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少儿武术基本功教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9―0065―02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也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健身、防身、修身养性、娱乐观赏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深受众多人们的喜爱。纵观我国武术几千年的发展,都比较重视少儿武术教学训练的培养。它有助于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基于此,本文依据少儿生理、心理特征以及武术课的教学与训练特点,并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以如何改善提高教学训练效果作如下深入探究:
1 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特点
在武术方面想要有好的发展,必须从少儿抓起是很有必要的。因此,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工作就显得尤其重要。在训练当中我们应积极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武术教学与训练的策略和手段,从而推动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工作的顺利进行。
1.1 少儿武术教学要遵循一般的武术教学规律
1.1.1 加强武德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武德即武术道德,是习武道德品质的修养,是衡量武术人才的道德与文化的重要指标。习武之人应该重视武德教育,把武德的教育放在武术整个教育过程的首要位置,以促进武术呈良性方向发展。“学艺先学礼,习武先习德”,在武术教学中将礼仪视为基础道德教育教学的内容之一。在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中渗入武德教育是少儿习武兴趣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教学训练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休息或理论学习时间,给少儿讲述一些激励人心的历史故事,如近代三大武术民族英雄:马永贞、霍元甲、黄飞鸿等等,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注重培养教育学生向民族英雄学习,调动学生的学练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刻苦训练的意志力。
1.1.2 正确的教学策略是武术教学的关键
在少儿武术教学中,给学生以准确、连贯、规范的示范动作,合理组织教学。首先从视觉上要给学生建立一个规范的动作概念。完整的示范是学生掌握动作的主要手段。教师首先对本次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完整准确的示范,使学生在大脑中对所学内容有大致的了解,然后再分段讲解示范,有难度的动作最后再作单个动作分解示范,用规范的示范动作、准确的术语刺激学生,通过多次重复训练力求让学生掌握动作。
1.2 以基本功为基础,强化基本动作的练习
武术基本功是学习、提高武术动作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对于学习武术套路,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对发展身体素质尤其是灵敏、协调能力等,有着更为显著的教学效果。实践证明:经常科学的进行武术基本功的练习,可以促进少儿生长发育,增强身体素质,尤其是对提高各关节、韧带的柔韧性和灵活性有显著作用。基本动作是指各种拳、械的基本技法,是武术套路运动的基础。不论什么拳种、器械,尽管风格不同,但其都有“四击”、“八法”、“十二形”的基本内容,具有由单个动作―组合动作――段落――整套的结构特征,因此,基本动作是各种器械的基础,抓好了基本动作的练习对套路就起到了促进作用,从而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1.3 以直观教学为主,强调动作规格
武术套路具有动作多,路线方向变化多等特点,给少儿武术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教授完整动作的前提下,必须依据教学的主要任务,结合学生练习的实际情况采用完整示范、重复示范、分解示范、对比示范,加上语言讲解、提示等,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肌肉本体感觉,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逐步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
1.4 教学为主体,训练是关键;教学、训练相结合,强化演练技巧
少儿武术训练是武术教学中关键的环节,是出成绩、取得成果的有力保障。拳谚说得好:“打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拳谚还说:习武要“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拳打千遍,身法自然,功法自现”;“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等等。这些谚语都很好的说明了:打拳若不练功,拳术即使打得再好看,终是花拳绣腿。那么,随着竞技武术向高、新、难、美等方向发展,势必给少儿武术训练就提出更高的要求;给武术教师或教练员又提出了新的挑战。
