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自然经济的瓦解

自然经济的瓦解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自然经济的瓦解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自然经济的瓦解

自然经济的瓦解范文第1篇

基于高考命题的这些特点,本文以小农经济、重农抑商两个概念的解读为例,对中国古代经济史复习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对同学们高三复习备考有所启发。

一、在比较中鉴别相关概念

例1 (2013年新课标Ⅱ卷第25题)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 )

A.中央集权弱化 B.流民问题严重

C.土地兼并缓和 D.自耕小农衰退

【解析】宋代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A错。材料未涉及流民问题,排除B。由于北宋政府“不抑兼并”,土地兼并日益严重,C错。宋代土地兼并日益激烈,自耕农失去土地的现象增多,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故选D。

【名师点津】此题涉及一个重要概念:自耕农经济。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自然经济吗?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这三者的异同,有助于准确掌握小农经济这一概念。如图所示,我们不难看出,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和自耕农经济是三个不相同的概念,但三者又有交集,都是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产物。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是自然经济,但不等于自然经济,自耕农经济是小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者区别如表一所示:

表一 自然经济、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的比较

例2 (2014年江苏卷第4题改编题)明隆庆初年,“抚臣涂泽民用鉴前辙,为因势利导之举,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易只通东西二洋,不得往日本倭国,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凡三十载,幸大盗不作,而海宇宴如。”这说明当时( )

A.官府废止明初以来“海禁”

B.官府有条件地开放“海禁”

C.官府废止了重农抑商政策

D.官方朝贡贸易体系已瓦解

【解析】C选项颇具迷惑性,重农抑商一直是中国封建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一度开放海禁不等于废止了重农抑商政策。根据材料“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奉旨允行”等信息可知政府允许有条件地开放“海禁”,答案为B。

【名师点津】题中涉及的重农抑商、海禁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经济政策,海禁与闭关锁国是重农抑商政策在对外关系方面的体现,闭关锁国是海禁政策的延续。两者异同参见表二:

表二 重农抑商、海禁政策的异同

二、在多维分析中理解概念

运用新材料,多角度考查核心概念是高考命题的一大特点。复习备考应从多维视角来分析理解概念。这里的多维视角,包括三层含义:①构成概念的基本要素视角;②将经济概念与政治、文化相联系的视角;③运用唯物史观、近代化史观、全球史观等相关理论分析问题的视角。

历史概念的类型包括人物、事件、法律、制度、政策、会议、思想等,构成概念的要素根据类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中国古代经济史制度、政策、现象类概念居多,如井田制、均田制、封建土地私有制、工官制度、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经济重心南移、资本主义萌芽等。构成制度、政策概念的基本要素有:原因、时间、目的、内容、影响等。构成现象概念的基本要素有:产生原因、历程、影响发展的因素、影响等。我们可根据构成要素全面分析概念,如表三、表四所示。

分析中国古代经济史近三年各地高考题,以下特点清晰可见:①题型以选择题为主;②小农经济、土地兼并、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经济重心南移等概念一直是考查的重点,而重中之重,非小农经济、重农抑商莫属;③试题以新材料、新情境、新视角呈现,注重运用比较分析、逻辑推理等史学方法考查对概念进行理解和运用。

基于高考命题的这些特点,本文以小农经济、重农抑商两个概念的解读为例,对中国古代经济史复习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对同学们高三复习备考有所启发。

一、在比较中鉴别相关概念

例1 (2013年新课标Ⅱ卷第25题)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 )

A.中央集权弱化 B.流民问题严重

C.土地兼并缓和 D.自耕小农衰退

【解析】宋代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A错。材料未涉及流民问题,排除B。由于北宋政府“不抑兼并”,土地兼并日益严重,C错。宋代土地兼并日益激烈,自耕农失去土地的现象增多,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故选D。

【名师点津】此题涉及一个重要概念:自耕农经济。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自然经济吗?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这三者的异同,有助于准确掌握小农经济这一概念。如图所示,我们不难看出,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和自耕农经济是三个不相同的概念,但三者又有交集,都是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产物。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是自然经济,但不等于自然经济,自耕农经济是小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者区别如表一所示:

