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技创新的教育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课程改革;教育观念;创新教育;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1-0090-02
单片机与接口技术课程一直是计量仪表类专业、自动化专业、通信类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综合性、实用性和实践性课程的重要代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以下简称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天津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十二五”教育教学改革规划课题单片机与接口技术课程改革针对课程存在的问题,按照上述《教育规划纲要》精神要求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力量、教育理念、观念进行一系列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改革,突出实践教学,强调创新情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培养全面发展的素质型人才、创新能力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更新教育观念,推动教学改革
课程改革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的新型师生关系。转变教育思想,改变以往“唯师是从”的师生观,树立现代教育观念,认识到教学应该是老师与学生之间情感和知识的双向交流,从单纯的知识传授和思想的培养迈向深厚的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熏陶,[1]让学生感受尊重与理解、重视与爱护,做到言传身教。引导广大教师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真心关爱每一个学生,不仅关心学习,而且关心学生的生活、安全、健康、心理等各个方面;[2]要改变主动教与被动学的教育现状,要善于发掘学生的潜在能力,要以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为主,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探索多种人才培养方式。推行双师型教师就是一个好方法,双师型的教师既具备理论教学能力,也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了解社会实际,有利于培养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大学生,值得提倡。[3]
二、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传承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要通过学校和老师才能落实到学生身上,因此必须要有勇于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的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学校要站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上,同时抓好学校硬件建设和教师队伍这一“软件”的建设。[4]
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博士学位或高级技术职称且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中青年教师,在这些学术带头人的带领下,实行传、帮、带,保证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的可持续性发展;加强师德建设,深刻领会热爱学生,热爱教育的信念;通过进修、培训、学术交流和外出考察等一系列活动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实施改革的教师付出的时间与精力都要比普通教师多得多,采取评选教改成果奖、个人付出奖等措施不断激励与调动教改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传承素质教育。
三、整合教学内容,深化实践教学
学生的素质和接受能力是因人而异的,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自由发展。单片机与接口技术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特点,适合以小智能玩具或家电产品来展开教学。让2~3个学生自由组成研发小组(组名最好突出个性),每个小组发挥想象力先设想一个自己喜欢小家电、小玩具智能产品等作为单片机与接口技术课程学习的最终设计产品,组织学生讨论这些设计产品的可行性、实用性、创新性与新颖性,以及如何用单片机来设计自己的产品;同时老师要对每一个产品重点部分进行剖析,引导同学们更深层次地理解与认识自己的产品与单片机的联系。
带着涉及到这个产品设计的各种问题与设想,老师分化讲解用到的单片机基本知识,并介绍 keil 软件和C51编程。同时让每个学生应用所学到每一点知识在单片机实验系统上进行一些小的设计实验,比如流水灯、串口通信、波形产生、温度信号处理等试验。课程可以直接在同时具有授课与实验的实验室上课,这样边学边做,寓教于学,可以给学生全新的课程新鲜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这样单片机定时器/计数器、中断系统、系统扩展和单片机应用等知识会逐渐被同学们理解和掌握,循序渐进地,有目的地学习与扩展单片机知识。