武术运动不只是肢体动作的简单重复,它还是手、眼、身法、步的协调配合和精神、气、力、功的完整统一。对于少儿来说,学习武术难度大,尤其是细节动作,在教授完动作之后的多次重复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由此可见,教学成果的巩固与提高,必须与训练实践相结合,才能不断深化演练技巧。
2 结合少儿生理、心理特点进行武术教学与训练
2.1 根据少儿生理特点进行武术教学与训练
在武术教学或训练中,少儿对基本动作的掌握要经过一个复杂的实践过程,在练习中会产生许多生理反应,如疼痛感、酸胀感、疲惫感等,教师要合理运用教法,采取多种多样的游戏来提高少儿的学习兴趣,使少儿在玩耍中学练武术动作。运动生理学研究表明:适当负荷的武术练习,能使骨受到适宜刺激,可促进成骨细胞的生长,使骨变长变粗;少儿的骨骺比较柔软,软骨成分多,弹性大而硬度小,不易折断但易弯曲变形。少儿肌肉中水分多,蛋白质、脂肪和无机盐类较少,肌肉细嫩而富有弹性,能量储备较少。收缩力量和耐力较差,易疲劳,但易恢复。所以,我们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应培养各种动作的正确身体姿势,养成良好的体态仪表,防止骨变形。
2.2 根据少儿心理特点进行武术教学与训练
在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实践中,教师可以让动作完成规范的学生来“表演”或“示范”,并及时提出表扬,以此激发少儿的学习积极性。教学与训练实践表明:少儿喜欢表扬。受到表扬,信心倍增,训练积极性也进一步提高。所以,教师要以表扬和鼓励为主,加强少儿思想教育,及时发现他们的优点并给予肯定和表扬。另外,教学与训练的内容、策略、手段要依据少儿的学习特点而不断更新和变化;并辅以形象生动的启发语言、趣味性和活动性的游戏;变换教学与训练的项目和形式等,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训练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与训练效果。
3 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3.1 充分肯定少儿的训练成绩和练习效果,激发竞争意识
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少儿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教师的肯定。教师能及时发现学生的错误动作或不规范动作,能使错误的动作得以纠正并规范,正确的动作技术得以巩固提高。另外,教师可以根据少儿喜欢竞争这一心理特征,创造竞争情境,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巧妙地运用各种竞赛方式,来提高训练成绩。但是,如果用之不当,将会产生消极的作用。所以,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确:竞争只是一种手段,其目的是为提高每一位少儿的武术运动水平。
3.2 合理安排全面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的比例
在训练过程中,要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力争科学地进行教学与训练。在教学与训练初级阶段,以全面身体素质练习为主,发展各种运动能力和机能能力;专项身体素质训练以武术基本功和基本技术为主,结合各关节的柔韧性练习和各种“腿功”、“腰功”、“臂肩功”的练习等,发展肌肉协调和灵敏来提高掌握基本动作技术的能力。随着少儿武术队员的各种能力的不断提高和年龄的增长,专项身体素质训练的比例逐渐加大,基本功训练的内容增加,难度增大,要求逐渐提高。
3.3 专项身体训练与基本技术训练相结合
在少儿武术的专项身体训练的初期,主要是通过专项训练手段,来发展他们的专项能力。在训练过程中,始终要求动作的基本技术规格和动作完成的规范程度一致。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把身体训练与技术训练结合起来相得益彰,使基本技术得以巩固与提高,把身体训练的成果通过专项技术训练转化到少儿武术队员的技术水平上去。
4 结语
少儿时期的武术教学与训练工作是打基础的良好阶段。这个时期的教学、训练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少儿以后这项运动能力的发展。在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过程中,教师应采用科学的训练策略和手段,合理安排教学与训练任务,以达到教学与训练的预期目标,提高教学与训练水平。同时,培养少儿尊师重教、讲理守信、严于利己、宽以待人、“尚武崇德”的精神。
参考文献:
[1]任学锋.关于小学开展课余武术训练活动的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1(4).
[2]陈青山.论武术套路教学的基本特点[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4).
[3]郭文茜.武术融入幼儿教育中的发展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2(6).