表一 自然经济、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的比较

自然经济 小农经济 自耕农经济

产生 原始社会 春秋战国时期

消亡 后开始解体,但至今仍有些地方的农业经济带有一定的自然经济性质 到1956年,随着的完成,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完全消失。但的实行,使小农经济一定程度上又有所恢复,但已不等同于古代的小农经济

内涵 物质生产的自给自足,自己生产自己消费 家庭经营,经营规模狭小 拥有耕种土地所有权的小农经济

对立面 商品经济 机械化生产 租佃经济

例2 (2014年江苏卷第4题改编题)明隆庆初年,“抚臣涂泽民用鉴前辙,为因势利导之举,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易只通东西二洋,不得往日本倭国,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凡三十载,幸大盗不作,而海宇宴如。”这说明当时( )

A.官府废止明初以来“海禁”

B.官府有条件地开放“海禁”

C.官府废止了重农抑商政策

D.官方朝贡贸易体系已瓦解

【解析】C选项颇具迷惑性,重农抑商一直是中国封建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一度开放海禁不等于废止了重农抑商政策。根据材料“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奉旨允行”等信息可知政府允许有条件地开放“海禁”,答案为B。

【名师点津】题中涉及的重农抑商、海禁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经济政策,海禁与闭关锁国是重农抑商政策在对外关系方面的体现,闭关锁国是海禁政策的延续。两者异同参见表二:

表二 重农抑商、海禁政策的异同

重农抑商 海禁

点 时间 最早实施于战国时期,贯穿整个封建社会 实施于明清时期

目的 征收赋税和巩固统治,压制商业发展,实质是维护封建经济的基础 防范人民的反抗和外来殖民势力的侵犯,维护封建体制

内容 对国内市场进行严格规定和控制,采取重征商税、限制商业活动和歧视商人的政策 严格限制国人出海贸易和外商来华贸易

影响 有利于古代农业的发展,但后期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曾起到一定的民族自卫作用,但限制了中国与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导致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相同点 ①为了维护封建统治;②由自然经济所决定;③有限制和压制商品经济发展的特点;④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影响了中国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二、在多维分析中理解概念

运用新材料,多角度考查核心概念是高考命题的一大特点。复习备考应从多维视角来分析理解概念。这里的多维视角,包括三层含义:①构成概念的基本要素视角;②将经济概念与政治、文化相联系的视角;③运用唯物史观、近代化史观、全球史观等相关理论分析问题的视角。

历史概念的类型包括人物、事件、法律、制度、政策、会议、思想等,构成概念的要素根据类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中国古代经济史制度、政策、现象类概念居多,如井田制、均田制、封建土地私有制、工官制度、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经济重心南移、资本主义萌芽等。构成制度、政策概念的基本要素有:原因、时间、目的、内容、影响等。构成现象概念的基本要素有:产生原因、历程、影响发展的因素、影响等。我们可根据构成要素全面分析概念,如表三、表四所示。

表三 多维视角看小农经济

形成原因 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特点 ①分散性: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②封闭性: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③落后性:农民占有少量的生产资料,精耕细作,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④脆弱性:规模小、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差

发展

因素 有利 ①生产力: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普及,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提高;②生产关系:农民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一定的生产自,能支配部分劳动产品,具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③自身发展动力:小农经济规模小,促使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促进农业向精耕细作方向发展;④政策:封建政府为保证财源,大都采取重农政策

不利 ①分散性、脆弱性、封闭性、落后性;②封建剥削严重(沉重的徭役和赋税);③土地兼并;④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动荡;⑤自然灾害

地位 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在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是两千多年来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

影响 积极 在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时期,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积极作用是主要的,提高了农民积极性

消极 在封建社会后期,阻碍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成长,不利于社会的进步,导致了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并长期延续

表四 重农抑商政策

含义 重视农业而限制打击工商业的经济思想和政策

原因 ①根本原因: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②直接原因: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封建统治;③其他因素:富商大贾操纵市场物价

目的 ①直接目的: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②政治文化方面:安定人心,加强对农民控制;③根本目的:维护封建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即自然经济),巩固封建统治

主要表现 ①统治者反复强调农业为本,商业为末,形成轻视商人的主流价值取向;②在土地问题上,采取抑制兼并政策,防止农民大量破产,稳固农业生产基础;③强化户籍管理,限制人口流动;④多方面限制工商业活动,如组建庞大的官营手工业,压制民营手工业发展;⑤通过征收重税、国家垄断经营等方式打击商人

