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运动医学专业就业前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有研究显示,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新生普遍存在对本专业不满的情绪[1],且新生适应期存在一定问题[2]。本研究以2011级新生为样本,着重分析医学院校非医学生这类在医学院校的特殊群体的学生,就其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调查,为使医学院校根据相应结果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对培养合格的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人才有一定的启示。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新生入校一个月内,从赣南医学院大一新生选取被试450名,有效被试411名,其中医学专业新生227名,包括临床医学、麻醉学等专业;非医学专业新生184名,包括公共事业管理、应用心理学、医学生物工程等专业,全部被试高中为理科;男生188名,女生223名;全部被试为本科层次。
(二)测试工具
一是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学号、专业、入学动机、是否独生子女及家庭排行、高考志愿、是否调剂等;二是症状自评量表(SCL-90),此量表包含广泛的心理测验内容,如情绪状态、人际关系等,通过测查10个心理症状因子反映被试心理健康状况[3]。量表有90项条目,10个因子: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其他,分为5级评分(1-5)。以因子分和总分进行分析。
(三)施测程序
团体施测,通过班主任协助,在班会等期间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发出指导语,要求被试当场认真完成。采用SPSS17.0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二、结果
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与医学专业SCL-90因子分及总分比较如表1所示。结果显示,在心理健康总分上,非医学专业大一新生得分显著高于医学专业大一新生得分。从各维度上看,在人际关系、敌对和恐怖维度,非医学专业新生和医学专业新生得分差异显著,非医学专业得分高于非医学专业。在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和附加项上,得分均不显著,即不存在差异。
三、讨论
有研究表明,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医学专业学生低[4],本次调查与这一结论及赣南医学院之前的调查结果一致[5]。与之前调查不同,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学生和医学专业学生在人际关系、敌对、恐怖等三个因子及总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强迫因子存在边缘显著差异。从数据结果也可看出,在人际关系维度,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得分差异显著,非医学生人际关系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医学生,这充分说明在医学院校非医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得到特别的重视。在医学院校作为非医学生,在课程设置和学校重视程度来看,肯定是有差异,常会有种不被重视的感觉。相对于医学生,非医学生会发现自己课程少,自我支配的时间多,由此会更注重人际交往,更乐于参加除学习外的其他活动来展现自己个性。医学生学业任务繁重,较少精力去关注自己的人际交往,也不太花时间在学习之外的课余生活上,人际交往虽然较非医学生少,但是他们不太关注这方面。因此,从得分中也看出非医学生人际交往维度得分显著高于非医学生。从敌对维度上看,非医学专业学生心理健康得分显著高于医学专业学生,也就是说非医学学生在敌对维度和医学专业学生得分差异显著。这个结果可能是由于非医学专业有部分是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运动人体科学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是类似于体育生,是研究体育运动与人的机体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的学科,本身性格特点来说偏向鲁莽直率,易激惹,较容易以冲动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在敌对维度上出现差异显著,很可能是受这部分被试数据影响,这个结果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证实。
