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侏罗纪公园的生物技术

侏罗纪公园的生物技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侏罗纪公园的生物技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侏罗纪公园的生物技术范文第1篇

联大开会时,以美国、西班牙以及拉美的一些天主教国家为代表的一派坚持认为,公约应该禁止一切包含人类胚胎的克隆研究。但中国、日本认可,能够救人一命的医疗性克隆仍是可行的。这也是东方文化的反映,是一种注重世俗、注重现实的哲学,也能看出那么一点佛教的慈悲情怀。

在西方人的内心深处,一种外貌酷似人类的异种存在,是不祥和可怕的。克隆人也好,基因重组人也好,外星人也好,机器人也好,它们与人类的关系是紧张而微妙的。即便在阿西莫夫这样的大师那里,机器人也只能是人类的仆从。为此,他制定了著名的机器人三定律,以避免机器人对人类社会的颠覆。这正如同今天立法限制克隆人。

因此,“克隆恐惧”便是一个基督教的末日意识、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以及混沌理论等现代科学观念互相混合形成的怪胎。这便有了轰动一时的电影《侏罗纪公园》。人工无性繁殖出的恐龙,作为一个简单系统,它的最终表现是无法预测的。有人说:“就像把一副已洗得很彻底的牌再洗一次,你知道这样做会改变你的运气,但你绝不知道这样做是好还是坏。”

既然受这种一贯思想的支配,立法限制克隆人就不是什么新话题了。早在1974年至1975年,西方国家就曾兴起一场运动,要求停止对人类具有潜在威胁的重组DNA研究,在学术界、政界和宗教界引起一场大辩论,这在科学史上很罕见。

比起科幻作家的预言,克隆人仅是小菜一碟。科幻作家早就构思出了“头脑复印术”,不是克隆肉体,而是克隆大脑和思想。两个长得完全不同的人,可以拥有同一副大脑。亿万人叫可以按同一模式思考。这是什么社会?西方人的想像力真是丰富!

但不论怎么说,随着分子生物学、器官移植和再生、神经外科学和神经生理学、遗传学和生物控制论的发展,人的生物本性将完全取决于科学技术,与之而来,人的社会本性也会发生极大的改变。

侏罗纪公园的生物技术范文第2篇

还有人说,只需几十克超级热毒基因武器,就足以使亿万人死于非命。究竟什么是基因武器?基因武器有什么特点?人类有没有办法对付它?本文对这些问题试作粗浅解读。

基因工程与基因武器

基因工程又叫作脱氧核糖核酸重组技术。它是在分子遗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它的原理用一句通俗的语言来解释就叫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其中的道理是因为任何生物都具有遗传性,能将生物体的一些本质特征代代相传。生物之所以会有遗传性状是因为在所有生物体内都存在着遗传物质。这种遗传物质就叫作“基因”。而基因工程可以做到人为地使个别基因重新组合,并将这一重组的基因引入某一细胞中,使这些细胞改变原来的性状,表达出新的遗传性状来。

基因武器又是怎么回事呢?在生物遗传工程技术的基础上,用人为的方法,按照军事上的需要,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复制大量致病微生物的遗传基因,并制成生物战所用的制剂将其放入施放装置内,就构成了基因武器。基因武器也叫遗传工程武器,由于是用来攻击特定人类种族,故也称作为“种族武器”和“种族炸弹”。

基因武器的特点和种类

基因武器的特点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①有精确的敌我分辨能力,只攻击敌方特定人种。②难以防治,有抗药性,有传染性。秘密施放,难以察觉;若已察觉,也很难破译其遗传密码并进行有效治疗。③杀伤力大,成本低廉,运用遗传工程技术可以大量生产。④对敌方有强烈的心理威慑作用。

按照英国医学会的推断,未来的基因武器可能包括以下几种。

仿制病毒。指可能通过工程技术仿制的病毒,比如曾经造成4000万人死亡的1918年“西班牙”流感病毒。

旨在消灭某个种族的武器。这种武器的工作原理与研究人员正在研制的基因治疗方法大体相似,那就是通过受害者的基因组成识别他们的身份,然后释放出消灭他们的病毒。

攻击农业系统的武器。英国医学会的研究认为,人类应更加小心对农业系统可能发起的生化攻击。因为从技术上讲,能比较容易地实施这种攻击,同时又可能对仪器生产造成严重破坏。

生物调节剂。有些科学家也称生物调节剂为“大脑炸弹”。生物调节剂是指能够攻击人类免疫和神经系统的药剂,比如俄罗斯当局用于结束莫斯科剧院人质危机的芬太奴。

通过基因工程制造的炭疽热。研究人员现在已能够改变炭疽热基因,这种研究也带来新的疑问,那就是普遍使用的疫苗是否能有效预防新细菌。

合成小儿麻痹病毒。一些科学研究报告显示,用于制造合成小儿麻痹病毒的复制手段有可能被用于合成制造像埃博拉病毒一类的病毒。

基因武器的杀伤威力有多大?