最后要求学生小组独立完成最初的设想产品,从硬件电路设计、电路板制作、焊接与调试、软件固化、系统脱机运行等方面全面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亲身体验团队合作、创新与创造。整个过程,教师认真观察,做好记录,随时提问,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并恰当地表扬有创新、有进步的学生,使他们产生向上的动力。设计结束教师要及时给予评价与评分,肯定学生的劳动成果,让其体验成功感与自豪感,为以后的学习与工作树立信心与雄心。
四、注重创新引导,改革教育教学方式
单片机与接口技术课程应重点突出能力培养,根据学生知识和能力差异,实行“开放式教学”、“交互式教学”和“个别化教学”,运用演示、情境、点拨、谈话、讲授、实践等各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取得优质高效的教学效果。
指导学生学会使用中国知网等正规学术网站查找需要的资料,利用网络平台与学生进行交流等多种多样的教育手段,指导学生增加获取知识的途径,引导学生会学习、爱学习,真正做到“授人以渔”,使学生成为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人才。[4]
加大实验室资金与人力投入力度,从管理、设备更新到经费划拨等方面均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有效保证了教学与改革的推进。向学生全面开放实验室,督促学生自由组成开发小分组,发挥个人所长团结协作设计科技作品,如多功能太阳能充电器、自动识别弯道的智能车、人体生理参数检测仪、无线测温仪等。开放的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环境与机会,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发展、全面发展和多样化发展,是个性化教学的具体体现,有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创新人才。
五、改革考核制度,突出综合素质
在对课程学习进行评价时,将理论考核、实践能力考核以及产品设计、创新情感和创新能力评价等考核形式结合起来,对学生掌握知识、使用知识和创新能力做出合理的评分。
理论考核占成绩30%,闭卷考试,重点考核单片机基本原理。实践能力考核占成绩20%,分值为每个实验成绩的平均值。每个实验评分标准为实验设备仪器基本操作技能5分,动手能力5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5分,题目完成情况3分,实验报告2分。课程综合设计考核占成绩35%,评分标准为设计方案前瞻性、创新性5分,查找资料5分,团结协作能力3分,实验设备仪器基本操作技能2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3分,组装与调试2分,元器件选择、绘制设计图、焊接电路板10分,实验报告5分。创新情感与创新能力考核占成绩15%,主要从团结协作、设计的新颖性、实用性,对问题的举一反三等方面进行评价,各占5分。这种考核形式是理论与实践并重,能力与创新双飞的考核,适应多样化人才培养要求。
六、推进素质教育,立足学生长远发展
为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从事科研创新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促进科研创新能力的发展,应在专业教师的直接指导下,成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学术性社团。学术性社团可以作为使学生的求学方式由“被动接受型”向“主动探求型”转变的重要载体,对大学生知识日趋完善、能力逐步提高以及全面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4]并以此为联系纽带,积极带动学生参加机器人大赛、飞思卡尔杯等各类单片机科技创新大赛,鼓励学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积极开展第二课堂的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校加强与企业合作,建立实训基地,让学生走出校门,走进企业,使学生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高能力,做到用中学,学中用,努力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平台。我校的实践基地有中国石化集团、常州鑫铭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绿扬电子仪器集团、西迪斯有限公司、台湾独资达尔泰科技有限公司、天津电装电子有限公司等。
单片机与接口技术课程改革着重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发掘学生的潜在创造性、创新性、能动性,为学生创造机会和提供机会,引导学生去拓展知识,提高应用能力,为学生爱学习、想学习、会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刘文华.论大学和谐教育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30(10):104-106.
[2]刘连基.让素质教育充满力量[N].中国教育报,2008-01-14.
1目前《预防医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1预防观念淡薄教学中仍存在重视基础和临床教育,忽视预防教育,甚至把预防医学作为普通的医学基础课,导致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处于分裂和脱节的状态。
