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产性服务业的特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经济服务化 商业银行 业务策略
中图分类号:F830.49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1770(2006)10-025-03
一、世界经济的服务化趋势及其特征
(一)经济服务化:世界经济发展的普遍趋势
如果说十八世纪起于英国、十九世纪席卷全球的工业化浪潮标志了农业主导型经济向工业主导型经济的转变,那么在先进国家工业已经高度发达的今天,从工业主导型经济向服务主导型经济转变的时代早已悄悄地来临。
早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经济学家就已经认识到人类经济活动重心渐次从农业向工业并进而向服务业(第三产业)转移的规律性。1973年美国社会学家贝尔指出了美国经济从产品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的特征,其标志是美国服务业的劳动力与GDP比重(1969年分别达到60.4%与61.1%)已经超过工业与农业之和(Bell, 1973)。同一时期,未来学家托夫勒・奈斯比特等也相继提出类似概念与理论。
贝尔等人的理论引起世界性的广泛关注,而国际经济发展的现实则为其提供有力的验证:当今世界经济中的一个显著现象就是,服务业在各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逐年提高,无论从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还是从服务业就业占总就业的比重看,服务业已经成为现代经济中最具发展潜力的领域。统计数据显示,1999年世界范围内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球GDP的比例已从20世纪70年代早期的50%上升到64%。在发达国家,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超过70%。中等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的这一比例分别为55%和44%。在一些主要城市,这一数字达到了70-80%。与此同时,服务业吸纳的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发达国家为60-70%,中等收入国家在45-60%,低收入国家也达到30-40%。
可见,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的普遍经济特征并进一步成为国际性的发展趋向,服务业在整个经济中居于首屈一指的地位的这一现象,被称为“经济服务化”(杨治,1985)。
(二)经济服务化的特征
一般认为,经济服务化是工业化高度发展阶段以后产业结构的一种转变过程,表现为产业结构中服务业的比重超过工业,成为经济活动的中心。因此经济服务化又称为第三产业化(Tertiarization)。这一经济服务化趋势表现为以下三方面的特征:
首先是产业结构服务化,表现为服务产业的大规模发展引致三次产业结构的转变,服务产业在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并成为产业结构的主体。从世界银行的统计来看,无论是GDP的产业构成还是各国的就业构成,服务业在发达国家都已普遍成为第一位的经济部门,而且这一经济服务化的潮流已开始向工业化水平较高的中等发达国家与地区扩散,在中等收入国家(地区)的产业结构中,服务业也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其次是生产型产业的服务化,表现为工业等生产型产业(非服务性产业)内部服务性活动的发展与重要性增加,从而改变了这些产业的单纯生产特点,形成生产―服务型体系,反映了服务活动在经济领域的广泛渗透。这种趋向在工业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如早在1980年美国工业增加值就已经有75%以上由工业内部的服务性活动所创造(Britton,1990)。
第三是服务型经济的形成。经济服务化发展的结果,是形成以服务活动为主导经济活动类型的服务型经济。服务型经济与产品型经济的区别在于:服务型经济的主要经济部门是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而非制造和加工产品的部门;服务型经济的主要产品是大规模的服务,而非大规模的商品;服务型经济中大部分劳动力集中在服务部门,而非制造和加工的经济部门;服务型经济的大部分产值由服务性行业而非商品生产部门创造。这四个方面揭示了服务活动在服务型经济中的主体地位。事实上,服务活动在服务型经济中更具有主导性的广泛的经济社会功能,服务业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引擎,成为推动传统产业的新发展并引致产业体系的整体升级的重要动力。
二、中国的经济服务化趋势:以上海为例
(一)中国沿海发达地区经济服务化趋势开始显现
经济服务化是国际上已经出现的发展现实,并有其历史必然性。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在整体上处于工业化阶段,80年代以来服务业发展较快、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有较大上升,由80年代初的20%左右上升至2004年的34%,劳动力占比也由13%上升至31%。然而总体来看,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仍低于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仍较低。从整个上看,我国尚处于工业化阶段,工业仍是国民经济的主导部门。
然而在中国整体处于工业化阶段的同时,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服务经济发展迅速,经济服务化趋势已经开始显现并进一步扩散。在沿海发达地区特别是其中的中心城市,产业结构开始出现从工业中心向服务业中心的转变。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的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都已接近或超过50%,经济活动中心正在从以工业为主向以第三产业为主转变。而且从长远看,这种趋向正在进一步扩散。
(二)上海的经济服务化趋势
以上海为代表的东部沿海发达城市在经济服务化方面走在了前列,并且代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不失一般性,我们以上海为例对这一趋势进行分析。
1、历史:过去15年中上海服务业保持了高速增长
上海服务业在过去15年中的发展已经充分展示了上海的经济服务化趋势。自进入1990年代以来上海第三产业的发展开始加速,特别是90年代后半期其增速更是远远高出其它产业的增长。其结果是服务业增加值在上海GDP中的比重,由90年代初的30%最高增至2002年的51%,并且一直维持在50%左右的水平。
2、现在:上海服务业站上了一个新的发展起点
从产业发展规律、城市发展经验和上海所处的阶段来看,上海即将进入服务业加速发展期。国际经验表明:服务业加速发展期一般发生在一个国家的整体经济由中低收入水平向中上等收入水平转化的时期,今后15-20年,上海经济发展正处于类似的阶段。