影响 积极 ①经济:有利于稳定农业人口,推动农业发展,巩固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②政治:有利于安定人心和对农民的控制,巩固封建制度,维护国家统一

消极 ①妨碍工商业发展,强化自然经济,使之迟迟难以瓦解,违背历史发展潮流;②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③造成中国社会的落后

三、在突破思维定式中深化概念

例3 (2012年全国大纲卷第13题)唐太宗说:“工商杂色之流……止可厚给财物,必不可超授官秩,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在此唐太宗强调的是( )

A.防止 B.维持社会等级

C.重义轻利 D.重农抑商

【解析】答案为B。唐太宗不但把工商业者归入“杂色之流”,而且杜绝了他们入仕的途径,强调工商业者不能与官员“比肩而立”“同坐而食”,可见目的是维持社会等级。材料体现了统治者对工商业者的歧视,但没有反映对农业的重视,排除D。

例4 (2013年全国大纲卷第16题)明初的户役制度,将户籍分为若干类别,其中主要是民户,还有军户、匠户、灶户(煮盐户)等几十类,并严格禁止更换户别。这一措施有利于( )

A.缓和土地兼并 B.促成社会分化

C.强化社会控制 D.发展商品经济

【解析】材料说明户籍在古代是身份职业的象征,政府严禁更改户别,以加强对民众的控制,减少人口流动的可能性,答案为C。A与材料无关,严格的户籍制度并不利于社会的分化,也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排除B、D。

【名师点津】重农抑商政策推行的目的是维护小农经济,确保赋税的征收,加强对农民的控制,从而巩固封建统治,例3答案却是“维持社会等级”。强化户籍管理,限制人口流动,是重农抑商政策的表现,但例4并没有从经济方面考查户籍制度对农业、工商业发展的影响,而是从“强化社会控制”这一政治角度着眼。这些别出新意的试题大大深化了概念的内涵。

面对高考试题的新材料、新情境、新视角,一些同学往往难以克服思维定式,对概念的理解固化、僵化,从而影响了考试成绩。怎么办?提高材料处理能力是关键。分析材料,要做好两点:

1. 抓住材料主旨

试题所提供的史料,并非所有文字都是有用的,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起铺成、解释作用的,真正起关键作用的,往往是某个词或句子。抓住主旨可以从材料出处(或说话者的立场、对象)、关键词、转折词(或语气词)、高频率词等入手。

例5 (2014年天津卷第12题改编题)(宋)太宗淳化二年诏曰:“关市之租,其来旧矣……征算之条,当从宽简。宜令诸路转运使……市征所算之名品,共参酌裁减,以利细民”。又诏:“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材料表明( )

A.宋太宗重视商业,适当减免商税

B.宋代商业不断发展,商业地位重要

C.宋代依然对工商业者征收重税

D.抑商政策不利于商业的发展

【解析】“当从宽简”“参酌裁减”“不得收其算”,这些含义相近的信息(可以看成高频率词)一再出现,答案为A。其他各选项材料均没有体现。

自然经济的瓦解范文第2篇

一、明初,政府组织移民缓解了山西当地的人地矛盾,社会秩序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明初,“其野不足以养其民”的情况在山西地区是相当普遍的。明政府便以平衡人口分布的均衡以及开发边地为目的,组织了几次大规模移民。洪武六年,迁入中立府的山西移民数量为8238户,39349人。洪武八年,明太祖“命吉安候陆亨等缉捕太行山潜通四大王之人,未几,获男女一万四百人送京师。”[2]这次迁入南直隶地区的山西农民达10400人。从洪武二十一年到二十八年,从山西迁出的以屯垦为目的的百姓总数就在六、七十万以上。从永乐元年至十五年,有七次大规模的屯种迁民发生在山西地区,迁入以北京为首的北直隶地区的山西人约有30000多户。有户口数记载的大规模迁民共三次,向外迁移的山西人口至少在10万以上。 