1.2教学内容及教材不适宜教材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尽管目前教材发行周期缩短,更新较快,但总的来说教材内容还是落后于学科的进步和形势的发展。而且从内容来看,目前非预防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材大体上分为两种模式,即以“三大卫生”(环境卫生、劳动卫生、营养卫生)和统计学方法为主要内容的模式和以“三大卫生”和流行病学、统计学方法为主要内容的模式,其对应的教材为《卫生学》、《预防医学》(规划教材)[4-5]。教材内容包罗万象,缺乏针对性,给教学带来不便。
1.3授课学时不足目前,各院校包括我校非预防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授课学时一般在40~80学时之间,学时数明显不足,难以按质按量地完成教学任务,成为制约预防医学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
1.4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式陈旧现在仍是先基础、后临床、再预防的教学过程和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缺乏主动参与机制,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学习积极性不高,思维不活跃;由于教学经费的限制,一些院校教学、实验设备和器材匮乏,或设备陈旧,教学资源严重不足,再加上授课学时的不足,一些院校压缩实验课,导致学生实验课“缩水”,学生实践能力受到一定影响。
2提高预防医学教学质量的对策
2.1强调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教育SRAS疫情既暴露了预防观念淡薄的危害,同时也告诫我们预防胜于治疗,进行预防医学教育,培养学生树立预防为主的观念极为重要。因此我们在学生中加强了预防医学观念的教育,从学生入校开始,采用各种形式的活动如学生入学教育,疾病预防保健讲座,带领学生参加社区保健预防实践等来有效地增强非预防医学专业学生预防为主的观念。
2.2调整和充实预防医学课程设置与内容针对目前预防医学教学时数少,教学内容繁多的现象,我们一方面采取向教务部门申请适当增加预防医学课时数;同时根据授课对象,调整现有预防医学课程的类型、学时、内容,将预防医学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类型,必修课的内容包括:预防医学总论、医学统计学和流行病学方法三部分,同时将必修课改为考试课;选修课包括:健康教育学、卫生法规、医学科研方法等课程。
2.3重视教材建设和改革教学方法在教材选择上,坚持选用最新出版的规划教材;同时编写一些补充教材以替换教材中某些过时或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的内容或章节,编写了“艾滋病防治”、“突发性公共事件处理”和“预防医学实习指导”等讲义。在教学方法改革探索中,为了提高学生对预防医学类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培养他们解决预防医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别注意采用了案例教学的方法,在不同章节的教学上,引用各自与社区相关的典型案例进行讲授分析,增加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提高了临床医学生对预防医学性质和任务的认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时采用了多种形式的小组讨论法,如以问题为中心的小组讨论法等,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率,训练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2.4重视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科研能力开展预防医学实践教学是培养防治结合的跨世纪医学人才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预防医学教育根本目标的体现。预防医学实践一方面使学生将学过的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融会贯通,另一方面给学生了解社会、增强使命感提供机会。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我们在学生没有接触到预防医学的教学之前,利用第二课堂活动,与当地疾控部门联系,组织学生去社区进行实践,使学生对社区预防保健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在学习预防医学课程之后,分期、分批组织学生去社区进行不同内容的实践,使学生应用所学知识有计划、有目的地完成实习指导的内容,加深对预防医学的理解,提高开展预防服务的能力[6]。我们还鼓励学生参加与疾病防治相关的社团组织,如我系2005年在各相关部门的支持下,组织成立了以防治“艾滋病”为主题的“湘南学院红丝带协会”;鼓励学生参加科研活动,指导学生申报课题和动员学生参加教研室承担的科研课题。学生一入校就接触到疾病防治的实践活动,提高了对预防医学的认识,培养了实践活动能力。
3教学改革效果
关键词:陶艺课程教学;创新思维;新教学模式;探究与实践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化和美术学科的升级,我国高等美术教育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新的环境下,高等美术教育如何从“知识型”、“技能型”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成“能力型”、“素质型”教学模式,一直是高校在美术教育改革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难题。目前,许多高校针对美术专业的学生开设了“陶艺”课程。该课程十分强调“造型”能力,由于它具备触觉感知、视觉审视、启发想象和易产生成就感等诸多优势,因而深受学生们的亲睐。尽管如此,如何调动学生的潜能,提高创造力,并将所学的“知识”通过创新实践转变成“能力”和“素质”,长期以来是“陶艺”课程乃至高等美术教育探讨的焦点。