基因武器的杀伤威力极其巨大。利用生物技术制造的炸药,爆炸力强,威力比常规炸药大3~6倍。用生物炸药制成的武器战斗部,可使武器的战术、技术性能提高一个数量级。另据报道,前苏联研制的一种生物剧毒物质,只要万分之一毫克,就能毒死100只猫。前苏军研制的出血热菌基因武器投入敌方水源,可使整个流域的居民全部丧生。1979年4月,前苏联的一个生物武器基地发生爆炸,溢出大量炭疽杆菌气溶胶,造成炭疽病流行,死亡1000多人,影响持续10年之久。据美军测算,倘若一枚带有炭疽菌弹头的“飞毛腿”导弹落在华盛顿,便可夺去10万人的生命。世界卫生组织测算,1架战略轰炸机对完全没有防护的人群进行袭击所造成的杀伤面积是:10吨生物战剂可达10万平方米,而基因武器的杀伤力远远超过生物战剂的10倍、甚至上百倍。如果将“埃博拉病毒”、“艾滋病病毒”、“O-157病毒”制作成基因武器,这些“生物原子弹”足以毁灭人类。科学家称基因武器为“世界末日武器”,丝毫不是夸张。

为什么基因武器生产成本低?

基因武器不仅生产成本低,而且可利用的物质资源非常丰富。据统计,用5000万美元建造一个基因武器库,其杀伤力远远超过花费50亿美元建造的核武器库。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已有10多种微生物的基因组全序列已经发表,每组基因的费用仅为300元。前不久,美国的研究人员将幽门螺杆菌的序列以2200万美元卖给了瑞典阿斯林拉公司,这种病菌能引起溃疡和胃癌。科学家们经几十年的努力已经证明,只要研究和破译出物种的基因,便可以将这种基因转接到同类的其它物种上,繁育的后代称为转基因动物。例如,将南美杀人蜂、食人蚁的基因进行破译,然后把这些基因转接到普通的蜜蜂和蚂蚁上,再不断把这些带有新基因的蜜蜂、蚂蚁进行克隆,克隆后的蜜蜂、蚂蚁,都可以作为“基因武器”大量投入战场使用。美国科幻影片《侏罗纪公园》讲述的从一块琥珀中的一只蚊子嘴里找到了恐龙的DNA,残缺部分再用青蛙的DNA补起来,结果复活了许多真恐龙而酿成的一场灾难不再是科幻电影,而是未来战场上活生生的现实。

在100年以前,南美亚马孙河畔的一个叫拉脱维娜的农场,曾经发生过一场人蚁大战,300多名农场工人与长1万米、宽5000米的南美食人蚁群激战两天两夜,食人蚁群所经过的地区,动植物全被吞噬一光,地平线看不到一点生气。如果这些食人蚁的残忍基因被转接到普通蚂蚁上,再把它们投放在战场,后果则不难想像。1996年10月,美国一个著名的动物考察队在巴西的热带雨林中,曾经被一种变异的红色“血蛙”和“巨蛙”包围。“血蛙”尾巴中能喷出浓浓的黑汁,这种黑汁射入人的眼中就会使眼睛失明,射在皮肤上就引起皮肤糜烂;“巨蛙”则能食人。最后,在两架直升机的救援下,才将7名伤痕累累的考察队员救出包围圈。其中一名队员已双目失明,3名队员的手臂和脸部的皮肤糜烂,部分肌肉被“巨蛙”咬食。后经科学家研究发现,“血蛙”和“巨蛙”并不是地球上新发现的青蛙,而是人类已知青蛙的变种。如果这种变种青蛙被克隆后,就可能成为残害人类的恶魔。

基因武器如何杀人不见血?

与其它现代化武器相比,基因武器具有特殊性能,有人将这些性能概括为5个字:杀人不见血。一旦有了基因武器,使用者用不着兴师动众,只需将经过遗传工程改造的病菌投入他国领土,让病毒自然扩散、繁殖,即可使敌方人、畜在短时间患上一种无法治疗的疾病,从而在无形的战场上静悄悄地削弱对手的战斗能力,而且同时还可以使基础设施和武器装备不受损坏。

未来可能制造出针对特定遗传基因的基因武器,它们所瞄准的基因是敌方所特有的,如控制头发、皮肤、眼睛颜色等性状的基因。既能够有效地打击敌方,又使己方部队免受伤害。同时,基因武器还可以作用于人体的细胞或生殖细胞,造成不育或畸形儿的出生,破坏对方人口繁育能力或加重社会负担,从根本上削弱对方的军事潜力。更有甚者,基因武器还可能使某一个民族失去正常智力,出现大量。这类基因武器是在一些生物或微生物中移入了损伤人类智力的基因。当人们沾染上这种带有损伤智力基因的病菌时,就会变成制造者所预想的,从而使侵略者能够不费吹灰之力就变他民族为奴役对象。正因为如此,一些科学家对基因武器的忧虑,远远超过当年物理学家对原子弹的忧虑。

如何应对基因武器的挑战?

尽管有人在从事基因武器的研究,但也有人在积极研究对基因武器的防护。据报道,有的国家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对生物战剂防护措施的研究工作,并研制出多种预防生物基因武器侵袭的疫苗。1997年,美国国防部长科恩下令,自当年起,所有美国现役军人和后备役军人必须按规定接种生物战剂防护疫苗,并于2003年全部接种完毕。1998年4月,美国总统克林顿主持会议讨论有关基因工程和生物技术发展与军事的关联。同年5月,他下令加强防生化战疫苗和抗生素的储备,以防可能发生的生物战。2000年1月,美国国防部对核生化防护战略进行调整,提出建立防护大规模杀伤性生物武器联合计划,改进武器系统联合作战能力。1999~2003年美国投入46亿美元用于化学生物战。

另据外电报道,英国已组织由军事专家、遗传学家、生物学家和律师组成的小组,研究种族基因武器的可能性及对策。

相关期刊更多

古地理学报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地层学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院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地质调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