在恐怖维度上,非医学生心理健康得分也显著高于医学专业学生,这是由于医学生必然会面对很多血腥和多种疾病,在选择专业之前,肯定有所考虑和衡量,因此,这部分人对于害怕恐怖这种情感来说,有更高的阈限,最起码是心理承受能力就高于非医学专业的学生。此外,本次调查184名非医学专业被试有141名被试为调剂或补录,与杨红等人[6]的调查结果一致,说明其在专业选择方面较为被动,并非个人爱好或志向,这在未来完成学业中必然存在负面影响;而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开办历史较短,未形成特色,师资力量较医学专业薄弱,年轻教师居多,不具备梯队结构;同时,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课程安排存在一定不合理性,部分课程拼凑痕迹明显,医学院校为了突出这些非医学专业的医学背景,在专业培养上几乎所有医学院校主干课程都包括医学和该专业课程两个分支,进而势必压缩各自课时量,导致这些专业毕业生对于该专业把握存在单一化倾向,加之医学院校在相关非医学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一定缺陷,这些非医学专业毕业生虽然具有医学背景,但与综合大学相关专业毕业生竞争岗位时并没有明显优势[7]。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在多方面较传统医学专业存在不足,刚入校非医学专业新生对自身专业不满意,对未来焦虑,故心理健康水平相对于医学专业学生存在一定差距,在未来学习中存在一定心理隐患。
四、对策
(一)根据专业特点开展相应的新生入学教育,使得心理指导类别化
医学院校新生入学教育几乎以医学生为主。在大一刚入校,高中阶段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生没有被教会该如何与人交往,该如何安排自己的学习,发现和高中相比,大学上课时间减少了,更多的是自己支配的时间,又缺乏教师的监督,就容易松散,无所适从。同时,又看到医学生课程多,生活忙碌,相比起来容易产生一种不被重视的感觉。非医学新生要面临新生普遍存在的适应问题,还要调整心理上的不适。针对这类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要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与医学生不同的特定的心理问题,在大一新生适应教育时,分类别、分程度地开展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包括大学四年规划、专业特点介绍、不同专业学习策略等学习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活动。因此,开设针对非医学专业新生的新生适应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
(二)开设适合非医学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大学生处于青年期,也就是成人早期,青年期是人一生中最宝贵的黄金时期,这个阶段可看做心理的断乳期,将摆脱与父母的依赖关系,逐渐社会化的过程,也是不断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他们很自然会对自己未来的发展、自我认识有所思考。非医学生在医学院校相对于医学生来说,对自己专业发展前景很迷茫,并不了解自身专业特点及未来发展方向,因此在开学初期的新生教育阶段,也应关注新生对于专业的了解,开展各种专业讲座、经验交流会,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专业、自己的发展前景和可能的发展方向,同时也可以使新生在大一都能根据自己情况和专业特点,制定合适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并不是大四才需要,对于非医学生在大一在了解自己、了解大学的同时,更需要对自身专业有所了解,这样能做到有的放矢。这同时也给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只是针对学生心理,还需要多方面、多角度来共同维护学生心理健康,职业生涯规划也需要贯穿大学四年。学生可通过恰当的职业生涯规划及相关讲座可以帮助他们了解自己专业,减少未来不确定性,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心理教师、班主任和学工办教师共同的工作,心理健康的维护也包括心理辅导、学业辅导和人生规划等方面。
(三)重视非医学专业建设,加大投入
崔光成和刘吉成[8]调查研究发现,92%西医院校开办了非医学类专业,95.6%中医院校开设了非医学类专业,有20%以上医学院开办的非医学类专业有公共事业管理、生物技术、法学、应用心理学、信息管理、制药工程及英语等六个专业。可以发现医学类院校开设非医学专业也是个普遍的现象,医学院校开办非医学专业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学校压力,更加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专业数量增多,也可以缓解就业的压力,也可以使学校素质教育课程开设顺利,以此增加学校人文气息。近些年,大学教育也提倡素质教育,大学教育不同于中学教育,在学习专业技术的同时,个人综合素质能力的锻炼也是极其重要的。医学院校主要经费投入是以医学类学科为主,但同时也应多加强非医学专业建设,从单一医科院校向多学科性大学转变,对待专业性强、就业前景好的专业多加强投入,发展多学科综合类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也是必不可少的,是任何院校都必须的日常投入,心理健康教育关系着每个学生成长成才。非医学专业学生在医学类院校很自然有种自卑感,感觉被排斥的感觉。研究结果也证实,非医学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医学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这充分说明加大资金投入,提高教学条件,改善非医学专业教师的工作条件,并增加师资投入,以此增强非医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对自我的认同感,使这些非医学专业得到有效的发展,减少非医学专业学生的自卑感。在开展各种活动上也应适当偏向非医学生,因为非医学生更注重社会的交往和个人能力的提高。