一、“陶艺”课程教学中“创新思维”培养缺失的现状
在当下以信息化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以及高等美术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高校纷纷意识到“陶艺”这一古老而历久弥新的艺术形式,对学生“想象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于是许多高校开始设立了专门的“陶艺”工作室,对非陶艺专业的学生设置“陶艺”课程,以期激发其“创造力”和“想象力”。然而,这一教学模式和操作方法却存在诸多问题,如:强调技术性和标准化的教学目标,缺乏对创新性和拓展性的重视。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和与同行的交流共识,现将目前高校“陶艺”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创新思维”缺失的现状,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 原创意识和国际视野的匮乏
高校在“陶艺”课程教学中往往缺乏国际性前瞻目光,一味地“敝帚自珍”或投其所好地盲目照搬。在教学中,主要依据前人探索的既定成果安排教学内容,强调以工艺技术的掌握和“传统经典”摹仿为主导的传授式教学模式。虽说传统的沿袭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却也姑息了一味模仿、食古不化的恶习。多数只学到传统技艺的皮毛,没有汲取国际当代陶艺的创新成果,严重缺乏“原创”的朝气。学生只需按部就班地完成学习任务,没有创新意识,也没了“自我”。因此,目前这种“陶艺”教学模式亟待彻底反思,必须突破习惯性思维定势,充分借鉴中外“陶艺”创作和教学的先进经验,博采众长、推陈出新。
2. 课程建构缺乏开放性和兼容性
课程的建构十分单一,缺乏时代性、开放性和兼容性,教学内容也与其它学科关联性较差,导致学生丧失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力。加之课时数过少,学习技巧已自顾不暇,根本无法进行“创新思维”的培训。此外,美术专业的学生,通常局限于自己所学的绘画知识和技能,以及在工艺美术史中学习的有限陶瓷知识,特别欠缺以“创新思维”主导的陶艺创作与相关学科知识整合的能力。
3. 重视技能学习,忽视思维培养
美术专业的“陶艺”课程教学偏重于技能的训练,强调技法的重要性。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原料属性、成型方法、装饰技法,如:手捏法、拉坯法、刮划法、粘贴法、施釉法等,缺乏针对学生直觉、推理、想象力、创造力的启发和培养。评价标准也片面地强调陶瓷的技术之美,忽视学生通过感其质、掂其量、悟其性创造出来的,融入陶瓷中的生命之美、情感之美。错误地传达了技术表达胜过观念创新的指导思想,从而使作品与产品之间缺失了本质的区别。令人遗憾的是,目前仍有很多高校把制陶、烧陶的技术环节作为教学的重点,不仅占用了大量课时,也使观念创新内容无法展开。此外,在多数国人眼中,“陶艺”被划归到工艺品或工艺美术范畴,并长期遵循实用、美观、经济的原则,而“陶艺”审美则以严格、规矩、精美为评判标准,其实,这就是以技术美作为“陶艺”的审美标准。这一标准严重影响和固化了学生的审美观念,扼杀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
4. 教与学的沟通缺少互动性机制
尽管不少教育者呼吁在艺术教育中导入启发式“创新思维”,然而,目前的“陶艺”课程教学仍没摆脱“灌输”的模式。针对美术专业的“陶艺”课程往往缺少互动性,教师便是课程的“权威”,传授的知识和技能被奉为“真理”和“标准”。学生只能被动地学习,严重缺少批判性反思和探索性精神。可悲的是,一些学生为了获取高分,对老师言听计从,模仿其风格成为天经地义。老师按自己的审美观念和设计风格来衡量学生作品的优劣,反对学生思维的发散性,过多参与和影响学生多样性的创作风格和独立性思考。
二、“陶艺”课程教学中“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性
“陶艺”教学是培养学生发散性“创新思维”的有效载体,在整个教学过程的不同环节上(如:成型方法、装饰技法、烧成方式等)均能呈现出理念高于行为、创新胜于规范、过程重于结果的特点。陶艺制作过程要求双手与工具协调使用,手的动作刺激了脑细胞,并促进大脑的运作,使擅长“逻辑思维”的左脑与擅长“感性思维”的右脑交替使用,发挥最大效能。“陶艺制作”不仅提高了双手的灵敏度,而且丰富了创作者的想象力,同时,创作所要求的个性、动感、力度、速度感的表达,也非常有利于启发开放性思维和综合性思维,如:头脑风暴法、逆向思维法、隐喻思维法、打散重构法、异质同构法等。通过“眼、手、脑、心”的综合应用,“陶艺”课程能够非常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其“造型能力”,并为创新性、复合型、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和途径。
高校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摇篮,是学生形成个人世界观、价值观和独立人格的重要阶段。学生是未来的生力军和主人翁,特别是高等师范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将肩负着以其知识结构和人格魅力教育和引导下一代的重任,因此加强对美术专业学生的“陶艺”教育,对全面发展和提升学生的素质尤为重要。
三、针对“陶艺”课程教学中“创新思维”的思考与实践