总之,洪武、永乐两朝从山西省迁民18次,总数近百万人。山西流民数量之大,对于自然灾害频仍、人地矛盾尖锐的山西农民来说,无疑是唯一谋生的途径。尽管山西迁民的职业没有发生变化,仅仅是重新成为编户齐名,可是对于那些难以维持生计的百姓迁徙去宽乡是他们求生的最有效办法。因此,这一移民在短时期内满足了剩余农民对土地的要求,农民有了基本的生活保障,社会秩序相应的得到改善,一定程度上挽救了不少农民的生命,为维持社会简单再生产准备了必要的劳动力。 

二、山西流民迁出无形中促进了山西新经济模式的发展,并向传统的本业体制发起进攻,补充了自然经济形态 

明中叶后,小商品经济有所发展,各地事于商贾的人逐渐增多。成化末年,北方两税皆折银,商人开中,亦开始用银折纳,这顺应了经济发展的潮流,商业亦逐渐被认为是善业,不是贱流。商业化城市是经济、文化中心,交通便利,信息灵通,科教事业发达,要求农村为其提供更多的劳动力,因此流亡百姓“有着更多的就业机会,容易谋得一份职业,他们或是打零工、做苦役,或是从事服务性工作”[3],尽管从事的工作粗贱且不稳定,但城市提供的就业机会足以使他们生活下去,并且随着商业的发展,外出的山西百姓有很多成为大大小小的商人,他们利用地域差价和卖贵买贱的手段经营民生日用品和生产资料,从中赚取大量利润,积累了一定数量的货币,明人王士性在《广志绎》中指出:“平阳泽潞豪商大贾甲天下,非数十万不称富。” 

由于明朝仍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因而城市工商业者的封建依附性,影响到城市商业经济发展与农村经济的相互依存性,外出致富的山西流民也都没有和农村相决裂,他们往往是半工半农、半商半农。如辽州之民,于务农之余,也“多佣力他乡,担负经营,以苟全朝夕”[4];他们经商致富,荣耀故里,这自然会促使同乡顿起艳羡和效法之心,从而加速山西人口的流动,如泽、蒲之间,“浮食者多,民去本就末”[5];潞安府的长治,“民率逐于末作,克利如鹜,而又俗善商贾”[6],经商队伍逐渐发展壮大,出现了“车辙马迹遍天下”的山西商帮。 

外出流民经商队伍的壮大以及“通折以银”的出现,促进了农村小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各地出现大量集市,既有经常性的店铺,还有相当多的摊贩和一些定期的庙会。山西以太原、平阳为中心,“多玩好事末,独蒲坂一州富庶尤甚,商贾争趋”,城乡各地的集市,有如雨后春笋,到处成长。集中在城市中日益众多的工商业人口,大部分都是自给自足的小生产者转化而成的,他们都在不同程度上与农业相分离。而仍然经营土地的农民,便从事起商品作物的经营。这源于集市的发展,使农民可以卖出产品和买进自己必需的生产生活用品,在观念形态上激发了农民改变单一种粮的传统习惯,大力种植经济作物,发展多种经营,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如果说,“在此以前农民还只是把消费剩余的产品,偶然地变为商品;而现在有些人却是有意识的在生产可获厚利的产品了”[7]。这改变了农民过去在生产上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方式,而是必须时常关心市场,不断改进经营。 

列宁说:“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就意味着愈来愈多的人口同农业分离,就是说工业人口的增加,农业人口减少。”[8]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这种变化体现出了鲜明的时代色彩.是利大于弊,震撼了传统的社会经济结构,在某些方面对自然经济起着冲击和瓦解作用,不自觉的发展了新经济模式,促成了山西人商业观念的形成,为晋商开拓国内外市场准备了条件。 

三、流民外出不仅使得狭隘、僻陋的山西百姓了解了外面的世界,开拓了视野,而且他们的生活与文化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马克思说:“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9]明初,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经营小本经济受很大限制。而在明中叶以来,情况发生重大变化,集市的大量出现和农村百姓与地方、区域乃至全国市场的联系发展到较高程度。户口控制制度放松以及“通折以银”的出现,“庶民们以各种可能的方式谋求生存、富足,商业化的发展会带给他们更多的自由和机会。庶民价值、伦理、信念和商业化发展的关联更实际而密切。”[10] 