上海发展现代服务业同时面临全球第三次产业转移浪潮的有利机遇。目前全球范围内的第三次产业转移浪潮正在进行中,第三次产业转移浪潮同时也是发达国家服务业转移的过程。近几年来,经济全球化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显著特征之一,就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知识型服务产业(包括技术、软件开发、芯片设计、建筑设计、数据录入、金融分析及各类研发性工作等)开始出现成规模地向具有智力人才优势的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新浪潮。这一产业转移浪潮为上海服务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上海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的确立为上海服务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上海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的目标。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尽快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增强上海城市的国际竞争力,已成为上海的重要任务,明确写入了《上海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实施纲要》。
3、未来: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将逐步确立
结合发达国家城市的先行经验,从城市发展与服务业的发展关系,以及前述我们对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分析来看,上海现代服务业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而目前正处于新一轮加速发展的起步阶段。上海“经济服务化”特征将日益突出,2010年上海中心城区80%以上的增加值将由服务业所创造;与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的战略思路一致,实现制造业与服务业结合的生产业将取得突破性发展;金融、物流、航运、信息服务、专业服务等将成为上海现代服务业的重点领域。市区三带十九区2将形成鲜明的服务业聚集区并形成强有力的集聚效应,而大浦东地区3无疑将构建上海现代服务业的制高点。种种迹象表明,上海将迎来新一轮的服务业大发展时期,接下来若干年上海服务业的发展速度,可能会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
上海经济发展所显示的服务化趋势,将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经济服务化趋势对银行业的机遇与挑战
(一)经济服务化趋势下商业银行的业务机会
现代服务业发展从而经济服务化趋势的演进将使银行业面临难得的业务机会。从浅层次上看,服务行业涉及业务链长,为银行挖掘、培育潜在客户提供了机会,为银行拓展新的业务空间,推进中间业务发展、促进产品创新和整体服务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新的动力。把握经济服务化趋势的银行无疑将在新一轮的竞争中抢得业务先机。
从深层次分析,上海经济服务化趋势对商业银行可能具有战略意义。制造业和服务业产值在上海GDP中的比重,15年前是7:3,现在是5:5,而15年或更短时间后,这一比例可能将完全颠倒而成为3:7(上海中心城区目前这一比例已经实现)。在这之前,国内银行业的业务重心一直在生产性企业上,那么,当经济服务化趋势日益明显时,商业银行的战略方向和业务重心是不是也应作相应调整呢?服务经济的发展无疑为国内银行的业务转型提供了战略机会。
(二)服务经济的金融需求特征及其挑战
经济服务化趋势对国内银行业的金融服务同时也提出了挑战。这种挑战缘自服务经济的金融需求特征对商业银行的传统经营方式、服务领域和经营理念构成了挑战并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这种挑战体现在:①产品和服务的无形性加大了商业银行风险评估和控制的难度。这种无形既体现在其产品、服务,也体现在其利润来源:作为高附加值产业其利润来源更多地来自其知识性、技术性,更多地体现在信息、渠道、技术、知识等无形的东西上。②服务业的新兴性为银行提供切合客户需要的金融服务方案提出了挑战。原因在于,作为新兴产业,商业银行对服务经济的主体-现代服务业缺乏深入的了解,包括其运行模式、流程、金融需求、风险点及其相应的风险把握。③融资需求的弱化、金融需求的多样化为银行产品和服务创新提出了挑战。需求多样化大大削弱了国内商业银行的传统强项:信贷业务优势,使得银行传统的产品和服务模式越来越难以满足其需求。④服务业需求个性化和服务专业化为银行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服务业需求的个性化要求银行提供更多度身定制的产品和服务,同时它对于银行服务的质量要求更高,如结算的速度、便利程度等,还可能涉及全国及至全球的结算网络,对于网络化、电子化要求极大提高。此时满足服务业的金融需求不仅涉及一家分行,还需要遍布全国甚至全球的网络支持,对银行一体化、网络化、电子化经营提出了更高要求。
服务经济对国内商业银行的上述挑战揭示了一个核心问题:国内银行尚未建立与服务经济相配套的产品与服务体系。目前国内银行的金融产品服务体系主要还是以生产性企业为对象的。对于生产性企业,我国银行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服务与支撑体系,包括提供的产品、对企业的风险评价与控制等。而相比对生产性企业的产品与服务,我们对于服务业的配套服务要弱得多。我们对于服务业的配套产品和服务,目前尚停留在零星的、自发的阶段,只是根据既有的对生产性企业的产品与服务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修补。具体体现在我们目前尚存在很多与经济服务化趋势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对于服务业特别是新兴服务业具体行业的运作模式、金融需求尚缺乏了解,从而对新兴服务业缺乏风险评估与控制的有效方法和手段,没有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企业评价体系、风险控制体系等。简言之,我们尚没有建立与服务经济相配套的金融产品与服务体系。
四、经济服务化趋势下的商业银行业务策略
(一)充分认识经济服务化趋势下的银行战略机会
种种迹象表明,上海将迎来现代服务业的大发展时期,服务经济的发展可能是商业银行的战略性机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代表了上海产业发展的一个方向,也暗示了商业银行公司业务转型的一个方向,即银行重心由融资功能转向更多的服务功能,由主要针对生产性企业以信贷支持为主的服务模式向面向生产性企业和服务型企业提供包括信贷支持的更多的综合性的金融服务模式转变。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不仅影响我们现有的服务模式,并将全面影响我们的经营理念。另外,银行本身就是现代服务业的一员。未来上海现代服务业的巨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表示银行业也面临较好的发展机会,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
经济服务化趋势对商业银行的启示在于:银行的战略方向和业务重心必须适应经济服务化的趋势和方向。
(二)探索建立与服务经济相配套的产品与服务体系
经济服务化趋势下商业银行的核心问题是建立与服务经济相适应的金融产品与服务体系。
1、与服务经济相配套的产品与服务体系的主要内容
建立与服务经济配套的产品与服务体系要回答的三个问题是:一是哪些是我们所应重点关注的潜力行业?如何把握其中的业务机会?二是如何深入了解服务经济的主体-现代服务业及企业的运行模式、财务运营特点、资金流动规律和金融需求?三是对于现代服务业,我们能够提供哪些适合服务业金融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如何提供?如何控制其风险?