(四)完善非医学专业课程体系
医学专业和非医学专业课程不同是在于,医学专业课程更加专业性,种类繁多,课程连贯性强。非医学专业课程数量来说较医学专业更少。在大一,非医学专业学生在面临新生适应的同时,课程又少,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加重他们对专业的反感和对未来的迷茫。针对非医学新生这样的心理特点,对于培养方案和课程设计来说,应针对特定问题制定更加科学的方案,如在大一给非医学生安排较多的入门级的专业课程,这样让他们感觉到有一定的挑战性。目前,他们的课程在大一较多的是公共课,这样容易给他们形成个没有专业课程的印象,不利于今后专业的学习和兴趣的培养。大一课程安排不能太松散,在高中时是高强度学习,来到大学,课余时间太多,不利于他们学习方法和生活的适应。根据非医学专业的培养方案,合理处理医学课程和非医学课程的关系,并完善非医学专业的实践教学。非医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同时,实践教学的融入更能完善非医学专业的课程学习。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能了解自己的专业特点,加强实际运用能力,在大学四年都贯穿实践教学,提高非医学生实践能力,以此提高学生就业率。
1我国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从1993年天津体育学院开设了社会体育专业至今,社会体育已成为体育专业教育中的主干专业,办学规模仅次于体育教育专业,布点院校也从单一的体育类院校扩展到师范、综合、工科、医药、财经、农业、民族等类型院校。[1]但其毕业生改行易业的现象严重,这与课程本身的设置有很大的关系。在《专业规范》中,设置健身与休闲运动指导、健身与休闲俱乐部经营管理、体育社会工作三个专业方向。陈章玉在《我国普通高校本科社会体育专业方向设计及其课程设置的研究》中指出在社会体育大专业下细化专业方向的必要性,提出体育健身指导与管理、体育产业经营与管理、保健康复专业(医疗体育和矫正体育)三个方向。[2]本文就健身指导这一专业方向的运动人体科学知识体系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与适用性进行判别,其依旧沿袭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的课程体系,例如以生理学、运动医学和生物力学等为代表的传统学科体系,其服务对象仍然限定在部分高水平的运动员,目标也只是提高运动成绩。尽管有的学校也开设了一些符合专业特色的学科,如华南师大开设的《运动与健康促进》,但就全国范围而言,预防的观念、服务于“亚健康”人群的观点还需要一个讨论、推广的过程。大多数高校如成都体院、华东师大、首都体院、广州体院、广西师大、湖北大学、湖南师大、云南师大等学校的运动人体科学课程以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为主,[3]这些课程的设置与运动训练等专业的课程区分不明显,沿袭了传统的运动人体科学课程,服务于正常人运动状态下人体的变化,并以此为研究基础。其理论基础的构成是“运动”,并没有体现出社会体育专业服务于大众体育健身的特色。显然,这与社会体育培养的目标———即大众体育健身的专业体育指导人才是相悖的。预防医学作为与人群健康有关的卫生学基础理论,必然与全民健身活动的普及与实施有着极为重要的逻辑关系,其中的“一级预防”是最积极主动的预防,更是与体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体育运动是预防医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级预防”。而传统预防医学从中医“治未病”的角度出发,对影响大众健康的社会、心理、生物等因素有着整体的认识和把握,尤其在亚健康预防与调治上也有着独到的优势。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建立新的社会体育课程体系,把“预防医学”理论引入大众健身指导的理念中,从而培养出能够运用专业的体育健身和预防医学知识来指导大众健身、缓解社会亚健康危机的专业人才。马玉成在《体育学科加强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中提到:在当前的专业设置下,改革课程,加强体育专业中健康教育的比重或加强预防医学专业中体育的教学内容。[4]
2预防医学理论对大众健康的理论指导
数据表明我国大多数人群属于亚健康状态,而预防医学理论无论是在现代医学还是传统中医中,都是维护人群健康的主要理念;以预防医学理论为基础的大众体育健身是缓解亚健康、促进大众健康最为简单、有效的手段。
2.1中国的人群健康分类和亚健康人群
众所周知,21世纪是健康的世纪,人们对于健康的诉求超过以往任一时代。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文明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并且使疾病谱出现新的变化趋势。这些“文明病”的产生与病变,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属于健康与疾病的中间状态,因此,在20世纪80年代,苏联学者将这种非健康、非疾病的中间状态,称为亚健康状态。根据中国国际亚健康学术成果研讨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的人群健康基本分为健康、不健康和亚健康三类,分别占的比例为15%,15%,70%。(见图2)对于这70%的庞大亚健康人群,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临床医学对此人群的干预也显现出一定的局限性和被动性。它是一个动态的状态,或者向疾病状态转化,这是自发的;或者向健康状态转化,这就需要自觉,需要付出代价和努力,同时需要专业人士的指导。