流民是一个复杂的群体,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也是多元而复杂的,但肯定有它正面的效应。人口流动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处于闭塞、分散状态下的山西农民与广大的世界相接触,逐渐从儒家的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他们所遵循的是生活经历给予他们的经验教训以及与时代条件和历史传统相关的相互影响”[11],从而被很容易的卷入到商业化的经济中去。为了谋生,他们必须学习各种技术和知识,而且他们接触的人和事,大都来自四面八方,时间已久,便开阔了眼界,丰富了见闻,有很多人都逐渐熟悉了社会和各地市场,这些非常有用的知识对于那些长期墨守成规、对外界几乎一无所知的流民来说是极大的提高。并且这种提高会影响到家乡的发展,从而促进各区域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农民来说,这种变化是一次解放运动。 

自然经济的瓦解范文第3篇

22.传统经济社会结构的近代更生常常伴随着迷惘和阵痛。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在这一过程中,“除了旧生产方式逐步解体所产生的苦难之外,还应当有新生产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气。如果忠实于历史唯物主义,就不能不承认:历史的主题应当是后者而不是前者。”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村里有一个老婆婆,年纪已经七十多了。她天天纺棉,每天纺成几两棉纱。她很少停手的时候。到了晚上,我们还听见她那纺车摇动的声音。有一回,她对我们说:“我年轻时候,纺纱织布,利息(收益)倒不少。到了现在,厂里出的纱和布,又细又好,价钱又便宜。还有外国运来的纱和布,大乡小镇都有得卖。我的利息就远不如从前了。”她一边说,一边仍旧摇动着她的纺车。

――叶圣陶等《开明国语课本》(1932年初版)

材料二 我的家乡余姚离宁波不远。……老百姓现在已经能够适应新兴的行业,……任何变革都像分娩一样,总是有痛苦的,但是在分娩以后,产妇随即恢复正常,而且因为添了小宝宝而沾沾自喜。……女人已经不再纺纱织布,因为洋布又好又便宜。她们已经没有多少事可以做,因此有些就与邻居吵架消磨光阴,有些则去念经拜菩萨。……有些女孩则纺织发网和网线餐巾销售到美国去,出息不错。

――蒋梦麟《现代世界中的中国・民国初年》

材料三 旧时妇女织成布匹,经纬之纱,都出女手。自洋纱盛行,而轧花、弹花、纺纱等事,弃焉若忘。……此又今昔不同之一端,而生活中又少一技能矣。……女工本事纺织,今则洋纱、洋布盛行,土布因之减销,多有迁至沪地,入洋纱厂、洋布局为女工者。虽多一生机,而风俗不无堕落。

――方鸿铠等修,黄炎培等纂《川沙县志》(民国二十六年版)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中国自然经济瓦解的经济因素。

(2)依据上述材料,指出在近代变迁过程中乡民们“迷惘和阵痛”的表现。

(3)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陈旭麓先生提出的观点。

(要求: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00字左右。)

一、试题解析

试题通过相关材料呈现近代中国自然经济瓦解以及在社会变迁的历史进程中乡民们“迷惘和阵痛”的表现,体现了小切口深分析、以小见大的命题思想。第(1)问要求学生根据材料中的“厂里出的纱和布”、“外国运来的纱和布”等相关信息,概括出“工业的发展”、“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而“洋务企业的兴起”则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2)问要求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第(3)问是对材料的审视和对相关观点的思考,这一问新颖、别致,最能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和史学特色。

需要说明的是,命题者并没有提供第(3)问的具体参考答案,仅仅提供了一个评分标准,这势必推动江苏历史高考试题由“采点得分”向“采意得分”转变,考查注重思维结果与思维过程并重。如果我们能学会运用正确的史观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解答这一问其实也不难。

首先,要弄清楚题中观点的内涵,依题干所言“历史的主题应当是后者而不是前者”可知,陈旭麓先生对传统经济向近代经济转型过程的认识是“新的生产方式是历史的主题”。其次,要分析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观点,形成这一认识的史实依据又有哪些。解读材料时,要抓住“苦难”、“朝气”等关键信息,并结合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轨迹,进行全面的分析。事实上,正是随着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中国近代化才开始起步,而的开展、的兴起引发了中国社会一系列的变革。最后,由于答案具有开放性,解答时要注意“四个结合”,即史论相结合、课本与材料相结合、小史料与大背景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