因此,与服务经济相配套的银行产品、服务体系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是加强对服务业重点行业和区域的关注和研究,动态了解、跟踪服务业重点行业与新兴服务行业运行模式、业务流程、金融需求的机制。
二是针对服务业的运行模式和业务流程,建立对其进行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的机制。
三是针对服务业的运行模式、业务流程、金融需求,对现有金融产品与服务进行整合或创新,提供适应行业特点与其需求的产品和服务的机制。
2、建立配套产品与服务体系的有效突破口
(1)关注重点行业与区域。对服务业的研究与推进不可能全线挺进,而应选择重点行业与区域。以上海为例,应重点关注在未来若干年有可能大发展、蕴涵较大业务机会的现代服务业重点行业进行重点研究,包括:未来几年可能爆发性发展的物流行业、金融同业及金融市场业务、具有较大增值链的总部经济等。而重点区域则是包括浦东新区和南汇临港的大浦东地区,以及市区“二横一纵”集聚带和聚集区。
(2)通过试点增进了解。对于服务业企业,重点研究其运行模式、业务流程、财务运营特点及资金流动规律、金融服务的个性化专业化要求等。为了实现对重点潜在行业的突破,建议:①可以在若干各分行层面(如上海、北京)上尝试选择重点行业的典型企业进行试点,通过试点加深对新兴行业运行模式、金融需求的了解,积累服务经验。②学习与借鉴国外银行的成功做法。对我们来说是新兴事物的服务经济,国外银行已经建立了相对成熟和完善的配套服务体系,采取“拿来”的策略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③在分行层面上建立与服务业重点行业的稳定联系制度,定期深入调查研究,及时掌握经营状况、设立重点行业企业档案,建立项目储备。通过加强研究,试点了解,制订符合行业个性化要求的产品和服务方案,完善对重点行业的信贷评估、信贷制度,风险控制方法,建立适应其个性化要求的其他银行产品和服务。对于服务业一般行业企业,通过研究,制订适合服务业行业一般性的产品和服务方案。
(3)制订重点行业配套金融服务方案。在加强研究和了解的基础上,分别为各个重点行业(如包括物流、金融、总部经济等)设计整套的金融服务方案。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产品和服务设计、风险评估和控制等方面,生产性企业和服务业性企业有一些共通点,但存在更多明显的差异。在产品/服务设计以及风险评估中,必须体现这种差异性。这就是建立适应服务业企业特点、个性化要求的服务体系和风险评估与控制体系。如果将制造型企业和服务型企业混为一谈,套用现行统一的标准,其结果不是无法有效拓展业务,就是无法有效控制风险。
3、建立配套产品与服务体系需重点解决的问题
除了上述内容外,建立现代服务业配套服务体系还需重点解决几个问题,包括新产品创新机制、电子化建设、总分行沟通与协调机制等。现代服务业的金融服务更凸显了银行产品创新机制的重要性,建立和完善银行业的创新管理机制刻不容缓。它同时要求银行业的电子化系统除了具体快捷方便、功能完备等特征外,还必须适应现代服务业多样化、个性化和专业化的要求,甚至与企业的财务系统实现“无缝”衔接。另外,建立现代服务业的配套体系,必须进一步加强总行与分行之间的沟通与协调,特别是在大集中系统上线后,涉及系统开发与完善、新产品开发等,将更多依赖总行层面。上述三点中,电子化建设和产品创新机制是核心和关键。
注:
1三大集聚带构成上海现代服务业的“金三角”,包括黄浦江现代服务业集聚带、苏州河现代服务业集聚带、以延安路-世纪大道为轴线的上海商务走廊。聚集区则包括市区12个各具特色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郊区7个以生产型服务业为特征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2 “大浦东地区”泛指由浦东新区和南汇临港地区构成的地区。
参考文献:
1. Bell, D., The Coming of Postindustrial Society, Heinemann Educational Books, London, 1973
2. 冉斌、刘东昌:经济服务化趋势下发展我国服务业的对策[J],经济纵横,2005,(12)
3. 杨治:产业经济学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
4. [日]公文俊平主编,雨谷译:日本进入服务产业新时代[M],新华出版社,1987
今天,区委、区政府召开全区服务业发展大会,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近年来全区服务业发展工作,研究部署当前服务业发展重点及措施,动员全区各级各部门进一步理清思路,抢抓机遇,努力实现全区现代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刚才,对镇海区现代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推进浙东生产性港口物流建设协调小组办公室进行了授牌,区政府和有关镇、街道、园区对今年要重点推进的23个项目签订了责任状,接下去郭书记将要作重要讲话,请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先讲二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近几年我区服务业发展的成绩和进步
近年来,全区服务业工作按照区里的部署,积极培育专业市场,突出招商引资,强势推进项目建设,服务业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20*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47.73亿元,同比增长14.7%;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8亿元,同比增长17.88%;全区专业市场成交额完成204.6亿元,同比增21.1%。回顾总结我区近年来服务业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临港型物流业快速发展,浙东生产性港口物流中心框架逐步建立
近年来,我区依托港口和大工程单位等资源优势,以及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丰富的物流资源,大力发展临港型物流业,形成了金属园区、液化市场、钢材市场、煤炭市场、货运市场等五大专业市场,成为全市现代综合物流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临港型物流业已成为我区服务业发展的最大亮点。20*年,专业市场进场企业总数达到508家,交易总额达到204.6亿元,其中,液化市场交易额90.5亿元,同比增长28.8%;金属园区交易额56.7亿元,同比增长38%;煤炭市场交易额34.4亿元,同比增长34.9%。
(二)商贸服务设施逐步完善,商贸服务业总量不断增加
经过几年来的快速发展,全区商业网点布局进一步优化,加贝购物广场、加贝庄市胜隆店、三江购物骆驼店等大卖场相继于去年开业;鼓楼步行街、西街服装城等特色明显;家世界南地块、稍弓弄地块已被成功摘牌,开发建设已经启动;农村服务业发展步伐加快,连锁、配送等新型商贸服务逐步形成,经营项目日益拓展。据统计,到20*年,全区共有各类商业网点5561个,营业总面积达到53万多平方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3.8亿元,批发零售贸易和住宿餐饮业实现增加值14.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88%和13%,增幅位于全市各县(市)区前列,在宁波市对各县(市)区的商贸流通业专项考核中,我区荣获商贸经济发展银奖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特别奖。商贸服务业已成为推动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产业和吸纳劳动就业的重要渠道。