由于高校“陶艺”课程中针对“创新思维”的培养存在着诸多的弊端,因此改革已势在必行。首先,必须改变以传统“灌输”形式为主的教学模式,运用启发性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其次,从“学”着手改革,将基于“教”为主的模式转变为基于“学”为主的模式,即:由被动“教授”转变为主动“学习”;由教授“知识与技巧”转变为教授“思维与方法”。同时,要注意“因才施教”,善于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进行针对性地辅导,在尊重他们的表现欲和个性化追求的基础上,充分调动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把传统技艺手段与现代创意思维相结合;把民族特色与国际潮流相融合。基于这种思考,本人在多年“陶艺”教学实践中,大胆探索了一系列教学“新举措”,并已初见成效。
1. 教改新措施
(1)课程设置遵从时代性、开放性和包容性。要求学生改变传统思维定势,用广阔的视域和开放的心态去观察生活中的“形态”,并在造型的实践过程中,认识和理解所学的知识,反复锤炼操作技能,并用创新思维去塑造“新形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有更多的耐心和包容性,实际上,自己很大程度上是在扮演“教练”而非“教师”的角色,通过启发思维、解惑问题和传授方法等手段,帮助学生按照自己喜好的方式去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而在此期间,教师与学生的充分“沟通”则是“陶艺”课程教学的关键环节。
(2)强调作品的原创性,通过“造型”整合所学知识。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教师要首先做好示范性讲解,并身体力行,同时,应积极鼓励和倡导学生通过“创新思维”去探索和创造“原创作品”。“陶艺”课程的讲授,不仅要关注陶瓷制作技术与原理,而且还要聚焦陶瓷造型的规律和方法,并能学习和掌握古今中外的陶瓷艺术发展的脉络和要点。更重要的是,通过“造型”这一复杂的过程,来整合所学的中外美术史、设计史、艺术概论、美学等诸多学科知识,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素质。此外,还带领学生参观国内和国际性陶艺展,考察国内的瓷厂和窑址,让学生从器物中感受“陶艺”的内在美感,创造形式的丰富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作欲望。
(3)在教学环节上强调“教”与“学”的互动作用。“陶艺”课程教学过程中,摒弃了教师单向传授知识的方式,代之以启发性的互动教学模式――师生互动、学生研讨、人境互动。教师通过设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以多种方式激励学生主动探索、创造,激发学生探究“陶艺创作”的兴趣,鼓励持不同观点进行辩论,互相启发,师生相互启发、补充、促进,充分调动和发挥“教”与“学”双向积极性,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从而达到拓宽知识、培养学生知、情、意、行,提高创新能力、教学相长的目的。
(4)在实际操作中实施分组合作制,倡导团队协作精神。实施分组合作制,让学生能够体会到了分工协作和团队研讨的优势,并在造型过程中逐步强化“团队精神”。由于学生个体和创作主题的差异性,以及“陶艺”制作程序的复杂性和交叉性,这便为“分组合作制”提供了契机。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分组合作制”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合作兴趣,一方面学会了尊重他人并与其合作,另一方面也展现了团队的创造力量和优势。同时,这种方式还了化解了学生短期内集中使用场地和设备的矛盾,有效地协调了有限的教学资源。
2. 教学新成果
多年来,在教学中十分注重艺术思想、观念的交流与表述,即:提倡作为精神载体的材料语言和形式语言所带出的不同感觉方式、表现方式与思想、观念的结合,并贯穿于陶艺基础、技法与表现、实习创作和毕业创作一系列课程中,使学生得到在操作层面上的技术支持和感觉把握,从而形成了相对丰富而多元的创作思维和创作面貌,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第二届湖北现代陶艺展”中我院有13名本科生入选,9人获奖,在近年的湖北省高校师生美术作品展中,也有多位学生的陶艺作品入选参展并有不俗的表现。另外,从创作课中挑选出来的优秀学生作品范例,也较充分地体现出我院陶艺课程改革的特色和成果,从这些作品中不难看出其积极的因素和闪光点:
(1)造型能力和创意思维的体现。从获奖作品来看,其完整性和形象的表现力方面足以证明同学们已具备了扎实的造型能力。此外,在形象塑造和空间形态营造上也运用自如,得心应手,充分显示出了其能力上的优势。不难看出,他们所追求的不再是表面的形式趣味,而是与心灵相对应的形态语言和精神品格;他们所关注的不再是浮泛空洞的作品主题,而是将多元创意思维寄寓在造型中的人文价值和思想意义。作品注重思想情感和个性特征的表达,作者都能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从艺经验,从不同角度进行艺术思考,探索个性化的道路。
(2)传统资源、当代文化和自身经验的整合与转换。令人欣慰的是,同学们不满足已有的传统艺术形式,开始把目光投向了当代文化,从社会变革的现实和个人成长的经历中提炼主题。许多作品努力在传统和当代之间寻找一种新的关系和表现形式。特别在传统资源的利用上做了广泛的探索和尝试。他们已经意识到传统艺术中的很多内容还有待继承、发掘和拓展,有许多可以引导和启发当代艺术表现的东西还没被很好的利用和认识。这种思考,对美术专业的学生不仅能能可贵,而且至关重要。
(3)综合材料运用与人文情怀表达。综合材料的运用,使“陶艺“从材料上寻找到了面向“当代”的一个有利武器。许多作品强调了材料运用的多样性,扩大了陶瓷的表现力和外延,使“陶艺”展现出更加活泼,富有生命力,充满神秘感和多元性特征。每件作品诞生的过程都是同学们完成自我塑造的过程,也是由量变到质变的品格升华过程。从这些陶艺作品中,可以发现这样的共性特征:同学们的陶艺创作并没有受制于技术的羁绊,而是以陶瓷为载体,酣畅淋漓地表达着自己的人文情怀。其实,正是这种人文情怀,才能让“泥土”渗透了丰富情感,让“造型”绽放出思想光芒。