参考答案:(1)经济因素:洋务企业的兴起;工业的发展;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

(2)表现:收入的减少;传统谋生手段的消失;对新生产方式的不适应;百无聊赖;对世风日下的感慨。

(3)(答案仅供参考)(答案一)陈旭麓先生认为传统社会的近代化有利有弊,但利大于弊。旧的生产方式解体会产生苦难,这体现在传统家庭手工业者收入减少,难以维持生计;新的生产方式带来了生机,这体现在人们去工厂做工,将手工业品销往国外,这有利于发展,有利于中国走向近代化。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加上外国资本主义的刺激,新的生产方式取代旧的生产方式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传统经济社会结构近代化带来了利才是历史的主题。

(答案二)传统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带来传统农业生活越来越苦、妇女无事可做、纺纱织布技术没落、风俗堕落等弊端;但等新的生产方式的产生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民生活中出现又好又细又便宜的工业产品,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女子去做工,促进了近代中国的进一步发展,促进了城市化进程;更有一些女孩纺织发网等销售到美国,使中国越来越商品化,逐步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中。资本主义是新的生产关系,代表历史发展的潮流,是历史的主题。

二、复习策略

论证写作类的试题大都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材料的新颖性、过程的探究性、答案的开放性、考查功能的全面性。基于以上认识,在今后的复习中,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论证和探讨历史问题的能力。

1.有效地发掘史料的功能。

第一,以教材知识为依托。完全脱离教科书的知识背景去单纯地分析史料是不足取的,正确的做法是将史料与所学知识结合在一起,恰当地分析史料来源并透彻地掌握基础知识。反过来,学习知识时也可适当穿插史料,使二者相得益彰。

第二,史料的选择在精不在多。历史材料汗牛充栋,是无法穷尽的。用于学习研究的材料要有所选择,要选择最经典、最恰当、最能说明问题、最切合教材内容的材料;选取的材料要具有多样性,包括文字类、地图类、图片图像类、数据图表类等。

第三,对史料的分析要透彻。材料解析重在进行恰当的、透彻的分析,并能举一反三,找出解析材料的方法并养成习惯,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十分重要,也是高考的能力要求。

例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对卢沟桥事件之严正声明》(1937年7月17日庐山谈话)

这是在《对卢沟桥事件之严正声明》中最著名的一段话,在当时的中国可以说是妇孺皆知。从材料给出的信息可知,此谈话发生在十天后。从材料中至少可以分析出的两点态度:认为尚不是战端已开,还希望将其作为地方事件处理;表示了准备抗战的决心和态度。

把核心的材料分析透彻,那么与其他任意相关材料组合而提出问题,都是比较容易解决的。因而,对核心材料的透彻分析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关注对学科核心能力的培养,强化对过程与方法的认识。

近几年来的新课程高考历史卷均不同程度地含有考查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意图,而学生在这些问题上的失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前历史学习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因此,要重视养成学习的主动性、探究性及创新性;要养成用多维视角认识历史问题的思维习惯,如史学范式的多元并存进一步拓宽了考察历史的视角,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史学范式分析同一重大历史事件。同时,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史学理论和方法,如历史事件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绝对与相对、主要因素与次要因素、内因与外因、部分与整体的辩证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英雄人物不能离开人民群众,而人民群众的斗争也需要杰出人物领导等。要注意运用史学理论深度分析一些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历史人物的主要活动等。

3.注重对专题知识的深挖与拓展。

虽然课程标准不再要求提供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但在每个专题之中却是存在体例结构的。例如,“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作为一个专题有其体例结构,那就是包括中央集权和专制主义两个方面,而在这样的体例下,囊括了从战国以来两千多年的历史。在这个专题之中,命题者可以把内容挖掘得很深,可以根据学术研究的发展不断地改进对该专题的理解。所以,在新课程背景下,考试的范围将大大缩小,对考试内容深度的挖掘将大大增强。

在对教材内容进行挖掘时,要注意两个方面:宏观上纲举目张,熟悉教材目录,理解历史概念,理清发展线索,明确阶段特征,掌握知识结构;微观上精雕细琢,做好对难点、重点、盲点、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的整理与辨析,做到知识掌握无遗漏。

4.加强典型试题的训练,提高解题技巧。

平时可以设计、训练一些开放性试题,将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转化为自己的技能。这样,既能促进知识的牢固掌握,又能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全面性。