(三)专业市场不断拓展,项目推进成效明显
液化市场进一步完善配套服务功能,开通网上交易,网上网下市场交易活跃,价格生成中心地位进一步确立,交易价格成为华东地区液化品市场价格的主要参照。煤炭市场经营进一步规范,老煤场搬迁和新煤场建设工作顺利推进,今年年底可以全部完成。占地130亩、投资额2000万元的木材市场一期工程去年8月开工建设,预计今年9月份可以开业。投资5400万元的钢材市场改造工程预计今年上半年完工。占地200亩的镇海厚恒物资交易城已进入招商阶段。这些重点项目的建设,对全区专业市场的提升和拓展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四)房地产业市场逐步升温,重点地块开发宣传全面启动
去年几个收费站撤销后,我区与市老三区的融合度进一步加大,有力地促进了地块的挂牌出让。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5.62亿元,比上年增长18.7%。土地出让金收益10多亿元。柳岸晨韵、清泉花园、骆驼绿城桂花园等一些已开盘的楼盘销售形势喜人,不仅聚集了人气,而且为财政增收作出了贡献。庄市合生地块、城关南大街地块等一些重点地块的开发也已经着手启动。
(五)旅游业发展力度加大,旅游经济初见成效
明确了全区旅游区块发展“3+1”总体思路,调整了招宝山旅游风景区的管理体制,成立了九龙湖旅游区管委会。九龙湖旅游区顺利开游,香山寺建成并对旅客开放,乡村游正日益兴起。同时,加大了九龙湖旅游区开发力度和招宝山区域文化与旅游资源整合。20*年,全区实现旅游总收入10.78亿元,同比增长15.1%;接待游客111.93万人次,同比增长15%。
(六)航运业发展氛围逐步形成,运力有新的突破
20*年区政府首次出台了《关于促进镇海区航运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在政策出台和建交部门的招商下,新增船舶18艘,新增运力10多万吨,去年底我区运力已达23万吨。特别是浙江省内吨位最大的民营散货船天盛2号(吨位达69668吨)去年成功落户镇海,宁波航区最大的化工船“港龙运8”已开始下水营运。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影响我区服务业发展的一些薄弱环节。一是服务业经济总量不大。20*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47.73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8亿元,与周边县(市)区相比,与我区的工业经济相比,服务业还是一条短腿。二是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不高。我区服务业增加值占区属GDP的比重36.8%,与去年相比不升反降1.7个百分点,低于全市平均40.1%的比重。三是服务业规模企业、区块不多。全区商贸服务企业都规模偏小,发展速度不快,市场竞争力不强,全区没有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核心商业街区,缺乏上规模、上档次的大型商贸单体设施,尚未形成大型骨干企业和特色品牌,导致镇海的购买力外流。这些都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区服务业发展要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
二、明确下一步我区服务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发展现代服务业必须紧紧抓住服务业发展面临的发展机遇,进一步理清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思路。第一,要突出发展现代服务业,把发展现代服务业放在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各级政府对服务业工作越来越重视,市政府已连续2年将现代服务业发展列入对各县市区工作目标考核,将服务业中的重点商贸流通业列入对区政府的专项考核。全区各级各部门也要深刻认识到服务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和作用。第二,要明确全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定位。结合我区“十一五”发展规划提出的推进“五大工程”、打造“四大基地”的需要和市委、市政府“中提升”发展战略的要求,今后一段时期我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定位就是“两中心、两基地”。两中心就是浙东生产性港口物流中心和宁波中心城北部商贸商务中心,两基地就是港口物流基地和休闲旅游基地。第三,要营造我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特色。近几年我区服务业发展的特色之一是现代物流业,依托港桥路的优势,在现有五大专业市场的基础上,延伸相关产业,与专业市场相互衔接,做大做强了现代物流业;另一个特色是旅游业,我区旅游业体现了生态、山水特征,体现了商帮文化的特点。
根据上述思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全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区属GDP比重接近4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7亿元,年均递增15%;专业市场成交额到达到400亿元以上;接待国内外游客超过200万人次,实现旅游直接收入2.64亿元。
根据上述总体目标,20*年现代服务业的主要发展目标是:
1、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87亿元,同比增15%;
2、全区集市贸易成交额15.2亿元,同比增10%;
3、全区服务业增加值完成54.97亿元,同比增16%;
4、重点专业市场成交额250亿元,同比增22.5%;
5、镇、街道完成三产投入确保4.5亿元,力争5亿元。
6、辖区运力总量达到28万吨,争取突破30万吨。
7、力争实现旅游总收入12.5亿元,接待国内外游客130万人次。
为实现上述目标,20*年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区现代服务业发展要着重抓好以下五方面的工作:
(一)以规划为龙头,明确全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布局和重点
规划是先导,是方向。服务业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十分必要。2004年,区里编制完成商贸服务业发展规划,对全区服务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去年10月,我区又委托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着手编制《镇海区现代物流发展战略规划》,目前初稿已经完成,接下来要在充分讨论并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争取6月份之前完成。在《总体规划》的框架下,启动、完善有关区块的分区域规划,并抓好规划的组织实施。后海塘区域:要抓住后海塘煤场搬迁的机遇,明确目前后海塘片区的市政建设规划和产业定位及导向。骆驼片区:以329国道、汶骆路骆驼段改建及四岔路口改造为契机,着手调研,做好规划,重点发展高档餐饮、休闲、健身为主要内容的商贸带。新城区:要依托新城交通区位和周边产业、人口集聚优势,积极发展各类商贸商务服务业,高标准建设中央商务区,重点推出高档商务酒店、综合商贸服务中心等投资项目。舟山大桥连接线区块要利用杭州湾大桥和舟山连岛大桥的优势,特别是对应舟山国际集装箱码头的兴建,提前做好接纳成为舟山港腹地的规划应对工作,建设大型物流基地。
(二)以重点产业为依托,全力推进服务业的发展