现在学习武术的少年儿童大都在六至十五岁之间,耐力素质在各个运动项目中都很重要,武术动作非周期性练习,武术套路中起伏转折的变化较大,故此应该加强专项耐力素质的发展。
根据少儿时期的生理特点,采用“间歇训练法”对提高武术运动的专项耐力是比较有效的方法。间歇训练法的特点是,练习之间有严格规定的休息时间。它的好处是可以使运动员比较省力地完成较大的运动量。在间歇的过程中要求运动员进行呼吸调整,提高氧的供应。
二、 适宜地安排力量训练
力量,是动作速度的基础。训练中要采用每周一次的力量练习,重点提高弹跳力的发展。方法主要是结合自然条件,克服自身体重,加大关节运动难度,发展股四头肌的力量。训练时间:每个星期日安排半天,地点选择环境优美和游人众多处,对于提高运动员的兴奋性有较大的作用。
三、合理控制耐力、静力训练
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少儿不宜过早地进行专项的耐力训练。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应以平和的简短武术套路进行教学与训练为主。以动作的速度练习为主,如冲拳、推掌等。不宜过多的进行耐力、力量和静力性的练习。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少儿的运动量不宜过大,应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密度与强度要注意交替节奏,练习时间不宜过长。科学地运用间歇训练、重复训练等方法。适当发展难度动作。尽量减少憋气、紧张性练习,以
免心脏负担过重,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
四、 内容和形式多样化
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教学与训练的内容和形式应多样化,避免单调的重复和静止性的活动。在进行套路动作练习时,应穿赛或游戏。同时,安排短暂的休息。以免出现疲劳,提高他们的兴趣。在传授新的动作技术时,应以模仿性质为主,少讲解,多示范。培养他们的形象思维的能力,全面发展各项基本技能。在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时,教师或教练员不应求快、花、多,应练好基本功和基本技术,为以后的教学与训练打好基础。产生错误动作时,教师或教练员要有耐心,作到预防在先,及时纠正。多采用直观教学法,应运用简单、易懂、形象生动的口令或口诀进行讲解,也可以运用现代媒体教学,以帮助理解。
五、根据少儿心理特点,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以鼓励为主,教育为辅
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应掌握少儿的心理特点,以表扬鼓励为主。教练员要及时发现少儿优点给予表扬。教学训练实践表明,少儿喜欢表扬,一经表扬,信心倍增,训练积极性也进一步提高了。在教学与训练中,可让他们谁完成得好,谁出来示范。激发他们的好胜心理,提高训练效果。往往有些教练员一看到他们完成不好就训斥、责备,使学生自信心下降,甚至因此产生逆反心理。在教学与训练中看似严格,反而使少儿的大脑皮层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训练效果不佳。
2、使少儿看到自己的成绩和效果
少儿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都有迫切希望知道自己的成绩和效果的欲望和要求。同时也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够得到教练员的肯定。所以,在教学与训练中,教练员如能使他们及时知道教学与训练的效果,就能使错误的技术动作得以纠正,正确的动作技术得以巩固,从而创造教学与训练的良性循环。特别是看到自己的进步,也能起到振奋精神、活跃情绪的作用。这种良好的心理状态,能鼓舞信心和勇气,产生增力的情绪体验,提高有机体克服各种困难的能力。
3、创设优良情绪体验情景,激发竞争意识
在训练中,要把已形成的潜在学习和训练的需要充分调动起来,创设优良的情绪体验情景,活跃少儿的学习和训练情绪,激发学习和训练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教学与训练的内容、方法、手段的不断更新和变化、环境的改变、形象生动的启发语言、趣味性和活动性的游戏变换教学与训练的项目和形式等,都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训练的积极性,调动身体各器官尽力完成教学与训练任务。当然,教练员在制定教学与训练的任务时,应注意要有一定的难度,但又是经过努力 能够克服的,这样才能推动少儿心理的适应性不断发展,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关键词:武术 ;长拳 ;手法 ;研究前言