将“陶艺”纳入高等美术教育中,意义十分深远。“陶艺”课程具有传承文化的职能,通过系统的专业学习,学生们可以全面地了解中国传统陶瓷文化的精髓;“陶艺”课程也具有拓展思维的功能,通过“眼手脑心”的综合造型,能够有效地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陶艺”课程还具有彰显个性的途径,通过创新思维的导入,学生们可以随意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陶艺”课程更具有整合知识的作用,通过课程结构和环节的组织,能够将诸多相关的知识整合在一起,颇有“课程群”之功效。此外,“陶艺”课程也是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重要手段,通过陶艺创造的实践过程,可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很好地消化、理解,以致融会贯通。
参考文献:
[1] 周月麟. 关于陶艺教育的思考[J]. 装饰,2004(8):89.
[2] 李砚祖. 中国的现代陶艺及陶艺教育的走向[J]. 中国美术馆,2006(6):55-57.
[3] 于长敏. 普通高校陶艺教学的定位与思考[J]. 美术大观,2007(9 ):169.
[4] 蔡麟雪. 浅谈综合性普通高校的陶艺教育[J]. 美育,2010(5):132-133.
关 键 词:乐学式 自主式 自治式 互评式
面对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环境,当代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需要树立国际化的教育观,将艺术设计教育放在全球化竞争与合作的大环境中进行思考和定位。面对强大的市场压力,优秀的、具有创新性的艺术设计教学方法已经成为艺术院校的教改核心内容。所谓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就是将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融入到高校的课堂教学中,从而让课堂的教学活动能够具有宽松而生动的课堂氛围,在教学内容、课堂组织、课题任务、学习环境以及作业成绩评定等方面作统筹而细致的思考。笔者在进行艺术类基础课《形态构成》课程中空间构成阶段的教学时,本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前提,采取了“乐学式、自主式与自治式”的教学手段进行创新性地课堂教学,最大限度地开发了学生的潜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努力探索实践了活化艺术类基础
课堂教学的新思维,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成效。
一、设计生动有序的课程内容,营造乐学式的学习氛围
课程设计遵循着由浅入深,由基础理论到专业应用,再从专业应用渗透基础内容的方式活化枯燥的基础理论。注重以点生面,以面促点的方式,利用基础理论的阐述与专业案例结合讲解,充分调动学生对专业基础课程的好奇与兴趣,并针对授课内容借助影像作品创设情境,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消化。此种方式不仅使学生学会将现学的知识点与学过的课程和以后将要涉及的专业之间的知识进行融会贯通、活学活用,还掌握了科学而有条理的学习方法,为以后对专业课程的深入学习做了良好的铺垫。
为营造乐学式的学习氛围,增强课程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在课程的每一单元内容结束时,会结合阶段授课环节设计若干小课题作为学生选择式研究的内容,每一名同学会依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相应的题目进行课题内容的深层思考。教师则以鼓励、启发和诱导的方式挖掘学生的个人潜在能力,启发学生如何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对知识进行吸收与拓展,让学生能够愉快地学习基础课程。
二、创造自主与自治学习的环境氛围
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艺术类的学生普遍缺失自主学习的能力,离开课堂后不知如何自主学习,以致耽误好多宝贵时间。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摒弃单项式内容的灌输与讲解,注重给学生提供自我思考与消化的学习环境和自主安排时间的权利,将课程内容分为若干单元,结合单元课题,利用开放式工作室条件,由学生自我掌握时间进度,明白自己何时需要看稿,何时需要思考,何时需要交流。使每一名学生真正学会了解自己、掌握自己、管理自己;同时开放式的工作室环境又为学生提供可以课上、课下相互协作、相互交流的场所,经过实践检验此种方式能够成为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
三、创建新颖的课程成绩评价方式
建立新颖的课程成绩评价方式,不仅能够正确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是对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支撑,作为评定学生课程成绩的方式,历来沿用的多以教师依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与作品的质量作为对学生结课成绩的评判。此种方式虽然包含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作了评定,但仅是教师单方面的肯定与否定,学生没有发言权,处于被动角色。笔者认为,对学生的考核评价应将既重视学生的过程实施与作品质量作为考核的依据,又要将评价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自己。这样既能让学生们心悦诚服地认可自己的考核成绩,又能够通过互评的方式检验自己对课程的掌握。