1、现代物流业。现代物流业重点是依托我区及周边强大的工业基础和港桥海优势,以现有的液化品市场、金属园区、煤炭市场、钢材市场、货运市场为基础,构建若干现代物流仓储和配送中心,进一步拓展服务功能,与镇海港区实施联动,力争把后海塘物流仓储中心(后海塘物流园区)建设成为一个规模化、多功能、多货种、辐射强的港口物流基地。依托产业优势,构筑一批与工业园区建设相配套的物流企业群。同时,物流业的发展,既包含了有形的市场,也包含无形的物流信息平台,要在做好有形市场的同时,搭建物流信息平台,积极培育无形市场。
2、商贸服务业。商贸服务业要提升功能,丰富业态,重视发展楼宇经济,大力推进电子商务。老城区要着力发展特色餐饮和特色商业街,提供完善的餐饮购物设施和环境,形成沿江路景观商业带和西街、南大街(鼓楼)商业街区。新城区要注重商业单体、商业街和商业区一体化建设和运营,为构建现代化新型商业圈打下基础。要加快发展会计审计、信息咨询、法律服务、金融保险、以及广告策划等中介服务业,稳步发展房地产业。
3、旅游业。深入实施《镇海区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大力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宣传策划和推介力度,加快全区旅游业发展。进一步理顺招宝山风景区体制,整合资产,充分挖掘文化资源,建设景区后海塘连接跨桥、威远城旅游景点等项目,丰富和提升旅游项目内容及层次。年内完成景区围墙拆除和周边环境整治,力争早日对本区市民免费开放。积极推进九龙湖旅游区重点旅游项目的招商引资和旅游用地储备工作,开工建设九龙源二期工程和郎家坪旅游酒店项目,做足“生态、山水”文章,进一步形成旅游新亮点。积极做好老城区古民居的招商和郑氏十七房的保护、开发、利用。加快宁波商帮博物馆建设,做好商帮文化旅游文章。加快发展农家休闲旅游业。
4、信息服务业。信息服务业重点是依托宁波大都市和我区科研院所优势,大力发展软件产业、工业设计、技术交易、职业培训、信息服务等行业,提高产业配套程度。加快发展创意产业园区,满足我区制造业发展的专业服务需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建设数码城、电脑城,满足周边院校大学生的购买需要。
5、航运业。航运业重点是加大对航运企业的招商力度,确保辖区运力总量达到28万吨,争取突破30万吨。要为航运企业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努力营造船运业良好的投资环境。
(三)以项目为抓手,全力推进全区服务业的发展
项目是基础、是关键,尤其是一些重点项目,更是事关我区服务业发展的全局。近期必须规划建设好以下一些重点项目:
1、配套商务区块开发。抓紧推进锻压机床厂地块物流集聚区的开发和招商,吸引物流企业总部入驻,完善总部经济所需各类延伸服务,以此提升商务功能区对中心的配套和服务能力。包括煤炭大楼、钢材大楼、航运大楼等专业性商务楼群。
2、重点酒店项目建设。在老城区,重点建设维思大酒店项目,提升液化市场综合服务功能,带动浙东生产性港口物流中心的发展。新城区重点推进利比里亚大酒店建设,提升周边区域的商业气氛。
3、重点地块建设。今年要重点做好新城地块、开发区主入口地块、物资局地块、南大街入口地块和家世界南地块的开发建设。
4、木材市场建设。木材集散交易是我区依托港口优势最具发展潜力的物流业务之一,木材市场建成后将成为浙东生产性港口物流中心重要专业市场,木材交易将成为我区物流业新的增长点之一。
5、煤场搬迁提升。煤场搬迁提升对我区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力争20*年全面完成新煤场建设和原煤场搬迁工作,通过加快新煤场建设,提升新煤场环保安全设施档次和水平,优化和改善煤炭短驳输送方式,完善统一管理和配套服务设施,可以大大提升煤炭市场整体档次和服务水准。
(四)以政策为保证,激励和促进全区服务业的发展
一是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切实增加政府性资金投入。市场主体是发展服务业的主要投资主体,政府性资金的引导作用也十分必要。区财政每年根据财政可能逐步增加对服务业发展的资金支持,主要用于增加目前还不具备市场化、产业化条件的公共服务产品供给,用于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改善发展环境,扶植新兴服务行业和新的服务产品,进一步引导银行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增加对服务业的投入。
二是根据不同服务行业的性质和特点,研究确定招商引资的政策。比如,在用地政策上对优先发展的服务业可以在土地指标安排、土地出让金、土地出让形式等方面给予相应支持。对重大服务业项目,可以采取一事一议。
三是进一步完善积极的消费政策。切实加大房地产开发力度和中高档购物商场的建设,促进城乡居民消费。围绕满足城乡居民物资、精神、文化、健康消费需求,采取措施鼓励、引导合理消费结构,促进商贸、旅游、餐饮、文化娱乐等服务业加快发展。
近年来,我们相应制定了一些政策,如《关于扶持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促进镇海区航运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等,接下来有关部门要及时调研,结合形势不断修改完善政策。同时,要做好政策的宣传和贯彻,用好用足政府的各类优惠政策,鼓励更多的企业参与我区的服务业发展,达到双赢的目的。
(五)以组织领导和人才为保障,把服务业的发展落到实处
关键词: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人力资源;高校;师资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4-0204-020引言
在当今知识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服务业不仅占据了国内生产总值和就业70%以上的份额,且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已成为提高国民经济效率,增强经济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又是服务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研究,目前业界一般认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是由生产性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和消费性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两部分组成。其中,生产性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主要包括会计服务,金融服务,保险服务,法律服务,咨询服务,研发服务,通讯服务、建筑设计服务,技术工程服务,物流服务等;消费性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主要包括房地产服务,教育培训服务,出版和传媒服务、医疗保健服务、环境服务等。而本文主要以高校这一类属于消费性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作为讨论和研究对象。
那么在知识经济空前发展的背景下,云南在西南东盟区域经济的环境下,作为桥头堡战略省,如何加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特别是智力资本的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智力资本的建设,就离不开高等学校的教育,而教育的资源主体为教师和学生,那么智力资本的建设中师资的建设和管理就需要科学的体系即人力资源的全面科学管理来进行。
1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