长拳对手法的要求是“拳如流星”,要快捷、有力。但不仅仅指拳的挥动要迅速,如迅雷不及掩耳,而且掌法、肩臂、手腕的运动也要如此。在运动过程中有动有静,要突出长拳动静结合、快慢相间的特点。
众所周知,武术套路里面有一个重要部分就是武术长拳基本手法,不仅如此,武术长拳基本手法在练习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武术长拳基本手法是武术初级训练最重要的基本功,是武术套路的基础功夫,是成为优秀武术运动员所必备的技术条件。新的武术套路竟赛规则中有很多扣分点,其中扣分点就包括基本手法,所以如果做好基本手法训练这块,竞技成绩也会相应的得到提高。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少儿武术爱好者。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1.2.2 专家访问法
1.2.3 逻辑推理法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长拳类基本手法的内容和要求
2.1.1拳法
(1)冲拳:左拳从腰间向前推出,当肘关节离开身体一侧时,左前臂内旋并加速用力,力达于拳面,臂伸直高与肩平;同时右肘向后牵拉;目视前方。(2)劈拳:右拳向左、向上经头上方向右下快速挥落,臂伸直,高与肩平;目视右拳。(3)撩拳:拳自下向前上方弧形直臂撩击,力达拳眼或拳心;反撩力达拳轮或拳背、拳心。(4)贯拳:拳从侧下方向斜上方弧形横击,臂微屈,拳眼斜向下,力达拳面。(5)崩拳:臂由屈到伸,运用前臂和腕力经下向前崩击,速度要快,臂要直,力达拳面。
2.1.2掌法
(1)推掌:开步站立,两拳拳心向上抱于腰间。右拳变掌,前臂内旋向前立掌推出,力达掌根。两掌交替进行。先屈肘,掌面要平,拇指压于食指、中指的第二指节上。掌由腰间旋臂向前立掌推击,速度要快,臂要直,力达掌外沿(2)挑掌:臂由下向上翘腕立掌上挑,力达四指。(3)穿掌:手心向上,臂由屈到伸,沿身体某一部位穿出,力达指尖。(4)插掌:臂由屈到伸,直腕向下或斜下插掌,力达指尖。(5)撩掌:手心向前上,直臂向前撩出,速度要快,力达掌心。
2.2长拳类少儿武术的基本手法训练
2.2.1教学训练应有少儿特点。教学训练的少儿化是特别针对少儿阶段的年龄特点进行相应的教学。这样做的目的是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少儿学习以重复记忆和感性思维为主,因此在教学中应尽量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避免单纯技术性传授,以示范为主,从而充分展示武术技巧的魅力,从而最大限度的吸引少儿学员的注意力,学员注意力集中了就能保证相应的教学效果。
2.2.2 训练中要注意激发少儿学习兴趣。在训练的时候,教练员应该带动学生对参与本次训练的积极性,少年儿童都好动坐不住、喜欢新鲜的事情,不喜欢对同一件事情的太多重复,所以教学的时候,应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他们对此项运动的兴趣和爱好,避免疲劳现象的产生,在训练过程中可以适当设置一些游戏,游戏具有趣味性和竞争性,对少儿学生有较高的吸引力,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2.2.3加强思想教育,以鼓励为主。在武术训练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抓住少儿的心理特点,对其多加鼓励和表扬,让少儿对这项运动的信心大增,和提高对这项运动的喜好程度。经过调查发现,少儿们都喜欢被表扬,表扬之后,对其运动的喜爱程度大幅度提升,同样自信心也大增信,进一步提高了训练的积极性 。
2.2.4 结合实际情况,让少儿清晰认识自己。既然来进行武术训练,每一个少儿都想快速的提高自己的成绩,在训练的过程中也想快速的通过自己自己努力,得到武术教练员对自己的肯定。鉴于如此,在训练的时候,教练员应该让少儿快速并且及时的告知训练效果,让少儿知道自己在训练的时候知道自己的级数动作哪里对了,哪里错了,错误的技术动作得到纠正,正确的技术动作进一步巩固和加强。