因此,笔者在学生作品成果的评判方式上,采取的是积极调动每一名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每一位学生既是评委又是作者,采取的手段是互评、他评与自评相结合的方式。在最后一次课中,选择校内人流交通频繁的艺术设计学院主教学楼一楼大厅作为作品展示场地,时间从早上七点半到下午一点半结束,以临时性、短暂性的方式对全校师生进行开放式的作品成果汇报展览。同时,在展品的布局形式上,充分考虑到本课程的主要授课内容是学习空间与行为的关系,设置了有利于公众近距离接触作品和人与人交往的展场空间,并在告示板上提示观者“由你来选择——A包容 B嵌入”等字样(此为作业的内容,每一件模型作品的主题是由旁观者来选择,以此方式来检验作者的模型作品是否扣题)。具体流程为:
第一个环节是互评阶段与他评阶段,先由同时上此课的两个班同学间对每一件作品相互选择A或B,结果统计后,再由其他参观者任意填选。由于展场空间的布局利于每一位参观者近距离接触作品,使每一位经过的人都会怀着由好奇到领悟,最终产生情不自禁想参与的冲动。其实这种参与过程既属于此课授课内容中的一部分,又给全校师生增加了一次了解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科内容的机会,同时每一位展示作品的同学也通过其他同学对自己作品主题的猜测,检验了自己作品的优良与受关注的程度。
第二个环节是展览后的自评阶段,由每位同学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语言汇报,并根据公开展示的结果进行对照,与老师同学一起探讨自己作品的不足,从而深刻领悟该课题的内容。
通过此种手段,既为教师对作品的评判有了良好的打分依据,又让师生间有了学术上的交流与融通,使该门基础课程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成效。
关键词 现代高分子科学 创新意识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Q31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领域中都采用高分子材料来取代原来的金属和无机非金属材料,使得高分子材料在工业、军事及人们的衣食住行等领域都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及加工成型离不开高分子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因此,高分子科学成为目前化学领域最热门的学科方向之一。高分子科学作为一门将化学、材料结合在一起的交叉学科,渗透到各个学科和行业。随着高性能高分子材料的不断开发,高分子材料在各种不同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生产企业及社会对高分子学科方向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现代高分子科学》是我校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学位必修课程,是一门将《高分子化学》与《高分子物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结合在一起的综合性高分子课程,主要内容包括高分子合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聚合反应机理以及高分子材料加工的基本原理及应用等,其中以高分子化学的讲授为主。课程内容多、理论性强、抽象概念和数学推导繁多,且仍处于不断丰富和发展中,致使理论教学面临严峻挑战。
近年来,科技的发展促使新型的高性能高分子材料不断出现,产品更新换代速率加快,要求从事高分子学科的技术人员具备更强的综合能力及较高的创新性思想。因此在本课程的理论教学中,继续采用传统的高分子科学教学体系,很难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复合型、创新性人才培养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必须对高分子科学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达到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目的。本文介绍了我校在《现代高分子科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具体改革措施,根据我校化学专业的特点确定教学内容,并结合高分子学科领域最新科研进展及工业生产实际讲授高分子的基本合成方法、反应机理及加工成型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其目的是使学生牢固掌握并灵活运用高分子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在高分子材料相关领域从事研发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1根据专业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现代高分子科学的主要内容涵盖了高分子化学以及高分子物理的重要知识点,包括高分子的合成方法、反应机理、聚合物的结晶及力学性能等。概念多,公式多,反应机理及动力学模型多,内容抽象,再加上课堂教学总学时偏少,要将所有重要知识点讲清讲透的难度非常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本校化学专业的特点合理安排课程内容成为本课程教学改革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对于课程的重点、难点及成熟理论可适当详细讲解,而对于聚合实施方法等相对容易的内容,则可以让学生自学,从而可以实现在有限的时间内把重点、难点内容讲深讲透的目的,增强教学效果。例如,在高分子化学的内容中,缩聚和自由基聚合是两大类聚合反应的代表,同时也是后续一些专业选修课程的理论基础,因此对其这两类聚合反应的机理及反应动力学可进行重点讲解。另外,也可重点介绍与我校化学专业精细化工研究方向关系密切的知识点,例如定向配位聚合、连锁聚合中的阴离子聚合等。
2实行互动式、形象化教学,提高学习兴趣