那么研究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我们首先要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式和特点来入手。知识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又不同于其传统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密集型企业是知识化经济得以实现的载体,主要依靠智力资源的开发与投入,通过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来获取经济效益的微观经济组织。知识型员工是知识的承载者、所有者,是创新的主体,知识的创造、利用与增值,资源的合理配置,最终都要依靠知识的载体即知识型员工来实现。在高校中就集中体现为高校中各职称不同锁构成的教师队伍及相关管理人员。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中从业人员的特点如下:
①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人员应该由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科学家、工程师、经济师、医师、教授等各类专业人员组成,人才是知识型服务业的关键。
②与传统企业中企业主拥有生产资料相对应,知识型企业中知识型员工拥有企业所需的最重要的生产资料——知识,知识是企业价值创造的主要源泉。
③知识型员工能按照组织的发展需要进行自觉地学习,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在知识型企业中,除管理人员具有控制组织运作与创新的权力外,几乎每个员工都有权获取组织内的信息和知识、创造新知识,知识型员工尤为如此。
④个性与自主相结合,创新与挑战并存,流动性、团队合作精神强。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特点如下:
①知识密集并且是主要驱动力。②智力资本是知识密集型企业的核心资源,智力资本已经成为创造价值的主要来源,智力资本已经成为创造价值的主要来源。③产品和服务高科技化及劳动雇佣资本化,企业利润和企业价值主要来源于企业对知识的获取、加工、创造和运用。因而拥有知识比拥有资本更易获得成功、获得财富。④企业组织结构的扁平化、网络化、弹性化。
2云南省高校当前师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当前,云南省各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即师资管理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延续使用传统的的“金字塔”式的层级制组织结构,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①对于高校教师地位的提升却仍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多数高校领导认为师资管理工作内容只是单纯的引进高素质人才,树立先进榜样等;
②教学人员在专业、学历水平、工作能力等方面各不相同;
③由于无法得到理想的工资福利和晋职机遇,造成部分人员心态失衡,无法有序、高效的开展工作。而部分教学管理人员就会通过重新竞聘、学历进修、增强科研等方式流转到教学岗位、科研岗位,造成高校教学管理的人才流失,不利于教学管理工作的稳定;
④师资队伍不断优化,但总量不足、结构失衡;
⑤师资队伍能力不强,素质滞后;
⑥师资管理水平不高,机制不完备,对教师激励约束机制的缺失,致使在某些高校出现了“庸才沉淀”现象。
另外,当前很多高校还存在着师德建设机制不完善在教学型高校,由于教学任务的繁重,以及办学经费的短缺,没有足够的精力和财力对教师进行培养提高等影响高校发展的因素。而云南省又地处边疆少数民族多元化的地区,受到生活环境、习俗、地理条件、经济因素等的影响,从小学到高中阶段的教育水平也千差万别,而大学阶段,大学教育的学生对象又是全国各地的学生,这就对云南各高校的个职能部门的教学和管理岗位的教师就提出了较复杂的要求,这也就要求云南高校——这一作为智力资本的集散地,要用更加合理的管理理念和方式来进行人力资源的优化和管理,从而发挥高校作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优势和领头羊的作用。
3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类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对策
3.1 对照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组织结构进行高校组织结构的改革美国麦耶斯公司做过一份调查显示:激励知识型员工排在前四位的是:个体发展(33.74%),工作自主(30.50%),业务成就(28.69%),提高收入(7.07%)。从这个调查中可以知道在对知识型员工激励上不能单纯的依靠金钱的刺激,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员工自身的成长和发展。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组织结构更多强调的是一种协调,并且为知识型员工服务的这样一种宗旨。在知识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组织结构一定要弱化各种规章制度,提升服务在人力资源中地位,更多地强调企业文化的沟通,协调。在知识密集型企业中,各类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并重,相互配合协调,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
那么在高校的师资管理中,我们就要以“以人为本”的思想为立足点和出发点,树立起人本主义管理思想,树立起坚定的本位意识,真正以教师的成长、发展为根本。
关键词:旅游业服务外包可行性对策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多种经济成分的产业经营模式逐步渗入我国的经济领域。众多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在向发展中国家大量转移其制造业的生产职能和加工基地后,现在又开始将其非核心的服务产业的部分职能向海外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转移。旅游业作为一种重要的服务产业,也将不可避免地迎来由服务生产国际分工而导致的机遇和挑战。
一、服务外包的概念和由来
服务外包(servicebusinessprocessoutsourcing),或称离岸服务外包,是指作为生产经营者的业主将服务流程以商业形式发包给本企业以外的服务提供者,以保持服务的稳定供应以及最优的质量和最低的成本的经济活动。其本质是通过合同发包、分包或转包等方式向第三方转移非核心的商业技术和服务流程,以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益和利润空间。近年来,随着国际通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发达国家的大型跨国公司将低附加值的经营环节和服务职能转移到相对具有比较优势的发展中国家,自己则专注于产品研发、生产管理、财务运作、营销推广、产业升级等具有相对竞争优势和高附加值的核心业务,服务外包由此发展起来。服务外包的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IT产业的软件服务,在90年代由于“计算机千年虫问题”得到加速发展。随着服务外包这种经营模式在IT领域的成功,本世纪初外包业务范围逐步拓展到金融、保险、医疗、资产管理、顾客服务等服务业领域。据统计,全球的服务业外包市场已从2001年的1500亿美元增长到2004年的3000亿美元,成为一项新的全球性产业转移和增值模式。从外包方式上看,离岸外包将成为服务外包的主要方式,如国际零售业巨头沃尔玛公司提出将把80%的公司外包业务采用离岸方式。著名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预测,今后五年内,美国白领工作的离岸外包将增长30%。