2.2.5 训练中多采用重复训练法。在训练长拳手法时,一般都是采用重复训练的方式,主要还是练习动作,从开始时的学习掌握逐渐到成型巩固,期间不断进行纠正错误手法。在训练基本步型的时候,都是根据少儿的实际情况而定,进行合理安排。随着训练的深入,训练水平肯定也得不断提高,负荷量同步增加,同一个动作,重复次数也大大增加。
2.3影响少儿武术长拳基本手法的一些因素。在长拳类武术基本手法训练中,基本手法训练的效果被有些因素严重影响。应当严格遵循少儿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寻找一个合理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对少儿进行进行有针对性训练,快速提高其训练成绩。
2.3.1生理特征方面。少年儿童与成人不同,有自身的生理特点,他们的骨髓还想对比较柔软,虽然弹性大,但是硬度还是很小的,虽然不容易断,却比较容易弯曲导致变形。而且,少年儿童关节窝位置较浅,关节附近的韧带以及软组织都比较薄弱松垮,因此少年儿童的关节柔韧性好活动的范围相对较大。这样虽然活动性以及柔韧性容易快速发展,但是关节不是特别牢固,在遇到外力情况下容易导致脱位。
所以,我们在武术训练以及教学活动中应注意:跳跃时不要发力过猛,避免长时间、大负荷的作单一肢体活动,在静止性动作时应该多休息,多尝试变换和着力点,避免脊柱过分弯曲,导致骨盆和肢体畸形。要有计划性的训练小肌群和伸肌的力量,从而促进少儿肌肉发展。学龄儿童不要进行大运动量、大强度的身体训练,要关注身体的全面健康发展。
2.3.2思想方面。在训练初期,有些孩子就放弃了继续训练的机会。一种情况是因为他的意志力和承受力比较弱,只凭一时心血来潮,随着训练的进行产生了消极、枯燥的情绪。另外一种是孩子本身就对武术没有认知,完全是家长的安排,要培养少儿吃苦耐劳的精神,加强思想教育。
2.3.3训练方法方面。少儿武术训练秉着吃苦耐劳的精神去训练,这个训练过程是艰巨的,在训练过程中,教练员应该时时处处关心少儿运动员,包括生理心理等特点,根据其特点,建议一套全面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的比例体系等,有利于提高武术训练的效果,利于少儿身体发育。
3.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在整个训练的过程中,作为武术套路里的一份子,都是很重要的。
3.1.2更好地学习运用手法,可以减少手法的扣分点,为手法与难度技术的连接打下坚实的基础。
3.2 建议
3.2.1任何运动,都得有正确合理的训练方法,同样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也不例外,因此要多方面去考察一个少儿的特点,(包括少儿的生理,心里等特点)为其选择一个最正确的方法,逐步提高训练成绩和水平。
3.2.2在学习中,少儿易犯耸肩、屈臂的错误动作,要加强身体的放松练习。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灵活和协调性,改善各协同肌群之间的协调关系。
参考文献:
[1]谷晓芽.浅析初级长拳套路的教学研究[J].朔州日报,2011.4(7):235-236.
[2]徐亮,张莉.对武术长拳套路教学方法的探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129-130.
关键词:艺术教育;群众文化;云朵艺术空间;少儿舞蹈教学;普及推广
《艺术特别工作委员会报告》新泽西文学(1989)所述:“自从黎明尹始,舞蹈就用作表达欢乐与悲伤。其他所有人类活动,就本质而言,都并非自我创造。自我创造的经验必须传授给我们的孩子,而最有力的传授方式莫过于我们称之为舞蹈的东西。”参与了多种舞蹈形式的儿童,更容易领悟如何把身体作为表达与交流的工具。他们能够体会到舞蹈的乐趣,和着节拍律动,在空间中跑动,腾空而起,旋转,定住造型。确保孩子们享有这样的机会是教师的责任。所以,云朵艺术空间的少儿舞蹈教学采用的是:热身-基本功-舞蹈-放松的“四段式”教学结构,让孩子从身体到心灵,由浅入深的适应、接受、学习,最后到达喜欢的状态,从而提高群众艺术教育主体对艺术的兴趣。
一、热身-唤醒身体与心理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状态的准备恰恰是一节课的关键部分,基于这一思考,我的热身活动以“好玩”为前提,通过游戏化的活动方式激发幼儿幼儿对舞蹈学习的兴趣,让幼儿身体与心理在最短的时间里进入课堂学习的状态中。少儿时期,是一个孩子骨骼生长的关键时期,从身体的安全性角度考虑,热身的重要性在于可以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减少身体损伤的风险系数。根据遵循少儿的学习特点和个别性差异两大原则,我将热身分为了“动态”与“静态”两类活动。