现代高分子科学是在有机化学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数学、物理等学科的一门理论性学科。同时,它也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其内容包括许多合成反应机理和反应动力学模型。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普遍表示很难理解那些比较枯燥的推理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增强其求知欲,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才会使“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学生才会主动探索看上去比较枯燥理论的内在联系和思考所遇到的问题[4-5]。把枯燥的理论与丰富多彩的图片以及直观生动的动画或视频结合在一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绪论”部分时,首先让大家介绍一下平时的衣食住行中与高分子有关的物质,简单介绍其特点及对人类生活及国民经济的影响,并准备一些相关产品的图片,如汽车轮胎、碳酸饮料瓶、微波炉餐具等,让同学们对高分子及其应用有初步了解,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另外,为了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效率,可以采用一些比较具体、形象的内容来代替平淡的文字描述。例如,可以采用成语典故“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来介绍聚合实施方法,以本体聚合为基础,比较各种不同聚合实施方法的优缺点。本体聚合的最大问题是在反应后期体系粘度会快速增加,导致反应釜内的聚合热难以排出,从而出现自动加速效应,易引起爆聚等问题;而在溶液聚合中,通过添加一定量的溶剂来解决体系粘度大和聚合热难以排出的问题。但加入溶剂也会带来一些新的问题,例如由于反应物浓度降低而引起聚合速率下降、聚合效率降低,而且溶剂的回收也会造成生产成本的增加,那么这个溶剂就是所谓的“萧何”。引入类似的典故,可以将书本中某些枯燥乏味的反应机理等内容转变为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内容,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重点和难点内容的理解。
3结合学科最新进展,穿插介B高分子科学研究的热门领域
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把书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本学科的发展动向及趋势。因此,任课教师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密切追踪本学科的世界前沿,掌握其最新发展动向,从而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穿插介绍高分子科学领域的热门方向,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热情。例如,在介绍定向配位聚合的相关内容时,可介绍由于定向聚合催化剂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科学家齐格纳、纳塔发现定向聚合的过程。然后可进一步引深介绍由于发现导电高分子而于2000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白川英树、黑格尔以及狄米德。并结合近年刚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超分子化学,介绍目前高分子领域发展的新方向,比如超分子与高分子的自组装、艺术性高分子等,让学生对本学科领域的前沿和热门领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扩大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提高其综合能力。
4结束语
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其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现代高分子科学课程作为我校化学专业研究生一门非常重要的必修学位课,其理论性非常强,包含许多非常抽象且难以理解的概念,因此,任课教师需要不断优化课堂教学内容,结合多种教学手段,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交互性,将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为真正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基金项目: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教研教改项目(编号:JG2015YB11,JG2014ZD04)。
作者简介:张跃飞(1974-),男,湖南邵东人,博士,教授,主要从事高分子科学相关课程的教学及高性能高分子材料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张安强,刘海敏,王炼石.具有工科特色的《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高分子通报,2012,(12):91-94.
[2] 郝智,伍玉娇,罗筑,黄彩娟.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初探[J].高分子通报,2012(5):116-118.
[3] 徐晓东.非高分子专业《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教学中的几点体会[J].高分子通报,2010(5):7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