二、旅游业发展服务外包的可行性
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项支柱产业,一直都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同服务业的产生与发展是有历史阶段一样,旅游业本身就是一个集吃、住、行、游、购、娱等相关要素于一体的关联度较高的传统产业。随着近年来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行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的改造和提升,实现了现代管理理念指导下的现代高科技、信息化的运营模式。在此基础上,产品形态日趋复杂化和专业化,与相关传统产业及新兴产业的交叉和融合进一步加剧,对原来形成的产业固定化边界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整和改造,出现了诸如会展旅游、旅游咨询、旅游规划与策划、旅游信息服务等新型业态。但几乎与此同时,也发生了行业恶性竞争激烈、经营绩效持续下降、行业管理边缘化的不良现象。因此,如何有序、规范、健康地发展我国旅游业,提高行业自身效能和产业层次,是新时期我国旅游业界和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旅游业作为一种高成长性的服务产业,其产业扩张能力和渗透性较好,因此具有外包的潜力。旅游业在原有生活核心业态的基础上,受到生产服务业、专业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创意服务业的明显影响,从而引致旅游业内部结构和能级提升,出现了高增值性、高层次性、高功能性、高技术性、高知识性的新特点。随着我国旅游产业规模的不断增长,“入世”的呼声日渐高涨,通过外包的方式实现与国际旅游业接轨的内在需求已经成熟。
其次,旅游业是服务业经济中一个较为活跃的产业代表,是国家经济和社会繁荣的“晴雨表”,包含了传统服务业的内容和现代服务业的元素,有着显著的二元结构特征,即以生产和生活为其要素的产业结构模式。而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延伸,现代企业制度的普及和生产职能的强化,旅游业的服务对象也扩大到了生产者,建立以生产为主体的新型旅游业已是大势所趋。这就要按生产要素和生产方式来重新布局旅游产业,通过“归核化”的战略,将“非核心”的生产环节通过外包的方式加以整合、重组,实现旅游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由于现代旅游服务业同样具有高技术性、高知识性和高人力资本等现代服务业特征,因此决定了在同样的产出水平下,无形智力投入较高而有形资产投入较少,引进外包经营方式,不仅能直接创造价值增量,还有降低经营成本、提升经营效益、增加无形资产等间接途径和作用。如现代企业的一些非核心业务的外包,使旅游业为生产性企业提供第三方会展、商务等专业服务成为可能,从而形成某种经营功能的规模化效应,促使企业经营成本的大幅度下降。又如旅游规划或策划、旅游咨询和信息服务的外包,可使企业的经营效益大幅度提高,创造可观的经济价值。再如旅游企业形象的策划和营销、旅游广告的宣传运作,将使企业的品牌声誉和社会形象得到明显改善,无形资产的价值也就随之上升。
三、旅游业发展服务外包的对策和建议
服务外包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思想和经营实践,将成为旅游业今后获取竞争优势和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抉择之一。由此,笔者认为,应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服务外包,抢占旅游业发展的制高点,形成现代服务业驱动GDP增长的新型发展模式。
(一)加强旅游业服务外包的外部环境建设
相比生产性企业而言,服务性企业对外部环境的依赖更大。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应集中建设公共支持技术平台,强化对旅游业服务外包的技术支持和基础,以低廉的使用成本向服务外包企业提供旅游产业的综合开发环境、服务环境和管理环境,制定针对承接服务外包的优惠政策,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改善其运营环境。积极构建旅游服务的外包数据库,为旅游企业提供服务外包政策咨询、信息服务和业务指导工作,使企业能把握服务外包国际市场动向和发展趋势,在发展中少走弯路。另一方面,采取政府指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鼓励引进世界著名的专业化旅游服务商,优化配套服务措施;鼓励境内、外企业参与旅游相关产业带的基础建设,加快建设进度,提高旅游服务产业的规划和建设水平。加大地方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力度,增强旅游外包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在已经建立的行业规范的基础上,集成现有法律、法规,构建服务外包政策体系,充分利用已有的政策资源,形成对服务外包的支持体系。
(二)旅游业服务外包的组织文化协调和流程再造
企业与外包商的文化协调,是指在外包运作过程中,外包双方能相互尊重,,努力扩大双方产业文化的兼容性和共识面,从而有效地减少或降低因文化冲突和摩擦带来的不利影响。旅游业通过实施服务外包,各相关企业的组织机构和运作机制都将发生较大的改变,经营职能也将随着外包业务控制权的转移而与以前有所区别,这必然要求企业对自身的组织文化和运作机制进行再造,以确保旅游企业外包业务的正常运营。具体地说,企业应就实施外包的业务制定切实可行的合作模式,整合各方资源,共同建立科学、有效的沟通机制,包括:定期举行信息会、案例分析会、提交各自的业务报告等,尽量消除交流中的文化壁垒,充分了解外包企业的相关信息,并采取建设性的态度化解因组织文化差异引起的各种纠纷。其次,对外包企业的生产模式和服务流程进行监控,及时搜集和反馈业务运转信息,提供必要的协助和业务培训,建立外包服务产品的评介体系和质量标准,以使外包企业的服务产品符合自身的质量要求。最后,企业还应本着互助与诚信的原则,与外包商就售后服务、企业CIS的统一化等建立可靠的协商机制。
(三)旅游服务外包的人才培养
人才是保证旅游服务外包成功的根本前提,旅游业发展服务外包离不开大量既熟悉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又具备相关外包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专门人才。我国发展旅游服务外包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人才严重不足,尤其缺乏具有相关技术和项目管理能力的高级管理人才。同时,由于旅游业人力资源的流动性较大,服务业外包缺乏相应的知识产权的保护,也会阻碍旅游服务外包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对于服务外包这种快速增长的行业来说,建立一套完善、有效的人才供给机制显得更加紧迫。政府可以通过建立专属的服务外包管理机构,联合行业协会和服务外包行业工会,为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提供引导与支持;第二,通过举办国际性企业与人才洽谈会,搭建有利于人才与企业交流的平台;第三,推动建立“产学联盟”,支持大学的商学院建立“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基地”,按照全球服务外包的发展趋势与特点,包括管理、策划、运作、外语能力等,为服务外包企业培养和提供高素质的服务外包人才;第四,全面推行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制定相关政策吸引和聘用海外高级人才,鼓励“海归人才”回国创业,以提升我国旅游服务外包业的国际化水平。