1)动态热身:《你想去哪儿玩?》-通过动态运动感受空间及认识世界。活动之前,教师与幼儿讨论出“今天准备去哪儿玩”,教师并对此地方或国家进行简单的介绍,在小火车的队形中合着音乐围着舞蹈房跑出不一样的路线。这样的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空间感,从而了解到世界各国的风土人情。
2)静态热身:《静一静》原地站好,(建议选择旋律优美的轻音乐为主),眼睛闭上,像小松树一样稳稳地站好不动,音乐停,请你睁开眼摆一个小动物的造型。这样的活动可以培养幼儿身体的平衡性、持久性等身体素质方面的训练也能在人格素养方面使幼儿更加的淡定、从容、坚韧。
二、基本功-身体技术的必修课
舞蹈要求具备一定的身体柔韧性及肌肉的控制力、身体的平衡力,需要练习一些专业性动作和技能。所以,我设计了六个基本的身体素质训练以确保幼儿身体的柔韧性、稳定性、灵活性。
1)压前腿:双臂抬起上举到头两侧,十指交叉,然后上身前伏双臂随之,当胸贴紧腿部时,双手握住脚掌。
2)压旁腿:压左旁腿-左手放在身体前面的地板上,右手从上往左旁握住左脚掌。(反面一样)。
3)躺踢前腿:以一条腿为例,右腿直膝绷脚往头部猛踢,左腿直膝绷脚,紧贴地面踢腿要矫健髋关节要放松。
4)腹背肌:抬头,挺胸,收臀,双臂伸直,肩关节松。
5)双跪下腰:眼随手动,往后下腰,双手抓住双踝。
6)吸伸腿:双腿前抬90度放下再成准备姿势,如此反复。收腹,直膝,绷脚。起落过程要有控制,上下要连贯。
三、舞蹈-认识世界的媒介
云朵艺术空间的少儿舞蹈组合都是以民族民间舞为素材的组合。之所以会选择民族民间舞为内容因为儿童舞蹈教育必须:淡化“技艺”,通过舞蹈这个载体让幼儿了解更多关于文化的故事并且突出“锻炼”的、“社交”的、“审美”的、“娱己”的,“集体精神与创造个性发展”的舞蹈教育目标。《阿拉木汗》-维族舞蹈“绕腕儿”训练。在了解新疆维吾尔族的过程中,通过律动“吃葡萄”、“吃哈密瓜”、“吃羊肉串”知道将吃完的东西放进垃圾袋,做一名爱护环境的好孩子并初步理解“民族”的概念,知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点与风格。然后教师通过“阿拉木汗”的故事及PPT的内容,让幼儿了解到新疆维吾尔族的人物形象、地理环境、自然风光、建筑风格、艺术形式、饮食习惯、民俗文化等,激发幼儿学习新疆维吾尔族舞蹈的兴趣及民族文化所带来的乐趣。每个少儿的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少儿民族民间舞的学习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了解各族人民的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从而通过舞蹈这个载体让少儿了解更多关于文化的故事,引导少儿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从而真正的达到艺术净化心灵,创造美好人生的作用。
四、放松-迎接更好的自己
少儿在经过前面热身-基本功-舞蹈的训练后,身体与心理都已经进入了一种疲惫的状态。在最后的放松环节,教师必须让孩子的身体与心理慢慢的平静下来,让整个人放松下来。如:音乐放松。在《阿拉木汗》舞蹈教学中自然延生到放松环节。教师:在跳舞时,我们像阿拉木汗一样美丽。但有的时候我们也要做一个安静的小姑娘。现在,请小朋友把眼睛轻轻闭上,听一听,那是什么声音?发生了什么事在音乐放松的环节中,教师可以借助语言,在音乐中进行绘本阅读,同时为少儿的语言学习创造一个轻松、舒适的环境。
五、总结
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的享受和健康的追求。舞蹈因为其得天独厚的优势,结合了艺术与健身的优点,已经成为我国民众的喜爱且普及度极高的娱乐形式。当前,如何在群众中推广更优质的舞蹈艺术成了文化工作者新的挑战。本文以少儿舞蹈领域为出发点,分别探究了其教学和推广的多种措施,借此为艺术教育在群众文化中的普及推广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丛书作者:许卓娅出版社: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舞蹈的基本功训练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
关键词: 武术教育 特色项目建设 素质教育