例 我们很容易看到在现代化推进的过程中,“抗拒”与“接受”间剧烈的冲突,……在这两种显而易见的立场之外,还有第三种可能性,……它接受现代化,但只接受它的形式,它接受现代化是为了控制现代化,让它为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服务。……因此是“反现代化”(“反现代化”并不反对现代化)。……问题的复杂性还表现在“现代化”和“反现代化”有可能同时存在,两个相反的运动在同一过程中出现。

――钱乘旦主编《世界现代化历程・总论卷》

自然经济的瓦解范文第4篇

关于晚清江西对外贸易对江西商业的影响分析

一、晚晴江西对外贸易对江西商业的影响概述

近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从江西的北大门九江进入江西境内,资本主义经济的主要表现形式为对外贸易的繁荣。资本主义经济的到来不仅瓦解了江西内部传统经济模式,而且还也带来了诸多新的经济元素,对晚清江西商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晚清江西对外贸易对江西商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在对外贸易的刺激下,更多的商人逐步意识到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的重要性,促进了商人思想观念的革新。3、对外贸易冲破了传统的商品结构和市场,农产品商品化进程加快,九江等城市成为进出口货物的流转集散地。4、国外商品大量涌入江西,促使江西商业的行业结构发生转变,不仅出现了百货、五金、油漆、西药等新式行业,还有与外国洋行挂钩的茶、瓷行栈。5、对外贸易的发展促使了货物交通运输的多元化,轮船运输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铁路运输、陆路运输逐渐发展。6、商会、银行、工厂、商业城市等资本主义化的商业组织诞生。7、由于对外贸易的发展,大量的国外资本进入江西,同时也引入了新的经营方式,促使江西商业经营方式的革新。

二、对商业主体的影响

商业思想观念革新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重农抑商的思想,所以商人在中国社会几千年里地位都是极其低下的。然而继承正统儒家血脉的江西文化人更是因循守旧,重农抑商的思想更为盛行。江西子弟都是以读书入仕为首选的人生道路。地主商人两位一体,商人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就用于购买田地成为新地主,商人难于走不出商人地主循环往复的怪圈,不大可能转变为商业资本家。随着的爆发,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受资本主义思想的影响,我国传统重农抑商的思想才开始有进一步的变化,把工商业的发达与否与国家的盛衰乃至生死存亡联系到了一起。江西也不例外,江西人在这样的背景下触摸到资本主义的脉搏,使他们从封建的迷梦中惊醒,开始放眼世界,摆脱传统落后思想的束缚,接受新的先进思想观念,重视工商业的发展。清政府迫于自救,也颁布一些振兴商业的政策和措施,江西在这样的情况下试办商徒启智学校,教授商业相关课程。而江西商人在实际的商业中也感受到商务的重要性,开始重视经商者的“在职”学习。1894年3月翁方伯在省城(南昌)设立蚕桑局,在城外购买荒地,栽种桑秧,并且带动当地农民种桑养蚕,后来又设立农事试验场,征订各种农学丛书及农学报指导生产,派学生赴日本学习实业,到上海、日本购置化学仪器和优质种苗,请农业专门技术人员进行管理,采用先进栽培技术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对外贸易的刺激下,江西人开始突破原有思维定式,开始接受和吸收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江西人思想观念的革新促进了江西商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商人的地位。

三、对商业结构的影响

促使行业结构多元化

四、对商业流通方式的影响

促进了新式商业组织的诞生

九江开埠前,江西就有自己传统的商人行会组织。南昌的行帮很多,以徽帮势力最大,几乎各行都有大户。开埠后,由于江西对外贸易和近代工商业的发展,商人组织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商会及其下属同业会应运而生。光绪二十七年(1901)江西省商务总会成立,各府、县、镇相继成立商会组织。商会开展保护和发展商业活动:沟通商情、调查商业、维护商权、劝办业场、商业学校等,促进了商业的发展。此外,与商业发展相关的配套设施和服务组织渐渐发展和完善,推动了江西近代城市的初步形成,对江西金融业和货币的变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还促进了江西近代工业的发展,从而还引起了社会变迁。