四、结论
世界服务业加速现代化和跨国转移的趋势,一方面进一步推动了世界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另一方面也使服务业日益告别传统的地缘导向发展模式,不断打破时间、空间乃至文化、观念的隔离,开始进入全球化发展阶段。这不仅使服务业的全球重组和资源优化配置达到了空前高度,也正在使世界各国经济、产业、技术创新乃至经营管理模式出现全方位变革,对世界经济的重大影响。我国旅游业正进入快速发展期,特别是其中的科技、研发及营销、设计等环节,对整个产业链的技术进步和创新越来越有关键性的决定作用。在此基础上,积极发展旅游业服务外包以促进服务业现代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客观要求,对于实现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文建,试论奖励旅游与生产者服务[J].旅游科学,2005,(1)
[2]周振华,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M].上海:上海社科院出版社,2005.(189)
一、前言
从历年上海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发展来看,主要有四个特点: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对经济增长贡献不断增大;现代服务业占第三产业绝对比重,成为服务业的主体部门;现代服务业内部结构合理,呈健康状态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空间布局相对集中,呈集聚发展态势。虽然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中有这些优点,但与国际大都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二、与国际大都市相比的上海现代服务业
由于国外并没有“现代服务业”这个具体概念,所以本文以第三产业为研究对象,在第三产业细分行业中讨论现代服务业。
(一)第三产业总体发展水平比较
整体结构上比较,国际大都市的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在70%―80%水平,远远高于上海当前的水平。从2000―2006年,上海第三产业比重在50%左右徘徊,而同期间的香港,却由2000年的63.999%增加到了2006年的88.45%。新加坡2000―2006年第三产业比重在70%左右波动,但均比同时期的上海高10%左右;国际大都市纽约,第三产业比重也不断增长,在2005年已经接近80%:由于数据的缺失,只能计算出2000―2004年东京的部分指标,但是东京第三产业比重大大超过上海,在2000年已经达到81.7%,高出上海30多百分点。
从总量上比较,2000年香港服务业增加值总量约为62.65亿美元,比同期的上海高出了19亿美元,到2006年,服务业增加值已经成为同期上海的两倍;2000年新加坡服务业增加值是同期上海的15倍,到了2006年,虽然上海第三产业增加幅度加大,但仍是新加坡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10;纽约在200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是上海的76.89倍,虽然在2002年纽约第三产业出现负增长,但是在200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是上海的90倍。
通过分析可以看到,上海与香港、纽约、东京、新加坡国际发达地区相比,在第三产业比重、产业增加值方面差距甚大。
(二)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结构比较
从《上海统计年鉴》、香港政府网站、新加坡统计网站、《中国统计年鉴》、东京都统计网站和《纽约统计年鉴》中获取数据,可以得到第三产业中各个行业的所占比重,见表1。
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来看,2006年上海在交通运输、邮电、电信、社会服务和商务服务上高于香港,金融房地产略低于香港,商业比重却低于香港。与2005年时期的东京和新加坡相比,上海在金融房地产、运输电信方面比重较大,商业比较低;和2005年纽约第三产业结构相比,金融房地产比重低9百分点,商业、电信比重较高。总体来说,与国际发达地区相比,上海商业服务业比重偏低,交通运输、邮电、信息和金融房地产比重比较大。
(三)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就业结构比较
从《上海统计年鉴》、香港政府网站、新加坡统计网站、《中国统计年鉴》、东京都统计网站和《纽约统计年鉴》中找出历年各个地区的各个产业和细分行业的就业人数,可以得到表2。
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来看,尤其是现代服务业,金融地产和商务服务业就业比重上海均低于同期的纽约和新加坡,在2006年刚刚高于香港就业比重;交通运输和通讯业就业比重近年来和香港的差异变小,高于同期的纽约和东京,低于同期的新加坡。上海第三产业各个行业就业结构与香港、东京大体一致,酒店业、餐饮业和社会服务业就业比重大,运输通讯和金融保险、房地产比重相对略低。这也反映了上海与香港、东京等城市在社会服务业内部所表现出的发展层次偏低,劳动力素质偏低的特点。
三、上海现代服务业与国际大都市相比的启示
分析纽约、东京、新加坡和香港的服务业发展历程和内部结构特点,同时将上海的发展状况与这些城市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可以发现:
第一,大多数发达国家(地区)的国际大都市,产业结构都呈现出服务业占绝对主体地位的格局(近年来都在80%左右),而且这种结构十分稳定、成熟,多年来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看起来产业结构优化的最终格局是有相当的共性的,上海却始终在50%左右徘徊。
第二,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尤其是现代服务业来看,作为基础性的现代服务业,如房地产、通信、交通等行业,上海市这些产业的产出比例普遍高于其他地区。但是金融、社会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等产出比例虽然大致保持增长的趋势,却低于其他地区。从服务业内部结构演变规律来看,在第三产业的发展过程中,生产业(交通运输、仓储等)往往先于社会服务业和消费业得到更快的发展,但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人们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社会服务业和消费业的发展速度会逐渐超过生产业和分配业。
第三,从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的就业结构,尤其是现代服务业来看,上海餐饮、酒店等传统服务业就业比率较高,而金融保险、地产和通讯就业比率较低,这与香港和东京是相似的,这是由于传统服务业是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也相对较低,第一、二产业过剩的劳动力也最容易流入这两个行业。另外,在社会业的内部,上海的就业人群主要集中在居民服务业,而以知识型、技术型为主要特征的教育、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医疗等行业的就业比重比较小,这也反映了上海与国际大都市相比在社会服务业内部所表现出的发展层次偏低,劳动力素质偏低的特点。