一、起源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德艺双馨,和谐发展”。这是我校武术文化长廊的一段引言。我校创建于1952年,几十年来,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加强“三风”建设,重视队伍打造,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取得了较好的办学效果。但近几年来,受薛家镇经济快速发展的影响,原吕墅施教区近一半居民拆迁安置到了薛家镇区。因此,学校有近80%的学生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这些学生中大部分家境贫寒,出生卑微,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为人做事表现为胆怯、孤僻。一些少年儿童,在优越的生活环境下,从小娇生惯养,生理和心理素质得不到很好的发展。这是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
社区中有一批喜爱武术的群众,经常集体练习,得到了许多人的关注。通过调查、交谈,发现我们的孩子也大都喜爱武术,学习热情很是高涨。因此,从2006年开始,我校开展了“武术教育”特色项目培育活动。通过课程实施、外出比赛,培养了学生武术学习的兴趣。同时,学校还成立了武术展览室,组建了“小精灵武术队”,编写了《“武”姿飞扬》校本课程教材,武术这一特色项目已经初显成效。但是,仅仅停留在课程和表演上的武术肯定不是我们追求的“武术教育”的全部。
二、思考
(一)什么是“武术教育”
武术:又称国术或武艺,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其内容是把踢打摔拿跌击劈刺等动作按照一定规律组成徒手的和器械的各种攻防格斗功夫套路和单势练习。中华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积淀着深邃的民族文化思想,形成了集技击、健身、欣赏、娱乐、教育为一体的多功能价值表现体系。武术是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一项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
(二)“武术教育”特色建设的理念
1.践行办学理念,培育学生新形象。
①核心理念:尊重生命,和谐发展。
“尊重生命,和谐发展”是我校的办学理念。从生命的意义出发,我们的教育要遵循生命发展的规律,尊重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坚信:人是可以教育的,但要根据每一个人的特性特长潜移默化,循序渐进。在尊重的同时,要创造一切条件发展生命。海纳百川,吸取精华,拥抱先进理念,培养顺应时展的新人,促进学生的生命和谐成长。“武术教育”是我们办学理念实施的重要载体。
②学生形象:志存高远,文武双全,身心两健。
志存高远:即追求远大的理想、追求卓越,等等。知道要实现远大的目标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做起,从小事做起,大目标的实现必须从小目标开始。
文武双全:指文才和武艺都很出众。奉行“武为德用,以文促武,以文养武,文武双修”的教学思路,使学生和谐发展。
身心两健:指能珍惜自己,尊重他人,强健体魄,调节自我,既能身体素质好,又能心理健康佳,获得整体全面发展。
2.建设原则
①儿童发展本位的原则。以“新课改”、“新基础教育”理论为指导,遵循从儿童需求出发,从实际出发,面向全体学生,持续推进、活动建构、多元互动、发扬传统、注重创新、师生受惠、和谐发展的原则。
②三结合原则。以“素质教育”为宗旨,坚持以学校为主体,家庭为辅助,社会力量为推动的三结合原则。
3.建设主途径
在环境文化中熏陶,在课程润泽中提升,在实践活动中成长。
三、实践
1.营造文化,潜移默化。
文化环境是一种“隐形课程”,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优美的校园环境起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
①在景点化的环境中营造良好的武术校园文化氛围。学校设立了武术教育专栏,通过校园橱窗、文化墙、主题园、电子屏等营造良好的武术校园文化,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领悟武术优秀人物堂堂正正做人的道理。学校的活动展板向人们展示学校开展各种武术活动及取得的成绩,校内处处彰显武术特色,让人一进校门就能感受到浓郁的武术教育氛围。