2.2预防医学思想与运动干预理念对预防、治疗亚健康的指导
预防医学是研究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学科。中西医的预防医学思想同多异少,双方的预防手段都多样而有效,两者存在着很强的互补性。
2.2.1现代预防医学
现代医学由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三大部分组成。应该指出的是,随着人类疾病谱的改变,预防医学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它以人群为主要研究对象,应用预防为主的思想,探讨自然和社会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分析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规律,研究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通过公共卫生实践,达到预防疾病,维护和促进健康的目的。[5]促进健康和防止发生健康向疾病转化正是预防医学所研究的范畴,亚健康也成为新世纪预防医学所面对的重要研究课题。
2.2.2传统预防医学
传统预防医学即中医预防,早在二千多年前,《黄帝内经素问四季调神大论》中的“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的观点,已经孕育着“预防为主”的思想。它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从预防观点出发,通过研究人类健康与疾病发生、发展和传变规律,探索消除对人体健康有害因素和利用有益因素的措施,以预防疾病发生发展和传变的系统理论。[6]现代预防医学重视外因,重视群体,主要是针对疾病,尤其是流行病、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发生、发展规律,探索和分析环境中主要致病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并通过公共卫生措施达到促进健康和预防疾病的目的。而中医“治未病”思想则更重视内因,重视个体,主张通过饮食、运动、精神调摄等个人养生保健方法和手段来促进人体的阴阳和谐,提高机体内在的防病抗病能力。[7]在新的健康医学观的指导下,中西医的预防医学体系正在走向融合,并将成为指导大众健身、促进民众健康的理论基础。体育健身在各个方面都对人们的健康起着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其一,体育运动能够有效治疗心理疾病,排解紧张烦躁等不良情绪。其二,长期合理的体育活动能够有效延长寿命、增强体质,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其三,各种各样的体育运动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使大众的娱乐生活方式体现健康、阳光、科学和文明的特点,防止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侵蚀人们的健康。通过专业的运动健身指导,充分发挥预防医学的理论优势,现代预防医学能够为社会体育工作者开具“运动处方”提供理论基础,而推广传统预防医学的健身气功及一些养生术可以有效促进大众健康。总之,社会体育工作者应该合理运用预防医学知识,及时把介于健康与非健康之间的“中间人”拉回到健康人的队伍中来。
3“医体结合”与健康促进
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国取得金牌总数第一的优异成绩,奥运争光计划基本完成。北京奥运后,作为我国体育工作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全民健身计划,也借着奥运之东风开展的如火如荼。而要想真正在理论上对体育的健身意义和作用有较高的认识,必须借助于预防医学的深入发展。因为社会体育的服务对象是人群,调查研究人群的健康与疾病状况,了解引起疾病和健康的背景和原因,是制定体育保健措施的基本前提。没有基本的预防医学的理论指导,全民健身运动就难以有的放矢。[8]在预防为主观念上建立起来的三级预防原则是预防医学的核心,它体现在对个体及群体在疾病发生前后的各个阶段的全方位预防,其中的一级预防是指控制和减少有关危害健康的任何危险因素,建立并维护有益于人类身心健康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而体育运动正是属于“一级预防”。[9]医学家认为,当代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主要在一级预防上下功夫,因为这些疾病的病因都来自不合理和不正的“生活方式”。而体育的本质和特点决定了体育是促进人类健康的重要途径之一,它的价值在于改善人类的生活方式、培养人们的生命活力、心理品格和社会能力。[10]因此,从本质上来讲,体育锻炼和预防医学的根本宗旨都是预防疾病,提高大众抵抗疾病的身体素质。那么,两者在具体的实施途径上都有众多的相通之处,可以相互借鉴、相互补充。可见,医体结合对健康的促进是全方位的,“医体结合”的健康中心是防治生活方式疾病的新载体,是一项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保健措施,在健康促进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10]所以在体育基础理论教学中将两者紧密结合就具备了足够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