五、对商业经营方式的影响

自然经济的瓦解范文第5篇

关键词:重商主义;流通思想;探析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1-0006-02

重商主义是西欧封建制度解体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时期,即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代表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政策体系和经济思想。重商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作的最早的理论探讨,它产生于15世纪末,瓦解于17世纪下半叶。

重商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两个历史阶段:大约从15世纪到16世纪中叶是早期重商主义,也被称为“货币主义”或“重金主义” ;大约从16世纪下半叶到17世纪中叶是晚期重商主义,也被称为“重工主义” 。

早期和晚期重商主义的流通思想,都是以商业资本的运动为考察对象,以流通过程为研究中心,其基本观点是一致的。但是,在增加货币财富的方法方面,其看法与主张不同。

一、重商主义的基本流通理论

重商主义基本流通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重商主义者反对古代社会和中世纪思想家维护自然经济、鄙视货币财富的观念,认为金银就是货币,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形态,进行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得金银,并把货币的多寡视为衡量一国富裕程度的标准。

第二,重商主义者认为财富的源泉除了金银矿藏的开采冶炼外,就是流通领域。对于没有金银矿藏的国家,财富的源泉就只能是流通领域,因为只有在流通领域中通过贱买贵卖才能获取利润,才能使社会财富不断增加。认为国内贸易虽然必要,但不能增加一国的货币财富总量。只有发展对外贸易才能使一国的财富增加。而对外贸易应遵循的原则是少买多卖,少支出多收入,保持外贸顺差,使金银货币不断流入本国。

第三,重商主义者认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是国家致富的重要保证,主张国家应制定经济政策以保护本国工商业,采取行政措施和立法手段以促进产品出口和货币输入、限制或禁止商品进口和货币输出。

重商主义的这些观点,反映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经济情况:商业资本占据支配地位,流通过程支配生产过程。

二、早期重商主义的流通思想

大约15世纪到16世纪中叶是早期重商主义阶段,这一时期,西欧各国的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尚不发达,对外贸易还未充分展开。早期重商主义的流通思想可概括为:这一阶段的重商主义者认为,在对外贸易中,所有的购买都会使货币减少,一切的售卖都能使货币增加;认为只有不断积累金银货币才能使国家致富;主张采取行政手段严格禁止金银外流和货币输出,鼓励吸收外国货币,在对外贸易中坚持多卖少买或不买的原则,并通过调节货币运动以积累货币财富;主张在对外贸易中既可以输出制成品,也可以输出原料,但严格限制商品的进口,尤其是奢侈品的进口;主张每次对外贸易都必须实现出超,且用法令规定本国出口商人在外国销售商品后必须带回一定数量的外国货币,而外国商人出售商品所得货款必须用来购买本国商品,以避免货币外流;认为增加货币财富的手段是少支出货币,把货币看作是一种贮藏手段,以守财奴的眼光看待货币。

早期重商主义流通思想的特点是通过调节货币运动以增加本国财富。

三、晚期重商主义的流通思想

大约16世纪下半叶到17世纪中叶为晚期重商主义阶段。这一时期,西欧各国的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进一步发展,商业信用比较发达,工场手工业有较大发展,世界市场也已形成。晚期重商主义的流通思想可概括为:这一阶段的重商主义者已像资本家那样来看待货币,认为货币不仅是贮藏手段,而且还是能使货币增值的资本,主张把货币投入流通中以带来更多的货币;主张允许把货币输出国外,扩大对外贸易,即商人在对外贸易中可以大量地买卖商(下转9页)(上接6页)品,但出口总额须大于进口总额,保持对外贸易的顺差,就可以不断增加国内货币财富;主张限制或禁止原料出口,购买外国货物要多买原料,少买成品,强调发展本国制造业,大力发展生产出口商品的工场手工业;主张采取保护关税的政策,提高进口税率以限制外国商品的进口,保护本国商业、工业和航运业的发展,抵制国外的竞争对手。

晚期重商主义流通思想的特点是通过调节商品的运动以增加本国财富。

参考文献:

[1] 赵峰.新编经济学说史教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 漆光瑛,蔡中兴.外国经济学说史新编[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3] 马涛.经济思想史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An Analysis of Mercantilism Circulation Thought

ZHANG Chang-hou

(School of Politics and Law,Jinggangshan University,Ji’an 343009,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