②在参与性的环境中创建武术特色文化。我校通过班级文化布置、特色班级创建、班徽、班名、班级口号、班歌的设计交流评比活动、教室走廊、广播电视、升旗仪式、红领巾值岗、小记者站等营造浓郁的武术文化。
2.课程实施,传承经典。
①在国家课程的实施中渗透。
将“武术教育”与国家课程的实施相融合,特别是语文、品德与社会、音乐、美术、体育、综合实践等课程。注重不同学科的教育教学特点,从学科知识体系的内涵出发,充分挖掘课程中的武术元素。实施“弘扬民族艺术,培育民族精神”的渗透;体育课、大课间活动以“武术操”等为载体,打造学校特色体育,综合实践活动以“中华武术探寻”、“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社区文明共建”等为研究性学习主题,开展了系列活动等。
②在校本课程的实施中弥漫。
从一年级开始实施武术校本课程,每周安排两课时,一般为一节新授课、一节练习课。然后逐步向其他年级推开。在课程安排上,纳入学校课程体系,与体育课、体育活动课合理配置,相互协调,使武术课程顺利展开。同时,将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和武术的特点,精心选择教学内容,进行系列性安排。如:二年级学习武术基本功训练、五步拳;三年级学习武术基本功训练、一段长拳;四年级学习武术基本知识、二段长拳;五年级学习少儿初级剑术;六年级学习十六式太极拳。同时,通过“武术社团”等综合的活动团体,使基本技能得以巩固和组合发展,从而不断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武术的情感。我们进一步完善原有武术校本教材,并编制了新教材《“武”姿飞扬》,更好地发挥了教材的作用。
3.丰富活动,弘扬传统。
为使学生受到武德及武术文化的熏陶,激发学生的习武热情,学校结合“武术强身,武德导行,武技意趣,武魂励志”的特色方向和学生年龄特点及兴趣爱好,开展了三大方面的教育活动。
①开展“立志”教育。
我校武术教育注重武术人文精神的宣传,帮助学生确立理想和目标,为学生不断输送民族精神养料,激发学习热情和动力。结合传统节日文化探寻、民族精神教育活动、公民道德教育活动,教育学生爱国爱校,志存高远。如一代宗师黄飞鸿,爱国大师霍元甲是我国武术界的精神偶像,他们勇斗帝国主义列强的拳师,大振中华民族的国威,南宋抗金民族英雄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等,这些都是弘扬民族精神和爱国精神的好教材。同时通过班级目标、班级口号、个人目标栏、座右铭等形式激发学生确立人生目标、学习目标,并不断努力。
②注重“礼仪”教育。
“未曾习武先修性,未曾学艺先明礼”,我校的武术教育除了“德”以外,还强调对学生“礼”的培养,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礼仪修养。如《弟子规》是我国文化瑰宝,教育内容影响深远,我校要求学生习武先从学习《弟子规》开始,让学生明白立身处世、待人接物的道理,形成严谨细致、团结守信、锲而不舍、善思好学的态度。我们把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礼节引入武术教育,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
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形成《吕墅小学学生行为习惯规范》、《吕墅小学学生学习习惯规范》,要求简单易行,朗朗上口。并通过红领巾值岗、班级岗位建设、文明班级、文明之星等评比活动逐步地落实和完善。
③落实“健康”教育
自强不息,积极进取是我校着力打造的武术精神。自强表现为自主、自信、自勉和自责。要求学生奋发图强,勇往直前。这种品质表现为内隐和外显的有机结合。
从强身的角度看:通过武术训练,不仅可以使人身体健康,增加力量,而且能使人体反应灵敏、动作快速活跃,这就使人们不但在日常生活中尽显旺盛的生命活力,而且在某种危险的环境中更有机智勇敢的优秀表现。学校通过体育、武术、课间武术操、运动会等强健体魄。
从强心的角度看,一方面通过武术学习、活动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如武术训练中的桩功,一是训练内力,二是训练心理素质。现代武术技巧体现在表演艺术上,则是力量、速度、节奏、柔韧、造型等诸元素有机结合而形成的一系列表演技艺。传统武术多突出其节奏、发力、速度的技艺而形成令人难忘的威势,使人内心产生强烈震撼,这也是其独有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