然规律和科学成果的人,一定会被认为是疯子。这种对科技的绝对信赖和盲目崇拜,在很大程度上钳制了人类的思想,扼杀了人们的思想自由,造成了人文精神的缺失,十分不利于人类精神生活的充分展开。其次,科学造就的人类的生存方式造成了人文精神的缺失,让现代人的精神生活更加苍白。现代社会的工作方式非常重视劳动者自然科学知识的获得和专业能力的掌握。这让现代教育也更加偏向于对数理化知识的传授而轻视对人文精神的教导。在新的社会物质产生条件下的生存条件对人的存在的思考、对价值的追求要求被弱化了,理想、自由和精神境界的追求反而成为了生活主旋律的附属品,人文精神开始被忘却、人生的信仰开始模糊。作为个体的人缺少对人的现实“存在”的思考,难以领会到人的价值、人的生存意义和生活目标,缺乏真正有力的信念来支撑人生的终极追求,这些都造成了人文精神的衰落,人们对自身生存意义的困惑和怀疑。科学无法借理性的手段提供个人和社会生存的意义,可以说,我们这个无神的社会不知道其生存的理由,亦不知道为何以这种样式生存。

三、应对“人文精神缺失”的措施

(一)正确对待和利用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和语言,振兴人文科学

人文科学的振兴是普及人文精神的最佳条件和重要途径。这要求人文科学必须摆脱科学主义对人文科学的种种纠缠,以正确的姿态和独立的地位对待自然科学的理念和方法,重新寻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新途径。首先,应当充分肯定自然科学使得人文领域的研究走上了“科学”之路。虽然人文现象及其本质具有内涵丰富性、功能复杂性、结构系统性、价值多样性等特点、研究方法多依赖于研究者的感性思维和主体经验,研究结果也不够确凿,但这都不足以否认人文现象的可认识性和人文科学工作的科学性。相反,自然科学在各方面的支持,是人文社会科学能够发展到今天的重要条件。但是,那种抛开人文科学在研究对象和方法上与自然科学的区别而过分妄图统一所有学科的做法,却会阻碍人文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不利于人文精神的弘扬。因此,人文科学的研究应避免过分崇尚和依赖自然科学的语言逻辑和定量研究方法,根据学科特性和研究对象的情况来变更具体的思路和方法,运用理性思维与感性经验相结合、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接轨等多种研究手段,实现多层次、多方位地得出与对象相符度高的结论。明知人文现象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却要按照自然规律的一般性和简单性来对待它,就会取消人文科学的科学性和可能性。只有正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研究方法的特殊性,恰到好处地利用自然科学的理念、方法和言语完善自身地研究体系,防止教条化应用、简单化对待的盲目做法,改善人文科学的现有地位,才能实现人文科学和人文精神的全面复兴。

(二)弘扬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是全面发展的人的最根本、最主要的标志。以对人存在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的思考为内核、实现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和平共处、和谐发展为终极目标的人文精神,能够在人们处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个人追求与社会需要等人生的一系列基本思考时,提供一种理性的来源、合理的依据和坚强的后盾,使人们清楚地意识到,什么才是人生真正的价值所在,并以一种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赋予个体以生命意义,帮助其发掘和确立理想的生存态度和人生目标,避免“在毫无价值的状态中生存”,从而实现人的追求与社会发展的和谐与平衡。审视自然科学对人类文化层面、精神世界的诸多负面效应,无一不是因人文精神的缺失引发的。因此,弘扬人文精神,唤醒人们对生活意义的思考和对生存状态的关注,引导人们发掘人生的精神支柱和真正的乐趣,实现人的真正解放,才是预防和解决现代人精神困惑难题的有效途径。

(三)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单纯科学技术或单纯人文情怀,都不足以解决人类面对的社会内部以及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种种危机。只有实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消解与融合,才有可能使人类现在面临的种种困境得到圆满地解决。两者缺一不可、相得益彰。自然科学、科学精神,有助于人文科学更充分、更全面地发现社会世界和人文领域的知识和奥秘,更好地把握和创造符合人类未来发展的文化成果;而人文科学、人文精神,能够使科学技术的发展更符合人类的总体利益,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正如爱因斯坦告诫科技工作者的:“我们只懂得应用科技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以保证我们的科学思想的成果造福于人类而不至造成祸害。”唯有实现科学精神同人文精神的融合统一、相互渗透,以一种具有科学意识的人文精神和充满人文关怀的科学精神指导科学的发展和文明的演进,才能为人类的全面发展开拓更广阔的前景。总而言之,正确认识科学活动的性质和作用,在推崇科学精神的同时,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和提高,让科学重新回到为人类服务、为人类的长远发展谋利的角色上,把对科学的盲目崇拜转化为对生存意义的反思和对人文精神的弘扬上去,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以一种全新的姿态迈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德]孙志文著,陈永禹译.现代人的焦虑与希望.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94.

2、丹皮尔.科学史及其哲学和宗教的关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5.

3、陈明.论科学主义对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影响.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6(10).

4、贺萍,高娜.当代中国人文精神缺失探析.长白学刊,2007(2).

5、丹尼斯・米都斯.增长的极限[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6、张学广.科学主义、人文主义的演进与生存危机.社会科学,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